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官
-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对外发售的,不是自有资金,现在一些股票基金是有自由有资金进去的。
- Chen
-
华夏银行理财风波或成放开银行资金入市契机华夏银行理财产品风波仍未平息。撇开事件本身不谈,银行理财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饱受诟病,其根源之一或在于当前政策“堵”的成分大于“疏导”,使得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想尽法钻空子、踩雷区、触红线,进而引发负面事件。反过来想,华夏银行理财产品兑付遇阻,说明当前政策所允许的投资标的其实存在巨大风险。而股市所谓投资风险,要远远小于不当监管引发的“投机取巧”风险。此次风险暴露,恰恰是放开监管政策,允许并规范银行资金参与股市的良机。据了解,此次风波缘于该行销售环节的巨大漏洞。一般而言,银行自有资金名下的理财产品,即使A品种出现亏损,也完全可以用B品种的盈利去弥补。尽管有暗箱操作嫌疑,但基本上是永续的,是一个良性的“庞氏骗局”。而只要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其他多数投资品,这一局面就不会中断;代销则不然,由于其单一的投资环节无法隐藏风险,一旦亏损就没有挽救余地,只有任其暴露。目前,银行与券商、信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均有渠道合作,代销产品品类繁多,监管也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从隐性的角度说其实早已存在,比如公募基金通过银行网点进行销售以及上述某些合作渠道等。但在政策法规层面,目前银行资金入市并没有放开。此外,允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的也只有16家上市银行,实际规模非常小。狭义的“银行入市”仍阻力重重。既然不允许理财资金光明正大投资股市,那么商业银行势必寻找各种有利可图方式开拓利润来源,而此举容易演变为心怀侥幸的投机;另一方面,部分理财产品50万元或100万元的投资门槛,原本是希望借此隔离某些不合格的投资者,但实际上却扭曲出无数的“拼户”,张老头李老太的养老钱被拼凑起来,投入到暗藏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去。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上海地区的“拼户”资金占比已很可观。银行方面,对资金入市也有很高的期待。首先,此前银行理财的兴起恰受益于股市长期低迷,而未来股市、楼市回暖势必严重压缩其营运空间。允许银行投资股市,可谓是其生存诉求;其次,目前银行可以从事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一定程度上与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存在跷跷板效应,两者其实完全可以互为补充,不会再度放大既有风险。这是商业银行的发展诉求;此外,银行渴求入市也是基金、券商资管等带来的竞争诉求。数位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的理财部门负责人也无一例外地告诉记者,与当年叫银行停理财产品入市的背景不同,现在允许银行资金参与股市,银行将更有做大做强的动力,也将更主动去遵循监管要求。实际上,如今的银行已具备合理设计和控制入市资金比例、进行结构化操作、引入担保以及完善风险对冲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其投资股市只存在政策障碍。或许,被曝光华夏银行理财产品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但只要借此契机放开相关政策,允许银行资金合理进入股市,不仅投资者欢迎,监管机构的工作也可以更高效。希望对你有帮助!
- 蓦松
-
当然不是。
都是老百姓的资金。
相关推荐
居民财产性收入包括哪些
居民财产性收入由以下部分构成:1、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2、家庭拥有的不动产:房屋,车辆,收藏品所获得收入,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3、就业单位得到的所有工薪收入或个体经营净收入。4、离退休金,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等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04:071
居民财产性收入是什么意思
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一般可分为动产性收入(如银行存款、贵重证券等)。和房地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归家庭所有,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红利、租金、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入、转让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重要指标。想要获得财产性收入,手上必须得有一笔钱。可以是积蓄,或者继承,也有年轻人通过每月领到工资先存一点,日积月累,几年后就可以存下一笔钱。这笔钱是财产性收入重要的前提。一直以来,注重资产合理分散配置,是大多数稳健性投资者的投资思路。财产性收入则是非必要消费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结合“共同富裕”的大背景,当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商业养老金覆盖度足够大时。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步上行可以逐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以达到提振消费的效果。注意,农民不同于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利用土地等资源获得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工工资收入、以及少量的资本市场收入。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加转移收入。2023-08-30 14:04:131
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答案】:BB项正确,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A项错误,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如中彩票。C项错误,凭借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D项错误,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04:46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答案】:B解题指导: 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可见B项属于财产性收入。故答案选B。2023-08-30 14:04:53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答案】:B对于家庭而言,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让更多人,不再光靠劳动挣钱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是通过各种资产投资,让“钱”赚“钱”。所以满足条件的只有B项。一切非劳动收入不仅只包括财产性收入。故选B。2023-08-30 14:05:001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属于按劳分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是“十四五”时期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连接着资金端和融资端,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一方面,财富管理业务可以丰富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提升长期投资回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08-30 14:05:061
下列不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A.一切非劳动收入B.出稠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
【答案】:ACD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重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人(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2023-08-30 14:05:131
居民财产性收入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四方面收入。一是就业单位得到的所有工薪收入;二是个体经营净收入;三是利息、股息、炒股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四是离退休金、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等转移性收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2023-08-30 14:05:311
在居民收入中工资属于劳动性收入住房公积金属于财产性收入对还是
住房公积金属于劳动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如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其中,工资性收入属于劳动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2023-08-30 14:05:521
财产性收入是指哪些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指在你已有资产上得来的,不是经过劳动力获取。比如理财投资获得的利息、分红,房屋出租获得的租金,固定资产的升值部分等这些属于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叫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另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纯收入:指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内部亲友支出。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其中: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 _ 经营费用 _ 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 _ 生产税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 _ 财产性支出转移净收入 = 转移性收入 _ 转移性支出2023-08-30 14:06:001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什么
健全居民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和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需要政府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居民有可能依据财产的所有权获得更多的收入。其中就包括健全居民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和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此外,由于农民与城镇居民不同,既可利用土地等资源获得家庭经营收入,也有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还有极少量资本市场收益。因此,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政府要继续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06:071
政务便民三项改革是什么辽宁省
1、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健全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2、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待遇项目,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按政策为其代缴保费。2023-08-30 14:06:151
事业单位生二胎政策
法律分析: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并正式实施。【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十二条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4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3-08-30 14:06:221
什么叫居民资产所得
居民资产所得,就是居民资产性收入。是指居民个人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扩展阅读: 增加居民资产所得,建立有效的“藏富于民”机制,需要从四个方面做起: 一是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和制度保障劳动者收入随着GDP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而同步增加,坚决纠正少数企业只涨效益不涨工资,或只涨经营者工资不涨劳动者工资的错误做法。 二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机制。中国情形是,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数富人手中,保障普通群众财富增长,就是要培育和扶持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尤其需要加大对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支持力度。 三是提高公共保障覆盖面和力度。中国居民储蓄高达15万亿元,百姓有钱舍不得花,实乃心存后顾之忧,看病、养老、买房、孩子读书,样样得花 钱,这反映了公共财政保障面的狭窄和不足,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尽快覆盖到城乡每一个公民,从而将高储蓄释放成内需消费。 四是就业保障机制。积极就业是民富之本,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收入,百姓财富增长才会变成现实。2023-08-30 14:06:302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如何?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左右。 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百姓财富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这几年增速非常快。预计2007年的速度会更快。“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2023-08-30 14:06:371
如何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的又一政策亮点,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依法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居民财产性收入,一般可分为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主要是通过交易、出租财产权或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租金、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出让纯收益等。法律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尤其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要依法确保公民财产权利和财富增值权利不受侵犯。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更加重视规范市场秩序和完善制度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本形成,劳动以外生产要素分配的份额有所增长,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比重不到3%,主要是利息、出租房屋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今后,多渠道增收空间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产品投资。目前的储蓄、债券、保险和理财产品依然是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还有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市场收益,为此,要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逐步缩小存贷款利差,保护存款人权益;继续规范资本市场,重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通过创新金融体系、强化投资理财渠道监管、规范交易方式、探索网络交易模式,让居民拥有更为多样的金融理财工具和产品;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规范可持续回报股东的分红制度。二是实业投资及租赁服务。如房屋租金、参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分红、投资收藏品、房地产等市场,还包括明晰不动产权,按需将其抵押、转让、出售、出租,乃至形成可交易流动的金融资产,为此,要完善政策法规,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此外,由于农民与城镇居民不同,既可利用土地等资源获得家庭经营收入,也有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还有极少量资本市场收益。因此,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政府要继续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06:561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根本目的
财产性收入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在现实生活和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中客观存在的经济事实,之所以引起众人热议与关注,恰恰是因为十七大将其作为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讲,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百姓现实生活中投资理财、保值增值、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行为获得了明确肯定与鼓励,意味着政府支持和创造条件让群众未来收入更加多元化。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及凭借财产增加收入,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禁区,在实践上也是被排斥、否定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劳动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收入的泉源,而且民众财富也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群众各种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转化为资本带来更多的收入,成为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新的课题。“财产性收入”概念的提出,成为当前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中最具突破性意义的新提法。从政策含义看,“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至少有四层意思:(1)让群众现有财产保值、增值,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2)让更多的群众而不是部分成员增加财产性收入。(3)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群众增加收入、积累财富,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结合收入分配制度中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政策思路,表明了是在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和肯定劳动收入地位与作用基础上增加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它将在今后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群众收入的实践中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农民富则国家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除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外,还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这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2023-08-30 14:07:032
有的人说,合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你对此的观点的理解?
本质上不违背,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穷。前者效率优先。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②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③事物排列 次序、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改变社会阶层收入结构,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理念。2023-08-30 14:07:091
如何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家普遍认为,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归纳起来,提案及发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案建议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刚性的、长期的约束性指标,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之间的差距;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工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工资定期上调机制。关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问题,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增强农民保障性收入。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城乡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案建议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完善细化,调整个税起征点,探索建立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模式。启动新一轮税收改革,开征各类资源税、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等,调节收入分配。认真研究企业税负,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法律保护、政策扶持等制度。三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案建议优化消费需求结构,努力把消费需求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大力发展家政、健康保健等服务消费市场,整顿消费环境。加速推进城镇化,创造条件让农民低成本进城,并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农业人口的收入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四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加快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案建议政府应加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加大建设城乡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保障体系投入。进一步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加大对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大城市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再就业援助和特殊服务援助力度;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公共服务供给,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2023-08-30 14:07:171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高分悬赏急求)
民生用所学经济、政治知识回答:党为什么要关注民生①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顺分配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运用哲学道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改善民生是诸多社会建设问题的重点,还要兼顾次要矛盾。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目前我们基 尼系数越来越大,反对收入过分悬殊。③、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观点看事物,解决民生问题与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内在的联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①、紧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②、财政能够地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健全廉租房等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②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③事物排列 次序、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改变社会阶层收入结构,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理念。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②关键的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③认真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激励人们创造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性。④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协调好各方而的利益关系;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履行文化职能,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劳动合同法》。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特征;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通过劳动合同立法,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依法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政府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能①政府应该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人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⑤政府要以人为本,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谈谈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就业问题①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总量。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国家应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为劳动者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上的独特优势;完善宿舍保障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③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运用国家制度和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健全履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1)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 (3)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机关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②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农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缺陷和弱点。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因此,发展农业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大事。(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2)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4)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 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说明财政加大对农村公共投入的理由①农村公共投入不足,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②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解决农村公共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解决。③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财政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的科技水平,实现科技兴农。④财政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有利于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对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什么启示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应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其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两方面的投入。 分析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依据。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为什么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运用国家职能知识分析应如何培养新型农民。(1)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②农民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③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④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2)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才能成功的改造世界。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并推动农村新建设。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只有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3)①履行政治职能,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②履行经济职能,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③履行文化职能,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建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④国家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农村保障体制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2023-08-30 14:07:261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
通俗点说劳动者的薪金收入属于初次分配,不管区的收入的性质,国有还是私有都一样;国家参与的分配是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2023-08-30 14:07:352
我国居民的收入主要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块构成。这是由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23-08-30 14:07:452
2022年经济政策解读
2022年的经济形势会怎样:原标题:年中观察: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研判受到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内外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多重因素叠加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进入2022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如何恢复经济发展,并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2022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得到持续改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从公布的2022年宏济数据和2022年上半年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得到持续改善,新的比较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以面。一方面,2022年我国经济逐季改善,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随着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我国经济得以逐季改善,全年达到2.3个百分点的正增长,经济增长水平逐步恢复常态。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GDP总量超过百万亿,占世界的17%;人均GDP达到72447元,上升到世界第59位;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例超过30%。另一方面,2022年我国经济持续改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逐步形成。从2022年公布的数据可知:一是从增长结构来看,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改善,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从增长结构来看,2022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7%,拉动GDP增长7.8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9.2%,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19.1%,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二是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已经基本恢复到肺炎疫情发生前的经济水平,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强劲。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从国内市场来看,内需强劲恢复。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四是从市场来看,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同时,从服务贸易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0.5%;其中服务出口增长22.8%;进口下降13.5%,服务贸易逆差下降74.7%。1—5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7%;出口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8.3%;进口下降7.5%,两年平均下降14.8%,逆差下降67.3%。“十四五”期间和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2022年世界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世界银行估算2022年全球GDP增长为4个百分点,虽然世界经济仍在恢复的过程中,但是面临的环境会更复杂。首先,疫情的防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我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但是上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在全球的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总数不断攀升,对经济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的对外经济存在极大的影响。其次,国外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宏济产生冲击。如美国的超规模措施会带来通货膨胀,带来美元的贬值,进而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对我国的汇率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我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因此,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我国国内市场。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我国投资、消费水平会进一步恢复,也预测我国2022年经济增长会超过8%,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以及2022年的数据来看,“十四五”期间和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2022年整体投资水平虽然有所恢复,但是持续下滑的趋势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一是投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恢复。尽管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投资水平仍达到增长2.9个百分点,但是和2022年增长5.4个百分点、2022年增长5.9个百分点相比,分别下降2.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12.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二是投资水平增长不快。从投资来看,今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5.4%,与2022年的投资水平相比仅上涨1个百分点,比2022年的4.7%和2022年的8.7%下降了3.7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占比下降。如果进一步考察投资结构,资本的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占比是持续下降的,从2022年的64个百分点下降到2022年55.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也仅仅为57.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近年来一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消费水平持续下滑,而且下滑趋势还没有得到抑制。一是2022年消费虽然有所恢复,但是下滑趋势没有改善。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与2022年的8%与2022年的9%相比,下降近12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速为4.4%;但是从单月来看,6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4.9%,比2022年的8个百分点,2022年的9个百分点都低。二是我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相比同期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从宏观层面的消费率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是我国宏观层面的居民消费率还只有38.8个百分点,比美国同水平的60.5、日本的53.9和的51.8都低;从微观层面的居民消费率(人均消费占人均收入之比)来看,我国2022年的居民消费率为67.4%,低于美国同期的87%、日本的79.2%。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65%。特别值得的是,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从71%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下降到65%,城镇居民的消费率是从69.85%下降到61.6%,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60.4%。三是我国消费存在结构性问题。首先,我国服务性消费存在不足,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受到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服务消费下降,2022年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恩格尔系数在疫情后出现上升,2022年一季度上升到33.22%,其中城镇32%,农村35.9%。其次,消费水平存在地区不平衡和城乡差距。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始终是农村居民的2倍以上。最后,虽然我国进出口旺盛,但是我国高端制造业供给还存在一定不足,较依赖进口。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但是,我国核心技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2022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自给率不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原因我国内需存在的问题和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造成了我国内生动力不足,除肺炎疫情影响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综合考虑。之一,投资水平中民营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不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今年的投资提出了挑战。一是我国出现投资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民营投资水平增长不快,而且资本在投资中的占比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资虽然同比增长15.4个百分点,但是和2022年同期比较是下降的。进一步考察资本的投资占比,今年上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也仅为57.8%。投资动力不足仍然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今年的投资水平产生了不确定影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今年开始的工业生产者出产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过快也对投资的增长产生了抑用。今年上半年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1%,6月份PPI同比上涨8.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的上涨过快,对企业成本推升造成企业投资下降。第二,我国消费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的问题。这包括收入占GDP比重不高、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居民收入结构存在问题以及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一是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高,而且近几年还出现了下降。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是居民收入水平,2022年我国GDP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72447元,但是我国GDP中居民的收入份额并不高,一直徘徊在40%—50%左右,2003年占比达47%左右,到2011年反而下降到41%,党的以来这个比重慢慢回升,到2022年达到44.6%。特别值得的是从2022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份额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趋势,从2022年的44.6%,下降到2022年的43.4%,2022年的43.4%,2022年有所上升但是也仅为44.4%。这个占比和发达比较仍然存在巨大差异:例如美国2008年总量GDP是14.39万亿美元,而可支配收入为10.64万亿美元,占比超过70%,事实上美国1990—2008年期间的收入占GDP的比率平均达到84%。二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存在问题。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从最近几年来看:2022年我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5.8%,没有达到GDP增长6.1%的速度;2022年我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低于2022年实际GDP的增长速度;2022年之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13.7%,低于GDP的增长,如果按照两年平均计算,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5%,也低于GDP增长。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22年一季度增长12.3%,低于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也低于GDP的增长。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是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一直占重要部分,2022年占比56%,但是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居民收入和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在2022年名义GDP增长10%左右,名义收入增长8.9%,而工资增长8.6%。2022年,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占比达到60%。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居民收入和名义GDP的增长要低。在2022年名义GDP增长7.8%左右,名义收入增长8.9%,而城镇工资增长7.5%,这也是近几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的根本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中工资收入增长12.41%,低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特别是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增长10%,比居民收入增长更低。三是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结构性问题,我国居民的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更低。在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一直不高,2022年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10.1个百分点,比2022年下降12.9%,财产性收入占比有所上升,也只有8.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仅是2.3%,2022年有所提高,也仅为2.4%左右,2022年上半年也只有2.88个百分点。与的20%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直接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不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同步。四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在近几年出现加剧,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GINI系数,从2003年的0.479上升到2009年0.490,之后从2009年开始下降,到2022年下降到0.462,但是近几年又开始上升,2022年上升到0.474。近几年的居民收入数据中,中位数收入增长低于居民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这不仅不利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扩大,也不利于消费的持续扩大。2022年居民中位数收入增长3.8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平均增长4.7个百分点。在今年上半年的居民收入数据中,中位数的收入增长11.6%,低于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第三,我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下降过快。从2012年至2022年,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从45.4%下降至37.8%,就业人口比例从30%下降到28%,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去工业化”的迹象。一方面,我国“去工业化”显得过早。经验表明,发达开始“去工业化”时,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万美元左右(按1990年价格计算),而2012年我国已进入“去工业化”时人均GDP折合仅6100美元。另一方面,我国“去工业化”显得过快。近年来第二产业在GDP占比平均每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对比美国近四十年的去工业化进程,平均每年下降不超过0.5%,我国“去工业化”下降较快。2022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到37.15%,今年上半年有所增长38.9%,而我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在0.8左右(2022年是0.76)。针对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国经济需要采取的对策建议之一,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持续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很重要。一是“十四五”期间以及到2035年期间经济增长要在合适区间。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72447元,约合1.05万美元,是美国的17%左右,总量GDP是美国的70%。如果按照较低水平的现代化,2035年人均GDP是美国25%,每年增长要比美国快2.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高水平的现代化,2035年人均达到美国的37%,每年增长要比美国快5.2个百分点,这样2035年达到美国的1.5倍。因此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二是持续RD的持续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贯彻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之一动力。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我国的基础科研水平占比一直不高,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科研的投入,才能在“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三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合理规模。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持续调整,虽然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仍是未来趋势,但要注重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合理规模,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我业结构的优势,不断挖掘我业结构的潜力。一方面,发挥我业结构完整的优势,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下,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任务。四是发挥我国已有的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不仅可以解决疫情常态化下经济恢复的问题,而且可以很好地推进我业转型升级。5G、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是促进我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利用新一代技术可以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供给和需求的问题,同时可以使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更加灵活。促进5G、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发展,可以吸引广大的民营企业参与,解决我国投资增长不快的问题。第二,强化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而根本解决我国消费增长问题。一是强化居民收入增长指标。党的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是这一任务的真正实现也不是很容易的。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GDP的增长速度低。二是从层面提出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发达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提出了收入增长计划,还提出了收入增长要比GDP增长快,甚至是GDP两倍的收入倍增计划。如美国在1990年到2008年期间,GDP增长了2.8%,居民收入增长达到5.35%,收入增长基本达到GDP的两倍。三是改善居民的收入结构,提升财产性收入增长和占比,是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需要我国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保证居民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增加财产性收入。大力鼓励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合理引导居民配置财富资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我国财富管理远远没有达到居民的需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制度,让农民通过农用地、宅以及各类农产品的流动收入。第三,财政完善税收体系,大力落实减税措施,完善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一是财政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赤字率的合适规模,同时地方专项债的规模来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一方面,需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与落实。在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中,我国财政收入11711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税收收入100461亿元,同比增长22.5%,远高于GDP的增长,也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降税降费的力度。另一方面,要保证地方财力,加大地方专项债规模,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二是完善税收体系,落实减税措施是保证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大力降低企业相关税收,提高企业利润,从而提升居民工资性收入。在今年上半年财政数据中,企业所得税27515亿元,同比增长17.7%,35240亿元,同比增长22.5%,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减度。个人所得税是改善当前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的重要措施。今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7222亿元,同比增长24.9%,是所有税收中增长最快的,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层级较多,更高税率达到45%,建议进行调整。三是加大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建设、保障和就业领域的支出。2022年在卫生健康领域、保障和就业领域投入增长分别是15.2%与10.9%,明显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但是在城乡社区支出中同比下降20%。2022年社区在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继续加大城乡社区的建设投入。四是完善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包括健康产业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多层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从到省、市、县、乡(镇)、村(社区)完整的基础设施,可通过市场机制吸引资本投入,解决投资增长缓慢的问题。2022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仅有0.9%,如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剧拉动投资增长。第四,货币要新技术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新技术、人工智能的采用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是要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引入会影响传统经济学的规律,如按照传统的奥肯法则,就业和经济增长是一致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引入会改变这个规则,因此未来货币的目标要更加失业。否则,一方面会影响收入分配,另一方面会影响“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也会影响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第五,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补全我国营商环境地区差异短板。我国营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2》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第31位,与2022年相比有明显提升,但是我国GDP的总量排名,与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在世界的排名还不相适应,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我国营商环境的地区差异还很大,根据21世纪研究报告,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前的深圳、上海、和广州是排名较低地区评分的2倍多。因此,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仍然是提升投资水平的重要手段。第六,要充分认识对外的重要性,持续扩大,探讨更加积极、多元化的化战略。一方面,构建更高水平的格局。经过以来4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逐渐嵌入产业链分工体系中,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为我国经济带来市场的同时也对我国技术进步产生影响。中国对外企业涉及约2亿人的就业,约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虽然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贸易保护叠加,但是要坚持更加积极的战略,拓展多元化的市场。要逐步对传统循环的依赖,“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通过与沿线或地区的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贸易往来、产业协作和共同发展的,有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多元化的循环体系。另一方面,加快自贸区和贸易港建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推进上海、广东、天津等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加速形成新型的循环。第七,在新发展格局中要更加系统性风险。一是资本市场要持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相应资本控制措施来应对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市场波动。二是的不确定性造成汇率波动,汇率波动对经济造成影响,2022年汇率升值6.47%,今年汇率已经升值2.4%,建议资本控制措施来防范热钱的流动。三是金融市场要切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的成果,防范金融风险扩散到我国,同时防范国内金融风险。四是要防范债务风险。近年来,财政支出中债务利息支出占比不断加大,对地方财政产生压力。今年上半年债务付息支出4008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国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4.5%),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财政支出,利息占支出4.24个百分点,而且这个占比在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3-08-30 14:07:541
居民收入水平指标有哪些
大概就这么多,给你参考: 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指标 [居民收入水平指标] 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 指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全部的实际收入,包括经常或固定得到的收入和一次性收入。包括居民的劳动收入,私营、个体经营者的净收益,财产性收入(利息、红利、租金等),转移性收入(含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不包括借贷收入,如提取银行存款、向亲友借款、收回借出款以及其他各种暂收款。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经常性转移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反映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是根据城市住户抽样调查所取得的调查户可支配收入之和按调查户人口平均计算的。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 包括基本收入、转移收入、财产性收入三部分。基本收入指农民劳动者的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带回收入、赠送收入、救济收入、退休金、抚恤金、奖励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保险赔款等;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息收入等。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反映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是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取得的调查户纯收入之和按调查户人口平均计算的。 基尼系数 反映居民收入平均程度。它是根据收入累计百分比(纵坐标)与人口累计百分比(横坐标)的对应关系,描绘出一条曲线,称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用A表示,洛伦兹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A与A+B之比就是基尼系数。A+B=0.5,则基尼系数=2A。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较为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过大。大于0.6时,说明存在严重的收入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小于0.2时,则意味着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 目前,我国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指标]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 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城镇居民家庭购买商品支出 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为自用或赠送亲友而购买商品的全部支出,包括从商店、工厂、饮食业、工作单位食堂、集市以及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各种商品的开支。商品支出分为以下八类: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与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 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包括用于吃、穿、住、烧、用等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服务的货币性消费和实物性消费,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 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它是指居民的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该系数越大,表明居民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可以分城镇和农村分别计算。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生活消费支出×100% 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反映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是用家庭住房的居住面积除以家庭的常住人口求得。居住面积仅指居室的室内面积,不包括房屋结构占用面积及厨房、卫生间等辅助面积。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是用家庭住房面积除以家庭的常住人口求得。[城镇概况、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年末自来水生产能力 指年底城建部门管理的自来水厂和自备水源的社会单位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的实际生产能力。 年末供水管道长度 指从送水泵到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 全年供水总量 指公用自来水厂和自备水源的社会单位全年的供水总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及损失水量。 生活用水量 指居民日常生活与公共福利设施的用水量,包括居民、饮食店、旅馆、医院、理发店、浴池、洗衣店、游泳池、商店、学校、机关、部队等单位的用水量。 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 指城市用水的非农业人口数(不包括临时人口和流动人口)与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用水普及率=城市用水的非农业人口数/城市非农业人口数×100% 人工煤气生产能力 指城市煤气厂制气、净化、输送等环节的综合实际生产能力。 输气管道长度 指由压缩机、鼓风机、储气罐的出口到用户煤气表之间的全部管道长度。 全年供气总量 指全年售给各类用户的全部煤气量,包括工业用量、家庭用量和其他用量。 城市用气普及率 指使用煤气(包括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不包括临时人口和流动人口)与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城市煤气普及率=城市用气的非农业人口数/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100% 城市供热能力 指热电厂、热力公司和达到标准的集中采暖锅炉房向城市输送的供热源的设计能力,即每小时向城市输送蒸汽、热水的能力。 城市供热总量 指热电厂、热力公司和达到标准的集中采暖锅炉房向城市输送的全部蒸汽、热水量。 城市供热管道长度 指热电厂、热力公司和达到标准的集中采暖锅炉房管理的集中供热热源到用户之间的全部供气、供热水的管道长度。 年底实有铺装道路长度 指除土路外,路面经过铺装宽度在3.5米以上的道路,包括高级、次高级道路和普通道路。 城市桥梁 指城市范围内,修建在河道上的桥梁和道路与道路立交、道路跨越铁路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包括永久性桥和半永久性桥,不包括临时性桥、铁路桥、涵洞。 城市下水道总长度 指所有排水总管、干管、支管及暗渠、检查井、连接井进出水口等长度之和。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 指污水处理厂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设计能力。 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 指年底可参加营运的全部车辆数,包括营运车辆数和库存查封未参加营运的车辆。不包括非营运车辆,如架线车、油罐车、工程车、货车及其他专用车辆和借入的客运车辆。2023-08-30 14:08:011
税收标准提高是否会影响财产性收入或者什么才是财产性收入
税收标准提高对是财产性收入影响有限。个税调整,5000元起征点确实会让大部分工薪阶层受益 ,但是个税起征点定的太高,很可能受益的反而是高收入群体,会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要缩小工薪阶层和富裕阶层的收入差距,其实不差那五千还是七千的起征点,政策设计只有提高对富裕人群的财产性收入的征税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调节富人的收入还不简单?给有钱人定个高税率不就一切OK了?答案还真不是这么简单,对于高收入群体,设置太高的税率并不管用,太高不仅不利于吸引高端人才,一些企业家也可能选择低税率的国家,最终失去税源。对富人群体,只能“又恨又爱”。另外,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避税方法,我们常听一些企业的老板“只拿一元年薪”。虽然没有工资,但钱在企业,各种抵扣,最后不仅不影响收入,而且成功避税。那么,如何从富人身上剪刀羊毛?这就需要中国在征税模式、税制结构上,进行更好的制度设计。首先说征税模式,在国际上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类叫分类征收,第二类叫综合征收。我们目前主要是分类征收,即不同的收入来源,采用不同的税率征收。比如,以前高收入阶层每个月拿二三十万的月薪,按工资、薪金所得要交纳45%的个税;但是如果他按劳务所得交税,则只需交纳20%个税。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更好的办法是采用综合征收模式,即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家庭负担,所在地域等因素调整个人税率。我们这次个税调整政策中,其中就有一项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请参考2023-08-30 14:08:122
税收标准提高是否会影响财产性收入或者什么才是财产性收入
一、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税收的优点: 1.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内需,扩张消费。事实证明。财产性收入增加了,长期消费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证券市场的行情好坏,在一定情况下影响着房市和车市的繁荣程度。要使广大投资者能够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成果,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升财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不仅能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和房地产等市场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2.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日益成为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在经济平稳增长中,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就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023-08-30 14:08:301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改善吗?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居民财产性收入由无到有、由少变多,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8.1%。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国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40年,是脱贫成就举世瞩目的40年。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元;2009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977元;2014年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167元;目前正向3万元大关迈进。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1978—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年均增加9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处于低位,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按照2010年标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046万人,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我国扶贫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好、影响之深,举世罕见。2023-08-30 14:08:372
全民持股是什么项目
全民持股是将国有股份的一部分通过购买或无偿划拨等形式转为全体公民持有,通过全民持股,持股人可直接获得上市公司的相对稳定分红等收益。扩展资料:全民持股”,到底有什么好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可以说,十八大报告做出的这一量化目标传达了国富与民富并行的积极信号。 为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别是金融企业、石油石化企业等持有的一定比例国有股转由全民持股,扩展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是一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可行选择。 全民持股具体做法,核心是选择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又具有一定垄断特性的上市公司,将国有股份的一部分通过购买或无偿划拨等形式转为全体公民持有,通过全民持股,持股人可直接获得上市公司的相对稳定分红等收益。 全民持股做法的好处有三方面首先,能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农村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仅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中石化、中石油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例,简单计算,上述6家企业拥有约1万亿股国有股,2011年这些国有股获得的年度分红约为2186亿元,简单假设以13亿人口为基数实行全民持股,那么人均可获得年度分红为170元左右。 170元,对于高收入家庭可能意义不大,但对于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家庭(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1年我国城镇最低收入户的年人均收入7819.44元)来说,人均收入增加170元意味着其家庭人均收入提高了约2.2%。对于农村居民家庭来说,2011年我国按收入五等份农村居民家庭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总收入为4420.54元,人均收入增加170元意味着其家庭人均收入提高了约3.8%,其作用更为显着。 当然,一下子全部拿出上述6家企业的全部国有股权分红收益分配给全体公民不一定现实可行,从谨慎实施的角度考虑,可以有选择性地拿出更多国有企业股份,但每家企业都仅拿出一小部分国有股份来实行全民持股,是具有现实可性的。截至目前,仅国务院国资委负责监管的国有资本就有约20万亿元,我国金融机构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资本也有约30万亿元,拿出上述50万亿国有股份的10%左右即约5万亿,假设这5万亿国有股份获得的收益按照资本市场平均5.5%的收益率计算(国务院国资委目前规定的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的一般行业资本收益率最低标准为5.5%),那么2011年这5万亿元的国有收益约为2750亿元,略超过上述6家企业2011年2186亿元的国有资本收益。应当说,10%的全民持股对目前国有资本的持股构成影响不大。 第二,对金融企业、石油石化企业等带有一定垄断性的上市公司实行全民持股,既能够改进完善这些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可以减少全体公民对这些上市公司获得垄断高收益等方面的争议和批评。全民持股后,作为股东,城乡居民一方面能够有更多途径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另一方面也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监督,从而改进完善公司治理。同时,既然全体公民都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之一,都按照各自持股比例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因为垄断方面的争议批评所导致的内部运行成本。 第三,通过全民持股,理论上还可对这些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因为作为股东,全体公民都有权监督这些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样对上市公司高管及其职工的渎职腐败等行为也有了更多的监督主体。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民持股不同于企业职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计划1960年代在西方出现,由于这一做法在实践中有利于对本企业职工提供有效激励、留住人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世纪70、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得以发展。全民持股可与员工持股计划并行不悖,但应划分全民持股与员工持股的界限。为此,要规定本企业员工持股占全民持股的比例(比如限定本企业员工持股占比10%以内),以避免全民持股实际变成本企业员工持股,无法体现实行全民持股的初衷,防止高收入行业员工“锦上添花”引发新的分配不公。 有人可能担心,如果全民持股,如果允许个人持有股份自由买卖,会导致股票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从而走向所谓“私有化”。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只要在全民持股的制度设计中,增加股份买卖转让的一系列约束性条件,比如,居民个人持有的股份持股期限不得少于一定期限(比如10年或者更长期限),买卖股票时国有股东拥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甚至可以考虑股票不可以买卖但可以由直系亲属继承等等制度约束。另外,这里的所谓全民持股,仅仅是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一定比例国有股份,国家财政、国务院国资委等国有股权的代表仍然持有起决定作用的股份,因此,不会对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性质造成实质性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精心设计、谨慎实施,全民持股对于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全民持股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2023-08-30 14:09:001
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计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家庭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哪几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2)经营性收入,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综上所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实在去除多项必须缴纳的费用后所剩余的钱款,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款,不能偷税漏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023-08-30 14:09:242
肥城市人民收入现状
上半年肥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据最新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6.24元,同比增长14.0%。从收入细项看呈现二升二降态势。 1、工资性收入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单位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以及机关、事业工资调整使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523.13元,同比增长24.3%,占总收入的81.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9.6个百分点。 2、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出台多种扶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人们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城镇居民从事个体经营数量逐年增多,收入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399.74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出租房屋和其它经营收入分别为:19.21元、380.53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2%、15.8%。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上年的5.6%上升为5.9%。 3、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上半年,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51.80元;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86.77元,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2023-08-30 14:09:346
社会建设水平提高 “十四五”人民生活品质将改善
【导语】社会建设水平提高,“十四五”人民生活品质将改善,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2、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5、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6、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2023-08-30 14:09:501
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包括哪些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四方面收入。一是就业单位得到的所有工薪收入;二是个体经营净收入;三是利息、股息、炒股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四是离退休金、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农民总收入是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它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现金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按来源分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金、租金、土地征用补偿及其他投资收益)、转移性收入(包括亲友赠送、离退休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粮食补贴及其他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民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它既可以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于再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该指标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计算方法:农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内部亲友赠送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是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2023-08-30 14:10:051
中国贫困线标准2020
贫困标准(2020年国家贫困线标准)明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将要实现全面脱离绝对贫困。十八大以来,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攻坚战,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据世界银行数据,按1.9美元/天的标准,中国贫困率2012年为6.5%,2016年为0.5%;2019年应小于0.2%,低于美国。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不少肯定,但在舆论场上就部分问题探讨时,还有争议、误区甚至谣言。下面就从标准差异、基尼系数和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上展开,看看贫困问题目前究竟是什么状况。一、贫困标准国际贫困有三个收入标准,即1.9美元/天(极低标准)、3.2美元/天(中标准)、5.5美元/天(高标准)。贫困率是每天收入(或支出)标准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收入标准是国际元,即国际元(美元)相当各国货币购买力平价(以2011年测量结果,按购买力平价变化调整)。按2011年测量的购买力平价,1美元相当3.506人民币,1.9美元/天的贫困标准相当2431元人民币/年。中国农村贫困收入标准,2011年为2536元(高于1.9美元标准),2019年为3218元,2020年为4000元左右(高于1.9美元标准,低于3.2美元标准),2011-2019年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5%,即,中国贫困标准调整远远高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按1.9美元标准,美国贫困率还高于中国,至少有0.6%的居民收入低于694美元/年(58美元/月),这可从美国普查局的数据得到验证。美国1.9美元标准的贫困人口多是就业年龄段无业的非残疾(盲人)、流浪者,不能享受贫困福利的移民,不符合贫困福利有关规定者,等等;中国则是农村贫困人口较多,但自产自用农产品可折价为收入。按中国的贫困标准,2019年贫困率不超过0.6%,计划2020年全部脱离绝对贫困(还是有相对贫困)。由于中国物价涨幅高于美国,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测量结果,1美元相当4.184人民币,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比2011年有所下降,2020年的3.2美元相当人民币5000元左右。中国如果要变成中高收入国家,贫困标准也应该参考3.2美元的标准,那样的话还有居民收入不达标,中国的扶贫工程还应继续!二、贫富差距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有关基尼系数在中国有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将国际组织的税后(再转移)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这集中在学界,原因在于没有认真研究基尼系数的类型。收入基尼系数至少有四个:一是世界银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国的计算方法与国际方法相同,用中国城乡居民五等分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13-2016年的基尼系数,与世界银行数据基本一样(2013年后,中国按国际准则进行城乡统一调查统计;2012年前按城乡各五组统计,且农村为纯收入)。二是国家统计局的。为什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世界银行不同呢?原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曾发表《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的几个问题》,详细介绍了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其收入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财产性收入,加上虚拟房租。由于城乡虚拟房租的巨大差距,加上有房户与无房户的差距,加大了贫富差距。三是税前和转移收入按市场价格计算(经合组织指标)。四是税后和再转移的可支配收入(经合组织指标),这个是再次分配收入的。中国再次转移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8倍,且低收入居民得到的福利较多,将减少贫富差距,使基尼系数变小。因此,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与国际组织的根本没有可比性。第二个现象是非常恶劣的。有文章声称,“世界银行基尼系数由高到低排,中国排第38位。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中国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查询世界银行网站,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385,由高到低排第75位(由低到高排第90位)。世界银行现有165个有经济体的基尼系数数据,几何平均为0.377(中位数为0.371),全球现有200多个经济体,有的没有基尼系数数据,高于或低于中国不定。查询世界银行网站的结果,显然此文章是谣言,其故意将某机构的财富基尼系数托名世界银行,有意混淆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2013年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居民人均收入,也不公布五分组的分类收入,如财产性收入、虚拟房租,这样就不能验证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最好也像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分别统计、公布不同口径的基尼系数,以便与其他经济体科学比较。世界银行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税后基尼系数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小,途径一是个税和社保费缴纳的多,二是政府发给低收入者福利多。分析基尼系数排名可知:1.原社会主义国家排名靠前。排前7的国家都是原社会主义国家,排名12-26也有7个。原苏东的劳动保险制度是企业发退休金和报销医疗费,改为社会保险制度时,缴纳的社保费率很高,如斯洛伐克和捷克,费率分别排第一和第三。2.北欧国家基尼系数较低。北欧国家排在第8-18名。主要原因是劳动收入税和社保费率高,减少了高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社会福利高,提高了低收入者的收入。两者都促进基尼系数降低。如芬兰税前基尼系数为0.512,劳动收入税和保费率是收入的29.9%,税后降低约0.238;丹麦税前基尼系数为0.447,劳动收入税和保费率是收入的36%,税后降低约0.16;挪威税前基尼系数为0.429,劳动收入税和社保费率是收入的25.8%,税后降低约0.16。3.金砖国家基尼系数较高。俄罗斯、印度、中国排在85-90位,南非垫底。中国职工劳动保险制度也是借鉴苏联,改为社会保险制度时,参加社会保险的就业人员比例很小(1990年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者占全国就业的9%),虽然中国社保单位费率也很高,但职工、自主就业、居民社保制度不同,现在参加职工社保的比例仍较低(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者占全国就业的40%);并且参加居民医保的高收入者缴纳较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偏大,最大的可能是分红的个税(资本利得税)按20%缴纳,而综合收入的最高税率为45%,如分红与综合收入合并计税,或分档不同税率计税,将大大减少收入差距。三、贫困保障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贫困标准,如美国每年公布联邦贫困线,又称联邦贫困指南(FPG),将八分之一的人口划为贫困人口(12.5%),联邦平均贫困线是人均收入的25%左右(家庭平均规模为2.5人,用两人和三人标准平均)。常有人说,按美国的贫困线,中国80%以上的都是贫困户。但是按国际组织规定,贫困线不能用汇率换算,只能用购买力平价衡量。而且,美国的联邦贫困线只是指导线,并不能与中国的贫困线相提并论,中国的贫困线能享受“低保”,美国的贫困线却只可享受食品券(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美国人均食品消费平均265美元/月(2018年),而食品券约是食品消费的一半(2018年平均134.5美元/月),是名副其实的补充营养援助。中美两国贫困保障对象稍有不同,美国的主要对象是贫困家庭的老人、残疾人(盲人),贫困家庭的主妇(夫)、孩子,但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残疾人(盲人)并不能享受;中国保障的对象则较宽,如残疾达一定程度即可(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就业年龄段非残疾低收入人员;因病致贫等支出型贫困,等等。所以,中国贫困保障比例大,占总人口的3.4%左右,而美国不到1%。2019年,全国共有4317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市861万人、农村3456万人),460多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其中农村439万人)。近几年贫困保障率有所下降,这是严格管理的效果。中国的扶贫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2019年低保金平均为323元/人月(其中城市为512元,农村为276元),特困人员每月供养标准600多元;也就是说,仅低保金就能基本保障低收入组水平的食品、衣着、医疗和教育等消费水平,住房另有保障措施。美国类似中国的低保有两个,一是补充保障收入(SSI),二是家庭临时援助(TANF)。美国“低保”领取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美国居民要享受贫困福利,有年龄、是否残疾(盲人),就业及工作时间,收入和资产等方面的规定。美国领取补充保障收入的占总人口的0.3%左右,其对象是:贫困的老人(无收入或极低收入)、残疾人、盲人,无法工作(丧失工作能力)一年以上,或无法独自生活。补充保障收入分老年、孩子、盲人、残疾人,分住在自己家,住在别人家,住在照顾机构,分人数。每月平均680美元左右(由低到高顺序是老人、残疾人、盲人)。美国的“低保”,主要是联邦资金,各州有补充资金,各州金额稍不同,加州金额较高,2020年,住在自己家的单身老人最高收益为943.72美元,但必需本人没有任何收入,只要有收入,就需按规定扣除。补充保障收入实际收益=最高收益-可计总收入(可计非劳动收入1+可计劳动收入2)-实际自我支持计划的缴款(PASS)领取家庭临时援助的占总人口的0.65%左右(2018年),其对象是贫困家庭成员,家庭临时援助实际收益=最高收益-可计总收入(可计非劳动收入+可计劳动收入),可计非劳动收入和可计劳动收入也有规定的扣除。中国享受医疗援助的比例远高于美国,中国所有参加居民医保者都享受(职工医保也有少量补助),仅居民医保就达总人口的73%,美国医疗补助(白卡)覆盖率则仅为20%左右。中国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率很低,2019年居民医保年缴费250元左右(集体经济可助缴),是人均收入的0.8%;美国奥巴马医保类似中国居民医保,其平均年缴近5000美元(雇主可助缴部分),是人均收入的15%左右。中国贫困户,政府代缴或免缴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实际年缴低于50元,有的地区全部由政府代缴,享受医疗保险资助的占总人口的5.6%。美国联邦贫困线133%以下者的费率是人均收入的2%(政府补贴后),个人实际年缴低于200美元。中国农村贫困户住院实际报销率与美国相当,提高到了95%(有的地区为100%),大病保险起付线比普通参保者降低一半,并全面取消医疗费封顶线;中国城镇贫困人员住院报销率不低于90%。中国享受医疗救助(个人应付的住院或门诊医疗费,由政府补助)人次占总人口的4.4%。美国低收入住房保障主要是房租补贴,住房援助覆盖率3%左右,支付的房租约是家庭收入30%左右,其余由政府支付(政府补贴约是房租的30%)。中国住房保障,除住房补贴(公租房、廉租房也有补贴)外,还提供廉租房、公租房,城镇家庭有2.2%的住在其中(农村有0.3%),居住面积各地标准不同,北京地区规定:一人为25平米,两人为35平米,三人为45平米、四人为50平米,廉租房租价为1.2元/平月(有的县为0.4元/平月),如三口之家,房租仅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0.32%。中国最具特色的是免费为农村贫困户改造危房或新建住宅,新建面积依家庭人数而定,特别是贫困山区,免费或仅收少量费用整村异地搬迁。贫困地区脱贫标准还有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现在全国多数农村的基础设施都已经达标。最近,“两办”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民政部公布《中华的民共和国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扶贫工作。现在中国距中高收入国家是一步之遥,应有选择地借鉴部分中高收入、甚至高收入国家的一些成功做法。中国贫困保障现面临两个选择,即保持覆盖率,提高贫困标准;还是分层制定贫困标准,差异化提高覆盖率?在住房保障方面也有选择,即城镇住房保障是继续大力建设廉(公)租房,还是加大住房补贴并行?新建房屋需要资金和时间,而提供住房补贴,租住私人房屋,能有效地降低空置率,减小金融危机因素。特别是有的地区时有拆除违章新(旧)住房,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将其没收作为公(廉)租房,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中国最应借鉴的是防止懒惰者享受贫困福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条件的,必需参加相适应的工作;如收入还低于贫困标准,要衡量其工作时间(美国有的州为二分之一,有的州为三分之二,家庭主妇在孩子满一定岁数后),高于可比人群的工作时间比例,方可领取贫困福利待遇;不参加工作,或低于工作时间,要取消贫困福利待遇(农村也要制定相应的劳动时间和成果标准)。特别要实行享受贫困援助者死亡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想要对方是自己一个人的,所以就会对你很霸道,但是一些星座男也是这样,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女票别异性有过多的接触,而且每天都在关注你的生活,他们见不到你就会找你,只是自己太没有安全感了。不管是我们还是某件事情,都有可能会让人变得非常复杂,但是有些人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的,有时候他们恨不得把你绑在自己的身边,或者是天天在你身边黏着你,俗话说得好“爱情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一方很强势,另一方很弱势而已”。那么你们知道占有欲超强的星座男,都有哪些上榜吗?快来和我一起来看看吧,绝对是出乎预料哟!处女座男我们都知道处女座的人都是有一种洁癖的,要知道他们都是非常独立自强的,在恋爱之前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找别人帮忙,但是恋爱后的他们可就变了,明明能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要询问自己的恋人。能说他们在恋爱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奶狗了吧,他们从来不会向别的男仁一样,特别霸道的对自己女票,你身边有处女座的男人你就会发现,他们在喜欢的人面前和不在喜欢的人面前,有着很大的差异的。而且他们在自己喜欢人的面前,一定是很温柔并且十分听话的,他们往往都能抓住女人们的心,让她们散发自己的母性,所以女人们也觉得他们十分可爱,在自己忙的时候他们不会打扰自己,但是一等自己没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黏着自己不放。巨蟹座男巨蟹座的男人,他们一般都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很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占有欲才是极强的,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是别人看一眼,他们都会觉得对方是要和自己抢,有些时候他们自己的女朋友也受不了这样的男人。而且我们要知道巨蟹座的男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想要争第一,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我拿到第一了,我喜欢的人才会看到,而且他们面对不了自己的失败,当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失落,会寻求自己恋人的安慰。他们在感情中也是十分黏着自己的女票,正事他们缺乏安全感,所以也会不停地黏着你,就算你和其他男人有过多的接触,他都会生气,认为这个人是在和自己抢,所以有些时候他们做不到不粘着你。双鱼座男我就认识一个双鱼座的人,他跟我说在感情中,我是容不得一点沙子的,如果自己的女朋友背着自己和别人去约会了,那么我宁愿不要这段感情,就算这段感情有好几年,我也不会原谅对方。但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得到,从来不会在乎别人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你往往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占有欲,也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想把你据为己有。双鱼座的男人也是比较黏人的,有的时候就算是十分钟见不到你都会给你打电话,问你在干什么,而且女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感受,如果女生没有考虑他们的感受,那么双鱼座的男人一定会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了。综上所述:这三大星座的占有欲能说上数一数二了,但是他们黏人的方式还是没有落下来,可见他们只要是认准了一方,那么就想要占有她的全部,很少会在乎自己恋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对的。2023-08-30 14:11:396
新时代的中国有哪些建设成果?
我眼中的新时代:1、制造强国“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创新型国家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会是这样的: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3、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同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进行推动,雄安新区也写进报告,将被“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新时代我们国家的建设成果:1、精神食粮更丰富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教育更令人满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3、就业质量更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4、收入水平更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5、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2023-08-30 14:11:532
低保申请手续如何一家四口人填几份报表
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申请所以你一家四人就填一份表,具体的条件可参照下面的文件 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闽政〔2004〕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补充通知》(闽政〔2007〕7号)精神,制定农村低保工作规范。 一、农村低保工作原则 农村低保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政府以货币补助为主要形式,保障其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 2、属地管理; 3、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4、保障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5、公平、公正、公开。二、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机构职责(一)各级民政部门是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机构,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省级民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全省农村低保工作。制定全省性农村低保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制省级农村低保年度补助资金需求计划,会同财政部门提出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协同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同有关部门草拟全省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方案;指导、监督和检查农村低保工作;负责全省农村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其他与农村低保工作有关的事项。(三)设区市民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工作。制定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工作制度制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调整本行政区农村低保标准;编制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年度资金需求计划和年终决算,协同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负责本行政区农村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其他与农村低保工作有关的事项。(四)县级民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市、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工作。制定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调整本行政区农村低保标准;编制本行政区农村低保年度资金需求计划和年终决算;建设和管理本行政区农村低保信息系统;负责农村低保待遇的审核审批;管理农村低保工作档案等事项。(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农村低保待遇申请的审核;受理辖区居民的低保申请,指导村委会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定期核查辖区农村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管理农村低保工作档案等事项。(六)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受县级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管理审批机关)委托,负责受理本村居民的低保申请;组织成立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等基本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初审和公示;跟踪核查农村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管理农村低保工作档案。三、农村低保范围及低保待遇(一)凡本省农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均可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中具有法定赡养或抚(扶)养关系的人员。包括: 1、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 2、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 3、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 4、民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认定的其他成员。 户口已迁出的在校学生,仍视为家庭成员。 (二)各地按照当地低保标准制定相应的分档补助标准,根据低保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困难程度给予不同档次的补助。 对重度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危重病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对象给予重点保障,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三)农村低保对象除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外,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其他专项救助。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已经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应予取消: 1、不按规定程序申请审批、相关证明材料提供不全、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者弄虚作假的。 2、拒绝接受低保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的。 3、家庭成员自费(不含社会各界或亲戚朋友资助)安排子女借读、择校就读、进入私立学校就读的。 4、家庭成员有出国工作(包括劳务输出)、学习、经商的。 5、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拒绝劳动使其承包管理的田地、山林、水塘等被撂荒的(因外出打工、经商而转包他人的除外)。 6、有高额价值收藏、买卖股票或其他投资行为的;有高于农村低保标准馈赠、礼金支出的;平时穿戴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首饰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7、拥有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代步车)、移动电话等非生活必需品或家中饲养观赏性宠物的。 8、近半年内购买高档(单件价值在800元以上)家用电器等非生活必需品、近两年内建设(实施“造福”工程除外)或非拆迁原因购买住房、近一年内装修现有住宅且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拥有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可租赁的闲置住房的。9、因赌博、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造成生活困难尚未改正的,或因其他违法行为正处于被司法机关处罚期间的,违法人员本人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10、申请人的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有赡养、抚(扶)养能力,但未依法履行赡养、抚(扶)养义务的。11、按规定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其他情形。四、农村低保标准确定与调整(一)农村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食品、衣被、水电、燃料、其他日用消费品等费用确定。(二)设区市所辖区农村低保标准,由设区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县或县级市的农村低保标准,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各地制定的农村低保标准不得低于省定标准。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五、农村低保家庭收入核实与计算(一)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货币收入包括:1、工资性收入:指农村居民受雇于单位或个人而获得的劳动收入;2、家庭经营收入:指家庭成员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加工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扣除生产成本和相关税费后的实际收入;3、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村集体分配及其他股息与红利收入、保险收益以及其他投资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财产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收入、知识产权收入、财产转让收入等;4、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军人转业费或复员费、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部分、保险赔偿金、退耕还林补贴、归侨生活补助费、库区移民生活补助费、老年人定期生活补贴、赡养费或抚(扶)养费、救济金、接受的馈赠和继承的遗产、偶然所得收入等;5、其他应当计算的家庭收入。实物收入按物价部门核定或按物价部门设立的价格认证机构认定的物品价格计入家庭收入。居民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时,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按上年度家庭总收入除以共同生活家庭人口数计算。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上年度收入总额÷家庭人口数(二)家庭收入不包括下列收入。1、优抚对象、革命“五老”、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等人员按照规定享受的优待金、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和保健金; 2、政府给予的奖金和特殊津贴;3、人身伤害赔偿中除生活费以外的部分;4、因公(工)伤亡人员及其家属享受的工伤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抚恤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生活补助金;5、在校学生的生活津贴、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7、与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没有法定赡养、抚(扶)养关系的亲友、社会组织或政府给予的数额在500元以下的一次性临时资助、救助或慰问款物;8、因病生活困难而得到政府救济款和社会捐赠款中用于治病支出部分;因灾生活困难而得到政府救济款和社会捐赠款中用于住房修复部分;因就学困难而得到政府救济款和社会捐赠款中用于学费支出部分;9、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认定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其他收入。(三)核实家庭收入可采取下列办法。1、个人申报法。申请人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情况和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同时经办人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询问; 2、入户调查法。经办人员直接到申请人家中进行调查,核实家庭收入情况和吃、穿、住、用等实际生活状况;3、信函索证法。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经办人员通过信函向用工单位索取有关证明材料;4、消费跟踪法。由村委会对申请人家庭的收入、消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其实际生活状况; (四)农村居民因国家征用土地、房屋拆迁而获得一次性补偿金的,应视情计入家庭收入。购买住房或自建房屋后有结余的,应计算可分摊年数。在可分摊年数内,该家庭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在可分摊年数外,符合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可分摊年数=补偿金收入结余部分÷(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家庭人口数)。其他收入在计算可分摊年数时,参照上述公式计算。租房住的,补偿金收入在扣除两年的租金后(租金数额以租房协议为准),计算可分摊年数,在可分摊年数内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自有住房或借住他人住房的,全部补偿金收入计算可分摊年数,在可分摊年数内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五)农村居民因国家征用耕地而获得一次性补偿金的,应视情计入家庭收入。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有结余的,应计算可分摊年数,在可分摊年数内,该家庭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全部补偿金计算可分摊年数,在可分摊年数内,该家庭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在可分摊年数外,符合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六)领取一次性补偿费用的人员,在可分摊年数内,因病、因灾等特殊情况将领取的补偿费提前用完(以使用凭证为依据),生活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农村低保待遇。(七)计算申请人和低保家庭收入时,有赡养费、抚(扶)养费支出的,应从申请人家庭收入中扣除;有赡养费、抚(扶)养费收入的,应计入申请人家庭收入。赡养费、抚(扶)养费支出或收入的计算方法:1、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按照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数额计算;如果法院提供无法执行证明的,不计入家庭收入。2、无协议、裁决或判决的,赡养人、抚 (扶)养人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两倍以上的,按下列计算公式计付赡养费、抚(扶)养费。计算公式:赡养、抚(扶)养费=[赡养、抚(扶)养人家庭年总收入-当地农村低保标准×200%×赡养、抚(扶)养人家庭人口数]÷[赡养、抚(扶)养人家庭人口数+被赡养、抚(扶)人数]3、实际支付赡养费、抚(扶)养费高于上述规定的,按实际支付额计算。赡养人、抚 (扶)养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或者等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两倍的,可以不计算赡养费、抚(扶)养费。(八)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收入一时难以核查的,按不低于务工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实际收入一时难以核查的,按不低于经营地同行业平均收入计算,但不应低于经营地最低工资标准。申请人家庭有灵活从业人员的,其收入依据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行业收入测算标准进行认定;收入难以认定的,按照当地行业平均收入计算。(九)认定家庭实际收入的有效证明。1、务工人员的收入证明,由用工单位认定其收入并出具证明。2、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由市场管理部门认定其收入并出具证明。3、从事第三产业非正规就业工作人员的收入证明,由乡(镇)或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或其他管理机构认定其收入并出具证明。4、从事建筑业、修鞋、缝纫、废品收购等行业人员的收入证明,由本人申报或由知情人提供情况的,村委会评议小组经调查后提出意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确定。 上述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须加盖单位公章方才有效。六、农村低保待遇申请与审批(一)农村低保待遇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入户调查、初审、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抽查、审批的程序办理。农村低保按照年度动态管理要求,于每年10月至12月受理申请、集中审批。农村低保申请家庭从获得批准后的下一年度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二)农村低保待遇的申请应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通过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并根据家庭成员实际情况,提供以下材料或复印件:1、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收养证或其他证明其家庭成员身份关系的证明;2、残疾证、劳动能力状况证明、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优抚对象证明;3、土地(山林、水塘)承包或者租赁合同、就业状况证明、有劳动能力家庭成员的收入状况证明;4、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家庭成员收入证明、归侨生活补助费证明;5、领取一次性补偿金的数额及用途证明;6、有关裁决、判决、协议书及其他相关材料等。特殊情况下,也可由非户主家庭成员或者法定监护人、社会组织等提出申请。(三)申请人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居住地村委会应按照户籍地村委会的协查函件要求,协助做好申请人家庭收入调查取证及公示等工作。家庭成员户籍不在一起、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应由户主方向其户籍所在地村委会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家庭其他成员户籍地村委会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组成家庭且共同生活在农村,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可以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共同生活在城市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可以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四)村委会受理申请后,应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及生活状况等进行入户调查。入户调查工作人员至少2人,并填写《农村低保家庭调查审批表》,实行“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首问责任制,入户调查结果应由入户调查人和申请人签字确认。村委会应组成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家庭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小组由村民代表、村委会成员、驻村乡(镇、街道)干部等组成。低保工作人员向评议小组会议介绍入户调查情况,经评议小组成员评议后表决。出席评议人员必须超过评议小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能有效。评议小组评议情况应形成记录并存档。也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出席评议小组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认为评议对象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数、家庭住址、家庭收入状况、拟享受低保补助金额等),公示时限为不少于5日。无异议的,由村委会签署意见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评议小组会议未通过或者公示有异议并经核实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应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五)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做好审核记录。认为符合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认为不符合条件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六)县级民政部门应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对申请人进行入户抽查。对拟批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家庭,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通知村委会再次张榜公示,公示时限不少于5日。无异议的,由县级民政部门下达批准通知书,并由村委会代发由省级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县级民政部门统一代办的金融机构存折;有异议的,应重新审核,对经调查核实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应及时开具不予批准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七)申请人对家庭收入核定有异议的,可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民政部门提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核查完毕,情况属实的应及时予以纠正。核查结果应及时书面反馈申请人。申请人对于村委会初审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低保工作人员应再次进行入户调查。经评审认为符合条件的,再次进行公示。经评审仍认为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或在第二次公示中仍有异议并经核实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七、农村低保对象管理(一)低保对象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内进行户籍迁移的,持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低保证明,到迁入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低保关系变更手续,不再重新履行申请、审批程序。在不同县级行政区之间进行户籍迁移的,由低保对象持迁出地管理审批机关出具的低保证明和低保档案复印件,到迁入地重新履行低保申请手续,迁入地管理审批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审批程序。(二)各地应实行社会化发放办法,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按月或按季足额发放农村低保金。对于行动不便的低保对象,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派专人上门发放农村低保金。(三)农村低保实行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金额有升有降的年度动态管理机制,每年10月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年审,并张榜公示,公示时限为不少于7日。管理审批机关根据农村低保家庭人口或收入变化情况,办理续发、停发、减发或增发农村低保金的手续。仍符合低保条件的,由县级民政部门在《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上盖年审章,继续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办理取消低保待遇手续,下一年度起停发农村低保金,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四)农村低保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对象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应做好低保申请人入户调查的信息采集工作;县级民政部门应做好低保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县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应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低保对象家庭档案,并设立专柜保存管理。县级民政部门保管的低保档案包括低保对象申请表、调查审批表、补差金额调整表、发放名册等;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保管的低保档案包括评审花名册、评审记录、发放名册等;村委会保管的低保档案包括评议小组会议记录、发放名册、公示名册等。八、农村低保资金管理(一)农村低保资金来源包括。1、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2、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的资金;3、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4、福利彩票公益金;5、其他资金。(二)农村低保所需资金,由各级政府分级负担,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应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下设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分户,用于农村低保资金收支的管理与核算。在每年年底前,民政部门应根据年度动态管理核定的农村低保人数,编制下年度农村低保资金预算方案,按法定程序列入年度预算。预算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民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当年度农村低保资金有结余的,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结转下年度使用,统一列入下年度农村低保资金支出预算计划。县级民政部门应当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农村低保资金使用情况,并编制年终决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三)农村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遵循“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金融机构代发到人”的管理原则。县级民政部门按照农村低保实际人数和所需金额,应于每月月底前编制下个月资金支出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在对同级民政部门报送的资金支出计划审核后,根据月支出计划提前将所需资金拨付到受委托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农村低保对象名册和补助金额,按时足额将低保金发放到农村低保对象个人帐户。少数实行按季度发放保障金的地方,农村低保资金最迟应于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月底前发放到户。(四)各地农村低保工作所需业务经费,按照保障工作需要的原则,在部门预算中统一编制,报同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业务经费主要用于低保核查、建档、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和低保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开支。九、农村低保工作监督与检查(一)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低保公示制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公共场所、政务公开栏、宣传栏等形式,公开低保政策、低保标准、申请审批程序、低保金发放、低保对象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二)各级民政部门应设立意见箱和咨询投诉电话,受理居民的咨询、投诉、举报。对于群众投诉和举报的问题应逐一登记,及时调查处理,并向有关人员反馈。(三)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农村低保资金管理。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跟踪监督、审计农村低保资金使用情况。十、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规范由福建省民政厅负责解释。《福建省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规定》(闽民救〔2004〕32号)、《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闽财社〔2004〕9号)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各地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2023-08-30 14:12:133
宏观经济学中y下边有个小d是什么意思
yd是表示可支配收入,即总收入去除税收。YD=Y-TA+TR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扩展资料: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生产要素收入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支配收入2023-08-30 14:12:204
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要性+重要性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是为了适应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方针;重要性是使更多的人获得财产性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2023-08-30 14:12:341
城镇居民如何申请廉租房
城镇居民申请廉租房步骤如下: 一、城镇居民廉租房需提交的申请材料 1、《廉租住房申请登记表》 2、申请家庭成员或单身居民的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3、当地民政部门核发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军烈属证、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人证或其他证件、证明材料的复印件(验原件) 二、城镇居民廉租房的具体申请流程 1、符合申请条件的城镇居民家庭,于每年规定时间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工作站提交申请材料。 2、社区工作站收到廉租住房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查验核实。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材料齐备的,社区工作站应当签署意见,向申请人发放受理凭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所属的街道办事处。 3、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材料后,在6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自有私房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后,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区民政部门。 4、区民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证明文件或其他证件、证明以及是否属于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审核。申请人为残疾人的,需会同市残疾人联合会对残疾人证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5、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是否购租政策性住房的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市房地产权属登记部门。 6、市房地产权属登记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家庭是否拥有商品房的情况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送交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7、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交由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户籍所在社区或单位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申请家庭,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予以轮候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 经审核不符合条件或者公示异议成立的,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或其他居民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可向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8、收到实物配租通知书的申请家庭,由申请人凭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看房、选房;选房后,由其年满18周岁的家庭成员凭该通知书和个人身份证到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签订实物配租合同,凭身份证和合同办理入住手续,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月收取租金。2023-08-30 14:12:44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
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没有扣除为获得财产性收入而发生的费用,转移性收入只扣除了部分转移性支出,这就是“纯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各类相应的支出后,得到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通常是指居民家庭可用于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又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也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13:112
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
法律主观:折叠城镇标准 城镇居民标准,是指受害人是城镇居民的, 残疾赔偿金 和 死亡赔偿金 计算标准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 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计算受害的城镇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家庭总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净收入是指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即 个人所得税 、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由于这些属于居民家庭成员必须缴纳的刚性支出,因此这部分名义收入必须予以扣除,余下的即为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用公式表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计算城镇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标准。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3.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镇居民,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既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也包括没有城镇户口但是其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期限,而且其经济收入、生活来源于城镇的人员。因此,是否属于"城镇居民"并不以或并不仅仅以户口为标志。狭义的"城镇居民",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即在城镇居住,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具有户口或户籍的人员。狭义的"城镇居民"具有城镇户口。城镇户口包括"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等 非农业户口 的人员。因此,"城镇居民"所包含的主体比"非农业人口"要广的多。 折叠农村标准 农村居民标准,是指受害人是农村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计算。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计算受害的农村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具体是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当年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交纳的各种税费、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及农村内部亲友间赠送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2.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是计算农村居民被扶养费的标准。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3.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是指具有农业户口且在农村居住、生活并以农业生产为自己生活来源的人员,即农村常住人口。农村居民仅是"农业户口"人员中的一部分人员。2023-08-30 14:13:181
2000年中国大事件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资料图片: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10月30日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今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二)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自11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不论患病与否,都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出生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居民参保后,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费用标准。(新华社记者 吕优摄)〔事件〕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点评〕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梦想的阳光正逐渐照进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三)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事件〕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点评〕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四)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事件〕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点评〕国外有句谚语:私人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物权法的施行对中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课题。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将不能随意实施征收、征地等行为,一旦当事人对行政权的行使发生异议,还应当配以司法救济。物权观念的传播与普及,将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实基础。(五)“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事件〕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点评〕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随着股市从大牛市转向震荡调整,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六)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有望“住有所居”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钥匙。目前,银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经覆盖1605户城市低保户。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资料图片)〔事件〕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廉租房被摆在了显要位置。按照这一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点评〕廉租房被如此“高调”推出,既体现了低收入群体对“住有所居”的要求,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举措。(七)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事件〕今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物价将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国家同时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仅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级财政就增加支出48亿多元。〔点评〕一年来,“肉价”引出的民生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视野。补贴困难群体需求,让政府的归政府;动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此轮物价上涨有其复杂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需要防止的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八)“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事件〕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随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最终形成一股“劝辞风潮”。而引发这股风潮的深层原因,正是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点评〕这部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九)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催生“生态文明”新理念〔事件〕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席卷了江苏无锡,罪魁祸首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经济高速成长之痛。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并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动用财税杠杆,调控“两高一资”行业,遏制资源过度开发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反弹。〔点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新概念,将节能减排从行为实践推向了文明建设的高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双下降,留给国人对青山绿水更多的畅想和期待。(十)调整休假制度引发全民关注,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事件〕1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休闲。〔点评〕休假制度的调整,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既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假日制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同时又兼顾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资源现实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原有“黄金周”长假安排的一种合理化改进。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6/content_7258737.htm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雪2008年四月11日 为了分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暴雪预警: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已波及14个省份,约7786万人口受灾,因灾死亡24人。记者在雪灾一线采访时看到,各地干部群众正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应对这场罕见的灾害。大雪中的种种场景牵动人心。供电:超高压线上谱写生命赞歌极端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重大影响。电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4099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已有17个省份拉闸限电。持续降雪使武汉变成了一座“冰城”,而这里的群众正面临着11年来最严重的“电荒”。湖北正处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大幅下降。火电机组因缺煤停机。再加上恶劣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增加,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事故频发。由于这些传统较暖地区缺少防冻准备,大雪之下,线路跳闸、高压线基塔变形倾倒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运。目前数万名电网员工日夜奋战在抗冰抢险一线,组织除雪除冰,抢修受损设施。记者在贵州、湖南等地电力冻害现场看到的景象令人心惊:高压线上的冰层坚硬如铁、光滑如玻璃,电线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超高压变电站被冻成了“水晶宫”。雨雪交加中,电线上不仅雪霜结冰,而且下雨时边刮风边结冰。高压线除冰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导线冰冻出现的大幅度舞动将产生“共振”效应,足以拉倒几十吨重的钢塔,险情随时可能发生。此时上塔除冰,脚下的电线,实际上是条“生死线”。26日中午1时许,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三位工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正在与1500多位同事一道,参加西电东送动脉——500千伏“复沙一线”的抢修。突然,三座铁塔相继倾倒,这三位工人从50多米高处坠下,以身殉职。明知有危险,却不怕艰辛和牺牲,以血肉之躯抗御自然灾害。这三位英雄工人的事迹,令无数人动容。救济: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同样让人挂心的是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时近春节,今年的“送温暖”活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要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手上。持续大雪,造成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上万农民断水、断电,村民吃米要靠手把稻谷搓成大米,用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水井取水,生活面临缺米危机。记者在玉屏县亚鱼乡看到,雪灾以来,全乡50多位干部蹲点10多天,24小时值班,一天也不放假。干部用肩扛着两台柴油打米机走村串户,为农民打米服务,所有干部扛着大米、肉、菜挨家挨户送,保障受困农民不挨饿受冻。在安徽省岳西县,这几天,一辆车身上写有“民政救灾”字样的吉普车,一直在积雪结冰的路面上艰难爬行。每遇到民宅,车子就停下来,县民政领导直奔屋里,询问这户人家是否缺衣少粮。有问题,当即协调有关方面紧急解决。截至27日11时,安徽全省受灾人口上升至600万人,2.44万人转移安置。目前有4.66万名干部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已发放雪灾救济款1740万元、救济粮252万斤。截至27日10时,湖北全省受灾人口达到1023.6万人,因灾直接死亡7人。截至1月28日10时,湖南全省已有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9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0人。江西省受灾人口已升至818万人,因灾死亡13人,有22万多人紧急转移。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7日傍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安徽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抗灾措施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中央气象台28日18时发布的暴雪橙色警报显示,预计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湖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另外,贵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广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全国总工会:1000万元帮扶受灾职工全国总工会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工在抗击冰雪灾害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服务,为因冰雪灾害造成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向灾区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受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救助。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利用工会帮扶平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协助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滞留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职工和农民工做好疏导与安抚工作,确保滞留的职工和农民工不挨饿、不受冻,确保他们平安返乡。商务部:保障市场供应不断档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房爱卿28日说,我国出现大面积降雨降雪后,市场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包括粮食、猪肉及其他副食品在内的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我们还备有紧急预案,如果恶劣天气持续下去,将组织企业利用大豆、黑豆发豆芽,或组织企业到东北、西北采购圆葱、土豆等产品,来保证市场供应。”房爱卿说。发改委: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供应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介绍,为妥善应对近来部分地区恶劣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发展改革委近日要求各地及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春节前后鲜活农产品等重要生活物资及生产资料运输用油。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供应监测,确保重点用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成品油供应。电监会: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影响电监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到影响:“除非局部地区可能因雨雪灾情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电网运行受阻,从而形成停电情况,从供应和保障能力的角度看,百姓生活用电可以确保无虞。”电监会负责人表示,针对严峻形势,电监会和电力企业已全部启动相关应急方案,全力保证对重要部门、重要场所、重要用户的供电,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电。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科索沃战争,中国大使馆被炸,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六号升空,嫦娥一号升空.2023-08-30 14:13:264
请教各位朋友,关于2008年国内大事件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资料图片: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10月30日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今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 (二)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自11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不论患病与否,都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出生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居民参保后,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费用标准。(新华社记者 吕优摄) 〔事件〕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点评〕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梦想的阳光正逐渐照进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三)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 〔事件〕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 〔点评〕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 〔事件〕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点评〕国外有句谚语:私人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物权法的施行对中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课题。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将不能随意实施征收、征地等行为,一旦当事人对行政权的行使发生异议,还应当配以司法救济。物权观念的传播与普及,将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实基础。 (五)“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 〔事件〕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点评〕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随着股市从大牛市转向震荡调整,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六)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有望“住有所居” 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钥匙。目前,银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经覆盖1605户城市低保户。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资料图片) 〔事件〕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廉租房被摆在了显要位置。按照这一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点评〕廉租房被如此“高调”推出,既体现了低收入群体对“住有所居”的要求,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举措。 (七)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 〔事件〕今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物价将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国家同时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仅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级财政就增加支出48亿多元。 〔点评〕一年来,“肉价”引出的民生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视野。补贴困难群体需求,让政府的归政府;动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此轮物价上涨有其复杂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需要防止的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八)“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 〔事件〕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随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最终形成一股“劝辞风潮”。而引发这股风潮的深层原因,正是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点评〕这部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 (九)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催生“生态文明”新理念 〔事件〕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席卷了江苏无锡,罪魁祸首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经济高速成长之痛。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并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动用财税杠杆,调控“两高一资”行业,遏制资源过度开发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反弹。 〔点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新概念,将节能减排从行为实践推向了文明建设的高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双下降,留给国人对青山绿水更多的畅想和期待。 (十)调整休假制度引发全民关注,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 〔事件〕1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休闲。 〔点评〕休假制度的调整,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既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假日制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同时又兼顾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资源现实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原有“黄金周”长假安排的一种合理化改进。 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雪 2008年四月11日 为了分 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暴雪预警: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已波及14个省份,约7786万人口受灾,因灾死亡24人。 记者在雪灾一线采访时看到,各地干部群众正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应对这场罕见的灾害。大雪中的种种场景牵动人心。 供电:超高压线上谱写生命赞歌 极端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重大影响。电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4099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已有17个省份拉闸限电。 持续降雪使武汉变成了一座“冰城”,而这里的群众正面临着11年来最严重的“电荒”。湖北正处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大幅下降。火电机组因缺煤停机。再加上恶劣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增加,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事故频发。 由于这些传统较暖地区缺少防冻准备,大雪之下,线路跳闸、高压线基塔变形倾倒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运。目前数万名电网员工日夜奋战在抗冰抢险一线,组织除雪除冰,抢修受损设施。 记者在贵州、湖南等地电力冻害现场看到的景象令人心惊:高压线上的冰层坚硬如铁、光滑如玻璃,电线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超高压变电站被冻成了“水晶宫”。雨雪交加中,电线上不仅雪霜结冰,而且下雨时边刮风边结冰。高压线除冰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导线冰冻出现的大幅度舞动将产生“共振”效应,足以拉倒几十吨重的钢塔,险情随时可能发生。此时上塔除冰,脚下的电线,实际上是条“生死线”。 26日中午1时许,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三位工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正在与1500多位同事一道,参加西电东送动脉——500千伏“复沙一线”的抢修。突然,三座铁塔相继倾倒,这三位工人从50多米高处坠下,以身殉职。 明知有危险,却不怕艰辛和牺牲,以血肉之躯抗御自然灾害。这三位英雄工人的事迹,令无数人动容。 救济: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同样让人挂心的是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时近春节,今年的“送温暖”活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要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手上。 持续大雪,造成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上万农民断水、断电,村民吃米要靠手把稻谷搓成大米,用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水井取水,生活面临缺米危机。 记者在玉屏县亚鱼乡看到,雪灾以来,全乡50多位干部蹲点10多天,24小时值班,一天也不放假。干部用肩扛着两台柴油打米机走村串户,为农民打米服务,所有干部扛着大米、肉、菜挨家挨户送,保障受困农民不挨饿受冻。 在安徽省岳西县,这几天,一辆车身上写有“民政救灾”字样的吉普车,一直在积雪结冰的路面上艰难爬行。每遇到民宅,车子就停下来,县民政领导直奔屋里,询问这户人家是否缺衣少粮。有问题,当即协调有关方面紧急解决。 截至27日11时,安徽全省受灾人口上升至600万人,2.44万人转移安置。目前有4.66万名干部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已发放雪灾救济款1740万元、救济粮252万斤。截至27日10时,湖北全省受灾人口达到1023.6万人,因灾直接死亡7人。截至1月28日10时,湖南全省已有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9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0人。江西省受灾人口已升至818万人,因灾死亡13人,有22万多人紧急转移。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7日傍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安徽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抗灾措施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 中央气象台28日18时发布的暴雪橙色警报显示,预计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湖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另外,贵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广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全国总工会:1000万元帮扶受灾职工 全国总工会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工在抗击冰雪灾害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服务,为因冰雪灾害造成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向灾区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受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救助。 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利用工会帮扶平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协助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滞留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职工和农民工做好疏导与安抚工作,确保滞留的职工和农民工不挨饿、不受冻,确保他们平安返乡。 商务部:保障市场供应不断档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房爱卿28日说,我国出现大面积降雨降雪后,市场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包括粮食、猪肉及其他副食品在内的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我们还备有紧急预案,如果恶劣天气持续下去,将组织企业利用大豆、黑豆发豆芽,或组织企业到东北、西北采购圆葱、土豆等产品,来保证市场供应。”房爱卿说。 发改委: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供应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介绍,为妥善应对近来部分地区恶劣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发展改革委近日要求各地及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春节前后鲜活农产品等重要生活物资及生产资料运输用油。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供应监测,确保重点用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成品油供应。 电监会: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影响 电监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到影响:“除非局部地区可能因雨雪灾情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电网运行受阻,从而形成停电情况,从供应和保障能力的角度看,百姓生活用电可以确保无虞。” 电监会负责人表示,针对严峻形势,电监会和电力企业已全部启动相关应急方案,全力保证对重要部门、重要场所、重要用户的供电,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电。 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科索沃战争,中国大使馆被炸,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六号升空,嫦娥一号升空.2023-08-30 14:13:413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情况图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
(1)现阶段我国买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这一分配制度。(2)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体现。这是对公民财产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问比较直接,可根据教材作答。第(2)问的解答,需要在理解党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新精神基础上,与教材相关知识实现对接。财产性收入的获得应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党的这一提法本身就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2023-08-30 14:13:471
交通事故赔偿中城镇居民的城镇居民可以获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
折叠城镇标准 城镇居民标准,是指受害人是城镇居民的, 残疾赔偿金 和 死亡赔偿金 计算标准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 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计算受害的城镇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家庭总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净收入是指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即 个人所得税 、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由于这些属于居民家庭成员必须缴纳的刚性支出,因此这部分名义收入必须予以扣除,余下的即为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用公式表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计算城镇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标准。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3.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镇居民,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既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也包括没有城镇户口但是其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期限,而且其经济收入、生活来源于城镇的人员。因此,是否属于"城镇居民"并不以或并不仅仅以户口为标志。狭义的"城镇居民",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即在城镇居住,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具有户口或户籍的人员。狭义的"城镇居民"具有城镇户口。城镇户口包括"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等 非农业户口 的人员。因此,"城镇居民"所包含的主体比"非农业人口"要广的多。 折叠农村标准 农村居民标准,是指受害人是农村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计算。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计算受害的农村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具体是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当年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交纳的各种税费、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及农村内部亲友间赠送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2.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是计算农村居民被扶养费的标准。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3.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是指具有农业户口且在农村居住、生活并以农业生产为自己生活来源的人员,即农村常住人口。农村居民仅是"农业户口"人员中的一部分人员。2023-08-30 14:13:541
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4%,转移性收入增长12.1%,经营净收入增长29.0%,财产性收入增长2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21.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7%,财产性收入增长13.0%,转移性收入增长24.4%。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上年该比值为3.23:1)。全年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2023-08-30 14:14:01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的是个人从资产和投资中获取的收益,利息、房租等,所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包括财产性收入,而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用于消费和储蓄的净收入,包括劳动所得、经营所得以及转移性收入。2023-08-30 14:14:071
衡量消费者消费水平的高低的指标是什么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 (1)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主要有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 (2)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主要有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 (3)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主要有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品的消费比例等; (4)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主要有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另外,再给你介绍下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2、国民可支配收的测算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义。①、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 生产要素净收入 + 经常性转移净收入。A生产要素收入 =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B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②、从微观统计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纯收入。3、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增加值+本环节政府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政府付出的劳动报酬+政府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政府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政府付出的财产性收入政府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支出4、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增加值+本环节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企业付出的国民收入分配劳动报酬-企业付出的生产税净额+企业收到的财产性收入-企业付出的财产性收入企业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支出其中,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社会保险付款两部分;财产性收入和生产税与政府中的分析是一样的.5、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居民增加值+本环节居民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生产税净额+本环节居民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本环节居民付出的财产性收入2023-08-30 14:14:165
近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国际性的大事件?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资料图片: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10月30日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今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 (二)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自11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不论患病与否,都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出生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居民参保后,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费用标准。(新华社记者 吕优摄) 〔事件〕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点评〕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梦想的阳光正逐渐照进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三)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 〔事件〕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 〔点评〕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 〔事件〕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点评〕国外有句谚语:私人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物权法的施行对中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课题。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将不能随意实施征收、征地等行为,一旦当事人对行政权的行使发生异议,还应当配以司法救济。物权观念的传播与普及,将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实基础。 (五)“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 〔事件〕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点评〕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随着股市从大牛市转向震荡调整,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六)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有望“住有所居” 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钥匙。目前,银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经覆盖1605户城市低保户。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资料图片) 〔事件〕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廉租房被摆在了显要位置。按照这一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点评〕廉租房被如此“高调”推出,既体现了低收入群体对“住有所居”的要求,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举措。 (七)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 〔事件〕今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物价将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国家同时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仅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级财政就增加支出48亿多元。 〔点评〕一年来,“肉价”引出的民生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视野。补贴困难群体需求,让政府的归政府;动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此轮物价上涨有其复杂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需要防止的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八)“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 〔事件〕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随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最终形成一股“劝辞风潮”。而引发这股风潮的深层原因,正是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点评〕这部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 (九)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催生“生态文明”新理念 〔事件〕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席卷了江苏无锡,罪魁祸首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经济高速成长之痛。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并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动用财税杠杆,调控“两高一资”行业,遏制资源过度开发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反弹。2023-08-30 14:14:321
财产性收入的意义有哪些
其一,让群众拥有资本收入对于当下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和谐社会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贫富分化是一只拦路虎。如果贫富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贫穷的群体改变生活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弱。如果他们只是通过简单的劳动,而不能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其他方式,那么他们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如果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转化为资本并升值,那么他们与投资人相比,财富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国民在物质生活 上逐步接近理想的状态,从而让他们在物质享受上得到更多的幸福感。这不仅需要促进国家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更要促使百姓在相互的对比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国家看重居民投资事务,创造条件让百姓参与到经济发展当中,让百姓成为各项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让他们除了劳动报酬以外,还有机会得到经济事务总成 果的分享,无疑是遏制贫富分化的途径之一。其二,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十七大提出的这个“创造条件”,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内容。有专家指出,这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证收入可以转化为财产,同时规定通过财产获得收入,只要正当就应该得到保护。其次,国家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包括市场的公平交易机制、抗风险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此外,完善相关市场的监管也是应当创造的重要条件,对投资者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也是“创造条件”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国家势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老百姓能够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赚取财产性收入。可以想象,随着国家在各个投资领域都努力创造条件,让百姓更方便地介入,那将是一个多赢的结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会从中受益。其三,从总体上看,鼓励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路,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可谓一脉相承。而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上,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有明显的意义。当人们普遍都有一定的财产性收入时,也意味着整个经济的消费结构处于比较合理的阶段。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拉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内需,而中等收入阶层的存在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相反,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国家人均GDP的增长主要反映在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上,要拉动消费谈何容易?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又谈何容易?可见,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均衡。2023-08-30 14:14:521
对财产性收入采用不同的政策安排有什么意义
增加财产性收入对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积极意义财产性收入是一种衍生财富,没有财产就不可能有财产性收入。要让更多人拥有合法的私人财产,并切实保护好他们的私人财产权,继而对财产性收入采取不同的政策,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让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农村居民获得更多财富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居民的财富积累是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为防止财产性收入产生一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避免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对待财产性收入,应有不同的政策安排。2023-08-30 14:1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