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1、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锂离子:Li+ 钾离子:K+ 钠离子:Na+ 银离子:Ag+ 亚铜离子:Cu+
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
钙离子:Ca2+镁离子:Mg2+ 钡离子:Ba2+ 锌离子:Zn2+亚铁离子:Fe2+ 铜离子:Cu2+3、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
铁离子:Fe3+铝离子:Al3+ 常见的非金属离子:
1、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
氟离子:F— 氯离子:Cl— 溴离子:Br—碘离子:I— 2、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
硫离子:S2 氧离子 O2 3、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氢离子:H+
常见的原子团:(也叫酸根离子,NH4+除外)
硝酸根离子:NO3— 氢氧根离子:OH— 氯酸根离子 ClO3—
磷酸根离子:PO43— 碳酸氢根离子:HCO3— 高锰酸根离子:MnO4—碳酸根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 亚硫酸根离子:SO32—锰酸根离子:MnO42—铵根离子:NH4+ 说明:
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如金属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如常见的非金属离子和常见的原子团。H+和NH4+除外。)
1、离子不可单独存在,有阴离子存在必然有阳离子,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其在化合物中元素表现的化合价数值和正负均一致。例如,硫离子S2—中S的化合价为—2
3、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与其整体表现化合价数值和正负一致,其整体化合价是其组成元素所表现化合价的代数和。例如,铵根离子NH4+的整体化合价是+1,这是由于其中N显—3价,H显+1价决定的。
常用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1)钾钠银,二价氧(-2)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2)四六硫都齐全,单质为零铜正二,金正非负和为零。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常见的化学式
一、化合反应
点燃
1、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4P + 5O2O5
点燃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O
点燃
3、硫磺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SO2
点燃
4、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3O4
点燃
6、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C + O2
点燃
7、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8、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2
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
高温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O2
二、分解反应
△
11、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2MnO4 + MnO2 + O2↑
MnO
12、氯酸钾制氧气:2KClO32↑
△
MnO
13、双氧水制氧气:2H2O22O + O2↑
通电
14、电解水:2H22↑+ O2↑
15、碳酸分解:H2CO3 2O + CO2↑
高温
1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2↑ 三、其他反应类型
17、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 = CaCl2+H2O+CO2?
22
18、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2NaOH = Na2SO4+Cu(OH)2↓
1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OH)2 == CaCO3↓+ H2O
20、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CO2+ 2NaOH = Na2CO3 + H2O
2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 + 2NaOH ==Na2SO3+ H2O
点燃
22、酒精燃烧:C2H5OH + 3O22 + 3H2O
点燃
23、甲烷燃烧:CH4 + 2O22 + 2H2O
相关推荐
氯酸钾的阳离子
是K2024-04-28 10:15:082
求解一道化学题,谢谢
2024-04-28 10:15:152
氯酸钙 为什么是盐 它有什么离子吗 还有 偏铝酸钠 方程式为什么是 那钠铝氧二 不是铝钠氧二?
因为氯酸钙[Ca(ClO3)2]是由Ca2+和ClO3-组成,所以是盐,偏铝酸钠的化学式写成NaAlO2,是因为氢氧化铝遇到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铝显两性,表现出弱酸性,形成了偏铝酸盐,组成是由钠离子和偏铝酸离子。2024-04-28 10:15:242
氯酸钾溶液中为设么没有氯离子求大神帮助
氯酸钾溶液中的氯元素以氯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此溶液中不含氯离子。只能说氯酸钾溶液中含有氯元素,而不能说氯酸钾溶液中含有氯离子。2024-04-28 10:15:542
化学cl是什么元素
化学中的Cl指的是氯元素。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元素之一。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形式是氯化钠(食盐)。氯的原子序数是17,原子量是35.45。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因此具有强烈的亲电子性。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倾向于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通常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形式存在。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对于生命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基本的元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细胞功能和生物化学过程至关重要。氯也在农业、食品加工和化工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上,氯主要被用于生产各种化合物,如氯化钠、氯酸钾、漂白粉等。这些化合物在化工、医药、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氯还被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不会产生有害的残留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和游泳池的水处理中。学习化学的好处:1、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事物。通过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行为。2、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工业、医学、农业等。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领域中的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化学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3、学习化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有用。4、学习化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危害,从而更好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环境。2024-04-28 10:16:011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液部分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总结:酸碱盐知识点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氧化钙CaO (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氯化钠NaCl(食盐) 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 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 亚硫酸钠Na2SO3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61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615H2O (蓝矾、胆矾)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61H2O(属于碱类)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3、FeCl3 、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 、FeCl2 、Fe(NO3)2、(即Fe2+)浅绿色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 Cu(NO3)2、 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61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61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2024-04-28 10:16:381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所有知识点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中的规律 在常见的酸中,除硅酸、原硅酸不溶于水,石炭酸在常温下微溶于水外,其余的都易溶于水。 在常见的碱中,除一水合氨(只存在于溶液中)、钾、钠、钡的氢氧化物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大多数难溶于水。 在常见的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一般易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亚汞微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外,其余的易溶于水;碳酸的正盐、硅酸的正盐、亚硫酸的正盐、磷酸的正盐、氢硫酸的正盐除钾盐钠盐铵盐易溶于水外,其余的难溶于水。 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下列歌诀概括上时主要内容: 碱有钾钠钡钙镁,后两种逐渐不溶于水;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还有亚汞盐步后尘; 硫酸盐微溶银和钙,还有硫酸钡在后面; 后五种,较特别,只有钾钠铵盐溶。 另外,还要掌握: 磷酸二氢盐一般易溶于水,磷酸氢盐和正盐类似,一般不溶于水;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易溶于水,而碳酸氢钙易溶入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硫酸钡、氯化银、硫化铜、硫化银、硫化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关于酸碱盐的一些口诀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 <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①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 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 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 “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 “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铵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酸 + 碱 -------- 盐 + 水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2)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例如: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例如 :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例如: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 ,NH4NO3(硝酸铵) 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酸。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盐。 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碱。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根据化合价的不同,还可以读作:氢氧化亚某 例: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有沉淀或有水或有气体生成。 例:Ca(OH)2(碱)+ K2CO3(盐)= CaCO3↓(新盐)+ 2KOH(新碱) 碱+一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 CO2(非金属氧化物)= CaCO3↓(盐)+ 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BaCl2+NaSo4=BaSo4↓+2NaSo4 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 Fe(金属)=FeSO4(新盐)+ 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呈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钙为微溶) 离子的鉴别 氯离子:银盐(除氯化银) 硫酸根离子:钡盐(除硫酸钡) 铵根离子:碱(任意) 氢离子:碳酸盐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根离子:铵盐 铁离子:2价铁离子是浅绿色,3价是黄色(指溶液) 铜离子:2价铜离子是蓝色(指溶液) 故CaO是碱性氧化物2024-04-28 10:16:472
(1)化学实验中,常用沉淀法对溶液中的阳离子处理成沉淀进行分离.某溶液中含有Ag + 、Ba 2+ 、Cu 2+ 三
(1)AgCl、Cu(OH) 2 、AgOH、Ag 2 CO 3 、CuCO 3 、BaCO 3 等物质都是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物质,如先加入CO 3 2- ,则三种金属离子都生成沉淀,如先加入OH - 离子,则会同时生成Cu(OH) 2 和AgOH沉淀,而先加入Cl - ,则只生成AgCl沉淀,然后加入OH - ,生成Cu(OH) 2 沉淀,最后加入CO 3 2- ,生成BaCO 3 沉淀,所以加入阴离子的顺序是Cl - 、OH - 、CO 3 2- ;故答案为:Cl - 、OH - 、CO 3 2- ;(2)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而Ba(NO 3 ) 2 、KCl、NaOH、Na 2 SO 4 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所以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则可鉴别出CuSO 4 ;故答案为:CuSO 4 ;(3)化合价降低元素Cl所在的反应物氯酸钾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元素Cl所在的产物Cl 2 是还原产物Cl 2 ;KClO 3 +6HCl═3Cl 2 +3H 2 O+KCl,元素化合价升高值等于元素化合价降低值=电子转移数=5,电子转移情况为: ;故答案为:KClO 3 ;Cl 2 ; .2024-04-28 10:16:541
高中化学酸碱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十个方面掌握: 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 H2SO4=2H+ + SO42- NaOH=Na+ + OH- Al2(SO4)3=2Al3+ + 3SO4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化合物的分类;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 Ca(OH)2 (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Cl、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六、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七、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 C粉 MnO2 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 溶液、FeSO4 溶液、Fe(NO3)2 溶液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 溶液(较浓)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十、酸、碱、盐的特性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例如含铵根离子物质)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8、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9、盐的性质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10、氧化物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11、物质的检验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Cl-检验是:先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SO42-检验是:先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SO42-CO32-检验是:先加入HCl,产生气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CO32-NH4+检验是:先加入NaOH,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含有NH4+。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赤铁矿Fe2O3 磁铁矿 Fe3O4 菱铁矿FeCO3 氧化钙(生石灰)CaO 氢氧化钙(熟石灰 消石灰)Ca(OH)2 其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氯化钠NaCl(食盐) 尿素CO(NH2)2 碳酸钠(纯碱)Na2CO3(其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CuSO4·5H2O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H2O(属于碱类)13、有关物质的颜色: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3、FeCl3 、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 、FeCl2 、(即Fe2+)浅绿色 Fe 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13、用途、性质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⑵浓H2SO4: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⑷NaOH又叫苛性钠、火碱、烧碱。其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⒀工业上以水、石灰石和纯碱这3种原料,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3个反应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这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按制取顺序书写)(1)CaCO3CaO+CO2↑;(2)CaO+H2O=Ca(OH)2;(3)Na2CO3+Ca(OH)2==CaCO3↓+2NaOH。这3个反应依次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⒁制取Ca(OH)2用:CaO+H2O— ⒂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NO3 l14、制碱(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CuCl2+2NaOH= Cu(OH)2↓+2NaCl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溶解性口诀二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溶解性口诀三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溶解性口诀四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溶解性口诀五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2024-04-28 10:17:252
化学,对于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阴极阳极的反应怎么判断?
如果是高中生的话:阴极:阳离子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性由弱到强,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发生反应。阳极:阴离子按硫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的顺序发生反应2024-04-28 10:17:442
氯酸钾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的氧化性有何不同
氯酸钾在酸性溶液H+和ClO3-等于是氯酸,强的氧化性。中性溶液,氧化性弱。2024-04-28 10:18:201
高中化学酸碱知识
“强酸”这个概念是由丹麦化学家J. N. Bro ted和英国化学家T. M. Lowry提出的。他们把“酸”定义为 proton donor (质子,其实也就是H +的贡献体)。根据他们的理论,强酸就被定义为 “an acid undergoes fully di ociation” (也就是可以自主完全分解的酸,比如1mol HCl在水中生成1 mol H+ 还有另外1 mol Cl?)。 简单的说强酸就是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弱酸就是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酸。硫酸,硒酸等多元强酸除外。现今强酸的判断标准为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常数,一般来说pKa<0(或=0)的为强酸(注:pKa 2左右为中强酸,7左右为弱酸。) 大部分强酸均是腐蚀性的,但当中亦有例外。例如超强酸当中的碳硼烷酸(H(CHB11Cl11),其酸性比硫酸高百万倍,但却完全不带有腐蚀性;相反,弱酸当中的氢氟酸(HF)却有很大的腐蚀性,而且能溶解极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诸如玻璃及除了铱以外的所有金属 除了通过计算pH值来衡量不同酸的强度外,观察以下的性质也可以判别出不同类别的酸的强度: 同一主族内元素和氢气化合形成的酸,由上到下随非金属性减弱而增强,例如: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盐酸的酸性小于氢溴酸;同一元素的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该含氧酸酸性越强,比如硫酸酸性强于亚硫酸,高氯酸强于氯酸(HClO3);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高价含氧酸,由左到右酸性依次增强,例如磷酸酸性弱于硫酸, 硫酸弱于高氯酸 电负性:在同一元素周期下其共轭碱的负电性愈高,它的酸度就愈高。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增加,其酸度也会增加。以氢氯酸及氢碘酸为例,两者均是强酸,在水中均会电离出100%的相应离子。但是氢碘酸的酸度比氢氯酸要强,这是因为碘的原子半径远大于氯的原子半径。带有负电荷的碘阴离子拥有较离散的电子云,因此与质子(H+)的吸力较弱,因此,氢碘酸电离(去质子化)的速度更快。 电荷:电离后的物质愈带有正电荷,就愈高酸度。因此中性离子较阴离子容易放出质子,阳离子也比起其他分子均具有更高酸度。 常见的"强酸,这里以中学阶段出现的说明,大学中提到的强酸不说了,太多,也太复杂 1.盐酸,分子式HCl。由氯气和氢气直接化合,生成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就是盐酸,是常见的强酸,可以和比氢活泼的金属反应,有腐蚀性,具有酸的通性,容易挥发。 2.硫酸,分子式H2SO4,三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硫酸,是常见的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其中浓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3.硝酸,分子式HNO3,二氧化氮或者五氧化二氮溶于水形成硝酸,是常见的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另外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强氧化性酸,氧化性比浓硫酸强,不稳定,受热分解,容易挥发。 这三者,是最常见的三大无机强酸,其中硫酸酸性最强,其次是 盐酸,最后是硝酸。氧化性硝酸最强,常温下就能和除金,铂铱等惰性金属除外的所有金属和碳,硫,磷等非金属反应;其次是浓硫酸,氧化的物质和硝酸一样,但是需要加热,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盐酸和稀硫酸氧化性弱,是普通的强酸 中学阶段提到的酸: 高锰酸,强酸,有强氧化性 碳酸,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磷酸,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亚硫酸,中强酸,酸性强于磷酸 次氯酸,弱酸,有强氧化性,不稳定,容易分解 氯酸,强酸,酸性强于盐酸,和硫酸相当,40度就开始分解,容易爆炸,氯酸盐类,也容易分解爆炸 高氯酸,最强的无机单酸,酸性比硫酸强10倍,有氧化性,常温下有弱氧化性,受热时候氧化性很强,强于硝酸 氢氟酸,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还能腐蚀玻璃,橡胶等有机物,有挥发性 氢溴酸,强酸,酸性和硫酸相当,有腐蚀性,有挥发性 氢碘酸,最强的不含氧无机单酸,酸性是硫酸的2.4倍,不稳定,容易分解,有挥发性 乙酸,分子式CH3COOH,有机弱酸,酸性强于碳酸,具有酸的通性 甲酸,分子式HCOOH,有机弱酸,酸性强于乙酸,有腐蚀性, 具有酸的通性 草酸,分子式HOOC-COOH有机中强酸,酸性强于磷酸,和亚硫酸差不多,有较强的腐蚀性 氧化性酸:是指酸中除了氢、氧元素之外的中心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氧化性,这个定义有点狭义,从广义来说,所有的酸都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只不过氧化性强弱不同罢了 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性酸,或者酸盐 硝酸,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可以氧化除金,铂铱等贵金属之外的所有金属,和碳,磷,硫等非金属 浓硫酸,必须是浓硫酸,稀硫酸则和盐酸一样,氧化性很弱,浓硫酸由于硫酸分子浓度很高,中心元素硫是最高价+6价,表现出强氧化性,氧化性弱于硝酸,常常需要加热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高氯酸很像 高锰酸钾,高锰酸的钾盐,有很强的氧化性,氧化性强于硝酸,可以将盐酸氧化成氯气,硝酸,浓硫酸做不到 氯酸,氯酸钾,有强氧化性,强于硝酸,弱于高锰酸钾,容易爆炸分解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但容易分解,氧化性强于硝酸,强于氯酸,强于高氯酸,弱于高锰酸 双氧水,就是过氧化氢,强氧化性,容易分解,有较强的腐蚀性 中学阶段,酸性排名: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硫酸),氯酸, 盐酸,硝酸,草酸,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碳酸,双氧水 氧化性排名,这里按实际氧化性,不按测试数值,比如双氧水,如果看测试数值,氧化性是强于高锰酸钾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双氧水中的氧是中间价,却会被高锰酸钾氧化成氧气 高锰酸钾,次氯酸,双氧水,氯酸,高氯酸,硝酸,浓硫酸,其他酸氧化性很弱,可以忽视。 综上所述,广义来说所有的酸均有氧化性,只是氧化性强弱不同,现在说氧化性酸,指的是有强氧化性的含氧酸;酸性强未必氧化性强,氧化性强未必酸性强,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高中阶段,最强的酸是高氯酸,酸性是硫酸的10倍,其次是氢碘酸,酸性是硫酸的2.5倍 高中阶段氧化性最强的强酸是高锰酸,次氯酸的氧化性也很强,只是不稳定,以后到了大学,氧化性最强的酸是高铁酸,还有人说高氙酸2024-04-28 10:18:351
化学中氧化还原性的强弱顺序是什么?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来确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顺序如下:1、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氟气(F2)> 氯气(Cl2)> 溴气(Br2)> 碘气(I2)> 硫(S)。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具体顺序为:银离子(Ag+)> 铁离子(Fe3+)> 铜离子(Cu2+)> 氢离子(H+)等。化合物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什么叫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能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以下特点的物质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1、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7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氟气、氯气、氧气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相对的。一种物质可能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该物质所参与的反应。氧化性最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因此,在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通常是铜离子(Cu2+)。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铁离子(Fe3+)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氧化性强弱可能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氧化性最弱氧化性最弱的物质是氢气(H2)。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而氢气是最难失去电子的物质之一,因此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非金属单质或离子也可能具有更弱的氧化性。但总体来说,氢气是氧化性最弱的物质之一。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1、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例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2、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3、酸碱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度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强,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弱。3、配位效应:一些金属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会对其氧化性产生影响。例如,铜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其氧化性会增强。4、反应机制:氧化性的强弱还与反应机制有关。有些反应需要经过中间步骤,这可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氧化性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元素周期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配位效应以及反应机制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研究氧化性的意义研究氧化性的意义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是物质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通过研究氧化性,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2、指导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来进行反应和加工。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实验和生产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促进新材料的研发:一些具有特殊氧化性的物质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例如催化剂、超导材料等。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价值。2024-04-28 10:18:421
高氯酸钾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多少
KCLO3,阳离子K+,阴阳离子个数比1:1。2024-04-28 10:19:072
关于电解
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氧化或还原)的过程。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电解池是由分别浸没在含有正、负离子的溶液中的阴、阳两个电极构成。电流流进负电极(阴极),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迁移到阴极,并与电子结合,变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迁移到另一电极(阳极),给出电子,变成中性元素或分子。电解原理分析 (以cucl2为例) CuCl2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Cu2+和Cl-。 CuCl2=Cu2++2Cl- 通电前,Cu2+和Cl-在水里自由地移动着;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着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改作定向移动。溶液中带正电的Cu2+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而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成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 阴极:Cu2++2e-=Cu 阳极:Cl--2e-= Cl2↑ 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电解)(5)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反应的综合分析 在上面叙述氯化铜电解的过程中,没有提到溶液里的H+和OH-,其实H+和OH-虽少,但的确是存在的,只是他们没有参加电极反应。也就是说在氯化铜溶液中,除Cu2+和Cl-外,还有H+和OH-,电解时,移向阴极的离子有Cu2+和H+,因为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Cu2+比H+容易得到电子,所以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析出金属铜。移向阳极的离子有OH-和Cl-,因为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Cl-比OH-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Cl-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氯气。 说明: ①阳离子得到电子或阴离子失去电子而使离子所带电荷数目降低的过程又叫做放电。 ②用石墨、金、铂等还原性很弱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叫做惰性电极,理由是它们在一般的通电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用铁、锌、铜、银等还原性较强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又叫做活性电极,它们做电解池的阳极时,先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③在一般的电解条件下,水溶液中含有多种阳离子时,它们在阴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Na>Ca>K;水溶液中含有多种阴离子时,它们的惰性阳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NO3->SO42->F-。 (6)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方法步骤为: ①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 ②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③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用途 电解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中,如从矿石或化合物提取金属(电解冶金)或提纯金属(电解提纯),以及从溶液中沉积出金属(电镀)。金属钠和氯气是由电解溶融氯化钠生成的;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则产生氢氧化钠和氯气。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水的电解就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水分解为H2(g)和O2(g)。电解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手段,许多很难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例如:可将熔融的氟化物在阳极上氧化成单质氟,熔融的锂盐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锂。电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有色金属(如钠、钾、镁、铝等)和稀有金属(如锆、铪等)的冶炼及金属(如铜、锌、铅等)的精炼,基本化工产品(如氢、氧、烧碱、氯酸钾、过氧化氢、乙二腈等)的制备,还有电镀、电抛光、阳极氧化等,都是通过电解实现的。[编辑本段]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化合物导电的前提:其内部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共价化合物:某些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如HC,其它为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氢化物;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酸(可逆电离,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弱碱(如NH3·H2O)。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导电的性质与溶解度无关 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铝(AlCl3)是电解质,但是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电解生成物规律 十六字要诀: 阴得阳失 :电解时,阴极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阴精阳粗 :精炼铜过程中,阴极使用精铜,阳极使用粗铜,最后阳极逐渐溶解,且产生阳极泥; 阴碱阳酸 :在电解反应之后,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会在阳极处生成酸,而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会在阴极处生成碱; 阴固阳气 :电解反应之后,阴极产生固体及还原性气体,而阳极则生成氧化性强的气体。2024-04-28 10:19:385
谁能给我初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
初中化学总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吹绞椅戮痛蚩杉小?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 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 甲醇燃烧 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 (氧气充足) C+ O2— (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 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 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u2022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u2022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氧化钙CaO (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氯化钠NaCl(食盐) 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 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 亚硫酸钠Na2SO3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u2022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u20225H2O (蓝矾、胆矾)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u2022H2O(属于碱类)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3、FeCl3 、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 、FeCl2 、Fe(NO3)2、(即Fe2+)浅绿色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 Cu(NO3)2、 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u2022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u2022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实验部分)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 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瓶口是磨毛的) (10)广 口 瓶 (内壁是磨毛的) 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 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 (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2024-04-28 10:20:002
初中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一.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二.分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等。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2)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能说成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如大量氧分子聚集成的液态氧呈淡蓝色。(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三. 原子1.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而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如加热红色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四. 离子1.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氢氧化钾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2.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典型阳离子有等,典型阴离子有、等。阳离子和阴离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共存于离子化合物或溶液中,并且由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化合物或溶液不显电性。3.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有可能再分。当离子为单原子的离子时,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当离子为原子团时,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好像一个原子一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原子团也可能发生变化。如碱式碳酸铜、氯酸钾等物质中的会因受热而发生变化。2024-04-28 10:20:091
氧化性强弱顺序是什么?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来确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顺序如下:1、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氟气(F2)> 氯气(Cl2)> 溴气(Br2)> 碘气(I2)> 硫(S)。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具体顺序为:银离子(Ag+)> 铁离子(Fe3+)> 铜离子(Cu2+)> 氢离子(H+)等。化合物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什么叫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能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以下特点的物质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1、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7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氟气、氯气、氧气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相对的。一种物质可能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该物质所参与的反应。氧化性最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因此,在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通常是铜离子(Cu2+)。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铁离子(Fe3+)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氧化性强弱可能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氧化性最弱氧化性最弱的物质是氢气(H2)。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而氢气是最难失去电子的物质之一,因此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非金属单质或离子也可能具有更弱的氧化性。但总体来说,氢气是氧化性最弱的物质之一。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1、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例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2、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3、酸碱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度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强,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弱。3、配位效应:一些金属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会对其氧化性产生影响。例如,铜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其氧化性会增强。4、反应机制:氧化性的强弱还与反应机制有关。有些反应需要经过中间步骤,这可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氧化性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元素周期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配位效应以及反应机制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研究氧化性的意义研究氧化性的意义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是物质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通过研究氧化性,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2、指导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来进行反应和加工。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实验和生产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促进新材料的研发:一些具有特殊氧化性的物质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例如催化剂、超导材料等。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价值。2024-04-28 10:20:3213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来确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顺序如下:1、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氟气(F2)> 氯气(Cl2)> 溴气(Br2)> 碘气(I2)> 硫(S)。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具体顺序为:银离子(Ag+)> 铁离子(Fe3+)> 铜离子(Cu2+)> 氢离子(H+)等。化合物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什么叫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能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以下特点的物质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1、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7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氟气、氯气、氧气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相对的。一种物质可能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该物质所参与的反应。氧化性最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因此,在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通常是铜离子(Cu2+)。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铁离子(Fe3+)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氧化性强弱可能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氧化性最弱氧化性最弱的物质是氢气(H2)。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而氢气是最难失去电子的物质之一,因此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非金属单质或离子也可能具有更弱的氧化性。但总体来说,氢气是氧化性最弱的物质之一。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1、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例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2、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3、酸碱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度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强,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弱。3、配位效应:一些金属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会对其氧化性产生影响。例如,铜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其氧化性会增强。4、反应机制:氧化性的强弱还与反应机制有关。有些反应需要经过中间步骤,这可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氧化性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元素周期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配位效应以及反应机制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研究氧化性的意义研究氧化性的意义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是物质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通过研究氧化性,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2、指导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来进行反应和加工。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实验和生产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促进新材料的研发:一些具有特殊氧化性的物质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例如催化剂、超导材料等。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价值。2024-04-28 10:21:471
初中化学直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类?
一. 分子 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等。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能说成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如大量氧分子聚集成的液态氧呈淡蓝色。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二. 原子 1.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而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如加热红色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三. 离子 1.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氢氧化钾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典型阳离子有等,典型阴离子有、等。阳离子和阴离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共存于离子化合物或溶液中,并且由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化合物或溶液不显电性。 3.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有可能再分。 当离子为单原子的离子时,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当离子为原子团时,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好像一个原子一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原子团也可能发生变化。如碱式碳酸铜、氯酸钾等物质中的会因受热而发生变化。2024-04-28 10:22:041
初中九年化学;那些物质溶于水,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钡遇水不溶。 就是说:钾、钠、铵根离子做阳离子的化合物基本上都可溶于水中,例如NaCl、KCl、Na2SO4、KOH、Na2CO3、K2CO3、NH4Cl、(NH4)2SO4等都易溶于水,极少例外的是KClO4(高氯酸钾),水中溶解度很小。硝酸根作为阴离子的化合物都是可溶的,比如AgNO3、Ba(NO3)2、Cu(NO3)2等都溶于水,没有不溶于水的硝酸盐溶液。碳酸根和氢氧根作为阴离子的化合物大多数是不溶的,只有前面说过的那些离子如钾钠和铵根与这两种阴离子结合才可溶,其他比如Ca、Cu、Ag等阳离子与碳酸根、氢氧根结合都不溶于水。盐酸盐即Cl-作为阴离子,只有AgCl是不溶于水且不溶于硝酸,其它的硝酸盐都可溶。硫酸盐中只有BaSO4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硝酸的,其它的大多是可溶于水的,只有CaSO4微溶于水。 记住就可以了不懂问2024-04-28 10:22:154
氧化性的顺序是怎样的?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来确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顺序如下:1、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氟气(F2)> 氯气(Cl2)> 溴气(Br2)> 碘气(I2)> 硫(S)。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具体顺序为:银离子(Ag+)> 铁离子(Fe3+)> 铜离子(Cu2+)> 氢离子(H+)等。化合物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什么叫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能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以下特点的物质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1、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7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氟气、氯气、氧气等,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相对的。一种物质可能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该物质所参与的反应。氧化性最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因此,在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通常是铜离子(Cu2+)。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铁离子(Fe3+)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氧化性强弱可能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氧化性最弱氧化性最弱的物质是氢气(H2)。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而氢气是最难失去电子的物质之一,因此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非金属单质或离子也可能具有更弱的氧化性。但总体来说,氢气是氧化性最弱的物质之一。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1、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例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等条件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2、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3、酸碱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度也会影响氧化性的强弱。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强,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剂氧化性较弱。3、配位效应:一些金属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会对其氧化性产生影响。例如,铜离子在配位体存在时,其氧化性会增强。4、反应机制:氧化性的强弱还与反应机制有关。有些反应需要经过中间步骤,这可能会对氧化性的强弱产生影响。氧化性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元素周期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反应条件、浓度、酸碱度、配位效应以及反应机制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研究氧化性的意义研究氧化性的意义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是物质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通过研究氧化性,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2、指导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来进行反应和加工。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实验和生产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3、促进新材料的研发:一些具有特殊氧化性的物质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例如催化剂、超导材料等。通过对氧化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材料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价值。2024-04-28 10:22:421
次氯酸钾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如何判断?
在次氯酸钾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中,次氯酸钾(KClO)是氧化剂,而氯化钾(KCl)是还原剂。化学方程式如下: 2KClO → 2KCl + O2在该方程式中,次氯酸钾(KClO)被还原为氯化钾(KCl),氧化数从+1减少到0,因此次氯酸钾是氧化剂。同时,氯化钾(KCl)被氧化为氧气(O2),氧化数从-1增加到0,因此氯化钾是还原剂。2024-04-28 10:23:152
氯酸钾和碘化钾中性反应现象
氯酸钾和碘化钾中性反应后生成碘单质。根据查询相关科学常识资料,氯酸钾有氧化性,碘化钾中的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中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酸钾中性时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2024-04-28 10:23:231
期末考试——化学的知识要点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 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 甲醇燃烧 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 O2— (氧气充足) C+ O2— (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 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2024-04-28 10:23:321
如何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性质不同1、分子:由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种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关系称为分子结构。2、原子: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3、离子: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氦原子)或没有电子(四中子)的稳定结构。二、特性不同1、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2、原子:原子的质量非常小;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原子间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相同。3、离子: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三、结构不同1、分子:分子结构或称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分子几何,建立在光谱学。2、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子百度百科-原子百度百科-离子2024-04-28 10:24:046
如何从食盐中提取氯酸钾
实验室可以这么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务必饱和!!),反应过程中会有Cl₂生成,进而Cl₂溶于水,生成氯酸钠。之后加入氯化钾。在35摄氏度析出结晶,得到粗制氯酸钾母液(此时含有杂质氯化钠)。之后进一步冷却到25摄氏度,取结晶,离心分离,水洗,并在65摄氏度下干燥,即得基本纯净的氯酸钾晶体(氯化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只有微小下降,而氯酸钾是快速下降,所以析出的基本是氯酸钾)这个反应的特点是速度较快,但是产率很低。将100gKCl溶于150ml的水,加入1gK₂CrO₄,控制温度40~60摄氏度,电解14小时。控制电压6~10V,用铂板作为电极。电解结束溶液冷却结晶,洗涤。可重结晶。这个反应的特点是过程极其缓慢,需要人过夜看守,产率较高。2024-04-28 10:24:391
原子 分子 离子 质子 电子 的区别
原子由原子核和在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一般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量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是指量子力学中研究的各种粒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 粒子也是比较宽泛的概~泛指各种微粒。 离子是带电微粒~ 因为量子,粒子范围太大,没法比较。 能确定大小的最小的是电子吧~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2024-04-28 10:24:552
32.氯酸钾中含有( ) A、三个元素 B、三种元素 C、三个氧元素 D、三个氧原子
氯酸钾中含有(B) A、三个元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B、三种元素——没错,有钾、氯、氧三种元素 C、三个氧元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D、三个氧原子——错,没有说明多少的氯酸钾中含有三个氧原子(你不能说1000千克的氯酸钾中含有三个氧原子吧,但1000千克的氯酸钾中也只有钾、氯、氧三种元素)2024-04-28 10:25:266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______(2)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
(1)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因此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表示为:Fe2+;(2)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因此其离子符号为:OH-;(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K+5ClO3;(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可表示为:H2;(5)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故答案为:(1)Fe2+;(2)OH-;(3)K+5ClO3;(4)H2;(5)Ca(OH)2+H2SO4═CaSO4+2H2O;2024-04-28 10:26:061
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为什么要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混合?
增大接触面积。2024-04-28 10:26:171
氯酸钾分别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能否将碘离子氧化
酸性环境中能,因为反应要消耗氢离子4H+ +ClO3- +4I- ===2H2O + 2I2 + ClO2024-04-28 10:26:302
急求:2005年南京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4-04-28 10:26:593
氯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提取碘,碘又能从氯酸钾溶液中取代氯,为什么
2024-04-28 10:27:143
无色晶体A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有B生成;继续滴加氯水时,黄色消失有C生成.向A的水溶液
A. KBrB. Br2C. KBrO3D. KClO4E. FeCl3或FeBr3 简单分析:随着加氯水的量的不同,反应有不同现象,说明有中间价态的物质生成,结合氯水的氧化性和溶液变黄可以判断发生了反应2Br- +Cl2====2Cl- +Br2继续滴加氯水,进一步将单质溴氧化为溴酸根:Br2+5Cl2+6H2O====2BrO3- +10Cl- +12H+单质溴完全被氧化为溴酸,所以黄色消失,生成了溴酸钾查了下高氯酸盐的溶解性,高氯酸钠溶于水,高氯酸钾微溶于水,那么白色难溶物应该是高氯酸钾,所以判断无色晶体A中的阳离子应该为K硫氰化钾遇Fe3+变血红色,用于鉴别三价铁离子,有很高的灵敏度。所以E应该为三价铁的化合物向溴水中滴加二氯化铁发生单质溴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2Fe2+ +Br2====2Fe3+ +2Br-由于二氯化铁本身含有氯,判断E可能为三溴化铁或者三氯化铁。2024-04-28 10:27:221
学习小组探究中和反应.Ⅰ取20mL1mol/L的K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Ⅱ向I中溶液内逐滴加入某浓度的H 2 SO 4
(1)取20mL 1 mol/L的K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由于氢氧化钾溶液显示碱性,溶液会显示红色,故答案为:现象是溶液变红,结论为:溶液为碱性;(2)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氯酸钾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 + +OH - =H 2 O; 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1mol/L×0.02L=0.02mo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2mol 0.01L =1mol/L,故答案为:H + +OH - =H 2 O; 1mol/L;(3)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1mol/L×0.02L=0.02mol,硫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L×2×0.02L=0.04mol,显然硫酸过量,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氢钾,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和氢离子,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0.04L,所以c(K + )= 0.02mol 0.04L =0.5mol/L;c(H + )= 0.04mol-0.02mol 0.04L =0.5mol/L,故答案为:c(K + )=0.5mol/L、c(H + )=0.5mol/L;(4)硫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钡反应,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1:1时,得到沉淀最大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 +SO 4 2- +OH - +Ba 2+ =BaSO 4 ↓+H 2 O;加入氢氧化钡的体积为: 0.02mol 0.1mol/L =0.2L=200mL,故答案为:H + +SO 4 2- +OH - +Ba 2+ =BaSO 4 ↓+H 2 O;200mL.2024-04-28 10:27:311
将氯气通入一定温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得到含次氯酸钾,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液
根据方程式Cl2 + 2 KOH = KCl + KClO + H2O3 Cl2 + 6 KOH = 5 KCl + KClO3 + 3 H2O,设次氯酸根为2,氯酸根为1,很容易看出氯离子为7。所以为7:2也可以用总方程式法:次氯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之比为2:1可以写出总方程式:10 KOH + 5Cl2=2 KClO + KClO3 + 7 KCl + 5 H2O所以溶液中KCl和KClO的物质的量之比 = 7:22024-04-28 10:27:402
氯酸钾制取氧气中生成1摩尔氧气,那么转移了几摩尔电子
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氯酸钾,那么氯酸钾中氧元素-2,氧气中氧元素0,每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每生成1个O2,转移2个电子,NA个也就是1mol,那就是2mol电子2024-04-28 10:27:492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 =3O2 ↑ (条件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是通过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置取,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重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水通电(正O2 负H2 ,体积比1:2)2H2 O==2H2 ↑ + O2 ↑2024-04-28 10:29:181
氯酸钾制氧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氯酸钾制氧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详细解释:这个方程式描述了氯酸钾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在反应中,氯酸钾(KClO3)与一种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反应,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方程式中的数字表示了每个物质的摩尔比例。详细原理:具体来说,当加热氯酸钾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提供了一个表面,有助于反应发生。氯酸钾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两种产物。氯化钾是无色晶体,而氧气则以气体形式释放,通常由于其支离破碎的性质而形成一个带有令人着迷的火焰。这个方程式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燃烧和气体生成等概念非常重要。它也可以用于实验室中制备氧气或进行其他相关研究。氯酸钾的应用:1、氧气制备氯酸钾可以通过热分解反应产生氧气。这使得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用作氧气的常见来源。氧气广泛用于燃烧、氧化、呼吸、医疗和水处理等方面。2、烟火爆竹氯酸钾是制造烟花和爆竹的关键成分之一。它可以提供氧气,促进燃烧过程,并产生亮丽的色彩和声音效果。3、化肥生产氯酸钾含有可供植物吸收的钾元素。因此,它被广泛用作植物营养补充剂,特别适用于需要高钾含量的作物,如土豆、番茄和水果树。4、食品保鲜氯酸钾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性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它经常用于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制品和制备罐装食品等。5、漂白剂由于氯酸钾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作某些漂白剂的成分。它常用于漂白纸浆、纺织品和漂白剂制造等过程。6、化学实验氯酸钾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用作氧化剂、试剂和反应媒介,用于合成化合物、观察反应和研究化学性质。2024-04-28 10:30:181
氯酸钾化学式制氧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化学式制氧化学方程式介绍如下: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加热)。一、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化学反应表达式:2KClO3=2KCl+3O2↑(加热)。二、氯化钾制取氧气的过程1、氯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3、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4、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5、熄——熄灭酒精灯。三、注意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7、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2024-04-28 10:31:401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氯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等号上面是二氧化锰,下面是△)氯化钾+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等号上面是二氧化锰,下面是△)2KCl+3O2↑。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选用的最合适的装置是: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析出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收集氧气时可以留下适量的水,向下排空气法最佳。氯酸钾在高锰酸钾的催化下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使之在低温环境下也能迅速分解。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将药品装入试管;塞好橡胶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氧气(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2024-04-28 10:32:451
实验室用50ml浓盐酸跟足量的氯酸钾
2024-04-28 10:33:423
KCLO3与浓盐酸的反应
2KClO3+4HCl=2KCl+ClO2+2H2O+Cl2氯酸钾中的氯由+5还原成ClO2中的+4价,HCl中的氯由-1价氧化成Cl2的零价,并由它们的电子得失可配平此式。2024-04-28 10:33:501
次氯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强酸制弱酸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写
酸性:CO3->ClO-﹥HC03- 因此该反应违背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更弱的次氯酸将比之更强的酸制换了出来 C02与次氯酸钙反应与CO2的少量过量有关 CO2少生成碳酸钙 C02多生成碳酸氢钙2024-04-28 10:10:322
- 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就是碳酸,而碳酸酸性比次氯酸强,所以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就可以知道。方程式为:2CO2+Ca(ClO)2+2H2O==2Ca(HCO3)2+2HClO这里强调一下为什么生成碳酸氢钙,因为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强,所以又是一个强酸制弱酸(若生成碳酸钙,次氯酸又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2024-04-28 10:09:361
请写出次氯酸钙通入过量CO2及通入SO2的离子方程式。
过量CO2:2CO2+2ClO-+2H2O==2HCO3-+2HClO通入SO2:2SO2+Ca2++2ClO-+2H2O==CaSO4↓+4H++Cl-+SO4^2-第二个反应中,ClO-会将SO2氧化为SO4^2-,SO4^2-与Ca2+结合生成CaSO4沉淀(微溶物),而ClO-被还原为Cl-2024-04-28 10:09:061
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多少反正
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a(CIO)2 + CO2 + H2O===CaCO3[沉淀] + 2HCIO按照摩尔比1:1,反应完全生成次氯酸,同时有碳酸钙不溶物析出2024-04-28 10:08:231
井水加入亚氯酸钠,水颜色变浅黄色铁锈水面,这是什么原因?
具体不很清楚.根据现象描述,知道亚氯酸钠是氧化剂,消毒剂,将原来水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就变黄了.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工艺处理过的,杂质没有井水中那么复杂.2024-04-28 10:08:031
氯化镁和氯酸钠会反应吗?如果会,原理是什么?
不会的,因为两种物质都有氯离子,不能交换成分,所以不能完成复分解反应。2024-04-28 10:0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