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乐1103 神乐1103
- 
求初等矩阵的逆矩阵时可以直接用三个公式得到。 利用行初等变换对方阵A求逆,相当于对方阵A左乘了一个基本的初等变换矩阵。 这种变换方法,通常利用到了单位矩阵,但其实把原理弄清楚了,是可以活学活用的。 Eij(k)逆=Eij(-k) 意思是单位矩阵的第i行乘以k加到第j行上这样的矩阵,他的逆矩阵就是第i行的-k倍加到第j行. Eij逆 =Eij 单位矩阵第ij两行互换,它的逆矩阵就是它本身 Ei(k)逆=Ei(1/k) 单位矩阵第i行乘以k,它的逆矩阵就是第i行乘以1/k 扩展资料: 证明 逆矩阵是对方阵定义的,因此逆矩阵一定是方阵。 设B与C都为A的逆矩阵,则有B=C 假设B和C均是A的逆矩阵,B=BI=B(AC)=(BA)C=IC=C,因此某矩阵的任意两个逆矩阵相等。 由逆矩阵的唯一性,A-1的逆矩阵可写作(A-1)-1和A,因此相等。 矩阵A可逆,有AA-1=I 。(A-1) TAT=(AA-1)T=IT=I ,AT(A-1)T=(A-1A)T=IT=I 由可逆矩阵的定义可知,AT可逆,其逆矩阵为(A-1)T。而(AT)-1也是AT的逆矩阵,由逆矩阵的唯一性,因此(AT)-1=(A-1)T。 (1)在AB=O两端同时左乘A-1(BA=O同理可证),得A-1(AB)=A-1O=O 而B=IB=(AA-1)B=A-1(AB),故B=O (2)由AB=AC(BA=CA同理可证),AB-AC=A(B-C)=O,等式两边同左乘A-1,因A可逆AA-1=I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逆矩阵 
 Chen Chen
- 
求初等矩阵的逆矩阵时可以直接用三个公式得到吗 就是互换行不变,k倍变为1/k,加k倍变为-k倍 这三个公式只适用单位矩阵吗 答:您说的求逆矩阵方法,是指用行初等变换方法求逆。(与之对称的用列初等变换也行) 利用行初等变换对方阵A求逆,相当于对方阵A左乘了一个基本的初等变换矩阵。 这种变换方法,通常利用到了单位矩阵,但其实把原理弄清楚了,是可以活学活用的。 原理是: 增并矩阵(矩阵并列在一起,我也称为并矩阵。多个类同量并在一起,我称为并量。) A|E ,或写成A,E 进行初等变换后得到E|X 因为做行初等变换,相当于左乘了某个初等变换方阵P 即P*(A,E)=(E,X) 显然有P(A)=E, PE=X 故P=A^(-1), 故PE=X=P,这就是所求的逆矩阵。 实际上,我们进行变换的过程中,处在X位的每一个矩阵,都在不知不觉的记录我们的变换动作。当A变成E时,记下来的动作X,就是逆矩阵, 同时,它也就是累积起来的变换过程,即各个初等矩阵的积。 其实,我们不用单位矩阵E与原矩阵相并列,也是可以的,原理与上面相同; 但是根据以上原理,当我们求逆矩阵时,自然用E与A相并最直接。 要说明的重要一点是,过程中不是用的基本的初等变换也是可以的,只要所用到的变换是可逆变换就行; 最后的结果,得到一个方便计算的对角矩阵就行,也不一定要是E,比如: 下面Λ是对角方阵,即各个主对线元为常数,其它元为0的方阵。 A|E ,或写成A,E 进行可逆变换后得到Λ|X 因为做行可逆变换,相当于左乘了某个可逆方阵P 即P*(A,E)=(Λ,X) 显然有PA=Λ, PE=P=X 故P=Λ*A^(-1), 故A^(-1)=Λ^(-1)*P,即是将P的各个行分别除以Λ的各个对角元即是结果。 其实还可以这样做, 利用原来的行,做任意的非奇异变换(线性无关变换),得到一些行; 在变换得到的行中,挑出三个行,构成的矩阵中,后面的X位矩阵为对角阵,就行了。 那样自在极了,方便极了,过程可以简省书写,思路也开阔多了! 
 北境漫步 北境漫步
- 
求逆矩阵就两种,一种是伴随矩阵法,一种就是初等变换法,楼主这种方法好像老师没教过 
 穆武唐宁 穆武唐宁
- 
求初等矩阵的逆矩阵时可以直接用三个公式得到。 利用行初等变换对方阵A求逆,相当于对方阵A左乘了一个基本的初等变换矩阵。 这种变换方法,通常利用到了单位矩阵,但其实把原理弄清楚了,是可以活学活用的。 原理是: 增并矩阵(矩阵并列在一起,我也称为并矩阵。多个类同量并在一起,我称为并量。) A|E ,或写成A,E 进行初等变换后得到E|X 因为做行初等变换,相当于左乘了某个初等变换方阵P 即P*(A,E)=(E,X) 显然有P(A)=E, PE=X 故P=A^(-1), 故PE=X=P,这就是所求的逆矩阵。 实际上,我们进行变换的过程中,处在X位的每一个矩阵,都在不知不觉的记录我们的变换动作。当A变成E时,记下来的动作X,就是逆矩阵, 同时,它也就是累积起来的变换过程,即各个初等矩阵的积。 其实,我们不用单位矩阵E与原矩阵相并列,也是可以的,原理与上面相同; 但是根据以上原理,当我们求逆矩阵时,自然用E与A相并最直接。 要说明的重要一点是,过程中不是用的基本的初等变换也是可以的,只要所用到的变换是可逆变换就行; 最后的结果,得到一个方便计算的对角矩阵就行,也不一定要是E,比如: 下面Λ是对角方阵,即各个主对线元为常数,其它元为0的方阵。 A|E ,或写成A,E 进行可逆变换后得到Λ|X 因为做行可逆变换,相当于左乘了某个可逆方阵P 即P*(A,E)=(Λ,X) 显然有PA=Λ, PE=P=X 故P=Λ*A^(-1), 故A^(-1)=Λ^(-1)*P,即是将P的各个行分别除以Λ的各个对角元即是结果。 其实还可以这样做, 利用原来的行,做任意的非奇异变换(线性无关变换),得到一些行; 在变换得到的行中,挑出三个行,构成的矩阵中,后面的X位矩阵为对角阵,就行了。 扩展资料性质定理 1.可逆矩阵一定是方阵。 2.如果矩阵A是可逆的,其逆矩阵是唯一的。 3.A的逆矩阵的逆矩阵还是A。记作(A-1)-1=A。 4.可逆矩阵A的转置矩阵AT也可逆,并且(AT)-1=(A-1)T (转置的逆等于逆的转置) 5.若矩阵A可逆,则矩阵A满足消去律。即AB=O(或BA=O),则B=O,AB=AC(或BA=CA),则B=C。 6.两个可逆矩阵的乘积依然可逆。 7.矩阵可逆当且仅当它是满秩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