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矢量:力、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位移、标量:长度、速率、质量、密度、电流、电压、电阻、功、功率、

物理中矢量有哪些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物理中,是把物理量分为长度、数量、温度、时间吗?它们分别有哪些物理量?

在计量大会上规定的七种基本物理量,长度以M为单位,表示光在299792458分之1秒内走过的距离,质量为KG(貌似是凯文加内特?),时间是S,电流A(安培),热力学温度K(开尔文),光强LS(勒克斯),物质的量MOL(摩尔),其他的导出单位都是根据这些推到出来的,物理学是研究力,热,电,光,声,原子,以及原子物理的自然科学,力学会涉及到最常用的单位N(牛顿),还会在做功的时候遇到J(焦耳)等,研究物体运动时会遇到速度,加速度等,电还会遇到欧姆,福特V等,其他的一些会在物理的学习中逐渐学到的,这个问题不必很在意,对物理的学习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高中物理,路程除以时间算什么东西啊? 速度一定是位移除以时间吗?

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率,速率与路程对应,都是标量。在生活中,也叫做“平均速度”(不同于物理中的平均速度)。速度一定是位移除以时间吗?——是的。速度与位移对应,二者都是矢量。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速度 B. 质量 C. 时间 D. 路程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故A正确. BCD、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时间和路程都是标量,故BCD错误. 故选:A.

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路程 B.时间 C.位移 D.时刻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时间和时刻都是标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

A、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故A正确.B、C、D时间、路程、质量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BCD错误.故选A

下列各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速度B.质量C.时间D.速

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而质量、时间和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物理中时间和时刻指的是什么量

时间和时刻都是标量(标量是相对于矢量来说的,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等;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时间轴上,时间可用一段轴来表示,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段时间,如从8点到9点就是一段时间。而时刻表示一个时间点,如8点、9点、8点45分。愿能帮你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时间B.加速度C.位移D.磁通

加速度、位移都既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时间和磁通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平均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

A、位移和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速度和平均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故B错误.C、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都是矢量,故C正确.D、速率、路程都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C

高中物理问题。时刻 为什么是标量,它有方向吗?有大小吗?

标量都没有方向的 有大小。 你的意思是 (时刻就是表示几点吧 为什麼会有大小的区别) 这样想 时刻的大小其实就是对应数字的大小 和你所说的几点没甚么关联的 。其实就是一个时间轴 时间在向前走 下一秒比这一秒大

物理中的矢量有哪些?

老物理生来解答一下,在物理学中需要用到的矢量主要有:加速度,速度,位移;力,力矩,角动量;角加速度,角速度,角位移;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标量主要有:凡你想到的不是矢量的物理量,那它就是标量。包括但不限于:路程,速率;功,功率,机械能,势能,动能;密度,温度,质量,体积,面积(emm如果你学的深会遇到带方向的面积);电量,电流,电压,电容,电感;磁通量,电通量……一、常见的物理矢量:1. 位移矢量(Displacement Vector):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方向和大小。2. 速度矢量(Velocity Vector):表示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移动的方向和速度。3. 加速度矢量(Acceleration Vector):描述物体在给定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大小。4. 力矢量(Force Vector):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外力的方向和大小。5. 冲量矢量(Impulse Vector):描述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和大小。6. 动量矢量(Momentum Vector):表示物体运动的数量和方向。7. 电场强度矢量(Electric Field Strength Vector):表示电荷周围电场的方向和强度。8. 磁场矢量(Magnetic Field Vector):描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9. 磁通量矢量(Magnetic Flux Vector):表示通过一个表面的磁场流量。10. 位矢量(Position Vector):表示一个点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这些只是物理中常见的矢量之一。还有其他类型的矢量,具体取决于不同的物理学科和应用领域。矢量在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相互作用和现象等。二、矢量的定义:有向线段即为矢量(有方向、有大小)引入矢量可以简化方程。例:这是三维各个方向上的矢量公式,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写成这样就达到了简化方程的目的,更简单,但是内涵更加丰富。

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和位移B.位移和加速度C.速度变化量和时间D.加速度和质

A、位移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A错误B、位移和加速度是既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正确C、速度变化量是既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D、加速度是既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质量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B.

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什么

这种物理量很多啊:比如质量m,时间t,温度℃,长度m(米),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功W,……

物理中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高一物理中时间和时刻有3点不同:一、两者的物理学含义不同:1、时间的物理学含义: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2、时刻的物理学含义: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等状态量。二、两者的特点不同:1、时间的特点: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奇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奇点。2、时刻的特点:时刻既没有大小,又没有方向,所以时刻不是标量也不是矢量,因为时刻不是量,是一个时间点,它只是时间中的一个点。三、两者的表示方法不同:1、时间的表示方法:两时刻间的一段距离,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如:1s内、2s内、3s内,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2个4s,第2个2s末到第4个2s初等。2、时刻的表示方法: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1s末、2s末、3s末,1s初、2s初、3s初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刻

物理课本讲时间是标量,时间没方向。霍金却说时间箭头和时间维等等,那个对呢?

物理课本讲的时间是经典力学中的时间,属于标量,霍金说的是绝对时空观,时间与空间和惯性系无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说那个对那个错

高中物理时间是矢量还是标量

一般认为时间是标量。标量亦称“无向量”。有些物理量,只具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部分有正负之分。这些量之间的运算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称做“标量”。 常见的矢量、标量举例 ①矢量:力(包括力学中的"力"和电学中的"力"),力矩、线速度,角速度,位移,加速度,动量,冲量,角动量,场强等。 ②标量:质量,密度,温度,功,功率,,路程,速率,体积,时间,热量,电阻等。 标量,亦称“无向量”。有些物理量,只具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部分有正负之分。物理学中,标量(或作纯量)指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物理量。用通俗的说法,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时间是标量还是矢量 矢量关键在于你设定的这方向,比如说时间,你设定以今天为分界点,以后日子用正数表示,过去的日子用副数表示。那么这个时候数字代表大小,符号代表方向,就可以认为是标量,关键在于之前要设定好正方向。 下面是对矢量的定义你可以参考一下:有些物理量,既要由数值大小(包括有关的单位),又要由方向才能完全确定。这些量之间的运算并不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而遵循特殊的运算法则。这样的量叫做物理矢量。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矢量还是标量?

是标量,它的方向和一般意义上的方向有区别的。

水的比热容是:C=______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故答案为:4.2×103;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

水的比热容物理公式(关于水的比热容的公式)

1、水的比热容物理公式。 2、关于水的比热容的公式。 3、水的比热容计算公式。 4、求物质的比热容公式。 5、物理学比热容公式。 6、水的比热容怎么求。1.水的比热容是2*10^3焦/千克·摄氏度。 2.比热容(SpecificHeat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物质吸热或散热本领。 3.比热容越大,物质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 4.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热量。 6.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 7.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J/(kg·K)和2000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 8.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是什么?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指的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u2022℃)。比热容是指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1kg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利用比热容的概念可以类推出表示1mol物质升高1K所需的热量的摩尔热容。比热容是指在不发生相变或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使某一均匀物质的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如果有1mol的东西,那么需要的热量就是摩尔热容。恒压下的摩尔热容称为恒压摩尔热容。物质比热容越大,同样质量和温升所需的热能就越多。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相同质量加热水的热能大约是油的两倍。如果同样质量的水和油用同样的热能加热,油的温升将大于水的温升。

求物理比热容的所有公式,包括变形公式!最好能写在纸上!给好评外加悬赏值!

Q=cmΔt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也可分成两条写:吸热时:Q吸=cm(t-t0) 放热时:Q放=cm(t0-t)其中:t是末温,t0是初温不明可追问

水的比热容是:C=______J/(kgu2022℃),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水的比热容是4.2×10 3 J/(kgu2022℃),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 故答案为: 4.2×10 3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

物理折射率是哪个角的正弦比那个角正弦

光从空气射入水,水的折射率=入射角的正弦/折射角的正弦光从水射入空气,水的折射率=折射角的正弦/入射角的正弦

光的折射率怎么计算?高中的物理光学

光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光和折射光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并且与界面法线的夹角满足如下关系:n1sinθ1 = n2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光(或折射光)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和折射角。 一种特别需要指出的情况是: 当光由光密介质(折射率 n1 比较大的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折射率 n2 比较小的介质)时(比如由水入射到空气中),如果入射角大于某一个值θc时,折射角的正弦将大于1。这在数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此时,不存在折射光,而只存在反射光。而θc叫做全反射角,它的值取决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例:水的折射率为1.33,空气的折射率近似等于1.00,全反射角等于arcsin(1.00/1.33) = 48.8度。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与重度、压缩性、黏滞性、表面张力、温度、颜色、透明度、臭、味、导电性和放射性等,这里只介绍与地下水分布与运动有关的物理性质。1.1.2.1 密度与重度水的密度(ρw)定义为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常用单位为g/cm3或kg/m3。水的密度随水的温度、压力和含盐量而发生微小的变化。纯水的密度在0~20℃和大气压力下为0.998~1.000g/cm3,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其值为1.00g/cm3。随着水温升高,水的密度降低。例如当水温为40℃、60℃、80℃和100℃时,水的密度分别为0.99221g/cm3、0.98321g/cm3、0.97180g/cm3和0.95835g/cm3(Matthess,1982)。当压力增大时,水的密度有所升高。例如,当井口处压力为大气压力、水的密度为1000.0kg/m3且井水水温为10℃时,井深500m处水的密度升高至1002.3kg/m3(Fitts,2002)。当水的含盐量升高时,水的密度也会增大。例如,当地下水总溶解固体为1g/L、5g/L、10g/L和100g/L时,其密度分别为1.0007g/cm3、1.0036g/cm3、1.0072g/cm3和1.0720g/cm3(Nonner,2003)。海水的含盐量约为35g/L,其密度为1.025g/cm3;含盐量为325g/L的高浓度卤水的密度可达1.345g/cm3。因此,在研究深层地下水、地下热水和含盐量较高的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时,需要考虑水的密度变化。水的重度(γ,也称为容重)定义为单位体积水所受的重力。重度的单位为kg/(m2·s2)或N/m3。重度与密度的关系如下:地下水科学概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取值为9.81m/s2;ρw为水的密度。1.1.2.2 压缩性水通常被认为是不可压缩的。但是,在压力升高时,水仍然具有轻微的压缩性,用压缩系数(β)来表征。水的压缩系数是水承受的法向压力变化时其体积(和密度)变化的度量,可以定义为地下水科学概论式中:P为水承受的法向压力;Vw为水的体积;其他符号意义同前。水的压缩系数变化通常很小,在水温为0℃时,水的压缩系数为4.9×10-10m2/N,10℃时为4.7×10-10m2/N,20℃时为4.5×10-10m2/N;当压力降低时,水会轻微膨胀。1.1.2.3 黏滞性水是只要施加任何切应力都能引起连续变形的物质,这种连续变形就是水的流动。而水阻止任何变形的性质称为水的黏滞性,它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水阻止其产生切变的性质的度量。设想两平行平板之间的薄层水,当一平板相对于另一平板侧向滑动时,水层产生阻抗这种切向运动的阻抗力,平板滑动越快,阻抗力越大。阻抗力(F)可以表示为地下水科学概论式中:A为平板间水层的面积;v为平板间相对滑动速度;z为水层厚度;常数μ称为动力黏滞系数,是表征水的黏滞性的参数,其单位为g/(cm·s)或kg/(m·d)。水的黏滞性通常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当水温为0℃时,水的动力黏滞系数为154.66kg/(m·d),20℃时为87.26kg/(m·d)。另一个表征水的黏滞性的参数是运动黏滞系数(ν)。运动黏滞系数与动力黏滞系数的关系为地下水科学概论运动黏滞系数的单位为cm2/s或m2/d。1.1.2.4 表面张力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因此,一小簇水具有吸着力使其聚集在一起。雨滴在落下过程中呈球体状,水滴在光滑的表面上呈珠状。在雨滴或水珠的表面(水汽界面)像是有一层弹性薄膜将水包围住,而不让水散开。这种作用实际上是在水汽界面施加的一个张力———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作用于与水面平行的所有方向,是单位长度上施加的力,单位为N/m或g/s2。对于给定的水汽界面,表面张力是一个常数。表面张力只随温度而变化,在水温为20℃和大气压力下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10-3N/m。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是使水体的自由表面积减小到最小。对于给定体积的水体来说,球状体的表面积最小。表面张力对于研究毛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的物理概念及同一种土中他们的大小

土的重度。。天然容重m/v.有效重度就是浮容重,M“=Msat-Mw.饱和重度就是Msat,这个吸水完全饱和状态下的重度

请问水的重度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物理意义?

重度是单位体积的重量

为什么扩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水合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physicalchange)指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多种纯物质混合成混合物,是物理变化;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物质,亦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chemicalchange)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扩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指的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和分子有间隙。水合反应(hydratedreaction),也叫作水化。是无机化学中指物质溶解在水里时,与水发生的化学作用。一般指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发生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所以。你的明白

一般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膨润土是一种极有价值、多用途的非金属矿,素有“万能”粘士之称,具有许多优良的工艺性能,其工艺性能主要取决于主要矿物蒙脱石的种类和含量。1.表面电性蒙脱石的表面电性来自三个方面:(1)层电荷。单位晶胞最高可达0.6,这种电荷的密度不受所在介质的pH值的影响,是蒙脱石的表面呈负电性的主要原因。(2)破键电荷。产生于四面体的基面和四面体层、八面体片的端面,系Si-O破键和Al-O(OH)破键的水解作用所致。当pH值<7时,因破键分子吸引H+带正电荷,pH值>7时带负电;(3)八面体片中离子离解形成的电荷。在酸性介质中,(OH)-或(AlO3+3)离解占优势,端面荷负电;pH值9.1左右为等电点。2.膨胀性膨润土中的蒙脱石吸水或吸附有机分子后,晶层底面间距c0增大,体积膨胀,膨胀性是膨润土的特殊性能。自然界产出的较稳定的蒙脱石,其单位化学式中有2H2O时,c0=1.24nm,有4H2O时,c0=1.54nm,高水化状态时,c0可达1.84~2.14nm,吸附有机分子时,c0最大可达4.8nm。影响膨胀性大小的因素是蒙脱石层间阳离子和层间水化能力。层间为二价阳离子的蒙脱石,阳离子水化能高,吸水速度快,但吸水量小,膨胀性小,膨胀倍数为几倍至十几倍,如钙基膨润土。层间为一价阳离子的蒙脱石,阳离子水化能低,吸水速度慢,但吸水量大,膨胀性大,膨胀倍数高达20~30倍,如钠基膨润土。3.分散悬浮性膨润土在水介质中能分散成胶体状态,膨润土的胶体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可交换阳离子的种类、分散相颗粒大小和形态。钠基膨润土在水中可以形成永久性的乳浊液或悬浮液,且颗粒越细,悬浮性越好。这种悬浮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触变性和润滑性。而钙基膨润土在水中虽可迅速分散,但一般会很快沉淀。分散体系的pH值、阳离子种类和数量影响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在分散体系中添加过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阳离子时,将降低蒙脱石晶体层面上的电动电位,产生面-面聚集,使分散相的表面积减小。在酸性分散介质中,若外来金属阳离子干扰少或没有干扰时,蒙脱石晶体带正电荷的端面与晶层面形成面-端型聚集,在中性分散液中,蒙脱石晶片则呈端-端聚集,聚集体的骨架包含大量的水,在浓厚的分散液中,当聚集发展到整个体系时,即成凝胶。在比较稀薄的膨润土分散体系中,当分散相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颗粒增大,产生沉淀。工业应用上,用胶质价、膨胀容、膨润值、吸水率和吸水比等技术指标来评价膨润土的膨胀性及悬浮性的优劣。胶质价是指膨润土与水按比例混合后,加过量MgO,使其凝聚形成凝胶体,以15g样形成的凝胶体积的毫升数表示,是试样分散性、亲水性和膨胀性的综合表现。膨胀容指膨润土加水膨胀,然后与盐酸混匀后沉淀物的体积。膨润值是指膨润土与水充分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电解质盐类,所形成凝胶体的体积。吸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膨润土所能吸附水的质量,以百分数表示。吸水比是指前10分钟的吸水量与2小时吸水量的百分比。4.触变性、可塑性和黏结性触变性是指膨润土与水掺和搅拌后,在某一瞬间所表现的应力与应变关系。这是用于钻井泥浆的主要技术性能。在钻探中,需要触变性泥浆,钻探泥浆在流动时变成溶胶,可以用动力较小的泥浆泵来维持它的循环,一旦循环停止,泥浆全部胶凝,岩粉就随泥浆固定下来,以致沉积井底而造成卡钻事故。当钻机开动时,泥浆又变成溶胶,岩粉颗粒仍然悬浮在泥浆中,循环的泥浆把岩粉从钻孔中带出来。膨润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黏结性,且形变所需的力较其他粘土小。工业应用上以干压强度、湿压强度及湿拉强度等技术指标来衡量膨润土可塑性及黏结性的好坏。一般地,钠基膨润土的触变性、干压强度、湿压强度及湿拉强度均优于钙基膨润土,所以钻井泥浆材料、型砂黏结剂和冶金球团黏结剂均使用钠基膨润土。5.阳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膨润土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能吸附气体或液体中阳离子和分子。在所有粘土中,膨润土的离子交换性最好。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主要是蒙脱石层间阳离子的交换。晶体端面所吸附的离子也具有可交换性,且随颗粒变细而增大。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与蒙脱石晶层间的阳离子类型有关,此外,也受蒙脱石的粒度、结晶程度、介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层间阳离子的电价和水化能越高,被交换性越差,因此钠基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高于钙基膨润土。在交换吸附中,离子以等当量进行交换。同一交换剂在相同条件下可交换不同量的各种正离子。用实验方法研究交换吸附过程的结果表明,正离子的交换能力随着它们价数的增大而增高,对于同价的正离子而言,交换能力随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因为离子交换吸附实质上是离子被带异电荷的吸附剂所吸引的结果,所以离子的价数越大,这种吸附力也就越强。至于离子半径的影响,可以这样来解释:离子半径越大,水合离子半径越小。例如,按照水合离子半径的大小,碱金属可排成下列顺序:非金属矿产加工与开发利用显然,在吸附的情况下,锂的水合离子中心距离吸附剂的表面,比其余的水合离子中心都要来得远,因此,表面对它的吸附力也是最小的。所以一般的规律是:离子水合半径越大,交换能力越弱。即离子半径越大,交换能力越强。只有H+是个例外,H+的交换能力不仅高于一价阳离子,而且还高于二价阳离子。几种常见阳离子在浓度相同条件下,交换能力的顺序是:非金属矿产加工与开发利用介质的pH值对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一般介质中,pH大于7时,阳离子交换容量大,pH小于7时,交换容量变小。介质的pH降低,H+的浓度增加,这时扩散层变薄,电位也下降。而扩散层的厚薄能够决定交换剂的交换能力的大小,因为具有交换能力的反离子主要分布在扩散层内。膨润土在pH值为7的水介质中阳离子交换容量为70~140mmol/100g土左右,其中又以钠质膨润土最佳。温度也对阳离子交换容量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般温度升高到100℃以上,交换容量开始减小。利用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性可对其进行改型。如在钙基膨润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使其改型为性能更优的钠基膨润土。用硫酸或盐酸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将钙基膨润土或钠基膨润土活化成吸附性和脱色性更为优异的活性白土。

太阳发热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

对于太阳发热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呢之话题,我个人观点认为,太阳能持续发光发热现象,很明显就是一种物理反应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太阳全都是核能物质,是由高纯度、高强度和高密度的有机碳化物所构成巨大的自然天体,太阳核能物质之中拥有形成庞大的氢元素物理现象,所有原子都储存着超高的能量,能在持续发光发热的燃烧过程中,引发数量庞大的原子群发生相互激烈掽撞的物理现象,并诱发出巨大的能量表现,会产出强烈的核聚变、核裂变和核连锁综合性的物理反应现象,能为太阳系持续发出光和热以及尘粒流物质,孕育着太阳系万物的阶段性形成提供保障。因而,太阳发光发热的本身是一种物理反应现象。此外,自转太阳持续核聚变燃烧过程,能为太阳系太空间的各类物质不同物理属性的形成,提供了热能温差与不同的运行速度之化学反应条件。一个天体内部的温度高低,我们不能仅仅是以它的质量多少来划等号(升降比)。比如黑洞内部,因为物质受到束缚而没有大跨度的空间运动。物质运动静止后,其运动动能(能量)就无处生发。所以黑洞的内部应该是一个冰冷的世界。这是许多科技爱好者们都知道的道理。如此看来,太阳内部也应该存在着与之相类似的机理了。因而,太阳系太空间各类物质物理属性的形成,是一种物理化学反应双重现象之阶段性的表现结果。由此可见,太阳发光发热的本身是一种物理反应现象;而太阳系太空间各物质物理属性的形成,是一种物理化学反应之双重现象。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

求助一个初中物理的知识

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初三化学,物理,所有重要知识点。求速度。啊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7、N2(O2):用磷燃烧18、CO2(HCl):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9、CuO(C):空气中加强热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

帮忙!初中所有物理和化学的知识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空气,氧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是:(1) 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 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烧 ②供给呼吸氧气的化学性质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 ②(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化学方程式为: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硬水指的是含有较多的 和 的水,我们可以使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碳和碳的氧化物)1、常见的碳的单质有 和 ,以及C60 。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很软,所以可以做铅笔芯,石墨具有 ,可以做电极,石墨很滑腻,所以可以做高温润滑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炭和木炭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能力,因此可以用来除去异味和吸附色素。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氧气不充足时,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黑色粉末变红,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2)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 色,因为( 写方程式)____加热又变为 色,因为碳酸H2CO3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_(3)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 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 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输氧能力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常见的金属)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2)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如: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3)制成合金,除去铁锈的方法:①及时地打磨 ②用稀酸洗,如Fe2O3+6HCl==2FeCl3+ 3H2O4、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 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之间。生铁和钢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其含碳量不同。5、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如使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写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酸)1、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2、盐酸是HCl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 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 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浓盐酸露置在空气里,不会变质,但质量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3、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所以它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但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4、酸的性质,(1)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2)酸与金属发生置换(H之前的与酸反应,H后的不反应) 铁和盐酸: Fe+2HCl=FeCl2+H2↑ 锌和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化学方程式)盐酸清洗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和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盐酸中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铜和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酸与盐反应 HCl+ 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HCl但注意的是BaSO4 和AgCl 不溶于酸(常见的碱)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1、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_______ 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而变质 CO2+2NaOH=Na2CO3+H2O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SO2+2NaOH=Na2SO3+H2O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SO3+2NaOH=Na2SO4+H2O2.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熟石灰可用于建筑业、可做工业原料制氢氧化钠等,在农业上可降低土壤酸性,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CO2+ Ca(OH)2=CaCO3↓+H2O Na2CO3+ Ca(OH)2 =CaCO3↓+2NaOH工业上以水、石灰石和纯碱这3种原料,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3个反应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这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按制取顺序书写)(1)CaCO3 CaO+CO2↑;(2)CaO+H2O=Ca(OH)2;(3)Na2CO3+Ca(OH)2==CaCO3↓+2NaOH。这3个反应依次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有一些白色物质,这是因为空气的CO2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CaCO3 ,清洗的方法是用稀盐酸清洗,请写出方程式:__碱的性质: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因为氢氧化铁是不溶于水的,没有电离出OH―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以和CO2 、SO2 反应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硬:Ca(OH)2+CO2=CaCO3↓+H2O;苛性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凡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反应为:___________(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常见的盐)1、 盐是电离时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成的化合物。2、食盐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工业盐是NaNO2(亚硝酸钠),有毒。 食盐溶液和硝酸银反应: NaCl+AgNO3 =NaNO3 +AgCl↓3、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俗称是纯碱,苏打。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有杰出的贡献。注意:碳酸钠Na2CO3,是盐但是其水溶液显碱性,故鉴别碳酸钠和碱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但可以使用稀盐酸,是有气泡产生。例:Na2CO3+2HCl=2NaCl+H2O+CO2↑也可使用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Ca(OH)2==CaCO3↓+2NaOH4、碳酸氢钠的化学式:NaHCO3 ,俗名小苏打 ,和碳酸钠比较,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CO2 ↑也可以与酸反应,如 NaHCO3 +HCl ==NaCl+ H2O +CO2 ↑ 当皮肤上不慎沾上硫酸时,用水冲洗后,应立即涂上3%——5% 的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钙 CaCO3 ,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以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来制取生石灰,即氧化钙,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6、盐的化学性质(可溶性盐)(1)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如 Fe+CuSO4=FeSO4+Fe (2)盐与酸反应 2HCl+Na2CO3=2NaCl+H2O+CO2↑(3)盐与碱反应 FeCl3+NaOH=NaCl+Fe(OH)3↓ CuSO4+2NaOH=Na2SO4+Cu(OH)2↓(4)盐与盐反应 NaCl++ AgNO3=AgCl↓+NaNO3 CuSO4+BaCl2=BaSO4↓+CuCl2可溶性的酸、碱、盐在水里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所以其水溶液可以导电。(常见的化肥)1、氮肥:含有氮元素的肥料,如尿素 CO(NH2)2、氨水NH3u2022H2O 、碳酸氢铵NH4HCO3 、氯化铵 NH4Cl 、硝酸铵 NH4NO3 、硝酸钠NaNO3 等,其中尿素的含氮量是最大的,氮肥的作用:促进作物茎,叶的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铵化肥,如碳酸氢铵NH4HCO3 、氯化铵 NH4Cl、硝酸铵 NH4NO3等 一般受热易分解,同时易于碱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使用时应避免与碱性的物质混合使用。2、磷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3、钾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等4、复合肥料指的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5、鉴别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物质由什么样的微粒组成就由什么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原子中: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3、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作阳离子(即核内质子数多于核外电子数),如 Na+ Mg2+ NH4+ ;带负电的粒子叫作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 如 Cl― O2― SO42― 等,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存在,且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Si 、Al 、Fe。最多金属与最多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5、化合价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大部分固态非金属。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如CO2、H2O 等 。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7、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总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如17号元素的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总数不等于核内质子数,如 氯原子和氯离子由于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是同种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所以化学性质不一样(元素符号,化学式 ) 1、 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但是加上系数,只表示微观,不表示宏观,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加上系数只表微观不表宏观。③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3、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前面 : 表示粒子的个数 ②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③右下角: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④右上角:离子所带电荷数 (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没有溶解的物质 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溶质。 例:20℃时,50克食盐放入100水中,只溶解了36克,没有溶解的24克食盐不是溶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是液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4、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向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高溶液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向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低溶液温度、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①加溶质②降低溶液温度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高溶液温度熟石灰对温度例外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7、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理解“固体溶解度”必须把握四点:(1)温度(2)100克溶剂(3)达到饱和状态(4)溶解的溶质的质量。8、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9、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0、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11、结晶: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 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 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12、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常见的性质)1、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到氧的性质,还原性 物质失去氧的性质,在一个反应中,有物质得到氧就有物质失去氧 ,2、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部分)1、粗盐提纯 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其中四次使用玻璃棒:1、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2、过滤时——引流 3、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转移食盐固体过滤时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2、氧气的制法①、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②收集方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则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由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因此一般使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反应步骤:a. 检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b. 按照要求安装反应仪器; c. 装入反应物质,注意,反应物质为粉末状的,应该用药匙或者纸槽; d. 首先预热,然后对准固体下方固定加热; 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连续、均匀放出气泡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 f. 用排水法收集时,反应结束应该首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否则会使水倒流至试管中,可能使试管破裂) g. 待反应仪器冷却后,进行拆洗。注意事项:①如果反应物品为高锰酸钾时,发生装置中导管口部还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②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导管应略微深入试管;③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导管口应该尽量伸入集气瓶底部。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收集完毕,集气瓶正放于实验台上(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也可使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装置如右图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 可溶于水,故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注意此装置,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4、溶液的酸碱度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5、常见离子的检验Cl-检验是:先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SO42-检验是:先加入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SO42-CO32-检验是:先加入HCl,产生气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CO32-NH4+检验是:先加入NaOH,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含有NH4+。H+(酸) 检验: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与活泼金属产生气泡(氢气)OH― (碱)检验: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使酚酞试液变红③与CuSO4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从颜色判断:Fe2+ 浅绿色 Fe3+黄色 Cu2+ 蓝色6、常见物质的鉴别或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看是否复燃二氧化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碳酸钠:①加入少量稀盐酸,看是否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加入石灰水,看是否有白色沉淀(变浑浊)氢氧化铜 Cu(OH)2 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但可溶于酸,在溶液中是蓝色沉淀。碳酸钙CaCO3 白色固体 ,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BaSO4 AgCl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不溶于酸7、气体的净化(除杂)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NaOH 溶液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8、气体的干燥(除去水)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天那水化学名称是什么?物理、化学性质是什么?

天那水是一种行业内的叫法,英文thiner稀释剂的议称,由酯、醇、苯、酮类等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一咱具有香蕉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主要起调和硝基漆及固化作用就是涂料的稀释剂。

物理课程中的“通常状况”的定义

20度,1ATM,g=9.8N/kg(惯性参照系不是初中要求)标准情况是0度

同分异构体或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相同还是化学性质相同

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类似,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不同物质。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同分异构体或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相同还是化学性质相同

同分异构体物理化学性质都不同,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物理问题

0.39*10^3*2*2

质量为1kg的一个铜块比热容是0.39×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铜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铜块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是0.39×103J.比热容的定义:一定质量的一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Q/m·△t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所上升(或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ΔT写成Δt,其实这是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Δt,但国际或更高等的科学领域仍用ΔT)。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铜的比热容为0.39乘10的3次方J/kg•摄氏度,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 起其物理意

1.q吸=c水m水(t2-t1)=4.2*10的3次方*50*(70-20)=1.05*10的7次方。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1.05*10的7次方。2.燃气灶烧水放热为q放=4.2*10的7次方*0.5=2.1*10的7次方,所以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1.05*10的7次方)/(2.1*10的7次方)=50%。

杆横截面的拉压刚度与哪些物理量有关?

拉压刚度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分别是:拉压刚度=弹性模量x截面面积;抗弯强度=弹性模量x截面惯性矩。是指物体抵抗其弯曲变形的能力。抗弯刚度现多用于材料力学和混凝土理论中。以材料的弹性模量与被弯构件横截面绕其中性轴的惯性矩的乘积来表示材料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材料的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

求大神 帮我总结下烷烃和烯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是 结构 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物理性质: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相同数目的碳原子,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以甲烷为例:  CH4 + 2 O2 → CO2 + 2 H2O取代反应  R + X2 → RX + HX裂化反应  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双键中有一根易断,所以会发生加成反应。 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大些。其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考虑到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比烷烃中的碳-碳单键强,所以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  烯烃的特征反应都发生在官能团 C=C 和 α-H 上。催化加氢反应  CH2=CH2+H2→CH3—CH3  烯烃与氢作用生成烷烃的反应称为加氢反应,又称氢化反应。加卤素反应  烯烃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是制备邻二卤代烷的主要方法:  CH2=CH2+X2→CH2X CH2X加质子酸反应  烯烃能与质子酸进行加成反应:  CH2=CH2+HX→CH3 CH2X加次卤酸反应  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  CH2=CH2+HOX→CH3 CH2OX加聚反应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液态烃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如何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5.分子量的不同物理性能会有明显的不同,像聚烯烃,那有些就液体的、膏状的、固体的;总的来讲分子量大、极性基团多,分子间作用力大,熔沸点就高;烯烃和烷烃主要是饱和度不同,物理性能上可能就密度、外观等

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物理性质

1.烃:密度都小于水,同系物的密度随碳数逐渐增大,都难溶于水,1-4个碳的烃是气体,随着碳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逐渐由液态过渡到固态。烃均为无色物质,烷、烯、炔无气味或稍有气味,芳香烃有特殊气味。2.卤代烃:常温下,氯甲烷、溴甲烷、氯乙烷为气体,其余一般为液体。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可溶于醇或醚。一氯代烷密度小于水,溴代烷、碘代烷密度大于水。3.醇:低级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密度小于水,1-4个碳的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12个碳以上的醇为无色蜡状固体,难溶于水。4.酚:大多数酚为晶体,纯酚一般没有颜色,但在空气中已被氧化为红色。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65度以上与水互溶。酚有特殊气味(医院里的来苏水的气味)5.醛:除甲醛外,均为液体或固体,低级醛有刺激性气味,甲醛、乙醛与水混溶 ,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6.羧酸:脂肪族饱和酸中1-9个碳的羧酸为液体,癸酸以上为蜡状固体。脂肪二元羧酸为晶体。低级脂肪酸易溶于,水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癸酸以上不溶于水。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密度大于水,其余小于水。7.酯:许多酯有愉快的香味,且易挥发(大多数花和水果的香味是由酯引起的),低级酯的密度都小于水,且难溶于水。

高中化学,烯烃,烷烃,苯类,醇类,乙酸,酯类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

1、烯烃具有还原性,燃烧有黑烟,可以与高锰酸钾、溴水、卤素单质、氢气、水反应,都是双键的效果。 2、烷烃可氧化、取代。1-4个碳原子的为气态,5-16为液态,17以上为固态。 3、苯易取代,难加成,写不下了

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什么 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

1、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按含双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烯烃、二烯烃等。双键中有一根易断,所以会发生加成反应。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C2—C4为气体,是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 2、烯烃在许多物理性质方面与烷烃类似,例如烯烃的沸点和比重也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C以下的烯烃是气体,C的烯烃是易挥发的液体,C以上的烯烃是固体。烯烃在溶解性方面也是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烯烃可溶于浓硫酸中,此点与烷烃不太一样。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常温下,含有5~10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10~16个碳原子的烷烃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但直至含有60个碳原子的正烷烃(熔点99℃),其熔点(melting point)都不超过100℃。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烷烃为非极性分子(non-polar molecule),偶极矩(dipole moment)为零,但分子中电荷的分配不是很均匀的,在运动中可以产生瞬时偶极矩,瞬时偶极矩间有相互作用力(色散力)。此外分子间还有范德华力,这些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化学键的小一二个数量级,克服这些作用力所需能量也较低,因此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很少超过300℃。正烷烃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所需的能量增大,分子间的接触面(即相互作用力)也增大。低级烷烃每增加一个CH2,(成为其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较大,沸点也相差较大,高级烷烃相差较小,故低级烷烃比较容易分离,高级烷烃分离困难得多。在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不同,分子接触面积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正戊烷沸点36.1℃,2-甲基丁烷沸点25℃,2,2-二甲基丙烷沸点只有9℃。叉链分子由于叉链的位阻作用,其分子不能像正烷烃那样接近,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较低。固体分子的熔点也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高,这与质量大小及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外,还与分子在晶格中的排列有关,分子对称性高,排列比较整齐,分子间吸引力大,熔点就高。在正烷烃中,含单数碳原子的烷烃其熔点升高较含双数碳原子的少。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固体正烷烃晶体为锯齿形,在单数碳原子齿状链中两端甲基同处在一边,如正戊烷,双数碳链中两端甲基不在同一边,如正己烷,双数碳链彼此更为靠近,相互作用力大,故熔点升高值较单数碳链升髙值较大一些。烷烃的密度(density)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与碳原子数相等的链烷烃相比,环烷烃的沸点、熔点和密度均要髙一些。这是因为链形化合物可以比较自由地摇动,分子间“拉”得不紧,容易挥发,所以沸点低一些。由于这种摇动,比较难以在晶格内做有次序的排列,所以熔点也低一些。由于没有环的牵制,链形化合物的排列也较环形化合物松散些,所以密度也低一些。同分异构体和顺反异构体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下表是若干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常数。 1.碳自由基的定义和结构某一键均裂时会产生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基团,称之为自由基。孤电子在氢原子上的自由基称为氢自由基。孤电子在碳原子上的自由基称为碳自由基。烷烃中的碳氢键均裂时会产生一个氢自由基和一个烷基自由基即碳自由基。自由基碳sp2杂化,三个sp2杂化轨道具有平面 三角形的结构,每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的轨道通过轴向重叠形成σ键,成键轨道上有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一个p轨道垂直于此平面,p轨道被一个孤电子占据。2.键解离能和碳自由基的稳定性(1)键解离能分子中的原子总是围绕着它们的平衡位置做微小的振动,分子振动类似于弹簧连接的小球的运动,室温时,分子处于基态,这时振幅很小,分子吸收能量,振幅增大。如果吸收了足够的能量,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键就断了,这时吸收的热量,是键解离反应的焓(ΔH),是这个键的键 能,或称键解离能(bond-dissociation energy),用Ed表示。(2)碳自由基的稳定性自由基的稳定性,是指与它的母体化合物的稳定性相比较,比母体化合物能量高得多的较不稳定,高得少的较稳定。从上面C一H键的解离能数据可以看出:CH4中C—H键解离,其解离能最大,在同列系中第一个化合物往往是比较特殊的;CH3CH3与CH3CH2CH3中断裂一级碳上的氢,解离能较CH4稍低,形成的均为一级自由基;CH3CH2CH3中断裂二级碳原子上的氢, 其解离能又低一些,形成二级自由基;(CH3)3CH中三级碳原子上的氢断裂,其解离能最低,形成三级自由基。这些键解离反应中,产物之一是,均是相同的,因此键解离能的不同,是反映了碳自由基的稳定性不同。解离能越低的碳自由基越稳定。因此碳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3°C·>2°C·>1°C·>H3C·在烷烃分子中,C—C键也可解离。3.自由基反应的共性化学键均裂产生自由基。由自由基引发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或称自由基型的链反应(chain reaction)。自由基反应一般都经过链引发(initiation )、链转移(propagation,或称链生成)、链终止(termirrntimi)三个阶段。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由于键的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有些化合物十分活泼,极易产生活性质点自由基,这些化合物称之为引发剂(initiator)。有时也可以通过单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自由基。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阶段,犹如接力赛一样,自由基不断地传递下 去,像一环接一环的链,所以称之为链反应。链终止阶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自 由基两两结合成键。所有的自由基都消失了,自由基反应也就终止了。自由基反应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溶剂效应,酸、碱等催化剂对反应也没有明显影响,当反应 体系中有氧气(或有一些能捕捉自由基的杂质存在)时,反应往往有一个诱导期(induction period) 。 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halogenation)。卤化反应包括氟化(fluorinate),氯化(chlorizate),溴化(brominate)和碘化(iodizate)。但有实用意义的卤化反应是氯化和溴化。1.甲烷的氯化甲烷在紫外光或热(250~400℃)作用下,与氯反应得各种氯代烷。如果控制氯的用量,用大量甲烷,主要得到氯甲烷;如用大量氯气,主要得到四氯化碳。工业上通 过精馏,使混合物一一分开。以上几个氯化产物,均是重要的溶剂与试剂。甲烷氯化反应的事实是:①在室温暗处不发生反应;②髙于250℃发生反应;③在室温有光作用下能发生反应;④用光引发反应,吸收一个光子就能产生几千个氯甲烷分子;⑤如有氧或有一些能捕捉自由基的杂质存在,反应有一个诱导期,诱导期时间长短与存在这些杂质多 少有关。根据上述事实的特点可以判断,甲烷的氯化是一个自由基型的取代反应。2.甲烷的卤化在同类型反应中,可以通过比较决定反应速率一步的活化能大小,了解反应进行的难易。氟与甲烷反应是大量放热的,但仍需+4.2KJ/mol活化能,一旦发生反应,大量的热难以移走,破坏生成的氟甲烷,而得到碳与氟化氢,因此直接氟化的反应难以实现。碘与甲烷反应,需要大于141KJ/mol的活化能,反应难以进行。氯化只需活化能+16.7KJ/mol,溴化只需活化能+75.3KJ/mol,故卤化反应主要是氯化、溴化。氯化反应比溴化易于进行。碘不能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碘甲烷,但其逆反应很容易进行。由基链反应中加入碘,它可以使反应中止。3.高级烷烃的卤化在紫外光或热(250~400℃)作用下,氯、溴能与烷烃发生反应,氟可在惰性气体稀释下进行烷烃的氟化,而碘不能。 无氧存在时,烷烃在髙温(800℃左右)发生碳碳键断裂,大分子化合物变为小分子化合物,这 个反应称为热裂(pyrolysis)。石油加工后除得汽油外,还有煤油、柴油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热裂反应,可以变成汽油、甲烷、乙烷、乙烯及丙烯等小分子的化合物,其过程很复杂,产 物也复杂;碳碳键、碳氢键均可断裂,断裂可以在分子中间,也可以在分子一侧发生;分子愈大,愈易断裂,热裂后的分子还可以再进行热裂。热裂反应的反应机制是热作用下的自由基反应,所用的原料是混合物。热裂后产生的自由基可以互相结合。热裂产生的自由基也可以通过碳氢键断裂,产生烯烃。总的结果是大分子烷烃热裂成分子更小的烷烃、烯烃。这个反应在实验室内较难进行,在工业上 却非常重要。工业上热裂时用烷烃混以水蒸气在管中通过800℃左右的加热装置,然后冷却到 300~400°C,这些都是在不到一秒钟时间内完成的,然后将热裂产物用冷冻法加以一一分离。塑料、橡胶、纤维等的原料均可通过此反应得到。乙烯的世界规模年产数千万吨,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各国所用烷烃原料 不同,产物也有差别,如用石脑油为原料热裂后可得甲烷15%、乙烯31.3%、乙烷3.4%、丙烯13.1 %、丁二烯4.2%、丁烯和丁烷2.8%、汽油22%、燃料油6%,尚有一些少量其它产品。一般在碳链中间较易断裂,然后再产生一系列的β-断裂。石脑油中还有支链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如环烷烃热裂可得乙烯与丁二烯。芳香烃仅在侧链上发生反应,因芳环稳定,保持不变。因此,如生产乙烯最好是含直链烷烃最多的石油馏分。如用催化剂进行热裂反应可降低温度,但反应机理就不是自由基反应而是离子型反应。 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完全燃烧时,反应物全被破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不明亮。 烷烃在高温下与硫酸反应,和与硝酸反应相似,生成烷基磺酸,这种反应叫做磺化(sulfonation)。长链烷基磺酸的钠盐是一种洗涤剂,称为合成洗涤剂,例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即其中的一种。高级烷烃与硫酰氯(或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的照射下,生成烷基磺酰氯的反应称为氯磺化。磺酰氯这个名称是由硫酸推衍出来的。硫酸去掉一个羟基后剩下的基闭称为磺(酸)基,磺(酸)基和烷基或其它烃基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统称为磺酸。磺酸中的羟基去掉后,就得磺酰基,它与氯结合,就得磺酰氯。磺酰氯经水解,形成烷基磺酸,其钠盐或钾盐即上述的洗涤剂。其反应机理与烷烃的氯化很相似。 五元或五元以上的环烷烃和链烷烃的化学性质很相像,对一般试剂表现得不活泼,也不易发生开环(opening of ring)反应。但能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三元、四元的小环烷烃分子不稳定, 比较容易发生开环反应。1.与氢反应环丙烷与氢气在Pt/C,50℃或Ni,80℃时反应,生成丙烷。乙基环丙烷与氢气在Pt/C,50℃或Ni,80℃时反应,生成2-甲基丁烷。环丁烷与氢气在Pt/C,125℃或Ni,200℃时反应,生成丁烷。五元、六元、七元环在上述条件下很难发生反应。2.与卤素反应环丙烷与溴在室温下反应,生成1,3-二溴丙烷。环丙烷在三氯化铁存在下与氯气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烷。四元环和更大的环很难与卤素发生开环反应。3.与氢碘酸反应环丙烷、甲基环丙烷、环丁烷可与氢碘酸反应,其它环烷烃不发生这类反应。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开环的反应活性为:三元环>四元环>五、六、七元环。 此外,小环化合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

烷烃的物理性质

1.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 2.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 分子间的引力称为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正烷烃的偶极距都等于零.是非极性分子.引力是由于色散力所产生的,分子量越大,即碳原子数越多,电子数也越多.分子间接触面增大,色散力当然也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色散力只有近距离内才能有效地产生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在分子量相同的烷烃中,含支链的分子中由于支链的阻碍,使分子间靠近接触的程度不如正烷烃.所以正烷烃的沸点高于它的异构体. 正戊烷 b.p.36.10C 新戊烷 b.p.9.50C 3.熔点; 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不过,其中偶数的升高多一些,以至含奇数和含偶数的碳原子的烷烃各构成一条熔点曲线,偶数在上,奇数在下.

烷烃的物理性质

1.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 2.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 分子间的引力称为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正烷烃的偶极距都等于零。是非极性分子。引力是由于色散力所产生的,分子量越大,即碳原子数越多,电子数也越多。分子间接触面增大,色散力当然也就越大沸点就越高。色散力只有近距离内才能有效地产生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在分子量相同的烷烃中,含支链的分子中由于支链的阻碍,使分子间靠近接触的程度不如正烷烃。所以正烷烃的沸点高于它的异构体。正戊烷 b.p. 36.10C 新戊烷 b.p. 9.50C3.熔点; 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不过,其中偶数的升高多一些,以至含奇数和含偶数的碳原子的烷烃各构成一条熔点曲线,偶数在上,奇数在下。

谁能提供常见烷烃的物理性质

1.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2.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分子间的引力称为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正烷烃的偶极距都等于零。是非极性分子。引力是由于色散力所产生的,分子量越大,即碳原子数越多,电子数也越多。分子间接触面增大,色散力当然也就越大沸点就越高。色散力只有近距离内才能有效地产生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在分子量相同的烷烃中,含支链的分子中由于支链的阻碍,使分子间靠近接触的程度不如正烷烃。所以正烷烃的沸点高于它的异构体。正戊烷b.p.36.10c新戊烷b.p.9.50c3.熔点;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不过,其中偶数的升高多一些,以至含奇数和含偶数的碳原子的烷烃各构成一条熔点曲线,偶数在上,奇数在下。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烷烃烷烃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物理性质烷烃密度比水小(甲烷到丁烷)为气态,5-17之间的(戊烷到十七烷)为液态,18个碳(十八烷)以上为固态。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因为C-H键和C-C双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烷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难于氧化,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主要反应是取代反应。最小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由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n≤4的烷烃呈气态。根据烃分子骨架的不同,烃可分为链烃(脂肪烃)和环烃(脂环烃)两大类。链烃又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原子以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饱和意味着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结合达到了最大限度。扩展资料物理性质:1、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2、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4、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都是无色无味 烷烃烯烃炔烃,碳数小于等于四是气态,大于四的是液态和固态具体: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烯烃和烷烃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规律?

1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乙烷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氧化反应 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 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 以甲烷为例: CH4 + 2 O2 → CO2 + 2 H2O 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 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取代反应 R + X2 → RX + HX 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丙烷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 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 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 Cl2 → Cl* / *Cl 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 CH4 + Cl* → CH3Cl + HCl (慢)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 Cl* 和 Cl*, 或 R* 和 Cl*, 或 CH3* 和 CH3*.裂化反应 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 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 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 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 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 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裂化反应中,不同的条件能引发不同的机理,但反应过程类似。热分解过程中有碳自由基产生,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这些极不稳定的中间体经过重排、键的正丁烷断裂、氢的转移等步骤形成稳定的小分子烃。 在工业中,深度的裂化叫做裂解,裂解的产物都是气体,称为裂解气。 由于烷烃的制取成本较高(一般要用烯烃催化加氢),所以在工业上不制取烷烃,而是直接从石油中提取。 烷烃的作用主要是做燃料。天然气和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近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馏分适用于各种发动机: C1~C4(40℃以下时的馏分)是石油气,可作为燃料; C5~C11(40~200℃时的馏分)是汽油,可作为燃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 C9~C18(150~250℃时的馏分)是煤油,可作为燃料; C14~C20(200~350℃时的馏分)是柴油,可作为燃料; C20以上的馏分是重油,再经减压蒸馏能得到润滑油、沥青等物质。 此外,烷烃经过裂解得到烯烃这一反应已成为近年来生产乙烯的一种重要方法正戊烷。烯烃 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五至十六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聚烯烃塑木复合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 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1]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大些。 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比烷烃活泼。考虑到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比烷烃中的碳-碳单键强,所以大部分烯烃的反应都有双键的断开并形成两个新的单键。 烯烃的特征反应都发生在官能团 C=C 和 α-H 上。催化加氢反应 CH2=CH2+H2→CH3—CH3 烯烃与氢作用生成烷烃的反应称为加氢反应,又称氢化反应。 加氢反应的活化能很大,即使在加热条件下也难发生,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能顺利进行,故称催化加氢。 在有机化学中,加氢反应又称还原反应。 烯烃容易与卤素发生反应,是制备邻二卤代烷的主要方法: CH2=CH2+X2→CH2X CH2X ①.这个反应在室温下就能迅速反应,实验室用它鉴别烯烃的存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红棕色,溴消耗后变成无色)。 ②.不同的卤素反应活性规律: 氟反应激烈,不易控制;碘是可逆反应,平衡偏向烯烃边;常用的卤素是Cl2和Br2,且反应活性Cl2>Br2。 ③.烯烃与溴反应得到的是反式加成产物,产物是外消旋体。3、加质子酸反应 烯烃能与质子酸进行加成反应: CH2=CH2+HX→CH3 CH2X 特点: 1.不对称烯烃加成规律 当烯烃是不对称烯烃(双键两碳被不对称取代)时, 酸的质子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碳上,而负性离子加到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经验规则,也称不对称烯烃加成规律。烯烃不对称性越大,不对称加成规律越明显。 2.烯烃的结构影响加成反应 烯烃加成反应的活性: (CH3)2C=CH2 > CH3CH=CH2 > CH2=CH2 3.质子酸酸性的影响 酸性越强加成反应越快,卤化氢与烯烃加成反应的活性: HI > HBr > HCl 酸是弱酸如H2O和ROH,则需要强酸做催化剂。 烯烃与硫酸加成得硫酸氢酯,后者水解得到醇,这是一种间接合成醇的方法: CH3CH=CH2+H2SO4→H3CCHCH3----(H2O)----CH3CHCH3+H2SO4 │ │ OSO3H OH4、加次卤酸反应 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 CH2=CH2+HOX→CH3 CH2OX 卤素、质子酸,次卤酸等都是亲电试剂,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反应能进行,是因为烯烃π键的电子易流动,在环境(试剂)的影响下偏到双键的一个碳一边。如果是丙烯这样不对称烯烃,由于烷基的供电性,使π键电子不均匀分布,靠近甲基的碳上有微量正电荷 ,离甲基远的碳上带有微量的负电荷 ,在外电场的存在下,进一步加剧正负电荷的分离,使亲电试剂很容易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 饱和烃中的碳原子不能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饱和烃中的碳原子能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发生加成反应。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变化:溶、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有气态过渡到液态、固态。

碳氢制冷剂的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 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相同数目的碳原子,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各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烷烃:比水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和沸点一般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无毒或低毒。 烯烃和炔烃与烷烃类似。 卤代烃:无色,其蒸汽有毒,不溶于水,易容于醇醚等有机溶剂。一卤代烷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特性)。 醇类:直链饱和的一员醇,含C4以下的是有酒味的液体,C5-11的是具有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C12以上的是无嗅蜡状固体。直链饱和一员醇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碳原子数相等的,支链越多沸点越低。低级醇类(C1—3)能与水互溶,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溶解度逐渐降低(C4以上)。 低级二员醇一般有甜味,沸点比同级别一员醇高的多,易溶于水,难溶于醚。 醚类:除甲醚和甲乙醚是气体外,一般的醚常温下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做溶剂。 醛和酮类: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低级饱和醛酮是液体,可溶于水,高级的是固体。沸点低于相应的醇类。 羧酸类:直链C1-9的羧酸常温下是液体,以上为固体,有刺激性气味(C1-3)或腐败性气味(C4-9)。丁酸以下与水互溶,随分子量的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直链饱和酸的比重随碳原子数增加二降低。 酯类:低级酯为无色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水果的香味是因为有酯类的存在。难溶与水,易溶与有机溶剂。易于挥发,便于分离,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芳烃:苯及其同系物均为无色液体,不溶与水 酚类:苯酚也称石碳酸,能溶与水。溶解度都不大。一般均为无色晶体。芳烃及其衍生物均有毒。 蛋白质:蛋白质溶液中,由于其分子量很大,不能通过半透膜。水溶液属于胶体,有盐析现象。 碳水化合物:单糖及二糖有甜味(甜味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易溶于水。淀粉可溶于水,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遇碘水变蓝。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氢氧化铜的氨溶液中,加酸后又重先沉淀(可造纤维丝)。

正十一烷的物理化学性质,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达人了!

十一烷,或称十一碳烷,是化学式为CH3(CH2)9CH3的烷烃。十一烷被用作对蛾和蟑螂的性引诱剂。它有159个同分异构体。十一烷;正十一烷;Undecane;n-Undecane;hendecane 资料 CAS: 1120-21-4 分子式: C11H24 分子质量: 156.31 沸点: 196℃ 熔点: -26℃ 中文名称: 十一烷;正十一烷 英文名称: Undecane;n-Undecane;hendecane分子式:C11H24分子量:156.31CAS号:1120-21-4性质:密度0.74。熔点-26°C。沸点196°C。折射率1.416-1.418。闪点60°C。水溶性IMMISCIBLE。用 途: 生产十一碳二元酸、高档电子清洗液、氯化石蜡、环保型干洗剂·产品说明: 化学名称:十一烷、正十一烷分子量:156.31 C11H24结构式:CH3-(CH2)9-CH3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比重0.7402、凝固点-25.75℃、沸点195.6℃、闪点65℃,易溶于醇和醚,不溶于水。Undecane ≥99% Synonym: n-UndecaneHendecaneMolecular Formula:CH3(CH2)9CH3Molecular Weight:156.31CAS Number:1120-21-4Propertiesvapor density: 5.4 (vs air)vapor pressure: <0.4 mm Hg ( 20 °C)refractive index: n20/D 1.417(lit.)bp: 196 °C(lit.)mp: u221226 °C(lit.)Fp: 140 °Fdensity: 0.74 g/mL at 25 °C(lit.)Undecane (also known as hendecane) is an alkane hydrocarbon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H3(CH2)9CH3. It is used as a mild sex attractant for various types of moths and cockroaches. It has 159 isomers.NAME Formula B.P./oC M.P./oC Density/g cm -3(20oC) Methane CH4 -162 -183 gas Ethane C2H6 -89 -172 gas Propane C3H8 -42 -188 gas Butane C4H10 -0.5 -135 gas Pentane C5H12 36 -130 0.626 Hexane C6H14 69 -95 0.659 Heptane C7H16 98 -91 0.684 Octane C8H18 126 -57 0.703 Nonane C9H20 151 -54 0.718 Decane C10H22 174 -30 0.730 Undecane C11H24 196 -26 0.740 Dodecane C12H26 216 -10 0.749 Triacontane C30H62 343 37 solidPhysical properties[1] IUPAC name Undecane Identifiers CAS number [1120-21-4] SMILES CCCCCCCCCCC Properties Molecular formula C11H24 Molar mass 156.31 g/mol Appearance Colourless liquid Melting point -26 °CBoiling point 196 °CHazards Flash point 60 °C Except where noted otherwise, data are given formaterials in their standard state(at 25 °C, 100 kPa)Infobox disclaimer and references Undecane (also known as hendecane) is an alkane hydrocarbon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H3(CH2)9CH3. It is used as a mild sex attractant for various types of moths and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是不是一样?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越快越好,答完重赏!!起码10分!!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都是无色无味 烷烃烯烃炔烃,碳数小于等于四是气态,大于四的是液态和固态具体: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归纳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化学符号为CH₄。甲烷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极小为0.0024g%(20℃)。 化学性质: 甲烷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我回答下】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不懂可追问~~~ 方便的话,顺手点个【赞同】吧~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鼠标放在我账号上点击【求助知友】按钮【水酉不悦】 ,向我提问~ 〓来自知道团队【数理化梦之队】〓 祝学习进步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

烷烃在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因是: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由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n≤4的烷烃呈气态。根据烃分子骨架的不同,烃可分为链烃(脂肪烃)和环烃(脂环烃)两大类。链烃又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原子以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饱和意味着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的结合达到了最大限度。扩展资料物理性质:1、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2、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4、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烷烃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H3| 注意:新戊烷(CH3—C—CH3)由于支链较多,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CH3化学性质烷烃性质很稳定,在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相结合成链关,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难以断裂。除了下面三种反应,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氧化反应R + O2 → CO2 + H2O 或 CnH2n+2 + (3n+1)/2 O2----(点燃)---- nCO2 + (n+1) H2O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而且反应放热极多。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O2的量不足,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甚至炭黑(C)。以甲烷为例:CH4 + 2 O2 → CO2 + 2 H2O O2供应不足时,反应如下:CH4 + 3/2 O2 → CO + 2 H2O CH4 + O2 → C + 2 H2O 分子量大的烷烃经常不能够完全燃烧,它们在燃烧时会有黑烟产生,就是炭黑。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也是这么一回事。取代反应R + X2 → RX + HX 由于烷烃的结构太牢固,一般的有机反应不能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取代反应,反应的起始需要光能来产生自由基。以下是甲烷被卤代的步骤。这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引起爆炸。链引发阶段:在紫外线的催化下形成两个Cl的自由基 Cl2 → Cl* / *Cl链增长阶段:一个H原子从甲烷中脱离;CH3Cl开始形成。 CH4 + Cl* → CH3+ + HCl (慢) CH3+ + Cl2 → CH3Cl + Cl* 链终止阶段:两个自由基重新组合 Cl* 和 Cl*, 或 R* 和 Cl*, 或 CH3* 和 CH3*. 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大分子烃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裂化反应属于消除反应,因此烷烃的裂化总是生成烯烃。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和辛烯(C8H18)。由于每个键的环境不同,断裂的机率也就不同,下面以丁烷的裂化为例讨论这一点:CH3-CH2-CH2-CH3 → CH4 + CH2=CH-CH3 过程中CH3-CH2键断裂,可能性为48%; CH3-CH2-CH2-CH3 → CH3-CH3 + CH2=CH2 过程中CH2-CH2键断裂,可能性为38%; CH3-CH2-CH2-CH3 → CH2=CH-CH2-CH3 + H2 过程中C-H键断裂,可能性为14%。

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都是无色无味 烷烃烯烃炔烃,碳数小于等于四是气态,大于四的是液态和固态 具体: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奇碳数正烷烃与偶碳数正烷烃有什么物理化学性质区别?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如果能从石油生油角度回答最好了。 解析: 奇数碳正烷烃分子之间排列比偶数碳正烷烃分子之间要疏松。即对称性不如偶数碳的正烷烃。因此偶数碳正烷烃熔点比奇数碳正烷烃的更高。

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都是无色无味烷烃烯烃炔烃,碳数小于等于四是气态,大于四的是液态和固态在常见的三种烃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炔中,只有乙炔是微溶于水的,其他物理性质相似

高中有机化学:列表概括出烷烃、烯烃、炔烃的官能团、代表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主要化学方程式。

烷烃 无官能团 甲烷 4个碳以下为气体(新戊烷例外)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光照)……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H2=CH2+Cl2=CH2Cl-CH2Cl ……炔烃 碳碳三键 乙炔 可发生加成反应,……

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区别,还有物理化学性质?(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一、性质不同1、异构烷烃:骨架含有碳支链的有机物。2、正构烷烃:没有碳支链的饱和烃。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1、异构烷烃:石油中的大部分同分异构烷烃形成于干酪根中脂肪族结构的热分解产生的主要生油区。此时,生成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通过一系列催化反应,生成的烷烃转化为异烷烃。异烷烃也可以由甾体烃的烷基侧链断裂产生。2、正构烷烃: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u2082、-SOu2083H、-NHu2082、RCO-,这些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中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扩展资料:异构烷烃的危险性:(1)能够累积静电荷,会引起电火花(点火源),也许会引起点燃。该物料会释放蒸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积聚若被点燃会闪火或爆炸。(2)可能使皮肤干燥而引起不适。(3)可能会引起短暂的眼睛不适,因人而异。(4)在一般温度/正常处理温度下危险性可忽略。(5)有害分解产物: 在环境温度下不分解。(6)有害反应的可能性:不会发生有害的聚合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构烷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构烷烃

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区别,还有物理化学性质?(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正构体和异构体不仅存在于烃中而且存在所有有机物中,它是指有机物构架中的碳骨架的结构是直链结构还是含有支链。凡是骨架含有碳支链的有机物都是异构体;凡是直链结构没有其他碳支链的都是正构体。记住是指碳(C)的支链。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烷烃: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烯烃: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炔烃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苯的同系物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加成反应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烯烃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炔烃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2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原因?

烷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是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分子量相同时直链高于支链,而且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熔点的变化规律也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岁分子量增加而增大;溶解度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1)下表是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 名称 结构简式 常温时的状态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碳原子数目逐渐增大,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故答案为: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丁烷和异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故答案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3)①由结构模型可知乙烯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②乙烯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③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可用溴水或高锰酸钾鉴别,故答案为: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就是随碳原子的增加,密度沸点状态的变化

随碳数增多,状态由气变液变固,熔沸点由低到高,碳数同支链多沸点低,密度由小到大,但都比水小.

烷氢的物理性质

是烷烃的物理性质吧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含有5~16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但直至含有60个碳原子的正烷烃(熔点99℃),其熔点(mehing pomg)都不超过100℃。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髙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正烷烃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所需的能量增大,分子间的 接触面(即相互作用力)也增大。低级烷烃每增加一个CH2,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较大,沸点也相差较大,高级烷烃相差较小,故低级烷烃比较容易分离,髙级烷烃分离困难得多。

烯烃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稳定烯烃的因素有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如果与烯烃中碳碳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氢原子个数越多,那么由于超共轭效应(亦即σ-π共轭效应),烯烃就越稳定。如果烯烃内的碳碳双键是π-π共轭的,亦即相邻双键通过碳碳单键彼此相连,那么由于共轭效应,烯烃会变得稳定,同样的道理双键与芳环例如苯环直接相连,那么烯烃也会比含有孤立双键的烯烃稳定。另外,如果碳碳双键直接与卤素原子相连,这时会发生所谓的n-π共轭,同样可以降低体系的能量而是烯烃变得稳定。扩展资料: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烷烃对比。物理状态决定于分子质量。标况或常温下,简单的烯烃中,乙烯、丙烯和丁烯是气体,含有5至18个碳原子的直链烯烃是液体,更高级的烯烃则是蜡状固体。标况或常温下,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同碳数正构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烯烃沸点高。相同碳架的烯烃,双键由链端移向链中间,沸点,熔点都有所增加。反式烯烃的沸点比顺式烯烃的沸点低,而熔点高,这是因反式异构体极性小,对称性好。与相应的烷烃相比,烯的沸点、折射率,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烷的略小些。其密度比水小。

烷烃物理性质

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变化:溶、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有气态过渡到液态、固态。

谁能提供常见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常温下,含有5~10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10~16个碳原子的烷烃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但直至含有60个碳原子的正烷烃(熔点99℃),其熔点(melting point)都不超过100℃。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烷烃为非极性分子(non-polar molecule),偶极矩(dipole moment)为零,但分子中电荷的分配不是很均匀的,在运动中可以产生瞬时偶极矩,瞬时偶极矩间有相互作用力(色散力)。此外分子间还有范德华力,这些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化学键的小一二个数量级,克服这些作用力所需能量也较低,因此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很少超过300℃。正烷烃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所需的能量增大,分子间的接触面(即相互作用力)也增大。低级烷烃每增加一个CH2,(成为其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较大,沸点也相差较大,高级烷烃相差较小,故低级烷烃比较容易分离,高级烷烃分离困难得多。在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不同,分子接触面积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正戊烷沸点36.1℃,2-甲基丁烷沸点25℃,2,2-二甲基丙烷沸点只有9℃。叉链分子由于叉链的位阻作用,其分子不能像正烷烃那样接近,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较低。固体分子的熔点也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高,这与质量大小及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外,还与分子在晶格中的排列有关,分子对称性高,排列比较整齐,分子间吸引力大,熔点就高。在正烷烃中,含单数碳原子的烷烃其熔点升高较含双数碳原子的少。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固体正烷烃晶体为锯齿形,在单数碳原子齿状链中两端甲基同处在一边,如正戊烷,双数碳链中两端甲基不在同一边,如正己烷,双数碳链彼此更为靠近,相互作用力大,故熔点升高值较单数碳链升髙值较大一些。烷烃的密度(density)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与碳原子数相等的链烷烃相比,环烷烃的沸点、熔点和密度均要髙一些。这是因为链形化合物可以比较自由地摇动,分子间“拉”得不紧,容易挥发,所以沸点低一些。由于这种摇动,比较难以在晶格内做有次序的排列,所以熔点也低一些。由于没有环的牵制,链形化合物的排列也较环形化合物松散些,所以密度也低一些。同分异构体和顺反异构体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下表是若干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常数。

烷烃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通常取决于它们的分子量和结构。因其分子量、结构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1、烷烃的物理状态:低分子量的烷烃,如甲烷、乙烷、丙烷等,在室温下为气体;中分子量的烷烃,如正庚烷、正癸烷等,在室温下为液体;高分子量的烷烃,如固态蜡烷等,在室温下为固体。2、烷烃的沸点:烷烃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有关。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烷烃,如甲烷、乙烷、丙烷等,沸点较低,常温下为气态;而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烷烃,如正十六烷等,沸点较高,常温下为液态。3、烷烃的密度:烷烃密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度较小的烷烃在空气中容易升起,如甲烷气浮力大,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甲烷气体可漂浮在空气上。4、烷烃的可燃性:烷烃具有非常高的可燃性,可以在足够的空气存在下,在适当的温度下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烷烃的特点1、只含有单键:烷烃分子只含有碳-碳单键或碳-氢单键,不含其他官能团,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比较简单。2、分子构型单一:由于只含单键,烷烃分子没有取向性,因此结构形态就比较简单,分子构型也比较单一,容易进行化学反应。3、非极性分子:烷烃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因此分子呈现非极性,不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溶剂。4、燃烧反应激烈:烷烃是一种易燃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发生明亮的火焰。5、化学稳定性高:烷烃分子的化学稳定性较高,不容易被其他化学物质所影响或分解,具有较长的化学稳定性。

(1)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_____

(1)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体,常温下其状态由气态变到液态又变到固态,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烷烃的密度越大,沸点越高,故答案为:气态;液态;固态;升高;增大;(2)烷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较稳定;燃烧;二氧化碳;水;氯气.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