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 帮我总结下烷烃和烯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是 结构 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物理性质: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相同数目的碳原子,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以甲烷为例: CH4 + 2 O2 → CO2 + 2 H2O取代反应 R + X2 → RX + HX裂化反应 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双键中有一根易断,所以会发生加成反应。 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大些。其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考虑到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比烷烃中的碳-碳单键强,所以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 烯烃的特征反应都发生在官能团 C=C 和 α-H 上。催化加氢反应 CH2=CH2+H2→CH3—CH3 烯烃与氢作用生成烷烃的反应称为加氢反应,又称氢化反应。加卤素反应 烯烃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是制备邻二卤代烷的主要方法: CH2=CH2+X2→CH2X CH2X加质子酸反应 烯烃能与质子酸进行加成反应: CH2=CH2+HX→CH3 CH2X加次卤酸反应 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 CH2=CH2+HOX→CH3 CH2OX加聚反应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物理性质
1.烃:密度都小于水,同系物的密度随碳数逐渐增大,都难溶于水,1-4个碳的烃是气体,随着碳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逐渐由液态过渡到固态。烃均为无色物质,烷、烯、炔无气味或稍有气味,芳香烃有特殊气味。2.卤代烃:常温下,氯甲烷、溴甲烷、氯乙烷为气体,其余一般为液体。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可溶于醇或醚。一氯代烷密度小于水,溴代烷、碘代烷密度大于水。3.醇:低级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密度小于水,1-4个碳的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12个碳以上的醇为无色蜡状固体,难溶于水。4.酚:大多数酚为晶体,纯酚一般没有颜色,但在空气中已被氧化为红色。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65度以上与水互溶。酚有特殊气味(医院里的来苏水的气味)5.醛:除甲醛外,均为液体或固体,低级醛有刺激性气味,甲醛、乙醛与水混溶 ,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6.羧酸:脂肪族饱和酸中1-9个碳的羧酸为液体,癸酸以上为蜡状固体。脂肪二元羧酸为晶体。低级脂肪酸易溶于,水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癸酸以上不溶于水。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密度大于水,其余小于水。7.酯:许多酯有愉快的香味,且易挥发(大多数花和水果的香味是由酯引起的),低级酯的密度都小于水,且难溶于水。
高中化学,烯烃,烷烃,苯类,醇类,乙酸,酯类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
1、烯烃具有还原性,燃烧有黑烟,可以与高锰酸钾、溴水、卤素单质、氢气、水反应,都是双键的效果。 2、烷烃可氧化、取代。1-4个碳原子的为气态,5-16为液态,17以上为固态。 3、苯易取代,难加成,写不下了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专题一 :第二单元一 、化学键: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三、氢键1,存在元素:O(H2O)、N(NH3)、F(HF)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专题一 :第三单元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1,C4H10(正丁烷、异丁烷)2,C2H6(乙醇、二甲醚)三,晶体分类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 1,离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共价化合物(CO2、H2O) 2,共价单质(H2、O2、S、I2、P4) 3,稀有气体(He、Ne)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金属晶体:一切金属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专题二 :第一单元一、反应速率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专题二 :第二单元一、热量变化常见放热反应:1,酸碱中和 2,所有燃烧反应 3,金属和酸反应 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5,浓硫酸等溶解常见吸热反应:1,CO2+C====2CO 2,H2O+C====CO+H2(水煤气) 3,Ba(OH)2晶体与NH4Cl反应 4,大多数分解反应 5,硝酸铵的溶解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专题二 :第三单元一、化学能→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3,正负极相加=总反应方程式4,吸氧腐蚀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气Fe和C→正极:2H2O+O2+4e—====4OH—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 1,有自发的 氧化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 4,形成闭合回路二、化学电源1,氢氧燃料电池阴极:2H++2e—===H2阳极:4OH——4e—===O2+2H2O2,常见化学电源银锌纽扣电池负极:正极:铅蓄电池负极:正极:三、电能→化学能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对阴极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异性相吸)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直流电源 4,构成闭合电路 1| 评论2011-3-28 20:12 苏格拉2vae | 一级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 原子序数=质子数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Q3 D.Q1+Q2=Q3(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 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重点)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2. 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重点)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 负极反应:X-ne=Xn- 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 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 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 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 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 A.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 计算(重点) a. 简单计算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 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3)化学反应的限度 A. 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 化学平衡的曲线: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典型例题】例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D ) A. 只存在于氧气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例2. 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 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E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B.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 C.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E.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F.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 反之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反之…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第三章复习纲要(要求自己填写空白处)(一)甲烷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 CH4 正四面体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甲烷受热分解:(二)烷烃烷烃的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1、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2、 烷烃物理性质:(1)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2) 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3)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4)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3、 烷烃的化学性质(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同系物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个(n≥1)CH2原子团。例1、 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DA 、 和 B、C2H6和C4H10 H Br CH3C、Br—C—Br和Br—C—H D、CH3CH2CH3和CH3—CH—CH3 H H(四)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1、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现象。2、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3、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知识拓展〕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主链——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为主链;编号位——定支链,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编号代数和为最小;写名称——支链名称在前,母体名称在后;先写简单取代基,后写复杂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五)烯烃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组成: 分子式: 含碳量比甲烷高。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二、乙烯的氧化反应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三、乙烯的加成反应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2、与水的加成反应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知识拓展]四、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2═CH2 → [CH2-CH2] n (六)苯、芳香烃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 C6H62、结构特点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苯的氧化反应点燃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2C6H6+15O2 12CO2+6H2O[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苯的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苯 与液溴反应 与硝酸反应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七)烃的衍生物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二、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1) 乙醇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知识拓展〕1、乙醇的脱水反应(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乙酸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5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五、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 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 ,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 性质。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3、如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③电解法: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
甲烷。乙烯,乙炔。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只有c是正确的。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因为结构不一定相似,如甲烷与乙醇,故a错误;b、不带支链的烃,其分子可以是直线型、平面型、锯齿状等.苯也属于烷烃,但却为平面环型,故b错误;c、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分子中1个碳原子结合4个氢原子,氢原子含量最高,故碳的含量最低,故c正确;d、常温下新戊烷是气体,故d错误.(常温下为气体有机物有c原子数≤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等)
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什么 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
1、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双键中有一根易断,所以会发生加成反应。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2、烯烃在许多物理性质方面与烷烃类似,例如烯烃的沸点和比重也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C以下的烯烃是气体,C的烯烃是易挥发的液体,C以上的烯烃是固体。烯烃在溶解性方面也是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烯烃可溶于浓硫酸中,此点与烷烃不太一样。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烷烃烷烃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物理性质烷烃密度比水小(甲烷到丁烷)为气态,5-17之间的(戊烷到十七烷)为液态,18个碳(十八烷)以上为固态。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因为C-H键和C-C双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烷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难于氧化,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主要反应是取代反应。最小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由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n≤4的烷烃呈气态。根据烃分子骨架的不同,烃可分为链烃(脂肪烃)和环烃(脂环烃)两大类。链烃又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原子以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饱和意味着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结合达到了最大限度。扩展资料物理性质:1、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2、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4、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关于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性质.(高二化学) 最好是有相关题目```
化学性质 烷烃: 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 烯烃: 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 炔烃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苯 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 苯的同系物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加成反应 物理性质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苯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 苯的同系物 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 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关于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性质.(高二化学) 最好是有相关题目```
化学性质 烷烃: 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 烯烃: 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 炔烃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苯 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 苯的同系物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加成反应 物理性质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苯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 苯的同系物 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 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烷烃化学性质
烷烃化学性质如下:烷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分为环烷烃和链烷烃两类。链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环烷烃的通式为CnH2n,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烷烃并非是结构式所画的平面结构,而是立体形状的,所有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各原子之间都以σ键相连,键角接近109°28‘,C-C键的平均键长为154pm,C-H键的平均键长为109pm,由于σ键电子云沿键轴呈轴对称分布,两个成键原子可绕键轴“自由”转动。烷烃与环烷烃区别:一、结构不同。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saturated group),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二、性质不同。烷烃: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即第七主族元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有机化学烷烃
烷烃,有机化合物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的构成由碳氢键、碳碳单键以sp3的成键形式形成共价键,其中碳是4价碳,每个碳原子与氢或碳形成4个共价键饱和键,所以烷烃也是饱和烃。如果按照是否成环又可以分为直链烷烃与环烷烃。直链烷烃并非结构笔直,而是键与键有一定的夹角而成锯齿状。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正十一烷的物理化学性质,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达人了!
十一烷,或称十一碳烷,是化学式为CH3(CH2)9CH3的烷烃。十一烷被用作对蛾和蟑螂的性引诱剂。它有159个同分异构体。十一烷;正十一烷;Undecane;n-Undecane;hendecane 资料 CAS: 1120-21-4 分子式: C11H24 分子质量: 156.31 沸点: 196℃ 熔点: -26℃ 中文名称: 十一烷;正十一烷 英文名称: Undecane;n-Undecane;hendecane分子式:C11H24分子量:156.31CAS号:1120-21-4性质:密度0.74。熔点-26°C。沸点196°C。折射率1.416-1.418。闪点60°C。水溶性IMMISCIBLE。用 途: 生产十一碳二元酸、高档电子清洗液、氯化石蜡、环保型干洗剂·产品说明: 化学名称:十一烷、正十一烷分子量:156.31 C11H24结构式:CH3-(CH2)9-CH3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比重0.7402、凝固点-25.75℃、沸点195.6℃、闪点65℃,易溶于醇和醚,不溶于水。Undecane ≥99% Synonym: n-UndecaneHendecaneMolecular Formula:CH3(CH2)9CH3Molecular Weight:156.31CAS Number:1120-21-4Propertiesvapor density: 5.4 (vs air)vapor pressure: <0.4 mm Hg ( 20 °C)refractive index: n20/D 1.417(lit.)bp: 196 °C(lit.)mp: u221226 °C(lit.)Fp: 140 °Fdensity: 0.74 g/mL at 25 °C(lit.)Undecane (also known as hendecane) is an alkane hydrocarbon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H3(CH2)9CH3. It is used as a mild sex attractant for various types of moths and cockroaches. It has 159 isomers.NAME Formula B.P./oC M.P./oC Density/g cm -3(20oC) Methane CH4 -162 -183 gas Ethane C2H6 -89 -172 gas Propane C3H8 -42 -188 gas Butane C4H10 -0.5 -135 gas Pentane C5H12 36 -130 0.626 Hexane C6H14 69 -95 0.659 Heptane C7H16 98 -91 0.684 Octane C8H18 126 -57 0.703 Nonane C9H20 151 -54 0.718 Decane C10H22 174 -30 0.730 Undecane C11H24 196 -26 0.740 Dodecane C12H26 216 -10 0.749 Triacontane C30H62 343 37 solidPhysical properties[1] IUPAC name Undecane Identifiers CAS number [1120-21-4] SMILES CCCCCCCCCCC Properties Molecular formula C11H24 Molar mass 156.31 g/mol Appearance Colourless liquid Melting point -26 °CBoiling point 196 °CHazards Flash point 60 °C Except where noted otherwise, data are given formaterials in their standard state(at 25 °C, 100 kPa)Infobox disclaimer and references Undecane (also known as hendecane) is an alkane hydrocarbon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H3(CH2)9CH3. It is used as a mild sex attractant for various types of moths and
归纳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化学符号为CH₄。甲烷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极小为0.0024g%(20℃)。 化学性质: 甲烷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我回答下】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不懂可追问~~~ 方便的话,顺手点个【赞同】吧~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鼠标放在我账号上点击【求助知友】按钮【水酉不悦】 ,向我提问~ 〓来自知道团队【数理化梦之队】〓 祝学习进步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由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n≤4的烷烃呈气态。根据烃分子骨架的不同,烃可分为链烃(脂肪烃)和环烃(脂环烃)两大类。链烃又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原子以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饱和意味着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结合达到了最大限度。扩展资料物理性质:1、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2、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4、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H3| 注意:新戊烷(CH3—C—CH3)由于支链较多,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CH3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氧化反应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以甲烷为例:CH4 + 2 O2 → CO2 + 2 H2O 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取代反应R + X2 → RX + HX 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 Cl2 → Cl* / *Cl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 CH4 + Cl* → CH3+ + HCl (慢) CH3+ + Cl2 → CH3Cl + 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 Cl* 和 Cl*, 或 R* 和 Cl*, 或 CH3* 和 CH3*. 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和辛烯(C8H18)。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 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 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 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高一化学必修2烷烃烯烃苯性质对比
烷烃[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甲烷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相同数目的碳原子,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H3 | 注意:新戊烷(C(CH3)4)(也称2,2-二甲基丙烷)由于支链较多,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 | CH3[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乙烷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 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 以甲烷为例: CH4 + 2 O2 → CO2 + 2 H2O 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 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取代反应 R + X2 → RX + HX 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丙烷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 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 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 Cl2 → Cl* / *Cl 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 CH4 + Cl* → CH3Cl + HCl (慢)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 Cl* 和 Cl*, 或 R* 和 Cl*, 或 CH3* 和 CH3*.裂化反应 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 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 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 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 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 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裂化反应中,不同的条件能引发不同的机理,但反应过程类似。热分解过程中有碳自由基产生,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这些极不稳定的中间体经过重排、键的正丁烷断裂、氢的转移等步骤形成稳定的小分子烃。 在工业中,深度的裂化叫做裂解,裂解的产物都是气体,称为裂解气。 由于烷烃的制取成本较高(一般要用烯烃催化加氢),所以在工业上不制取烷烃,而是直接从石油中提取。 烷烃的作用主要是做燃料。天然气和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近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馏分适用于各种发动机: C1~C4(40℃以下时的馏分)是石油气,可作为燃料; C5~C11(40~200℃时的馏分)是汽油,可作为燃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 C9~C18(150~250℃时的馏分)是煤油,可作为燃料; C14~C20(200~350℃时的馏分)是柴油,可作为燃料; C20以上的馏分是重油,再经减压蒸馏能得到润滑油、沥青等物质。 此外,烷烃经过裂解得到烯烃这一反应已成为近年来生产乙烯的一种重要方法正戊烷。烯烃[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五至十六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聚烯烃塑木复合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1]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大些。[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考虑到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比烷烃中的碳-碳单键强,所以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 烯烃的特征反应都发生在官能团 C=C 和 α-H 上。催化加氢反应 CH2=CH2+H2→CH3—CH3 烯烃与氢作用生成烷烃的反应称为加氢反应,又称氢化反应。 加氢反应的活化能很大,即使在加热条件下也难发生,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能顺利进行,故称催化加氢。 在有机化学中,加氢反应又称还原反应。 这个反应有如下特点: ①.转化率接近100%,产物容易纯化,(实验室中常用来合成小量的烷烃;烯烃能定量吸收氢,用这个反应测定分子中双键的数目)。 ②.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多数是过渡金属,常把这些催化剂粉浸渍在活性碳和氧化铝颗粒上;不同催化剂,反应条件不一样,有的常压就能反应,有的需在压力下进行。工业上常用多孔的骨架镍(又称Raney镍)为催化剂。 ③.加氢反应难易与烯烃的结构有关。一般情况下,双键碳原子上取代基多的烯烃不容易进行加成反应。 ④.一般情况下,加氢反应产物以顺式产物为主,因此称顺势加氢。 ⑤.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H2和烯烃同时吸附到催化剂表面上,催化剂促进H2的 σ键断裂,形成两个M-H σ键,再与配位在金属表面的烯烃反应。 ⑥.加氢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应用。石油加工得到的粗汽油常用加氢的方法除去烯烃,得到加氢汽油,提高油品的质量。又如,常将不饱和脂肪酸酯氢化制备人工黄油,提高食用价值。 ⑦.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称氢化焓,不同结构的烯烃氢化焓有差异。加卤素反应: 烯烃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是制备邻二卤代烷的主要方法: CH2=CH2+X2→CH2X CH2X ①.这个反应在室温下就能迅速反应,实验室用它鉴别烯烃的存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红棕色,溴消耗后变成无色)。 ②.不同的卤素反应活性规律: 氟反应激烈,不易控制;碘是可逆反应,平衡偏向烯烃边;常用的卤素是Cl2和Br2,且反应活性Cl2>Br2。 ③.烯烃与溴反应得到的是反式加成产物,产物是外消旋体。3、加质子酸反应 烯烃能与质子酸进行加成反应: CH2=CH2+HX→CH3 CH2X 特点: 1.不对称烯烃加成规律 当烯烃是不对称烯烃(双键两碳被不对称取代)时, 酸的质子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碳上,而负性离子加到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经验规则,也称不对称烯烃加成规律。烯烃不对称性越大,不对称加成规律越明显。 2.烯烃的结构影响加成反应 烯烃加成反应的活性: (CH3)2C=CH2 > CH3CH=CH2 > CH2=CH2 3.质子酸酸性的影响 酸性越强加成反应越快,卤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的活性: HI > HBr > HCl 酸是弱酸如H2O和ROH,则需要强酸做催化剂。 烯烃与硫酸加成得硫酸氢酯,后者水解得到醇,这是一种间接合成醇的方法: CH3CH=CH2+H2SO4→H3CCHCH3----(H2O)----CH3CHCH3+H2SO4 │ │ OSO3H OH4、加次卤酸反应 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 CH2=CH2+HOX→CH3 CH2OX 卤素、质子酸,次卤酸等都是亲电试剂,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反应能进行,是因为烯烃π键的电子易流动,在环境(试剂)的影响下偏到双键的一个碳一边。如果是丙烯这样不对称烯烃,由于烷基的供电性,使π键电子不均匀分布,靠近甲基的碳上有微量正电荷 ,离甲基远的碳上带有微量的负电荷 ,在外电场的存在下,进一步加剧正负电荷的分离,使亲电试剂很容易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 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不能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饱和烃中的碳原子能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发生加成反应。苯[编辑本段]物理性质 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味甜、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苯能与水生成恒沸物,沸点为69.25℃,含苯91.2%。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 在10-1500mmHg之间的饱和蒸气压可以根据安托万方程计算 lgP = A - P/(C + t) 参数:A = 6.91210,B = 1214.645,C = 221.205 其中,P 单位为 mmHg,t 单位为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苯分子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C=C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一种是苯环的断裂。取代反应 主条目:取代反应、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的电子云密度较大,所以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大都是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环有代表性的反应。苯的取代物在进行亲电取代时,第二个取代基的位置与原先取代基的种类有关。 卤代反应 苯的卤代反应的通式可以写成: PhH+X2——→PhX+HX 反应过程中,卤素分子在苯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异裂,X+进攻苯环,X-与催化剂结合。 以溴为例,将液溴与苯混合,溴溶于苯中,形成红褐色液体,不发生反应,当加入铁屑后,在生成的三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溴与苯发生反应,混合物呈微沸状,反应放热有红棕色的溴蒸汽产生,冷凝后的气体遇空气出现白雾(HBr)。催化历程: FeBr3+Br-——→FeBr4- PhH+Br+FeBr4-——→PhBr+FeBr3+HBr 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有红褐色油状液团(溶有溴)沉于水底,用稀碱液洗涤后得无色液体溴苯。 在工业上,卤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为重要。 硝化反应 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 PhH+HO-NO2-----H2SO4(浓)△---→PhNO2+H2O 硝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进一步反应速度较慢。其中,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至50~60摄氏度时反应,若加热至70~80摄氏度时苯将与硫酸发生磺化反应。 磺化反应 用浓硫酸或者发烟硫酸在较高(70~80摄氏度)温度下可以将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 苯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后反应能力下降,不易进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引入第二、第三个磺酸基。这说明硝基、磺酸基都是钝化基团,即妨碍再次亲电取代进行的基团。 傅-克反应 在AlCl3催化下,苯也可以和醇、烯烃和卤代烃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这种反应称为烷基化反应,又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例如与乙烯烷基化生成乙苯 PhH+CH2=CH2—AlCl3→Ph-CH2CH3 在反应过程中,R基可能会发生重排:如1-氯丙烷与苯反应生成异丙苯,这是由于自由基总是趋向稳定的构型。 在强路易斯酸催化下,苯与酰氯或者羧酸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酰基苯。反应条件类似烷基化反应。加成反应 主条目:加成反应 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通常经过催化加氢,镍作催化剂,苯可以生成环己烷。但反应极难。 C6H6+3H2------催化剂△----→C6H12 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环己烷(六六六)的反应可以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由苯和氯气加成而得。氧化反应 燃烧 苯和其他的烃一样,都能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有浓黑烟。这是由于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大。 2C6H6+15O2——→12CO2+6H2O 臭氧化反应 苯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被臭氧氧化,产物是乙二醛。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苯的离域电子定域后生成的环状多烯烃发生的臭氧化反应。 在一般条件下,苯不能被强氧化剂所氧化。但是在氧化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苯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能破坏苯的六元碳环系的反应之一。(马来酸酐是五元杂环。)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PS 从百科上复制的,很全,看的时候光看条目就行了
化学必修二有什么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 原子序数=质子数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E. 周期表结构(2)元素周期律(重点)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3. 化学键(重点)(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重点)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2. 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重点)A. 概念:B. 工作原理: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a. 负极反应:X-ne=Xn-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B. 金属腐蚀的防护: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c. 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A. 干电池(锌锰电池)a. 负极:Zn -2e - = Zn 2+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B. 充电电池a.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放电时电极反应:负极:Pb + SO42--2e-=PbSO4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总反应:2H2 + O2=2H2O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2H2 + 4OH- - 4e- → 4H2O正极:O2 + 2H2O + 4e- → 4OH-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A.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B. 计算(重点)a. 简单计算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B. 外因: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3)化学反应的限度A. 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B.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b. 化学平衡的曲线: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 反之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反之…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第三章复习纲要(要求自己填写空白处)(一)甲烷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CH4 正四面体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甲烷受热分解:(二)烷烃烷烃的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1、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2、 烷烃物理性质:(1)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2) 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3)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4)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3、 烷烃的化学性质(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同系物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个(n≥1)CH2原子团。例1、 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DA 、 和 B、C2H6和C4H10H Br CH3C、Br—C—Br和Br—C—H D、CH3CH2CH3和CH3—CH—CH3H H(四)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1、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现象。2、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3、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知识拓展〕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主链——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为主链;编号位——定支链,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编号代数和为最小;写名称——支链名称在前,母体名称在后;先写简单取代基,后写复杂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五)烯烃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组成: 分子式: 含碳量比甲烷高。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二、乙烯的氧化反应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三、乙烯的加成反应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2、与水的加成反应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知识拓展]四、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2═CH2 → [CH2-CH2] n (六)苯、芳香烃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 C6H62、结构特点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苯的氧化反应点燃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2C6H6+15O2 12CO2+6H2O[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苯的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苯 与液溴反应 与硝酸反应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七)烃的衍生物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1) 乙醇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知识拓展〕1、乙醇的脱水反应(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乙酸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5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五、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 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 ,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 性质。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③电解法: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总矿物储量约5亿亿吨,有“液体矿山”之称。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7吨,而浓度仅为4×10-6g/吨。另有金属结核约3万亿吨,海底石油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米3。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 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 ③离子交换法; ④反渗透法等。(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分类:u2022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u2022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u2022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希望对你有用!!!!!!!!!!!!!!
奇碳数正烷烃与偶碳数正烷烃有什么物理化学性质区别?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如果能从石油生油角度回答最好了。 解析: 奇数碳正烷烃分子之间排列比偶数碳正烷烃分子之间要疏松。即对称性不如偶数碳的正烷烃。因此偶数碳正烷烃熔点比奇数碳正烷烃的更高。
高中有机化学:列表概括出烷烃、烯烃、炔烃的官能团、代表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主要化学方程式。
烷烃 无官能团 甲烷 4个碳以下为气体(新戊烷例外)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光照)……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H2=CH2+Cl2=CH2Cl-CH2Cl ……炔烃 碳碳三键 乙炔 可发生加成反应,……
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区别,还有物理化学性质?(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一、性质不同1、异构烷烃:骨架含有碳支链的有机物。2、正构烷烃:没有碳支链的饱和烃。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1、异构烷烃:石油中的大部分同分异构烷烃形成于干酪根中脂肪族结构的热分解产生的主要生油区。此时,生成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通过一系列催化反应,生成的烷烃转化为异烷烃。异烷烃也可以由甾体烃的烷基侧链断裂产生。2、正构烷烃: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u2082、-SOu2083H、-NHu2082、RCO-,这些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中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扩展资料:异构烷烃的危险性:(1)能够累积静电荷,会引起电火花(点火源),也许会引起点燃。该物料会释放蒸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积聚若被点燃会闪火或爆炸。(2)可能使皮肤干燥而引起不适。(3)可能会引起短暂的眼睛不适,因人而异。(4)在一般温度/正常处理温度下危险性可忽略。(5)有害分解产物: 在环境温度下不分解。(6)有害反应的可能性:不会发生有害的聚合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构烷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构烷烃
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区别,还有物理化学性质?(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正构体和异构体不仅存在于烃中而且存在所有有机物中,它是指有机物构架中的碳骨架的结构是直链结构还是含有支链。凡是骨架含有碳支链的有机物都是异构体;凡是直链结构没有其他碳支链的都是正构体。记住是指碳(C)的支链。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烷烃: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烯烃: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炔烃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苯的同系物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加成反应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烯烃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炔烃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丙烷与乙烷的化学性质是:具有什么性
一、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以下是烷烃的主要反应:1.取代反应。反应条件是光照。2.氧化反应,烷烃都能燃烧。3.高温分解(又叫裂解反应)4‘裂化反应
我在拉瓦锡的著作《化学基础论》中读到了“热素”一说,“热素”一说是正确的吗?还是以被淘汰了?
错误的。http://baike.baidu.com/view/301010.html又称为热质说。流行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解释热的本质的种错误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热是一种没有质量,没有体积的神秘莫测的流体物质,亦即热素或热质。热素可以进入一切物体里面,物体含热素越多温度就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但热素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流动(热的传递)。热素说由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布莱克等人倡导而确立,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热素说可以解释一些有关的热现象,如热传导和热平衡;二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尽管与热素说相对立的热之唯动说早已提出,但由于科学的原子—分子学说还没有建立,不可能弄清热究竟是什么微粒,在作何种运动,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实验根据,故正确的热之唯动说不易被人们接受;三是由于人们盲目崇拜经典力学而形成的机械自然观的影响,使得当时一些人把一切自然现象包括热现象都归结为机械现象,仿照说明机械现象的“力”和“质”的念,杜撰出许多“力”和“质”来解释其他现象,所谓“热素”就是其中的一种。热素说虽然流行,但却不能释摩擦生热这种常见的热现象,故从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十八世纪以后,开始出现用实验结果来否定热素说。最初是工程师伦福德,他在1788年从钻造炮筒发出巨量的热而环境没有发生冷却的现象出发,认为连续不断产生的热,不可能是热素,只能是一种运动,主张热之唯动说,反对热素说。第二年,英国的化学家戴维又做了将处于真空低温中的冰块相互摩擦而溶化成水的实验,有力地驳斥了热素说。但当时还不能明确说明热是运动的具体细节,故热素说虽受到沉重打击,仍还流行了一个时期。直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并由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精确地测定出了热功当量(即机械功转化为热量的比值),热素说才被否定。 热寂说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胥斯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讨论宇宙问题而得出的一种错误结论。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个不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即不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孤立系统中,熵的变化总是大于或等于零,这就是熵增加原理。按照这一原理,孤立系统的熵必趋于极大,即趋向平衡态,最后达到温度平衡。克劳胥斯不懂辩证法,不能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将这一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定律外推到无限宇宙中,1865年错误地把这个定律概括为“宇宙的熵趋极大”。1867年他又在《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通俗讲演中,更加明确地说:“宇宙的熵趋向于极大。宇宙越是接近于这个熵是极大的极限状态,进一步变化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最后完全达到了这个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这就是热寂说或宇宙热寂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自然界一切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等运动形式都将转化为热运动,而热运动则不能向其他运动形式转化,而热量不断向宇宙空间逸散,最后达到热平衡,宇宙各处温度都一样,于是一切变化都停止了,什么运动也没有,此时宇宙陷入热的死寂状态而毁灭。如果要使宇宙复活重新运动起来,就必须靠外来的推动。“因此,必须设想有上帝存在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力变成了第一炽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267页)热寂说一提出就受到宗教神学界和各种唯心主义派别的欢迎,利用它来作为世界末日论和上帝创世说的“科学”根据。直到1951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在《从现代自然科学看上帝存在的证明》的演说中,还将宇宙热寂说作为“承认宇宙中有个神圣的造物主”的证据。实际上,宇宙热寂说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科学推论;恰恰相反,热寂说是一种反科学的谬说,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它刚提出就受到了恩格斯的批判。恩格斯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指出了热寂说的错误:一是违反了能量转化原理(质不灭原理),“克劳胥斯的第二原理等等,无论以什么形式提出来,都不外乎说:能消失了,如果不是在量上,那也是在质上消失了。”(《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1—262页)能量的质不灭原理指出,物质各种运动形式转化的能力和条件是物质本身固有的,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永远不会丧失。热寂说认为一切运动形式都转化为热运动,而热运动却不能再向其他运动形式转化,显然是荒谬的。二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原理(量守恒原理),这个原理指出各种运动形式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总能量是不变的,热寂说表面似乎并不违反这个原理,但是它主张宇宙最终将变成静止的平衡状态,有终结就得有开端,宇宙开始时的运动和达到平衡后的运动只能靠外来的推动,“因此,宇宙中存在的运动或能的量不是永远一样的;因此,能必须是创造出来的,因而是可以创造的,因而是可以消灭的”。(同上,第262页)。于是,热寂说从否定运动在质上的不灭开始,以否定运动在量上的守恒而告终。宇宙热寂说虽然是错误的,但却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即散失到太空中去的热变成了什么?恩格斯又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一种猜测:“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同上,第23页)究竟通过何种途径,至今还未完全解决,这是一个热力学疑案。然而最近十几年来,物理学的发展在解决这一疑案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进展,这就是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找到了开放系统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的途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孤立系统,它决不会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无序,最后达到平衡,大家一起死亡;相反它只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历史是永远发展的,不会有结束之时。他不同意克劳胥斯的悲观结论,对世界前途的看法是乐观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上述的热力学疑案必定会得到解决,宇宙热寂说也将被彻底否定。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有机化学问题
第二个问题, jiujiujiuzi 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就不再赘言,仅讨论第一个问题。醇、(水)、酚、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如果不考虑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则四者酸性依次增强。先说醇,醇的酸性比水弱,可理解为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羟基sigma电子云朝向H的方向稍偏离,降低羟基的极性,使其比水更难电离出H离子。再说酚,羟基上氧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轨道与苯环上的C形成sigma键,另一轨道与H形成sigma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C-O sigma键可以比较自由的旋转,从而使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电子云的取向可以和大pi电子云方向近似(位于一个面内),电子云可一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但由于电子云取向并非平行,故重叠程度较低(比π-π共轭重叠程度低)。这就是所谓的n-π共轭(n是所谓的非键轨道,即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共轭的结果是使孤对电子运动范围增大(在整个共轭体系内运动),氧原子这对孤对p电子原本近乎是归O专有,现在被“共产”了,所以电子云密度下降(O的局部负电荷减小),O原子电子云密度下降后就更有能力吸引O-H sigma成键电子云,使羟基的极性增强,H(相对没有苯环时,即苯环被H取代,即水)更易于电离。这里苯环可以视为一种吸电子基团(由于n-pi共轭效应使O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对于羧酸,引起酸性较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羰基氧对羟基sigma电子有较强的(吸电)诱导作用,使其更靠近羟基氧,从而增大羟基极性,易于电离。二是羰基pi电子与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n-pi共轭,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吸引羟基sigma电子能力增强,羟基极性增强。另一方面电离形成的羧酸根阴离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电离的发生。羰基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羰基pi电子与另一氧上的孤对p电子形成p-pi共轭(重叠程度较原本的n-pi共轭大),体系能量下降,并有效降低氧原子上的过剩电荷,也使体系稳定。未完待续 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中,邻位羟基O对羧酸羟基sigma电子的诱导作用很微弱(相隔4个化学键),可以忽略。对羟基苯甲酸的诱导效应更微弱,故诱导效应可不考虑。邻羟基苯甲酸中存在的分子内氢键是引起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形成氢键后,邻位羟基H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原本是近乎裸露的质子),即羰基O上的孤对电子云向邻位羟基H移动,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使其吸电子能力增强,从而羧酸羟基sigma电子向羧酸羟基O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增其,酸性上升。对羟基苯甲酸的对位发生的n-pi共轭(不是p-pi共轭,参见前面对苯酚的描述),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云密度增加后就会沿化学键朝向羧酸羟基H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减弱,酸性降低。在这个例子中对位羟基O主要发生n-pi共轭而对被考察基团有供电作用,而诱导吸电效应非常微弱。因此是个推电子基团。在其它例子中羟基可能是吸电子基团(不存在n-pi或p-pi共轭时,并且和被考察基团相距三个键以内)。氨基也有类似的情况。上两段文字都是和苯甲酸比较。甲酸>苯甲酸>苯乙酸>乙酸的比较较为复杂。四者间差异本就不大,难以用定性的语言准确说明(书上的解释往往也会闪烁其词,让人不得要领)。明天再做进一步讨论。 甲酸>苯甲酸还是可以定性说明(二者pKa差距相对较大)的。苯甲酸中羧基C采取sp2杂化分别与苯基C,羟基O,羰基O成sigma键,C还有一个p轨道(垂直于sp2杂化平面,杂化平面与苯环共面),与羰基O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pi键,这个pi键电子云与苯环上的大pi电子云平行,二者重叠形成更大的pi-pi共轭。共轭作用的效果是使原本偏向于羰基氧原子的pi电子云移向C-C单键(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从而对羟基sigma电子有推斥作用,减小羟基极性,酸性减弱(与甲酸相比)。再比较苯乙酸>乙酸,这用定性理论也可基本正确分析。首先搞搞清楚甲基相比H通常斥电子的原因,不妨考虑H-C-R和CH3-C-R的区别。H-C中sigma电子稍偏向C,C-C中sigma电子假定不受其他基团的影响sigma电子处于中间,但CH3-C中,甲基碳原子上有三对sigma电子,每一对电子都稍偏向于C,这样甲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升高,使C-C sigma电子向另一个C原子方向移动,通常比H-C-R中H-C sigma电子还靠近右方的C原子,从而相比H原子甲基显示出推电子作用。现在比较甲基和苄基(苯代甲基)的电子效应的不同。苄基中一个甲基H被苯基取代,暂不考虑超共轭效应,仅考虑不同电负性引起的诱导效应。H被苯基C取代,C-C键电子云相比H-C电子云稍偏向左侧(不必考虑苯环上其它碳氢sigma电子的影响,对后面要讨论的羟基超过3个化学键),故供电子能力较甲基略弱。再考虑苄基C-H sigma电子和苯环大pi电子的sigma-pi超共轭效应(这种共轭的重叠程度相比其它类型很弱,故称超共轭效应),苯基1号C和亚甲基C之间的sigma键可以较自由旋转,转到大pi电子云与C-H sigma电子云平行的时候,二者可以发生重叠(共轭),共轭的结果使C-H sigma有微弱的流向苯环上的趋势,从而亚甲基C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吸引电子的倾向,故苄基的斥电子效应较甲基弱。从而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至于苯甲酸>苯乙酸就难以定性比较了。苄基亚甲基上连着个H,而苯基1号C连着两个C,从诱导效应角度上说,苄基比苯基推电子能力强。但苯基和羧基作用后发生pi-pi共轭,使羰基C电子云密度上升,对于羟基而言苯基的存在起着推电子作用。而苄基中存在的超共轭效应又使苄基的推电子能力下降。这几个因素的存在使二者对羟基的sigma电子的影响变得扑朔迷离。故而难以定性比较。事实上,二者的pKa极为相近,只能用严格的定量量子化学计算才有可能说明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1 (极性溶剂,例如水中)酸性强弱的本质:结构中含有X-H(最常见的是羟基)的物质,其中X-H键的极性越强(sigma电子对越靠近X,也即H原子越接近于“裸露”的质子,<还可以说X-H键越接近于离子键>),在极性溶剂中越容易电离为游离的H+离子,则该物质的酸性越强。2 结构中其它部分的电子效应可以显著影响X-H的极性。电子效应包括:1 因电负性不同导致的诱导效应,2 共轭效应,3 超共轭效应,4 氢键效应,5 其它分子内或分子间力的电子效应(最后一点通常相对很微弱,但在复杂分子中却很重要,难以定性讨论,定量计算也极其困难)。其它部分各种可能存在的电子效应的总体效果表现为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或排斥作用。3 其它部分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作用时,sigma电子将向X方向移动,极性增强。酸性增强。反之,斥电子的情形酸性减弱。【需要注意】:吸引或排斥是相对而言(未必指真实的吸引或排斥作用,真实的作用必须考虑整个分子的其它部分进行定量计算才可知道),两个基团相比,甲的斥电子能力相对较强,就是吸电子能力相对较弱。4 各种基团对被考虑的X-H的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电子效应的方方面面,其中明显小的作用可以忽略(例如诱导效应相隔三个化学键以上)。脱离具体情况,说某种基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是荒谬的(例如,常常被视为斥电基团的甲基,不同具体情况下也可表现为吸电,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其实毫无争论的必要,真实的作用只能通过定量计算才能知道,定性分析只能相对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正因如此,简单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实质上没有任何用途(常会误导人,也正因如此,我本人从不记这些),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透彻理解以上内容。不过上述内容的确有点错综复杂,没有较深厚的化学键理论功底,是很难从根本上理解的。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解答楼主的疑惑(否则没有必要说这么多,楼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暂时跳过,待其它知识够用时可再看此文),而是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澄清网络上种种错误或肤浅的观点,帮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问题。吸电子基和斥电子基的强弱顺序有什么好办法记?如上文所说简单记忆这个用处不大(除了应付低水平的试题),必须在具体问题中综合考虑各种电子效应去体会。
几个有机化学问题
第二个问题, jiujiujiuzi 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就不再赘言,仅讨论第一个问题。醇、(水)、酚、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如果不考虑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则四者酸性依次增强。先说醇,醇的酸性比水弱,可理解为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羟基sigma电子云朝向H的方向稍偏离,降低羟基的极性,使其比水更难电离出H离子。再说酚,羟基上氧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轨道与苯环上的C形成sigma键,另一轨道与H形成sigma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C-O sigma键可以比较自由的旋转,从而使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电子云的取向可以和大pi电子云方向近似(位于一个面内),电子云可一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但由于电子云取向并非平行,故重叠程度较低(比π-π共轭重叠程度低)。这就是所谓的n-π共轭(n是所谓的非键轨道,即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共轭的结果是使孤对电子运动范围增大(在整个共轭体系内运动),氧原子这对孤对p电子原本近乎是归O专有,现在被“共产”了,所以电子云密度下降(O的局部负电荷减小),O原子电子云密度下降后就更有能力吸引O-H sigma成键电子云,使羟基的极性增强,H(相对没有苯环时,即苯环被H取代,即水)更易于电离。这里苯环可以视为一种吸电子基团(由于n-pi共轭效应使O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对于羧酸,引起酸性较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羰基氧对羟基sigma电子有较强的(吸电)诱导作用,使其更靠近羟基氧,从而增大羟基极性,易于电离。二是羰基pi电子与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n-pi共轭,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吸引羟基sigma电子能力增强,羟基极性增强。另一方面电离形成的羧酸根阴离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电离的发生。羰基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羰基pi电子与另一氧上的孤对p电子形成p-pi共轭(重叠程度较原本的n-pi共轭大),体系能量下降,并有效降低氧原子上的过剩电荷,也使体系稳定。未完待续 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中,邻位羟基O对羧酸羟基sigma电子的诱导作用很微弱(相隔4个化学键),可以忽略。对羟基苯甲酸的诱导效应更微弱,故诱导效应可不考虑。邻羟基苯甲酸中存在的分子内氢键是引起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形成氢键后,邻位羟基H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原本是近乎裸露的质子),即羰基O上的孤对电子云向邻位羟基H移动,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使其吸电子能力增强,从而羧酸羟基sigma电子向羧酸羟基O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增其,酸性上升。对羟基苯甲酸的对位发生的n-pi共轭(不是p-pi共轭,参见前面对苯酚的描述),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云密度增加后就会沿化学键朝向羧酸羟基H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减弱,酸性降低。在这个例子中对位羟基O主要发生n-pi共轭而对被考察基团有供电作用,而诱导吸电效应非常微弱。因此是个推电子基团。在其它例子中羟基可能是吸电子基团(不存在n-pi或p-pi共轭时,并且和被考察基团相距三个键以内)。氨基也有类似的情况。上两段文字都是和苯甲酸比较。甲酸>苯甲酸>苯乙酸>乙酸的比较较为复杂。四者间差异本就不大,难以用定性的语言准确说明(书上的解释往往也会闪烁其词,让人不得要领)。明天再做进一步讨论。 甲酸>苯甲酸还是可以定性说明(二者pKa差距相对较大)的。苯甲酸中羧基C采取sp2杂化分别与苯基C,羟基O,羰基O成sigma键,C还有一个p轨道(垂直于sp2杂化平面,杂化平面与苯环共面),与羰基O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pi键,这个pi键电子云与苯环上的大pi电子云平行,二者重叠形成更大的pi-pi共轭。共轭作用的效果是使原本偏向于羰基氧原子的pi电子云移向C-C单键(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从而对羟基sigma电子有推斥作用,减小羟基极性,酸性减弱(与甲酸相比)。再比较苯乙酸>乙酸,这用定性理论也可基本正确分析。首先搞搞清楚甲基相比H通常斥电子的原因,不妨考虑H-C-R和CH3-C-R的区别。H-C中sigma电子稍偏向C,C-C中sigma电子假定不受其他基团的影响sigma电子处于中间,但CH3-C中,甲基碳原子上有三对sigma电子,每一对电子都稍偏向于C,这样甲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升高,使C-C sigma电子向另一个C原子方向移动,通常比H-C-R中H-C sigma电子还靠近右方的C原子,从而相比H原子甲基显示出推电子作用。现在比较甲基和苄基(苯代甲基)的电子效应的不同。苄基中一个甲基H被苯基取代,暂不考虑超共轭效应,仅考虑不同电负性引起的诱导效应。H被苯基C取代,C-C键电子云相比H-C电子云稍偏向左侧(不必考虑苯环上其它碳氢sigma电子的影响,对后面要讨论的羟基超过3个化学键),故供电子能力较甲基略弱。再考虑苄基C-H sigma电子和苯环大pi电子的sigma-pi超共轭效应(这种共轭的重叠程度相比其它类型很弱,故称超共轭效应),苯基1号C和亚甲基C之间的sigma键可以较自由旋转,转到大pi电子云与C-H sigma电子云平行的时候,二者可以发生重叠(共轭),共轭的结果使C-H sigma有微弱的流向苯环上的趋势,从而亚甲基C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吸引电子的倾向,故苄基的斥电子效应较甲基弱。从而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至于苯甲酸>苯乙酸就难以定性比较了。苄基亚甲基上连着个H,而苯基1号C连着两个C,从诱导效应角度上说,苄基比苯基推电子能力强。但苯基和羧基作用后发生pi-pi共轭,使羰基C电子云密度上升,对于羟基而言苯基的存在起着推电子作用。而苄基中存在的超共轭效应又使苄基的推电子能力下降。这几个因素的存在使二者对羟基的sigma电子的影响变得扑朔迷离。故而难以定性比较。事实上,二者的pKa极为相近,只能用严格的定量量子化学计算才有可能说明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1 (极性溶剂,例如水中)酸性强弱的本质:结构中含有X-H(最常见的是羟基)的物质,其中X-H键的极性越强(sigma电子对越靠近X,也即H原子越接近于“裸露”的质子,<还可以说X-H键越接近于离子键>),在极性溶剂中越容易电离为游离的H+离子,则该物质的酸性越强。2 结构中其它部分的电子效应可以显著影响X-H的极性。电子效应包括:1 因电负性不同导致的诱导效应,2 共轭效应,3 超共轭效应,4 氢键效应,5 其它分子内或分子间力的电子效应(最后一点通常相对很微弱,但在复杂分子中却很重要,难以定性讨论,定量计算也极其困难)。其它部分各种可能存在的电子效应的总体效果表现为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或排斥作用。3 其它部分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作用时,sigma电子将向X方向移动,极性增强。酸性增强。反之,斥电子的情形酸性减弱。【需要注意】:吸引或排斥是相对而言(未必指真实的吸引或排斥作用,真实的作用必须考虑整个分子的其它部分进行定量计算才可知道),两个基团相比,甲的斥电子能力相对较强,就是吸电子能力相对较弱。4 各种基团对被考虑的X-H的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电子效应的方方面面,其中明显小的作用可以忽略(例如诱导效应相隔三个化学键以上)。脱离具体情况,说某种基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是荒谬的(例如,常常被视为斥电基团的甲基,不同具体情况下也可表现为吸电,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其实毫无争论的必要,真实的作用只能通过定量计算才能知道,定性分析只能相对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正因如此,简单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实质上没有任何用途(常会误导人,也正因如此,我本人从不记这些),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透彻理解以上内容。不过上述内容的确有点错综复杂,没有较深厚的化学键理论功底,是很难从根本上理解的。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解答楼主的疑惑(否则没有必要说这么多,楼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暂时跳过,待其它知识够用时可再看此文),而是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澄清网络上种种错误或肤浅的观点,帮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问题。吸电子基和斥电子基的强弱顺序有什么好办法记?如上文所说简单记忆这个用处不大(除了应付低水平的试题),必须在具体问题中综合考虑各种电子效应去体会。
有机化学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第一类定位基,第
第一类定位基给电子,第二类定位基吸电子。Sn一和Sn二都是亲核反应,前者是先行成中间碳正离子,在亲核,后者形成中间体后再离去基团。 两类定位基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定位基; 第二类定位基。 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邻位和对位(邻位和对位异构体之和大于陆0%),同时一般使苯环活化(卤素等例外)。 例如:—N(CH三)二、—NH二、—OH、—OCH三、—NHCOCH三、—OCOCH三、—R、—X(Cl,Br,I)、—C陆H5等。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间位(间位异构体大于四0%),同时使苯环钝化。 例如:—N(CH三)三、—NO二,—CN、—SO三H、—CHO、—COCH三、—COOH、—COOCH三、—CONH二等。 上述两类定位基定位能力的强弱是不同的,其强弱次序大致如上述次序
化学问题
苯环和硝酸发生的是亲电取代反应基团对于亲电取代的影响在于共轭作用和诱导作用你写的选项里面硝基对苯环有共轭吸电子作用,减少苯环上电子云密度,是强致钝基团卤素的话在苯环上是诱导作用吸电子作用偏大,是弱导钝基团甲苯和苄醇都是通过诱导给电子作用,提升电子云密度,弱致活基团而苯酚的羟基是共轭给电子作用提升电子云密度,邻对位取代的中间体都可以有四个共振式,是强致活基团所以选择A苯酚这里给你一张常见基团的致钝致活的顺序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
氢的核磁共振谱提供了三类极其有用的信息: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积分曲线。应用这些信 息,可以推测质子在碳胳上的位置。根据前面讨论的基本原理,在某一照射频率下,只能在某一磁感应强度下发生核磁共振。例如:照射频率为60 MHz,磁感应强度是 14.092 Gs(14.092×10^-4 T),100 MHz—23.486 Gs(23.486×10^-4 T),200 MHz—46.973 Gs(46.973×10^-4 T)。600 MHz—140.920 Gs(140.920×10^-4 T)。但实验证明:当1H在分子中所处化学环境(化学环境是指1H的核外电子以及与1H 邻近的其它原子核的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即使在相同照射频率下,也将在不同的共振磁场下显示吸收峰。下图是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图谱,图谱表明:乙酸乙酯中的8个氢,由 于分别处在a,b,c三种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因此在三个不同的共振磁场下显示吸收峰。同种核由于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共振磁感应强度下显示吸收峰,这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化学位移是怎样产生的?分子中磁性核不是完全裸露的,质子被价电子包围着。这些电子 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循环的流动,会产生一个感应的磁场,感应磁场应与外界磁场相反(楞次定律),所以,质子实际上感受到的有效磁感应强度应是外磁场感应强度减去感应磁场强度。即B有效=B0(1-σ)=B0-B0σ=B0-B感应外电子对核产生的这作用称为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也叫抗磁屏蔽效应(diamagnetic effect)。称为屏蔽常数(shielding constant)。与屏蔽较少的质子比较,屏蔽多的质子对外磁场感受较少,将在较高的外磁场B0作用下才能发生共振吸收。由于磁力线是闭合的,因此感应磁 场在某些区域与外磁场的方向一致,处于这些区域的质子实际上感受到的有效磁场应是外磁场B0加上感应磁场B感应。这种作用称为去屏蔽效应(deshielding effect)。也称为顺磁去屏蔽效应(paramagnetic effect)。受去屏蔽效应影响的质子在较低外磁场B0作用下就能发生共振吸收。综上所述:质子发生核磁共振实际上应满足:ν射=γB有效/2π因在相同频率电磁辐射波的照射下,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受的屏蔽效应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发生 核磁共振所需的外磁场B0也各不相同,即发生了化学位移。对1H化学位移产生主要影响的是局部屏蔽效应和远程屏蔽效应。核外成键电子的电子云 密度对该核产生的屏蔽作用称为局部屏蔽效应。分子中其它原子和基团的核外电子对所研究的 原子核产生的屏蔽作用称为远程屏蔽效应。远程屏蔽效应是各向异性的。 化学位移的差别约为百万分之十,要精确测定其数值十分困难。现采用相对数值表示法,即选用一个标准物质,以该标准物的共振吸收峰所处位置为零点,其它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值根据这 些吸收峰的位置与零点的距离来确定。最常用的标准物质是四甲基硅(CH3)4Si简称TMS。选TMS为标准物是因为:TMS中的四个甲基对称分布,因此所有氢都处在相 同的化学环境中,它们只有一个锐利的吸收峰。另外,TMS的屏蔽效应很高,共振吸收在高场出现,而且吸收峰的位置处在一般有机物中的质子不发生吸收的区域内。现规定化学位移用δ来 表示,四甲基硅吸收峰的δ值为零,其峰右边的δ值为负,左边的δ值为正。测定时,可把标准物与样品放在一起配成溶液,这称为内标准法。也可将标准物用毛细管封闭后放人样品溶液中进 行测定,这称为外标准法。此外,还可以利用溶剂峰来确定待测样品各个峰的化学位移。由于感应磁场与外磁场的B0成正比,所以屏蔽作用引起的化学位移也与外加磁场B0成正 比。在实际测定工作中,为了避免因采用不同磁感应强度的核磁共振仪而引起化学位移的变化,δ一般都应用相对值来表示,其定义为δ=(ν样-ν标)/ν仪×10^6 ④在式④中,ν样和ν标分别代表样品和标准化合物的共振频率,ν仪为操作仪器选用的频率。多数有机物的质子信号发生在0~10处,零是高场,10是低场。 需注意也有一些质子的信号是在小于0的地方出现的。如安扭烯的环内的质子,受到其外芳环磁各向异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达到-2.99。此外,在不同兆数的仪器中,化学位移的值是相同的。 化学位移取决于核外电子云密度,因此影响电子云密度的各种因素都对化学位移有影响,影 响最大的是电负性和各向异性效应。 ⑴电负性(诱导效应)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可概述为: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吸电子能力强,1H核附近的吸电子基团使质子峰向低场移(左移),给电子基闭使质子峰向高场移(右移)。这是因为吸电子基团降低了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屏蔽效应也就随之降低,所以质子的化学位 移向低场移动。给电子基团增加了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屏蔽效应也就随之增加,所以质子的 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下面是一些实例。实例一: 电负性 C 2.6 N 3.0 O 3.5 δ C—CH3(0.77~1.88) N—CH3(2.12~3.10) O—CH3(3.24~4.02) 实例二: 电负性 Cl 3.1 Br 2.9 I 2.6 δ CH3—Cl(3.05)CH2—Cl2(5.30)CH—Cl3(7.27) CH3—Br(2.68) CH3—I(2.16) 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是通过化学键起作用的,它产生的屏蔽效应属于局部屏蔽效应。⑵各向异性效应当分子中某些基团的电子云排布不呈球形对称时,它对邻近的1H核产 生一个各向异性的磁场,从而使某些空间位置上的核受屏蔽,而另一些空间位置上的核去屏蔽, 这一现象称为各向异性效应(anisotropic effect)。除电负性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外,氢键、溶剂效应、van der Waals效应也对化学位移有影响。氢键对羟基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与氢键的强弱及氢键的电子给予体的性质有关,在大多数情况 下,氢键产生去屏蔽效应,使1H的δ值移向低场。有时同一种样品使用不同的溶剂也会使化学位移值发生变化,这称为溶剂效应。活泼氢的溶剂效应比较明显。当取代基与共振核之间的距离小于van der Waals半径时,取代基周围的电子云与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就互相排 斥,结果使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质子受到的屏蔽效应明显下降,质子峰向低场移动,这称为van der Waals效应。氢键的影响、溶剂效应、van der Waals效应在剖析NMR图谱时很有用。 (3)共轭效应苯环上的氢若被推电子基取代,由于P-π共轭,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质子峰向高场位移。而当有拉电子取代基则反之。对于双键等体系也有类似的效果。
醇的化学性质
一、醇羟基中氢的反应 醇的反应 在醇分子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强,故与氧原子相连的键有极性: 但碳氧键的可极化性并不强,所以,在水溶液中不能形成碳正离子和羟基负离子。可是由于碳、氧、氢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在反应中有碳氧键和氢氧键断裂的两种可能。可以把醇看成是烷基化的水,即水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烷基取代了的产物。因此可以设想它应该有与水相似的性质。例如,水可以离解出氢离子(氢离子浓度为1×10-7 mol61L-1),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醇与金属钠反应也可发生氢氧键的断裂,放出氢气,并生成与氢氧化钠类似的产物,称为醇化钠或醇钠:但该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慢,说明醇是比水弱的酸。碳的电负性比氧弱,碳氧键电子偏向氧,因此烷基是给电子基团,与水相比,羟基中的氢难以电离(氢离子浓度为1×10-9 mol61L-1),即烷氧负离子的碱性比羟基负离子强,所以,醇钠加入水中,全部水解,马上得回醇和氢氧化钠:因为强碱与“酸”相遇,“酸”把质子给予强碱。虽然如此,在工业上制甲醇钠或乙醇钠还是用醇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想法把水除去,使平衡有利于醇钠一方。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形成共沸混合物,如苯、乙醇、水可形成共沸混合物,将水带走转移平衡。所谓共沸混合物,如几种沸点不同而又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它们在蒸馏过程不能一一分开,而是得到具有最低沸点(比所有组分沸点都低)或最高沸点(比所有组分沸点都高)的馏出物,这些馏出物组成与溶液组成相同,沸点也一直恒定,直到蒸完,冷凝后的液体,称为共沸混合物。如乙醇-苯-水组成三元共沸混合物,其沸点为64.9℃(乙醇18.5%,苯74%,水7.5%),苯-乙醇组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其沸点为68.3℃(乙醇32.4%,苯67.6%)。如乙醇中含有少量的水,由于乙醇-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其沸点为78℃(乙醇95.57%,水4.43%),不能通过蒸馏方法除去,可计算加入比形成乙醇-苯-水三元共沸混合物稍过量的苯,将水除去,过量苯与乙醇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除去,剩下为无水乙醇。醇钠的醇溶液,可通过上述去水方法得到。醇钠及其类似物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试剂,并常作为碱使用。根据在气相下研究一系列醇的酸性次序是:(CH3)3CCH2OH>(CH)3COH>(CH3)2CHOH>CH3CH2OH>CH3OH>H2O说明烷基是吸电子基团,但在液相中测定醇的酸性次序正好相反,CH3OH>RCH2OH>R2CHOH>R3COH这解释为醇在气态,分子处于隔离状态,烷基吸电子是反映了分子内在的本质;但在液相中有溶剂化作用,R3CO-由于R3C体积大,溶剂化作用小,而RCH2O-体积小,溶剂化作用大。RCH2O-溶剂化作用大、稳定,因此RCH2OH中的质子易于离解,酸性大;R3CO-溶剂化作用小,不如RCH2O-稳定,因此R3COH中质子不易离解,酸性校一般pKa值是在液相测定的,根据各类醇酸性的大小顺序,因此认为烷基是给电子的。各类醇的其轭酸在水中酸性的强弱,也由它们的共轭酸在水中的稳定性来决定,共轭酸的空间位阻小,与水形成氢键而溶剂化的程度愈大,这个共轭酸就稳定,质子不易离去,酸性就较低。如空间位阻大,溶剂化作用小,质子易离去,酸性强。习题9-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CH3CH2C≡CH,CH3CH2CH2CH3习题9-7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二、碳氧键断裂——羟基被置换 1.与氢卤酸反应氢卤酸与醇反应生成卤代烷,反应中醇羟基被卤离子取代:ROH+HX→RX+H2O 醇羟基不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需要酸的帮助,使羟基质子化后以水的形式易于离去。由于卤离子的亲核能力I->Br ->Cl-,故氢卤酸的反应性HI>HBr>HCl。各种醇的反应性3°>2°>1°。举例如下:CH3(CH2)3OH+HI(57% )→CH3(CH2)3I+H2O 氢碘酸是强酸,一级醇很易与它反应;氢溴酸的酸性较氢碘酸弱,因此需硫酸增强酸性;也可用溴化钠和硫酸代替氢溴酸,这是从一级醇制卤代烷的最常用的方法;浓盐酸的酸性更弱一些,需用氯化锌与其混合使用,称卢卡斯(Lucas)试剂,氯化锌是强的路易斯酸,其作用与质子酸类似。三级醇易反应,只需浓盐酸在室温振荡即可反应,氢溴酸在低温也能与三级醇进行反应。如用氯化氢、溴化氢气体在0℃通过三级醇,反应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这是制三级卤代烷的常用方法,除非极敏感的化合物,一般可避免发生重排。氢卤酸与大多数一级醇按SN2机制进行反应:氢卤酸与大多数二级、三级醇按SN1机制进行反应:习题9-8请提出一个用HCl-ZnCl2与一级醇(SN2)、三级醇(SN1)的反应机制。如果按SN1机制反应,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溴氢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邻基参与效应 当有光活性的赤型的β-溴代醇(i)用浓氢溴酸处理,得内消旋的二溴化物(ii),如有光活性的苏型的β-溴代醇(iii)用浓氢溴酸处理,得外消旋体二溴化物(iv)、(v): 当(iii)形成(iv)时,两个手性碳构型均不变,当(iii)形成(v)时,两个手性碳构型均发生转化。这是因为β位的溴参与醇羟基的反应,这种相邻基团在排除离去基团时所作的帮助,称为邻基参与效应。当分子内要形成一个缺电子的碳正离子(除碳外,还可包括氧与氮)时,相邻基团作为一个内部的亲核试剂向这个反应中心的碳进攻,帮助离去基团离去,这样形成了中间体环正离子,然后外部的亲核试剂进攻,形成产物,相邻基团可以通过环正离子迁移到离去基团的碳上,这时两个手性碳的构型均转化,如相邻基团仍回到原来位置,两个手性碳的构型均不变:邻基参与效应,可以从上述的立体化学表现出来,也可以从反应速率(特别快)表现出来,因为相邻基团的空间位置合适,而且是分子内的反应,因此容易发生反应,比分子间的反应快。习题9-9请说明有光活性的赤-3-溴-2-丁醇和氢溴酸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习题9-10完成下列反应:CH3CH2CH=CHCH2Br混合物,请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习题 9-12预测下列二组醇与氢溴酸进行SN1反应的相对速率:习题9-13 2-环丁基-2-丙醇与HCl反应得1,1-二甲基-2-氯环戊烷;而2-环丙基-2-丙醇与HCl反应得2-环丙基-2-氯丙烷而不是1,1-二甲基-2-氯环丁烷,请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2.与卤化磷反应:醇与卤化磷反应生成卤代烷3CH3CH2OH+PBr3→3CH3CH2Br+H3PO3 反应过程如下:CH3CH2OH+PBr3→CH3CH2OPBr2+HBr醇羟基是一个不好的离去基团,与三溴化磷作用形成CH3CH2OPBr2,Br-进攻烷基的碳原子-OPBr2作为离去基团离去。-OPBr2中还有两个溴原子,可继续与醇发生反应。碘代烷可由三碘化磷与醇制备,但通常三碘化磷是用红磷与碘代替,将醇、红磷和碘放在一起加热,先生成三碘化磷,再与醇进行反应: 氯代烷常用五氯化磷与醇反应制备:CH3CH2OH+PCl5→CH3CH2Cl+HCl+POCl3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三溴化磷与一级醇、β位有支链的一级醇、二级醇生成相应溴代烷,在用二级醇及有些易发生重排反应的一级醇时温度需低于0℃,以避免重排。红磷与碘常用于一级醇制相应碘代烷。习题9-14请写明下列醇转化为相应卤代烷的试剂及反应条件:3.与亚硫酰氯反应若用亚硫酰氯和醇反应,可直接得到氯代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两种气体,在反应过程中这些气体都离开了反应体系,这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该反应不仅速率快,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而且不生成其它副产物。一般用过量的亚硫酰氯并保持微沸,是一个很好的制氯代烷的方法:亚硫酰氯bp79℃反应机制如下: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先生成氯代亚硫酸酯,然后分解为紧密离子对,Cl-作为离去基因(-OSOCl)中的一部分,向碳正离子正面进攻,即“内返”,得到构型保持的产物氯代烷。在低温时,可以分离出该中间产物氯代亚硫酸酯,经加热分解成氯代烷和二氧化硫。这说明上述反应机制与实际相符,而且取代犹如在分子内进行的,所以叫它分子内取代,以SNi表示(SubstitutionNucleophilic internal),不过这种取代较少。经过反应,原羟基所在的碳原子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构型,只是氯原子占据了羟基所在的位置。但在醇和亚硫酰氯的混合液中加入弱亲核试剂吡啶,即会发生构型的转化,因为中间产物氯代亚硫酸酯以及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均可和吡啶反应分别生成下列产物: 上述二产物都含有“自由”的氯负离子,它可从碳氧键的背面向碳原子进攻,从而使该碳原子的构型发生转化: 三级胺(R3N)和吡啶一样可对此反应起催化作用,因为有利于氯离子的形成:亚硫酰氯和吡啶,常用于一级醇,β位有侧链的一级醇、二级醇制相应的氯代烷,此试剂有很多优点,因此是常用的方法。亚硫酰溴因不稳定而很难得,故不用它制溴代烷。习题9-15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三、氢氧键断裂与酯的形式醇与含氧无机酸或有机酸及它们的酰氯和酸酐反应,都生成酯,酯相当于醇和酸的两种分子间失去一分子水,并相互结合成为一个分子,如下式所示: 在上列反应过程中,是醇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或其衍生物的带正电荷部分,而后醇分子的氢氧键断裂,例如: 对甲苯磺酰氯(TsCl)是由对甲苯磺酸(TsOH)与五氯化磷或亚硫酰氯作用制得: 醇羟基必须在酸或路易斯酸催化下才可进行取代反应,而苯磺酸酯中酸根部分是很好的离去基团,因此这类酯比醇容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如:这样将一级或二级醇通过形成磺酸酯再转为卤代烷,纯度很好。上述反应醇羟基所连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磺化一步构型不变,与卤离子反应一步构型转化,二步最终得到构型转化的产物。1-丁醇-1-d中由于H与D的差别很小,所以光活性的差别也很小,只有[α]D=0.5°。 习题9-16由苯、甲苯以及必要的有机及无机试剂合成:的甲醇溶液)制成对甲苯磺酸二级丁酯,然后用碱水解,得(S)-(+)-2-化学过程,并加以解释。四、醇的氧化 一级醇及二级醇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可以被氧化成醛、酮或酸;三级醇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不易被氧化,如在酸性条件下,易脱水成烯,然后碳碳键氧化断裂,形成小分子化合物。 1.用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氧化 醇不为冷、稀、中性的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所氧化,一级醇、二级醇在比较强烈的条件下(如加热)可被氧化。一级醇生成羧酸钾盐,溶于水,并有二氧化锰沉淀析出,中和后可得羧酸: 二级醇可氧化为酮: 在二级醇用高锰酸钾氧化为酮时,易进一步氧化使碳碳键断裂,故很少用于合成酮。 三级醇在中性、碱性条件下不易为高锰酸钾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则能脱水成烯,再发生碳碳键断裂,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如: 高锰酸钾与硫酸锰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二氧化锰,新制的二氧化锰可将β碳上为不饱和键的一级醇、二级醇氧化为相应的醛和酮,不饱和键可不受影响:2KMnO4+3MnSO4+4NaOH→5MnO2↓+K2SO4+2Na2SO4+2H2OCH2=CHCH2OH→CH2=CHCHO丙烯醛HOCH2CH2CH=CHCH2OH→HOCH2CH2CH=CHCHO 2.用铬酸氧化 可作为氧化剂的铬酸形式有:Na2Cr2O7与40%~50%硫酸混合液、CrO3的冰醋酸溶液、CrO3与吡啶的络合物等 一级醇常用Na2Cr2O7与40%~50%硫酸混合液氧化,先得醛,醛进一步氧化为酸,如: 如控制合适的氧化条件,在氧化成醛后立即从反应体系中蒸出,可避免进一步被氧化为酸,反应需在低于醇的沸点,高于醛的沸点温度下进行,如: 将丙醇滴加到温度为~75℃的Na2Cr2O7,H2SO4,H2O的溶液中,一旦生成丙醛,就被蒸馏出来。这种反应产率不高,因为总有一部分醛氧化为酸。醛的沸点低于100℃才能用此法,因此此法用途是非常有限的。 二级醇常用上述几种铬酸氧化剂氧化,酮在此条件下比较稳定。因此是比较有用的方法。 用铬酐(CrO3)与吡啶形成的铬酐-双吡啶络合物是吸潮性红色结晶,称沙瑞特(Sarrett,L.H.)试剂,可使一级醇氧化为醛,二级醇氧化为酮,产率很高,因为吡啶是碱性的,对在酸中不稳定的醇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反应一般在二氯甲烷中于25℃左右进行。如: 分子中有双键、叁键,氧化时不受影响。 不饱和的二级醇也可用琼斯(Jones)试剂氧化成相应的酮而双键不受影响,该试剂是把铬酐溶于稀硫酸中,然后滴加到要被氧化的醇的丙酮溶液中,反应在15~20℃进行,可得较高产率的酮,如: 醇与铬酸的反应机制,认为如下所示: 上述的水作为碱。也可以不是外来的碱,而是通过环状机制,把一个H+传给氧的:其余的醇也被氧化:R2CHOH+Cr(IV)→R2COH+Cr(III)R2COH+Cr(VI)→R2C=O+Cr(V) 最终将 Cr(VI)还原为 Cr(III)。 如用过量铬酸并反应条件强烈,双键也被氧化成酮或酸。 3.用硝酸氧化 一级醇能在稀硝酸中氧化为酸。二级醇、三级醇需在较浓的硝酸中氧化,同时碳碳键断裂,成为小分子的酸。环醇氧化,碳碳键断裂成为二元酸: 4.欧芬脑尔(Oppenauer,R.V)氧化法 另一种有选择性的氧化醇的方法叫做欧芬脑尔氧化法,即在碱如三级丁醇铝或异丙醇铝的存在下,二级醇和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一起反应(有时需加入苯或甲苯做溶剂),醇把两个氢原子转移给丙酮,醇变成酮,丙酮被还原成异丙醇。该反应的特点是,只在醇和酮之间发生氢原子的转移,而不涉及分子的其它部分。所以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其它对酸不稳定的基团时,利用此法较为适宜。因此该法也是由一个不饱和二级醇制备不饱和酮的有效方法。 醇铝可用下法制备: 反应举例如下: 该反应是通过一个环状中间体进行的。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故也可由酮制醇(参看10.16,4)。为使上一反应向生成酮的方向进行,需加入大量的丙酮。使(i)尽可能与丙酮络合,将丙酮还原为异丙醇;而其逆反应则需加大量异丙醇,同时把产生的丙酮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使用上述氧化法一级醇虽也可氧化成相应的醛,但效果并不太好,因在碱存在下,生成的醛常易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5.用费兹纳-莫发特试剂氧化 一级醇在近来发现的费兹纳(Pfitzner,K.E.)及莫发特(Moffatt,J.G.)试剂的作用下,可以得到产率非常高的醛。这个试剂是二甲亚砜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英文名叫dicyclohexyl carbodiimide,简称为DC是二取代脲的失水产物: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失水剂。如对硝基苯甲醇,用这个试剂在磷酸作用下,得到92%产率的对硝基苯甲醛: 反应过程如下:在这个反应中,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接受一分子水,变为脲的衍生物,而二甲亚砜变为二甲硫醚。 这个氧化剂也可用于氧化二级醇。 在进行氧化反应时,必须注意许多有机物与强氧化剂接触时,会发生强烈的爆炸,因此在使用高锰酸钾、高氯酸以及类似氧化剂进行反应时,一定要在溶剂中进行,因为溶剂可使放出的大量热消散,减缓反应速率。 五、醇的脱氢 一级醇、二级醇可以在脱氢试剂的作用下,失去氢形成羰基化合物,醇的脱氢一般用于工业生产,常用铜或铜铬氧化物等作脱氢剂,在300℃下使醇蒸气通过催化剂即可生成醛或酮。 此外Pd等也可作脱氢试剂醇除以上所讨论的各种反应外,也像水一样,和干燥剂如氯化钙可形成结晶醇。例如甲醇和乙醇与氯化钙作用,分别形成CaCl2614CH3OH和CaCl2616C2H5OH。因此乙醇溶液不能用氯化钙干燥。 </B>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全面
与他头发
什么叫化学键
化学键就是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的一种把原子结合成分子的相互作用。大致上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1、离子键由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称为正离子或阳离子、由原子或分子得到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称为负离子或阴离子。依靠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例如在氯化钠晶体中、Na+钠离子和Cl-(氯离子之间的化学键即为离子键。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强度与正、负离子的电价的乘积成正比、与正、负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离子键的强弱会影响该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性质。2、金属键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然后自由地在由正离子产生的势场中运动、这些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互相吸引、使原子紧密堆积起来、形成金属晶体。这种使金属原子结合成金属晶体的化学键称为金属键。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3、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产生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共价键的概念是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于1916年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原子的电子可以配对成键、以使原子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大多数双原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是由两个原子共同提供的;也有共用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提供的、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配价键或配位键。A是电子提供者、B是电子接收者。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轨道理论总结思路:1、先分析简单基团比如甲基亚甲基上碳原子和氢原子的sp等轨道组合后形成的新轨道。2、再分析两个基团比如亚甲基和亚甲基轨道组合生成的新轨道就能得到乙烯分子的轨道。3、先不考虑构型、先算平面情况下的该基团轨道排布。4、再考虑扭曲后、非平面带来的轨道能量变化等等。5、我这里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分子轨道理论的重要性。通过共振结构式我们知道烯丙基的反应位点在1、3位、苄基的话会有苄位、ortho和para三个位点。6、比如说苄基自由基时、电子不单单出现在苄位、还出现在邻位和对位、这种离域作用会降低电子能量、稳定自由基。同时它也解释为什么苄基邻位和对位有自由基性质和相应的反应性。7、当是烯丙基阳离子的时候、homo轨道出现在1、2、3号碳上、这种离域作用可解释双键对碳正离子的稳定作用。当是烯丙基自由基和阴离子时、电子只会出现的1、3位、这也解释了烯丙基的反应位点选择性。
化学药品库存误差率
≤±3%。通过查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信息得知,化学药品库存误差率是≤±3%。化学药品是一类结构明确的化合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必须按药品管理法管理的。
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强弱集团集团排序,比如乙炔基和乙烯基那个强啊?
单论诱导效应的话,乙炔基比乙烯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强一些。因为乙炔基中C是sp杂化,乙烯基中C是sp2杂化。sp杂化的方式与sp2杂化方式相比,sp杂化中s轨道的成分更大一些,s轨道离核近,电负性更强,所以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更强一些。如说只是考虑诱导效应,而不论共轭效应的话。那么有机化学书上有一个“电负性”表,电负性越大的基团,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越强。电负性小于C的,就表现出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如果加上共轭效应,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羟基,脂肪羟基表现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而芳香羟基在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和给电子的共轭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总体表现出给电子效应。总之,只看诱导效应,就对比原子的电负性。原子相同的,就对比杂化方式。
有机化学问题
第二个问题, jiujiujiuzi 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就不再赘言,仅讨论第一个问题。醇、(水)、酚、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如果不考虑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则四者酸性依次增强。先说醇,醇的酸性比水弱,可理解为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羟基sigma电子云朝向H的方向稍偏离,降低羟基的极性,使其比水更难电离出H离子。再说酚,羟基上氧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轨道与苯环上的C形成sigma键,另一轨道与H形成sigma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C-O sigma键可以比较自由的旋转,从而使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电子云的取向可以和大pi电子云方向近似(位于一个面内),电子云可一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但由于电子云取向并非平行,故重叠程度较低(比π-π共轭重叠程度低)。这就是所谓的n-π共轭(n是所谓的非键轨道,即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共轭的结果是使孤对电子运动范围增大(在整个共轭体系内运动),氧原子这对孤对p电子原本近乎是归O专有,现在被“共产”了,所以电子云密度下降(O的局部负电荷减小),O原子电子云密度下降后就更有能力吸引O-H sigma成键电子云,使羟基的极性增强,H(相对没有苯环时,即苯环被H取代,即水)更易于电离。这里苯环可以视为一种吸电子基团(由于n-pi共轭效应使O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对于羧酸,引起酸性较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羰基氧对羟基sigma电子有较强的(吸电)诱导作用,使其更靠近羟基氧,从而增大羟基极性,易于电离。二是羰基pi电子与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n-pi共轭,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吸引羟基sigma电子能力增强,羟基极性增强。另一方面电离形成的羧酸根阴离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电离的发生。羰基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羰基pi电子与另一氧上的孤对p电子形成p-pi共轭(重叠程度较原本的n-pi共轭大),体系能量下降,并有效降低氧原子上的过剩电荷,也使体系稳定。未完待续 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中,邻位羟基O对羧酸羟基sigma电子的诱导作用很微弱(相隔4个化学键),可以忽略。对羟基苯甲酸的诱导效应更微弱,故诱导效应可不考虑。邻羟基苯甲酸中存在的分子内氢键是引起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形成氢键后,邻位羟基H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原本是近乎裸露的质子),即羰基O上的孤对电子云向邻位羟基H移动,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使其吸电子能力增强,从而羧酸羟基sigma电子向羧酸羟基O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增其,酸性上升。对羟基苯甲酸的对位发生的n-pi共轭(不是p-pi共轭,参见前面对苯酚的描述),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云密度增加后就会沿化学键朝向羧酸羟基H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减弱,酸性降低。在这个例子中对位羟基O主要发生n-pi共轭而对被考察基团有供电作用,而诱导吸电效应非常微弱。因此是个推电子基团。在其它例子中羟基可能是吸电子基团(不存在n-pi或p-pi共轭时,并且和被考察基团相距三个键以内)。氨基也有类似的情况。上两段文字都是和苯甲酸比较。甲酸>苯甲酸>苯乙酸>乙酸的比较较为复杂。四者间差异本就不大,难以用定性的语言准确说明(书上的解释往往也会闪烁其词,让人不得要领)。明天再做进一步讨论。 甲酸>苯甲酸还是可以定性说明(二者pKa差距相对较大)的。苯甲酸中羧基C采取sp2杂化分别与苯基C,羟基O,羰基O成sigma键,C还有一个p轨道(垂直于sp2杂化平面,杂化平面与苯环共面),与羰基O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pi键,这个pi键电子云与苯环上的大pi电子云平行,二者重叠形成更大的pi-pi共轭。共轭作用的效果是使原本偏向于羰基氧原子的pi电子云移向C-C单键(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从而对羟基sigma电子有推斥作用,减小羟基极性,酸性减弱(与甲酸相比)。再比较苯乙酸>乙酸,这用定性理论也可基本正确分析。首先搞搞清楚甲基相比H通常斥电子的原因,不妨考虑H-C-R和CH3-C-R的区别。H-C中sigma电子稍偏向C,C-C中sigma电子假定不受其他基团的影响sigma电子处于中间,但CH3-C中,甲基碳原子上有三对sigma电子,每一对电子都稍偏向于C,这样甲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升高,使C-C sigma电子向另一个C原子方向移动,通常比H-C-R中H-C sigma电子还靠近右方的C原子,从而相比H原子甲基显示出推电子作用。现在比较甲基和苄基(苯代甲基)的电子效应的不同。苄基中一个甲基H被苯基取代,暂不考虑超共轭效应,仅考虑不同电负性引起的诱导效应。H被苯基C取代,C-C键电子云相比H-C电子云稍偏向左侧(不必考虑苯环上其它碳氢sigma电子的影响,对后面要讨论的羟基超过3个化学键),故供电子能力较甲基略弱。再考虑苄基C-H sigma电子和苯环大pi电子的sigma-pi超共轭效应(这种共轭的重叠程度相比其它类型很弱,故称超共轭效应),苯基1号C和亚甲基C之间的sigma键可以较自由旋转,转到大pi电子云与C-H sigma电子云平行的时候,二者可以发生重叠(共轭),共轭的结果使C-H sigma有微弱的流向苯环上的趋势,从而亚甲基C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吸引电子的倾向,故苄基的斥电子效应较甲基弱。从而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至于苯甲酸>苯乙酸就难以定性比较了。苄基亚甲基上连着个H,而苯基1号C连着两个C,从诱导效应角度上说,苄基比苯基推电子能力强。但苯基和羧基作用后发生pi-pi共轭,使羰基C电子云密度上升,对于羟基而言苯基的存在起着推电子作用。而苄基中存在的超共轭效应又使苄基的推电子能力下降。这几个因素的存在使二者对羟基的sigma电子的影响变得扑朔迷离。故而难以定性比较。事实上,二者的pKa极为相近,只能用严格的定量量子化学计算才有可能说明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1 (极性溶剂,例如水中)酸性强弱的本质:结构中含有X-H(最常见的是羟基)的物质,其中X-H键的极性越强(sigma电子对越靠近X,也即H原子越接近于“裸露”的质子,<还可以说X-H键越接近于离子键>),在极性溶剂中越容易电离为游离的H+离子,则该物质的酸性越强。2 结构中其它部分的电子效应可以显著影响X-H的极性。电子效应包括:1 因电负性不同导致的诱导效应,2 共轭效应,3 超共轭效应,4 氢键效应,5 其它分子内或分子间力的电子效应(最后一点通常相对很微弱,但在复杂分子中却很重要,难以定性讨论,定量计算也极其困难)。其它部分各种可能存在的电子效应的总体效果表现为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或排斥作用。3 其它部分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作用时,sigma电子将向X方向移动,极性增强。酸性增强。反之,斥电子的情形酸性减弱。【需要注意】:吸引或排斥是相对而言(未必指真实的吸引或排斥作用,真实的作用必须考虑整个分子的其它部分进行定量计算才可知道),两个基团相比,甲的斥电子能力相对较强,就是吸电子能力相对较弱。4 各种基团对被考虑的X-H的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电子效应的方方面面,其中明显小的作用可以忽略(例如诱导效应相隔三个化学键以上)。脱离具体情况,说某种基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是荒谬的(例如,常常被视为斥电基团的甲基,不同具体情况下也可表现为吸电,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其实毫无争论的必要,真实的作用只能通过定量计算才能知道,定性分析只能相对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正因如此,简单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实质上没有任何用途(常会误导人,也正因如此,我本人从不记这些),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透彻理解以上内容。不过上述内容的确有点错综复杂,没有较深厚的化学键理论功底,是很难从根本上理解的。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解答楼主的疑惑(否则没有必要说这么多,楼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暂时跳过,待其它知识够用时可再看此文),而是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澄清网络上种种错误或肤浅的观点,帮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问题。吸电子基和斥电子基的强弱顺序有什么好办法记?如上文所说简单记忆这个用处不大(除了应付低水平的试题),必须在具体问题中综合考虑各种电子效应去体会。
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强弱集团集团排序,比如乙炔基和乙烯基那个强啊?
分很多,这里跟你说两个主要的吧,吸电子基团:NO2>CN>F>COOH>Cl>Br>I>C≡C>OCH3>OH>C6H5>C=C>H给电子基团:(CH3)3C->(CH3)2CH->CH3CH2->CH3->H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有机化学:请问这几个基团的亲核性大小怎么比较?
顺序:大到小1432657对于同类元素的原子,他们的亲和性其实体现于物质的碱性。在这里我们先来看带苯环的几个物质啊,这几个物质其实都相当于是苯酚的取代物的负离子。那么我们就来看他们的取代基,首先我们知道,对于就是吸电子取代基的话,他们是会使物质的碱性和亲和性降低,而给电子取代基会使物质的碱性或亲和性升高。那么从给电子到西店子有这样一个顺序,给电子最厉害的是甲氧基,其次是甲基,再之后是没有取代的,苯环最后是吸电子的硝基,同时吸电子基越多,他们吸电子效应就越强。对于带了消积的几个物质及最后这三个啊,是邻硝基的物质比间硝基的物质吸电子效应更强,而带有两个硝基取代的物质,它们吸电子效应是最强的,也就亲和性是最弱的。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
有机化学中,如何分辨第一类定位基和第二类定位基?
除去卤素,供电子的都是第一类定位基团,大多数都带有孤对电子,反应发生在邻位和对位;吸电子的都是第二类定位基团,有重键,以不饱和键形式和其他原子相连,如C=O,C=C等,反应发生的位置在间位。强弱判断可由给电子和吸电子能力来进行判断:第一类定位基,定位取代效应按下列次序而渐减:-N(CH₃)₂ , -NH₂ , -OH , -OCH₃ , -NHCOCH₃ , -R。第二类定位基,定位效应按下列次序而渐减:-N+(CH₃)₃ , -NO₂ , -CN , -SO₃H , -CHO , -COOH扩展资料定位规律如果苯环上已经有了两个取代基,当引入第三个取代基时,影响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因素较多。定性地说,两个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有加和性。1、苯环上已有两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或两个间位定位取代基,当这两个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时,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较强的一个来决定。2、苯环上己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和一个间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这时主要由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来决定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3、两个定位取代基在苯环的1位和3位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第三个取代基在2位发生取代反应的比例较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类定位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取代基定位效应
有机化学比酸性题
按你编的顺序,其酸性强弱顺序为⑹>⑷>⑸>⑴>⑵>⑶。影响酚的酸性的因素是 芳环上的取代基,如果芳环上连吸电子基,会使酚的酸性增强,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其酸性越强;反之依然。⑹芳环上有两个吸电子基——硝基,且吸电子能力强,所以其酸性最强;⑷有一个强的吸电子基——硝基,其酸性排第二;⑸有一个较弱的致钝基团,也是吸电子基——氯,其酸性排第三;⑴既没有吸电子基,也没有推电子基,排在⑹、⑷、⑸之后;⑵有一个较弱的推电子基——甲基,排在⑴后面;⑶有一个较强的推电子基——羟基,酸性最弱,排在最后。
有机化学 亲核取代 基团离去能力比较
若离去基团是阴离子,那么这个阴离子的碱性越弱,离去能力越强。4对应的共轭酸是个强酸,所以4的碱性是最弱,离去能力最强。剩下三个阴离子的氧都与苯环共轭,所以苯环上吸电子基团越多,碱性越弱,碱性排序为3 > 2 > 1。所以四个基团离去能力排序为 4 > 1 > 2 > 3
高中化学里面pH相差1的弱酸浓度是十倍关系吗
因为弱酸是不完全电离,所以稀释增加电离度,电离出的H+量增大,所以稀释10倍,弱酸的PH升高的值小于1。
有机化学中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能力顺序为,如何去理解记忆它
吸电子基团-N(CH3)3+> -NO2>-CN>-COOH>-SO3H>-CHO>-COR给电子基团-O->-NH2>-NHR>-NR2>-OH>-OCH3>-NHCOCH3>-OCOR>-Ph>-R>-X所有的甲基都可以换作其他的基团
高中化学选择题(解题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与酸和碱反应都产生H2的单质一定是Al
A、ZnB、对C、2NOu2082u21ccNu2082Ou2084,增大 NOu2082浓度,其转化率增大D、葡萄糖,甲酸
初三化学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9.B10.BFe2O3中质量比为112/160=0.7,减少30%12. B(24*2+32)/2=40 质量守恒14. D都有硝酸根,其他都不对16. D6+n-2n=0,n=6 化合物化合价为017.C根据得失电子来做18.C 其他都不对。CO2没有毒性,但会造成窒息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会生成CaSO4沉淀,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19. C2.4g镁只能生成0.2g氢气,现在氢气的量增多,说明混杂的金属置换H的能力比镁强,其中2.4gAl能置换0.266g氢气,所以是Al1(1)三个水分子 (2)三个氢原子 (3)一个三价铁离子带3个正电荷(5)三个硫离子3.金属单质 水银有机物 甲烷氧化物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毒气 一氧化碳还原性单质 氢气式量最大 硫酸铝(342)4.C+O2=CO2;CO2+C=2CO5.水垢是碳酸钙和碳酸镁CaCO3+2HCl=CaCl2+CO2(气体)+H2OMgCO3+2HCl=MgCl2+CO2(气体)+H2O装置B不知是什么!!!1.(1)质量守恒定律氧气为18-13.4=4.6g(2)2KClO3=2KCl+3O2 245 96 x 4.6x=11.73g二氧化锰为18-11.73=6.27g质量分数6.27/18=34.83%2.根据铁的质量守恒计算生铁中的铁为1600*(1-3%)设赤铁矿为x吨(赤铁矿为Fe2O3)80%*x*112/160=1600*(1-3%)x=2771.4t如有不懂得请在线聊
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 2Al+3 H2SO4== 2Al2(SO4)3+3H2↑ 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 Fe+ 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 Cu+Hg(NO3)2==Cu(NO3)2+Hg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CO3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 CuO+H2O 2Fe(OH)3 Fe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CaO+ CO2↑ 三. 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 2 Mg+O2 2MgO 3Fe+2 O2 Fe3O4 2 Cu+ O2 2CuO 2.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 SO2 4P+5O2 2P2O5 C+O2 CO2 (碳充分燃烧) 2 C+O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2+O2 2H2O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H2CO3 SO3+O2==H2SO4 SO2+O2== H2SO3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 (亚硫酸) 1.酸+碱==盐+水 Cu(OH)2+2HCl==CuCl2+H2O Al(OH)3+3HCl==Al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H2SO4+BaCl2==2HCl+BaSO4↓ H2SO4+Ba(NO3)2==2HNO3+BaSO4 ↓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 CuSO4+Ba(OH)2==Cu(OH)2↓+BaSO4 ↓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BaCl2==2NaCl+BaSO4 ↓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 H2SO4==CuSO4+H2O MgO+2HNO3==Mg(NO3)2+H2O 五.其它反应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H2O 2.三种还原剂(H2 、、 C 、 O2 )跟氧化物反应 H2+CuO Cu+H2O (置换反应)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 CO2↑ C+2CuO 2Cu+CO2↑(置换反应) C+CO2 2CO (化合反应) 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 2KMnO4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 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 CaCO3+2HCl==CaCl2+H2O+CO2↑ 4.盐分解 Cu2(OH)2CO3 2CuO+H2O+CO2↑ CaCO3 CaO+ CO2↑ KMnO4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 5.三种有机物燃烧 CH4+2O2 2 H2O+CO2 C2H5OH+3O2 3 H2O+2CO2 2CH3OH+3O2 4 H2O+2CO2 一、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1)漏斗下端紧*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法”写化学式的口诀:“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初中化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 (NaCl) : 食盐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10、甲烷 (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 、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七、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八、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九、有关不同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十、有毒的物质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求告知化学中的最的问题是什么,有总结的吗
你是不是说的中学化学里面的之最问题啊,我可以给你找到:1、最轻的气体是氢气。2、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3、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5、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氢气。6、最早发现氢气的人是瑞士的帕拉塞斯。7、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9、最常用的溶剂是水。1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11、含氮量最高的化肥是尿素。12、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13、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是水。14、除锈效果最好的物质是盐酸。15、最不活泼的非金属是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得它的任何化合物。16、熔点最低的单质是氦,为-272℃。17、熔点最高的单质是石墨,为3652℃。18、最硬的天地然物质是金刚石。19、最容易“结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0、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目前已经知道的含碳化合物有近千万种之多。2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大然气。2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23、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元素是氮。24、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约为48.6%,几乎占地壳质量的一半。26、最早发现并制得氧气的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2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8、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9、海洋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30、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约为地壳质量的7.73%。3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氟,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直接化合。3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钫。33、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白磷,为40℃。34、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汞,为-38.9℃,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是3410℃。35、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36、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银,其次为铜。37、最富延展性的金属是金,一克金能拉成长达3000米的金丝,能压成厚约为0.0001毫米的金箔,其次是银。38、目前提得最纯的物质是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其纯度达99 . 999999999%。39、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4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41、最早炼铁,炼钢的国家是中国。42、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中国。43、最早发现电子的人是英国科学家汤姆逊。44、最早发现稀有气体的人是英国的雷利和拉塞姆。45、最早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人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46、最早把天平用于化学研究的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47、创立近代原子学说的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48、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你看看是不是这些,这都是有的,自己多花点功夫熟记哈
关于初三化学
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10、物质的结构: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氧气(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1、 供呼吸2、 炼钢3、 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2H2 + O2 ==== 2H2O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2、合成氨、制盐酸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② 还原性:H2 + CuO === Cu + H2O3H2 + WO3 === W + 3H2O3H2 + Fe2O3 == 2Fe + 3H2O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CO2 +2NaOH==Na2CO3 + H2O氧化性:CO2 + C == 2CO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2、 冶炼金属②还原性:CO + CuO === Cu + CO23CO + WO3 === W + 3CO2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1解题技巧和说明: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 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H2SO3 + 2KOH == K2SO3 + 2H2OSO3 + 2NaOH == Na2SO4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二)、实验注意的地方: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六)、自设计实验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三、解计算题: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 ╳ 100%(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五)、解题技巧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化学学考常识
1. 刚学化学常识题 刚学化学常识题 1.求化学小常识100条关于化学的生活小常识 一、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二、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u20225H2O):蓝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8、写出下列物。 2.帮忙弄一些化学基本知识的小题目 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3.关于人教版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 4.求化学小常识的选择题N道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衣橱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B、菜刀生锈 C、食物腐败 D、天然气燃烧 2、材料与人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涤纶类衣服——合成纤维 C、铝镁合金——合成材料 D、纯棉线衣——天然纤维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喝碳酸饮料治疗胃酸过多 B、可用酒精作为消毒剂 C、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D、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关紧门窗,以防温度下降 4、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通常状况下,NO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 5、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PH值升高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6、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 , 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和所属物质种类为( ) A、Cr2O3 氧化物 B、CrSO3 化合物 C、Cr2(SO4)3 盐 D、Cr2S3 化合物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用S表示)关系为Sa=Sb>Sc C、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其质量分数都变大 9、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盐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大红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万寿菊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对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将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变成黑色 C、向盛有铝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 D、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5.高三化学高考题,常识题 化学常识 一.回顾广东高考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 的物质是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 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B.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太阳能电池板中有高纯硅单质,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 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价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能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二.强化练习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明矾净化水是因为明矾的水解产物有吸附作用 B. 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氨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中有NO2生成 D. 氯碱工业中,NaOH是在阴极室中产生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5、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w.w.k.s.5.u.c.o.m ①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 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 6、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7、生活中使用的塑料食品盒、水杯等通常由聚苯乙烯制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聚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B.聚苯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苯乙烯可由苯乙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D.聚苯乙烯单体的分子式为C8H8 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10、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 6.化学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化学的基本常识 2013-09-18 21:17匿名 | 分类:化学 | 浏览6次 化学反应的种类化学生成的物质、变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 2013-09-20 22:05网友采纳 热心网友 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氧化,(这是高一学的) 取代,加成,水解,加聚,缩聚(高二上半学期学的有机反应)可逆(高二下半学期学) 物质可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又可分:单质 和化合物 单质有: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也可以分成这两类 额。. 各种物质的颜色要以后学习中一点点的记 .有点散乱, 你可以去买本化学知识基本书,里面有概括(但我认为还是要靠自己平时积累的) 评论 | 0 介绍一些化学的基本常识 2006-08-17 19:58tuyxiaojl | 分类:化学 | 浏览1923次 介绍一些学化学的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 2006-08-17 23:08提问者采纳 其实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概念,课后不断的做练习.记住:练习并不是说来试试你可以做几题或可以在考试做到原题来得分,而是要你把所要用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这样一来概念也不用去死记硬背,通过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你自然可以把概念记熟,而且题量一多,自然可以开拓思维.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因为未来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实验这个基础上的,再者把实验与生活结合起来更是有利于开发新科学!!(其实化学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掌握住其中的要点,相信它就不难了 初高中化学的基本常识点有哪些?(要很详细!) 2009-07-18 22:51 *** liekiss | 分类:化学 | 浏览1574次 例如碱类物质不能和谁反应等等~ 越多越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 2009-07-19 19:59提问者采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仅供参考
求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很多。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变化,即化学反应,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
初中最常用的化学式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初三化学问题
1.分析构成物质分子的情况,符合下列那一条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 A.分子的间隙大小不相同 B.分子的质量都相同 C.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D.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这题直接选拉,因为分子保持化学性质不变,如果分子发生了变化,那么它的化学性质一定发生改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用排除法,A,C一看就知道错了;A中,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往往也会发生改变(不是绝对,比如催化剂);C中,原子才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那么就剩下B和D了,整个可能会让人有些混淆,因为纯净物的定义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所以只能选B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中子;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相等的是质子、中子(这道题要求举例解释)在同一原子中质子、中子数目相等的是:氦(He)质子2个,中子2个.碳(C)质子6个,中子6个.氮(N)质子7个,中子 7个。氧(O)质子8个,中子8个。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相等的是质子、中子:因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而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所以说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相等的是质子、中子。4.下列用途是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C) A.医院用高压仓给病人供氧 B.液态氧和液态氢作为飞船推进剂 C.将氧气压入氧气瓶中供工业使用 D.给煤炉鼓风 A中是利用氧供给人呼吸的化学性质;B中是利用氧燃烧释放出大量热的化学性质;C则是利用改变形态便于储存的物理性质;D中是利用氧助燃的物理性质5.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B) A.氧气不足 B.没有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空气不足 这题解释为什么将火柴直立就达不到它的着火点 是因为焰心的温度很低,比外焰冷多了6.某物质经过分析表明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D)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因为有一个特殊的例子:氧气(O2)和臭氧(O3)氧元素这个东西居然有两个单质啊(氧元素真强~~~牛B~~~)7.有这样的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作出的判断是(A)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均正确 D.两者均错误 因为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目一定相同,支子数是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依据:而质子数目相同的原子不已定相同(因为还有中子啊~~~~)8.“绿色化学”要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因此设计化学反应流程时要考虑“原子经济”即原子利用率,下列反应类型从理论上看原子利用率(指反应物中原子进入期望产物中的比率)可以达到100%的是(C) A.分解反应 B.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A.分解反应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成物,而且不一定是需要的,所以说A不选;B.氧化反应是某种物质与氧结合生成一种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还必须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且有些还是燃烧之后的产物(可能还会是污染物);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生成物(这题难~~~~~~~~~~~)(你==,我3月2号给答案你)(我几乎天天来答题的)补充的是下面的9.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A.氢气和氧气 B.氢气和氮气 C.氢气和二氧化碳 D.氢气和一氧化碳因为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之后,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啦(呵呵~~~真危险,>>>>就像家里的面粉)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氧化铜是有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得 B.氧化铁是由铁在氧气中燃烧制得 C.通过多次对比实验都发现氧化铜的加速效果好于铜丝,因而得出初步结论: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加速作用好于铜丝 D.从氧化铁的加速效果好于铁丝,就可认定氧化物的加速效果好于单质 用排除法啊A一看就不对啊,有说CuO是Cu(OH)和H2SO4反应得来的(哈哈,出试卷的人真垃圾~~~~~要出也出个合理一点的嘛~~~) 不要 B氧化铁(Fe3O4)是铁锈蚀得到的, 不要 C通过多次对比实验~~~的一般的都正确, 如果没有其他的一般都选 (哈哈,连偷懒的方法都告诉你了~~~)D从一个不能判断全部 如果没有其他的一般都"不不不不不"选 (哈哈,连偷懒的方法都告诉你了~~~)11.填空 某气体由SO2、H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在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有的各种组成为:先计算出各氧化物的含氧质量分数:SO2 百分之50;H2 百分之0;CO2百分之72.73.哈哈,就是SO2了
急需化学知识归纳
酸 硫酸 H2SO4 亚硫酸 H2SO3 盐酸 HCl 硝酸 HNO3 硫化氢 H2S 碳酸 H2CO3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 (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Ga Fe Zn Cu Ba W Hg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钡 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 氧化铅 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 Fe(OH)2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碱式碳酸铜 石膏 熟石膏 明矾 绿矾 Cu2(OH)2CO3 CaSO4u20222H2O 2 CaSO4u2022H2O KAl(SO4)2u202212H2O FeSO4u20227H2O 蓝矾 碳酸钠晶体 (常见结晶水合物) CuSO4u20225H2O Na2CO3u202210H2O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浅绿色沉淀------------Fe(OH)2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 微溶于水------------Ca(OH)2,CaSO4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u2022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高中化学式口诀。
高中化学口诀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5、一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6、唯—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X省;电化学,好学习,理解原理和定义,两极相加得总式,弄清电子的转移。.原电池,发电机,电子流出是负极,负极反响被氧化,两极溶液回路闭。.电解池,用电器,电流流进是阳极,惰性电极阴离子,放电顺序要牢记。.电镀池,是特例,镀层离子溶液里,溶液浓度终不变,镀层金属作阳极。.蓄电池,真奇异,充电放电可互逆,哪里流入哪里出,假设是停电好应急。.氢氧电池污染低,用于航天之领域,神舟六号饮用水,电池提供正适宜。.四类电解水第—,二类生碱把氢析,三类放氢生成酸,电解质走水不离。.钢铁虽硬有天敌,畏惧遇到氧化剂,酸性溶液置换氢,中性碱性把氧吸。.金属防腐没问题,外加电源保阴极,改变成分保护层,牺牲阳极不惋惜。.溶液导电两微粒,化学反响伴一起,金属导电靠电子,发生变化属物理。.再一遍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盐的溶化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化学口诀枯燥气体: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复原,中性枯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响,枯燥就能成。.硫的物理性质: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硫化氢的性质: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1体积水溶化2.6体积的H2S,肯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复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苯的化学性质:取卤硝,磺加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碱水取,醇碱消。.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氧中燃烧的特点: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明媚。.氯中燃烧的特点: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常用元素化合价歌: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铜、汞一、二,铁二、三,碳、锡、铅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四、六,负三到五氮和磷,卤素负一、一、三、五、七,三价记住硼、铝、金。.说明:以上八句歌谣,概述了236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包含固定价和可变价。.盐的溶化性歌: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一、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质量单位假设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缺少来进行。.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二、气体制备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枯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有时装置少几个,根本顺序不可丢,间或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认真求。.三、氢气复原氧化铜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一、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二、溶化性口诀钾钠铵盐溶水快, 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三、1—20号元素顺序口诀⑤氢 氦 锂 铍 硼,碳 氮 氧 氟 氖;钠 镁 铝 硅 磷,硫 氯 氩 钾 钙。.四、金属活动性口诀钾 钙 钠 镁 铝。.锌 铁 锡 铅 氢,铜 汞 银 铂 金。.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⑤1~20号元素顺序另有谐音打油诗可以援助记忆:青 孩 你 别 蹦,炭 蛋 养 沸 奶,那 妹 雨 归 淋,牛 鹿 鸭 呷 莱。.制氧气口诀: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集气口诀:与水作用用排气法;依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电解水口诀: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盐的溶化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制氧气口诀: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集气口诀:与水作用用排气法;依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电解水口诀: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化合价口诀: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化合价口诀二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盐的溶化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先拐先折,温度高,压强大!〔化学平衡图象题目〕制取乙烯: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脱水是硫酸。.温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反响液体呈黑色, 酒精炭化硫酸致。.银镜反响银镜反响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过滤操作实验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中和滴定:左手操作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马上停。.越老越稀松,干啥啥不中,如有不妥处,请您多照顾!实验室制乙烯:硫酸酒精三比一。.迅速升温一百七,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金属活动性顺序: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羧酸羟基连烃基,称作醇醛及羧酸。.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复原。.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羧酸都比碳酸强,碳酸强于石碳酸。.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稀和氢卤酸。.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响可辨醛。.氢氧化铜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绛蓝。.醇加羧酸生成酯,酯类水解变醇酸。.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变蓝。.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π键相串联。.千变万化多趣味,无限风光任登攀。.
初三化学 有什么是最小的 如最小氧化物之类的 求高手
仅由氧和另一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如果是金属氧化物,则称其为碱性氧化物。(na2o2,ko2除外,它们是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如果是非金属氧化物,则称为酸性氧化物。(no,co除外它们是不成盐氧化物。)
化学基础知识点
汽车尾气中的单氧化碳可以用来重复去燃烧,农业上人口与农田`之矛盾曰:(农业发展栽种粮稼[)与[(农村人口搬迁并变至城镇化)且(耕地田区缩小)]]之间的矛盾。农业粮稼发展与农村中人口(搬迁、变城镇化、使田地缩小))之间有矛盾。当困户穷人被脱贫了,不仅会使穷人多财,也使老板多挣钱。有些人群的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是为农历的。云南的清真食堂不仅是为了照顾本当地生居的回族人,也是给由外地迁转来的回族人用餐。抚北路的好哥俩小便利店与聂耳东路的U0001f96bU0001f3bd楷楷便利小店经常没U0001f96bU0001f689U0001f3bd人来过。跑步口号为:积极顽强,奋发向上,超越理想,斗志昂扬。挑战自我,冲破限极,未至终点,永不放弃。设塔大道以北的市区叫作溚北区,其道以南的地区称作溚南区,北城改为北溪区。“艹氵雷””字,包含了苗雷潘`字,地理可分为太空学,陆地学,地底学,地形学,板块学,写黑板会被擦,楼侧安滑轮组。降雨跟气流的运动与太阳黑子有关系。M1=[(V1+V2)(N×M2)--(M2×V2]/V1,c溶浓=(mM)//(m液/1000p/),p=NM//(Vm×n×Nv),3.13968968。氢能源汽车可在氢料箱中加入硫磺Sll,小品:摁按扭开灯去搜另一盏灯按扭,拧钥匙开门去搜另一扇门钥匙。操行分更|注重于(偏倾向于)|习惯,不多偏向素养品德。空气相对分子质量:[(78%V/Vm)×28+(21%V/Vm)×32+(0.032%V/Vm)×44]//[(78%V/Vm)+21%V/Vm+0.032%V/Vm]…。将垃圾箱旁边的空地默认为是回收站,高二化学科学习难溶物溶解度,弱酸电拆离子,CbO2合成淀粉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初三化学课本后附录中也讲到CbO2与水都将其原子拆开并组合成葡萄糖。手机设置中的屏幕固定既可以指固定当前屏幕的画面,也可以指不让屏幕内的画面转动。
中考复习:化学易错题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干冰 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氢硫酸 H2S 亚硫酸 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 汞 Hg 纯碱、苏打、面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晶体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 氢氧化钠 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亚硝酸钠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4、淡黄色: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和H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PbSO4不溶于水,AgSO4微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6、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20、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 (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单核粒子 (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 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显碱性。 20、 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 、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 、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 、NaHCO3 为盐 。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 )不溶于水 。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 Na加入到CuSO4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 CaO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六、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性。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点燃的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七、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个口诀: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八、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因为若先加入AgNO3,则AgNO3与SO42-反应生成AgSO4是微溶物,因而分不清是Cl-还是SO42-。这儿必须用Ba(NO3)2,若用BaCl2,则引入了Cl-。 (6)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九、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十、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十一、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十三、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四、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⑿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⒀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检验氯化氢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蓝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⒁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如Al和Mg同时和FeCl3溶液反应,Mg与Fe的距离远,Al与Fe的距离近(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顺序)。 十五、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 ②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 ③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④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 ⑥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六、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十七、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直击中考——化学总结四 先请大家看懂并熟记下图,这是初中化学所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一个总结。 照着这张图,我们来一一归纳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宏观上讲: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其它物质生成。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则为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讲: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原物质的微粒是否变化。若构成原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的微粒,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若构成原物质的微粒只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距离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微粒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则此变化为物理变化。要注意,这些都是在原子核内部结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如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这句话是不对的。 例如: ,有新物质生成,但这属于物理反应。
谁能帮我列下初三上学期化学的所有概念啊? 别太多 要质 不是量 但是要全 (好的我+40分)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更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灰色固体Al2O3。 碳在氧气中燃烧,有耀眼的黄色火焰,生成CO2硫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紫色火焰,生成SO2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生成P2O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首先说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是粉末,反应会太快,不便于操作,且可能导致反应容器爆炸什么的,所以用碳酸钙。再说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质,会附着在碳酸钙固体表面使反应发生钝化。用浓硫酸更加危险硝酸有挥发性,且不稳定,会增加制成的CO2中的杂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氢气化学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氮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dm-3,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在水里溶解度很小,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它是个难于液化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283K时,一体积水约可溶解0.02体积的N2。氮气在极低温下会液化成白色液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更会形成白色晶状固体。 化学性质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式为 ,对成键有贡献的是 三对电子,即形成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 对成键没有贡献,成键与反键能量近似抵消,它们相当于孤电子对。由于N2分子中存在叁键N≡N,所以N2分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将它分解为原子需要吸收941.69kJ/mol的能量。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加压降温情况下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能直接汽化。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可燃也不助燃;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具有这些性质,所以可用做致冷剂、灭火等用途,也可做鉴别试剂用。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关于初中的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来解释。是和我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更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关键,初中化学的基础的掌握,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 编辑本段一 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Fe2O3), 氧化汞(HgO) 红磷 (P)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又名 孔雀石 铜绿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 (CuSO4u20225H2O,即五水合硫酸铜)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KMn04) 5、淡黄色固体:硫磺 (S单质) 6、无色固体:冰(H2O),干冰(CO2),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钠,铂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炭黑,活性炭),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Fe(OH)3] 10、白色固体: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钡[Ba(OH)2]等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酒精,食盐水,蔗糖水,各种盐溶液(除铜盐、亚铁盐、铁盐),酚酞试液,氨水(有挥发性),硫酸,硫酸溶液,盐酸,碳酸(受热易分解),硝酸等 12、蓝色溶液:铜盐溶液,如 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氯化铜溶液(稀溶液蓝色,浓溶液绿色) 13、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如 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铁盐溶液,如 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 16、紫色溶液:石蕊试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四)、离子的颜色 20、黄色:铁离子 21、浅绿色: 亚铁离子 22、 蓝色:铜离子 编辑本段二 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编辑本段三 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具有吸水性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必须是固体);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具有挥发性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双氧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硫酸铜晶体。 编辑本段四 物质的检验(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点燃气体,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出现,再往烧杯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若溶液变红,则是氨气。/ 闻是否有氨味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出现,则证明含有水蒸气 .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滴稀盐酸再滴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注:此处加入钡盐溶液后不能滴入硝酸,因为若溶液中含有SO3离子,也会生成BaSO3沉淀,滴入硝酸,沉淀会被氧化成BaSO4,不会溶解,无法检验) 11、铵根离子:与熟石灰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编辑本段五 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剧烈氧化(含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指废气,废水,废渣)(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五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物质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反应物为可溶性盐。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CO)、氮的氧化物(指NO、NO2,因为NO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主要有NO2),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H2),一氧化碳(CO),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H2)(理想),一氧化碳(CO)(有剧毒),甲烷(CH4)(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即氧化铁),四氧化三铁(Fe3O4)。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转移NaCl固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生石灰(CaO)。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因为它们会与水反应)。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即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二种物质: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43. 使铜生锈的三种物质:水,二氧化碳,氧气 编辑本段六 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二氧化碳(CO2) 和稀有气体等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鸡蛋壳/贝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金刚石:(C) 8、铁锈:(Fe2O3u2022XH2O) 编辑本段七 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是一种混合物)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16、十水合碳酸钠(Na2CO3u202210H2O ):碳酸钠晶体,纯碱 编辑本段八 物质的除杂方法 方法:操作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 或氢氧化钙溶液(效果较差)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H2SO4)/通过氢氧化钠固体(NaOH)/通入无水氯化钙(CaCl2)中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O2)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盐酸(HCl)或铜盐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盐酸(HCl)或通入CO并加热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Fe)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HCl),然后加热蒸发 9、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BaCl2)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HCl),然后加热蒸发 1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Ca(OH)2)溶液 12、NaCl(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Ba(OH)2)溶液 13、NaNO3(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AgNO3) 14、NaCl(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 15、KNO3(NaCl):蒸发溶剂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H2SO4)。 ———————————————————————— 原理:化学方程式 1、CO2(CO):CuO+CO==(加热)Cu+CO2 2、CO(CO2):2NaOH+CO2==Na2CO3+H2O 3、H2(水蒸气):浓H2SO4有强的吸水性 4、CuO(C):C+O2==(点燃)CO2 5、Cu(Fe) :Fe+H2SO4==FeSO4+H2↑ Fe+2HCl==FeCl2+H2↑ 6、Cu(CuO):CuO+H2SO4==CuSO4+H2O CuO+2HCl==CuCl2+H2O 7、FeSO4(CuSO4): Fe+ CuSO4==FeSO4+Cu 8、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9、NaCl(Na2SO4):Na2SO4+BaCl2==2NaCl+BaSO4↓ 10、NaCl(NaOH):NaOH+HCl==NaCl+H2O 11、NaOH(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12、NaCl(CuSO4):CuSO4+Ba(OH)2=BaSO4↓+Cu(OH)2↓ 13、NaNO3(NaCl):NaCl+AgNO3=NaNO3+AgCl↓ 14、NaCl(KNO3):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 15、KNO3(NaCl):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16、CO2(水蒸气):浓H2SO4有强的吸水性 编辑本段九 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碳 17、氧元素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双氧水 编辑本段十 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编辑本段十一 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注:有机物大多有毒 编辑本段十二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实验室氧气: 1. 2KMnO4=====K2MnO4+MnO2+O2↑ (△) MnO2 2.2KClO3=======2KCl+3O2↑( △、催化剂:MnO2) 3.2H2O2=======2H2O+O2↑(催化剂:Mno2) (二)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2H2O===(通电)2H2↑ +O2↑ (三)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H2O 编辑本段十三 工业制取气体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C+H2O=高温====CO+H2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CaCO3↓+ 2NaOH 【注意:=高温=等号在高温的下面】 编辑本段十四 实验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切勿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能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1/3不能多于2/3 。 2、称量时,注意天平要左物右码。 3、剩余的化学药品要放在指定位置,不能带出实验室。 4、强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先用大量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注:少量强酸可直接用水冲洗,大量强酸需先用干布擦干净。中学接触较少。) 5、遵守实验规则是保证安全最好的方法。 6.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7.用加热的方法和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结束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8.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注意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通 编辑本段十五 酸碱盐溶解性表 阴离子(横) 阳离子(纵) OH- NO3- Cl- SO4 2- CO3 2-H+ 溶、挥 溶、挥【无色溶液】 溶 溶、挥【无色溶液】NH4+ 溶、挥 溶 溶【白粉末】 溶【无色结晶体、溶液】 溶K+ 溶 溶 溶【白固体】 溶【无色结晶体、溶液】 溶【白色固体】Na+ 溶 溶 溶【白色固体】 溶【无色溶液,白色晶体】 溶【白粉末】Ba2+ 溶 溶 溶【白色粉末】 不【白,不溶于硝酸】 不【白】Ca2+ 微【白】 溶 溶【白色固体】 微【白】 不【白】Mg2+ 不【白】 溶 溶【白色固体】 溶【无色溶液】 微【无色溶液白色粉末】Al3+ 不【白】 溶 溶【白色粉末】 溶【无色溶液,灰色粒状结晶体】 ——Mn2+ 不【白色到浅桃红色结晶】 溶 溶【浅粉溶液,粉红固体】 溶【白色至浅红色粉末,浅红溶液】 不【白】Zn2+ 不【无色斜方晶体】 溶 溶【白色粉末,无色溶液】 溶【无色溶液】 不【白】Fe2+ 不【白】 溶 溶【浅绿色溶液】 溶【白色粉末,浅绿色溶液】 不【土黄色粉末】Fe3+ 不【红褐色】 溶 溶【黄色溶液】 溶【黄色溶液】 ——Cu2+ 不【蓝】 溶 溶【蓝色溶液】 溶【蓝色溶液】 不【绿】Ag+ ——【白,遇水分解】 溶 不【白,不溶于硝酸】 微【白灰色】 不【白】编辑本段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点燃2MgO 2、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1,2都一样)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一般不用考虑)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高温2CO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H2CO3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14、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CuSO4u20225H2O 15、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2H2O2 MnO2(催化剂)= 2H2O+ O2↑ 2、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加热= H2O + CO2↑ 5、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6、氯酸钾分解:2KClO3 MnO2(加热)= 2KCl+3O2↑ 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 加热 =2CuO+H2O+CO2↑ 8、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加热=NH3↑+H2O+CO2↑ 9、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加热=2Hg+O2↑ 编辑本段置换反应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3、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4、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5、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8、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9、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10、氢气还原氧化铁:3H2+ Fe2O3 高温 2Fe + 3H2O 11.活动顺序在前的金属置换在后的金属 编辑本段其他反应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7、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8.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加热2Fe+3H2O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2.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部分活泼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2)部分活泼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AgNO3 === Cu(NO3)2 + Ag (3)部分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6)酸 + 盐 --------新酸 + 新盐 1.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碱 + 盐 -------- 新碱 +新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3.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4.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5.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6.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H2O;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 2 O.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 2 . 故答案为:H 2 O;H 2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应为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化学式为H 2 O; 故答案为:H 2 O.
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化学式
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化学式是:H2O.因为只有H2的分子量是最小的。其分子量是18.第二最小的是:Li2O,其分子量是:分子量为29.88。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应为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什么??
H2O啊 水 相对分子质量为18
化学中各种最大量都是什么?比如工业生产中用量最大金属之类的
1、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2、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 3、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5、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氢气. 6、最早发现氢气的人是瑞士的帕拉塞斯. 7、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9、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1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 11、含氮量最高的化肥是尿素. 12、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3、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是水. 14、除锈效果最好的物质是盐酸. 15、最不活泼的非金属是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得它的任何化合物. 16、熔点最低的单质是氦,为-272℃. 17、熔点最高的单质是石墨,为3652℃. 18、最硬的天地然物质是金刚石. 19、最容易“结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目前已经知道的含碳化合物有近千万种之多. 2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大然气. 2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23、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元素是氮. 24、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约为48.6%,几乎占地壳质量的一半. 26、最早发现并制得氧气的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2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8、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9、海洋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0、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约为地壳质量的7.73%. 3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氟,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直接化合. 3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钫. 33、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白磷,为40℃. 34、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汞,为-38.9℃,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是3410℃. 35、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 36、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银,其次为铜. 37、最富延展性的金属是金,一克金能拉成长达3000米的金丝,能压成厚约为0.0001毫米的金箔,其次是银. 38、目前提得最纯的物质是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其纯度达99 . 999999999%. 39、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4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41、最早炼铁,炼钢的国家是中国. 42、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中国. 43、最早发现电子的人是英国科学家汤姆逊. 44、最早发现稀有气体的人是英国的雷利和拉塞姆. 45、最早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人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 46、最早把天平用于化学研究的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47、创立近代原子学说的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48、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
化学!!!!!!!!!!!
化学性质不活泼的一般都不反应,例如零族元素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概念: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26回答者: 萧影一逸 - 举人 五级 2009-1-30 17:41我来评论>>相关内容u2022 初中化学 物理知识点重点归纳u2022 哪有初中化学人教版知识输理归纳?谢谢u2022 求:初中化学知识点记忆的口诀或巧记方法u2022 跪求初中化学知识点u2022 初中化学知识点(1-5单元) 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 人教版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知识点其他回答 共 1 条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现象:铜丝变黑。6、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8、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9、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注意: 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15、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注意: 碱性氧化物+水→碱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 H2O=2KOH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 ==== Ba(OH)2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O二、分解反应: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8、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 3O2 ↑20、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2、加热氧化汞:2HgO 2Hg + O2↑23、锻烧石灰石:CaCO3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2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u20225H2O 加热 CuSO4 + 5H2O三、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2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28、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9、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30、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3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26-31的现象:有气泡产生。3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33、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32-33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6、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38、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39、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5、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34、镁和氧化铜反应:Mg+CuO Cu+MgO3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 2Fe+3H2O37、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四、复分解反应: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2、碱+酸→盐+H2O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Ba(OH)2+H2SO4==BaSO4↓+2H2O3、酸+盐→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4、盐1+盐2→新盐1+新盐2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5、盐+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五、其它反应: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Ca(OH)2 ==CaCO3↓+ 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 +Ca(OH)2 ==CaSO3+ H20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 +Ca(OH)2 ==CaSO4+ H20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 + SO3 ==== Na2SO4 + H2O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CO高温Fe+CO2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高温3Fe+4CO213、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14、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 == 6CO2 + 6H2O
初中化学一些概念
看看你的课本什么都有了
初中的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汇 :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u2022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O 常用口诀: 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1.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3.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4.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用做题来强化口诀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u2022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u2022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问一个化学问题
一、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u2022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1)漏斗下端紧*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固体 液体 单质 的颜色 性质 等 百度知道 回答中包含化学式 谢谢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5种):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2、红色固体:铜——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 3、蓝色晶体: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4、蓝色沉淀:氢氧化铜5、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8、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二)、液体的颜色 10、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1、紫色溶液:石蕊溶液12、黄色溶液: 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3、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无色液体: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15、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三)、常见气体16、无色气体:单质——氧气,氢气,氮气。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氯化氢,二氧化硫。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 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 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 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常见化学物质俗名与化学式对照表俗名 化学式 中文名称 备注胆胆矾、蓝矾 CuSOu2084·5Hu2082O 五水合硫酸铜 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无机农药)绿矾、黑矾 FeSOu2084·7Hu2082O 七水合硫酸亚铁 药用明矾、白矾 钾矾、钾铝矾、钾明矾) KAl(SOu2084)u2082·12Hu2082O 十二合水硫酸铝钾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净水剂)石膏 CaSOu2084·2Hu2082O 二水合硫酸钙 建筑、医用钡餐、重晶石 BaSOu2084 硫酸钡 钡餐用于消化道检查(造影剂)大理石、石灰石、白垩 CaCOu2083 碳酸钙 制取二氧化碳,用于工艺美术,装饰等赤铁矿、铁红、铁锈 Feu2082Ou2083 氧化铁 练制生铁,矿物颜料宝石抛光等石英、石英砂、脉石 SiOu2082 二氧化硅 炼制玻璃,用于建筑等烧碱、火碱、苛性钠(片碱) NaOH 氢氧化钠 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制造化学试剂等生石灰 CaO 氧化钙 用于制造电石、液碱、漂白粉 和石膏等石灰乳、熟石灰、消石灰 Ca(OH)u2082 氢氧化钙 可用于配制波多液(无机农药)及建筑等草木灰 Ku2082COu2083 碳酸钾 钾肥铜绿、孔雀石 Cuu2082(OH)u2082COu2083 碱式碳酸铜 用于医药,孔雀石是名贵宝石苏打、纯碱 Nau2082COu2083 无水碳酸钠 主要用于轻工、建材、化学工业、制作玻璃小苏打(重碳酸钠) NaHCOu2083 碳酸氢钠 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疏松剂)及医药石碱 Nau2082COu2083·10Hu2082O 十水合碳酸钠 用于医药(易风化,化学变化)天然气、沼气 CHu2084 甲烷 用作燃料萤石 CaFu2082 氟化钙 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及制备氟化氢大苏打(海波) Nau2082Su2082Ou2083 硫代硫酸钠 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皓矾 ZnSOu2084·7Hu2082O 七水合硫酸锌 用于实验与工业生产爆鸣气 Ou2082、Hu2082 氢气跟氧气 用于实验的混合物水煤气 CO、Hu2082 一氧化碳、氢气的 用作燃料混合物 普钙 CaSOu2084·2Hu2082O、 磷酸二氢钙和 属水溶性速效磷Ca(Hu2082POu2084)u2082 石膏的混合物 肥,可直接作磷肥,也可用于制复合肥料重钙、过磷酸钙 Ca(Hu2082POu2084)u2082 磷酸二氢钙 酸性磷肥,也可用于食品发酵漂粉精 Ca(ClO) u2082、 次氯酸钙、 杀菌、消毒、净3Ca(ClO) u2082·2Ca(OH) u2082 三次氯酸钙合二氢氧化钙 化和漂白碱石灰 CaO、NaOH 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干燥剂的混合物碱白泥 CaCOu2083、NaOH 碳酸钙,氢氧化钠 用作煤的固硫剂的混合物笑气 Nu2082O 一氧化二氮 曾为医用麻醉剂,现在主要用于表演泻(利)盐 MgSOu2084·7Hu2082O 七水硫酸镁 作为医用,农肥等磁铁矿 Feu2083Ou2084 四氧化三铁 最重要和最常见的铁矿石矿物水镁石 Mg(OH)u2082 氢氧化镁 作为提取镁的原料之一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主要成分对照表化学名称化学式俗名化学名称化学式俗名硫酸锌ZnSO4·7H2O皓矾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生石膏硫酸钡BaSO4钡餐,重晶石2CaSO4·H2O熟石膏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绿矾NaR磺化煤十水硫酸钠Na2SO4. ·10H2O芒硝甲醇CH3OH木醇、木精十二水硫酸铝钾KAl(SO4) 2·12H2O明矾乙醇CH3CH2OH酒精氟化钙CaF2莹石硅酸钠Na2SiO3水玻璃、泡花碱KCl·MgCl2·6H2O光卤石碱石灰CaO+ NaOH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胆矾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铜锈CuFeS2黄铜矿一氧化二氮N2O笑气碳化钙CaC2电石乙二酸HOOC-COOH草酸四氧化三铁Fe3O4磁铁矿石三氯甲烷CHCl3氯仿三氧化二铁Fe2O3赤铁矿石COCl2光气2Fe2O3·3H2O褐铁矿石CO(NH2) 2尿素碳酸亚铁FeCO3菱铁矿石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KAlSi3O8正长石丙三醇CH2OH-CHOH- CH2OH甘油二氧化硅SiO2石英、水晶硬脂酸C17H35COOH十八酸二氧化碳CO2干冰软脂酸C15H31COOH十水硼酸钠Na2B4O7·10H2O硼砂油酸C17H33COOH三氧化二铝Al2O3刚玉(蓝宝石、红宝石)甲醛HCHO蚁醛(其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十水碳酸钠Na2CO3·10 H2O纯碱、苏打银氨溶液[Ag(NH3) 2]OH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 苛性钠乳酸CH3-CH(OH)-COOH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 白垩葡萄糖C6H12O6氧化钙CaO生石灰蔗糖C12H22O11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 石灰乳麦芽糖C12H22O11
初中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
初中化学~~~
1.在离子化合物中,镁元素为+2价,这就是因为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氯元素为-1价,这是因为2个氯原子得到2个电子。(MgCl2)2.在共价化合物中,氢元素为+1价,这是2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共用了2对 电子,电子对偏离氢。氧元素为-2价,这是因为1个氧原子和氢原子共用了2对电子,电子对偏向氧。(H2O)
初三化学知识点
转抄;最佳答案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u2022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u2022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回答者:hellokoko_ - 助理 二级 5-18 21:20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化学之最
1、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2、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 3、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5、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氢气。 6、最早发现氢气的人是瑞士的帕拉塞斯。 7、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9、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1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 11、含氮量最高的化肥是尿素。 12、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13、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是水。 14、除锈效果最好的物质是盐酸。 15、最不活泼的非金属是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得它的任何化合物。 16、熔点最低的单质是氦,为-272℃。 17、熔点最高的单质是石墨,为3652℃。 18、最硬的天地然物质是金刚石。 19、最容易“结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目前已经知道的含碳化合物有近千万种之多。 2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大然气。 2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23、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元素是氮。 24、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约为48.6%,几乎占地壳质量的一半。 26、最早发现并制得氧气的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2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8、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9、海洋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0、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约为地壳质量的7.73%。 3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氟,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直接化合。 3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钫。 33、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白磷,为40℃。 34、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汞,为-38.9℃,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是3410℃。 35、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 36、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银,其次为铜。 37、最富延展性的金属是金,一克金能拉成长达3000米的金丝,能压成厚约为0.0001毫米的金箔,其次是银。 38、目前提得最纯的物质是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其纯度达99 . 999999999%。 39、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4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41、最早炼铁,炼钢的国家是中国。 42、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中国。 43、最早发现电子的人是英国科学家汤姆逊。 44、最早发现稀有气体的人是英国的雷利和拉塞姆。 45、最早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人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 46、最早把天平用于化学研究的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47、创立近代原子学说的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48、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
化学史上的之最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一、化学史之最 1.最早应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中国. 2.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3.最早发现并制得氧气的科学家有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4.最先提出分子概念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 5.最先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6.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二、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少的元素是砹.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 三、化合物之最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2.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占人体重的2/3. 4.含氮量最高的化学肥料是尿素. 四、单质之最 1.密度最小的单质是氢气,最重的气体是氡. 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单质是金刚石. 3.熔点最高的非金属物质是碳(碳的熔点是 ),熔点最低的非金属是氦. 4.最易燃的非金属是磷,白磷的着火点仅 . 5.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单质是硅,其纯度达到12个“9”,即99.9999999999%. 6.地球上最硬的金属是铬,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最软的金属是钠,用刀就可以把它切开. 7.地球上最重的金属是锇和铱,最轻的是锂. 8.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为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为 . 9.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10.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是铁. 11.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380克金拉成细丝,可以由北京沿铁路延伸到上海,由金压成的薄片五万张叠加在一起才有1mm厚. 12.最贵的金属是锎,1克锎价值1千万美元,为黄金价格的50多万倍.
初中所有化学式的学名,如熟石灰Ca{OH}2。干冰:CO2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u2022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CaO 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NaOH 氢氧化钠 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 碳酸钠 纯碱、苏打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金刚石、石墨:C 水银、汞:Hg 生石灰、氧化钙:CaO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氢硫酸:H2S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酒精、乙醇:C2H5OH 氨气:NH3 (碱性气体) 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氨气:NH3 (碱性气体) 氨水、一水合氨:NH3u2022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回答者: 细雨§飘飘 | 五级 | 2011-3-25 21:38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干冰 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氢硫酸 H2S 亚硫酸 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 汞 Hg 纯碱、苏打、面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晶体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 氢氧化钠 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亚硝酸钠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回答者: 阳江瑶柱 | 一级 | 2011-3-25 21:41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干冰:CO2 胆矾、蓝矾:CuSO4u20225H2O 双氧水:H2O2 铁红、铁矿:Fe2O3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 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求中考化学要点!!!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 、N2 、CO2、H2O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9、(1)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12、(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氧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N元素。(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1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19、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2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2)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 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得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3、O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难溶于水4、O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点燃C + O2═══CO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S +O2 ═══ SO2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4P + 5O2═══2P2O5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3Fe + 2O2═══Fe3O4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体。 点燃2Mg+ O2═══ 2MgO5.实验室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一般不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因为反应需要加热。6.收集气体的方法(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氢气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N2只能用排水法。 7、水通直流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9、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Zn+ H2SO4═══ZnSO4+ H2↑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 ═══ H2CO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H2O + CO2↑ (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H2O ,该反应可用于CO2气体的检验13、CO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CaCl2+H2O+C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 16、CO中毒,又叫煤气中毒。CO难溶于水, 当被吸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CO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用CO作还原氧化铜等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17. (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18.铁的冶炼原理:3CO + Fe2O3 ══ 2Fe + 3CO2 (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21、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会减小,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不能用NaOH干燥的气体是SO2、CO2、HCl。 22、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当溶液为中性时,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都不变色。23、氢氧化钠固体要密闭保存,原因是氢氧化钠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产Na2CO3而变质,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用过量的稀盐酸检验(看是否有气泡产生)。除Na2CO3时可加适量的石灰水即Ca(OH)2。 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试剂瓶中时应用橡皮塞。24、Ca(OH)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其水溶液称石灰水。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Na2CO3 )的俗称是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的俗称是小苏打。26、工业上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水、纯碱(Na2CO3)制烧碱的方法:(1)高温锻烧石灰石生成CaO;(2)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3)Ca(OH)2与Na2CO3反应可生成烧碱(NaOH)。 7.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素,前四种是有机物。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糖类、油脂三大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症。11.人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实验室用做热源的酒精是可再生能源。要积极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13.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15. 土壤里常缺乏N、P、K等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因此需对农作物施用化肥。16.农药波尔多液用是胆矾CuSO4u20225H2O和生石灰混合制得的,不能用铁桶盛装。17. 水的污染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防治: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18.大气污染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烟尘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NO2、CO,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19.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PH<5.6)。酸雨的危害有: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20. “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与此相符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相同质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因此上述四种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顺序是:Al>Mg>Fe>Zn。 6、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10、实验室制取H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11、鉴别O2、H2、CO、CO2、CH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2、CO、CH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4(或其他含C、H、O元素的有机物)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 (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2)NaCl(MgCl2或HCl)加入适量的NaOH (3)CaCl2(HCl)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4)BaCI2粉末(BaSO4)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