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更名就是一本吗?是不是更名后就是重本大学了?
大学更名不一定就是重本的,毕竟重本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包括师资力量、物质支持等等,更名了只不过可能办学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并不代表改了就是重本,这样的话,中国不就很多重本了吗?
大学更名,历届毕业生可换新校名毕业证吗?(只更名,没有合并任何学校)
不可以的,学校从哪一届开始更的名字,就从哪一届在毕业证上写现在的名字。往届的毕业生还是原来的名字。不会变的,没有人的毕业证书只有一个,因为证书的编号就有一个。学校改名是学校在发展改革的一种体现,提醒考生和家长,报考时务必查询学校的“家底”。因为有些高校所更校名极具迷惑性,比如原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升格“包装”之后,可能摇身变为“**学院”,考生如不仔细研究学校“家底”,恐怕很难发现。比如XX商业服务学院升级为XX商学院、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升级为山西传媒大学等。学校改名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一种体现,然而高校改名却并不一定为学校带来好的效果,反而很多流失专业特色在全国的影响日渐式微。扩展资料: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毕业证编号也叫电子注册号,一般来说,只要在网上能通过姓名、毕业证编号查到毕业证信息,就能证明存在其学历。不同的高校对于该毕业证书编号的称谓不同,有的叫做学校编号、学历证书编号、学历证编号、毕业证书号码、毕业证号码等等,只要是2001年以后毕业的,都可以在毕业证书上找到一个17位或者18位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证书编号。文凭虽然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文凭与能力对等,文凭也不等同于文化。可是社会上却由于把文凭看的过重,而出现了文凭主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凭造假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校改名百度百科-毕业证编号
大学更名,在校生以后毕业证是写哪个校名?
大学更名,在校生以后毕业证是更名之后的校名。大学更名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学院更名为大学需满足的条件:100名以上正教授;8000名本科在校生;三大学科门类,每门有三个以上专业;有10个以上硕士研究点。国家基金项目获奖20项以上;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占 42%以上;科研课题经费在600-2000万元;国家还有一个规则就是“拥有硕士点五年以上”。中国的高校更名,主要有六种类型:一、由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学院,基本上是从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二、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包括一些很有名的学院,也觉得学院名字不“高大上”,希望更名为大学;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改名北京科技大学,虽然名字改了十几年,但熟悉的人还叫“广院”、“钢院”。三、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独立设置本科学校更名。四、学校想摆脱某些传统行业形象,有一个时髦的校名,流行的有“铁道”改“交通”、“水产”改“海洋”、“地质”改“工程”、“钢铁”改“科技”、“气象”改“信息”……就算以前没有冷门词汇的,也要往热门词汇上贴,比如财经、经济、理工等等。比如西安矿业学院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2008年,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五、向更大的地名靠拢。以市为名的高校改成以省为名,如岳阳师范学院更名湖南理工学院;就算不能以省为名,也至少得改成半个省,比如烟台师范学院改名为鲁东大学。乃至试图以大区为名,无法以大区为名则以大区变体为名,如河北联合大学更名华北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等校合并后更名北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合并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华大学。在中国,绝大多数国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学院”就是比“大学”差劲,地市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就是比省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差劲,师范类高校比综合性高校差劲。于是就看到了许多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去地方”色彩,而且还想方设法“去学院”色彩。比如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六、有一些民办大学会尽力抹去民办的影子。比如江西蓝天学院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更名
华中科技大学更名: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6日上述四校合并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成员和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现任党委书记李元元,校长尤政。校训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校园状况: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0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大学更名
2021拟更名大学名单1、山东(1)潍坊医学院:拟更名为潍坊医科大学;(2)山东工商学院:拟更名为山东财富管理大学;(3)滨州医学院:拟更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4)菏泽学院:拟更名为菏泽大学;2、河北(1)河北中医学院:拟更名河北中医药大学;(2)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拟更名海滨交通学院;(3)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拟更名中国应急管理大学;3、安徽(1)合肥学院:拟更名为合肥大学;(2)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暂未公布;4、广东(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拟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2)广东财经大学:拟更名为广东财经政法大学;(3)东莞理工学院:拟更名为东莞理工大学;(4)广州体育学院:拟更名为广州体育大学;5、湖北(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拟更名湖北汽车工业大学;(2)湖北文理学院:湖北交通大学;(3)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医药大学;6、浙江(1)浙江科技学院:拟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2)绍兴文理学院:拟更名为绍兴大学;7、湖南(1)湖南理工学院:拟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8、陕西(1)宝鸡文理学院:拟更名宝鸡大学;9、广西(1)桂林医学院:拟更名桂林医科大学;10、山西(1)太原师范学院:拟更名太原师范大学;(2)长治医学院:拟更名长治医科大学;(3)太原工业学院:拟更名山西工业大学;(4)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哪些大学更名为大学了呢?
2024年更名大学的有:合肥学院预计更名为合肥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更名为合肥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更名为黄山大学,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皖西学院更名为皖西大学,宿州学院更名为宿州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州师范大学,嘉兴学院更名为嘉兴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更名为西安大学。一所高校,从“学院”更名到“大学”,关系着学校的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经费等诸多方面,对于提升高校知名度、发展水平、引进师资、获取优质生源、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4什么大学更名成功了?
2024年更名大学的有:合肥学院预计更名为合肥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更名为合肥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更名为黄山大学,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皖西学院更名为皖西大学,宿州学院更名为宿州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州师范大学,嘉兴学院更名为嘉兴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更名为西安大学。一所高校,从“学院”更名到“大学”,关系着学校的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经费等诸多方面,对于提升高校知名度、发展水平、引进师资、获取优质生源、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审批大学更名时间
教育部审批大学更名时间为历年年底,近期更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1日至12月底,更名大学介绍如下:1、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更名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首批设置10个职业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日照拥有了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2、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更名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系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首批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土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等10个职业本科专业。3、南昌职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这标志着南昌职业学院从即日起正式以南昌职业大学建制办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新篇章。更名后的南昌职业大学,将继续坚持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带动本校各个专业的内涵式发展。4、江西软件职业学院:更名为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首批本科专业有软件工程、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信息安全与管理、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会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10个本科专业。
2023山东有哪些大学更名或升格?
2023山东有三所大学即将更名,潍坊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和菏泽学院。1、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的拟更名名称为潍坊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潍县卫生学校。2006年升格为本科高校,成为山东省本科层次唯一一所医学院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潍坊市,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2、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拟更名名称为山东财富管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山东省经济学校,是山东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在2005年进行了改革和升格,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普通本专科院校。3、菏泽学院。菏泽学院拟更名名称为菏泽大学,菏泽学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山东省农村干部学校,2003年升格为本科高校,成为山东省属本科院校之一。学校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拥有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关于更改学校名称:1、大学改名的原因与背景。大学更改学校名称是指大学决定更换原有的学校名称,给予学校新的名称以反映其发展和定位的变化。这种改名通常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决策,可能与学校的战略调整、国家政策、学校合并、地域变化等因素有关。2、大学改名的程序和流程。大学更改学校名称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具体操作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般情况下,学校需要提出改名申请,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包括校内审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或批准等。3、大学改名对办学和教育工作的影响。一旦学校更改了名称,将会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进行,例如更新学校标志、官方文件、网站、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等。同时,学校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新名称,确保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认知和了解。以上数据来自第一星运网官网。
大学更名教育部考察时间一般是多久?
“大学更名教育部考察”的时间如下: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教育部专家组成员一般会在三月到四月入驻这些高校进行实地考核,考核时间一般都是3-7天左右,还要看当时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针对各个高校出现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考核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实地考核结束之后,教育部要进行评价、打分,针对该校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说该校具备更名“大学”的基础,教育部专家组会同意这所学院正式更名为“大学”。学院更名大学的程序非常复杂,现场实地考核之后,如果说该校具备更名大学的基础,教育部还要统筹更新最终版名单,在全国高校都考核结束之后,汇总名单,发布!发布之后,一般还有半个月左右的公示期,公示期内,如果全国人民都没有什么异议,视同无异议处理,下一步,教育部将向各省市复函,通知各地方,高校更名才算最终完成!
什么时候淮安大学更名淮安大学成功?
淮阴工学院更名为淮安大学已经提了很多年了。近年来,创建“淮安大学”的呼声很高。2020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徐梅菊建议以淮阴工学院为主体,创建综合性淮安大学。徐梅菊提出,对照教育部的更名条件,除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成果奖等方面有差距,淮阴工学院其他条件已基本达到。2021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面开启向淮安大学迈进的新征程。2022年5月,淮阴工学院通过《高水平淮安大学创建方案》,《方案》指出:2025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300名4个学科达到省内同类领先,实现更名大学。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淮阴工学院全力创建淮安大学的关键之年,乘势而上,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那么2025年更名有望。
淮安大学更名时间?
淮阴工学院更名为淮安大学已经提了很多年了。近年来,创建“淮安大学”的呼声很高。2020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徐梅菊建议以淮阴工学院为主体,创建综合性淮安大学。徐梅菊提出,对照教育部的更名条件,除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成果奖等方面有差距,淮阴工学院其他条件已基本达到。2021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面开启向淮安大学迈进的新征程。2022年5月,淮阴工学院通过《高水平淮安大学创建方案》,《方案》指出:2025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300名4个学科达到省内同类领先,实现更名大学。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淮阴工学院全力创建淮安大学的关键之年,乘势而上,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那么2025年更名有望。
广东海洋大学更名
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这是学校进一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海大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的需要。当初学校筹办时,主要考虑到新校为我国大陆第二所海洋大学,与青岛海洋大学恰成南北呼应之势,遂仿青岛海洋大学之例将新校定名为湛江海洋大学。相关信息:学校更名广东海洋大学后,定位和服务面向一目了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品牌效应将会得到充分发挥,这无疑将对学校吸引人才和生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社会服务、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发挥协调省内涉海力量作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预期,更名后的海洋大学必将在新的起点上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和和谐广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上内容参考: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图)
南京财经大学更名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建设,依托新的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西京大学更名暂停了吗
暂停了。西京大学因为独立学院转设的问题,更名工作一直未被教育部受理,因此也被迫暂停。
西京大学更名暂停了吗
暂停了。由于疫情和独立学院转设的原因,更名工作一直未被教育部受理,所以西京大学更名暂停了。
西宁大学更名青海理工大学
西宁大学更名青海理工大学如下:8月30日,青海大学网站刊发了一则聘用人员名单的公告,公开文件中首次披露筹建中的西宁大学已更名为青海理工大学。一、西宁大学西宁大学是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在筹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应用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学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该学校学科专业以工为主,理、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二、西宁的大学介绍1、青海大学青海大学(Qinghai 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也是中国政府与南亚、中亚等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青海大学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43人。校内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如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青海省生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和科学研究条件完善,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2、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26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1人,副高级职称392人,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47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湖畔大学更名,背后的因素有哪些?
湖畔大学,这座由马云创办并面向企业家群体的私人学府,已悄然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这一变化,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长期以来,这所学院因其被认为是在商业界培养影响力而受到批评。但随着中国政府加强打击资本无序扩张的行动,湖畔大学在成立的第六个年头面临转型。自成立以来,湖畔大学一直饱受争议。2020年,学院两次成为热议话题:一次是创始成员名单的曝光,成员均为商界领袖;另一次是其在云南分校的建立计划遭遇叫停。那么,这次更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因素呢?首先,湖畔大学可能希望与正规教育机构划清界限。随着中国政府去年对资本无序扩张的关注加剧,马云及其创立的蚂蚁集团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在这种背景下,湖畔大学可能被视为监管的对象。通过更名,学院似乎在寻求更为低调的运作方式。在马云遭遇商业和教育资源的双重打击后,湖畔大学在今年4月被要求停止招生,但现有课程仍在继续。其次,反垄断罚款事件对学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自去年10月以来,马云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引发了争议,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暂停,阿里巴巴因强制商家“二选一”被重罚182亿元。在这些负面新闻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自查自纠,以符合监管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湖畔大学原名也变得敏感起来,更名成为了一种谨慎的应对措施。
南京林业大学更名
南京林业大学在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是当时中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佛山大学更名延期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国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影响。根据佛山大学官网查询显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大学事宜已于2019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专函报请教育部审批。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国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影响,教育部暂时搁置了全国更名大学工作。因此,我校更名大学工作至今未能完成。
2021大学更名名单山西:山西有可能从学院改大学学校有哪些?
2020年已经快要结束了,这一年升级更名为大学的学院不少,独立学院转设成功更名的大学也不少,那么2021山西的大学更名名单有哪些呢?本期我将详细为大家解答该问题,并附上山西有可能从学院改大学学校名单。 2021大学更名名单山西 1、学院拟更名 (1)太原师范学院:拟更名太原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于1999年正式成立,入选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高校。学校共设有20个院、系,开设本科专业及方向56个,拥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学前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为该校的王牌专业。 在2019年,教育部正式复函山西省,同意将 “太原师范学院”更名为“太原师范大学”,正式列入山西省 “十三五”高校规划调整事项。目前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太原师范学院更名工作还未完成,相信在2021年应该能够正式挂牌成立。 (2)长治医学院:拟更名长治医科大学 该校创立于1946年,1986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长治医学院,该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被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该校的临床医学、护理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内科心血管病学、内科血液病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3)太原工业学院:拟更名山西工业大学 该校创立于195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高校。该校共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 (4)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该校创办于2006年,是一所涵盖文法、理工、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一所职业技术大学。该校拥有专任教师397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共2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 该校已于2020年6月10日,经过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对于从学院改名到大学的院校来讲,说明学校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官方认可,也说明了学校对于更名也做了充分的教育资源准备和资金准备。相信这些院校在更名为大学之后,教育资源会得到更大提升,会吸引更多优质的生源。 2、独立学院转设更名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与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商务学院整合组建为公办本科。 (2)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该校将转设为省属公办理工类本科院校; (3)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该校于2020年8月25日正式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 (4)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该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将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 以上4所独立学院确定转设方案,但具体的转设更名名称暂未公布,建议大家以官方公布为准。
各位达人:谁知道临沂大学更名前的光荣史啊,我们写作业呢,网上也搜不到,各位达人帮帮忙,十分感谢!!
临沂大学的历史变迁滨海中学——一所“抗大式”军政干部学校 (1941年5月——1945年8月)1940年,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运动广泛开展,根据地的军政建设和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干部。为满足这一需要,中共山东五地委和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决定按照抗大一分校的建制,在滨海区建立干部学校。因为战时形势的特殊需要,学校定名为“滨海中学”。 1941年5月,滨海中学师范部开学。滨海中学第一任教导主任管戈同志和第一任书记郭抵同志,以及中队长与中队政治指导员宁林、山智中、余松若、任杏发,周抗、庞焕等领导同志,都是先后从抗大一分校调派和聘请而来的,这些同志始终保持着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影响着滨海中学的教育方针和校风,使滨海中学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一所“抗大式”军政干部学校。滨海建国学院(1945年8月—1950年2月)1945年8月,滨海中学改名为滨海建国学院,原滨海中学的教职工大部分到建国学院工作。1947年春,山东省教育处(厅)把直接管辖的山东大学附中改名为滨海师范并下放到滨海地区。滨海地委、行署决定将滨海师范与滨海建国学院合并,成立“滨海公学”。由于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1948年1月,学校奉命停办,教职员全部转入华东大学学习,学生全部分配了工作。同年10月,滨海地委、行署决定在滨海地区恢复滨海中学,恢复后的滨海中学改名为滨海乡村师范学校,1950年2月,滨海乡村师范学校奉令从莒南迁至临沂城南关靛市街,改称临沂师范学校。滨海建国学院以及后来的滨海公学、滨海乡村师范学校的师生员工们在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中,依靠党的领导和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不仅长期坚持了教学工作,而且在战争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为党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成千上万名干部,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省临沂师范学校(1950年2月——1958年8月)1950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批准把省立滨海乡村师范学校迁到临沂并改名为山东省临沂师范学校。本着党的“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生产服务”的教育方针,开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师资的正规化师范教育。学校进一步端正了培养目标与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地设置了课程,整顿了管理机构,加强了教学管理,倡导学习、运用苏联的教学管理方法,教职工开展了思想改造、提高业务水平等一系列活动,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临沂大学(1958年8月——1959年8月)1958年8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中共临沂地委、临沂专员公署关于建立临沂大学的报告,临沂大学宣告成立并于9月15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针对临沂地区师资匮乏、工农业技术人才奇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主要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工农业战线的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师范、农、工三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同时制定了临沂大学《关于一九五九自然科学研究规划》,确立了科学研究专题。学校贯彻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在设备简陋、经费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师生们反对保守,破除迷信,以冲天的干劲和科学分析的精神,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1959年8月,根据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高等学校的指示以及省高教会议提出的对“临沂大学”调整的方案,撤销临沂大学建制,分设师范专科学校和工业、农业两所中等专业学校。同时宣布了三所学校的组织机构、专业设置和财产分配等。 临沂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8月——1962年7月)为了发展临沂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1959年8月,临沂地委决定把原临沂大学师范科改为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为临沂地区培养中学师资。1960年夏天,临沂师范专科学校迁入坐落在临沂城西南(五里堡)的新校址。1962年7月,在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过程中,经临沂地委研究决定报省政府批准,临沂师范专科学校的编制撤销。学生分配了工作,教职员工被安置到地直学校和各县中学。临沂师范学校(五校合一)(1962年7月——1966年6月)自滨海乡村师范学校奉令从莒南迁至临沂并更名为山东临沂师范学校到1962年,学校经历了一段稳定发展时期。1958年前后,临沂地区又相继建起第二师范、幼儿师范、艺术学校、体育学校多处中专学校。1962年,临沂地委、行署为了重新调配和充分利用临沂师专撤销后的教育资产,决定把临沂第一师范、第二师范、艺术学校、体育学校和幼儿师范五校合一,组建新的临沂师范学校。组建之初,分三个教学点上课。1962年冬至1963年春,合并后的临沂师范全部迁入原临沂师专校址。原临沂师专的校舍、教学设备等绝大部分移交给新组建的临沂师范,部分教师也同时留临沂师范任教。1966年6月,文革开始,正常教学工作中断,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底临沂师范下放到临沂县,改名为临沂五七红校。1972年,临沂地委决定撤销临沂县五七红校,恢复临沂师范,仍属地区管辖。1973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8年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临沂师范改为临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6月18日,改名为“山东省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地区半工半读师范专科学校(1966年6月——1970年3月)1966年6月,为适应“两种教育制度”的需要,山东省教育厅报经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决定在临沂地区建立半工半读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定在费县城北。学校刚开始筹建,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学校处于停顿状态。临沂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70年3月——1970年12月)1970年3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山东省教育干校撤销,部分人员和物资调往费县,与半工半读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临沂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临沂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70年12月——1974年6月)1970年12月,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学校改名为“临沂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先后办了三期中学教师短训班和一期教干班。1973年学校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班。1974年6月4日,国务院科教组(74)科教计字125号批准同意恢复“山东省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山东省临沂师范专科学校(1974年6月——1999年3月)1974年6月山东省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恢复后,招收了三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迎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员。1977年7月,郭沫若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迅速实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拨乱反正,乘势前进,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沂蒙精神的鼓舞下,改革奋进,争创一流,各项工作蒸蒸日上。1984年,中共临沂地委、行署报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将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从费县县城迁至临沂城北。1988年8月,学校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和奖励,实现了“全国有影响,全省第一流”的奋斗目标。此后,学校继续向“示范性”学校的目标前进。进行了“大师专”教育机制的实践,加大了对教学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效益,积极拓展办学领域,提升办学层次,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科研工作、成人教育再上新台阶。1997年11月在全省高校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1998年本科专业开始招生,为学校顺利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临沂师范学院(1999年3月——2010年11月)1999年3月25日,教育部批准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与临沂教育学院合并建立临沂师范学院(教发[1999]36号)。1999年秋,临沂师范学校改为临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1年10月,临沂农业学校和临沂工业学校并入临沂师范学院。2007年6月,沂水师范与费县师范并入临沂师范学院,成为临沂师范学院的分校。十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坚持“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区域社会经营大学,以持续创新的精神,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强配置、国际化、高质量、大规模”的办学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全日制在校生达34002人(2009年),本科专业64个,涵盖九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临沂及周边地区主要的社会行业和支柱产业。国际合作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办学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规划先进、占地7000余亩、投资27亿元的新校区主体建设基本完成。“优化资源、市场运作、政府主持、学校管理”,规避资产风险建设新校区的创新模式成为国内外区域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成功范例。教学资源建设累计投入经费2.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96万册,专任教师204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064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6项,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5项,建成1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9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达到92.48%。本科教学评估获国家“优秀”等次。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7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9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1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1项;出版教材、专著243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EI、ISTP等收录385篇。建成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山东省市场与价格研究中心等28个研究机构。实现了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术科研重点建设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校坚持“为沂蒙服务”办学宗旨,引入国际化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致力于区域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功能性建设,近五年来,直接面向工农业生产一线的课题立项累计600余项,课题鉴定100余项。由学校主持发起的沂蒙企业家论坛、沂蒙博士联谊、区域经济研究和沂蒙文化开发研究等活动,成为沂蒙社会高层次学者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校与4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共同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互派留学生、本硕连读、博士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常驻外国专家教授68人,建成中外合作专业5个,合作培养学生655人,外国留学生157人,学生出国留学831人。举办五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四届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展、两届剑桥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暑期数学学校,国际化办学进入扎实的实施阶段。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初步完成了现代大学管理的框架制度建设。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了发展老区高等教育的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创新发展的健康之路,为创建高质量品牌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