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缺陷?
牙买加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代崩溃后沿用至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IMF原组织机构和职能也得以续存。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准则与规范却支离破碎。因此现存国际货币体系被人们戏称为“无体系的体系”,规则弱化导致重重矛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凸现。 国际货币体系具体内容 (1)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 (2)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 (3)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单独浮动、联合浮动、盯住浮动制、管理浮动制。 (4)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汇率调节、利率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预和贷款调节。 优点 (1)国际储备多元化:摆脱对单一货币依赖,货币供应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并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2)浮动汇率制在灵敏反应各国经济动态的基础上是相对经济的调节。 国际货币体系(3)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各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避免了布雷顿体系下调节失灵的尴尬。 缺点:(1)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不稳定、管理调节复杂性强、难度高。 (2)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体系的动荡和混乱,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汇率变化难以预测也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 (3)调解机制多样化不能根本上改变国际收支失衡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几次干预失败就是例证。
我国"货币制度"都有哪些?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2、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4、人民币的发行保证:商品物资;信用保证(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黄金外汇储备.5、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6、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地区货币: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地区性货币制度:1、伴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实现一国两制, 我国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一国三币”的特有历史现象。2、“一国三币”的情况会不会导致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究其根本,“一国三币”是与一国两制联系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货币现象,它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所以不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扩展资料:制度发展: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典型的货币制度包括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等内容。货币制度也指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各国为了解决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中国际支付手段、国际储备资产等国际货币问题的需要,对于涉及国际货币流通各个方面;包括货币的兑换与汇率制定、国际收支调节、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经过协商谈判调节确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规制、办法、机构,形成国际货币体系。最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和各国国内货币制度的现实情况自发形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有哪些
国际货币有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奥地利先令、港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等等。拓展资料:国际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一、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1、各国的货币之间比价的确定,以及汇率确定原则,货币的波动界限和需要调整的幅度等; 2、国家的货币之间相互的兑换性以及对国际收支所采取的措施,如我国的货币能否对外兑换,或者需不需要对外限制支付等;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供应方式; 4、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包括逆差国和顺差国承担的责任; 5、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协调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是黄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黄金在国际上不管是支付方式还是结算方式都是统一的,因此形成了国际金本位制。二、设置国际货币目标:保障国家贸易、世界经济的稳定、有序地发展,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三、国际货币作用:建立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利手段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四、国际优势:这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货币制度,表现为该体系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黄金以及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以及各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因而对汇率稳定、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五、劣势:该货币制度过于依赖黄金,而现实中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无法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对黄金的需求,简言之,黄金不够用了。再加上各国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造成黄金储备分布的极端不平衡。于是银行券的发行日益增多,黄金的兑换日益困难。六、世界五大货币:1、 美元,是美国的法定货币,缩写为USD,符号为$;2、 欧元,是欧盟十九个国家的法定货币,缩写为EUR,符号为_; 3、 英镑,是英国的法定货币,缩写为GBP,符号为£; 4、 日元,是日本的法定货币,缩写为JPY,符号为_; 5、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缩写为CNY,符号为¥。
简述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一)国际支付原则 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 (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各国政府用什么方式弥补国际收支缺口 (三)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 用什么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具体内容 1、确定世界及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2、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或建立有关协调和监督机构。 3、确定资金融通机制。 4、确定主导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5、确定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及履约束机制。
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各是什么?求定义
国际货币制度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主要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InternationalCurrencySystem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如何看待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强势地位
四个方面正面影响: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3、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4、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三方面的负面影响: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为什么美元是国际货币?
一、美元为什么成为世界流通货币 一国的信用货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条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发行这种信用货币的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或统治的地位。只有当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易、金融联系时,它的信用货币才会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并顺利地被接受。 ②这种信用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而由于任何信用货币本身都是没有价值的,要保持其稳定性,就必须与黄金发生联系,即能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汇价兑换成黄金。因此,有关国家必须具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 ③某个国家的货币虽然可以在彼此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之间充当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取得储备货币的资格,还要得到所有国家的确认,这就必须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如果上述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不能再当作世界货币来发挥作用。因此,与黄金不同,一国的信用货币当作世界货币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是包含着矛盾和危机的。 显然,美元具备以上3点! 二、国际间为什么结算不用黄金 黄金作为国际结算中最终的清偿手段和最可靠的储备资产的作用,仍然不是任何信用货币所能取代的。所以,黄金最终仍然在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但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地位,所以,他也是可以作为国际间结算的。 三、作为世界货币的时间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确定以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储备货币,而美国则承担义务,将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这样,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70%以上黄金储备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工具。这就是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四、其他 狗日的美帝国,确实从中间占了不少便宜,特别是获得巨额的铸币税和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其强大的经济后盾,不是别的国家能够替代的,就像人人都想当国家主席,但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所以人民币一直想挑战美元地位,美国就给咱中国制造麻烦。希望人民币有一天能够替代美元!你我生活就富裕了! 参考:货币战争美国今天的美元霸权全球地位的获得,和国际货币体系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有关: 1、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二战结束,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精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建立起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使之成为支撑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美国的美元霸权全球地位,是如何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的建立获得利益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以美国自身的利益、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大国竞争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美国为达到此目的的背景和手段——美元全球霸权的确立,它绝不是天意而为的,而是几代美国总统近百年精心谋略和布局的结果。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经济规模,早在19世纪未己经超越大英帝国了。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接近全球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美国的不平等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国。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仍然是英、法两国,美国是参与者,但不是国际秩序的决定者。当时国际货币体系是以英镑和法郎为主的,其中英镑承担着类似于今天美元的角色。法郎相当于今天的欧元或日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国力元气大伤。所以在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英镑、法郎、美元、马克、日元,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但是此时,美元仍然未能动摇英镑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等了4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韬光养晦实在不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是战败国,国民经济破坏殆尽。英国、法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 1943年,当年英镑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凭借自己的黄金储备的优势,以及英、法两国战后必然的衰落,建立起有利于美国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最终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就成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深思熟虑并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精心设计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了。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有: 1、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定价格,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 671克黄金,以黄金为价值基础,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即美元黄金本位制。 2、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把美元的含金量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可按各国货币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之比来确定,这称为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即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的汇率,间接与黄金建立联系,进而决定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 4、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国际收支。如果会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取得贷款来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的4 种手段,美国以它的经济实力+黄金储备为国家信用并作为美元信用的基础,使美元有了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的信心,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硬通货地位,并逐渐的排挤英镑成为新的外汇储备货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过程)。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国也正式取代大英帝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二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2、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崩溃,美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黄金的生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难道不是美元的噩耗吗?不是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成为美国衰落的象征吗?为什么说美元反而获得了利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呢? 1961年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这场长达14年的战争使美国筋疲力尽,使它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美国政|府被迫开始大量发行美元来弥补这些财政赤字。到1968年,美国官方储备的黄金大幅减少,由1945年有7亿盎司(21770吨)下降到2.96亿盎司(约合9200吨)。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仅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15.5% 当美国储备的黄金大量减少AVS美国发行的美元大量增多,市场就会产生美元即将大幅贬值而金价将会上涨的预期,于是促使欧洲各国纷纷抛出美元,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这时美元危机就产生了。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的来临,尽管美国尝试用黄金价格的双轨制试图解决危机,但是8月金融市场上盛传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大量美元兑换美国政|府所储备黄金的消息,让美国更深地感受到:必须要尽快为美元寻找到更适合发展的出路,避免类似的危机严重威胁美元的生命和美国的金融安全。 那么,美国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让那个成立有26年的历史,并由美国一手缔造为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结束,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代经济史上那精彩的一幕: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8月15日,采取了强硬措施。首先,他宣布从此以后美国将不再自动地向外国中央银行出售黄金挽回美元,(美国政|府说不挂钩就不挂钩了,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反对这种只有美国收益的无耻的耍赖手段),从而结束了美国黄金不断外流的局面。这个措施实际上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仅存的一点联系。其次,他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直到美国的贸易伙伴同意其货币对美元升值为止。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正式解体! 美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的阴谋今天已经得逞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即开始疯狂的印刷美元(买全世界的资源都是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并用美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美元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保证其含有“价值”。美元已经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繁殖的妖怪货币,并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 美国今天的美元霸权全球地位的获得,和国际货币体系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有关: 1、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二战结束,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精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建立起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使之成为支撑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美国的美元霸权全球地位,是如何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的建立获得利益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以美国自身的利益、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大国竞争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美国为达到此目的的背景和手段——美元全球霸权的确立,它绝不是天意而为的,而是几代美国总统近百年精心谋略和布局的结果。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经济规模,早在19世纪未己经超越大英帝国了。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接近全球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美国的不平等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国。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仍然是英、法两国,美国是参与者,但不是国际秩序的决定者。当时国际货币体系是以英镑和法郎为主的,其中英镑承担着类似于今天美元的角色。法郎相当于今天的欧元或日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国力元气大伤。所以在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英镑、法郎、美元、马克、日元,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但是此时,美元仍然未能动摇英镑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等了4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韬光养晦实在不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是战败国,国民经济破坏殆尽。英国、法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 1943年,当年英镑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凭借自己的黄金储备的优势,以及英、法两国战后必然的衰落,建立起有利于美国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最终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就成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深思熟虑并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精心设计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了。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有: 1、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定价格,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 671克黄金,以黄金为价值基础,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即美元黄金本位制。 2、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把美元的含金量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可按各国货币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之比来确定,这称为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即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的汇率,间接与黄金建立联系,进而决定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 4、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国际收支。如果会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取得贷款来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的4 种手段,美国以它的经济实力+黄金储备为国家信用并作为美元信用的基础,使美元有了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的信心,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硬通货地位,并逐渐的排挤英镑成为新的外汇储备货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过程)。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国也正式取代大英帝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二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2、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崩溃,美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黄金的生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难道不是美元的噩耗吗?不是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成为美国衰落的象征吗?为什么说美元反而获得了利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呢? 1961年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这场长达14年的战争使美国筋疲力尽,使它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美国政|府被迫开始大量发行美元来弥补这些财政赤字。到1968年,美国官方储备的黄金大幅减少,由1945年有7亿盎司(21770吨)下降到2.96亿盎司(约合9200吨)。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仅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15.5% 当美国储备的黄金大量减少AVS美国发行的美元大量增多,市场就会产生美元即将大幅贬值而金价将会上涨的预期,于是促使欧洲各国纷纷抛出美元,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这时美元危机就产生了。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的来临,尽管美国尝试用黄金价格的双轨制试图解决危机,但是8月金融市场上盛传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大量美元兑换美国政|府所储备黄金的消息,让美国更深地感受到:必须要尽快为美元寻找到更适合发展的出路,避免类似的危机严重威胁美元的生命和美国的金融安全。 那么,美国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让那个成立有26年的历史,并由美国一手缔造为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结束,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代经济史上那精彩的一幕: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8月15日,采取了强硬措施。首先,他宣布从此以后美国将不再自动地向外国中央银行出售黄金挽回美元,(美国政|府说不挂钩就不挂钩了,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反对这种只有美国收益的无耻的耍赖手段),从而结束了美国黄金不断外流的局面。这个措施实际上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仅存的一点联系。其次,他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直到美国的贸易伙伴同意其货币对美元升值为止。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正式解体! 美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的阴谋今天已经得逞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即开始疯狂的印刷美元(买全世界的资源都是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并用美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美元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保证其含有“价值”。美元已经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繁殖的妖怪货币,并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 更多详情参考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7112423425647/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71124251223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国所采用汇率制度的主要划分有那些?
交易家认为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3、浮动汇率制度下面是详细的!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金融】详述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规定一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享有无限法偿能力;规定白银铸币的重量、成色、形状及货币单位;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盛行于16世纪,中国从宋代开始,铜银并行,直到1933年国民党时期才施行银本位制,但不久就废止了。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17世纪中期始于英国,随后流行于欧洲。根据金币和银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平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其价值比例由市场决定,国家不予规定。缺点:经常造成流通的混乱。双本位制:由国家规定两种金属货币的比率,按法定比率 流通。两种货币都是无限法偿货币,可以自由铸造。 缺点:劣币充斥市场,良币退出流通。——劣币驱逐良币或格雷欣法则。跛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同为本位币,并由国家规定固定的比率,并规定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演化为金币的代符号。是事实上的金本位制。三、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9世纪中叶到一战前夕):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国家规定黄金为货币金属,金属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主要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货币发行受联系汇率影响和牵制。四、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突破了因币材不足造成的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并节约了贵金属。它具有以下特点: 不兑换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由现金和存款通货构成;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也不以金银做担保,因而发行数量不受金银的储备数量限制,而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对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领域,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包含以下内容:(1)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
欧元的诞生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挑战?
欧元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能力的挑战从历史上看,IMF在协调其成员国缓解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救援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促进其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但在特别提款权问题、南北货币关系问题、以及IMF的贷款条件等问题上,其协调能力却引人质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欧洲货币联盟作为同样的跨主权国家的国际货币机构,尽管它也将面临许多困难,但在保证欧元稳定方面将发挥出更完善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在货币问题上以一个声音说话的欧洲,将会代替原发达国家内部美、日、德三极上德国的位置,并将大大增强这一极的力量,从而使IMF在协调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立场的问题上难度更大。2、对国际储备体系的挑战现有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可以概括为美元主导下的美元、日元、马克、SDRs及其他硬货币并存的体系。欧元的产生与运作,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SDRs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疑将带来严峻的挑战。从经济实力来看,统一货币后的欧盟国家GDP在1996年占经合组织的38.3%,而美国只占32.5%,日本则占20.5%。因此,以这种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欧元,在一定时期内有望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挤占美元所占的一部分份额,并可能在中长期内动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未来国际储备体系中非对称三级(美、欧两极强,日本一极弱)的局面。同欧元一样,SDRs也是一种国际清偿力,但SDRs天生就有缺陷。同样作为信用货币,欧元却在天然禀赋上优于SDRs。这是因为:①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角度考察,虽然作为篮子货币的SDRs的价值也很稳定,但从作为信用货币其价值所必须依靠的信用源泉来讲,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作用,显然要比IMF在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上的作用大得多。②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角度考察,在非官方结算之中,SDRs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欧元则不一样,它不但可作非官方结算货币,而且还可作区域内统一的流通货币,可以预见,欧元被非官方欢迎的程度将是SDRs无法比拟的。也可以预见,至今未达到在其创立之初所设想的成为世界主要清偿力目标的SDRs,在欧元的挑战之下将会更加暴露出其内在缺陷性,从而动摇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3、挑战目前的所谓“非体系”,为世界货币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国际政策协调艰难,是目前牙买加体系之所以被称为“非体系”的重要原因。欧元将以其汇率稳定、跨国界的协调及统一的中央银行对这一“非体系”直接提出挑战。并且统一的欧元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用于非官方结算的跨国界信用本位货币的一种创造,它的诞生及其后的发展,将为未来统一世界货币的创造提供宝贵的经验,也将为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货币一体化起到示范作用。许多学者已经预言,世界货币最终的统一将建立在几大区域性国际货币基础之上,并在广泛的国际协调上与制度框架内执行其世界货币的职能。我们认为,未来IMF货币的改革进程将和区域内国际货币-体化发展进程相交织,并最终创造出一种完善的世界货币。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这或许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趋势。扩展资料:欧元的特点: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启动,并于2002年6月30日之后成为欧洲货币联盟范围内唯一合法通货的欧元,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跨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本位货币。其信用将来自于人们对欧洲货币联盟内高效率的协调能力、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所赋予的信心。(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离造成欧元的缺陷。一国范围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有矛盾情形的,该矛盾对于具有第一个特点的欧元来讲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其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与分离的各国主权政府之间,并不能保证在必要时能够完全协调一致。因此分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能从内部动摇欧元的生命所在——币值稳定。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
国际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直至1976年1月,经过激烈争论,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二、牙买加体系的运行 1、储备货币多元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西德马克(现德国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ECU也被欧元所取代,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2、汇率安排多样化。 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采取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去权衡得失利弊。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主要包括: (1)运用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国往往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资本项目逆差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时,往往会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2)运用汇率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目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跌、外贸竞争力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济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目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实际经济运行中,汇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以及“J曲线效应”的制约,其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3)国际融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IMF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IMF的贷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4)加强国际协调。 这主要体现在:①以IMF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②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的作用。西方七国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1)多元化的储备结构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 (2)多样化的汇率安排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经济,为作国维持经济发展与稳定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同时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多种渠道并行,使国际收起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 2、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问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一个良好运作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1)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调节机制,纠正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这要求: ——全部调节损失最小 ——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调节责任 2)国际储备的供应要在国际控制之下,随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相应增 加; 3) 拥有稳定的国际货币发行基础,对国际储备货币具有信心。
世界通用货币有哪些?
世界通用货币除了美元、欧元、日元之外,还有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加元、墨西哥比索、人民币和新西兰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人民币也能够为国际货币体系增加一个币值稳定、汇兑方便的国际货币。扩展资料2013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人民币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远远高于三年前的340亿美元,这使人民币成为全球外汇市场中第九大活跃的交易币种。在2013年的调查中,人民币在所有交易币种中占比2.2%;在2010年的调查中,人民币在所有交易币种中占比0.9%;2007年的调查中,人民币占比0.5%。2016年10月,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此后,SDR价值是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5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这体现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上升,也是对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回应。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币成全球第九大交易货币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币已备国际化条件 世界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欧元的启动,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的建议。日前,有些国家已付诸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欧元等货币比重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3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比重已经降至十年以来最低水平的62.8%,而欧元所占比重则创下历史新高的27%。这表明在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的状况下,各国央行已经开始了货币储备多元化的进程。 9月20日,伊朗政府宣布,该国将使用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伊朗中央银行已经调整了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大幅减少了美元资产。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也纷纷表示,减少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 另外,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也遭到“脱钩”的挑战。拉丁美洲左翼联盟“玻利瓦尔美洲国家联盟”的九个成员国10月16日在玻利维亚开会,同意创立地区货币“苏克雷”,作区内贸易之用,从而逐渐减少使用美元。 为推动我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中国率先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近日在中俄经济贸易对话中,双方还讨论扩大贸易结算中本国货币的使用份额。 “弱”美元的背后推手 尽管美国财长多次强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美元下行已令美元地位遭遇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避险需求”减弱、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及美国“双赤字”问题,都制约美元走强。更需注意的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为稳定经济注入的大量资金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其造成的宽松政策缺乏有效退出机制,目前正成为美元贬值的背后推手。 套利交易也严重打击美元,加大其贬值压力。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指出,从全球资金流动角度来看,危机之后,部分短期国际资本将撤离美国国债市场,重新流入风险资产市场。美元套利交易的勃兴,自然加大美元贬值的压力。 不过从维护美元世界储备地位和维持美元购买力的角度考虑,美元持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不大。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大幅贬值对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异于毁灭性打击,但是趋势性、有节奏、小幅的贬值既能达到削减真实债务的目的,又保持了美元自我调整的主动性,实现了美国“经济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多极货币与美元的博弈 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都纷纷表示,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迟早要在货币层面上得以体现,多极化的世界不能建立在单一国际货币的基础上,未来将有更多货币成为美元的替代选择。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嬗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某种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稳定的币值、较低的交易费用和较高的透明度。眼下除了美元,没有更为切实的主导性货币选择。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协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认为,美元短期价格波折是一种策略和技术运用,并不代表美元投资长期价值的消失。美国式金融危机将强化美元主导货币地位,美元一直独霸趋势将难以改变,并将继续持续。美元危机论将滞后发生,并非短期或中期来临。未来10-20年的美元市场机制、份额比例以及作用影响难以根本消除和替代。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包括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包括:建立汇率机制,稳定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维持国际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行监督和协调国际货币金融事务
国际货币体系是否合理
周小川的一些思路供你参考: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理论上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当一国货币成为全世界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后,该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是无效的,因为多数国家货币都以该国货币为参照。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不仅储备货币的使用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发行国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价。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1、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张虽然由来以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上世纪四十年代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的设想,遗憾的是未能实施,而其后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显示凯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远见。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于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下称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 2、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做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三、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更是人类的大胆设想,并需要各国政治家拿出超凡的远见和勇气。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 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同时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这需要各成员国政治上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应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 SDR的使用范围需要拓宽,从而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 ●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SDR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不仅有利于加强SDR的作用,也能有效减少因使用主权储备货币计价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积极推动创立SDR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基金组织正在研究SDR计值的有价证券,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SDR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以作为其发行准备。 四、由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1、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并提供合理的回报率吸引各国参与,将比各国的分散使用、各自为战更能有效地发挥储备资金的作用,对投机和市场恐慌起到更强的威慑与稳定效果。对于参与各国而言,也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储备,节省资金用于发展和增长。基金组织成员众多,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以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为职责,并能对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监督的国际机构,具备相应的专业特长,由其管理成员国储备具有天然的优势。 2、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储备,也将是推动SDR作为储备货币发挥更大作用的有力手段。基金组织可考虑按市场化模式形成开放式基金,将成员国以现有储备货币积累的储备集中管理,设定以SDR计值的基金单位,允许各投资者使用现有储备货币自由认购,需要时再赎回所需的储备货币,既推动了SDR 计值资产的发展,也部分实现了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甚至可以作为增加SDR发行、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的基础。
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应答时间:2021-12-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为什么要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所确立的布雷德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之所以会确定美元的中心地位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的强国地位,经济实力远超遭遇二战的英国(布雷德森林体系之前,英镑是国际结算货币)。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元是世界各国的结算货币,各国都需要储备大量美元来保持贸易的正常进行,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因此美元大量外流美国,美联储只能印制更多。而美国也由于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进口大于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美元走弱。美元走弱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的价值,因此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计划对抗美国,迫使美国在1973年放开汇率管制,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从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布雷德森林体系的产生到结束,验证了特里芬难题。国际结算货币必须具备很高的信用和保值能力,国际收支应该出于顺差,这个条件与美国的逆差相矛盾。
国际货币体系需要什么改革方案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当前以浮动汇率和多元化储备货币为核心的牙买加体系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总的来看,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派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主张要抓住机遇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派认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阶段还不存在能够颠覆或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主张维系现行体系;中国学者则提倡大力发挥人民币的作用。就我个人看来,尽管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但从短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不会也不应发生根本的变革。 首先,国际体系的改革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与经济霸权力量的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是分不开的,而现阶段尽管美国霸权在衰落,但欧洲、日本等最接近美国实力的力量也在衰落,所以不存在能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势力,美元霸权仍将存在;2、成本因素阻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只有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收益大于改革的成本时,改革才会发生。对美国来说,维持现存货币体系利大于弊;对其他国家来说,一方面没有改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冒改革的风险,所以改革时机尚不成熟; 其次,目前仍未构建出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当前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回归“金本位制”,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无法避免金本位制的固有缺陷:全球经济增长是无限的,而任何事物资产充当货币本位(如黄金)都会因量的固定而稀缺,,无法维持世界经济不断上涨而对货币不断增加的需求,最终将走向崩溃;2、“调整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仿效原体系中的双挂钩制度,但将美元转换为多个国家的货币,及选出几种国家货币,让它们共同维持与黄金的比价,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选择盯住其中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这种想法貌似合理,既保留了固定汇率制的稳定又避免了美国一国承担汇率稳定的责任。实际上其可行性仍较低:首先,美国必然不愿失去美元的霸主地位,其次,它仍未能解决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缺陷。只要以主权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都难免“特里芬困境”,都会走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局,只是时间长短而已;3、建立超主权货币,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可以说是超主权货币的雏形用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不过作用不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指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实际上建立一个超主权货币至少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是不现实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来发行这种“超主权国家货币”,从目前来看,发行特别提款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具备这种公信力,因为在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超脱于各国利益至上的组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寄希望于有这个组织发行超主权货币是不可行的;4、完全的浮动汇率制。这一制度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在这样的汇率制度下,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是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其次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帮助减缓外部冲击;再次,一国也不需要为了随时调整国际收支平衡而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这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其次,汇率的自由浮动就给人们进行投机活动带来了可能;再次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当前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都难以跨越两个“悖论”:一是三元悖论,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与独立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二;二是特里芬困境即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结算和主要储备货币的体系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也就是说目前所能涉及的国际货币体系总是存在缺陷,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代价,所以根本的是选择代价最小的方案。 总之,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加上改革的成本过高以及目前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所以短期内在目前的国际体系下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国际体系的缺陷如多边汇率体系的不稳定、汇率制度的不均衡、、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对称、IMF的功能缺陷及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等将不断扩大,维护现有货币体系的成本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势必将走向改革。另外关于人民币国家化问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为人民币国家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硬通货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信用保证,而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需要人民币国际化。去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挂牌上市,揭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
当今世界金融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组成。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初建之时,美国的经济实力,无论是以GDP还是进出口贸易或者以黄金(207,0.88,0.43%)储备等指标衡量,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从而奠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和霸权地位。然而,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在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但美元依然占据着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和霸权地位。这种垄断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美联储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中,货币政策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单一的,即物价稳定,而美联储仍实行多目标制,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等。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周期性特征,美联储货币政策也是周期性地放松和收紧,导致美元周期性地贬值和升值,而在每一轮美元升贬的周期中,总会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解决又离不开始作俑者。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向全球13家中央银行提供大量美元流动性,扮演了全球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俨然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第二,现行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体系由少数国家(G7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既与当前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又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行为的制衡机制,造成现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决策难以反映大多数成员的利益。以IMF为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其二,过多地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监督,而对重要发达国家的监督缺乏有效性,所以不能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和有效应对。这种歧视性的监督也导致了IMF与少数成员国之间一定程度的对立关系。其三,因其决策受少数大国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资源和融资手段,故不能扮演国际最终贷款人角色,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缺少最后的保障——全球最终贷款人。第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缺失,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混业经营客观上需要全球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机构,以防止监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业一向被认为是一国经济的命脉,金融监管权力又是各国经济和金融主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实中对金融业的监管都是由母国自主监管来进行,尚未建立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论坛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担当全球监管者的重任。
国际的4种通用货币是哪四种
国际通用货币不止4种,所谓的国际货币指的是国际储备货币分别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元、和人名币。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是政府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能随时动用的对外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黄金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的一部分国际清偿能力。随着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资金也有所变化。各国实行金本位制时,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因此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金本位制崩溃后,除仍把黄金作为储备货币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逐渐成为各国储备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首先是美元,以后是西方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相继成为各国储备外汇资产的主要对象。扩展资料: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1、国际储备货币能作为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2、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证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从而避免采取过于剧烈的紧缩国内经济发展的措施,减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稳定的发展目标;3、保持本国货币的坚挺,维护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并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的基础与保证。国际储备货币状况还是评定一个借债国的清偿能力和资信的重要标志。4、一国的国际储备水平应根据其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水平来确定。国际储备货币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结合国际收支状况,既保证本国最低限度进口贸易总量所必需的储备资产量,又能满足在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时可能出现的外贸需要量与其他国际支付所需要的储备资产量。同时,必须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使一部分或大部分国际储备货币经常周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储备货币
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金币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实施,实施国货币必须具有较为稳定的含金量支撑,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声誉,保持币值的坚挺。在实施金本位的同时,如果该国的经济体具备一定的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那么该国的货币就能够逐步提高或稳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被其他国家储备持有,从而成为流通范围广,币值坚挺的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黄金充当世界货币;二是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三是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四是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三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异同
1、概念不同固定汇率制是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为确定汇率的基准,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是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2、特点不同固定汇率制特点是: 决定各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各国金铸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汇率的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相对稳定;汇率的形成是自发的,各国没有专门制订和管理汇率的机构,国际间对于汇率也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浮动汇率制(1)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变化剧烈(2)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3)单独浮动是主体。(4)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扩展资料:三个要点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汇率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什么?
国际货币制度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在这种制度下,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削弱,之后虽改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剧烈的通货膨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黄金储备迅速增长,约占当时资本主义各国黄金储备的3/4。西欧各国为弥补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现了“美元荒”。国际收支大量逆差和黄金外汇储备不足,导致多数国家加强了外汇管制,对美国的对外扩张形成严重障碍,美国力图使西欧各国货币恢复自由兑换,并为此寻求有效措施。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 实行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种种缺陷也渐渐地暴露出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1年8月15日美国公开放弃金本位,同年12月美国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发两次危机,同年3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又一次陷于混乱,导致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实行,对于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牙买加体系并非是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它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国际货币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国际货币有哪几种
世界通用货币除了美元、欧元、日元之外,还有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加元、墨西哥比索、人民币和新西兰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人民币也能够为国际货币体系增加一个币值稳定、汇兑方便的国际货币。最初的国际货币是金币,后来由于黄金的储存非常缺乏,再加上当时英镑和黄金价格互通,慢慢英镑就演变成了国际货币。然而不久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于是在那一段时间里法郎、美金和英镑并存为国际货币。之后由于世界大战,美国一枝独秀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而英法两国国力衰退,于是美元成为了唯一的国际货币。扩展资料19世纪,金、银都曾是世界货币。以后,随着金本位制的普遍建立,黄金遂取得了主导地位。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国内货币的作用,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国际收支的差额用黄金来抵补,构成国际储备货币的也只有黄金。货币的国际流通与国内流通不同。国内流通处于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之内,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由该国法律规定,价格标准、铸币形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都由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情况和传统习惯予以规定。在国际流通中,货币以其原始形态、即黄金条块的形态出现。在国内流通中铸币是按其名义价值流通的。已磨损的铸币(在规定的限度内)可与价值十足的铸币同样使用。在世界市场上其名义价值完全失去意义,而须以黄金条块的形态按其实际重量和成色来计算、使用。至于不能兑现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在世界市场上无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货币
国际货币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1.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削弱,之后虽改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2.国际货币制度简介: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指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对于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到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各国货币的兑换性、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及其他国际金融事务,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通过政府间协商安排而确立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办法、规章制度和机构。3.有关制度:固定汇率制主要表现为钉住汇率制。它是指一国采取使本国货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关系的做法。这种钉住不同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钉住美元的做法,因为那时美元是与黄金挂钩的,而美元的金平价又是固定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些国家所钉住的货币本身的汇率却是浮动的。因此固定汇率制本质上应该是浮动汇率制。4.国际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实行固定汇率制。(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 )。
【答案】:A、B、C、D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以满足国际支付和国际收支调节的需要;②确定汇率制度,即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货币能否自由兑换等;③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即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调节,各国之间的政策如何协调等。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是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其宗旨: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方之间的有秩序的汇率安排等。2、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是世界银行集团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机构,其宗旨: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协助成员方的经济复兴以及生产和资源的开发。促进私人对外贷款和投资。鼓励国际投资,开发成员方的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3、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各国中央银行理想的合作场所,在每年的行长会议上,各国中央银行行长齐聚巴赛尔,商讨世界经济形势指定宏观经济政策,为各国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其宗旨: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额外的便利,并在国际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支付的原则、惯例、安排以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国际结算制度,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汇率制度: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的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
第一个国际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国际上以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输入;由于各国对黄金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规定的原则与采取的措施大都不同,这个国际货币制度是统一的;同时,因为这个金本位制的形成并没有在一个公共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下拟定出要求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章,所以这个国际制度又是松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了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虚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两大国际机构,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难题”,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初露端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显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什么是货币?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4、购买力的暂栖处;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FRM考试知识点:国际货币体系
FRM考试当中,国际货币体系是其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其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划分标准,具体跟着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下吧!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①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包括汇率确定的原则,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度等。②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收支所采取的措施,如本国货币能否对外兑换以及是否限制对外支付等。③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方式。④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包括逆差国和顺差国承担的责任。⑤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和有关的管理工作。2022年FRM最新备考资料下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当时,黄金在国际间的支付原则、结算制度与运动规律都是统一的,从而形成了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支付原则一国对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国货币可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各国政府用什么方式弥补国际收支缺口(三)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用什么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目标:保障国家贸易、世界经济的稳定、有序地发展,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作用:建立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利手段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标准1、货币本位从货币本位看,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分为纯粹商品本位如金本位,纯粹信用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混合本位如金汇兑本位。2、汇率制度从汇率制度看,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的体系是什么?
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它既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于货币国际关系的规章和制度,也包括具有传统约束力的各国已经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某些规则和做法,还包括在国际货币关系中起协调监督作用的国际金融机构。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其主要内容,及特征?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多元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3.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是什么?
1、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二战结束时,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讨论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前身),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黄金可以以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兑换到美国,并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对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内部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为适应全球贸易的发展,美国需要通过维持长期贸易逆差来出口美元,但美元供应量的持续增长将难以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关系,影响美元的价值和声誉;为了维持美元的稳定,美国需要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这种确保流动性供应和货币稳定之间的矛盾被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发现,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问题”。 1960年代,随着美国从货物贸易顺差转为逆差,全球美元相对于黄金出现顺差,美元信任危机爆发。各国向美国出售美元换取黄金,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出。美国政府用黄金兑换美元的压力与日俱增为缓解美国黄金流出压力,弥补国际储备资产短缺,确保发展中的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特别提款权(SDR)。2、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然而,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问题”。 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自 1974 年 7 月起,SDR 的价值由当时 16 个最大贸易国的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决定。为了简化和方便定价,到1981年1月,SDR由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镑和日元五种货币的篮子确定,每5种货币调整一次篮子中每种货币的权重。 1999年1月欧元诞生后,欧元取代了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在SDR中的地位和权重。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但特别提款权并未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SDR仅占全球国际储备的0.5%,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这与美国经济总量庞大、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长期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惯性密切相关。 3、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再次凸显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对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及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1、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它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才大致形成了。2、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3、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1974年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名词解释
国际货币体系名词解释: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包括汇率确定的原则,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度等。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收支所采取的措施,如本国货币能否对外兑换以及是否限制对外支付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方式。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包括逆差国和顺差国承担的责任。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和有关的管理工作。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2、确定汇率制度,即各国货币见的汇率应如何决定;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即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调节,各国之间的政策如何协调等。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的总称,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是由该国的中央银行制定的,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货币政策宽松意味着国内经济不够景气,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具体的政策由增加市场货币的供应量,降低准备金率、贷款利率,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关于货币性机会成本和非货币性机会成本的例子
某中小型企业A每日工作8小时,月薪3000元,某大型外企B每日工作10小时,月薪5000元,并有更多发展机会。小李从A企业跳槽到B企业。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小李放弃了更多的时间,得到了更多工资(货币机会成本)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非货币性机会成本)
扩张型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 )
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2、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5、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6、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7、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按( )进行分类的。
【答案】:A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①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②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 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③按金融工具交易的阶段来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④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⑤按交易活动是否在固定的场所进行, 金融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按()对金融市场分类。
【答案】:B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不同,金融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可以把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按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金融学的目录
第一篇 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三、货币的本质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二、货币的作用第三节 货币的计量一、货币数量的界定二、货币层次的划分第四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二、货币制度的演变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第一节 信用概述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二、信用的构成要素三、信用的特征四、信用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三、国家信用四、消费信用五、租赁信用六、证券信用七、民间信用第三节 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分类二、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三、典型信用工具四、证券行市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一、信用与经济发展二、信用与经济周期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一、利息理论二、收益资本化理论三、利息的计量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体系一、利率分类二、复利的运用三、利率体系第三节 利率理论一、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二、利率决定理论三、利率风险结构理论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四节 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一、年金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二、市场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二、汇率及其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第二节 汇率的变化与影响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第三节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一、汇率制度的种类二、汇率制度的选择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二篇 金融机构与市场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概述一、金融的含义及其演变二、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二、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三、金融机构的构成四、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三节 金融市场体系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二、金融市场的分类三、金融市场的功能第六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第一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第二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一、资本业务二、负债业务三、资产业务四、中间业务五、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第三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一般原则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四节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二、我国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第七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第一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一、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二、投资银行的作用三、投资银行的运营模式与类型四、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五、证券投资基金六、中国的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第二节 契约类储蓄机构一、保险公司二、保险基金管理三、保险中介机构第三节 金融服务机构一、征信机构二、信用评级机构第八章 金融管理机构第一节 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四、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五、中国的中央银行第二节 金融监管机构一、金融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二、金融监管的内容三、金融监管体制四、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第九章 货币市场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一、货币市场的内涵二、货币市场的特点……第三篇 国际金融与全球化第四篇 金融与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货币市场主要是资金借贷期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市场。它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政府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亦即称长期资金市场,它是买卖中长期信用工具、实现较长时资金融通的场所,泛指资金借贷期长于1年的市场。它可细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相互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联系: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统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长期资本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指还款期限超过一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引。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拓展资料:金融市场是指经营货币资金借款、外汇买卖,有价证券交易、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黄金等贵金属买卖场所的总称,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结合共同构成金融市场整体。金融市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融资期限,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短期金融市场亦叫货币市场,包括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存贷款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市场等;长期金融市场亦称资本市场,包括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按交易对象,可分为本币市场 (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 百度百科
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按( )进行分类的。
【答案】:A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①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②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③按金融工具交易的阶段来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④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⑤按交易活动是否在固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货币量化宽容政策为什么不属于稳健的货币政策?
属于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开了一剂猛药。同时,只有像美国这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美元霸权的国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才能有一定效果,别的国家切务效仿。量化宽松政策(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通过扩大基础货币供给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实质上是向全球征收铸币税。这一政策在为美国扩大财政支出、维持赤字政策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外债的市场价值也因此大幅度缩水。1、量化宽松为美国筹集大量铸币税。鉴于美元的国家货币地位,美联储通过发行基础货币实施量化宽松,实质上是向全球征收铸币税。2。量化宽松为美国扩大财政支出提供了重要支持。除第三轮量化宽松为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美联储实施的其他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均为购买国债,为美国政府维持财政赤字政策、扩大财政支出提供支持。3。量化宽松引致美元大幅度贬值和全球物价上涨,导致美国外债大幅度缩水。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第二大影响是美元大幅度贬值和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一政策在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征收铸币税、支持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征收铸币税、支持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鉴于第一轮量化宽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合理举措、第三轮和第四轮量化宽松刚刚开始,下面我们重点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量化宽松政策注入的流动性也明显提高了银行信贷和货币供给增速,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引致的美元贬值除经由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美国债务价值缩水对全球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会通过影响美国进出口对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如果宽松了,对债券基金收益好还是坏?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高中知识,货币政策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是两种,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叫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细分的话,还要增加一种,稳健的货币政策。
结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我认为: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高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央行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据悉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是央行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银行的信贷规模,增加市场经济的投资。一、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二、功能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存款准备金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货币政策有哪几种
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展资料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为实现制订的预期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此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和引导社会上的资本在投资方向上的改变,影响总需求,以及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货币政策主要工具:1、法定准备金率2、公开市场业务3、贴现政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的特点,原因和背景
特点:中国货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与信用的政策。它同样由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等因素构成。中国的货币政策,随中国的政策与发展实践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中国特色。原因: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扩展资料:大事记2015年第一季度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有关事宜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5年第3号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通知》(银发[2015]43号)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指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5]42号)。在前期10省(市)分支机构试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2月10日,发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苏里南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5.2亿苏里南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亚美尼亚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770亿亚美尼亚德拉姆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第7号公告,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提高发行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受托机构与发起机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发展。3月30日,为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98号)。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续签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400亿澳大利亚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5年第一季度例会。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松适用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松适用于: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1、宽松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2、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减税、增加支出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3、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4、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扩展资料:扩张性财政政策政策措施一、减税1、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2、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二、扩大预算支出规模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定量宽松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有什么不同?
定量宽松,就是指利率接近或者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利率杠杆这一“传统手段”不同,定量宽松一般只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因此经济学界普遍将之视为“非传统手段”。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是债券的利好?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
第一,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和由政府资助企业所发行的证券,以便影响收益率水平,从而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第二,进一步购入其他证券,如非政府资助企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商业房产抵押贷款证券等;第三,向金融市场的特定领域注入流动性。如最近出台总计达8000亿美元的面向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消费者信贷市场的支持项目能绕过不愿借贷的银行,直接将资金注入特定市场。
逆回购是扩张型货币政策还是紧缩型?
逆回购是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而通货膨胀是多采用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因此逆回购应该在通货紧缩时使用。回购的流程是怎样的?上市公司回购和央行回购的区别在哪里呢?回购对股价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很多小伙伴无疑都急切的想知道,学姐这就跟大家好好讲讲。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一、证券市场中的回购是什么证券回购和证券回购交易都表达相同的意思,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证券买卖双方在成交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双方再反向成交。证券回购也囊括着股票回购和债券回购。1、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进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的举动。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公司可以选择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可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公司都会采取行动,将回购股票看成“库藏股”保存下来,一时不会干涉交易跟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今后可作用于别的方面,好比实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是需要资金的时候将其出售了。2、债券回购:也就是在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了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里使用着约定的价格(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是债券的“卖方”(正回购方)向“买方”(逆回购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就从交易发起人本身出发,但凡是抵押出债券,通常是借入资金的交易都为进行债券正回购;凡是主动借出资金,再去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这个行为是进行逆回购。想知道手里的股票好不好?直接点击下方链接测一测,立马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实行股权激励计划;②避免恶意收购;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稳定公司股价,提高公司形象。那回购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呢?分析还是要依据实际情况来:1、回购后注销:如若在股价低估的这类情况下,回购股票,然后注销,这样就会引起公司总股数的降低,抬高了每一股的收益,这样操作是利好。假如股价没有被低估时就回购股票,特意引导一些不知晓真实情况的民众来哄抬股价,这样就会对股东的权益造成损失,这其实就是利空被藏了起来。2、回购不注销:如果说公司是要在低位回购股票,且作为库存股不注销股份,后面只要股价一在高位,派发股份做其他用处。公司可能会去炒自己的股票,因此不注销便是利空。当然,从短期来看的话,回购股票就可以说是大资金买入股票,对股价来说是比较友好的。三、央行正、逆回购正回购和逆回购的回购方式是央行回购的方式,正回购与逆回购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央行进行逆回购主要是为了进行以下调节,一面是调节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另一面是调节利率。正回购: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这种方法经常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方式就能够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逆回购的意思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实际就是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也就是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这样的情况下,央行回购究竟好还是坏呢?我们需要分情况来分析:1、逆回购:央行使用资金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同时是在向市场投放资金,当资金进了实体企业后,这样的情况是能刺激企业运转的,所以对于股市来说是利好的。紧接着是市场上的资金增加了以后,那就能有多余的资金进入股市,进而就刺激股市上涨了。2、正回购:当央行卖出逆回购之时也就是在回笼资金,市面上的钱变少的同时流入股市的钱也会变少,从而影响到投资情绪变成悲观,狠狠地刺激股价。因此回购消息是真的很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应答时间:2021-09-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有哪些?何谈是剥削世界?
美元是国际货币,很多国家都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就像黄金一样,当本国欠下外债,可以用美元还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就像国内的宽松货币政策一样,国内的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导致现在的恶性通货膨胀,人民手中的钱购买力大幅下降,人民的感受可能就和政府对美元的感受一样!由于美元在国际上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所以美联储就可以大量印发美元,美元的流通性很高,当然美元的流通是靠国际间的贸易来实现的。美国可以轻易将国内的通货膨胀转嫁的其他国家,这是其一。其二,美元的大幅贬值,给各国带来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被称为“非常规货币政策”(no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众所周知,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调整对商业票据的贴现率或对商业银行的贴现政策、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调节基准利率(通常指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自二战之后,贴现率和票据贴现政策早已不是美联储的重要政策工具了。经济萎靡不振之时,中央银行即使使用票据贴现政策来刺激经济,亦是杯水车薪,缓不济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派不上多大用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银行金融体系皆如惊弓之鸟,忙于修复资产负债表,对发放新贷款、扩张信贷非常慎重。中央银行纵然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为零,深陷“去杠杆化”泥潭难以自拔的商业银行,亦不愿或没有能力扩张信贷。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问题如下: 1,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在加大 2,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3,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4,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用英语怎么说?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loose moary policy appropriate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信用总量问题。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双重目标”包括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主要是侧重于保证经济增长。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从短期来看我国要保证经济增长,必须要能够拉动内需,因才才会有配套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较为充足的流动性需求,保证经济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方面进行的结构性税收调整和财政支出的扩大,比如四万亿投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接合四万亿资金投向和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可深入分析,侧重点在拉动需求方面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从长期来看,我国要保证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高科技行业、环保节能行业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同时配合财政政策的支援。 对于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中小企业问题,也是因为其对于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因此,首先国家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新方法,为其提供资金支援,帮助其渡过生存的难关。然后,才会考虑到逐步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是主要是供求决定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力很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资源性的产品价格会随着资源的减少而升高,但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价格会下降。总体上来看物价总水平就要看财政货币政策是不是贯彻落实了。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困难 我国由于三十年改革开放,即盘活了整个经济,又由于大时期政策偏向于积极。所以,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上,宽松是主要政策。 时间一长而无按需抓药,这里面就存在几个巨集观的大问题。 一,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宽松,导致货币量过多。这不仅仅为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更为央行实行新政策带来难度,调控反应会滞后并且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业结构之所以难治,是由于一本大帐在起作用。产业复苏后,由于没有及时的行业相关监督政策,如今许多行业中部分企业是在搞资本运作而存活。大量的国家货币以贷款的形式充斥其间。一旦不能拉高足够的需求,这些企业必定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银行首当其冲成为白狗得食黑狗当灾的典型。 三,金融产业由于在97过后才真正的开始大发展,而其间行业内部监管不严,政令不畅,这导致许多重大投资偏差与重复建设。这些投入又许多是基础建设,由于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维护与重建虽然得到了借口,但浪费大量的资本而账面上不显。 积弊许多,方法也有。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以,我国如今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时候,无大手笔,制度保驾,每一策都是艰难万险,不小心就会为将来埋下极大祸患。 我国 *** 怎样从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政策主要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增加 *** 购买,增加社会福利,即赤字预算 紧缩性财政政策:加税,减少财政支出,减少社会福利等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分开市场购买国债,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信贷放松等 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目的是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综合:财政政策目的是调节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均衡 货币政策目的是调节货币量的供求 根据IS-LM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使消费物价回归到均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 所以调节物价使用紧缩货币扩张财政 另外可以参考::biz..yahoo./ypen/20111226/780034. 为什么说我国明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我国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前几天国家提高了25点的利率,这显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现在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萌芽;不过,现在的国内经济形势很复杂,如果以偏概全也不好,该加以区别,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这样有才能使国家的政策得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本人认为笼统的讲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太适合。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过也应该有方向性,对于高污染,高损耗,效能低的行业应当加以限制,而一些能源行业,农村基础设施改革,医疗教育,高新行业都应该大力支援。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是什么? 扩大 *** 支出;降低利率 论述题: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什么、工具、效果)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 *** 支出,可以 ***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 *** 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 *** 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巨集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 *** 、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数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 *** 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数,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膨胀的办法)1.财政政策:a紧缩 *** 的支出。b增加租税、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c减少公共投资、d减少有效需要。2.货币政策:a提高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 *** 出售各种有证券。d减少货币供给量。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紧缩(de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紧缩的办法)1.财政政策:a赤字财政政策、b增加 *** 支出(增加公共投资)、c减少租税、d社会安全制度 2.货币政策:a降低再贴现率、b降低存款准备率、c购入有价证券。 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的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宽松货币政策为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增加中国的贸易顺差和GDP: 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美元利率下降,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拉动美国产出和收入增长,可能增加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打击中国低端产品出口,可能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此外,美元贬值还不利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 2. 加大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造成流动性过剩,造成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形成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形成通胀预期,中国的消费者将扩大或提前消费,投资者将加大短线商品投资,厂家将囤积居奇或提价销售,从而加重未来的通胀,结果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出现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 3. 导致中国的货币数量增加: 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贸易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差,为了促进贸易稳定发展,央行承担着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责任,将购买外汇储备作为人民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从两个渠道促使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一是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贸易顺差,二是给中国造成热钱冲击,从而提高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导致中国GDP增长更快、局部地区或者局部行业物价上涨更高。
为什么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降息?
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是你所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也就是降息),使资金从银行流入市场,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从而鼓励投资,刺激需求的。 通俗讲就是:银行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低了,那么我的钱放在银行得不到多少利息,那么我可能就会考虑把钱从银行拿出来,投资别的什么来赚钱,以免钱放在银行贬值,还被银行拿去发放贷款,自己反倒没有利用它获得更多利息或者别的收益。 企业也会因为从银行贷款的成本降低(因为贷款利率下降了,贷款利息少了,从银行贷款要支付给银行的钱少了,贷款成本降低了),更容易贷到钱,那么就会多贷一些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补充财务流动性。 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肯定是降息,否则就无法称之为宽松的。
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宽松货币政策为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宽松货币政策
什么是定向宽松货币政策
你要的内容都在下面了,需要你自己整理一下,希望你帮到你。 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向特定目标投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在不改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购买特定金融资产波动会直接地通过影响经常账户和总需求或间接地通过影响经常账户和总需求。具体内容: 1.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是央行向特定目标投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2.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作为传统逆周期的总量型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持续以定向降准、定向降息,并借助PSL、MLF等工具实施结构性宽松。 3.2014年上半年开始,央行开始定向宽松操作,通过定向降准、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方式,向特定金融机构释放了流动性,以刺激它们向小微企业、农业以及保障房建设的信贷投放,不让释放的流动性再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这些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行业。 4.定向宽松可以说是中小企业专门推出的紧货币背景下的宽松信贷政策。以规避银行的“去中小企业”偏好,集中部分信贷资源,专门支持中小企业。模式上可以是委托贷款,也可以是适当利用风险价格工具的上浮利率贷款。在抵押物、担保方式上,则可以引入担保公司等信用增级工具,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安全保证。 货币政策定向发力,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有助于压低长端利率,部分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 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 “降准”对楼市影响有限。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好楼市,但难于救市。对于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控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个利好消息。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算不得什么利好,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一时;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流动性:这里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
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紧缩货币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对股市有负面影响,由于央行把社会上大量的流动性吸收了,导致股市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追逐了,自然就跌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流动性紧缩了,本身取得资金的成本就高了,所以导致企业债等各方面的货币收益会高很多,所以很多股市里面的资金就会去追逐获利更高的渠道。扩展资料2008年11月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宽松货币政策
什么时候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调节货币流通,平衡供求,稳定币值,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稳定物价,保证人们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汇率的?
所谓宽松货币政策就是银行维持超低利率,购入大量国债,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这种政策有利于个人和私营企业贷款和消费,因而是政府刺激经济的常用手段,但是运用此种手段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引起国内货币贬值,所以各国政府通常在国内经济情况好转之后就会收紧货币政策。以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为例,美元自1965年至今已经贬值了65%,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宽松政策,意味着美国会继续利用美元贬值来刺激本国经济,因此美元相对外币就贬值了。如果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和就业状况已经大幅改善,采取收紧货币的政策,那么在其它货币不变的情况下,美元相对其它货币就升值了。
货币宽松是什么意思 货币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宽松货币 只要一个国家的央行开动印钞机狂印钞票增加流动性,并且将利率维持在超低位,都是宽松政策! 单单说 宽松货币 这个概念 有点不科学! 一种货币,有宽松的时候,有紧缩的时候,拿人民币来说,4万亿时候就是人民银行疯狂的向市场注水,这个时候就是宽松;而眼前不断的提高准备金并提高利率,这就是在紧缩了! 什么是宽松货币 只要一个国家的央行开动印钞机狂印钞票增加流动性,并且将利率维持在超低位,都是宽松政策! 单单说 宽松货币 这个概念 有点不科学! 一种货币,有宽松的时候,有紧缩的时候,拿人民币来说,4万亿时候就是人民银行疯狂的向市场注水,这个时候就是宽松;而眼前不断的提高准备金并提高利率,这就是在紧缩了! 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那我就自己码吧。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相对于紧缩的来说的,既然有这样的提问应该是缺少些基础的国家经济职能中经济手段方面的知识吧。那我就通俗些讲、 打个比方,市场上一共有3头牛,每头100元,仅转手一次。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所谓通货)是300元。这时国家向市场投入29900元,总计30000元,若仅转手一次则每头牛售价10000元。 这就是夸张以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见,首先会影响物价上涨(当然物价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绝不是幅度不大的货币政策所能决定的),而这其实相当于货币贬值,即现在的10000元的购买力只能抵过过去的100元 同时,若A国货币没有变化,则A国用A币购买一头牛所需的货币量是不变的,定个量就算是50元好了,那么过去这50元等价于国内100元,现在50元等价于10000元,由此可见国内对外的汇率降低。 P.S. 1.货币政策是国家4大职能中的经济职能中的经济手段中的一种方法,与之对应的还有财政政策 ,再往上还有许多枝干,这些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知识,建议多去找些相关资料学习。 2.今年中国虽然较多的是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一方面,物价来说的确是上涨的,但货币政策宽松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不大的,以房地产为例你会发现影响物价的因素非常多,所以视角要宽广些货币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汇率,由上述你应该了解到是有贬值倾向的,但目前来看也是不大的,尽管多年宽松间杂着紧缩和稳健,但人民币汇率总趋势是往上走的。 刚看了他的回答,想到可能楼主是出于了解日本政策,那您可以参照上述描述大致了解日本宽松政策意图,我就不妄加猜测了,但我可以提供点小知识细节:1.宽松货币政策的途径中有一条是放国债等债券,利于 *** 集中财富。2.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3.货币贬值将有利于出口(这个你能从那个“牛”的例子中体会) 全部手打,希望可以帮到你。 货币宽松的后果是什么? 通货膨胀。 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使许多缺钱的项目可以上马,使许多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由于资金成本降低而有效益可以上马了,同时在消费端,由于贷款利率降低和首付降低,许多不具备购买条件的人能够购买了,过去能够买一个的购买者可以买两个了。这种对经济的 *** 是非常剧烈的。 宽松货币政策 *** 过度就会使经济中需求过度增长,一旦超过生产能力将产生通货膨胀也就是所谓经济中出现泡沫;还有就是,一旦货币政策紧缩,那些不具备条件的货币使用者就会产生坏帐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柳传志 名言 it名言 下一篇:抓怎么造句 怎么用过和抓造句 什么是货币宽松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easy moary policy)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具体政策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 2、降 宽松货币政策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具体政策工具有: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宽松货币政策是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具体政策工具有: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 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宽松货币政策是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请问:什么是货币宽松政策?请通俗点解释,谢谢 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从存款准备金率与存贷款利率上体现出来。通俗理解,就是放松银根,减少投资人存款收益和贷款人贷款成本。 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像降低重贴现率与法定存款准备,或者在公开市场操作赎回债券释出资金等方式,借以提高货币供给成长率,增加市场的可借贷资金,应付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 景气。 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法: 首先,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给 一是适度增加新发行货币,二是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传递货币政策的作用,推进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随着国债发行量的扩大,给扩大公开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不断改进公开市场业务技术和操作水平。三是加强再贷款管理,灵活使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对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合理需要给予政策支持,适当扩大再贷款的对象,探索抵押担保再贷款形式。四是稳步发展再贴现业务,适当扩大再贴现对象,引导商业银行增加票据资产.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五是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切买加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帐户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进一步推进货币市场建设,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融资中心清收工作与货币市场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电子交易网络, 为中小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网上交易创造条件,同时依托商业银行建立中小金融机构融资代理制度,方便中小金融机构市场融资。 再次,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促进结构调整, *** 经济增长 一是增加对农业的信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二是放宽个人消费信贷政策,扩大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三是银行积极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外贸出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六是对已经转变经营机制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国有企业,银行可以暂时实行降息或停息或挂息,帮助国有企业脱困,增加就业, *** 消费和经济增长。六是做好债权转股权工作,减少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帐 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七是继续运用出口信贷筹措措施,加快外贸企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贸易。 最后,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促进证券市场发展。一是允许证券公司以股票作抵押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券商可以到公开市场融资,证券公司可以发行债券。二是允许国有企业资金进人证券市场,不再视为违规资金。三是允许保险资金间接人市。四是在适当的时机修改商业贷款规则。允许商业银行发放权益性贷款。 货币宽松是不是多印钞票? 部分正确 货币宽松是指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成本来降低社会中融资成本的行为。 央行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从前一个主要办法就是多印货币,但是随着中央银行的发展,其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货币政策措施也越来越多,可用的方法也不仅限于这一条。比如常见的方法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央行再贷款利率等。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柳传志 名言 it名言 下一篇:抓怎么造句 怎么用过和抓造句
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
宽松货币政策(easymonetarypolicy)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
经济低迷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那市场利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经济低迷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会发生小幅度下降。1.经济低迷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刺激消费,让货币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够产生价值,市场上不缺资金,利率自然比较低;2.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借钱相对比较容易,国家也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宽松的政策本来就意味着低利率;3.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造成通货膨胀,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经济能够平稳发展,经济低迷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非常好的策略。这样可以刺激老百姓消费,让市场上的钱流动起来,只要钱能够流动起来就会产生价值,同时市场利率会出现小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场货币比较充足,没有人缺钱,利率自然不会增加。一、经济低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不同时期,国家使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不一样,经济低迷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滞涨状态,如果经济陷入滞涨基本上就意味着大萧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经济低迷的时候都会使用货币宽松政策,这样能够有效刺激经济,市场货币比较充足,利率自然会出现小幅度下降。二、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也意味着低利率大家要明白,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也意味着融资更容易,利率更低,国家也鼓励企业贷款发展,这样能够很好地刺激生产,从而带动整个消费产业链,低利率也能够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减轻企业负担。三、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货币政策过度宽松,那么会造成通货膨胀,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增加老百姓生活成本,这个时候国家调控的手段就是加息,或者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自然就会上升。
以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例+推导宽松的货币政策三个利率变动的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收紧货币供应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增长。推导宽松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央行会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措施,以促进金融市场流动性,刺激消费和投资,并带动经济增长。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如下:短期利率改变:短期利率是银行之间借款的基准利率,其变化会影响到借贷活动的成本和难易程度,同时也会直接影响银行间拆借市场的流动性。例如,如果央行提高短期利率,银行之间的借贷成本就会提高,这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利率上升、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担保利率改变:担保利率是指一系列视为风险较高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利率,它与国债收益率息息相关。如果央行提高担保利率,会导致风险较高的借款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长期利率改变:长期利率是十年或更长期限债券的收益率,其变化可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汽车销售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如果央行提高长期利率,意味着贷款成本增加,企业可用的借贷资本减少,这可能会使公司不再以折现现金流的方式来计算投资回报率,并影响企业短期和长期策略规划。总的来说,货币政策对利率的调整,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银行资本成本、银行的融资流动性等,进而通过各个领域利率的传导和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好处
1、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2、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3、宽松货币政策是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下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属于宽松货币政策操作范畴的有( )
【答案】:A、C、E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采用的措施包括:(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降低再贴现利率。(3)公开市场业务。
什么是货币宽松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easy monetary policy)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具体政策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2、降 宽松货币政策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货币宽松什么意思
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可以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用规模,降低利率,促进投资的发展,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宽松货币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贷款利率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好处: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时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上缴的额度变少,就可以增加可贷资金;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什么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繁荣时,可以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萧条时,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 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等有价证券2 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等3 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比较少用吧)4 利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比如在公开市场上卖证券,减低利率,多放贷款,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的政策正好相反。
扩张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区别?
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应量较多地超过经济正常运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其主要功能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这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过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所采用的紧缩货币的政策。中央银行将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压缩需求的目的。总需求的下降,会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降低通货膨胀率。应答时间:2021-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怎样理解我国目前采用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回落、房价稳中趋升。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1.GDP增速继续趋降。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放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放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企业经营成本下降,利润率上升,刺激经济增长,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且现在房价这个社会问题还需要持续调控,一旦放松货币政策CPI会立即反弹,房价调控失效,需要适度放松,谨慎使用。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松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不稳定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