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大学无机化学公式是什么?

2F2 + 2H2O == 4HF + O2。2IO3―+5HSO3- == 5SO42- + I2 +3H+ + H2O。CaF2 + H2SO4 (浓)==CaSO4 + 2HF。NaCl + H2SO4 (浓)==NaHSO4 + HCl↑。I2+ 10HNO3 == 2HIO3 + 10NO2↑+4H2O。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IO3―+5I―+6H+ == 3I2 +3H2O。更多:2KNO3(加热)==2KNO2+O2。2Pb(NO3)2(加热)==2PbO+4NO2↑+O2↑。2Cu(NO3)2(加热)===2CuO+4NO2↑+O2↑。2AgNO3(加热)==2Ag+2NO2↑+O2↑。

大学数学公式是什么?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以上k∈Z)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tanα ·cotα=1sinα ·cscα=1cosα ·secα=1商的关系: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1+tan^2(α)=sec^2(α)1+cot^2(α)=csc^2(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大学物理电场强度公式

大学物理电场强度公式如下:E=K*Q/R^2,k=9.0×10^9N.m^2/C^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那一点所受的电场力。试验电荷的电量、体积均应充分小,以便忽略它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并精确描述各点的电场。在匀强电场中:E=U/d;若知道一电荷受力大小,电场强度可表示为:E=F/q;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k为一常数,q为此电荷的电量,r为到此电荷的距离,可看出:随r的增大,点电荷形成的场强逐渐减小(点电荷形成的场强与r^2成反比) 。电场强度遵从场强叠加原理:即空间总的场强等于各电场单独存在时场强的矢量和,即场强叠加原理是实验规律,它表明各个电场都在独立地起作用,并不因存在其他电场而有所影响。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到电工设备中各处绝缘材料的承受能力、导电材料中出现的电流密度、端钮上的电压,以及是否产生电晕、闪络现象等问题,是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约为100V/m。

大学物理力学 振动和波 热力学的所有公式(越全越好)

壹、质点地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效果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效果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解决: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解决: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03: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61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本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喊嘲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07{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07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差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解决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震动和波(机械震动与机械震动的传播) 1.简谐震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震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自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震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震动系统自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震动,介质自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震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震动中的擒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61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07也可以是m1v1+m2v2=m1v107+m2v207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07=(m1-m2)v1/(m1+m2) v207=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几个表示能量转化几个;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关于。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所有效果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全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非常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关于;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大学物理电磁学公式总结

定义式C=Q/ΔU=Q(U1—U2)、 平行板电容器 C=εS/d、 圆柱形电容器C=2πεl/ln(R2/R1)、 球形电容器 C=4лεR2R3/(R2-R3)、 并联 C=C1+C2+……、 串联 1/C=1/C1+1/C2+……、库仑。 定律回:F=q1q2r/(4лε。r^3)、 电答场强度:E=F/q等等。 扩展资料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库仑定律 电场 电场强度   第二讲 静电场通量 高斯定理   第三讲 静电场环路定理 电势 电势梯度   第四讲 静电场中的导体   第五讲 电介质及其极化 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   第六讲 电容器 电容 静电能   第七讲 稳恒电流 电源及电动势   第八讲 磁感应强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   第九讲 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第十讲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第十一讲 物质的磁性 磁介质中的磁场   第十二讲 铁磁质(了解内容)   第十三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   第十四讲 感生电动势 涡流   第十五讲 自感 互感现象 磁场能量   第十六讲 位移电流 麦克斯韦方程组

大学生必学的8款万能饺子馅公式

大学生必学的8款万能饺子馅公式8款万能饺子馅公式1、白菜猪肉馅所需食材:白菜450克、猪肉末250克、生姜B克,大葱20克、虾皮40克、酱油20毫升、花生油2勺。2、芹菜猪肉馅所需食材:芹菜、肉末、玉米、洋慧、胡萝卜、鸡蛋、六月鲜8g轻盐酱油、盐、香油。3、芹菜猪肉馅所需食材:芹菜、肉末、香菇、洋葱、胡萝卜、鸡蛋、酱油、盐、香油。4、韭菜虾仁馅所需食材:韭菜200克、虾仁200克、鸡蛋3个、六月鲜8g轻盐酱油、盐、香油、十三香。5、西葫芦鸡蛋馅所需食材:西葫芦1个,鸡蛋4个,木耳15朵,胡萝卜1个,大葱1根,虾皮20g6、猪肉酸菜馅所需食材:酸菜1000克,猪肉800克,姜25克,香油、油、生抽、盐、料酒、十三香,葱1根。7、茴香肉馅所需食材:大肉250克,大慧1根,生姜1小块,盐2茶勺,十三香2茶勺,香油2汤勺。8、豆角猪肉馅所需食材:大肉500克,豆角200克,葱2根,姜1小块、盐适量,老抽5克,生抽15克、五香粉1勺,鸡粉1勺,香油20g、鸡蛋1个。1、白菜猪肉馅所需食材:白菜450克、猪肉末250克、生姜8克、大葱20克、虾皮40克、六月鲜8g轻盐酱油20毫升、花生油2勺。制作方法:第一步:将新鲜白菜洗净剁碎,加入盐腌10分钟,杀出一部分水,用手挤干水分,接着花生油拌匀备用。第二步:取一个盆,放入剁好的肉末、虾皮、葱姜末和酱油,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静置10-15分钟。第三步:将白菜末和肉馅混合均匀即可。2、芹菜猪肉馅所需食材:芹菜、肉末、玉米、洋葱、胡萝卜、鸡蛋、六月鲜8g轻盐酱油、盐、香油。制作方法:将所有食材洗干净切碎,芹菜颗粒可稍微大一些,然后加入油、酱油、盐和少许香油,朝一个方向搅匀至上劲即可。3、荠菜猪肉馅所需食材:荠菜、肉末、六月鲜8克轻盐酱油、盐、香油、料酒。制作方法:葱姜洗净切小段,放入搅碎机微微打碎点,用温水泡着;猪肉去皮切小块,放入搅碎机打成肉沫;荠菜攥干水分,用刀切碎;肉馅中加入1小勺盐、2勺六月鲜8g轻盐酱油、1勺料酒、2勺食用油、1勺葱姜水,慢慢搅拌均匀,让肉馅吸收水分,顺时针方向搅打上劲,中途分两次再加入葱姜水,均匀搅拌。放个半个小时,让肉馅入味。同样加入荠菜碎搅拌均匀后等个10分钟入味。4、韭菜虾仁馅所需食材:韭菜200克、虾仁200克、鸡蛋3个、六月鲜8g轻盐酱油、盐、香油、十三香。制作方法:韭菜洗净沥水切碎,加入1勺食用油拌匀备用(这样韭菜不会出水)虾仁切碎加入,鸡蛋炒熟加入,然后加入2勺蚝油,1勺香油,少许十三香、盐拌匀取一张饺子皮放入馅料包起来,全部做好锅里煮开水下饺子煮熟捞出开吃吧5、西葫芦鸡蛋馅所需食材:西葫芦1个,鸡蛋4个,木耳15朵,胡萝卜1个,大葱1根,虾皮20g。制作方法:第一步:将胡萝卜和西葫芦切细丝,加盐(腌出馅中的水分)。木耳事先泡发好,洗净并剁碎。第二步:将西葫胡萝卜拧干水分,与木耳、鸡蛋放在一起,加入虾皮、盐、大葱、油和13香拌匀,最后淋入几滴点香油提味即成。6、猪肉酸菜馅所需食材:酸菜1000克,猪肉800克,姜25克,香油、油、六月鲜8g轻盐酱油、盐、料酒、十三香,葱1根。制作方法:第一步:将肉剁成肉泥,加水搅打上劲,加入13香、盐、料酒生抽拌匀。往肉馅上放加入姜末和葱末,给其上面浇上八成热的热油,激出香味。第二步:这时加入酸菜,最后加点盐,淋入一些香油提味即成。7、茴香肉馅所需食材:大肉250克,大葱1根,生姜1小块,盐2茶勺,十三香2茶勺,香油2汤勺。制作方法:第一步:将葱、姜切末备用。茴香用淡盐水浸泡8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再去根切碎。第二步:取盆,将葱、姜末放进肉馅里拌匀,再放进茴香,加入盐、十三香,倒入香油。顺时针方向搅匀,饺子馅就做好了。8、豆角猪肉馅所需食材:大肉500克,豆角200克,葱2根,姜1小块、盐适量,老抽5克,六月鲜8g轻盐酱油15克、五香粉1勺,鸡粉1勺,香油20g、鸡蛋1个。制作方法:第一步:将大肉(肥瘦相间)剁碎后,磕入1个鸡蛋,加入盐、五香粉、鸡粉、老抽、生抽和姜末,顺同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腌制10分钟。第二步:将豆角入锅,加盐煮2分钟左右,捞出凉凉剁碎,放到刚拌好的肉馅中,再加入大葱碎和生姜末,最后加入香油拌匀就可以了。最实用酱油选择对照表如果我们只单纯的从酱油本身的品质考虑:看工艺:高盐稀态发酵>低盐固态发酵看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看成份:无添加(只有:水、脱脂大豆、大豆、小麦、食用盐)Tips:用脱脂大豆酿造的酱油可以达到0脂, 相对普通大豆蛋白质更高,发酵会更加充分,酿造出的酱油香味更浓郁,味道更好。如何看酱油配料表?8克轻盐原汁酱油(酿造油)·看成分料:水非基脱大豆小(原料干净,而且用的是脱大豆)1051举车*100a30ml·看等级[氨基杰氨含量是1G/100ML局于特级PR号GT116·看工艺大.8公(高志发醇)六鲜六月鲜8g轻盐酱油这款酱油也是我的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8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不仅是特级酱油轻盖而且轻益,含盐量100ml只有8g,配料干净,0糖0添加,原汁油尝了一下味道也非常不错。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孕妈还有减肥的时候用。所以果断给爸妈买啦!!!六月鲜8g轻盐酱油配料干净,0糖0防腐剂0味精氨基酸态氮含量1G/100ML属于特级酱油瓶盖新设计,二次密封单手易操控,干净卫生

麻烦各位帮我一下,我想要初三上册的化学公式及实验重点和知识点,谢谢。

复习资料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回答者:hellokoko_ - 助理 二级 5-18 21:20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亚氯酸钠溶液浓度测定的计算公式

固体和碱性水溶液加热到170℃以上时,分解成氯酸钠和次氯酸钠3NaClO2+OH-=NaClO3+2NaClO2+H2O,再用去测NaClO3的含量就可以了。

高一化学重要的公式,和一些化学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

酸碱盐的化学公式

酸+盐=酸+盐例:盐酸+碳酸钙=氯化钙+碳酸碱+盐=碱+盐例:氢氧化钙+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钙酸+碱=盐+水例: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水PS.楼上有错,一般为复分解反应。本人也为初三,刚学

高人。老师。请指教下初三化学3种制取氧气方法及具体化学反应公式和试验的要求和药品的要求。要具体。

3种制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法: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方法中,反应物高锰酸钾是固体粉末。制取氧气时,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塞上带有棉花的导气管,加热。即可受热分解放出氧气。2、氯酸钾法:KClO3在加热条件,同时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物氯酸钾也是固体粉末。制取氧气时,将氯酸钾粉末和催化剂二氧化锰放入大试管,塞上导气管,加热。一段时间即可放出氧气。3、双氧水法:H2O2 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催化剂),即迅速放出大量氧气,另一个产物是水。此反应多在大的锥心瓶中进行。收集氧气的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这一点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32比空气相对分子质量29大看出),自然沉到底部,所以采用瓶子正放在桌面的(瓶口)向上排空气法。2、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自然也可采用排水法。(排水法: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装满水的水槽,导气管伸入瓶口,由于氧气密度小于水且不易溶,产生的气体会通过导气管向倒置瓶子的底部聚集,越来越多,直到把里面的水排完。在水面以下,盖上毛玻璃。取出,正放在桌面上。这 就是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初三化学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而不是公式 。

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公式是什么?

氯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2NaCI =加热= Na2SO4 + 2HCl↑,注意此时的硫酸必须是浓硫酸且反应的件是加热,如果不加热,则发生H2SO4(浓)+ NaCl(固)==NaHSO4 + HCI↑。氯化钠是一种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熔点801°C,沸点1465°C,其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液氨,不溶于浓盐酸,几乎不溶于乙醚,溶于水后的水溶液呈中性。扩展资料:注意事项:若有少最浓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清洗液用废液桶收集,处理后排放。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钠

盐酸加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反应公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此法的缺点主要是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氯酸钾制取氧气公式

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式:2KClO3=(MnO2 △)=2KCl+3O2↑。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u2083,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遇浓硫酸会爆炸。可与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由离子构成。化学性质:有光泽结晶或白色颗粒或粉末。温度在熔点以上时分解为高氯酸钾和氯化钾,而几乎不放出氧气,温度更高时,高氯酸钾才分解放出氧气。1g缓慢溶于16.5ml水、1.8ml沸水、约50ml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2.32,熔点356℃。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极易爆炸的氯酸与二氧化氯,与某些有机物、硫、磷、亚硫酸盐、次磷酸盐及其他易氧化物质研磨,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公式

公式是:2KClO3=2KCl+3O2。此反应属于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分解反应,在此反应中,氧元素变成氧单质,化合价发生变化。氯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要全部的全面的!

硫酸 H2SO4 亚硫酸 H2SO3 盐酸 HCl 硝酸 HNO3 硫化氢 H2S 碳酸 H2CO3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 (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Ga Fe Zn Cu Ba W Hg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钡 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 氧化铅 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 Fe(OH)2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碱式碳酸铜 石膏 熟石膏 明矾 绿矾 Cu2(OH)2CO3 CaSO4?2H2O 2 CaSO4?H2O KAl(SO4)2?12H2O FeSO4?7H2O 蓝矾 碳酸钠晶体 (常见结晶水合物) CuSO4?5H2O Na2CO3?10H2O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浅绿色沉淀------------Fe(OH)2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 微溶于水------------Ca(OH)2,CaSO4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②碱+酸→盐+H2O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高锰酸钾制氧的化学反应公式

  高锰酸钾制氧的化学反应公式: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初三化学复习公式、化学方程式。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u2022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u2022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NaClO3+4HCl ===== 2ClO2+Cl2+2NaCl+2H2O如何用此公式计算产生的二氧化氯重量

很低,此公式使用于制二氧化氯而非氯气

体积的计算公式: 氯酸钾 重量:25KG /袋, 密度2.32 G/立方厘米 每袋的容积是多少?

数学公式(a-b)的三次方展开式?

原式=a^3-3a^2b+3ab^2-b^3

数学两数和立方,两数差立方公式:(a+b)^3=什么 (a-b)^3=什么

1)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2)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3)三数和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bc+2ac;(4)两数和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5)两数差立方公式:(a-b)=a3-3a2b+3ab2-b3.

(a+b)的三次方展开公式是什么?那么(a-b)呢?

杨辉三角: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其中 第一行代表(a+b)的零次方展开式1每项的系数. 第二行代表(a+b)的一次方展开式a+b每项的系数. 第三行代表(a+b)的二次方展开式a^2+2ab+b^2每项的系数. 依此类推. 所以(a+b)的三次方的展开式便是 a^3+3a^2b+3ab^2+b^3(第四行) 如果是(a-b)的三次方,便是:a^3-3a^2b+3ab^2-b^3(就是把含有b的奇数次方所在的项的前面的加号变成减号) 注:“^”后面的数字为“^”前字母的指数.

a- b^3是什么公式?

① 知识点定义来源与讲解:a-b的三次方是指将(a-b)进行三次方运算的结果。这个公式可通过代数运算展开得到。在代数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式称为“立方差公式”或“立方差公式”,它描述了一个三次方差的展开形式。② 知识点运用:立方差公式在代数运算、多项式展开、因式分解等数学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简化复杂的代数表达式、推导多项式的展开式、解决某些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等。③ 知识点例题讲解:立方差公式的表达式如下:(a-b)^3 = a^3 - 3a^2b + 3ab^2 - b^3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展开(a-b)^3来得到。例如,如果我们要展开(2x-3y)^3,根据立方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2x-3y)^3 = (2x)^3 - 3(2x)^2(3y) + 3(2x)(3y)^2 - (3y)^3= 8x^3 - 36x^2y + 54xy^2 - 27y^3这样,我们成功地将三次方展开成一系列项的和。这可在化简复杂的代数表达式、解决代数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等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立方差公式展开(a-b)^3时,要注意运算符号及指数幂的计算正确性。

(a-b)^3的简化公式

(a-b)^3=a^3-3a^2b+3ab^2-b^3.

求(a-b)^n的展开式及其通项公式

(a-b)^n的展开式可以使用二项式定理来求解。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中的每一项可以表示为组合数的形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C(n, k) * a^(n-k) * (-b)^k其中,C(n, 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a^(n-k)表示a的指数为(n-k),(-b)^k表示(-b)的指数为k。展开式的每一项都可以根据k的取值从0到n进行求解,得到不同的组合数和指数。最后将所有项相加即可得到(a-b)^n的展开式。举例说明,假设n=3,展开式为:(a-b)^3 = C(3, 0) * a^3 * (-b)^0 + C(3, 1) * a^2 * (-b)^1 + C(3, 2) * a^1 * (-b)^2 + C(3, 3) * a^0 * (-b)^3化简后可得:(a-b)^3 = a^3 - 3a^2b + 3ab^2 - b^3这就是(a-b)^3的展开式。通项公式中的C(n, k)可以使用组合数公式来计算,即C(n, k) = n! / (k! * (n-k)!),其中n!表示n的阶乘。总结一下:(a-b)^n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C(n, k) * a^(n-k) * (-b)^k,其中C(n, k)表示组合数。展开式的每一项可以根据k的取值从0到n进行求解,最后将所有项相加得到展开式。

(a-b)^3的简化公式

(a-b)^3=a^3-3a^2b+3ab^2-b^3.

(a+b)的三次方展开公式是什么?那么(a-b)呢?

杨辉三角: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其中第一行代表(a+b)的零次方展开式1每项的系数。第二行代表(a+b)的一次方展开式a+b每项的系数。第三行代表(a+b)的二次方展开式a^2+2ab+b^2每项的系数。依此类推。所以(a+b)的三次方的展开式便是a^3+3a^2b+3ab^2+b^3(第四行)如果是(a-b)的三次方,便是:a^3-3a^2b+3ab^2-b^3(就是把含有b的奇数次方所在的项的前面的加号变成减号)注:“^”后面的数字为“^”前字母的指数。

谁知道(a+b)^3=?的公式?

(a+b)^3 =(a+b)×(a+b)^2 =(a+b)×(a^2+2ab+b^2) =a^3+b^3+3ab^2+3a^2b

数学公式(a-b)的三次方

(a-b)^3=(a-b)(a-b)^2=(a-b)(a^2-2ab+b^2)=a^3-2a^2b+ab^2-a^2b+2ab^2-b^3=a^3-3a^2b+3ab^2-b^3

立方公式(a-b)3是什么?

完全立方差公式。立方差公式与立方和公式统称为立方公式,两者基本描述如下:1、立方和公式,即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的和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差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积与这两数差的不完全平方的积。2、立方差公式,即两数立方差等于这两数差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和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差等于两数差与这两数和的不完全平方的积。完全立方差公式分解过程:立方公式(a-b)3=(a+b)^2*(a+b)=(a^2+2ab+b^2)(a+b)=a^3+2a^2b+ab^2+a^2b+2ab^2+b^3=a^3+3a^2b+3ab^2+b^3

a减b的三次方的公式是什么?

a^3-b^3=(a-b)*(a^2+ab+b^2)。解:a^3-b^3=a^3-ab^2+ab^2-b^3=(a^3-ab^2)+(ab^2-b^3)=a*(a^2-b^2)+b^2*(a-b)=a*(a+b)*(a-b)+b^2*(a-b)=(a-b)*(a^2+ab)+(a-b)*b^2=(a-b)*(a^2+ab+b^2)即a^3-b^3因式分解等于(a-b)*(a^2+ab+b^2)。扩展资料:1、公式因式分解法(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完全平方和公式a^2-2ab+b^2=(a-b)^2(3)完全平方差公式a^2+2ab+b^2=(a+b)^22、提公因式因式分解法(1)找出公因式。(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如4xy+3x=x(4y+3)3、因式分解的原则(1)分解因式是多项式的恒等变形,要求等式左边必须是多项式。(2)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以乘积的形式表示。(3)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须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帮帮忙!(a-b) (a+b)的3次方展开是什么样的?那个公式是什么来着

(a-b)^3=a^3-3a^2b+3ab^2-b^3(a+b)^3=a^3+3a^2b+3ab^2+b^3

(a-b)的三次方,等于多少啊 似乎要公式的答案,

(a+b)^3=a^3+3a^2b+3ab^2+b^3 (a-b)^3=a^3-3a^2b+3ab^2-b^3 a^3 表示a的3次方

(a-b)的三次方,等于多少啊 似乎要公式的答案,

(a+b)^3=a^3+3a^2b+3ab^2+b^3 (a-b)^3=a^3-3a^2b+3ab^2-b^3 a^3 表示a的3次方

(a-b)的3次方展开式公式

当我们计算一个表达式的3次方展开式时,可以使用二项式定理。根据二项式定理,可以展开任意形式的(a - b)的n次方,其中a和b是实数,n是正整数。现在我们来计算(a - b)的3次方展开式:首先,我们先回顾二项式定理的公式:(a - b)^n = C(n, 0) * a^n * (-b)^0 + C(n, 1) * a^(n-1) * (-b)^1 + C(n, 2) * a^(n-2) * (-b)^2 + ... + C(n, n) * a^0 * (-b)^n,其中C(n, k)表示组合数,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具体计算组合数的方法可通过二项式系数公式求解。现在,我们将(a - b)^3按照上述公式展开:(a - b)^3 = C(3, 0) * a^3 * (-b)^0 + C(3, 1) * a^2 * (-b)^1 + C(3, 2) * a^1 * (-b)^2 + C(3, 3) * a^0 * (-b)^3我们逐个展开每一项并进行简化计算:C(3, 0) = 1,C(3, 1) = 3,C(3, 2) = 3,C(3, 3) = 1,(a - b)^3 = 1 * a^3 * (-b)^0 + 3 * a^2 * (-b)^1 + 3 * a^1 * (-b)^2 + 1 * a^0 * (-b)^3= a^3 - 3a^2b + 3ab^2 - b^3因此,展开(a - b)^3的结果是:a^3 - 3a^2b + 3ab^2 - b^3。这就是(a - b)的3次方展开式的结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计算和简化,例如,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中求解。通过二项式定理,我们可以方便地展开和计算更高次方的表达式。

(a+ b)3次方的公式是什么?

(a+b)3次方 和(a-b)的3次方的公式如下图所示:扩展资料:立方差公式与立方和公式统称为立方公式,两者基本描述如下:1、立方和公式,即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的和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差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积与这两数差的不完全平方的积。2、立方差公式,即两数立方差等于这两数差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和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差等于两数差与这两数和的不完全平方的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立方差公式

(a+b)的三次方,(a-b)的三次方公式

(a+b)的三次方:a^3+3a^2b+3ab^2+b^3(a-b)的三次方:a^3-3a^2b+3ab^2-b^3原式=(a+b)^2*(a+b)=(a^2+2ab+b^2)(a+b)=a^3+2a^2b+ab^2+a^2b+2ab^2+b^3=a^3+3a^2b+3ab^2+b^3零次方: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等于1。原因如下通常代表3次方5的3次方是125,即5×5×5=1255的2次方是25,即5×5=255的1次方是5,即5×1=5由此可见,n≧0时,将5的(n+1)次方变为5的n次方需除以一个5,所以可定义5的0次方为:5 ÷ 5 = 1

(a+b)的三次方展开公式是什么?那么(a-b)呢?

杨辉三角: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其中第一行代表(a+b)的零次方展开式1每项的系数。第二行代表(a+b)的一次方展开式a+b每项的系数。第三行代表(a+b)的二次方展开式a^2+2ab+b^2每项的系数。依此类推。所以(a+b)的三次方的展开式便是a^3+3a^2b+3ab^2+b^3(第四行)如果是(a-b)的三次方,便是:a^3-3a^2b+3ab^2-b^3(就是把含有b的奇数次方所在的项的前面的加号变成减号)注:“^”后面的数字为“^”前字母的指数。

a±b的三次方公式

^等于的公式: 解题过程如下: (a+b)^3? =(a+b)(a^2+b^2-ab) =a^3+a*b^2-a^2*b+a^2*b+b^3-a*b^2 =a^3+b^3 =a^3+b^3 =(a+b)(a^2+b^2-ab) = a^3+3a^2b+3b^2a+b^3

数学立方的公式 (A+_B)的3次方 等于什么来了? 不是立方差公式...

(A+B)^3=(A+B)(A^2-AB+B^2) (A-B)^3=(A-B)(A^2+AB+B^2)

(a+ b)3次方和(a- b)的3次方公式

(a+b)3次方 和(a-b)的3次方的公式如下图所示:扩展资料:立方差公式与立方和公式统称为立方公式,两者基本描述如下:1、立方和公式,即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的和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差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和等于这两数积与这两数差的不完全平方的积。2、立方差公式,即两数立方差等于这两数差与这两数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和的积。也可以说,两数立方差等于两数差与这两数和的不完全平方的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立方差公式

如何用公式计算a- b的三次方呢?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a-b的三次方公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公式的公式:a-b的三次方=(a-b)^3。也就是说,如果a和b两个数相乘,那么它们的3次方之和将是它们的乘积。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公式的应用。如果a和b都是正数,那么a-b的三次方将是负数。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相乘,它们的值越大,它们的3次方值就越大。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求解三角函数。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求解三角函数的斜率。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它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a和b都是正数的情况下,这个公式才有效。谢谢大家收听。

0.1mol/L氯化钾怎么配,求公式,详细点的,告诉我怎么算

我们配1l0.1mol/l氯化钾.1.计算:m=nm=cvm=1*0.1*74.5=7.45g2.称量:有托盘天平准确称量7.5gkcl固体。3.溶解:将7.5gkcl固体用烧杯全部溶解。4.冷却:将溶解的kcl溶液冷却至室温。5.转移:将冷却的kcl溶液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6.洗涤:将烧杯和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全注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7.振荡:将1000ml的容量瓶中的溶液振荡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刻度线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盖,摇匀。10.倒出,贴标签,即得1l0.1mol/l的kcl溶液.

0.1mol/L表示的是什么单位?用什么公式计算出这个值的?

据科学实验的精确测定,知道12g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6.02×10^23。 科学上把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符号是n)的单位,单位符号是mol。 0.1mol的碳原子含0.602×10^23个碳原子,质量为1.2g。 L就是体积单位,mol/L就是表示一升大小的体积有多少个原子。是物质的量浓度。

0.1mol/L氯化钾怎么配,求公式,详细点的,

我们配1L0.1mol/L氯化钾.1.计算:m=nM=CVM=1*0.1*74.5=7.45g2.称量:有托盘天平准确称量7.5gKCl固体。3.溶解:将7.5gKCl固体用烧杯全部溶解。4.冷却:将溶解的KCl溶液冷却至室温。5.转移:将冷却的KCl溶液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6.洗涤:将烧杯和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全注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7.振荡:将1000ml的容量瓶中的溶液振荡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刻度线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盖,摇匀。10.倒出,贴标签,即得1L0.1mol/L的KCl溶液.

1+1/2+1/3+…+1/n求和公式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即:1/1+1/2+1/3+...+1/n 这个数组是发散的,所以没有求和公式,只有一个近似的求解方法: 1+1/2+1/3+.+1/n ≈ 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 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 s(n)=sqrt(n), 因为:1/(n+1)

1+1/2+1/3+1/4+1/5+……+1/n有求和公式吗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但是,不是因为它是发散的,才没有求和公式.相反的,例如等差数列是发散的,公比的绝对值大于1的等比数列也是发散的,它们都有求和公式.

1+1/2+1/3+1/4+......+1/n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S(n)=1/1+1/2+1/3+...+1/n 首先要指出,这个数列是没有极限的.也就是说,这个级数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 下面证明S(n)可以达到无穷大: 1/1 = 1 1/2 = 1/2 >= 1/2 1/3+1/4 >= 1/4+1/4 >=1/2. 1/5+1/6+1/7+1/8 >= (1/8)*4 >=1/2. ...... 所以: (2^n就是2的n次方) S(2^n)>=(1/2)*n+1. 所以S(n)没有极限! 关于S(n)的求和公式,则至今也没有找到

1+1/2+1/3+1/4+,,,,+1/n=公式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无法使用公式去逼近调和级数,直到无穷级数理论逐步成熟。1665年牛顿在他的著名著作《流数法》中推导出第一个幂级数:ln(1+x) = x - x^2/2 + x^3/3 - ...Euler(欧拉)在1734年,利用Newton的成果,首先获得了调和级数有限多项和的值。结果是:相关书籍相关书籍1+1/2+1/3+1/4+...+1/n= ln(n+1)+r(r为常量)他的证明是这样的:该式子为调和级数ln(1+1/x) = 1/x - 1/2x^2 + 1/3x^3 - ...根据Newton的幂级数有:ln(1+1/x) = 1/x - 1/2x^2 + 1/3x^3 - ...于是:1/x = ln((x+1)/x) + 1/2x^2 - 1/3x^3 + ...代入x=1,2,...,n,就给出:1/1 = ln(2) + 1/2 - 1/3 + 1/4 -1/5 + ...1/2 = ln(3/2) + 1/2*4 - 1/3*8 + 1/4*16 - .........1/n = ln((n+1)/n) + 1/2n^2 - 1/3n^3 + ...相加,就得到:1+1/2+1/3+1/4+...1/n = ln(n+1) + 1/2*(1+1/4+1/9+...+1/n^2) - 1/3*(1+1/8+1/27+...+1/n^3) + ......后面那一串和都是收敛的,我们可以定义1+1/2+1/3+1/4+...1/n = ln(n+1) + rEuler近似地计算了r的值,约为0.5772156649。这个数字就是后来称作的欧拉常数。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个常量还知之甚少,连这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还是个谜。

1+1/2+1/3+1/4+.+1/n的求和公式是什么?

S(n)=1/1+1/2+1/3+...+1/n首先要指出,这个数列是没有极限的.也就是说,这个级数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下面证明S(n)可以达到无穷大:1/1=11/2=1/2>=1/21/3+1/4>=1/4+1/4>=1/2.1/5+1/6+1/7+1/8>=(1/8)*4>=1/2..所以:(2^n就是2的n次方)S(2^n)>=(1/2)*n+1.所以S(n)没有极限!关于S(n)的求和公式,则至今也没有找到

1+1/2+1/3+1/4+.+1/n的求和公式是什么?

S(n)=1/1+1/2+1/3+...+1/n 首先要指出,这个数列是没有极限的.也就是说,这个级数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 下面证明S(n)可以达到无穷大: 1/1 = 1 1/2 = 1/2 >= 1/2 1/3+1/4 >= 1/4+1/4 >=1/2. 1/5+1/6+1/7+1/8 >=...

1+1/2+1/3+1/4+………+1/n的公式

准确值是求不出来的,但有一个近似值 利用“欧拉公式”1+1/2+1/3+……+1/n=ln(n)+C,(C为欧拉常数)具体证明看下面的链接欧拉常数近似值约为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这道题用数列的方法是算不出来的Sn=1+1/2+1/3+…+1/n>ln(1+1)+ln(1+1/2)+ln(1+1/3)+…+ln(1+1/n)=ln2+ln(3/2)+ln(4/3)+…+ln[(n+1)/n]=ln[2*3/2*4/3*…*(n+1)/n]=ln(n+1)

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怎么求?

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toGXQ:假设;s(n)=1+1/2+1/3+1/4+..1/n当n很大时sqrt(n+1)=sqrt(n*(1+1/n))=sqrt(n)*sqrt(1+1/2n)≈sqrt(n)*(1+1/(2n))=sqrt(n)+1/(2*sqrt(n))设s(n)=sqrt(n),因为:1/(n+1)<1/(2*sqrt(n))所以:s(n+1)=s(n)+1/(n+1)<s(n)+1/(2*sqrt(n))即求得s(n)的上限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但是,不是因为它是发散的,才没有求和公式.相反的,例如等差数列是发散的,公比的绝对值大于1的等比数列也是发散的,它们都有求和公式.

1+1/2+1/3+1/4……+1/n的求和公式,最好有推导过程,没有也可以,谢谢了!

Ln(n)+R其中R是欧拉常数,值为0.57721566490左右或者:1/n[1/(1/n)+1/(2/n)+………+1/(1/n)]=积分 1/xdx(区间是0到1)没有公式很多人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常常会很直觉的回答:[收敛级数]。因为当级数继续发展下去,所加上的数便会趋近於无限小,趋近於零,对整个级数的影响也相对变小,故得知1+1/2+1/3+1/4+…..为收敛级数,这样的解释看似合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发散级数,指的就是无论加上多小的数,虽然一开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加到某个范围便会持续变大,而上列的题目便是属於这种例子。一开始我们先设原式为:A=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3+……然后再设另一式为:B=1+1/2+(1/4+1/4)+(1/8+1/8+1/8+1/8)+(1/16+1/16+1/16+1/16+1/16+…….. 所以A >B ……….. a=>B= 1+1/2+1/4×2+1/8×4+1/16×8+1/32×16+1/64×32+1/128×64+…………=1+1/2+1/2+1/2+1/2+1/2+1/2+1/2+………..由上是得知B为发散级数 …….. b由a,b两个条件 ∴ A为发散级数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请问有什么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吗? 不要说是通分哦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 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 1+1/2+1/3+......+1/n≈lnn+C(C=0.57722......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至今不知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当n很大时,1/2+1/3+......+1/n≈lnn+C-1 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 当n→∞时 , 1+1/2+1/3+1/4+ … +1/n 这个级数是发散的。简单的说,结果为∞ .当然,1/2+1/3+1/4+ … +1/n 结果仍为∞,也是发散的.

数学求和公式1+1/2+1/3+1/4+...+1/n

高中数学不需要过程,直接写结果无穷大如果非要写过程可以进行下面变形上式>=1+1/2+(1/4+1/4)+(1/8+1/8+1/8+1/8)+(1/16*8)+(1/32*16)....=1+1/2+1/2+1/2.......=无穷大高等数学中上式>=ln(n+1)所以发散是无穷大,这是例题

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怎么求?

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s(n)=sqrt(n), 因为:1/(n+1)<1/(2*sqrt(n)) 所以: s(n+1)=s(n)+1/(n+1)< s(n)+1/(2*sqrt(n)) 即求得s(n)的上限 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 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 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 但是,不是因为它是发散的,才没有求和公式.相反的,例如等差数列是发散的,公比的绝对值大于1的等比数列也是发散的,它们都有求和公式.

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怎么求?

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s(n)=sqrt(n), 因为:1/(n+1)

1+1/2+1/3+…+1/n求和公式

1+1/2+1/3+…+1/n叫做调和级数,没有求和的公式,当n很大时有一个渐近表达式,n项求和:∑(1/k)->ln(n)+c,其中ln(n)是n的自然对数,也就是以e为底的对数(e≈2.71828182846);c是欧拉常数(约为0.577215665)。1+1/2+1/3+…+1/n求和公式 1、公式法:这个是等比数列求和:a1=1,q=1/2 那么,和=1x[1-(1/2)^(n+1)]/(1-1/2)=2-1/2^n 2、简便算法: 原式=(1+1/2+……+1/2^n+1/2^n)-1/2^n =1+1-1/2^n =2-1/2^n

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怎么求?

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toGXQ:假设;s(n)=1+1/2+1/3+1/4+..1/n当n很大时sqrt(n+1)=sqrt(n*(1+1/n))=sqrt(n)*sqrt(1+1/2n)≈sqrt(n)*(1+1/(2n))=sqrt(n)+1/(2*sqrt(n))设s(n)=sqrt(n),因为:1/(n+1)<1/(2*sqrt(n))所以:s(n+1)=s(n)+1/(n+1)<s(n)+1/(2*sqrt(n))即求得s(n)的上限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但是,不是因为它是发散的,才没有求和公式.相反的,例如等差数列是发散的,公比的绝对值大于1的等比数列也是发散的,它们都有求和公式.

1+1/2+1/3+1/4.......+1/n 求和公式及其推导

这道题没有好的算法。目前1/n求和的数值是数学家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常数,专为调和级数所用)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大量的计算都是由计算机完成。人目前没有非常好的算法来计算。但是,不是因为它是发散的,才没有求和公式.相反的,例如等差数列是发散的,公比的绝对值大于1的等比数列也是发散的,它们都有求和公式.

1+1/2+1/3+1/4+......+1/n的求和公式是什么?

S(n)=1/1+1/2+1/3+...+1/n首先要指出,这个数列是没有极限的.也就是说,这个级数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下面证明S(n)可以达到无穷大:1/1=11/2=1/2>=1/21/3+1/4>=1/4+1/4>=1/2.1/5+1/6+1/7+1/8>=(1/8)*4>=1/2.......所以:(2^n就是2的n次方)S(2^n)>=(1/2)*n+1.所以S(n)没有极限!关于S(n)的求和公式,则至今也没有找到

调和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是ln(n)+C(欧拉常数)吗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即:1/1+1/2+1/3+...+1/n 这个数组是发散的,所以没有求和公式,只有一个近似的求解方法: 1+1/2+1/3+......+1/n ≈ 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 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 s(n)=sqrt(n), 因为:1/(n+1)<1/(2*sqrt(n)) 所以: s(n+1)=s(n)+1/(n+1)< s(n)+1/(2*sqrt(n)) 即求得s(n)的上限 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 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

调和数列的求和公式1+1/2+1/3+1/4+......+1/n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即:1/1+1/2+1/3+...+1/n 这个数组是发散的,所以没有求和公式,只有一个近似的求解方法: 1+1/2+1/3+......+1/n ≈ 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 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 s(n)=sqrt(n), 因为:1/(n+1)<1/(2*sqrt(n)) 所以: s(n+1)=s(n)+1/(n+1)< s(n)+1/(2*sqrt(n)) 即求得s(n)的上限 1+1/2+1/3+…+1/n是没有好的计算公式的,所有计算公式都是计算近似值的,且精确度不高。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 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

数列1+1/2+1/3+……+1/n的求和公式怎么求?

当n很大时,有:1+1/2+1/3+1/4+1/5+1/6+...1/n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 ln(n)//C++里面用log(n),pascal里面用ln(n)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叫做欧拉常数 to GXQ: 假设;s(n)=1+1/2+1/3+1/4+..1/n 当n很大时 sqrt(n+1) = sqrt(n*(1+1/n)) = sqrt(n)*sqrt(1+1/2n) ≈ sqrt(n)*(1+ 1/(2n)) = sqrt(n)+ 1/(2*sqrt(n)) 设s(n)=sqrt(n), 因为:1/(n+1)

调和数列的求和公式1+1/2+1/3+1/4+.+1/n

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即:1/1+1/2+1/3+...+1/n这个数组是发散的,所以没有求和公式,只有一个近似的求解方法:1+1/2+1/3+.+1/n ≈ 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当n很大...

1/2+1/3+1/4+......1/n=?有公式吗?

硬要说有的话的也有,就是当n不是无穷大时,就按照小学的方法一步一步做,最后得出那个极其麻烦的表达式:将分母写为n!,然后分子相应修改,然后相加。如果你认为上面这个算法可行的话,也可以算是的公式吧。其实这个式子是个不收敛的级数,并且没有你想要那种的公式。有定理,设pow(x,p)=x的p次方。设p-级数为1+1/pow(2,p)+1/pow(3,p)+....+1/pow(n,p)+....当p>1时级数收敛,有(你想要的)公式可求,当p<=1时级数发散,没有所谓的那种公式。

数学求和公式1+1/2+1/3+1/4+...+1/n

利用“欧拉公式”(可以查阅相关书籍):1+1/2+1/3+……+1/n=ln(n)+C,C为欧拉常数 数值是0.5772……。 则1+1/2+1/3+1/4+...+1/2007+1/2008=ln(2008)+C=8.1821(约) 就不出具体数字的,如果n=100 那还可以求的 。然而这个n趋近于无穷 ,所以算不出的。它是实数,所以它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而上两层的人说“谈不上到底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而根据种种依据可判断它是无理数。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而有理数又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都可以划成两个有限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整数除外)。而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通分以后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无穷大,不是有限整数,且不能约分,所以它不属于有理数,因此它是无理数。 其实无穷个有理数相加未必就是有理数,而有可能等于无理数。我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圆周率pi=3.1415926...是个无理数大家都知道吧,我可以把它分解成pi=3+0.1+0.04+0.001+0.0005+...的形式,等号右侧的每一项都是有理数,那么我们能说pi是有理数吗?当然不能。所以无穷个有理数相加可能是无理数。 那么为什么我说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是无理数而不是有理数呢?我再从一种角度给你证明。 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是一个无穷小数你承认吧,不然我们讨论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就没什么意义了。无限循环小数都有循环节,所以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知识划成两个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 而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不存在循环节,不可能根据等比数列知识划成两个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所以它终究是无理数。 这是有名的调和级数,应该是高数中的东西,这题目用n!无济于事的 当n->∞,1+1/2+1/3+1/4+1/5+...+1/n->∞,是个发散级数 当n很大时,有个近似公式:1+1/2+1/3+1/4+1/5+...+1/n=γ+ln(n) γ是欧拉常数,γ=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ln(n)是n的自然对数(即以e为底的对数,e=2.71828...)

1/cosx的积分公式是什么?

1/cosx积分:secx=1/cosx∫secxdx=∫1/cosxdx=∫1/(cosx的平方)dsinx=∫1/(1-sinx的平方)dsinx令sinx=t代人可得:原式=∫1/(1-t^2)dt=1/2∫[1/(1-t)+1/(1+t)]dt=1/2∫1/(1-t)dt+1/2∫1/(1+t)dt=-1/2ln(1-t)+1/2ln(1+t)+C将t=sinx代人可得原式=[ln(1+sinx)-ln(1-sinx)]/2+C积分的保号性如果一个函数f在某个区间上黎曼可积,并且在此区间上大于等于零。那么它在这个区间上的积分也大于等于零。如果f勒贝格可积并且几乎总是大于等于零,那么它的勒贝格积分也大于等于零。作为推论,如果两个上的可积函数f和g相比,f(几乎)总是小于等于g,那么f的(勒贝格)积分也小于等于g的(勒贝格)积分。函数的积分表示了函数在某个区域上的整体性质,改变函数某点的取值不会改变它的积分值。对于黎曼可积的函数,改变有限个点的取值,其积分不变。对于勒贝格可积的函数,某个测度为0的集合上的函数值改变,不会影响它的积分值。如果两个函数几乎处处相同,那么它们的积分相同。

1/cosx用万能公式怎么求积分

解答如下,满意请采纳。secx=1/cosx∫secxdx=∫1/cosxdx=∫1/(cosx的平方)dsinx=∫1/(1-sinx的平方)dsinx令sinx=t代人可得:原式=∫1/(1-t^2)dt=1/2∫[1/(1-t)+1/(1+t)]dt=1/2∫1/(1-t)dt+1/2∫1/(1+t)dt=-1/2ln(1-t)+1/2ln(1+t)+C将t=sinx代人可得原式=[ln(1+sinx)-ln(1-sinx)]/2+C

跛度1:0.75公式怎么算的?

每升高1米,外扩0.75米,这是一侧。两侧是0.75乘2=1.5m升高一米时上口宽度为5+1.5=6.5m

高中物理公式及其字母含义

高中物理公式及其字母含义,如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末速度Vt=Vo+at。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位移s=V平t=Vot+at2/2=Vt/2t。4、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5、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2、有用推论Vt2-Vo2=-2gs,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3、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竖直方向速度:Vy=gt。2、水平方向位移:x=Vot,竖直方向位移:y=gt2/2。3、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5、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6、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一个物体从100米高自由落下到达地面要多长时间?(要具体公式和计算过程)谢谢

x=0.5*g*t^2取x=100mg=9.8m/s^2解得t=4.517s(不考虑空气阻力)

千牛和磅换算公式

1千牛=1000/9.8/0.405=252磅。根据数学换算可知,1千牛=1000/9.8=102公斤力,1千牛=1000/9.8/0.405=252磅力。1磅(lb)=0.4535924公斤(kg)。

升和立方米的换算公式

1立方米=1000升。如果对你有帮助,就请采纳我,谢谢你的支持!!

1000小时等于416天,那么我每天用一小时,我多少时间才能到10000小时,公式也写下

每天用一小时,要10000天才能到10000小时,合27.4年

ppm计算公式

换算:百万分率与百分率之间的换算公式为:百分率=百万分率/1 0000,即百万分率除以1 0000就是百分率,因此,50000PPm=(50000/10000)%=5%;反之,百分率乘以10 000就是PPm,比如,5%=5*10000PPm=50000PPm。ppm浓度(parts per million)是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经常用于浓度非常小的场合下,与之相似的还有ppb(parts per billion)。对于气体,ppm一般指摩尔分数或体积分数,对于溶液,ppm一般指质量浓度。扩展资料:应用ppm是农业生产活动中防治病虫及根外追肥时对用量极少的农药或肥料进行稀释时所表示的使用浓度单位,通常叫“百万分之……”。如1ppm即百万分之一,150ppm即百万分之一百五十等等, 也就是说,在配制1ppm浓度时,1克农药或肥料(指纯量)加水1吨(1000000克),依此类推。这些农药或肥料一般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的纯量,其它均为填充物。所以,在配制农药或肥料使用浓度时,要根据农药或肥料的纯含量以及需要稀释的浓度(用ppm单位)确定加水量。其计算公式是:每克农药或肥料的加水量=100 0000×药品(肥料)含量(%)÷浓度(ppm)-1例如:需用15%的多效唑配制成300ppm的药液,喷洒水稻秧苗,1克农药需加多少克水呢?按计算公式计算如下:加水量=100 0000×15%/300-1=499(克)即1克15%多效唑加水499克,总共500克,ppm浓度为:1000mg*15%/500g=300ppm。即可配制成300ppm的多效唑药液。目前,在大多数科技期刊中,已经不使用ppm,而改用“‰”,ppm换算成‰为:1ppm=0.00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pm浓度

肉牛体重测量公式是什么?

肉牛和肉乳兼用牛的体重:体重(公斤)=胸围2(m)*体直长(m)*100鲁西黄牛的体重: 体重(公斤)=胸围2(cm)*体斜(cm)/11420水牛的体重: 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斜(米)*80+50乳用牛和乳肉兼用牛的体重: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直长(米)*100肉牛体尺体重计算(1)适用范围肉牛及肉牛育肥期间的任何时间。(2)体尺测量工具软尺和测杖。(3)测定及计算方法由于肉牛、育肥牛体膘体况不同,测得数据后要采用不同的系数进行校正(适合外来品种牛和改良牛)。

牛体重计算公式

应用体尺测量获得数据估算牛活重简单易行,避免了称牛的麻烦。下面介绍两种估测方法。x0dx0ax0dx0ax0dx0a方法一:利用牛的胸围尺寸进行估测牛活重。方法规定,胸围150厘米、活重300公斤作为基础。根据实际测得的胸围数据计算公式如下:x0dx0a胸围小于150厘米时为:300-(150-实测胸围数)×5x0dx0a胸围大于150厘米时为:300+(实测胸围数-150)×5x0dx0a方法二:应用胸围及体长两个体尺数字进行估算。有几种方法:x0dx0ax0dx0a1、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直长(米)×87.5x0dx0a2、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x0dx0ax0dx0a3、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直长(厘米)×100x0dx0a4、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2500x0dx0a测量牛的体尺,估算牛的活重都少不了测定牛的胸围,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测量胸围时应注意:四肢站力方正,头向前;软尺在肩后紧贴毛皮测得最小胸围;最好在喂料饮水后12小时测量胸围。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