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主要经济指标有: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2、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扩展资料: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有:1、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2、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es)英文缩写为PPI,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3、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总额。该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一产业是指种植业与养殖业 。也就是通常讲的“大农业”。第二产业是指采掘业.制造业(工业).建筑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指标
与gdp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有哪些?
其他与GDP相关的经济指标有,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2,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3,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有采购经理指数PMI:50%为PMI荣枯分水线,50%以上表明经济扩张的信号,50%以上表明经济衰退的信号,主要分为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PMI是难得的领先型经济指标,可以提前根据PMI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另外,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为了衡量经济系统的产出,有时候还会使用实物指标,比如年发电量、钢铁产量、粮食产量等。这些才是经济系统实实在在的产出,构成社会消费的对象和物质基础。相比之下,美国玩的是虚拟经济,工业制造价值占GDP的比重大约12%左右,绝大部分经济内容都是服务业创造的,比如股票、债券等。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最后,一个经济系统的存在和运转,总会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经济指标就是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的指示。构造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经济研究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否则,仅仅依靠直接的观察,我们可能无法控制和理解这些复杂的经济活动。所以,微观的会计和统计工作就构成经济活动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各类经济指标的编制、计算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些指标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经济系统运行的描述体系。读懂和理解这些经济指标就成为我们理解经济的重要工具。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
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有:1.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2.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es)英文缩写为PPI,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3.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总额。该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一产业是指种植业与养殖业 。也就是通常讲的“大农业”。第二产业是指采掘业.制造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5.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ocial Retail Goods)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其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料。7.货币存量或者说流通量。M0=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出现通货膨胀;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出现资产泡沫。8.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9. 投机性短期资本,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热钱(Hot Money)或不明资金,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常自有贬值倾向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10.外商直接投资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11.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或逆差。在一定的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12.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美国经济指标:ISM指数是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重要数据,对反映美国经济繁荣度及美元走势均有重要影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InstituteforSupply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该组织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目前拥有会员45000多名、179个分会,是全美最受尊崇的专业团体之一。ISM指数分为制造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两项。ISM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由一系列分项指数组成,其中以采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该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ISM供应管理协会非制造业指数反映的是美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上水平时,表明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价格上升,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扩张状态;反之,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下水平时,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收缩状态。
哪些经济指标可以判断经济衰退,复苏,繁荣,滞胀
从目前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起码已具备以下两点: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持续期至少在半年以上。由此可以判断:通货紧缩迹象非常明显。 近段时期我国CPI(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从宏观层面上看,今年前5个月由于需求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仍然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前5月均大幅走低,1到5月份分别为-6.3%、-5.4%、-4.9%、-4.4%和-3.8%,累计同比下跌5.0个百分点,无论批发还是零售,产业上游价格还是下游价格,一、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价格走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CPI的实际走势也完全支持我们这一判断,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在3月份又开始掉头向下,达到-0.8%,4月份更是达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1.3%,创下1999年8月以来单月最大降幅,5月份是-1.1%,预计今年未来几月CPI仍会延续颓势。商品零售价格也持续低位运行,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6%,而1-5月份CPI则整体降低0.8个百分点,通货紧缩现象有逐步加剧的趋势。 消费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对市场利率构成一种下行的压力,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平均利率来看,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平均利率逐月走低,1-5月分别为2.37%、2.27%、2.22%、2.16%和2.12%,1-5月平均为2.24%,比去年同期的2.57%低了0.33个百分点,由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是大宗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集体竞价的结果,其利率走势基本上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并且是其他各类市场化利率形成的基础和参照,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今年以来的逐月走低预示着市场对利率有一种内在的下调要求,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决策层的注意。中国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经济体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股市低迷及货币流通性严重不足、产业的重复建设、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等都是造成目前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从发展趋势看,通货紧缩现象恐怕短时期内没有治愈的希望。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迎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低利率时代”。 我国的通货紧缩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但其根源也在于长期以来实行的高积累政策,而高积累的背后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佳和投资效率差,在长期的高积累政策下,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受到压抑,但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一直被过于旺盛的投资需求所掩盖。消费不足导致中国的生产过剩时代过早到来,过剩又导致企业效益下滑进而导致投资急剧萎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显现出来并引发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决定了这一压力将是中国经济今后的一个长期矛盾,因此需要将短期的刺激政策与中期改革目标和长期增长目标协调起来,着眼于提高增长质量和投资效率从而改变高积累政策。 应当指出的是,货币紧缩并非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的紧缩更多表现为“流动性陷阱”的特点,“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下降到某一低点,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进一步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加的现象。日本经济明显符合“流动性陷阱”的大多数特点,日本1999年三季度的隔夜拆借存款利率只有0.02%,而一些短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仅为0.055%。我国在今年春节第8次降息后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也与日本相似,今年1月份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平均利率逐月走低。而随着央行第八次降息的付诸实施,场外资金不断涌入国债市场,国债市场的价格节节上扬,内在收益率不断创出新低,其中以长期国债的表现尤为明显。最近数据显示,在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中,20年期国债010011券内在收益率已降至2.89%,15年期国债010004年收益率也仅为2.79%。虽然交易所市场的20年期长期国债0107券的收益率稍高,为3.3%左右,但如果考虑回购因素,则这只券种收益率应该还会有所下降。四月份物价指数公布后,当日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放量上涨,新老券种价格的收益率全线下降,大都跌破了2.5%的防线,可见我国经济也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成为引发通货紧缩的又一重要原因。
“六稳”措施齐发力 经济指标超预期
中国经济怎么样?上市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之一。截至目前,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与2018年年报频频爆雷的惨淡情况相比,一季报不少公司盈利增速出现了快速反弹,部分细分领域表现出高景气。在当前仍然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下,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其实上市公司只是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的缩影。今年以来,“六稳”措施全面发力,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部分指标表现十分亮眼。从这些指标当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应对内外部冲击的韧性十足。部分经济指标表现超预期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1.3万亿元,超过2005年全年GDP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4%,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一季度工业和消费数据也均好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认为,这体现出随着各类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实现超预期企稳。虽然仍面临结构性压力,经济二三季度将进一步企稳。近期,部分4月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则持续四个月处于较高扩张区间。作为观察经济的先行指标,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经济运行向好。比如,4月份CPI的增幅基本符合甚至略低于预期,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报告均指出,高通胀预期缓和,CPI增速年内突破3%概率不大,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从外贸来看,考虑到前期抢出口因素消退,4月出口增速符合预期的回落,但进口的修复速度却超出市场预期。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记者表示,数据体现国内需求短期有所企稳,进口增速快速回升,这得益于逆周期调控政策不断发力。企业部门方面,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同样取得超预期的开门红。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一季度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万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4265亿元,同比增长13.1%。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认为,央企利润保持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综合性改革工作的推动。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提高增量、聚焦实业、突出主业上下功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得到加强。上市公司方面,今年一季度六成公司实现了利润正增长。其中畜牧业、基建业、5G产业链、证券业等相关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突出。综合分析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向好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带动。中小企业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生产指数为51.2%,已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4月份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连续两个月缩小。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表示,这表明相关行业企业利润空间有所改善。减税降费及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效果超预期减税降费与基建并举是今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着力点。刘晓光认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比如财政支出增速进一步加快,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大幅增长15%,比去年全年增速大幅提高6.3个百分点。一季度财政赤字规模达到4973亿元,为历年同期的较高水平;同时,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55.9%,政府性基金赤字4581亿元;两项赤字合计为9554亿元,接近万亿元规模。4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上个月又提升了0.5个百分点。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前四个月财政支出的着力点主要覆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出现“基建领头,科技跟上”的特征。从4月份数据来看,基建类支出结构性回落,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仍保持高速增长,交通运输类支出增速有所回落。同时,科技类支出开始发力。4月科学技术类财政支出同比增长达78%。财政支出的投入带动相关行业投资积极性提升。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4%和19.3%;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9%,比全部投资快10.6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0.2个百分点。地方债发行进度也大大快于去年。截至4月底,各地已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333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2940亿元,占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的93%,占全年债务限额的42%。财政部近期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提前下达新增债券额度的发行,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据悉,这些资金将被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这将对稳投资、促消费发挥积极作用。刘晓光预计,今年二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增速有望回升至6%左右。此外,减税降费刺激生产消费的作用也正在累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计划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并进一步推动结构性减税。在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海信集团、三一重工、特变电工、中建一局、中通快递、顺丰控股、中国铁建、江淮汽车等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税费变化情况发了言,普遍认为今年国家减税降费力度超出预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企业负担显著减轻,带动投资与研发投入增加和就业扩大。苏剑认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培育国内市场必须要扩大消费需求,而其前提是收入增长。对个人出台各种专项税抵扣政策,相当于间接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个人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起到促进作用。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全国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651亿元,同比增长5.3%,相比一季度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受个税减税政策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9%。今年以来稳定的就业形势和平稳增长的居民收入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刘晓光说,减税降费系列改革举措既有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导向,又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振总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消费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减税降费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同比增长16.1%。市场主体信心修复速度超预期2019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和社融数据大幅优于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环境带动了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的修复。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指出,目前实体经济融资状况较2018年有明显改善。今年1~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9.54万亿元,同比多1.93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速与GDP名义增速基本匹配。除了社融规模增速,市场主体信心的超预期修复还可以从贷款结构中窥见一二。央行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为68.6%,比前三个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据张文红介绍,从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实际投向看,工业、基础设施业、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金融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大。在资金需求端,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透露,从央行了解的情况看,信贷需求还比较强。总体来看,稳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信用收缩风险明显缓解,市场信心提振,社会预期逆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企业对市场发展继续保持乐观态度。数据显示,4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已连续3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这表明我国着力加强法治建设、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对外开放等举措,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以下经济指标中,属于先行性指标的有( )。
【答案】B、C【答案解析】先行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如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消费者预期、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投资规模等。A项属于同步性指标,D项属于滞后性指标。
下列经济指标属于先行性指标的有()。
正确答案为:A,B,D选项答案解析:先行性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如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消费者预期、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投资规模等。GDP属于同步性指标。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
以下哪个经济指标是进行经济周期分析的先行指标
◆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1.经济指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 (1) 先行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它们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 (2) 同步指标如: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它们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3) 滞后指标 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 2.计量经济模型。它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授关系。 (1) 经济变量 (2) 参数 (3) 随机误差 3.概率预测它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推测未来。广泛搜集经济领域的历史和现时的资料是开展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善于处理和运用资料又是概率预测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1. 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 行业因素:行业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市场技术因素: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操作,股票市场规律,证券管理部门的管制行为。 (5) 社会心理因素 (6) 市场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2.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上帐); b. 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下跌); c. 宏观控制下的GDP减速增长(平稳渐升); d. 转折性的GDP变动(由下跌转为上升); (2)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3)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b. 通货膨胀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但经济处于景气阶段,股价也会持续上升; c.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3. 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1)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政策主要是发"相机抉择"的作用.它分为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这些都能刺激股价上涨.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单纯使用松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上涨;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单纯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以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政策,压缩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下跌;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如果支出总量效应大于税收效应,证券价格将上涨;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也可搭配运用"松""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支出的紧缩效应大于减少税收的刺激效应,对证券价格不利. (2)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在通货膨胀时,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2.再贴现政策.它主要着重于短期政策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 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 (3)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将使负债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将吸引资金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4)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a.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将受损。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市场价格将下跌。 c.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d.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市场价格将下跌;在同时回购国债时,国债市场价格将上扬。
下列属于经济指标中的先行性指标的包括( )。①利率水平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货币供给④消费者预期
【答案】:D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经济指标分为三类:第一,先行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如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消费者预期、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投资规模等。第二,同步性指标。这类指标的变化基本上与总体经济活动的转变同步,如个人收入、企业工资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销售额等。第三,滞后性指标。这类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如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等。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债务政策、税收政策、利率与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经济指标先行指标有哪些
经济指标先行指标有哪些?相关内容如下:经济先行指标是指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先看金融类,包括利率水平、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我们会相对熟悉些,详细可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举个例子,今年我国多次下调利率,就是下调的存贷款利率,随着存贷利率下调,市场中的资金成本就会下降,长期来看对股市、经济复苏是利好的。与我国降息相反,美联储通过不断加息来应对高通胀,年内已经加了5次,累计300个基点。(资料来源:新华社)但美国加的不是存贷款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也叫美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当然不管是存贷款利率,还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出现变动都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说到货币供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三兄弟,流通货币M0、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国内市场较为关注M1与M2两者的增速,经常把M1-M2增速剪刀差当做判断信用和经济的先行指标。当剪刀差扩大,即M1增速大于M2时,说明活钱增多,消费需求旺盛,此时股市容易有机会,反之亦然。除了货币三兄弟,社融数据也是货币供应先行指标,它与M2有一部分重合(人民币贷款),主要反应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社融数据改善一般表示实体经济复苏。同时“M2-社融”剪刀差也可以用来预测经济情况,当剪刀差不断扩大,往往反映出银行里的钱很难传导至实体。上面这几个指标,我们在央行每月数据发布时可以保持关注,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到股市、债市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