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
-
顺序:大到小1432657
对于同类元素的原子,他们的亲和性其实体现于物质的碱性。
在这里我们先来看带苯环的几个物质啊,这几个物质其实都相当于是苯酚的取代物的负离子。
那么我们就来看他们的取代基,首先我们知道,对于就是吸电子取代基的话,他们是会使物质的碱性和亲和性降低,而给电子取代基会使物质的碱性或亲和性升高。
那么从给电子到西店子有这样一个顺序,给电子最厉害的是甲氧基,其次是甲基,再之后是没有取代的,苯环最后是吸电子的硝基,同时吸电子基越多,他们吸电子效应就越强。
对于带了消积的几个物质及最后这三个啊,是邻硝基的物质比间硝基的物质吸电子效应更强,而带有两个硝基取代的物质,它们吸电子效应是最强的,也就亲和性是最弱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
相关推荐
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
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可以按照以下规则排列:1.强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高度亲电性,能够强烈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强吸电子基团有:氟(F)、氯(Cl)、溴(Br)、碘(I)等氢键酸、硫(S)、氮(N)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2.中等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中等的亲电性,比较稳定但不如强吸电子基团。常见的中等吸电子基团有:羧酸(-COOH)、酮(-C=O)、酯(-COO-)、醛(-CHO)等含有极性键的官能团。3.弱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较弱的亲电性,不太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弱吸电子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苯基(-C6H5)等含有碳-碳单键的基团。吸电子性的强弱顺序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化学反应而有所不同。此外,吸电子性的评估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例如在溶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基团的吸电子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上述顺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化学反应和机制进行判断。2023-11-20 07:59:361
吸电子基团强弱怎么排序?
常见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强弱排序结果如下:1、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2、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两种基团的电子效应类型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效应。电子效应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化学现象的一种理论。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两种。诱导效应是建立在定域键基础上、短程的电子效应;而共轭效应是建立在离域键的基础上、远程的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两种效应同时存在。2023-11-20 07:59:501
基团的吸电子能力有哪些?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负离子给电子,正离子吸电子。单键氧,单键氮,单键硫等等是给电子(共轭给电子>诱导吸电子)(例如羟基,巯基,氨基,甲氧基,甲硫基,取代氨基等)。带有不饱和键直接相连的基团,例如羰基(C=O),硫酰(-S=O)等等是吸电子(共轭)。烷基给电子(共轭,超共轭)。此外,卤离子是诱导吸电子,共轭给电子,若其直接连接不饱和键。主导为共轭给电子效应,其他为诱导吸电子效应主导。常见的电子基团: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00:031
常见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诱导效应的强弱顺序及其规律是什么?
对同族元素来说,吸电子诱导效应:一F > 一C l > 一B r > 一I对同周期元素来说,吸电子诱导效应:一F > 一OR > 一NR2对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S成分多,吸电子能力强。一N > =NR > 一NR2一C=CR > 一C6H5 > 一CR=CR2 > 一CR2一CR2具有斥电子效应的基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CH3)3C一>(CH3)2CH 一>CH3CH2 一> CH3一烷基只与不饱和碳相连时才呈+ I 效应。2023-11-20 08:00:201
请问吸电子诱导效应和斥电子诱导效应的基团分别有哪些,最好根据它们效应的强弱进行一下排序~谢啦
吸电子基-NO2>-N(CH3)3>-CN>-F>-CL>-BR>-I>-OCH3>-C6H5>-H 供电子基-C(CH3)3>-CH(CH3)>-CH2CH3>-CH3>-H。 【吸电子还是供电子效应是针对其所连接的原子或分子来说的,比如硝基连在苯环上,那么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因为硝基与氧的连接方式是一个氮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以双键相连,因为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所以,两个双键的电子云都偏向于氧,那么整个基团的电子云在两个氧的拉动下均偏向于氧,所以,这个基团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再比较下一个基团CN,氮的电负性比碳大,所以电子云偏向氮,同理,这个集团也是吸电子的.对于后面的OCH3和OH可以这样解释,氧上有孤对电子既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又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两个效应的加和作用使它的吸电子效应减弱了.2023-11-20 08:00:341
恳求大神搭救,常见的供电基与吸电基有哪些,顺便排一下强弱顺序!临近期末,急求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00:591
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的吸(供)能力排序?急!
吸电子基团-N(CH3)3+> -NO2>-CN>-COOH>-SO3H>-CHO>-COR给电子基团-O->-NH2>-NHR>-NR2>-OH>-OCH3>-NHCOCH3>-OCOR>-Ph>-R>-X所有的甲基都可以换作其他的基团,我所了解的就这么多,其他能用到的可以加上去2023-11-20 08:01:094
甲基与乙基哪个吸电子能力强?判断吸电子能力的强弱的基准又是什么呢?求详细解释。
甲基和乙基都是供电子基团,其供电子的机理是诱导效应,其中乙基的供电子能力略强于甲基。吸电子基团的常见机理分为诱导作用和共轭作用,前者比如卤素原子,后者比如苯环上的硝基,等等。受汞污染的底泥中还存在着另一类抗汞微生物,它们有反甲基化作用,能去除甲基汞的毒性。1968年以来已发现各种抗汞细菌200多株,典型菌株为假单胞杆菌K62(Pseudomo-nas K62)。这些微生物能把氯化汞还原成金属汞。也可使有机汞如甲基尔、乙酸汞和苯基汞等转化成金属汞以及相应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和苯。利用微生物的这种功能可发展生物冶汞技术。扩展资料:转甲基:甲基由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化合物上的酶反应:A+B-CH3→A-CH3+B。由于N5、N10-亚甲四氢叶酸的酶促还原作用生成N5-甲基四氢叶酸,由一种钴胺酰胺酶的作用将甲基由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到同型半胱氨酸上而生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由于ATP的作用变成S-腺苷酰甲硫氨酸,此化合物被用做甲基供体生成各种甲基化合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基2023-11-20 08:01:204
有机化学中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能力顺序为,如何去理解记忆它
吸电子基团-N(CH3)3+> -NO2>-CN>-COOH>-SO3H>-CHO>-COR给电子基团-O->-NH2>-NHR>-NR2>-OH>-OCH3>-NHCOCH3>-OCOR>-Ph>-R>-X所有的甲基都可以换作其他的基团2023-11-20 08:01:552
比较以下几个吸电子基的吸电子能力
一般而言,吸电子的顺序是这样的:c=o羰基> 氰基>>炔基~苯基>>c=c烯基氰基的氮,高电负性吸电子能力很强,所以氮依靠三键吸相邻碳上的电子,于是这个碳吸相邻的碳上的电子的能力也增强了很多。氰基是极性基团,依靠西格玛键(诱导效应)和2个pi键(共轭效应)吸引相邻位置的原子上的电子。相对而言,乙烯基几乎是没有极性的基团,只是依靠pi键吸电子。2023-11-20 08:02:131
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口诀是什么?
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口诀是对外表现负电场的基团供电子基;对外表现正电场的基团吸电子基。供电子基团当取代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后,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的基团;反之,苯环上电子密度降低的叫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的特点:供电子基团的强弱程度可以通过测量偶极矩而得知,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关取代羧酸的酸解离常数而大致估量。它随距离的增长而迅速下降,故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考虑三根键的影响。诱导效应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电子云是沿原子链移动或传递的,这一点与场效应不同。2023-11-20 08:02:221
吸电子基和给电子基强弱的判断?请给出个人经验,勿复制,
供电子基:对外表现负电场的基团. 吸电子基:对外表现正电场的基团. 2.根据如:甲基(CH3),用还原法给它加上一个氢原子(-H)将其还原为甲烷,因为2023-11-20 08:02:351
有机中常见基团的电子效应
吸电子基:-NO2,-CHO,-COOH,给电子基:-OCH3,-OH,-CH3.2023-11-20 08:02:463
下列四个选项中,亲电反应最强最弱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个题出的有问题, 因为芳环的亲电取代有一个定位问题, 即邻对位的亲电取代强但对间位取代就是最弱的。 下面的答案只是一个定性的解释, 并没有考虑定位问题)。亲电反应指缺电子(对电子有亲和力)的试剂进攻另一化合物电子云密度较高(富电子)区域的反应。换言之, 在苯环体系中, 被进攻的碳上电子密度越高, 反应越有利。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 因此苯环电子密度减弱。NH2基团因为N的孤对电子向苯环转移, 苯环电荷密度增高。NHOCH3上N的孤对电荷受相邻O的吸引, 向苯环上的离域较NH3减弱, 但仍强于无取代的苯环。 因此按强到弱: NH2 > NHOCH3> H> NO22023-11-20 08:02:531
哪些基团吸电子能力强?
一、吸电子基团1、强吸电子基团叔胺正离子(-N+R3)、硝基(-NO2)、三卤甲基(-CX3)X=F、Cl2、中吸电子基团氰基(-CN)、磺酸基(-SO3H)3、弱吸电子基团甲酰基(-CHO)、酰基(-COR)、羧基(-COOH)二、推电子基团1、超强基团氧负离子(-O-)2、强给电子基团二烷基氨基(-NR2)、烷基氨基(-NHR)、氨基(-NH2)、羟基(-OH)、烷氧基(-OR)3、中等基团酰胺基(-NHCOR)、酰氧基(-OCOR)扩展资料:举例:一、硝基硝基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硝酸分子中去掉一个羟基后剩下的基团。硝基与其他基团(主要是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硝基化合物。二、氰基氰基(CN)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叁键相连接。这一叁键给予氰基以相当高的稳定性,使之在通常的化学反应中都以一个整体存在。因该基团具有和卤素类似的化学性质,常被称为拟卤素。通常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无机氰化物,俗称山奈(来自英语音译“Cyanide”),是指包含有氰根离子(CN-)的无机盐,可认为是氢氰酸(HCN)的盐,常见的有氰化钾。三、甲酰基可以看作甲酸分子中去掉羟基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实际就是醛基(aldehyde group)。四、氨基氨基(Amino)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碱基,所有含有氨基的有机物都有一定碱的特性,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五、羟基羟基化学式为-OH,是一种常见的极性基团。羟基主要分为醇羟基,酚羟基等。羟基与水有某些相似的性质,羟基是典型的极性基团,与水可形成氢键,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称为氢氧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给电子基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电子基团2023-11-20 08:03:001
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强弱集团集团排序,比如乙炔基和乙烯基那个强啊?
单论诱导效应的话,乙炔基比乙烯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强一些。因为乙炔基中C是sp杂化,乙烯基中C是sp2杂化。sp杂化的方式与sp2杂化方式相比,sp杂化中s轨道的成分更大一些,s轨道离核近,电负性更强,所以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更强一些。如说只是考虑诱导效应,而不论共轭效应的话。那么有机化学书上有一个“电负性”表,电负性越大的基团,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越强。电负性小于C的,就表现出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如果加上共轭效应,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羟基,脂肪羟基表现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而芳香羟基在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和给电子的共轭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总体表现出给电子效应。总之,只看诱导效应,就对比原子的电负性。原子相同的,就对比杂化方式。2023-11-20 08:03:162
胆碱,氨气,苯胺,甲胺,二甲胺,三乙胺,乙酰胺,碱性强弱顺序?
由强到弱:胆碱、三乙胺、二甲胺、甲胺、氨气、苯胺、乙酰胺判断方法N上联接的基团吸电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弱。基团斥电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强望采纳!2023-11-20 08:03:261
有机化学问题
第二个问题, jiujiujiuzi 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就不再赘言,仅讨论第一个问题。醇、(水)、酚、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如果不考虑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则四者酸性依次增强。先说醇,醇的酸性比水弱,可理解为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羟基sigma电子云朝向H的方向稍偏离,降低羟基的极性,使其比水更难电离出H离子。再说酚,羟基上氧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轨道与苯环上的C形成sigma键,另一轨道与H形成sigma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C-O sigma键可以比较自由的旋转,从而使其中的一对孤对电子电子云的取向可以和大pi电子云方向近似(位于一个面内),电子云可一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但由于电子云取向并非平行,故重叠程度较低(比π-π共轭重叠程度低)。这就是所谓的n-π共轭(n是所谓的非键轨道,即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共轭的结果是使孤对电子运动范围增大(在整个共轭体系内运动),氧原子这对孤对p电子原本近乎是归O专有,现在被“共产”了,所以电子云密度下降(O的局部负电荷减小),O原子电子云密度下降后就更有能力吸引O-H sigma成键电子云,使羟基的极性增强,H(相对没有苯环时,即苯环被H取代,即水)更易于电离。这里苯环可以视为一种吸电子基团(由于n-pi共轭效应使O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对于羧酸,引起酸性较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羰基氧对羟基sigma电子有较强的(吸电)诱导作用,使其更靠近羟基氧,从而增大羟基极性,易于电离。二是羰基pi电子与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n-pi共轭,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吸引羟基sigma电子能力增强,羟基极性增强。另一方面电离形成的羧酸根阴离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电离的发生。羰基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羰基pi电子与另一氧上的孤对p电子形成p-pi共轭(重叠程度较原本的n-pi共轭大),体系能量下降,并有效降低氧原子上的过剩电荷,也使体系稳定。未完待续 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中,邻位羟基O对羧酸羟基sigma电子的诱导作用很微弱(相隔4个化学键),可以忽略。对羟基苯甲酸的诱导效应更微弱,故诱导效应可不考虑。邻羟基苯甲酸中存在的分子内氢键是引起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形成氢键后,邻位羟基H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原本是近乎裸露的质子),即羰基O上的孤对电子云向邻位羟基H移动,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使其吸电子能力增强,从而羧酸羟基sigma电子向羧酸羟基O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增其,酸性上升。对羟基苯甲酸的对位发生的n-pi共轭(不是p-pi共轭,参见前面对苯酚的描述),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云密度增加后就会沿化学键朝向羧酸羟基H的方向移动,羧酸羟基极性减弱,酸性降低。在这个例子中对位羟基O主要发生n-pi共轭而对被考察基团有供电作用,而诱导吸电效应非常微弱。因此是个推电子基团。在其它例子中羟基可能是吸电子基团(不存在n-pi或p-pi共轭时,并且和被考察基团相距三个键以内)。氨基也有类似的情况。上两段文字都是和苯甲酸比较。甲酸>苯甲酸>苯乙酸>乙酸的比较较为复杂。四者间差异本就不大,难以用定性的语言准确说明(书上的解释往往也会闪烁其词,让人不得要领)。明天再做进一步讨论。 甲酸>苯甲酸还是可以定性说明(二者pKa差距相对较大)的。苯甲酸中羧基C采取sp2杂化分别与苯基C,羟基O,羰基O成sigma键,C还有一个p轨道(垂直于sp2杂化平面,杂化平面与苯环共面),与羰基O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pi键,这个pi键电子云与苯环上的大pi电子云平行,二者重叠形成更大的pi-pi共轭。共轭作用的效果是使原本偏向于羰基氧原子的pi电子云移向C-C单键(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上升,从而对羟基sigma电子有推斥作用,减小羟基极性,酸性减弱(与甲酸相比)。再比较苯乙酸>乙酸,这用定性理论也可基本正确分析。首先搞搞清楚甲基相比H通常斥电子的原因,不妨考虑H-C-R和CH3-C-R的区别。H-C中sigma电子稍偏向C,C-C中sigma电子假定不受其他基团的影响sigma电子处于中间,但CH3-C中,甲基碳原子上有三对sigma电子,每一对电子都稍偏向于C,这样甲基C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升高,使C-C sigma电子向另一个C原子方向移动,通常比H-C-R中H-C sigma电子还靠近右方的C原子,从而相比H原子甲基显示出推电子作用。现在比较甲基和苄基(苯代甲基)的电子效应的不同。苄基中一个甲基H被苯基取代,暂不考虑超共轭效应,仅考虑不同电负性引起的诱导效应。H被苯基C取代,C-C键电子云相比H-C电子云稍偏向左侧(不必考虑苯环上其它碳氢sigma电子的影响,对后面要讨论的羟基超过3个化学键),故供电子能力较甲基略弱。再考虑苄基C-H sigma电子和苯环大pi电子的sigma-pi超共轭效应(这种共轭的重叠程度相比其它类型很弱,故称超共轭效应),苯基1号C和亚甲基C之间的sigma键可以较自由旋转,转到大pi电子云与C-H sigma电子云平行的时候,二者可以发生重叠(共轭),共轭的结果使C-H sigma有微弱的流向苯环上的趋势,从而亚甲基C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吸引电子的倾向,故苄基的斥电子效应较甲基弱。从而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至于苯甲酸>苯乙酸就难以定性比较了。苄基亚甲基上连着个H,而苯基1号C连着两个C,从诱导效应角度上说,苄基比苯基推电子能力强。但苯基和羧基作用后发生pi-pi共轭,使羰基C电子云密度上升,对于羟基而言苯基的存在起着推电子作用。而苄基中存在的超共轭效应又使苄基的推电子能力下降。这几个因素的存在使二者对羟基的sigma电子的影响变得扑朔迷离。故而难以定性比较。事实上,二者的pKa极为相近,只能用严格的定量量子化学计算才有可能说明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1 (极性溶剂,例如水中)酸性强弱的本质:结构中含有X-H(最常见的是羟基)的物质,其中X-H键的极性越强(sigma电子对越靠近X,也即H原子越接近于“裸露”的质子,<还可以说X-H键越接近于离子键>),在极性溶剂中越容易电离为游离的H+离子,则该物质的酸性越强。2 结构中其它部分的电子效应可以显著影响X-H的极性。电子效应包括:1 因电负性不同导致的诱导效应,2 共轭效应,3 超共轭效应,4 氢键效应,5 其它分子内或分子间力的电子效应(最后一点通常相对很微弱,但在复杂分子中却很重要,难以定性讨论,定量计算也极其困难)。其它部分各种可能存在的电子效应的总体效果表现为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或排斥作用。3 其它部分对X-H中的sigma电子起着吸引作用时,sigma电子将向X方向移动,极性增强。酸性增强。反之,斥电子的情形酸性减弱。【需要注意】:吸引或排斥是相对而言(未必指真实的吸引或排斥作用,真实的作用必须考虑整个分子的其它部分进行定量计算才可知道),两个基团相比,甲的斥电子能力相对较强,就是吸电子能力相对较弱。4 各种基团对被考虑的X-H的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电子效应的方方面面,其中明显小的作用可以忽略(例如诱导效应相隔三个化学键以上)。脱离具体情况,说某种基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是荒谬的(例如,常常被视为斥电基团的甲基,不同具体情况下也可表现为吸电,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其实毫无争论的必要,真实的作用只能通过定量计算才能知道,定性分析只能相对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正因如此,简单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实质上没有任何用途(常会误导人,也正因如此,我本人从不记这些),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透彻理解以上内容。不过上述内容的确有点错综复杂,没有较深厚的化学键理论功底,是很难从根本上理解的。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解答楼主的疑惑(否则没有必要说这么多,楼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暂时跳过,待其它知识够用时可再看此文),而是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澄清网络上种种错误或肤浅的观点,帮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问题。吸电子基和斥电子基的强弱顺序有什么好办法记?如上文所说简单记忆这个用处不大(除了应付低水平的试题),必须在具体问题中综合考虑各种电子效应去体会。2023-11-20 08:03:361
请问,苯酚中羟基的对位上分别连有甲基、硝基、甲氧基、溴原子,酸性强弱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呢?谢谢
苯酚的酸性比水、醇强,其原因在于由苯酚解离而生成苯氧负离子,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使负电荷分散到整个体系中,从而是体系趋向于稳定。从而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O-H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H能以氢离子的形式解离而显酸性。因此,不难理解苯环上如果连有吸电子基时,而已使酚的酸性增强,连有供电子基时可以是酸性减弱。其中硝基为强吸电子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动态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为供电子基,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大于甲基,所以酸性是对甲基苯酚大于对甲氧基苯酚;而溴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大于供电子共轭作用,所以酸性应该为增强。综上所述,酸性强弱顺序是对硝基苯酚>对溴苯酚>对甲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这个好久没有玩知道了,怎么问别人问题的。。。。2023-11-20 08:03:572
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强弱集团集团排序,比如乙炔基和乙烯基那个强啊?
分很多,这里跟你说两个主要的吧,吸电子基团:NO2>CN>F>COOH>Cl>Br>I>C≡C>OCH3>OH>C6H5>C=C>H给电子基团:(CH3)3C->(CH3)2CH->CH3CH2->CH3->H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2023-11-20 08:04:061
化合物的极性怎么排列的?
化合物的极性排序顺序正确的如下:最常见的化合物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二甲胺、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酰胺、醇类、酚类、羧基类。烷烃极性最小,因为其中的C和H的电负性差不多,电荷分离不明显。烯烃有双键,极性比烷烃大。有的书上说双键是吸电子的,所以电荷有分离,我认为这只是从最终效果解释,理论上分析,可能是由于双键与周围的C-H键形成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电子偏向双键。化合物的极性:极性是指整个分子电荷分离的程度,分离程度越大,极性越大。所以通常含有N、O、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分子极性会比较大,但需要注意,氯仿极性比二氯甲烷大,因为氯仿多一个吸电子的氯,但四氯化碳极性小于氯仿,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结构,这有点类似拔河。化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对于基团对物质极性的影响应该跟物质的结构有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上那个基团会使极性增大或减小,应综合分析,一般吸电子基团会使电子云发生偏移,产生极性,但是如果是对称的话,则物质可能为非极性的。2023-11-20 08:04:211
有机酸的强弱排序
有机酸的强弱可简单的从与羧基连接的基团对电子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大小判断(有时还需考虑共轭效应等):基团吸电子能力越强,酸性越强;斥电子能力越强,酸性越弱。一般地基团中含有-F、-Cl、-NO2等吸电子基团,酸性较强,含有烷基-R等斥电子基团,酸性较弱。这里草酸HOOC-COOH,与羧基相连的是吸电子基团,而醋酸CH3-COOH与羧基相连的是斥电子基团,所以草酸酸性较强。三氟甲磺酸,是最强的有机酸。当然,它不是羧酸类的。但是可以看出吸电子能力对酸性的影响。2023-11-20 08:04:512
胺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碱性情况:甲胺>N-甲基苯胺>苯胺>三苯胺。胺的碱性主要跟氨基所连的基团和空间效应有关,氨基上连有给电子基团的,碱性增强,连有吸电子基团的碱性减弱,所以一般脂肪胺的碱性大于芳香胺的碱性,在脂肪胺中二级胺的碱性强于三级胺的碱性,主要是因为空间效应的影响。扩展资料:N-mgc>三苯胺胺的碱性主要跟氨基所连的基团和空间效应有关,氨基上连有给电子基团的,碱性增强,连有吸电子基团的碱性减弱,一般脂肪胺的碱性大于芳香胺的碱性。苯胺和甲醇在铅锌铬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粗品N-甲基苯胺。再经蒸馏脱除甲醇、水、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而得N-甲基苯胺成品。该反应也可在三氯化磷存在下反应(苯胺:甲醇:三氯化磷=1:0.9:0.003mol)。2023-11-20 08:04:581
为什么双键是吸电子基团?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机化学中取代基效应分为四类: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和场效应。前两者最常见,一般一个取代基究竟是吸电子效应还是给电子效应,一般看这两个效应的综合(当然有些基团不存在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强烈地和原子电负性有关,比如卤素原子电负性大,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且F>Cl>Br>I。同时含有不饱和键的基团,不饱和程度越大,吸电子性越大,因为成键原子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越高,对电子云吸引能力越强,所以炔基吸电子性强于烯基。诱导效应一般传递原子数目最多3个,主要影响2个碳原子的距离。共轭效应存在于含有p轨道或者π键的体系中,如果该基团的第一个碳原子上面连接有不饱和键,比如苯环基、羰基、醛基、硝基等,那么这个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如果该基团第一个碳原子不含有不饱和键,比如卤素、羟基、氨基、烷氧基等,则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究竟一个基团具有什么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两者。比如对于羰基,是吸电子诱导效应+吸电子共轭效应,所以综合下来是强吸电子基团,硝基、腈基也是如此。对于羟基、氨基等则是吸电子诱导效应+给电子共轭效应,但是后者强于前者,所以是一个给电子基团。这些都是根据大量的实验经验和结果总结出来的,一般测定一个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常常用这个基团取代的苯甲酸的电离常数来判断,因为对位有取代基时,如果取代基是吸电子的,会使得苯甲酸的酸性增强,如果是给电子的则使得酸性减弱2023-11-20 08:05:132
酸性大小次序
这里所有的α-H的酸性都取决于旁边羰基的吸电子性强弱,而羰基的吸电子性强弱可以根据羰基另一侧的片段对羰基的影响来判断从a到f,羰基另一侧的片段分别为H、甲基(你理解成乙基也一样,都是烷基)、氯、乙酰氧基、甲氧基(同样你理解成乙氧基也可以,都是烷氧基)和羟基H一般作为零标,也就是不具有吸电子性也不具有给点自信,所以我们把a看成是度量的零点。对羰基具有给电子效应,也就是增加羰基的电子云密度,削弱其吸电子性,降低α-H酸性的基团有:烷基、烷氧基、羟基其中烷氧基的给电子性强于羟基,羟基强于烷基,所以酸性a>b>f>ePS:f这个物质放在这里,极度脑残,因为有羧基在,α-H的酸性几乎忽略不计,不会有人用羧酸去做类似碳氢酸的缩合反应的。对羰基具有吸电子效应,也就是降低羰基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其吸电子性,增加α-H酸性的基团有:氯、乙酰氧基其中前者吸电子性强于后者。所以酸性c>d>a因此结论是c>d>a>b>f>e2023-11-20 08:05:201
如何判断酸性强弱?
分子中含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会是酸性增强,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吸电子基离酸性基团越近,酸性越强,反之酸性越弱。可根据非金属性活动顺序,非金属性越强,所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对于同主族元素形成的与氢的结合物的水溶液酸性,该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越弱,酸性越强如:HI>HBr>HCl>HF H2S>H2O,其判断的实质都是看该物质失去质子(氢核)的能力。扩展资料:注意事项:中心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对氢原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弱,酸就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越强。相同化合价的不同元素作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酸性越强。酸分子中不与氢原子相连的氧原子数目越多,酸性越强。美国化学家鲍林从实验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把含氧酸用通式表示为(HO)mROn,其中n为非羟基氧原子(即不与氢相连的氧原子)的数目,n越大,酸性越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性2023-11-20 08:05:305
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有机物的酸碱性大小比较?
1)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与碳相连的某原子或基团被作为亲核试剂的某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取代基团提供形成新键的一对电子,而被取代的基团则带着旧键的一对电子离去。活性顺序取决于反应底物的结构。2)亲电取代反应:甲苯>苯>氯苯>硝基苯活性大小:活化作用:强烈活化:-NH2 -NHR -NR2 -OH中等活化:-NHCOR -OR -OCOR弱活化:-R -Ar钝化作用:弱钝化:-F -Cl -Br -I钝化:-NR3 -NO2 -CF3 -CN -SO3H -CHO -COR -COOH -COOR -CONR2。3)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判断依据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般是烯丙基、苄基类 > 叔碳> 仲碳 > 伯碳有共同作用时候,可以加强其稳定性!吸电子基团使得电子云偏离正碳离子,不利于分散正电荷。4)有机物质的酸碱性:范围太大,需要整本书来解释。2023-11-20 08:06:152
三氟乙酸,氯乙酸,溴乙酸,乙醇,乙酸的酸性强弱
首先毫无疑问乙醇的酸性是最弱的对于剩下的4个乙酸衍生物,吸电子基团越强越多的,酸性越强。因为吸电子基团能降低电离后负离子的电荷密度从而使之稳定。三氟乙酸中,氟的电负性最大,而且数量最多,所以酸性是最强的。其次是氯乙酸。溴的吸电子能力比氯弱,所以溴乙酸比氯乙酸弱。乙酸没有吸电子基团,酸性比溴乙酸弱。所以顺序为三氟乙酸>氯乙酸>溴乙酸>乙酸>乙醇2023-11-20 08:06:422
有机化学中,如何分辨第一类定位基和第二类定位基?
除去卤素,供电子的都是第一类定位基团,大多数都带有孤对电子,反应发生在邻位和对位;吸电子的都是第二类定位基团,有重键,以不饱和键形式和其他原子相连,如C=O,C=C等,反应发生的位置在间位。强弱判断可由给电子和吸电子能力来进行判断:第一类定位基,定位取代效应按下列次序而渐减:-N(CH₃)₂ , -NH₂ , -OH , -OCH₃ , -NHCOCH₃ , -R。第二类定位基,定位效应按下列次序而渐减:-N+(CH₃)₃ , -NO₂ , -CN , -SO₃H , -CHO , -COOH扩展资料定位规律如果苯环上已经有了两个取代基,当引入第三个取代基时,影响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因素较多。定性地说,两个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有加和性。1、苯环上已有两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或两个间位定位取代基,当这两个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时,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较强的一个来决定。2、苯环上己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和一个间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这时主要由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来决定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3、两个定位取代基在苯环的1位和3位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第三个取代基在2位发生取代反应的比例较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类定位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取代基定位效应2023-11-20 08:06:527
三氟乙酸,氯乙酸,溴乙酸,乙醇,乙酸的酸性强弱
首先毫无疑问乙醇的酸性是最弱的对于剩下的4个乙酸衍生物,吸电子基团越强越多的,酸性越强。因为吸电子基团能降低电离后负离子的电荷密度从而使之稳定。三氟乙酸中,氟的电负性最大,而且数量最多,所以酸性是最强的。其次是氯乙酸。溴的吸电子能力比氯弱,所以溴乙酸比氯乙酸弱。乙酸没有吸电子基团,酸性比溴乙酸弱。所以顺序为三氟乙酸 > 氯乙酸 > 溴乙酸 > 乙酸 > 乙醇2023-11-20 08:07:172
硝基和甲基的给电子性强弱
-OCH3甲氧基给电子能力最强,然后是-CH3甲基有一定的给电子能力,最弱的是硝基-NO3,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 常见基团的给电子能力-O->-NH2>-NHR>-NR2>-OH>-OCH3>-NHCOCH3>-OCOR>-Ph>-R>-X。吸电子基团的吸电子能力-N(CH3)3+> -NO2>-CN>-COOH>-CHO>-COR >-F>-CL>-BR>-I>-OCH3>-C6H5>-H>-R>-Ph>-OCOR>-NHCOCH3>-OCH3>-OH>-NR2>-NHR->-NH2>-O2023-11-20 08:07:261
有机化学比酸性题
按你编的顺序,其酸性强弱顺序为⑹>⑷>⑸>⑴>⑵>⑶。影响酚的酸性的因素是 芳环上的取代基,如果芳环上连吸电子基,会使酚的酸性增强,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其酸性越强;反之依然。⑹芳环上有两个吸电子基——硝基,且吸电子能力强,所以其酸性最强;⑷有一个强的吸电子基——硝基,其酸性排第二;⑸有一个较弱的致钝基团,也是吸电子基——氯,其酸性排第三;⑴既没有吸电子基,也没有推电子基,排在⑹、⑷、⑸之后;⑵有一个较弱的推电子基——甲基,排在⑴后面;⑶有一个较强的推电子基——羟基,酸性最弱,排在最后。2023-11-20 08:07:331
如何判断官能团的强弱?
官能团的强弱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判断:1. 孤对电子原则:具有孤对电子的官能团一般属于弱官能团,如—OH、—NH2等。2. 重键原则:具有重键(如C=O、C=C等)的官能团一般属于强官能团,如—COOH、—COOCH3等。3. 吸电子和给电子能力原则:具有吸电子能力的官能团如—NO2、—CN等,可以削弱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而具有给电子能力的官能团如—N(CH3)2、—R等,可以提高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根据以上原则,可以对官能团进行强弱判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有机物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2023-11-20 08:07:402
有机化学 亲核取代 基团离去能力比较
若离去基团是阴离子,那么这个阴离子的碱性越弱,离去能力越强。4对应的共轭酸是个强酸,所以4的碱性是最弱,离去能力最强。剩下三个阴离子的氧都与苯环共轭,所以苯环上吸电子基团越多,碱性越弱,碱性排序为3 > 2 > 1。所以四个基团离去能力排序为 4 > 1 > 2 > 32023-11-20 08:07:491
如何比较有机化合物中的酸碱性强弱
可通过比较负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酸性强弱分析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效应来判断碱性强弱运用有机物的酸碱性可在有机化学中分离化合物,比较物质反应活性的差异等 答案补充1、通过分析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可确定酸碱性诱导效应影响物质的酸碱性:一个物质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大,它的酸性越强.而给出质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失去质子形成负离子的周围的取代基对电荷的分散能力.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电荷愈分散,给出质子的能力就愈强,也就愈稳定.因此,任何使电荷分散的结构因素,都能使碳负离子稳定性提高,反之则稳定性降低.一般来说,吸电子的取代基可提高有机物的酸性,而给电子的取代基会降低其酸度.共轭效应也会影响酸碱性.在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扩大了电子运动的范围,使体系稳定.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是极性的双键,由于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作用,使它的α-氢具有一定的酸性.但不同化学环境的α-氢酸性不尽相同.2、对于结构不相似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一些反应比较化台物的酸碱性有些化台物它们的结构差异较大,通过电子效应的空间效应比较难以确定它们酸碱性的关系,如:乙炔钠、氨基钠、氢氧化钠,这三个化合物都是碱,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不是一看就知道的,但可以通过文献中已有的有关反应进行比较,有机化台物的酸碱性就一目了然了.HC=CH +NaNH2一一HC= CNa + H3HC==CNa +H O ——一HC==CH +NaOH从上面不难看出,根据强碱弱酸反应得弱酸弱碱的规则,氨基钠的碱性比乙炔钠要强,而乙炔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乙炔的酸性比氨强,而乙炔的酸性比水弱.知道这一点以后,我们不难理解有关乙炔钠及其他一些碳负离子参与的反应常常必须是无水条件下进行的.通过一些反应来确定化台物之间的酸碱性关系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总之,判断有机化台物的酸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可通过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比较它们的酸碱性大小;对结构不相似的有机物,则应根据文献中的有关反应来判断它们的酸碱性.2023-11-20 08:07:592
如何判断基团吸电子能力强弱,什么软件什么方法可以
推荐使用gaussian及其配套的gaussview这个比较适合入门者使用,因为它的输出结果是可视化的只需要在gaussview程序中建立相应的基团,然后优化其结构。根据其电荷分布及分子轨道能量等可以判断其吸电子能力当然咯,其实吸电子能力一般都是看一眼直接根据经验判断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使用软件。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或者大学低年级学生建议你好好学习不要钻牛角尖2023-11-20 08:08:081
几种胺的碱性比较
胺的碱性大小比较的关键是比较氮上孤对电子的碱性,即孤对电子的给出能力,在气态情况下,一般来说,碱性:无机碱(有氢氧根)>三级碱>二级碱>一级碱>芳香碱>酰胺(接近中性)>亚酰胺(弱酸性)。胺的碱性以碱性电离常数Kb或其他负对数值pKb表示,Kb值越大或pKb值越小,胺的碱性越强。在比较胺的碱性大小时,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结果。考虑空间位阻效应时,一级胺的烃基取代基最少,故其空间位阻最小,质子容易与胺上的N结合,二级胺次之,三级胺的空间位阻最大,因此,此时一级胺的碱性最大;当考虑到溶剂化效应时,要考虑N上的H原子个数,H原子个数越多,溶剂化效应越大,形成的N+越稳定,其对应的化合物碱性越大,所以此时氨的碱性最大,三级胺的碱性最小。/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966af39cda39b6003af3b33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966af39cda39b6003af3b33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966af39cda39b6003af3b330"/>扩展资料:胺的碱性强弱取决于氮原子上末共用电子对和质子结合的难易,而氮原子接受质子的能力,又与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大小以及氮原子上所连基团的空间阻碍有关。脂肪族胺的氨基氮原子上所连接的基团是脂肪族烃基。从供电子诱导效应看,氮原子上烃基数目增多,则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大,碱性增强。因此脂肪族仲胺碱性比伯胺强,它们碱性都比氨强,但从烃基的空间效应看,烃基数目增多,空间阻碍也相应增大,三甲胺中三个甲基的空间效应比供电子作用更显著,所以三甲胺的碱性比甲胺还要弱。芳香胺的碱性比氨弱,而且三苯胺的碱性比二苯胺弱,二苯胺比苯胺弱。这是由于苯环与氮原子核发生吸电子共轭效应,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同时阻碍氮原子接受质子的空间效应增大,而且这两种作用都随着氮原子上所连接的苯环数目增加而增大。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83%BA/775989"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胺">百度百科-胺2023-11-20 08:08:183
如何根据基团的吸电子能力排序?
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可以按照以下规则排列:1.强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高度亲电性,能够强烈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强吸电子基团有:氟(F)、氯(Cl)、溴(Br)、碘(I)等氢键酸、硫(S)、氮(N)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2.中等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中等的亲电性,比较稳定但不如强吸电子基团。常见的中等吸电子基团有:羧酸(-COOH)、酮(-C=O)、酯(-COO-)、醛(-CHO)等含有极性键的官能团。3.弱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较弱的亲电性,不太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弱吸电子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苯基(-C6H5)等含有碳-碳单键的基团。吸电子性的强弱顺序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化学反应而有所不同。此外,吸电子性的评估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例如在溶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基团的吸电子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上述顺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化学反应和机制进行判断。2023-11-20 08:08:372
吸电子基团强弱排序是什么?
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强弱排序是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强吸电子基团叔胺正离子(-N+R3)、硝基(-NO2)、三卤甲基(-CX3,X=F、Cl)。中吸电子基团氰基(-CN)、磺酸基(-SO3H)。弱吸电子基团甲酰基(-CHO)、酰基(-COR)、羧基(-COOH)。影响:当卤代苯中卤素的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为取代苯酚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酚羟基的邻、对位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将使其酸性降低,供电子基团数目越多,酸性越弱。相反,酚羟基的邻、对位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将使其酸性增加,吸电子基团数目越多,酸性越强。当吸电子基团处于间位时,由于它们之间只存在诱导效应的影响,而不存在共轭效应,故酸性的增加并不明显。二芳基醚的制备比较困难,由于芳卤难与亲核试剂反应;但当卤原子的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反应则易于发生。2023-11-20 08:08:521
如何判断吸电子基的强弱?
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可以按照以下规则排列:1.强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高度亲电性,能够强烈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强吸电子基团有:氟(F)、氯(Cl)、溴(Br)、碘(I)等氢键酸、硫(S)、氮(N)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2.中等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中等的亲电性,比较稳定但不如强吸电子基团。常见的中等吸电子基团有:羧酸(-COOH)、酮(-C=O)、酯(-COO-)、醛(-CHO)等含有极性键的官能团。3.弱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较弱的亲电性,不太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弱吸电子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苯基(-C6H5)等含有碳-碳单键的基团。吸电子性的强弱顺序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化学反应而有所不同。此外,吸电子性的评估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例如在溶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基团的吸电子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上述顺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化学反应和机制进行判断。2023-11-20 08:09:061
吸电子基与供电子基的强弱顺序
常见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强弱排序结果如下:1、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2、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具体解释如下:吸电子还是供电子效应是针对其所连接的原子或分子来说的,比如硝基连在苯环上,那么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因为硝基与氧的连接方式是一个氮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以双键相连,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所以,两个双键的电子云都偏向于氧,那么整个基团的电子云在两个氧的拉动下均偏向于氧。所以,这个基团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再比较一个基团CN,氮的电负性比碳大,所以电子云偏向氮。同理,这个基团也是吸电子的。对于后面的OCH3和OH,可以这样解释为氧上孤对电子既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又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两个效应的加和作用使它的吸电子效应减弱了。两种基团的电子效应类型: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效应。电子效应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化学现象的一种理论。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两种。诱导效应是建立在定域键基础上、短程的电子效应;而共轭效应是建立在离域键的基础上、远程的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两种效应同时存在。2023-11-20 08:09:181
吸电子基团有哪些
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可以按照以下规则排列:1.强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高度亲电性,能够强烈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强吸电子基团有:氟(F)、氯(Cl)、溴(Br)、碘(I)等氢键酸、硫(S)、氮(N)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2.中等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中等的亲电性,比较稳定但不如强吸电子基团。常见的中等吸电子基团有:羧酸(-COOH)、酮(-C=O)、酯(-COO-)、醛(-CHO)等含有极性键的官能团。3.弱吸电子基团:这些基团具有较弱的亲电性,不太吸引周围电子。常见的弱吸电子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苯基(-C6H5)等含有碳-碳单键的基团。吸电子性的强弱顺序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化学反应而有所不同。此外,吸电子性的评估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例如在溶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基团的吸电子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上述顺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化学反应和机制进行判断。2023-11-20 08:09:331
吸电子基团强弱排序是什么?
常见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强弱排序结果如下:1、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2、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具体解释如下:吸电子还是供电子效应是针对其所连接的原子或分子来说的,比如硝基连在苯环上,那么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因为硝基与氧的连接方式是一个氮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以双键相连,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所以,两个双键的电子云都偏向于氧,那么整个基团的电子云在两个氧的拉动下均偏向于氧。所以,这个基团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再比较一个基团CN,氮的电负性比碳大,所以电子云偏向氮。同理,这个基团也是吸电子的。对于后面的OCH3和OH,可以这样解释为氧上孤对电子既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又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两个效应的加和作用使它的吸电子效应减弱了。两种基团的电子效应类型: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效应。电子效应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化学现象的一种理论。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两种。诱导效应是建立在定域键基础上、短程的电子效应;而共轭效应是建立在离域键的基础上、远程的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两种效应同时存在。2023-11-20 08:09:471
吸电子基团的电子效应如何?
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强弱排序是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 。吸电子基团是当取代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后,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的基团;反之,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的叫供电子基团。一个基团到底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得看它对苯环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的总和。定义当取代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后,导致苯环上电子密度升高的基团叫供电子基团;反之,苯环上电子密度降低的基团叫吸电子基团。一般定义为对外表现正电场的基团。电子效应影响当卤代苯中卤素的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为取代苯酚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酚羟基的邻、对位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将使其酸性降低,供电子基团数目越多,酸性越弱。相反,酚羟基的邻、对位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将使其酸性增加,吸电子基团数目越多,酸性越强。当吸电子基团处于间位时,由于它们之间只存在诱导效应的影响,而不存在共轭效应,故酸性的增加并不明显。二芳基醚的制备比较困难,由于芳卤难与亲核试剂反应;但当卤原子的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反应则易于发生。2023-11-20 08:10:121
吸电子基团强弱排序是什么?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电子效应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效应。电子效应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化学现象的一种理论。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两种,诱导效应是建立在定域键基础上、短程的电子效应;而共轭效应是建立在离域键的基础上、远程的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两种效应同时存在。2023-11-20 08:10:271
如何判断基团吸电子能力?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负离子给电子,正离子吸电子。单键氧,单键氮,单键硫等等是给电子(共轭给电子>诱导吸电子)(例如羟基,巯基,氨基,甲氧基,甲硫基,取代氨基等)。带有不饱和键直接相连的基团,例如羰基(C=O),硫酰(-S=O)等等是吸电子(共轭)。烷基给电子(共轭,超共轭)。此外,卤离子是诱导吸电子,共轭给电子,若其直接连接不饱和键。主导为共轭给电子效应,其他为诱导吸电子效应主导。常见的电子基团: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10:401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什么?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负离子给电子,正离子吸电子。单键氧,单键氮,单键硫等等是给电子(共轭给电子>诱导吸电子)(例如羟基,巯基,氨基,甲氧基,甲硫基,取代氨基等)。带有不饱和键直接相连的基团,例如羰基(C=O),硫酰(-S=O)等等是吸电子(共轭)。烷基给电子(共轭,超共轭)。此外,卤离子是诱导吸电子,共轭给电子,若其直接连接不饱和键。主导为共轭给电子效应,其他为诱导吸电子效应主导。常见的电子基团: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11:081
如何判断基团是给电子还是吸电子?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负离子给电子,正离子吸电子。单键氧,单键氮,单键硫等等是给电子(共轭给电子>诱导吸电子)(例如羟基,巯基,氨基,甲氧基,甲硫基,取代氨基等)。带有不饱和键直接相连的基团,例如羰基(C=O),硫酰(-S=O)等等是吸电子(共轭)。烷基给电子(共轭,超共轭)。此外,卤离子是诱导吸电子,共轭给电子,若其直接连接不饱和键。主导为共轭给电子效应,其他为诱导吸电子效应主导。常见的电子基团: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11:221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什么?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在大多数反应中,由于取代基(与氢原子相比)倾向于给电子或是吸电子,使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效应。电子效应是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解释化学现象的一种理论。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两种,诱导效应是建立在定域键基础上、短程的电子效应;而共轭效应是建立在离域键的基础上、远程的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两种效应同时存在。2023-11-20 08:11:381
如何区分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
吸电子基团强弱顺序记忆口诀是:负离子给电子,正离子吸电子。单键氧,单键氮,单键硫等等是给电子(共轭给电子>诱导吸电子)(例如羟基,巯基,氨基,甲氧基,甲硫基,取代氨基等)。带有不饱和键直接相连的基团,例如羰基(C=O),硫酰(-S=O)等等是吸电子(共轭)。烷基给电子(共轭,超共轭)。此外,卤离子是诱导吸电子,共轭给电子,若其直接连接不饱和键。主导为共轭给电子效应,其他为诱导吸电子效应主导。常见的电子基团: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 CN > F > Cl > Br > I > C三C > OCH3 > OH > C6H5 > C=C > 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H3)3C > (CH3)2C > CH3CH2 > CH3 > H。2023-11-20 08: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