方程

初中化学所有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酸 硫酸 H2SO4 亚硫酸 H2SO3 盐酸 HCl 硝酸 HNO3 硫化氢 H2S 碳酸 H2CO3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 (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Ga Fe Zn Cu Ba W Hg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钡 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 氧化铅 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 Fe(OH)2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碱式碳酸铜 石膏 熟石膏 明矾 绿矾 Cu2(OH)2CO3 CaSO4u20222H2O 2 CaSO4u2022H2O KAl(SO4)2u202212H2O FeSO4u20227H2O 蓝矾 碳酸钠晶体 (常见结晶水合物) CuSO4u20225H2O Na2CO3u202210H2O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浅绿色沉淀------------Fe(OH)2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 微溶于水------------Ca(OH)2,CaSO4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u2022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

⑴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4.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5.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6.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7. 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8. 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⑵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⑶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5.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6.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⑷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3.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5.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⑸酸 + 碱 -------- 盐 + 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2.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4.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1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 6H2O11.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⑹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2HCl==MgCl2+H2O+CO2↑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 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⑺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2.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5.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⑻盐 + 盐 ----- 两种新盐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横截式方程是什么?

横截式方程是x等于ty加n。横截式是直截式中的一种,另外一个是竖截式,我们定义横截式为y等于b,b不等于0,b为横截距同样竖截式定义为x等于b,b为竖截距横截式方程应该是斜截式方程y等于kx加b的对偶形式。横截式方程的特点浅谈直线的横截式方程,直线方程的另外一种形式横截式,它在解决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有关问题时,能够避免讨论或简化运算的作用,斜率不存在是指x等于常数,这种垂直于x轴的直线,因此横截式方程x等于ty加n。已经包含了这种直线t等于0时,但是横截式方程x等于ty加n,需要另外考察水平直线斜率为0即y等于常数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如果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0则可以把直线方程设为x等于my加a,这就是横截距式方程。

急求空间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不是平面直线的,是空间xyz轴都有的

空间直线没有截距式方程,你想想呀,如果有截距式方程,x/a+y/b+z/c=1(a,b,c≠0) a,b,c分别未x,y,z轴上的截距,可是一条直线怎么可能会同时交于x,y,z轴啊. 应该是空间平面才有截距式方程,截距式方程为: x/a+y/b+z/c=1 a,b,c依次为平面在x,y,z轴上的截距!

gc的方程截距式成立的条件

截距式的条件是,即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以及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2.求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的方法:令x=0得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令y= 0得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

请高手解释 高等数学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例题

方程 Ax+By+Cz+D=0 中的A B C就是法向量坐标的意义,但那3个交点都在此平面上,所以那3个点的坐标(x y z值)都符合这个方程,每个点的坐标代入这个方程(是取代x,y,z,而不是取代A B C)一次,就可以得到3个方程了,你将A(a 0 0), B(0 b 0),C(0 0 c),都代一次试试,不就是Aa+D=0,Bb+D=0,Cc+D=0这3个了。三个交点A B C与一般方程 Ax+By+Cz+D=0 中的A B C不是同一个东西,三个交点的A B C每一个都代表一组坐标值,表示点,而方程中的A B C是单个坐标值,就是法向量的x y z。 要是三个交点叫D E F就不会混淆了。。哈哈~

两点式方程如何化为截距式方程

(y-y1)/(x-x1)=(y2-y1)/(x2-x1) (直线两点式方程) (y-y1)(x2-x1)=(x-x1)(y2-y1) (x2-x1)y-(x2-x1)y1=(y2-y1)x-(y2-y1)x1 (y1-y2)x+(x2-x1)y=(x2-x1)y1-(y2-y1)x1 (y1-y2)x+(x2-x1)y=x2y1-x1y2 (y1-y2)x/(x2y1-x1y2)+(x2-x1)y/(x2y1-x1y2)=1 x/[(x2y1-x1y2)/(y1-y2)]+y/[(x2y1-x1y2)/(x2-x1)]=1(直线的截距式)

横截距式方程什么情况下用

横截距式方程在点斜式和斜截式倾斜角不为90°。两点式x1≠x2且y1不等于y2,即倾斜角不为0°和90°,然后截距式横截距和纵截距都不为零,即不过原点。对于截距式方程,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推导我想知道怎么推的

如果直线经过(0,b)和(0,a)两点。即与x轴截距为a,与y轴截距为b。(a,b不为0,否则没有截距)。拿这两点坐标代入两点式方程得y/b+x/a=1

截距式方程中,a,b是什么东西

a是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标b是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标。

截距式平面和对称式直线方程(如图)分母中有零应该怎么写

如果直线方程中有0,例如n=0,可以直接写.这里的0不理解成分母,而应该理解成(x-x0)/l=(y-y0)/m,z=z0平面方程中在某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为0,比如c=0,即表示该平面经过原点O.于是由(a,0,0),(0,b,0),(0,0,0)所确定的平面就是xOy平面.xOy平面上z=0,所以z=0就是这个平面的方程.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

两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

首先确定PQ所在直线方程:根据两点式可得(y-4)/(x-6)=y/(X-2)化简得截距式x/2-y/2=1由于另一直线为反射光线所以必过(-6,4)点,由此可得两点式(y+4)/(x-6)=y/(X-2)化简得截距式x/2+y/2=1

截距式方程,x/a+y=1,为什么等于1啊,搞不懂.(教我下,

当x=0,得到y=b,即y值等于纵截距 当y=0,得到x=a,即x值等于横截距 所以,该方程是x对应横截距,y对应纵截距 看着也方便理解,截距一目了然.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都同理、

直线方程和截距式方程是什么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a+y/a=1即x+y-a=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r=|3-1-a|/√2=√2解得a1=0,a2=4所以两条直线分别为x+y=0和x+y-4=0

二元一次方程截距

令Y=0,求出X,求纵截距就令X=0,求出Y。 如y=x-1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1。直线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 截距一般是用在直线上,是指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截距是一个数,是有正负的,直线方程y=kx+b中,b就是截距。 一般说截距就是指纵截距,横截距就是指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一般的曲线。 扩展资料 截距式方程: 已知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 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 代入A,B的坐标得 , 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 得: 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一般式方程公式分别是啥

1: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0)【适用于所有直线】  A1/A2=B1/B2≠C1/C2←→两直线平行  A1/A2=B1/B2=C1/C2←→两直线重合  横截距a=-C/A  纵截距b=-C/B  2:点斜式:y-y0=k(x-x0)【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表示斜率为k,且过(x0,y0)的直线  3:截距式:x/a+y/b=1【适用于不过原点或不垂直于x轴、y轴的直线】  表示与x轴、y轴相交,且x轴截距为a,y轴截距为b的直线  4:斜截式:y=kx+b【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表示斜率为k且y轴截距为b的直线  5:两点式:【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y轴的直线】  表示过(x1,y1)和(x2,y2)的直线  两点式  (y-y1)/(y2-y1)=(x-x1)/(x2-x1)(x1≠x2,y1≠y2)

如何用解方程的方法求截距和斜率

截距和斜率的公式: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推导Ax+By=-C,同除以-C得到: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扩展资料:1、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2、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截距式方程

截距式方程

把式子化成斜截式。y=-(a/b)x-c/b斜率k=-a/b与y轴交点为-c/b∵过一二三象限,所以图像为斜率>0,与y轴交点>0∴-a/b>0推导出ab<0由-c/b>0得到bc<0所以答案是D

横截式方程是什么意思?

横截式方程是x等于ty加n。横截式是直截式中的一种,另外一个是竖截式,我们定义横截式为y等于b,b不等于0,b为横截距同样竖截式定义为x等于b,b为竖截距横截式方程应该是斜截式方程y等于kx加b的对偶形式。横截式方程的特点浅谈直线的横截式方程,直线方程的另外一种形式横截式,它在解决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有关问题时,能够避免讨论或简化运算的作用,斜率不存在是指x等于常数,这种垂直于x轴的直线,因此横截式方程x等于ty加n。已经包含了这种直线t等于0时,但是横截式方程x等于ty加n,需要另外考察水平直线斜率为0即y等于常数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如果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0则可以把直线方程设为x等于my加a,这就是横截距式方程。

截距式平面和对称式直线方程(如图)分母中有零应该怎么写

如果直线方程中有0,例如n=0,可以直接写.这里的0不理解成分母,而应该理解成(x-x0)/l=(y-y0)/m,z=z0平面方程中在某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为0,比如c=0,即表示该平面经过原点O.于是由(a,0,0),(0,b,0),(0,0,0)所确定的平面就是xOy平面.xOy平面上z=0,所以z=0就是这个平面的方程.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推导我想知道怎么推的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

写出过两点A(4,0)B(0,-2)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和一般方程式

点斜式:(y-0)=0.5(x-4)斜截式:y=0.5X-2截距式:x/4-y/2=1一般方程式:0.5X-Y-2=0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中的截距怎么求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的标准形式为x/a+y/b=1,a为x轴上的截距,b为y轴上的截距。拓展资料:设直线l交于两点A(a,0),B(b,0)则截距式方程: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推导Ax+By=-C同除以-C得到: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拓展资料:百度百科,截距式方程

高一数学 什么叫截距? 什么是截距式方程? 不要太官方

注意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b=0,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a=0.

x+y+z+1=0在z轴的截距是多少?空间平面的截距式方程是什么。

1) x+y+z+1=0 在z轴的截距·,可令x=0、y=0,求出z值。即平面与z轴交于 zp=(0,0,-1),即 该平面在z轴的截距为 -1 ;2)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为 x/a+y/b+z/c=1

截距式方程的详细过程

1.经过点A(3,-1),斜率是根号二2.经过点B(- 根号二,2),倾斜角是30° 3.经过点C(0,3)倾斜角是0° 4.经过点D(-4,-2),倾斜角是120°

截距式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Ax+By+Cz+D=0。截距式是直线或平面的一种表示形式,是指用直线或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写出的直线或平面的表达式。其中直线的截距式为x/a+y/b=1(a≠0且b≠0)。其中a指横截距,b指纵截距。即与x轴交点是A(a,0),与y轴交点是B(0,b) 。平面的截距式为x/a+y/b+z/c=1(a≠0,b≠0且c≠0)。即与x轴交点是P(a,0,0),与y轴交点是Q(0,b,0) ,与z轴交点是R(0,0,c) 。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中提到的“截距”不是“距离”,“截距” 可取一切实数,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

直线截距式方程是什么

直线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x/a+y/b=1。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x0,y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y0=k(x-x0)。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b。3、两点式:已知一条直线经过P1(x1,y1),P2(x2,y2)两点,则直线方程为x-x1/x2-x1=y-y1/y2-y1,但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x/a+y/b=1。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Ax+By+C=0(A,B不同时为0)的形式。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b=0,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a=0.

平面方程的截距式怎么求?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By+Cz+D=0将其改成截距式方程:x/(-D/A)+y/(-D/B)+z/(-D/C)=1则得出-D/A,-D/B,-D/C分别是平面在X,Y,Z轴的截距。例如:平面方程:-2x+y-4=0将其转化为截距式方程:x/(-2)+y/4=1 则得出该平面在X,Y,Z轴的截距分别是-2,4,0.拓展资料:注意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z=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z=0时,y的值。截距就平面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z结局为c,截距式就是:x/a+y/b+z/c=1(a≠0且b≠0且c≠0)

直线的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一般式方程公式分别是什么?

1: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0)【适用于所有直线】A1/A2=B1/B2≠C1/C2←→两直线平行A1/A2=B1/B2=C1/C2←→两直线重合2:点斜式:y-y0=k(x-x0) 【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表示斜率为k,且过(x0,y0)的直线3:截距式:x/a+y/b=1【适用于不过原点或不垂直于x轴、y轴的直线】表示与x轴、y轴相交,且x轴截距为a,y轴截距为b的直线4:斜截式:y=kx+b【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表示斜率为k且y轴截距为b的直线5:两点式:【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y轴的直线】表示过(x1,y1)和(x2,y2)的直线两点式(y-y1)/(y2-y1)=(x-x1)/(x2-x1) (x1≠x2,y1≠y2)扩展资料一次函数的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交点,坐标为(0,b)。当y=0时,该函数图象在x轴上的交点坐标为(-b/k,0)。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4、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象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5、函数图象性质:当k相同,且b不相等,图像平行;当k不同,且b相等,图象相交于Y轴;当k互为负倒数时,两直线垂直。6、平移时:上加下减在末尾,左加右减在中间。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b=0,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a=0.

如何将方程化为截距式的方程?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By+Cz+D=0将其改成截距式方程:x/(-D/A)+y/(-D/B)+z/(-D/C)=1则得出-D/A,-D/B,-D/C分别是平面在X,Y,Z轴的截距。例如:平面方程:-2x+y-4=0将其转化为截距式方程:x/(-2)+y/4=1 则得出该平面在X,Y,Z轴的截距分别是-2,4,0.拓展资料:注意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z=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z=0时,y的值。截距就平面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z结局为c,截距式就是:x/a+y/b+z/c=1(a≠0且b≠0且c≠0)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怎么求?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Ax+By+Cz+D=0。截距式是直线或平面的一种表示形式,是指用直线或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写出的直线或平面的表达式。其中直线的截距式为x/a+y/b=1(a≠0且b≠0)。其中a指横截距,b指纵截距。即与x轴交点是A(a,0),与y轴交点是B(0,b) 。平面的截距式为x/a+y/b+z/c=1(a≠0,b≠0且c≠0)。即与x轴交点是P(a,0,0),与y轴交点是Q(0,b,0) ,与z轴交点是R(0,0,c) 。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中提到的“截距”不是“距离”,“截距” 可取一切实数,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中的截距怎么求

你好!把平面的一般式方程Ax+By+Cz+D=0改写为x/(-D/A)+y/(-D/B)+z/(-D/C)=1,对应的三个分母-D/A,-D/B,-D/C就是截距。经济数学团队帮你解答,请及时采纳。谢谢!

如何把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呢?过程详细,谢谢!

截距式方程x/a+y/b=1,两边同时乘以b得到:bx/a+y=b,最后变形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一般式化为截距式是Ax+By=-C,同除以-C得到:-(A/C)x-(B/C)y=1,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C/A)+y(-C/B)=1。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扩展资料:两直线一般式垂直公式的证明:设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必要性)∵l1⊥l2∴k1×k2=-1∵k1=-A1/B1,k2=-A2/B2∴(-A1/B1)(A2/B2)=-1 ∴(B1B2)/(A1A2)=-1∴B1B2=-A1A2∴A1A2+B1B2=0 (充分性)∵A1A2+B1B2=0∴B1B2=-A1A2∴(B1B2)(1/A1A2)=-1∴(A1/B1)(A2/B2)=-1∴(-A1/B1)(-A2/B2)=-1∵k1=-A1/B1, k2=-A2/B2∴k1×k2=-1∴l1⊥l2。

截距式方程中,a,b是什么东西啊?

截距式方程x/a+y/b=1中的a是代表方程在X轴上的截距,b是代表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a和b的值都是可正可负.

过两点(2,1),(4,4)的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是什么?

截距式:y=kx+b,把x=2,y=1和x=4,y=4分别代入y=kx+b,解得k=3/2,b=-2,所以截距式方程为y=3/2x-2

三维截距式方程公式怎么写

公式如下:x/a+y/b=1令Y=0,求出X,求纵截距就令X=0,求出Y。如y=x-1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1。直线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截距一般是用在直线上,是指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截距是一个数,是有正负的,直线方程y=kx+b中,b就是截距。一般说截距就是指纵截距,横截距就是指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一般的曲线

怎样用截距式方程求解?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Ax+By+Cz+D=0。截距式是直线或平面的一种表示形式,是指用直线或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写出的直线或平面的表达式。其中直线的截距式为x/a+y/b=1(a≠0且b≠0)。其中a指横截距,b指纵截距。即与x轴交点是A(a,0),与y轴交点是B(0,b) 。平面的截距式为x/a+y/b+z/c=1(a≠0,b≠0且c≠0)。即与x轴交点是P(a,0,0),与y轴交点是Q(0,b,0) ,与z轴交点是R(0,0,c) 。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中提到的“截距”不是“距离”,“截距” 可取一切实数,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

如何把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呢?过程详细,谢谢!

截距式方程 x/a+y/b=1两边同时乘以b得:bx/a+y=by= -(b/a)x +b

如何理解截距式的平面方程?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By+Cz+D=0将其改成截距式方程:x/(-D/A)+y/(-D/B)+z/(-D/C)=1则得出-D/A,-D/B,-D/C分别是平面在X,Y,Z轴的截距。例如:平面方程:-2x+y-4=0将其转化为截距式方程:x/(-2)+y/4=1 则得出该平面在X,Y,Z轴的截距分别是-2,4,0.拓展资料:注意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z=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z=0时,y的值。截距就平面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z结局为c,截距式就是:x/a+y/b+z/c=1(a≠0且b≠0且c≠0)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怎样化为一般式?请详解

一般式:Ax+By+C=0点斜式:y-y0=k(x-x0)kmy-kmy0=kzx-kzx0(kz)x-(km)y-((kz)x0-(km)y0)=0此时,A=kz(k的分子)B=-km(k的分母)C=-(kz)x0+(km)y0斜截式:y=kx+bkzx-kmy+kmb=0(A=kzB=-kmC=kmb).其余类推!

怎样把一般式方程化为截距式

将平面方程由一般式转化为截距式举例一、点法式:一般形式为a(x-a)+b(y-b)+c(z-c),其中(a,b,c)为其平面的法向量,(a,b,c),为平面所经过的一点。由于平面经过的点为无数,所以次方程的点法式不唯一。令次方程x=0,则有-4y+z-5=-4(y+1)+z-1=0,所以化成的点法式可以表示为3x-4(y+1)+z-1=0。二、截距式:一般形式为x/a+y/b+z/c=1,其中a,b,c是平面在x轴、y轴、z轴的截距。因为3x-4y+z-5=0,则3x-4y+z=5,两边同时除以5得到截距式为3x/5-4y/5+z/5=1。它在x轴、y轴、z轴的截距分别是5/3,-5/4和5。

截距式方程是怎样的?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Ax+By+Cz+D=0。截距式是直线或平面的一种表示形式,是指用直线或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写出的直线或平面的表达式。其中直线的截距式为x/a+y/b=1(a≠0且b≠0)。其中a指横截距,b指纵截距。即与x轴交点是A(a,0),与y轴交点是B(0,b) 。平面的截距式为x/a+y/b+z/c=1(a≠0,b≠0且c≠0)。即与x轴交点是P(a,0,0),与y轴交点是Q(0,b,0) ,与z轴交点是R(0,0,c) 。需要注意的是,截距式方程中提到的“截距”不是“距离”,“截距” 可取一切实数,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

直线截距式方程是什么

直线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x/a+y/b=1。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x0,y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y0=k(x-x0)。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b。3、两点式:已知一条直线经过P1(x1,y1),P2(x2,y2)两点,则直线方程为x-x1/x2-x1=y-y1/y2-y1,但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x/a+y/b=1。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Ax+By+C=0(A,B不同时为0)的形式。

截距式方程公式

截距式方程公式:x/a+y/b=1。直线的截距分为横截距和纵截距,横截距是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纵截距是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要求出横截距只需令Y=0,求出X,求纵截距就令X=0,求出Y。如y=x-1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1。直线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截距式直线方程

截距式直线方程如下:1、载距式直线方程公式为:x/a+y/b=1。2、其中,a和b分别为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如果直线不过原点,则a和b分别为直线和x轴、y轴交点的横、纵坐标。如果直线过原点,则a和b任意取一个为0,另一个则为直线和x轴或y轴交点的横或纵坐标。3、根据这个公式,你可以通过给定任意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直线的截距,进而求出直线方程。如果你有具体的点的坐标,欢迎你继续提问我将为你代入数据计算.。4、截距式方程,数学术语,对x的截距就是y=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0时、y的值。截距就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纵)坐标。5、x截距为a、y截距b、截距式就是:x/a+y/b=1(a≠0且b≠0)注意:斜率不能不存在或等于0,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垂直于X轴,没有纵截距,当斜率等于0时,直线平行于X轴,没有横截距。截距式方程公式1、x/a+y/b=1。直线的截距分为横截距和纵截距,横截距是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纵截距是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要求出横截距只需令Y=0,求出X,求纵截距就令X=0,求出Y。如y=x-1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1。2、直线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3、截距式直线方程公式如果已知直线与x轴和y轴交点的坐标 分别为(a,0)和(0,b),那么这条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是:x/a+y/b=1。

截距式方程中间可以为负号吗?

在截距式方程中,截距通常是指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它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或x轴的交点的坐标。因此,截距式方程中截距一般不会为负号。对于一条直线的截距式方程y = mx + b,其中m是斜率,b是y轴截距。斜率m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但截距b通常是正数或零。当直线与y轴相交时,截距b表示y轴上的坐标,如果截距为正数,则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方向上;如果截距为零,则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上;如果截距为负数,则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方向上。然而,在标准的截距式方程中,截距b通常不会为负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线与x轴相交,那么截距b就表示x轴上的坐标,而在这种情况下,截距b可以为负数。但在一般的截距式方程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y轴截距。希望这个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公式?

截距式方程即用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写出直线方程,要求直线的x,y轴截距不为0,即直线不过原点,并且不和坐标轴平行.经过原点或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无法用截距式表示.设直线在x轴的截距为a,在y轴的截距为b(ab不等于0),则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x/a+y/b=1

截距式方程的适用范围

截距式方程的适用范围如下:1、适用于描述具有线性关系且不经过原点的数据。这种方程可以用来拟合一组离散数据点,得到一条直线,用于表示数据的趋势。2、适用于描述直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形状。通过截距式方程可以确定直线的截距b和斜率m,从而推断出直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形状。3、适用于描述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指那些线性的函数,但也常用作一次函数的别称,尽管一次函数不一定是线性的。截距的计算公式:1、截距一般是用在直线上,是指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截距是一个数,是有正负的,直线方程y=kx+b中,b就是截距。2、一般说截距就是指纵截距,横截距就是指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一般说截距就是指纵截距,横截距就是指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一般的曲线。一次函数y等于kx加b,则b就是在Y轴的截距,而k是斜率,通过截距可以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不经过那些象限。拓展资料:数学的意义: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数学所描述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就自然成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的价值:1、数学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等科学提供了语言与工具。2、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3、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科,是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它具有精确性、抽象性、严格性、广泛性等特点,其中抽象是数学与生俱来的特征,导致了它的深邃和睿智。

如何理解截距式方程?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By+Cz+D=0将其改成截距式方程:x/(-D/A)+y/(-D/B)+z/(-D/C)=1则得出-D/A,-D/B,-D/C分别是平面在X,Y,Z轴的截距。例如:平面方程:-2x+y-4=0将其转化为截距式方程:x/(-2)+y/4=1 则得出该平面在X,Y,Z轴的截距分别是-2,4,0.拓展资料:注意简单来讲,对x的截距就是y=z=0时,x 的值。对y的截距就是x=z=0时,y的值。截距就平面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x截距为a,y截距b,z结局为c,截距式就是:x/a+y/b+z/c=1(a≠0且b≠0且c≠0)

二元一次方程截距式

截距式方程x/a + y/b =1,这个方程除开必须保证斜率存在,还必须保证斜率k≠0,a≠0,b≠0。截距式是直线或平面的一种表示形式,是指用直线或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写出的直线或平面的表达式。其中直线的截距式为x/a+y/b=1(a≠0且b≠0)。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所有二元一次方程都可化为ax+by+c=0(a、b≠0)的一般式与ax+by=c(a、b≠0)的标准式,否则不为二元一次方程。但是,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例如直线方程“x=1”,直线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x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纵坐标y,这种情况下“x=1”是二元一次方程。此时,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式满足ax+by+c=0(a、b不同时为0)。

截距式方程的推导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推导:Ax+By=-C同除以-C→x*(-A/C)+y*(-B/C)=1→x/(-C/A)+y/(-C/B)=1

截距式方程的证明过程

设a、b(不为零)分别是在x轴、y轴的截距。截距坐标为(a 0)(0 b)。则斜率K为-b/a。由点斜式得y-0=-b/a(x-a)同时乘以a得 ya=-bx+ab移项得bx+ya=ab同除以ab得x/a+y/b=1

截距式方程中,a,b是什么东西啊?

截距式方程x/a+y/b=1中的a是代表方程在X轴上的截距,b是代表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a和b的值都是可正可负.

直线的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一般式方程公式分别是啥

一般式为ax+by+c=0,它的优点就是它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仅此而已.其它式都有特例直线不能表示.比如:斜截式y=kx+b,就不能表示垂直x轴的直线x=a.点斜式y-y0=k(x-x0),也不能表示垂直x轴的直线x=a截距式x/a+y/b=1不能表示截距为0时的直线,比如正比例直线.

求圆的截距式方程

切线的截距式方程与一般直线的截距式相同都是x/a+y/b=1的形式。

如何将平面方程由一般式转化为截距式 举例

将平面方程由一般式转化为截距式举例一、点法式:一般形式为A(x-a)+B(y-b)+C(z-c),其中(A,B,C)为其平面的法向量,(a,b,c),为平面所经过的一点。由于平面经过的点为无数,所以次方程的点法式不唯一。令次方程x=0,则有-4y+z-5=-4(y+1)+z-1=0,所以化成的点法式可以表示为3x-4(y+1)+z-1=0。二、截距式:一般形式为x/a+y/b+z/c=1,其中a,b,c是平面在x轴、y轴、z轴的截距。因为3x-4y+z-5=0,则3x-4y+z=5,两边同时除以5得到截距式为3x/5-4y/5+z/5=1。它在x轴、y轴、z轴的截距分别是5/3,-5/4和5。

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如何化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好的LZ点斜式方程y-y1=k(x-x1),必须满足斜率存在,斜率不存在时这个方程无法列出斜截式方程y=kx+b,同样必须满足斜率存在,斜率不存在时需要另外讨论截距式方程x/a + y/b =1,这个方程除开必须保证斜率存在,还必须保证斜率k≠0,a≠0,b≠0两点式方程(y-y1)/(y1-y2)=(x-x1)/(x1-x2),这个方程同样需斜率存在且不为0一般式 ax+by+c=0 这个方程可以适用任何直线,没有限制,但是解题如果撞上用一般式来求直线的情形,100%是代入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量最大直线的参数方程式x=x1+ty=y1+ktt是直线上一点P,与(x1,y1)形成有向线段的数量一般也可以做x=x1+aty=y1+bt (k=b/a)显然,限制条件也是k必须存在

直线截距式方程如何求斜率 给定个截距式方程有公式求斜率吗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x/a+y/b=1,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k=-b/a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推导我想知道怎么推的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设直线交x轴上的点为(a,0),交y轴上的点为(0,b),有“两点式”方程得:(y - 0)/(b - 0)=(x - a)/(0 - a)整理后可得:x/a+y/b=1。扩展资料直线方程的定义: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基本的思想和方法:求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常见的问题之一,恰当选择方程的形式是每一步,然后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方程。在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利用截距式时,不能忽视截距为0的情形,同时要区分“截距”和“距离”。

截距式方程的证明过程

设a、b(不为零)分别是在x轴、y轴的截距.截距坐标为(a 0)(0 b).则斜率K为-b/a.由点斜式得y-0=-b/a(x-a)同时乘以a得 ya=-bx+ab移项得bx+ya=ab同除以ab得x/a+y/b=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怎样化为一般式?请详解

一般式:Ax+By+C=0 点斜式:y-y0=k(x-x0) kmy-kmy0=kzx-kzx0 (kz)x-(km)y-((kz)x0-(km)y0)=0 此时,A=kz (k的分子) B=-km(k的分母) C=-(kz)x0+(km)y0 斜截式:y=kx+b kzx-kmy+kmb=0 ( A=kz B=-km C=kmb) .其余类推!

截距式方程的推导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推导:Ax+By=-C同除以-C→x*(-A/C)+y*(-B/C)=1→x/(-C/A) +y/(-C/B)=1

怎么把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化为截距式方程 把y-y0=k(x-x0)化为截距式

y-y0=k(x-x0) 得 y-kx=y0-kx0 两边同时除以y0-kx0 y/(y0-kx0) + x/[(y0-kx0)/-k] =1

截距式方程的推导

已知是直线l交于两点A(a,0),B(0,b)先设直线l方程为:y=kx+m代入A,B的坐标得k=-b/a,m=b再把k,m的值代入方程y=kx+m得:y=-b/a*x+b最后变形为截距式方程x/a+y/b=1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推导:Ax+By=-C同除以-C→x*(-A/C)+y*(-B/C)=1→x/(-C/A)+y/(-C/B)=1

直线的两点式,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一般式方程的区别。

斜截式:已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且a.b不相等。点斜式:过点(x1,y1)且直线的斜率为k.范围:直线不垂直x轴。两点式:已知直线过(x1,y1,(x2,y2)两点且x1不等于x2,y1两点式不等于y2.范围:不垂直x,y轴。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轴y轴的截距分别为a,b,a不等于b。

开环和闭环特征方程分别是什么?

闭环特征方程是1+G(s)。G(s)是开环传递函数,Φ(s)就是闭环传递函数,令分母=0就是闭环特性方程。^用matlab画的G(s)=K/((S^2)*(S+1))的根轨迹,交点应是原点 闭环特征方程是s^3+s^2+k=0 将S=jw代入上式,-jw^3-w^2+k=0 实部方程k-w^2=0 虚部方程w^3=0 解得 w=0 k=0 交点确实是原点0665。设开环传递函数GH=A/B,则fai=G/(1+GH)。特征方程就是1+GH=0,即1+A/B=0,即(A+B)/B=0,即A+B=0,就是直观上的分子加分母;对于特征方程,就是"如果给闭环,直接分母为零;如果给开环,求出来闭环再让它分母为零"。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1)系统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2)有反馈环节,并应用反馈减小误差。3)当出现干扰时,可以自动减弱其影响。4)低精度元件可组成高精度系统。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开环传函 、闭环传函 和 特征方程的关系问题

你好!一般传涵是开环的闭环传函可以通过开环求出来特征方程是闭环的分母以负反馈系统为例闭环=开环/(1+开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如何求闭环特性方程? 还有单位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求闭环传递函数.

闭环特征方程是1+G(s)G(s)是开环传递函数,Φ(s)就是闭环传递函数,令分母=0就是闭环特性方程。^用matlab画的G(s)=K/((S^2)*(S+1))的根轨迹,交点应是原点 闭环特征方程是s^3+s^2+k=0 将S=jw代入上式,-jw^3-w^2+k=0 实部方程k-w^2=0 虚部方程w^3=0 解得 w=0 k=0 交点确实是原点0665。设开环传递函数GH=A/B,则fai=G/(1+GH)特征方程就是1+GH=0,即1+A/B=0,即(A+B)/B=0,即A+B=0,就是直观上的分子加分母;对于特征方程,就是"如果给闭环,直接分母为零;如果给开环,求出来闭环再让它分母为零"。扩展资料: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研究递推数列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对于更高阶的线性递推数列,只要将递推公式中每一个换成就是它的特征方程。最后我们指出,上述结论在求一类数列通项公式时固然有用,但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的方法更为重要。如对于高阶线性递推数列和分式线性递推数列,我们也可借鉴前面的参数法,求得通项公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环传递函数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如何求闭环特性方程??

闭环特征方程是1+G(s)G(s)是开环传递函数,Φ(s)就是闭环传递函数,令分母=0就是闭环特性方程。^用matlab画的G(s)=K/((S^2)*(S+1))的根轨迹,交点应是原点 闭环特征方程是s^3+s^2+k=0 将S=jw代入上式,-jw^3-w^2+k=0 实部方程k-w^2=0 虚部方程w^3=0 解得 w=0 k=0 交点确实是原点0665。设开环传递函数GH=A/B,则fai=G/(1+GH)特征方程就是1+GH=0,即1+A/B=0,即(A+B)/B=0,即A+B=0,就是直观上的分子加分母;对于特征方程,就是"如果给闭环,直接分母为零;如果给开环,求出来闭环再让它分母为零"。扩展资料: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研究递推数列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对于更高阶的线性递推数列,只要将递推公式中每一个换成就是它的特征方程。最后我们指出,上述结论在求一类数列通项公式时固然有用,但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的方法更为重要。如对于高阶线性递推数列和分式线性递推数列,我们也可借鉴前面的参数法,求得通项公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环传递函数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开环传函 、闭环传函 和 特征方程的关系问题

一般传涵是开环的 闭环传函可以通过开环求出来 特征方程是闭环的分母 以负反馈系统为例 闭环=开环/(1+开环)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如何求闭环特性方程??

闭环特征方程是1+G(s)G(s)是开环传递函数,Φ(s)就是闭环传递函数,令分母=0就是闭环特性方程。^用matlab画的G(s)=K/((S^2)*(S+1))的根轨迹,交点应是原点 闭环特征方程是s^3+s^2+k=0 将S=jw代入上式,-jw^3-w^2+k=0 实部方程k-w^2=0 虚部方程w^3=0 解得 w=0 k=0 交点确实是原点0665。设开环传递函数GH=A/B,则fai=G/(1+GH)特征方程就是1+GH=0,即1+A/B=0,即(A+B)/B=0,即A+B=0,就是直观上的分子加分母;对于特征方程,就是"如果给闭环,直接分母为零;如果给开环,求出来闭环再让它分母为零"。扩展资料: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研究递推数列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对于更高阶的线性递推数列,只要将递推公式中每一个换成就是它的特征方程。最后我们指出,上述结论在求一类数列通项公式时固然有用,但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的方法更为重要。如对于高阶线性递推数列和分式线性递推数列,我们也可借鉴前面的参数法,求得通项公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环传递函数

化学中,到底是根据什么界定离子方程式中什么能拆什么不能拆?

能不能拆是根据它能不能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可以“完全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引号里面的都是重点)比如NaCl能在水中完全电离出Na+和Cl-,因此它能拆;而Na2O2不能在水中电离出(O2)2-(过氧根离子),所以不能拆;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方程式哪些拆哪些不拆

其实很简单啊. 强酸.(如H2So4 . HCl) 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等等. 易溶的盐 可以拆开弱酸. 弱碱. 难溶物. 氧化物. 单质. 都不能拆开对微容物的处理: 若为产物——不拆 若为反应物——(1)浓度小——拆 (2)浓度大——不拆 那些强酸强碱就要靠你去积累了. 其实很简单的. 记住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我也是高一的!我也是这样记的. 效果还挺好的. 希望能帮到你吧.

离子方程式里哪些不能拆

难溶物质也要用化学式表示。主要参照《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在此我们归纳如下: 1、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是易溶物,应该用离子符号表示。 2、氯化物中学阶段氯化银用化学式表示,其余的用离子符号表示。 3、硫酸盐通常硫酸钡用化学式表示,其余的用离子符号表示。 4、碳酸盐除了钾钠铵盐以外,其余的用化学式表示 5、磷酸盐与碳酸盐相似。 这样系统地归纳以后,我们学生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以后,学生对拆分物质就比得心应手了。如2KMnO4+16HCL=5CL2+2KCL+2MnCL+8H2O,我们就可以这样考虑。分析如下:CL2和H2O分别为单质与难电离物,应该用化学式表示。而KCL和KMnO4是钾盐,是易溶物,应该用离子符号表示。而MCL2是氯化物,用离子符号表示。这样离子方程式为16H++10CL-+2Mn2++5CL2+8H2O.这样我们不仅把扩大范围以后遇到的书写化学方程的困难解决了,而且我们也突出了重点步骤。 根据上述例子的分析,我们不仅扩大了知识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初中的几个反应,而且可以准确无误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了。如KCLO3+6HCL=KCL+3CL2+3H2O,在此反应中也只要考虑物质用什么形式表示。氯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盐,应该用离子符号表示。盐酸是强酸,应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的用化学式表示。这样离子方程式就为CLO +6H +5CL =3CL +3H O。到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重点突破,系统归纳”的效果了。 那个能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直接拆就可以了 只写 有沉淀 水 或气体的 生成的离子 像 BaCl2 H2SO4 直接写 Ba2+ + (SO4)2-= BaSO4碱式盐的弱酸根 不用拆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能拆不能拆的要点

这些记住就可以了!沉淀不拆,胶体不拆,微溶物不拆,弱酸弱碱不拆,单质不拆,氧化物不拆,其他都拆,但是有个特殊的Ca(OH)2,如果题目中是石灰水就拆,如果是石灰乳就不拆,这个经常考,希望你注意!

离子方程式拆与不拆的规则

依据客观事实原则、质量守恒原则、电荷守恒原则、定组成原则来拆分。1、客观事实原则如2Fe + 6H+ = 2Fe3+ + 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2Fe + 2H+ = Fe2+ + H2↑。2、质量守恒原则如Na + H20 =Na+ +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3、电荷守恒原则如Fe3+ + Cu = Fe2+ + 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 + Cu2+。4、定组成原则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 SO42- + Ba2+ + OH- = BaSO4↓ + 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2- + Ba2+ + 2OH- =BaSO4↓ + 2H2O。看拆分正误1、能拆分的物质如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 和HCO3-。应为:HCO3- + H+ ====CO2↑ + H2O。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HCl)、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2、不能拆分的物质难溶物不拆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错误:CO32- + 2H+= CO2 +H2O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0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正确:CaCO3 + 2H+ = CO2 + Ca2+ + H2O。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