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是干啥嘛
-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x0dx0a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它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x0dx0a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一种基本程序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x0dx0a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能否记入会计信息系统,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即是否记录、何时记录、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记录;应否计入财务报表、何时计入、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报告。会计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是会计确认的核心。x0dx0a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x0dx0a 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x0dx0a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x0dx0a 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x0dx0a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按哪种会计核算核算基础来确认:即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来确认交易或事项。x0dx0a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x0dx0a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等属性。x0dx0a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的文字、金额和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x0dx0a (4)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x0dx0a 二、会计核算方法x0dx0a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x0dx0a (一)设置账户x0dx0a 设置账户,是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要将它们进行系统地核算和全面的监督,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取得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会计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x0dx0a (二)复式记账x0dx0a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同时,在对应账户上登记的金额相等,即保持平衡关系。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及金额相等的平衡关系,便于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相互联系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便于核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x0dx0a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x0dx0a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帐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确认无误的记帐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通过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保证会计记录有根有据,并明确经济责任,监督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x0dx0a (四)登记账簿x0dx0a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设置账户是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以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登记账簿就是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登记账簿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使大量分散的会计凭证归类、加工成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经营管理的要求。x0dx0a (五)成本计算x0dx0a 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是否是企业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正确地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成本,不仅对企业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企业正确计算利润的前提条件之一。x0dx0a (六)财产清查x0dx0a 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额,并查明实存数与帐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x0dx0a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加强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监督财产的合理使用,挖掘财产物资使用潜力,改进财产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完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方法。x0dx0a (七)编制会计报表x0dx0a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是对编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性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服务,也可以满足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为了正确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相关推荐
会计核算制度有哪些
一。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 月1 日起到12 月31 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二。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 四。会计科目: 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 “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 发企业会计制度)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 五. 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 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 六. 会计报表: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 份数执行。 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 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 七. 1. 会计凭证: 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 2.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3. 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 4. 会计凭证保管期为 15 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 八. 1. 其他: 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 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 2. 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 3. 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 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 5. 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 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 九. 1. 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 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 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 2. 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 3. 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 4. 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 5. 账簿设置: 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 6.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2023-09-01 15:33:211
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 编号:01 为加强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特制定如下具体核算办法: 一、公司会计核算必须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 二、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1月1日起12月31日至。 三、公司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四、公司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六、资产的核算 1.司的资产是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 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产成品、在产品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2.金及各种存款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记帐。 3.应收及预付款项按实际发生额记帐,并按客户设置明细帐,不提坏帐准备金,坏帐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待摊费用按受益期分摊。 4.存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时按移动平均法确定实际发出成本。 5.公司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等,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折旧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运输设备、办公设备及工具为5年。 6.公司无形资产指土地使用权,在使用期限内摊销。 七、负债的核算 公司的负债是指公司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包括: 银行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金、应付工资、预提费用、住房周转金、其他负债 1.银行借款按实际借入数记帐,并按银行币种设备明细帐。 2.应付及预收款项按实际发生数入帐,并按客户设备明细帐。 3.应交税金按税种设置明细科目。 4.预提费用包括水电费、电话费、土地管理费。 5.应付工资是核算职工工资的计提、分配、发放。 6.住房周转金根据地税局的批文,按工资总额的13%比例计提,用于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 八、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公司所有者权益是公司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九、损益的核算 公司损益核算包括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 1.公司的收入是指公司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公司的费用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包括计入生产的经营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按各费用项目发生的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利润是公司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产品销售利润为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后的余额。 营业利润为产品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收支净额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余额。 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利润净额为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 十、成本的核算 1.成本是公司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播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2.成本的核算按产品品种的分类核算。 直接材料按发出移动平均法计价,摊入不同产品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按直接实际消耗人工费用计入成本。 制造费用水电费按电表用量的一定比例分配入不同产品。折旧按固定资产部门分配。物料消耗按折旧比例进行分配。 3.生产按订单生产,无在产品核算。 十一、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2.会计报表是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帐簿记录和其他资料编制的,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十二、附则 1.公司会计制度随国家会计法规制度修改和公司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修改。 2.公司会计制度自核算之日起施行。 小企业会计制度 财会[[2004]2号 2004-04-27 财政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364038.html2023-09-01 15:33:301
会计核算制度是什么意思
会计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工作操作的原则和方法制定的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包括:1、会计凭证取得、填制、审核和更正的规定;2、会计科目(账户)设置和运用的规定;3、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4、会计记录文字、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5、会计账簿设置、登记、更正、对账和结账的规定;6、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和运用的规定;7、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规定;8、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9、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会计核算往往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目的是增强法律规定的适应性。2023-09-01 15:33:371
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有哪些?第一条: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第二条: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第三条: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第四条:会计科目: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第五条: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第六条:会计报表: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份数执行.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第七条:1.会计凭证: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2.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3.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4.会计凭证保管期为15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第八条:1.其他: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2.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3.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5.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第九条:1.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2.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3.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4.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5.账簿设置: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6.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一贯性原则:又称一致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及时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清晰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配比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谨慎性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重要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2023-09-01 15:33:431
如何建立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具体方法如下:1、规范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检查管理办法等。2、规范会计政策。会计政策不规范,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3、统一会计科目,是减少预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强化预算考核的前提。4、规范固定的会计报告制度,是企业预算分析和控制的依据。公司清算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公司在经营不下之前要进行注销,就需要对公司之前的账务进行清算,一般通过清算费用科目,清算损益科目核算,那么公司清算时具体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公司注销清算的会计分录1.终止经营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正常经营日的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同。2.清算费用:清算组成员的各类报酬及财产卖,债权债务处理过程发生的一切费用。(1)支付清算费用借:清算费用贷: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2)结转清算费用借:清算损益贷:清算费用3.核算变卖资产及其损益的会计分录(1)经清查,原材料盘盈时借:原材料.贷:清算损益(2)将各类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预提费用全部摊销借:清算损益贷: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3)固定资产拍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清算损益(4)将上述清算净损益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清算损益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核算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及损益的会计分录(1)经认真查核,应收账款确系无法收回。借:清算损益贷:应收账款(2)经认真查核,应付账款确系无法清偿。借:应付账款贷:清算损益5.核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会计分录(1)缴纳清算年度所得税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核算剩余财产及其分配的账务处理。将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实收股本的份额,在各个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借: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6.编制清算损益表、清算资本的资产负债表2023-09-01 15:33:521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什么?
公司标准文件 XX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制度 文件编号 版本 A/0 页次 1.目的为加强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3.宗旨公司会计核算应严格执行相关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宗旨,努力增收节支、勤俭节约,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4.会计核算原则具体核算原则如下:4.1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按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4.2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损益。应当遵循谨慎性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4.3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会计事项为依据,准确、及时、真实、全面地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经营业务事项,反映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4.4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或有关协议(投资投入)计价,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4.5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随意变更。5.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具体规定如下:5.1公司设财务管理部,财务人员根据公司业务进行配置;财务管理部部长协助财务副总完成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5.2财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及时报账。5.3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项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应当说明理由并拒绝办理,及时向总经理报告。6.资金核算管理具体规定如下:6.1财务管理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6.2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本单位账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银行账户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法人章由法人代表保管,不准由一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临时出差由其委托他人代管。银行账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账,不准多笔汇总,也不准以收抵支记账。按月、按时(月末最后工作日)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未达收支,应逐笔调节平衡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6.3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不得以白条抵作现金。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账面余款与实际库存额相符,银行存款余款与银行对账单相符,现金、银行日记账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数额相符。6.4严格现金收支管理,不准坐支现金。6.5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会计人员对一切审批手续不完备的资金使用事项,都有权且必须拒绝办理。7.固定资产核算7.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有形资产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7.1.1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7.1.2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分为三大类:——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交通运输工具。7.2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7.2.1房屋、建筑物,20~30年。7.2.2交通运输工具,5~8年。7.2.3其余,2~5年。7.3购入的固定资产计价原则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则。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还应包括安装费用。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为原价。7.4固定资产要做到有账、有卡,账实相符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必须由财务部会同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盘点,对盘盈、盘亏、报废及固定资产的计价,必须严格审查,按规定经批准后,于年度决算时处理完毕。7.5折旧方法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按月计提折旧进入成本费用科目。8.项目决算8.1财务管理部应根据批复的立项文件,设置会计明细科目和项目资金支付台账。8.2根据合同约定,公司将支付的工程款、建设费用、设备款等先行作为预付账款核算,并协同工程管理、计划合同部门对资金支付进度进行控制,保证资金支付匹配工程进度。8.3项目竣工后,应经由政府相关部门审计,按审计(结算)后的金额结转项目成本,并进行财务决算。9.财务收支审批9.1公司财务收支以资金使用效益为根本,量入为出,实行预算管理。9.2公司各项费用实行层层审批制度,即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资金支付的合理性意见,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个别重大事项需经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财务负责人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对已审批的支付款项从合法性、准确性加以核准。9.3财务管理部每月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向总经理报告。10.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10.1财务报告类型财务报告分为月报告和年报告。月报告包括:财务快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报表、经费使用报表、资金拨付计划、政府性资金使用报表、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拨付台账;年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等财政部、国资委规定财务决算报表。10.2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10.2.1业务经营情况、资金增减及周转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10.2.2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变动情况及原因,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为正确理解财务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10.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部应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通过对财务活动分析,促进增收节支,充分发挥资金效能。通过对财务活动不同方案和经济效益的比较,为领导或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10.4财务报告编制完成时间月度财务报告应在下月10日前编制完成,年度财务报告根据财政部、国资委要求编制完成。11.会计档案管理11.1财务管理部应设置专人对会计档案、工程合同、融资资料等会计资料进行管理。11.2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逐月装订成册,标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包括制证、审核、记账、主管)装订后移送专人保管,分类填制目录。11.3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凡查阅、复制、摘录档案,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11.4会计档案的销毁按照有关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2023-09-01 15:34:141
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有?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全国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具有约束力。 在我国,会计制度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关会计工作的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二是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三是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的制度,如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会计制度按其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预算会计制度,二是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其中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总预算的会计核算;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一切国家机关的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教育。科研等所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制度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是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总之,我国会计制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进行会计核算,都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已成为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重要规则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09-01 15:34:24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制度是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第三条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全国预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第四条 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2023-09-01 15:34:421
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
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1、企业会计规范,包括:(1)企业会计准则(共17个)(2)企业会计制度2、非企业会计规范,包括:(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务规则(2)国家机关会计制度2023-09-01 15:34:51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制度是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什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所制定的制度。该制度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等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管理、会计监督以及会计决策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特点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特点为:1、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2、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作为会计要素。3、会计等式以单位的会计要素为基础编制。4、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并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个体系,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之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什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的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行政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会计核算的对象,记录和反映行政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2023-09-01 15:35:121
会计核算方法七种
会计核算方法七种介绍如下:会计的七种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方法。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置账户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登记在对应账户上的金额相等。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保证登记账簿的会计记录的正确、完整而应用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四、登记账簿账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账户的集合,是记录和存储会计信息的数据库,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账簿所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五、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计算。工业企业需要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商品流通企业需要计算商品进价成本和销售成本。六、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以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的一种专门方法。为了加强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总结,就是对账簿记录定期加以分类、整理和汇总,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指标,再报送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便据此做出决策。2023-09-01 15:36:111
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说明是什么?
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说明如下:一、记账方式:我单位采取手工、微机方式,填制记账凭证、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二、主要会计科目设置:销售收入、应交税金、银行存款、现金、库存商品等。三、主要会计账簿设置:总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应交税金明细账、银行存款、现金等。四、收入分配管理以及资产处置:按照财务制度及公司审议批准的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进行。五、会计报表:企业资产负债表、企业损益表、税务报表等。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以人民币为本位币,收入以权责发生制确认,应税所得按税法规定处理。七、会计档案资料管理:建立、建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管理,会计资料按年、月、日装订,按期归档。库存现金管理如下:1.公司财务部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限额内,不得超限额存放现金。2.严格执行现金盘点制度,做到日清日结,保证现金的安全。现金遇有短款,应及时查明原因,报告单位领导,并要追究责任者的责任。3.不准用“白条”入账。4.不准私人挪用、占用和借用公款现金。5.到公司以外金融机构提取或送存现金(限额1万元以上)时,需由两名人员乘坐公司汽车前往。6.现金出纳员必须严格和妥善保管金库密码和钥匙。7.现金出纳员要妥善保管金库内存放的现金;私人财物不得存放入内。8.现金出纳员必须随时接受开户银行和本单位领导的检查监督。9.出纳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上述各条规定。2023-09-01 15:36:361
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一是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二是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三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是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安全,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其有二层含义:(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即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在格式、内容、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023-09-01 15:36:541
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由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改善,因此各项税收和经济法规政策等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会计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培训或继续教育对税收政策和经济法等熟练掌握,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并且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的操作,同时逐渐了解会计报税纳税新形式。另外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激励制度,不断培养激励会计人员,予以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发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二)会计政策规范化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计核算需要遵守一定原则,企业也要有一定处理方法,这些统称为会计政策。一直以来,企业都是对会计科目很重视,但是对会计政策却较为忽视,这对企业会计工作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范化的会计政策,那么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就没有很强的可比性,从而导致会计预算考虑没有理论依据。根据对多个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管理者的调查,很多集团性企业对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了解。会计预算管理的核心是损益预算,因此预算管理就要求会计政策规范化。具体包含以下几点:收入确定政策;费用、成本确认和划分政策;资产减值政策;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政策;短期投资和存货会计政策。企业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具体包含如下两种。第一,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保持一致,也就是这类企业具有行业专门性特点,如电信行业、供电行业等;第二,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没有达到一致,这类企业是比较多的,而且在这些企业内部,业务种类也很多。如服务业、制造业、物流,控股公司或国有企业等,集团公司未建立标准化会计制度,就需要加强管理。从预算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入手,会计核算方法由集团制定或审核。(三)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在进行企业核算和预算过程中,统一会计科目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是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个别企业的预算是企业部门制定的,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不尽相同,会计数据不能综合整理,核算数据和预算标准不符,很难进行考核管理。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业务考核,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包含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多个内容。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才能开展会计行为。完善企业内部制度首先从稽核制度着手,应该建立健全稽核制度。严格依据制度审核账本、财务报表和财务凭证,强化管理,如果审核中出现问题,应该立即修正并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严防再发生类似问题,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强化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稽核制度,是落实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途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本核算制度是由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方式构成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强化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确保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2023-09-01 15:37:043
会计制度有哪些 现行会计制度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种类与适用范围如下:一、企业会计准则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 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 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准则共计38项。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 18号 2006年10月30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二、企业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2008年12月28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中外合资企业范围内实行,其他企业仍然执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共计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制度原则、会计记帐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记帐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均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等作出规定,均由财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均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但会计制度是以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引用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第二、规范目标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范。侧重于确认和计量,重点规范会计决策过程。而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第三、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自成体系,它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建立各自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对于各个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分别制定专业会计核算办法。而各具体准则之间相互独立,分别就企业的某项业务或某一方面核算内容作出规定。第四、规范形式不同。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语言表述比较符合国际通用形式,并已构成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会计制度的科目、报表式的规范形式则符合我国广大会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第五、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该《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10章90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予以废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选型标准,可根据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 2001年11月27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时,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随着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该制度在我国金融企业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要素进一步作了明确,并对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有利于金融企业准确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企业会计工作有章可循。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时应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按照本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不应混用或乱用会计科目;会计帐务处理应做到统一规范,克服实际操作的随意性,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023-09-01 15:37:191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种专门方法。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方法。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为了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就必须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事先划分为若干个分类反映的项目即会计科目,并在账簿中为每个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结构和内容的账户,以便通过账户分门别类地登记经济业务,取得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置账户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例如,以银行存款上交应交的税金20 000元,一方面引起应交税金减少20 000元,另一方面引起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需要在“应交税费”账户记减少20 000元。同时又要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减少20 000元。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登记在对应账户上的金额相等。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及金额相等的平衡关系,可以完整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保证登记账簿的会计记录的正确、完整而应用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通过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保证会计记录有根有据,保证会计反映建立在正确可靠的基础上,并明确经济责任,借以监督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四、登记账簿账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账户的集合,是记录和存储会计信息的数据库,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账簿所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上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填制会计凭证,使经济业务全部记入会计凭证,只是取得了一个记账的依据,但会计凭证是大量的、分散的,只有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类记入到在账簿中设置的有关账户中去,才能提供比较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登记账簿使大量分散的会计凭证归类、加工成系统、完整的数据资料,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五、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进行成本计算。工业企业需要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商品流通企业需要计算商品进价成本和销售成本。例如,工业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耗用材料、支付薪酬、发生制造费用,这些费用要以产品品种为对象来加以归集,并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联系起来,计算每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数量产品应负担的费用,即单位成本。成本计算要在有关的账簿中进行,同时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传递也要适应成本计算的要求。成本计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环节。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符合节约原则和经济核算要求,与目标成本相比是节约还是超支。这对于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正确地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成本,也是企业正确计算利润的前提条件之一。六、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以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的一种专门方法。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往往会造成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不符。为了加强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在清查中如果发现某些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同账面结存额不一致,应分析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调整账面记录,使账存数额与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通过财产清查还可以发现财产物资保管和债权、债务管理中的问题,以便对积压、呆滞、毁损、短缺的财产、物资和逾期未能收回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财产管理。从而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以利于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费用开支。总之,财产清查对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监督财产的安全与合理使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一种专门方法。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总结,就是对账簿记录定期加以分类、整理和汇总,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指标,再报送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便据此做出决策。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一系列核算指标,是考核和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所必不可少的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就意味着这一期间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束。2023-09-01 15:37:281
现代会计核算体系是由什么组成
会计核算体系亦称会计方法体系,是指由各种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会计方法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和会计控制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信息所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七个方面。上述七种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1.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档案、核算的管理制度,内容庞杂。一般来说,会计管理制度包括: ①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 ②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 ③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的交接。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就业人员的低流动性,企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交接管理办法。其结果是,当最近几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时,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政策不连贯、会计科目不统一,给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带来了很多问题; 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 ⑤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 ⑥会计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的反馈等内容。 2.规范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咨询和会计核算咨询的实践中注意到,许多集团公司甚至不了解相关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目前,由于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损益预算领域,所以,基于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会计政策首先需要规范与损益确认相关的会计政策。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确认政策;二是成本、费用的确认政策及成本费用的划分;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无形资产摊销政策;四是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五是存货与短期投资发出计价的有关会计政策。 对于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来说,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包括两种情况: (1)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相同。这类企业一般具有高度的行业专门化特征,全集团内部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业,如中国的电信行业、发电行业、供电行业等等。集团公司能够从全集团公司出发,全面制定标准、详细的会计制度。 (2)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不相同。这类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在这类企业内部,包括很多种业务种类。如制造、施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如中国的一些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实业公司等,集团公司不能制定标准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对子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会计政策。但要强调的一点是,从预算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出发,控股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一般应该由集团公司制定,至少应该由集团公司核准。 3.统一的会计科目 在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和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的统一性,是减少预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强化预算考核的前提。有的企业的预算由各部门编制,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难以实施考核。如在预算管理中,规定非设备修理费不得高于修理费的15%,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按照非设备修理费和设备修理费进行明细核算,考核只能依靠修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结果出现了由被考核部门提供考核用信息的逻辑悖论,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 所以,要使预算管理规范化,必须实现会计科目统一化。 ①由控制预算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制定会计科目,并明细到一定级次; ②在已经规定的会计科目级次上,下级企业既不能增加科目,也不能减少科目。只能在最末级下设科目,以保证数据的汇集能够自动完成; ③各级企业设置科目的明细程度以满足本级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为最低原则。如,集团公司在进行预算考核时,如果要单独考核下级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则会计科目的设置至少要能够满足单独核算业务招待费的需要。 4.固定的会计报告制度 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必须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的因素分析,并报告企业的预算管理当局。固定的管理会计报告是企业预算分析和控制的依据。固定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 ①预算分析指引。 ②管理会计报告表格体系,主要是明确在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中,分别向哪些级别的管理者报送哪些明细报表。一般来说,在日报、周报中,主要向最高层报送现金流量信息:而在月报、季报和年报中,要向各责任中心报送本单位的预算完成情况,向公司的最高层报送全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非预期差异,还要详细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报告。 ③报告周期及时限,主要明确每种报告类型的上报时间。如日报在当日的次日上班后一小时内上报,周报在下周一早上上报。月报在次月前三个工作日内上报等等。会计核算体系的类型 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一般分为四大类:收付实现制、调整的收付实现制、调整的权责发生制、全面权责发生制。为了财务报告的目的,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确认交易与事项发生时间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不同。 然而,这种分类只是大体划分。例如,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国家,政府的会计核算通常有两个途径: (Ⅰ)在整个支出循环的不同阶段反映记录拨款与拨款使用情况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或拨款会计核算制度; (Ⅱ)当现金收到或支出时才加以记录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 因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应包括在旨在监督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承付会计核算制度以内。事实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时被称作“现金和承诺制度”。除承付之外,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也可核算其他非现金活动,如收到的国外援助以及一些未偿清负债。 完全的预算会计核算(或拨款会计核算)必须以各种核算制度的一般准则为标准。预算会计核算应该对拨款、补充预计、转账以及拨款的使用(资金的拨付、承诺、核准阶段的支出及付款)各方面加以跟踪。 对会计核算的条件取决于项目与机构的性质。提供服务或进行商业活动的机构可能需要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体系,对于其他机构来讲,收付实现制和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达到目的。因而,下面提供的会计核算基础的常见分类,不应该导致对会计核算体系分析和改进建议的过分简单化。 1.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 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计量现金流,只有当收到或支出现金时才确认会计交易或事项。 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体系下,财务报表反映现金的收入,支出及现金的期初与期末余额。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具有简单的优点。 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国家的收付实现制核算体系用以下方式予以补充:(1)对一些负债暂时挂账或放在账外(线下账户),(2)承付会计核算,(3)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债务核算。 2.调整的收付实现制 会计核算调整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确认年内发生的和通常预计在年后的一定期间内导致现金收入或支出的交易或事项”。 因而,会计核算期限包括一个在财政年度结束后支付的“补充期间”(例如,30天或60天)。与上年交易相关的而在补充期限内实际支付的支出在报告上被列为上年度的支出。通常,这是通过在补充期内不结转该账户实现的。这一作法的目的在于保持财政年度承付支出与报告反映的预算支出的高度一致。 在一些国家,补充期也考虑到收入,这种情况是不必要的。收入必须以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加以报告。 调整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体制经常被一些政府(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体系)所采用。然而,如在下面第三节中所讨论的那样,这个体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不便。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包括现金收入以及在年度后特定期限内(补充期限)报告的可以收人现金,现金支出以及在补充期限内的应支付的现金。一些将收付实现制用于预算管理的国家(如法国和西班牙)同时也根据调整的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表。 3.调整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调整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有时也叫“支出基础”)是只要业务发生便加以确认,不论现金何时收入与支出。然而,这不包括将在未来消费的递延费用。将在未来提供服务的实物资产在取得期内加以注销(或摊销)。 完全的和调整的权责发生制具有相同的会计核算框架。主要差别表现在资产取得与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在调整的权责发生制下,其资产在取得期内加以冲销。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下,确认存货的变化,资产以其使用寿命逐步折旧。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是配比原则。即支出与相关的收入要在同一期间内确认并记录。 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调整的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在于可以确认在特定阶段发生的支出并为估价负债及未付款项提供完整的框架。调整的权责发生制也有不同类型,主要根据对退休金、负债、存货、折旧的处理方式而划分。 调整后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财务报告包括收入、支出、财务资产、负债以及净财务资源。 4.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制度与调整的权责发生制相似,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在财务活动发生时就进行确认,不论现金收支活动是否随之发生。收入反映了当年的应收收入的金额,不论是否已征收人库。支出反映了当年消耗的物品与服务的总量,不论其是否在当期实际支付。当资产用于提供服务时,资产成本便递延确认。完全权责发生制与私人企业会计制度(商业会计)相似。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确定的“支出”不应当与实际支出相混淆。它们是在会计期间内消耗的物品和服务的成本及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例如它们包括折旧和损失,这在没有交易时也可能发生。)商业会计里的支出的概念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下的“使用”概念相似。按完全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财务报告包括收入、支出(包括折旧);资产(财务资产和实物资产);负债;净资产。权责发生制将在本章以后的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5.有待达成的共识 对调整的收付实现制和调整的权责发生制的“中介”基础的有效性有不同的看法。国际会计联合会(1FAC)和公共部门委员会(PSC)的会计分委员会在1999年1月的会议上决定推荐一个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所有其他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的统一准则。但是,对于希望从收付实现制转到权责发生制的政府来说,需要一个转型期来选择性地引人权责发生制的要素。要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广泛的共识还需要大量的讨论。它必须强调公共财政,同时经济政策的考虑也要和这个问题相联系。2023-09-01 15:38:261
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有哪些基本原则?
这四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并不是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等,都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单位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会计主体前提,一是可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二是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延续下去。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以上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例如,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则销售实现,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或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销售也没有实现,不应当确认收入。 三、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存货的领用和发出,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如果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不利于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五、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六、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七、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八、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九、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如,将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十、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企业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账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就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负债表,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支出列入利润表,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经营成果。这主要是因为,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可在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发挥作用,而收益性支出的效益只在当期发挥作用。 十二、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并视同重大会计差错来处理。 十三、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反之,就会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2023-09-01 15:38:363
会计核算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1、审核原始凭证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是合法的内容齐全的发票或收据,并有经手人、有关负责人签字(负责人必须是学校或各单位掌握资金项目的领导),购货还须有验收人签字;符合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要有固定资产验收单,维修工作要有工程决算单。自制原始凭证要批件齐备,单据和表格要清晰整法,内容齐全。对记载不正确、不完整、不符合规定,手续不全的凭证,应退回补填或更正;对伪造、涂改或经济业务不合法的凭证应拒绝受理,并及时报告处领导。2、填制和复核根据收付款原始凭主填制记账凭单。记账凭证除同类很多的单据合并制单外,其它的要一事一单。记账凭单要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科目正确、摘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记账凭单上所有内容不得涂改。记账凭单要统一编号、不得缺口、重号或年月日与编号顺序相矛盾。填制好的记账凭证要转给复核岗位,复核人员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核对记账凭证的内容,原始凭证的合法、合理性,复核无误,在记账赁证上签章后次给出纳人员;发现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有问题的,要退给经手人或制单人,要求更正、补充或重新填制。3、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办理收付款手续,并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结出当日余额,现金出纳要每日核对库存。银行出纳要每日结出银行存款余额,定期与银行核对,月末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查询未达账款。出纳人员将当日发生的会计凭证,登账后传给记账岗位(集中报销的特殊情况例外,但要限期整理、及时传递)。4、明细账和总账记账岗位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单登记有关明细账,明细账按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内容逐笔登记。记账人员在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有误要重填,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错误或账薄记载错误要用规定方法更正。总账会计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定期登记总账(至少每旬汇总一次)。各类账户要按月结账,根据需要结出余额或累计发生额。5、编报会计报表月末各类账户试算平衡后,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根据上级的要求编制,要求表格齐全,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报送及时。会计报表应由主要领导、会计机构负责人审阅签章,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暂付款明细账要多写一份交给出纳等岗位以便即使催收应收款。6、装订会计凭证月末报完表后,要及时整理记账凭单和会计报表,并装订成册,人柜妥善管理。扩展资料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会计要反映和监督会计内容,需要运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尺度(如公斤、吨、件等)、劳动尺度(如工时、工日等)和货币尺度而以货币尺度为主。实物尺度和劳动尺度能够具体反映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对核算和经济管理都是必要的,但这两种尺度都不能综合反映会计的内容,而综合是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会计以货币作为综合计量尺度,通过会计的记录就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成果,并计算出最终财务成果。所以,在会计核算这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实物尺度和劳动尺度进行记录,还必须以货币尺度综合地加以反映。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必须是完整、连续和系统的。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讲求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凭证,以凭证为依据进行核算。在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严格遵循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程序2023-09-01 15:38:451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有哪些?
一是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二是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三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是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安全,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其有二层含义:(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即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在格式、内容、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023-09-01 15:39:021
会计核算制度的违反会计核算制度的法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取得、填制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理解上述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关于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应当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填制、取得原始凭证的主体,既包括填制原始凭证的主体,也包括取得原始凭证的主体,即出票人、收票人;二是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既包括填制、取得原始凭证的程序不符合规定,如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不出票,出票人不得使用他人的票据代替自己的票据,向收票人出具空白票据由其自行填写,收票人向出票人以外的第三人索取票据或者购买票据等,也包括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的内容不符合规定等。2.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起领导、组织、决策作用的单位负责人,他可以是单位一把手,也可以是单位其他负责人,关键是要看谁在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起领导、组织、决策作用。“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一般包括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其他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3.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和承担主体。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是指有权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机关或单位,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所谓有关单位,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权对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行政处分的单位,比如上级单位、行政监察部门等。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是指承担行政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4.如果上述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1)行政处分。行政处分的对象为责任人,如果责任人的身份为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具体方式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八种。如果责任人的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则不应给予行政处分。(2)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对象可以是责任单位,也可以是责任人,具体包括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承担责任的单位罚款、对承担责任的人员罚款、吊销会计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些具体处罚方式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作出。5.如果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并没有对上述违法行为单独明确规定为犯罪,但是,如果上述违法行为造成了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后果,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分别定罪、量刑。6.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的法律根据其立法目的的不同和实际需要而作出不同的处罚。为了避免对同一种违法行为重复处罚,《会计法》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其他法律有相同规定时,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这就是说,当某种违法行为发生时,首先应当判断其他法律是否有行政处罚的规定。如果有,就应当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反之,则应当适用《会计法》的规定。这是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理的。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或者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或者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理解这一规定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仅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并没有对上述违法行为单独明确规定为犯罪,但是,如果上述违法行为造成了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分别定罪、量刑。3.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例如《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在法定的会计账册以外另立会计账册的,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又如《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的情形之一就是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这是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作出的规定。三、未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不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按《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四、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丢失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五、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理解上述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伪造会计凭证,是指以虚假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主要表现有:(1)伪造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事项的原始凭证;(2)以存在的会计经济事项为基础,用夸大、缩小或隐匿事实的手法伪造原始凭证,如制作假发货票、假收据、假工资表等假的原始凭证;(3)由于会计人员审核不严或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以伪造的原始凭证为基础,填制记账凭证,如根据假发票凭空编制记账凭证的行为等。变造会计凭证,是指利用涂改、拼接、挖补或者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涂改原始凭证中的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2)利用计算机、复印机等先进工具,对原始凭证进行二次处理;(3)由于会计人员审核不严或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以变造的原始凭证为基础,填制记账凭证,如根据涂改后的发票编制记账凭证的行为等。伪造会计账簿,是指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伪造或者变造的虚假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或者不按要求记账,或者对内和对外采用不同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手段,制造虚假的会计账簿的行为。变造会计账簿,是指利用涂改、拼接、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如改变会计账簿所记录的日期、单位名称、摘要、数量、金额等。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不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为基础,擅自虚构有关数据、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2.如果上述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3.如果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1)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l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述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并且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依照前述规定处罚。对多次犯有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2)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3)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包括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上述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本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4)此外,如果行为人虚报注册资本、虚列出资、抽逃出资、贪污、挪用公款、侵占企业财产、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实施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当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分别定罪、处罚。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刑法》尚未明确将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作为单独犯罪加以规定,而只是在其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后,作为犯罪情节、手段,分别以偷税罪、公司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罪、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及其他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六、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理解这条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故意销毁是指故意予以毁灭。2.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3.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涉及到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七、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要理解这条规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指使是指通过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强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违反法律的,但仍强迫他人执行其命令。2.若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3.若上述行为构成犯罪,应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涉及到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4.如果上述行为构成多人犯罪,这种犯罪属共同犯罪。八、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可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按《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2023-09-01 15:39:311
财务核算制度有哪些
一。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 月1 日起到12 月31 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二。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 四。会计科目: 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 “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 发企业会计制度)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 五. 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 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 六. 会计报表: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 份数执行。 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 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 七. 1. 会计凭证: 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 2.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3. 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 4. 会计凭证保管期为 15 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 八. 1. 其他: 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 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 2. 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 3. 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 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 5. 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 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 九. 1. 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 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 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 2. 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 3. 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 4. 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 5. 账簿设置: 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 6.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2023-09-01 15:39:491
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2、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扩展资料:会计准则的功能不是绝对地替代私人契约,而是作为私人契约缺位时的一种替代,其本质上是私人契约与公共契约的结合。作为一种契约,会计准则的功能就是适度地缩小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或幅度。从严格意义上讲,只在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会计政策,管理当局就会相机选择一种方法操纵会计信息来使自己 的效用满意化。会计制度分类如下:会计凭证编制、传递、审核、整理、汇总的方法和程序;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及其核算内容;账簿的组织和记账方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报送程序;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电子计算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办法;会计机构的组织;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准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制度2023-09-01 15:39:592
会计制度的制度内容
从2005年1月1日起,财政部相继颁发的3项新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2号),规定于 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如下:适用于在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 [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中国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在全国各类企业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部分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做好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2004年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财会[2004]15号)。财政部还下发了《关于做好〈小企业会计制度〉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财会便[2004]16号),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是:一、总说明(一)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二) 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三) 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四) 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五) 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六) 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七) 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八) 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记账本位币。(九) 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十) 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十一) 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十二) 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1) 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 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制度评价如下:这项制度对于进一步贯彻《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建立健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 年8月18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7号),规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范围内全面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如下:该制度适用于在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非营利组织应符合3个条件:不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近些年来,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较广、涉及公众较多、影响较大,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政府主管部门等的沟通渠道的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出台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考虑到很多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际情况,为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2004年10月19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民间非营利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 [2004]13号),明确了调账原则及主要账务调整。2004年10月28日,财政部、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17号),要求切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政部会计司还下发了《关于做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财会便[2004]26号),要求做好该制度的宣传工作,确保制度积极稳妥的实施。制度点评如下:这项制度是中国第一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是会计改革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它的颁布执行,标志着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必将对非营利事业,特别是民间非营利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2004 年9月30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12号),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同时废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如下:该制度适用于按村或村民小组设置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主体,加强其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地方只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了对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致使相当一部分村级财务混乱,大量集体资产流失。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情况,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颁发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2023-09-01 15:40:271
财务会计制度备案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怎么写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一般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物流公司低值易耗品很少,一般采用一次摊销法。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可以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扩展资料:《会计法》第9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会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又叫反映职能。记账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反映在账面上;算账是指在日常记账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利润和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以算出该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该日期的财务状况;报账就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将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报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2023-09-01 15:40:434
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核算的原则如下:1.真实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2.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3.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4.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5.及时性。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会计资料若不及时记录,会计信息不及时加工、生成和报送,就会失去时效,变成一堆没用的信息,对进行决策也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可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6.清晰性。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的加以利用。7.配比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8.重要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对于不重要的项目,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一般来说,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质上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量上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9.谨慎性。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实施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10.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核算制度:为了加强学校会计管理,使财务会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卓有成效,学校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加强法制观念,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各种法律财政法规,树立为学校当家理财的思想,严格财务制度,堵塞漏洞,协助学校领导管理好财务开支。2、规范经费开支,做到用款有计划,专款专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内部稽核制度,各用款部门严格执行经费定额指标。凡超定额指标者,不得报支。3、严格报销手续,报销人员必须提供合法、完整、手续齐全的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后予以办理。4、私人一律不得借用公款,凡因公外参观、学习、外调、购物,需要预支车旅费及临时借款者必须填写预付款凭证,经校长批示方可借款,办事结束后三天内来会计处报销,结清原欠,前借未清原则上不办理第二次预借。5、凡到外地购买物品需要汇款者,应先填写请汇单,由校长批准汇款,一旦发票、单据收到后立即前来报销,不得拖延。6、加强支票管理,严格领用支票审批制度,坚决不开空头支票。7、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收缴的学杂费、书簿代办费必须及时送交银行,不得坐支。8、规范收费工作,杜绝乱收费现象。9、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格管理好支票、印章,确保资金安全。2023-09-01 15:40:591
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有?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全国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具有约束力。 在我国,会计制度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关会计工作的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二是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三是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的制度,如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会计制度按其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预算会计制度,二是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其中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总预算的会计核算;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一切国家机关的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教育。科研等所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制度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是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总之,我国会计制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进行会计核算,都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已成为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重要规则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09-01 15:41:381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哪些?
国家统一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38个)《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财务通则》。拓展资料: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参考资料: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_百度百科2023-09-01 15:41:562
如何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下简称“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企业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订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x0dx0a x0dx0a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x0dx0a x0dx0a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既要以《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便于企业有效加强内部监管,防范经营风险,增加企业效益。具体地讲,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符合以下原则。x0dx0a合法性原则。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合法范围内,制订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这是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x0dx0a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充分涉及到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因此,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时应把握全局,注重企业的整体实施效果。x0dx0a针对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订切实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对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x0dx0a一贯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x0dx0a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部的适应性,也就是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对企业竞争对手机制的适应;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适应,也就是要适应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发展规模和企业现状。企业应把握这两个方面,构建适时适用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推动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向更高的目标迈进。x0dx0a适用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便于各部门和职工实际运用,也就是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这是制订财务内控体系的一个关键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适应性可概括为“内容规范、易于理解、便于操作”。x0dx0a发展性原则。制订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不断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x0dx0a x0dx0a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框架x0dx0a x0dx0a具体地讲,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框架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x0dx0a(一)原则性的财务、会计制度x0dx0a会计核算制度:x0dx0a(1)会计核算的体制;x0dx0a(2)主要会计政策;x0dx0a(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x0dx0a(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x0dx0a(5)会计报表种类及其格式;x0dx0a(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x0dx0a财务管理制度:x0dx0a(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x0dx0a(2)货币资金管理;x0dx0a(3)往来结算管理;x0dx0a(4)存货管理;x0dx0a(5)短期、长期投资管理;x0dx0a(6)固定资产管理;x0dx0a(7)在建工程管理;x0dx0a(8)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管理;x0dx0a(9)其他资产管理;x0dx0a(10)销售收入管理;x0dx0a(11)成本费用管理;x0dx0a(12)盈利及分配管理;x0dx0a(13)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评价管理。x0dx0a(二)综合性管理制度x0dx0a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x0dx0a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x0dx0a3.会计稽核制度;x0dx0a4.内部牵制制度;x0dx0a5.财产清查制度;x0dx0a6.财务分析制度;x0dx0a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x0dx0a8.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x0dx0a9.对子(分)公司等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x0dx0a(三)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x0dx0a1.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x0dx0a2.重大资本性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x0dx0a3.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x0dx0a4.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x0dx0a(四)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x0dx0a1.财务管理分级负责制;x0dx0a2.会计核算组织形式;x0dx0a3.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x0dx0a4.内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x0dx0a5.对违反财经纪律及企业财会规章制度事项的处罚规定。x0dx0a(五)成本费用管理制度x0dx0a1.费用报销管理办法;x0dx0a2.成本核算办法;x0dx0a3.成本计划管理办法;x0dx0a4.成本控制管理办法;x0dx0a5.成本分析管理办法;x0dx0a6.成本费用考核管理办法。x0dx0a x0dx0a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达到的目标x0dx0a x0dx0a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运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力争达到以下目标:x0dx0a一,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x0dx0a二,保证所有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x0dx0a三,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x0dx0a四,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x0dx0a五,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x0dx0a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它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就烟草企业来讲,制订财务内控制度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情况,还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及经营管理方式,充分考虑资产产权关系和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控制机制。2023-09-01 15:42:296
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一、设置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四、登记会计账簿 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过规定,《规范》第三十七条重申了《会计法》的这一规定,即要求对下列会计事项,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可以作为款项收付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财产权利或者支配权利的票证,如股票、国库券、其他企业债券等。 款项的收付是经常发生的,在有的单位其发生额还很大。有价证券收付的频繁程度在多数单位要低一些,但发生额一般都比较大。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业务涉及到较易受损的资产,绝大部分业务本身又直接造成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影响单位的资金调度能力,所以通常要求进行严密、及时和准确的核算。目前实际工作中在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的单位款项收付未纳入单位的统一核算,而是转入了“小金库”;或者单位资金管理失控,被非法挪用,甚至发生贪污、抽逃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款项、有价证券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一个单位用来进行或维持经营管理活动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机器、机械、设备、设施、运输工具、家具等固定资产。 财产物资在许多单位构成资产的主体,并在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业务,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有关的核算资料往往是单位内部进行业务成果考核,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依据。此外,财物会计核算还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重要作用。对国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来说,这也是保护国家财产的一个重要关口,但在有的国有单位,这个关口的职能被大大削弱,经常发生国家财产被毁损、浪费,或者被不法分子侵吞,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严重流失。作为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对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一个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的款项。债务则是一个单位需要以其货币资金等资产或者劳务清偿的义务,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债权和债务都是一个单位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必然要发生的事项。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的会计核算,涉及单位与其他单位以及单位与其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单位自身的资金周转,同时从法律上讲,债务还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成问题,因而债权债务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往往不能正确、及时办理债权债务的会计核算,使单位的信誉和经济利益蒙受损失。也有的单位利用应收应付款项账目隐藏、转移资金、利润或费用,涉嫌违法乱纪。对此问题,会计人员必须进行制止和纠正。 4.资本、基金的增减 资本一般是企业单位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亦称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基金,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事业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后备基金等。 资本、基金的利益关系人比较明确,用途也基本定向。办理资本、基金增减的会计核算,政策性很强,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等为依据,切忌盲从单位领导人个人或其他指示人未经法定程序认可或未办理法定手续的任何处置意见。 5.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 收入是一个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服务或提供资产的使用权等取得的款项或收取款项的权利。支出从狭义上理解,仅指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履行法定职能或发挥特定的功能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或损失;如从广义上理解,支出是一个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或损失。费用的涵义比支出窄,通常使用范围也小一些,仅指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因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支出。成本一般仅限于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购置商品和提供劳务或服务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费用、商品进价以及燃料、动力等其他直接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重要的会计要素,体现着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度量,是计算一个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情况的主要依据。对这些要素进行会计核算的特点,是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突出的有虚报收入(人为压低或拔高)、虚列支出和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等。这已成为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源之一,会计人员有责任制止和纠正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是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交和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等,这个环节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所有者和国家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一般视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而异,呈典型的利益驱动倾向,其共同特点是损害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7.其他会计事项 其他会计事项是指在上述六项会计核算内容中未能包括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或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办理会计手续和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单位在有这类事项时,应当按照各有关法律、法规或者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严格办理有关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不惧恶意采纳刷分坚持追求真理真知2023-09-01 15:43:113
什么是会计核算制度现状
存在的问题 1、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即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民营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往往不那么明显,尤其是在有些小民营企业中,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就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一样,可以自由存取,不受任何限制,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基于成本考虑,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民营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而且设施简陋,缺乏一些必要的硬件设备,办公条件差。在会计人员任用上,民营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做兼职,这些人往往身兼数个单位,一般定期来做账,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民营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同程度较低等,使得其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些大企业,会计队伍不稳定,跳槽较为频繁。 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有违规操作现象。有些民营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张冠李戴,无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收入与费用不配比;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方式记账等等时有发生。 4、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由于受制于管理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进行。 5、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也已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 6、不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不少民营企业不按会计档案要求妥善保管会计资料,由于条件限制,民营企业的会计资料,既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更没有专人负责。由于随意存放,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丢失、毁损情况屡屡发生。 二、对策 1、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由于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体系设计中,应只要求编制简化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可以了,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同时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尽量要求同现行的会计制度相一致。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1)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必须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2)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完善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对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和保管。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填制审批表,建立销毁清册并经过审批以后方可销毁。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民营企业应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同时企业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留住会计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和爱护会计人员,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开展工作,稳定会计队伍,杜绝无序跳槽现象的发生。(2)会计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熟悉会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练好基本功,掌握操作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同时不断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处理各种会计事项,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4、实施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会计工作是一项繁杂、耐心细致的技术工作,单位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会计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各单位应当妥善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对于工作突出的会计人员应该予以嘉奖,对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要从会计岗位上调换下来。 5、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强民营企业外部监督。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民营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2023-09-01 15:43:211
两种会计核算制度的比较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应计制下,凡属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收到现款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现款已经收到并且已经入账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付了现款并且已登记入账也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例如大同工厂1993年元月份一次发放工作服价值24 000元,工作服的使用期限为一年,该例中,尽管工作服已经发放,即费用已经支付,但因为该工作服的受益期为一年,所以其费用亦应该在一年中平均分摊,本期只应该分摊2 000元,而决不能将24 000元的 工作服费用全部记入元月份.在本期分摊2 000元后其余22 0O0元的工作服价值分别由以后各月负担到 1993年12月分摊完毕为止.这种作法尽管比较麻烦,但因为它能正确计算盈亏,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单位应采用应计制.在应计制下,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仅包括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也可能包括下期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也可能包括在上期已经取得的收入和付出的费用.所以在会计期末要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必须根据账簿记录按照归属原则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用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它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例如,大同工厂 1993年3月份收到 1992年应收销货款 50 000元,存入银行,尽管该项收入不是 1993年元月份创造的,但因为该项收入是在元月份收到的,所以在现金收付基础上也作为 1993年3月份的收入.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也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不合理,不准确,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不予采用,它主要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等.在现金收付基础上,会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考虑预收收入,预付费用,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会计期末也不需要进行账项调整,因为实际收到的款项和付出的款项均已登记入账,所以可以根据账簿记录来直接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并加以对比以确定本期盈亏.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处理收入和费用时的原则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会计事项按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进行处理,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5 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应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5O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列作本期收入,这时就表现为两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两者则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现金收付基础,这笔货款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因为现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应计基础,则此项收入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为它不是本期获得的.综上所述可知,采用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有以下不同:① 因为在应计基础上存在费用的待摊和预提问题等,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在进行核算时他们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② 因为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原则不同,因此,它们即使是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相同.③ 由于在应计基础上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较为准确.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下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不够准确. ④ 在应计基础上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麻烦,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期末不要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即可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简单.2023-09-01 15:43:341
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哪些
一。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 月1 日起到12 月31 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二。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 四。会计科目: 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 “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 发企业会计制度)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 五. 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 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 六. 会计报表: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 份数执行。 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 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 七. 1. 会计凭证: 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 2. 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3. 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 4. 会计凭证保管期为 15 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 八. 1. 其他: 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 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 2. 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 3. 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 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 5. 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 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 九. 1. 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 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 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 2. 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 3. 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 4. 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 5. 账簿设置: 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 6.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2023-09-01 15:44:111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作出的规定。它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包括:1、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和错误更正的规定。2、会计科目(账户)的设置和运用的规定。3、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4、会计记录文字、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5、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错误更正、对账和结账的规定。6、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规定。7、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规定。8、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9、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2023-09-01 15:44:201
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一。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二。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三。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四。会计科目: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五.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六.会计报表: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份数执行。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七.1.会计凭证: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2.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3.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4.会计凭证保管期为15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八.1.其他: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2.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3.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5.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九.1.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2.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3.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4.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5.账簿设置: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6.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2023-09-01 15:44:292
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与会计核算的内容相对应,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包括: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和错误更正的规定;会计科目(账户)的设置和运用的规定;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会计记录文字、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错误更正、对账和结账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规定;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2023-09-01 15:44:371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一。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二。采取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权责发生制。三。记账用的货币单位为本位币,凭证、账簿、报表均用法定文字书写。四。会计科目:根据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会计制度中所订的会计科目。五.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并注明交接日期,由主管人员监交,并由交接双方签章,未按规定办清交接手续的财务人员不得离职。六.会计报表: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董事会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填报时间、份数执行。会计报表每月由主管会计编制并上报一次,会计报表报出须经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经理审核盖章后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七.1.会计凭证:使用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2.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3.公司统一使用借贷复式记账;4.会计凭证保管期为15年,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须开列清单,经领导审查,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八.1.其他:一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种会计记录,都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登记,做到手续齐备,摘要简明,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其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2.公司的各项财产,应该实际成本核算,不论市价是否变动,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3.划清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4.建立内容稽核制度,对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与清算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有合法的凭证,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证;5.会计核算,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具体情况,主要项目为:货币资产及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开发成本及间接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投入资本的核算。九.1.会计凭证、账簿设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的制定、填写、取得,都按有关基本要求执行,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也要按基本要求填写及签证,据以记账并归档保管好;2.对外开出的凭证,要妥善保管好存根,备查;3.尚未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支票簿、现金收据等)要妥善保管,严格领用责任;4.对于手工记录的错账凭证,可采用划线法或另制凭证更正,对于电脑记录的错账,要另行填制记账凭证更正。5.账簿设置:现金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外币及银行日记账(订本式及电脑账)各类明细分类账(包括多栏明细账)总分类账6.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师查账报告等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以上仅供参考!2023-09-01 15:44:461
按会计工作的内容划分,会计制度可分为哪些
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分析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一、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和错误更正的规定;会计科目(账户)的设置和运用的规定;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会计记录文字、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错误更正、对账和结账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规定;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二、会计分析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定期检查财务会计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促使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2)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3)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三、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机制是指通过会计与其相关系统中的各个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组成部分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总体功能的有机整体。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而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人为构建的一个人工系统,属于人造机制的范畴。因此,与自然机制不同,会计监督机制要受到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管理体制、会计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23-09-01 15:44:521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标准文件 XX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制度 文件编号 版本 A/0 页次 1.目的为加强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3.宗旨公司会计核算应严格执行相关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宗旨,努力增收节支、勤俭节约,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4.会计核算原则具体核算原则如下:4.1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按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4.2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损益。应当遵循谨慎性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4.3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会计事项为依据,准确、及时、真实、全面地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经营业务事项,反映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4.4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或有关协议(投资投入)计价,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4.5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随意变更。5.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具体规定如下:5.1公司设财务管理部,财务人员根据公司业务进行配置;财务管理部部长协助财务副总完成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5.2财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及时报账。5.3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项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应当说明理由并拒绝办理,及时向总经理报告。6.资金核算管理具体规定如下:6.1财务管理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6.2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本单位账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银行账户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法人章由法人代表保管,不准由一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临时出差由其委托他人代管。银行账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账,不准多笔汇总,也不准以收抵支记账。按月、按时(月末最后工作日)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未达收支,应逐笔调节平衡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6.3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不得以白条抵作现金。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账面余款与实际库存额相符,银行存款余款与银行对账单相符,现金、银行日记账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数额相符。6.4严格现金收支管理,不准坐支现金。6.5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会计人员对一切审批手续不完备的资金使用事项,都有权且必须拒绝办理。7.固定资产核算7.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有形资产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7.1.1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7.1.2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分为三大类:——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交通运输工具。7.2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7.2.1房屋、建筑物,20~30年。7.2.2交通运输工具,5~8年。7.2.3其余,2~5年。7.3购入的固定资产计价原则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则。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还应包括安装费用。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为原价。7.4固定资产要做到有账、有卡,账实相符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必须由财务部会同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盘点,对盘盈、盘亏、报废及固定资产的计价,必须严格审查,按规定经批准后,于年度决算时处理完毕。7.5折旧方法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按月计提折旧进入成本费用科目。8.项目决算8.1财务管理部应根据批复的立项文件,设置会计明细科目和项目资金支付台账。8.2根据合同约定,公司将支付的工程款、建设费用、设备款等先行作为预付账款核算,并协同工程管理、计划合同部门对资金支付进度进行控制,保证资金支付匹配工程进度。8.3项目竣工后,应经由政府相关部门审计,按审计(结算)后的金额结转项目成本,并进行财务决算。9.财务收支审批9.1公司财务收支以资金使用效益为根本,量入为出,实行预算管理。9.2公司各项费用实行层层审批制度,即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资金支付的合理性意见,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个别重大事项需经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财务负责人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对已审批的支付款项从合法性、准确性加以核准。9.3财务管理部每月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向总经理报告。10.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10.1财务报告类型财务报告分为月报告和年报告。月报告包括:财务快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报表、经费使用报表、资金拨付计划、政府性资金使用报表、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拨付台账;年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等财政部、国资委规定财务决算报表。10.2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10.2.1业务经营情况、资金增减及周转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10.2.2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变动情况及原因,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为正确理解财务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10.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部应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通过对财务活动分析,促进增收节支,充分发挥资金效能。通过对财务活动不同方案和经济效益的比较,为领导或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10.4财务报告编制完成时间月度财务报告应在下月10日前编制完成,年度财务报告根据财政部、国资委要求编制完成。11.会计档案管理11.1财务管理部应设置专人对会计档案、工程合同、融资资料等会计资料进行管理。11.2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逐月装订成册,标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包括制证、审核、记账、主管)装订后移送专人保管,分类填制目录。11.3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凡查阅、复制、摘录档案,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11.4会计档案的销毁按照有关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2023-09-01 15:45:152
如何完善会计核算机制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会计核算执行不严格,会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如果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者的水平不能同步提高,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妨碍内部控制指标的实现。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做不好,会计监管不力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随着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外部监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决定了不能依靠企业自身的自律来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更多的还是依靠来自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规范,所以按照有关要求,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对于没有按时按规定建立账簿体系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账目和会计核算制度。2023-09-01 15:45:431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都包括哪些?
以下内容第一、出纳管理制度一、库存现金管理1、出纳现金须日清月结、每天盘点,做到账实核对,每月会计参与的不定期盘点及月末盘点不少于两次,并且出具《现金盘点表》;2、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2000元)应及时存入银行;3、携带现金或支票往返银行办理业务需乘公司车辆或打车;4、出纳保险柜中,禁止存放任何私人财物,避免公私混淆,不得私设“小金库”,取得的货币资金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不准挪用现金,不准白条抵库,不准坐支现金,不准保存账外公款,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资金。二、支票管理1、须建立《支票购买登记簿》并制作《支票领用登记簿》,新购支票由出纳分类按支票号码顺序登记,使用完毕后需由会计或财务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2、支票签发应在《支票领用登记簿》中登记支票号码、支票用途、票面金额、内部经办人、领取人、领取人电话等相关信息,领取人需亲自签字确认;3、出纳负责及时跟进收取支票进账后的正式回单;三、日记账管理1、出纳每日完成收付款业务后,即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手工账或电子账);2、根据审核后盖有“现金/银行收讫”、“现金/银行付讫”的现金/银行收款凭证、现金/银行付款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3、记账内容必须与会计凭证一致,每一笔账都要记明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摘要、金额和对应科目等;经济业务的摘要以能够清楚表述业务内容为度;4、应逐笔分行记录,得将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合并登记,也不得将收款付款相抵后以差额登记;5、每笔业务登记后均须结出账面余额,并登记每日收入和支出的合计数。第二、费用报销流程取得发票要求1、收取的各类非定额发票,必须字迹清楚,不得涂改,项目填写齐全,各项目内容准确无误,否则一律退还给开票方,不得作为结算、抵扣凭证;2、收取的各类发票应加盖发票专用章,且发票专用章应清晰可见,同时印章的公司名称及税号须与发票抬头处写有开票公司信息的公司名称及税号一致;3、收取的各类发票,应根据发票上的批注进行网上或其它方式的验真;4、取得各类非定额发票时,发票抬头的公司名称必须完整且与所在公司保持一致,所取得发票种类及开具内容必须与业务内容保持一致。费用报销单的填列1、报销的项目类型需与后附发票保持一致;2、报销人、领款人、复核人、领导确认等需签字齐全方可报销;3、发票项目为一批的需附发票清单;4、当月费用需当月报销,尤其不可出现费用报销跨年现象(12月21后发生业务不在此范围内)。费用的分类1、管理费用:包括不限于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车辆费用、电话网络通讯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交通费等;2、销售费用:包括不限于销售(前勤)人员工资、与销售相关的其他费用;3、财务费用:银行收取的各项费用,包括账户维护费,电汇手续费,支票费用,利息费用等。4费用报销流程1、各项费用发生前需提报费用申请单(OA形式或纸质单据均可,需终审领导签字同意方可发生该项费用);2、费用发生完成后,需凭领导签字的费用申请单(或OA),费用报销单,正规发票履行报销手续,由会计审核,领导签字确认,出纳复合无误后报销(如网银支付报销单后需付网银支付回单)。5差旅费审核要点1、差旅费申请单的出差往返日期与机票或火车票往返日期是否一致,机票或火车票的出差人与申请是否为同一人。2、住宿费发票日期及天数是否与机票或火车票相符,住宿费及餐费发票是否为出差当地发票。3、如在出差地发生业务招待费需单独提报,不可与差旅费一起提报。6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1、费用报销单需列明招待时间、地点及相关人员;2、如发票为定额发票且报销金额为整数(如伍佰元整),需提供相应水单。7借支或备用金的管理1、如因业务需要需借支,填报借支单,经终审领导签字同意,给予借支。2、相应费用业务完成后一周内,履行报销手续,归还借支。3、如借支三个月后仍未归还或履行报销手续,则从当事人工资中扣减借支金额,当月工资不足部分,下月继续扣减。如该员工离职,则扣减直属领导工资。4、部门的经常性、常规性业务支出可申请备用金。备用金申请单需终审领导签字同意。5、财务部出纳需每月对部门备用金进行盘点,盘点表签字确认无误后归档留存。6、每季末需归还备用金,下季初重新走备用金申请流程2023-09-01 15:45:555
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核算要求是什么?
1.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七个方面:(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包括六项:(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2023-09-01 15:46:252
多选:下列属于会计核算制度的有(__A、企业会计准则_、具体会计准则_、会计基础工作规范_、企业会计
D.会计规范是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总称。所以排除C我国的会计法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基础依据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由国务院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统一会计规范和指导原则。A、B排除《会计制度》是对解决会计具体操作问题的。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正确答案:D会计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作出的规定。它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拓展资料:1.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2.《会计法》第9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3.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会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又叫反映职能。记账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反映在账面上;算账是指在日常记账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利润和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以算出该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该日期的财务状况;报账就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将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报告。2023-09-01 15:46:451
会计业务方面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什么
《会计法》第50条第3款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者的制度。”由此可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依据《会计法》制定;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要求、财务和会计报告的格式与要求等规范。2、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制度是指有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本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实物与款项、财务收支及其他会计事项的监督2023-09-01 15:46:541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修订后的《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是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 三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是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安全,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其有二层含义:(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2023-09-01 15:47:052
如何完善财务核算体系
2.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2.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2.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如果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者的水平不能同步提高,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妨碍内部控制指标的实现。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做不好,会计监管不力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随着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外部监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决定了不能依靠企业自身的自律来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更多的还是依靠来自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规范,所以按照有关要求,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对于没有按时按规定建立账簿体系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账目和会计核算制度。2023-09-01 15:47:151
如何做公司会计管理制度?如何做会计科目?
1、贯彻落实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虽然是从全国会计工作总体要求的实际出发制定的,并在制定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地区、企业会计工作实际情况和特点,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但是,国家发布的会计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合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各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国家发布的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使会计管理工作能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建设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它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此,各企业必须重视和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加强会计制度建设,规范会计工作对经营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集团公司近几年对各基层单位的审计情况看,每年都能从审计工作中发现这样那样的违纪现象,有些单位的违纪金额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通常认为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为会计行政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第三层次为会计规章,比如各行业制定的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企业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企业内部制定的会计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基本方法和程序作了规定,特别是赋予了企业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选择权,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企业要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充实和细分,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会计人员不仅是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而且还是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从经营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需要来说,要有一批合格的会计人员。他们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财务制度。能够严格自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当好管家。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是下力气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目前我们的会计队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改变这种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就要通过正规的培训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平煤集团公司财务处为了提高集团公司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全公司在职会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规范各单位的会计秩序,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主要包括:第一,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领导人应当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全面负责;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督促和监督,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第二,明确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根据《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企业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总会计师负责对本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就平煤集团公司来说,应着重强调总会计师“一支笔批钱”制度,在当前经济萎缩、市场疲软、销售不畅、货款回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总会计师“一支笔批钱”,有利于合理组织调配资金,有效利用资金,避免多位领导批钱,造成资金失控。第三,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第四,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审计部门、统计部门、工资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因此,必须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加强协作,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3、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做好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根据每一个会计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确定每一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其次,对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根据每个会计岗位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同时考虑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实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以尽可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第三,制定轮岗办法,要定期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使每一个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都能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最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工作考核办4、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制定该制度的过程中,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相结合。其主要工作是: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财分离、帐务分离等制度;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领导和部门对限制性岗位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等。 5、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制定的审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企业内的费用支出要实行“一支笔”审批,编制凭证先审核后记帐,开支票实行印鉴分离复核制,堵塞各种漏洞,使企业的财务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轨道。第一,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每年初,对企业领导、总会计师、财务科长以及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予以下达,从而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对超过限额的财务收支制定明确的报批手续。第二,确定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对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其应承担的责任予以制度化。第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业务收支,由经办人、责任人、审批人等共同承担经济责任。 6、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会计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配备专职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会计工作人员积极钻研会计电算化业务技术,以适应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7、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建立定期进行财务会计分析的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023-09-01 15:47:233
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
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说明如下:一、记账方式:我单位采取手工、微机方式,填制记账凭证、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二、主要会计科目设置:销售收入、应交税金、银行存款、现金、库存商品等。三、主要会计账簿设置:总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应交税金明细账、银行存款、现金等。四、收入分配管理以及资产处置:按照财务制度及公司审议批准的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进行。五、会计报表:企业资产负债表、企业损益表、税务报表等。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以人民币为本位币,收入以权责发生制确认,应税所得按税法规定处理。七、会计档案资料管理:建立、建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管理,会计资料按年、月、日装订,按期归档。库存现金管理如下:1.公司财务部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限额内,不得超限额存放现金。2.严格执行现金盘点制度,做到日清日结,保证现金的安全。现金遇有短款,应及时查明原因,报告单位领导,并要追究责任者的责任。3.不准用“白条”入账。4.不准私人挪用、占用和借用公款现金。5.到公司以外金融机构提取或送存现金(限额1万元以上)时,需由两名人员乘坐公司汽车前往。6.现金出纳员必须严格和妥善保管金库密码和钥匙。7.现金出纳员要妥善保管金库内存放的现金;私人财物不得存放入内。8.现金出纳员必须随时接受开户银行和本单位领导的检查监督。9.出纳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上述各条规定。2023-09-01 15:47:441
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原则
“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最大的创新是建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该制度具有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功能”核算体系, 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核算模式,生成“双报告”——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既能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又能反映其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信息。“双功能”即新制度下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新制度设置了相对独立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体系,其中财务会计总账科目 77 个,预算会计总账科目 26 个。通过“5+ 3”的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财务会计核算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资产,会计记账遵循“资产- 负债 = 净资产”的会计等式。预算会计核算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会计记账遵循“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 预算结余”的会计等式。“双基础”即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双基础”的核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原制度下收付实现制难以完整核算政府会计主体债权债务情况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新旧程度的难题。“双报告”即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生成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报告,预算会计核算的信息生成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决算报告。财务报告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决算报告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双报告”的财务信息可以满足各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等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监督和管理的需要。原制度下会计核算信息只能生成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反映的财务信息不够全面,不能满足相关报告使用者的需要。2023-09-01 15:48:041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都包括哪些?
《会《会计法》第50条第3款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者的制度。”由此可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 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依据《会计法》制定;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要求、财务和会计报告的格式与要求等规范。 2、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监督制度是指有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本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实物与款项、财务收支及其他会计事项的监督。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会计法》中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章除了规定基本的制度外,还规定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种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就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4、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制度。 公司自己的会计制度主要是要在部分会计核算方面再细规定一下。例如固定资折旧办法,折旧年限,无形资产是否摊,摊多久,存货入库、出库的核算方法、白条的规定等等。2023-09-01 15: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