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大学

川北大学的主体脉络历史变迁

1946年 原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回沈后留川部分)创建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 川北农工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 私立川北大学迁址南充小西街、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为公立川北大学( 1949年私立川北大学(文学院)改建为川北文学院);1950年 公立川北大学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创建于1943年的西山书院并入川北大学);1952年 在全国院系调整中, “川北大学”校名终止使用,学校大量科系和专业被拆分重组,改建为师范类高等学府并命名为“四川师范学院”。 1952年川北大学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分校搬迁,发展为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木土建筑系科)合并升格为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后发展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农学院/部分农业及经济管理系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后发展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企业管理)合并组建四川财经学院,现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部分专业)并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后相继更名为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化工轻工部份)合并升格为四川化工学院,后并入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部分专业)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川北大学(农艺系)并入贵州大学1954年川北大学(水利部份)合并升格为成都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科技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 。

川北大学的简介

川北大学的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川北大学”校名首次启用于1949年,1952年终止使用。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县办学。1946年5月,东北大学迁回沈阳。 东北大学迁返后,当时的川北地区高等教育遂成空白。1946年,川内知名人士、原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李季伟教授等人倡议,利用原东北大学校舍、迁余的部分图书、设备与羁留的川籍和南方籍为主的大量师资和三分之二学生,续办高等学府,筹备成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李季伟教授在《国立东北大学迁移后三台高等教育当如何调整刍议》一文中指出:“乘东北大学迁移后,就其原有设备,因地制宜,改设川北农工学院,以期造就经济建设所需之高级技术人才,以图川北农工生产事业之现代化”,引起各界人士关注。1946年4月,四川省第12行政专员督察区(辖遂宁、三台、盐亭、中江、蓬溪、安岳、乐至、射洪、潼南9县)召开教育视导员会议,以出席的各县代表为发起人,推举各县县长、参议长及教育会理事长为筹备委员,成立川北农工学院筹备会,并推12区专员程厚之为筹备会主任,三台县长李劲夫、参议长龙杰三为副主任。5月,成立川北农工学院筹备会,筹备会聘李季伟为院长。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纂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记载,筹备会于5月16日在东北大学校址上开始办公,并以该日为校庆纪念日。

川北大学的学校的调整方案

195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10月,西南文教部以“文高(1952)字”给川北大学下文,决定“川北大学自1952年度开始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迁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原址(现西华师范大学老区),原校名撤销,改称‘四川师范学院"”。在西南文教部下文成立四川师范学院的同时,下达了学校的调整方案。(一)原川北大学调出的专业:水利工程系并入成都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农业经济系并入重庆西南农学院,企业管理系并入成都四川财经学院,化学工程系并入泸州四川化工学院,农艺系并入贵州大学。(二)原川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历史系、数学物理系留在四川师范学院。(三)调入四川师范学院的学校和专业:(1)川东教育学院(川东教育学院前身是1940年晏阳初创办的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设有乡村教育系、社会学系、农学系、农田水利系、合作专修科、农林专修科、水利专修科。1950年12月1日由重庆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1951年2月更名为川东教育学院)的数理系及二年级数学专修科。(2)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部分教师;二年制物理、化学专修科;一年制数学专修科。(3)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化学系、教育系部分教师。(四)原川北大学水利、土木、化工、采矿、电机等5个专修科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