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菀的出处
2025-11-15 20:37:03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禾菀"这个词出自古代汉语,通常是指谷物或禾苗。具体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中“禾菀”二字出现在《诗经·周南·关雎》篇中,原文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这里的“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都是描写采葛、采萧、采艾的场景,其中的“葛”、“萧”、“艾”都是植物名称,这里的“禾菀”并未直接出现,但可以理解为与植物相关的概念。
因此,“禾菀”作为一个词汇,并没有固定的出处,它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通用词汇,用以泛指谷物或禾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