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MTan
-
酸碱性是物质在酸碱反应中呈现的特性,一般来说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物质可以使其变蓝,后来随着酸碱理论的发展,人们给出了更准确,完善的定义,逐渐触及酸碱性成因的本质。酸碱性的衡量标度有三种:水溶液的pH与pOH,酸的pKa与碱的pKb,以及酸碱的化学硬度。酸碱性一般用PH试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来检测。
具有酸碱性的物质有: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高氯酸,溴化氢,碘化氢
弱酸:羧酸,碳酸,磷酸,亚硫酸,硫化氢,氢氰酸,
其他:苯酚,强酸弱碱盐,
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碱金属除锂外)碱土金属除铍镁外的氢氧化物
弱碱:其他金属的氢氧化物除铝铍锌
纯碱/苏打: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小苏打:NaHCO3
干冰:CO2 联胺:N2H4 冰醋酸:CH3COOH
其他:强碱弱酸盐
- hdjebs
-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高氯酸,溴化氢,碘化氢、苯磺酸。
弱酸:所有羧酸,碳酸,磷酸和亚硫酸(酸性比其它弱酸强),硫化氢,氢氰酸(酸性极弱),硅酸(是沉淀),
其他:苯酚C6H5OH,强酸弱碱盐,
强碱:四大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碱金属除锂外),乙醇钠C2H5ONa,碱土金属除铍镁外的氢氧化物
弱碱:其他金属的氢氧化物,除铝铍锌,这三个是两性氢氧化物,既有酸性又有碱性,但既不是酸也不是碱。
其他:强碱弱酸盐 ,酸根对应的酸越弱,碱性越强。
气体密度只要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29(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哪个大就行了。
- CarieVinne
-
酸性物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
具体如:(1)酸:硫酸、硝酸、盐酸、磷酸
(2)酸式盐 如硫酸氢钠 (3)强酸弱碱盐 如氯化铝 硫酸镁
碱性物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具体如:(1)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镁 氢氧化钡
(2)强碱弱酸盐 如碳酸氢钠
- gitcloud
-
高考常用的酸性物质一般无机酸有硫酸和盐酸,有机酸会考到羧酸的同系物,注意苯酚(石炭酸)是有酸性的,另外就是强酸弱碱盐(也就是说构成该盐的阴离子与氢能构成强酸,阳离子与氢氧根构成弱碱的盐);碱性一般就是考氢氧化钠和氨水,特别注意看看课本上提到的氢氧化铝,是具有两性的氢氧化物,背背那几个方程式,还有就是强碱弱酸盐(与强酸弱碱盐相对);另外,空气可以看作相对分子质量是19,可计算其他气体密度,一般这个高考不会考到。我也快高考了,好好努力!希望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加油!
- CFKaze
-
酸性还是碱性的 看它的酸碱根啊 在做题的时候根据以前做题的积累一些化学物质 一时列举太多了 高考的时候它不会出太难的都是一些平时学习当中积累的 其实高考的化学很简单 好好学习吧 高考其实很简单 加油
- 十年阿桑
-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高氯酸,溴化氢,碘化氢
弱酸:羧酸,碳酸,磷酸,亚硫酸,硫化氢,氢氰酸,
其他:苯酚,强酸弱碱盐,
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碱金属除锂外)碱土金属除铍镁外的氢氧化物
弱碱:其他金属的氢氧化物除铝铍锌
其他:强碱弱酸盐
气体密度的算相对分子质量与29比较就行了
大于29,比空气密度大
纯碱/苏打: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小苏打:NaHCO3
干冰:CO2 联胺:N2H4 冰醋酸:CH3COOH
主要是些俗名,常考的
基础不好的话主要抓课本就行了,现在的题都简单了
- ardim
-
告诉你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高中常见的碱有:NaOH Ca(OH)2 Ba(OH)2 KOH 强
Mg(OH)2 中
NH3*H2O 弱
高中常见的酸有 H2SO4 HNO3 HCL HI HBR强
H3PO4 H2SO3 中
H2S HF CH3COOH(有机,醋酸) 弱
记住他们后就简单了,只要你把要判断的盐带入其中就行了
例如:
Na2CO3,他可以还原为NaOH和H2CO3,因为NaOH是强碱,H2CO3是弱酸,所以Na2CO3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NH4)2SO4,可还原为NH3*H2O 和H2SO4,因为NH3*H2O 是弱碱,H2SO4是强酸,所以Na2CO3是强酸弱碱盐,显酸性。
你可以随便编一个物质,用这个方法判断完之后到网上搜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不是你别采纳我。
至于除了酸碱盐的物质(金属及其氧化物或气体等)我认为不能单纯的说酸碱性,因为他们没有H+和OH-离子,都是通过反应来从其他物质中获取H+和OH-离子,所以要具体分析。
空气密度29,大于29,比空气密度大
纯碱/苏打: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小苏打:NaHCO3
干冰:固态CO2 冰醋酸:CH3COOH
- 真颛
-
常见的酸的性质
①盐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
③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烟(SO3)来驱除。硫酸能将物质里的H、O元素以2:1脱去。
④磷酸(H3PO4)磷酸根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因此,几乎90%的矿石都能溶于磷酸。包括许多其它酸不溶的铬铁矿、钛铁矿、铌铁矿、金红石等,对于含有高碳、高铬、高钨的合金也能很好的溶解。单独使用磷酸溶解时,一般应控制在500~600℃、5min以内。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析出焦磷酸盐难溶物、生成聚硅磷酸粘结于器皿底部,同时也腐蚀了玻璃。
⑤高氯酸(HClO4)热的、浓高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迅速溶解钢铁和各种铝合金。能将Cr、V、S等元素氧化成最高价态。高氯酸的沸点为203℃,蒸发至冒烟时,可驱除低沸点的酸,残渣易溶于水。高氯酸也常作为重量法中测定SiO2的脱水剂。使用HClO4时,应避免与有机物接触,以免发生爆炸。</P>
⑥氢氟酸(HF)氢氟酸的酸性很弱,但 F—的配位能力很强,能与 Fe(Ⅲ)、Al(Ⅲ)、Ti(Ⅳ)、Zr(Ⅳ)、W(Ⅴ)、Nb(Ⅴ)、Ta(Ⅴ)、U(Ⅵ)等离子形成配离子而溶于水,并可与硅形成SiF4而逸出。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
氢氧化钙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可由生石灰(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得,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中和酸性土壤,也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日常生活中的三合土、石灰浆的主要成分都是熟石灰。另外氢氧化钙的澄清水溶液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钾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易溶于酒精和甘油。熔点360.4℃。其化学性质类似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呈无色、有强碱性,能破坏细胞组织。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等工业。
氢氧化铜 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医药、农药等。可作为催化剂、媒染剂、颜料、饲料添加剂、纸张染色剂灯等。
氢氧化铁 是一种难溶的红褐色的碱,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也可用来做砷的解毒药等。
氨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也称"气肥".(附:氨水的溶质为NH3)氨水的施用原则是”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不离土就是要深施覆土;不离水就是加水稀释以降低浓度、减少挥发,或结合灌溉施用。由于氨水比水轻,灌溉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地区积累过多而灼伤植株。氨水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化学-盐
酸与碱中和的产物(中和反应),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Fe2O3+6HCl====2FeCl3+3H2O
2、酸+盐→新酸+新盐
例:CaCO3+2HCl====CaCl2+(H2CO3)====CaCl2+H2O+CO2↑
3、酸+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盐+氢气
例:Fe+2HCl====FeCl2+H2↑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Ca(OH)2+CO2====CaCO3↓+H2O
2、碱+盐→新碱+新盐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三、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例:NaOH+HCl====NaCl+H2O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新盐+原盐中的金属
例:Fe+CuSO4====Cu+FeSO4
2、盐+盐→两种新盐
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NaNo3溶解于液体AgCl不溶解沉淀)
*其他: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
例:MgO+SO2====MgSO3
实验:把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 过一会儿取出, 用水洗净,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
从实验看出, 铁钉表面的锈以被除去. 这是因为盐酸跟铁锈(主要成分Fe2O3)起放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
的缘故.
[编辑本段]化学-盐的分类
正盐:单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酸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碱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碱式盐详细解释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一元碱不能形成碱式盐,二元碱或多元碱才有可能形成碱式盐。碱式盐的组成及性质复杂多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镁Mg(OH)Cl等都属于碱式盐。
碱式盐是碱被酸部分中和的产物。
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源料,它可制成氯气、金属钠、纯碱(碳酸钠Na2CO3)、重碱(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烧碱(苛性纳、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这些产品的用途极为广泛,它们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Na2Co3和NaHCo3都是属于盐(酸式盐)并不是碱不要因为说是纯碱和重碱就以为他是碱 由盐制盐这种反应称呼为交换反应 治金属就会用到置换反应比如用铁来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
液氯主要用于制造农药、漂白剂、消毒剂、溶剂、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其它氯化物。氯是基本有机合成工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四氯化碳、氯甲烷、氯乙烷、氯乙醇等有机产品的合成都需要它。氯气通人苯中,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制成氯苯,是制造硫化染料的主要中间体。氯气通入消石灰,可制成漂白粉,这是廉价有效的消毒剂、杀虫剂和漂白剂,可用来漂白棉、麻、纸浆等纤维;还可清净乙炔和水。氯和氢直接合成得氯化氢,它的水溶液就是盐酸,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等方面。氯化氢与乙炔作用,可制得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后,具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能也很好,而且不易燃烧,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合成纤维等。根据在聚氯乙烯中添加增加剂的多寡,可制得雨衣、农用薄膜、人造革等软质塑料和板材、管道、阀门等硬质塑料。氯化氢与乙烯基乙炔反应,可以聚合成氯丁橡胶。
金属钠是生产丁钠橡胶的重要原料。丁钠橡胶又称丁二烯橡胶,它是由丁二烯与金属钠催化聚合而成。金属钠又是生产多种试剂如过氧化钠、氰化钠、氢化钠和铵基化钠的原料。过氧化钠对解决高山和水下缺氧有独特作用,它能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放出氧气,因此,能帮助深海潜水员、潜艇舱内人员,可以在水下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金属钠传热系数极高,极端稳定,而且不聚合,不碳化,也不分解,因而钠及其合金常用作传热介质。飞机引擎内的中钠冷阀,就是用钠作为传热介质的。
除上述良好性能外,它的沸点高,在高温度下对一般金属无侵蚀性,同时中子吸收截面相当高,因而在原子能动力装置中,也用它作为传热介质。
纯碱主要的用途之一是制造玻璃。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里,用于生产玻璃的纯碱量,约占纯碱生产总量的40~50%。在化学工业方面,纯碱可以用作染料、有机合成的原料;在冶金工业方面,可以用于冶炼钢铁、铝和其它有色金属;在国防工业方面,可以用于生产TNT及60%胶质炸药。另外,在化肥、农药、造纸、印染、搪瓷、医药等各部门,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生活上,人们发面做馒头更需要它,因此,用纯碱做成的面碱,是北方地区人民缺少不得的调味品。
烧碱主要用于化工、冶金、石油、染色、造纸、人造丝、肥皂。在造纸工业中,当用阔叶树木材、草类纤维和棉麻等植物为原料时,需要烧碱溶液蒸煮处理,以溶解和除去木材、草类中的木质素等杂质,以及棉麻中的脂、蜡、胶质、而制得碱纸浆;烧碱的溶液与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共煮,生成肥皂和甘油;烧碱与氯的化合物中和后,制得氯醋酸钠,用于制造除草剂、染料、维生素、碳甲基纤维等,也可用作植物的脱叶剂;用烧碱水解苄基氰,可得苯醋酸。生产青霉素,要靠它提高青霉素G的总产量;还可用来配制剂如过氧化钠、氰化钠、氢化钠和铵基化钠的原料。过氧化钠对解决高山和水下缺氧有独特作用,它能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放出氧气,因此,能帮助深海潜水员、潜艇舱内人员,可以在水下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金属钠传热系数极高,极端稳定,而且不聚合,不碳化,也不分解,因而钠及其合金常用作传热介质。飞机引擎内的钠冷阀中,就是用钠作为传热介质的。除上述良好性能外,它的沸点高,在高温度下对一般金属无侵蚀性,同时中子吸收截面相当高,因而在原子能动力装置中,也用它作为传热介质。
由于氯和碱可以制作万种以上的工业产品,而盐又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因此,称盐为“化学工业之母”是当之无愧的。碱产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水平。1950年我国纯碱和烧碱的总产量只有18.3万吨,其中纯碱16万吨,烧碱只有2.3万吨,纯碱比烧碱几乎多6倍。1981年,两碱的总产量共达357.5万吨,比1950年提高了18.5倍,其中纯碱165.2万吨,增长9.3倍;烧碱192.3万吨,增长82.6万吨,烧碱的产量比纯碱多16%。碱的结构变化,反映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