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的核算下,如何处理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分为3种: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应递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应作为投资收益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账面已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上述借贷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该部分金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你看这个例题,就知道了:-----------------------------------------------------------------------------------------假设某A企业某年1月1日收购某B企业所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收购日,C公司账面净资产10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2 000万元。经A公司与B公司协商,股权转让价格9 600万元。 该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账面)1 000万元。A公司按取得股权时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C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应为800万元。 则: A公司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 800 * 80% = 6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640万元 由此: 1、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小于等于8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500 * 80% = 4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4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万元 2、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部分,但未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800万元但小于等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9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900 * 80% = 720万元 借:应收股利 72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80万元 3、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投资收益,同时也超过了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 当C公司第二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大于1 000万元的,即属该情形。如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300万元,则: A公司应分得的现金股利 = 1 300 * 80% = 1 04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 04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万元 贷:投资收益 160万元((1 000 – 800) *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4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权益法与成本法核算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成本法的核算方法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的核算方法1."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2."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1)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扩展资料权益法(Equity method):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参考资料权益法_百度百科

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持股比例下降,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变为权益法,怎么处理?

一、个别报表中1、首先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认处置损益。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2、比较剩余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负商誉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对于原投资日后至因处置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投资日至处置日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以前年度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90%) 投资收益(处置期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日至处置日所有者权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4、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二、合并财务报表中 1、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处置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比例*子公司净资产) 投资收益 2、抵消个别报表中的处置收益(以前年度已计入合并报表中的权益收益) 借:投资收益(以前年度损益*处置比例) 贷:未分配利润 3、以前年度计入合并报表资本公积的权益变动,重分类至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投资日至处置日期初的其他权益变动*处置比例) 贷:投资收益

怎么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时: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记),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什么时候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是什么?权益法又是什么?

一、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是确定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主要依据。 投资者持有被投资企业表决权资本份额 对投资者的影响 会计处理方法 少于20% 无重大影响 成本法 在20%于50%之间 重大影响 权益法 超过50% 控制 成本法、合并会计报表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对合营企业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投资。二、成本法转权益法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首先,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其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开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商誉或计入损益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权益法核算的基本概念及其核算要点

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损益调整  (1)1.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3、超额亏损的确认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  (1)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3)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4、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包括哪些内容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50%以上)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0%以下)(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20%~50%)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权益法核算公式

权益法核算公式:投资收益 = 投资金额 × 持股比例 × 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净利润。权益法核算公式是用于计算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方法。在权益法核算中,投资者将其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计为权益投资,并按照其在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通过使用权益法核算公式,投资者可以根据其投资金额和持股比例计算出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者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力但不控制企业决策的情况,可以准确反映投资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权益法的特点1、反映实际影响:权益法将投资者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计为权益投资,并根据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收益。这种方法能够反映投资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实际影响,更准确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2、适用于重大影响力:权益法适用于投资者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力但不控制企业决策的情况。它适用于投资者在经营决策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不能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的情况下的投资核算。3、反映长期投资:权益法适用于长期投资情况,即投资者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具有较长期的投资意图。它强调长期投资的影响和回报,更适合于反映投资者与企业的持续关系。

权益法核算是什么

权益法核算是指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投资后,根据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化,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当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采用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随着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权益变动而加以调整,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权益的一种方法。当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力时采用的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随着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权益变动而加以调整,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权益的一种方法。国际上一般在投资比例达到或超过20%或50%时,采用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就是在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中按其持有被投资企业发行在外股份的比例应分得的数额,而不管被投资企业是否以股利形式分配利润。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材料科目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对还是错?

原材料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购入的工程用材料,在“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小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在途物资”、“应付账款”等科目。涉及按照税法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当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购入的材料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在月末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本科目、“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三)取得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四)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按照实际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给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加工收回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五)清查盘点,发现盘盈、盘亏、毁损的原材料,按照实际成本(或估计价值),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六)采用计划消庆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日常领用、发出原材料均按照计划成本记账。月末,按照发出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大神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滚桥亏额,反映小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中,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通过哪个科目核算?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规定: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小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主营业务税金及加”科目核算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发生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相关税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也可以在本科目核算。  会计分录  1、计提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教育附加  贷: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等  2、缴纳  借:应交税费---教育附加  借: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等  贷:银行存款  3、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纳入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内容的是什么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中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备用金等其他货币资金。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如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会计等,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应答时间:2021-12-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什么科目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

原材料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购入的工程用材料,在“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小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在途物资”、“应付账款”等科目。涉及按照税法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当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购入的材料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在月末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本科目、“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三)取得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四)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按照实际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给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加工收回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五)清查盘点,发现盘盈、盘亏、毁损的原材料,按照实际成本(或估计价值),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六)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日常领用、发出原材料均按照计划成本记账。月末,按照发出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求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规范公司的财务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处理公司财务事项的规范和准则,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公司和部门。  第三条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监督、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条 企业应当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和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控,严格内部牵制制度,防止弊端。  第五条 企业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1.原始记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及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报废、变卖,都要按照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统一规范的各种原始记录格式、内容的填制要求及时做好完整的原始记录。  2.计量验收工作:公司各种财产物资的购置、领用、转移,产品的入库、销售及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公司的计量验收制度,做到手续齐全,计量准确。  3.定额工作:配合公司各职能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利用、消耗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定额,参与考核修订。  4.内部计划价格工作:财务中心牵头负责公司内部价格的制定工作,根据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种产品、在产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的计划价格。  5.财产清查工作:公司各项财产物资的转移、调出、调入、收发、领退、盘盈、盘亏、毁损和报废处理,都要履行严格的报批审核手续。每年11月底进行一次全面财产清查工作,及时处理财产变动情况,确保公司财产物资的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  第六条 本公司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公司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业务。企业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承办不合法、不真实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经济业务,必要时可直接向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反映。  第七条 公司财务应接受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的监督,定期、及进、准确地上报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资料。  二. 资金管理  第八条 资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 取之合法,使用合规;  2. 开源节流,讲求效益;  3. 内部牵制,防范风险;  4. 管理有序,责任到人;  第九条:资金筹集:  1.公司倡导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吸收现金、非现金投资,长期、短期借款,发行股票、债券等;  2.资本金的增加、变动,应按法律程序经批准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不得弄虚作假;  3. 款应根据经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和生产经营需要,有可靠的投资回报和还款来源并讲求资金成本。  第九条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管理  1.内部牵制  (1)货币资金实行账款分管,印鉴分管;  (2)出纳不得任采购、销售、实物收发、保管业务,不填制及管理往来帐,不核对银行对帐单和银行日记帐;  2.财经纪律  (1)现金的提取、保管、使用应遵守国家的《现金管理条例》;  (2)银行帐号的设立、使用应遵守国家的《银行结算办法》、《银行帐户管理办法》,严禁设立帐外帐或公款私存,一经发现,严肃追查并追究责任;  (3)出纳必须凭经审核、编号、手续齐全的原始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不得先斩后奏或以借条、白条原始凭证充抵库存;  (4)外汇的收入、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  2. 现金等价物  短期投资的购入或证券帐号的开设必须遵守证券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并按企业内部职责、权限、程序批准后办理,严禁私自炒作。  第十一条 结算资金管理:  1. 应收帐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入帐有据,处理合规;  (2) 跟踪管理,掌握动态;  (3) 清理及时,回款迅速;  (4) 节约资金,力戒损失;  (5) 职责明确,失误必究。  2. 债权的成立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各类业务发生应收帐款应符合销售成立的有关条款;  (2)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符合有关投资项目的规定和文件;  (3)暂借和垫付款项应按内部规定经批准,附件和手续齐全。  3. 跟踪管理和清理回款  实行“源头负责制”,谁经办的业务,发生的款项,谁负责到底,并纳入业绩考核。  4. 债务重组事项应按程序,经批准,并预测分析可有发生的重组损益。  三. 投资管理  第十二条 公司根据国家规定和企业实际,以货币资产、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在不超过净资产的50%的比例内,进行投资;兼并、收购、租凭其他企业的股权;购入一年内不予出售的股票以及其他有价证券均构成公司的长期投资。  第十三条 对外投资的计价方法,应以投资时支付的价款或者评估确定的金额计价,即成本法计价。企业对外投资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分清占股比例、投资总额等并妥善保管。对企业溢价或折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其溢价或折价差额,应采用直线法在债券续期内分期摊销。对短期投资或者说长期债券的转让,应严格审批手续,正确计算损益。中期或年度终了,应对长期投资逐项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并且此项降低的差额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应按此差额计提长期投资跌价准备。  第十四条 企业根据拥有被投资单位股权比例分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进行核算,企业对外投资股权在20%以下的(不含20%)的采用成本法,股权在20%-50%的采用权益法,股权在50%以上(不含50%)的,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第十五条 本公司对投资项目实行专人跟踪管理,财务部门应做好项目投资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凡是本公司投资的项目,都要建立项目投资档案,按照投资对象、反映和记录自该项目资金投入之日起的投资成本(包括应计利息和有关费用)和投资回报(实现上交利润)对每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定期与不定期考核。  四. 财产物资管理  第十六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对非货币性资产的购置、建造、增加、出售、减少、盘存、计价等作出规定,规范操作。  第十七条 财产物资管理的原则:  1. 全员管理:物资管理是企业各部门、有关人员共同的任务;  2.全过程监控:从采购、生产耗用、出售到保管、收、发、存动态监控;  3. 综合管理、分级管理相结合;  4. 遵守内部牵制制度,涉及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等环节的业务实行物、款、帐三分管原则,不可同一人单独完成。  5. 实行资金管理、物资管理,业务工作相结合,管物的部门和人员,必须对相应的采购成本、资金占用等负责。  第十八条 物资增加:  1.企业应建立物资询价制度,掌握市场价格信息,货比三家,主要生产物资应有定点供应单位;  2.采购、生产、加工、盘盈及接受投资、捐赠或债务重组的物资应按规定计价;  3.物资应按归口管理坚持质量检验、核实数量、凭证验收;  4.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符合企业投资业务管理的要求;  5.禁止使用部门自行采购物资;  第十九条 物资减少:  1. 不论什么原因发出和减少物资都必须按规定办理手续,严禁以购代耗或以便条、借条发货和充抵库存;  2.存货减少应按企业会计政策进行计价;  3.处置、转让固定资产应按内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办理;  4.盘亏、报损物资应按规定权限经批准,并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5. 生产耗用物资应按企业生产计划、消耗定额规定,使用凭证、办理手续,产品报废补料应有质检部门确认;  第二十条 物资保管和盘存  1.仓库保管人员对库存实物数量完整、质量完好、帐务记录正确、手续完备、库房整洁安全及资金定额负责;  2.各类存货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永续盘存制或实地盘存制,每月自行盘点,年度中期组织抽查,年末全面清查,并在部门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复查,符合率低于规定指标的应扩大抽查面;  3. 各部门涉及物资保管、使用和业务的人员离岗时,应先办妥交接手续,按规定退还或借用的物资。  第二十一条 其他事项  1. 年度中期和年末存货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物资应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2. 按企业确定的会计政策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五. 成本管理  第二十二条 加强成本管理和原则:  1. 经济效益的原则: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成本管理的目标;  2. 全面管理原则:即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管理;  3. 责任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以责为中心,赋以相应的权限,完善内部授权制度,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4. 科学管理原则:科学的分析、预测,有效的防护性控制和过程控制,避免盲目性单纯的事后算帐;  5. 归口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财务部门是归口总管单位,各项指标应按业务性质、 级下达落实各部门、各工段直至个人。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保障体系及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 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定性、定量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予以纠正;  六. 内部稽核  第二十五条 为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增值和经营业绩真实,信息数据正确,企业应建立内部稽核制度,明确职责、权限, 财务部门相应设置稽核人员或岗位,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进行财务稽核;  1. 对会计各岗位处理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帐簿启用、结转、会计报告的核查;  2. 对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3. 对银行及票据保证金帐户进行核查;  4. 财产物资出入库凭证及帐实相符等情况稽核;  5. 重要票证管理情况核查;  6. 其他必要的内容。  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制定。

新会计准则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在什么科目下核算,会计科目怎么做?

1411周转材料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科目。二、本科目可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三、周转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二)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三)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在用),贷记本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并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借记本科目(摊销),贷记本科目(在用)。(四)周转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领用等发出周转材料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新会计制度中低值易耗品放在哪个科目核算

低值易耗品属于会计一级科目啊,新会计准则对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并没有变化。 1、低值易耗品可以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 2、低值易耗品也可以按品种类别设置明细科目,如鼠标、桌子等。实务中,有的为了省事,低值易耗品不设置明细科目,而是通过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表辅助核算的方式比较简单。

新会计制度中低值易耗品放在哪个科目核算

低值易耗品属于会计一级科目啊,新会计准则对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并没有变化。 1、低值易耗品可以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 2、低值易耗品也可以按品种类别设置明细科目,如鼠标、桌子等。实务中,有的为了省事,低值易耗品不设置明细科目,而是通过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表辅助核算的方式比较简单。

低值易耗品怎样进行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二、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低值易耗品。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低值易耗品、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低值易耗品等,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三、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者分次摊销的方法。一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经发生毁损、遗失等,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四、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月度终了,应结转当月领用低值易耗品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记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五、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门退回仓库的低值易耗品,应当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六、对在用低值易耗品按使用车间、部门进行数量和金额明细核算的企业,也可以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目应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期末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以及库存已用低值易耗品的摊余价值。七、本科目应按低值易耗品的类别、品种规格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明细核算。八、除第六条规定外,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新会计准则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在什么科目下核算,会计科目怎么做?

1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2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分摊时:借:费用等科目贷:预付账款

企业工业总产值怎么核算?

一、工业总产值计算公式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二、工业增加值一是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一般企业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扩展资料: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总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1、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2、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3.工厂法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总产值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与区别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是两门不同的学科,而它们又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我要和你探讨的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与区别。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   首先,两者作用的对象相同,即为资金及其运动,均通过价值形式发挥作用,因而都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处理方法上,两者有着不同,会计核算对资金运动的处理以财务有效管理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财务管理利用其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企业的运营以及投融资提出建议。   其次,两者的作用基础相同,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以价值形式存在的经济信息。从历史来看,会计不应属于生产本身,而是服从于产生管理的需要,所以,广义的财务管理包含着会计,而狭义的财务管理则不然。因此作为一种基础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狭义的,是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的需要、前提和纽带,抛开这个前提,狭义的财务管理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意义。   再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产生了两者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70年代成熟,并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了两者的相合性,一方面,它承担了一部分属于财务管理的工作,如预测,计划,控制和考核,另一方面,它的职能,例如责任会计,就包含了提供历史信息的会计。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职能区别:会计核算的职能为两个,即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不然,围绕着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职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企业更好地运营服务。对于会计核算的两个职能,首先反映职能与财务管理显然不同,它着眼于以会计手法和规则将经济业务以一定形式翻译成会计语言,为之后的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事实上,会计的控制职能与财务管理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会计核算面向过去,是对已有的经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而财务管理面向未来,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2)目的区别:会计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近代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计量、核算、整理、总结、分析,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提供依据。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利润实现最大化,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效益分配的管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好的资金使用效果,即低资金高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任务的不同:由于目标不同,从而两者任务也不相类似。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经济思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着手,组织资金的供应;降低产品成本;分配收入;同时对经济业务,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如同两者控制职能上的区别一样,前者立足于执行,即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去指导工作,而后者体现在企业经营运转的全过程中,着重于对企业财务的维护。会计的任务体现在事后核算中;而财务管理的任务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实际经济量变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方法的不同:职能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方法的不同,二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职能,从而实现目标。会计核算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连续系统地综合记录下来,利用的主要是分户账的方式,而财务管理是利用数学模型,经济思想制定好计划,开展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有联系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就和你缝隙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   (一) 会计核算是基础   会计工作的最初出现时候就是以记录作为主要的目的的。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会计核算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从最开始时的单纯记录转变为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数量上的变化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是已经完成了的经济活动,而且还提供财务信息给单位的经济管理者,这些财务信息主要是以各种会计报表的形式提供的。会计是事业单位很重要的一部分,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都不能缺少会计核算,全面、准确和系统的财务信息也不能没有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也要进一步的完善,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之间要清楚内容、相互协调,要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可以真实地为单位各项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要是没有会计核算,或者是会计核算显示不出真是的财务状况,做假账、不做帐等现象,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就缺乏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信息,财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二)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核心   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据单位的实际财政情况,运用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来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监督,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的一种经营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也不断地加快步伐,企事业的管理以财务管理作为核心的思想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财务管理控制着企事业单位的血脉―资金,财务管理还渗透和贯穿到事业单位的一切的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还是分配资金,这些都和 财务管理相关联,在单位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也都需要财务的反映和调控。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在单位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的要求。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的服务,是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反映单位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财务管理通过单位的财务报表的信息资料,采取专门的方法,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用来反映单位在运营中的利弊得失和单位在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进行较好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需要较高的财务专门水平,这是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新的要求,单位应该培养和引进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尤其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这样,对于单位的日常营运资金的调剂余严格的管理来说才是有利的,同时,对于单位进行投资活动时,可以依据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决策,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区别   首先,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是依据企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来进行会计的记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也就是说,会计核算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的。不管是什么单位都不可以用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是资料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的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财务管理主要是基于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财务管理是企事业进行财务活动的组织和处理跟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一项价值管理,它渗透到了企事业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它是管理着财务活动的全工程。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是在财务核算提供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工作的,没有财务核算也就没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财务核算可以说就是把账务做好,把数字做出来,财务管理就需要看透数字背后的意义,深层次挖掘数字背后反映的经济意义,企业发展的情况! 这是两个层次!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 虽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都是以价值运动为对象,但是财务活动抽象来看就是价值运动,财务管理也即是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关系的管理活动。 而会计具有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反映与监督。会计所反映的是价值,是价值的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会计监督的是价值的量,它促使商品生产者加强经济管理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 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定义来看,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首先,财务管理突出了价值运动和价值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原则和管理规律,也是以价值管理为主。其次,财务管理相对宏观一些,主要管理对象是若干管理过程,不具体。 从会计的职能来看,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这两项职能,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具体的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并达到提高资金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资金管理是主要内容,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成为了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则。所以,会计核算更侧重于对资金的管控,管理对象比较明确,与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区别。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联系 1.财务管理必须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在财务管理中,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以会计核算为主要手段,积极利用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和内外部信息,丰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所以,财务管理过程需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2.财务管理必须根据会计核算的记录反映,运用必要的经济手段,通过调节资金比例取得最佳管理效果。财务管理除了需要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以外,还要根据会计核算的记录来作为调节资金的依据,由此可见,财务管理的效果与会计核算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财务管理的实行与会计核算具有必然联系。 3.会计核算必须以财务管理的规定和要求为依据进行,管好、用好资金。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要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执行,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实现资金管理的积极效果。由此可见,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也存在紧密联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情况 你问的问题很好,作为一个会计工作者,是要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目的、任务。我谈一下看法,与你交流交流: 1、会计核算。所谓会计核算,核心是核算。其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全面的正确的反映一个单位的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例如:这个单位的总投资是多少、有几个股东,每人投资多少;这个单位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建设期间原材料采购、收发料情况;期间费用情况,如何进行分配;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和买卖的应收、应付情况;盈利还是亏损,税款的交纳情况;职工的工资及福利情况等等,这些都需要会计核算,这就是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例如:科目设置、成本核算方法、费用的分配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电算化等等。 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个单位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管理的手段,以求得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一个单位要制定仓库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发放管理制度、销售价格管理制度、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财务管理的内容。所以财务管理是每个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组织经营过程中,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手段。 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的区别 管理制度是为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和资金运用全过程的监控,内部牵制,防止弊端产生的规范、措施。如:现金管理办法、报销审批制度等等 会计核算是企业为更好的经营,同时国家为了统一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各企业制定核算制度。你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 如:历时成本法, 完工程度法核算等等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对民营企业的意义 是 会计核算与会计结算的区别?? 核算是核算本年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会计结算:我欠人家多少钱,人家欠我多少钱,收款或者付款,这叫做结算。 财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的区别 个人见解 我认为财务核算方法实际上是整个公司各个部门的财务管理办法,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方法,还包括业务管理、核算周期、资产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不知道能否对你有帮助。 实习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情况是指什么啊 选写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一、财务管理组织:简单介绍该单位行政设置概况 急!公司财务管理体制与财务管理及其会计核算制度 我是做财务的和管理的,说实话你问的太笼统了,我这儿有,但是不知道怎么给你。如果你想得到你想要的,并且可以对公司做出有效的管理,你必须做出更详细的说明。比如:1、商业还是工业;2、公司及更高管理者的管理体系,你必须围绕高管的规划及发展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你最好从同业来找,否则很难找到你想要的,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进行更好的探讨。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概况 ” 包括哪些内容啊? 1、财务管理 筹资活动管理, 投资活动管理, 资本收益活动管理, 分配活动管理, 2、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概况 人员编制 岗位职责 任职资格 工作流程

国民经济核算的问题

1.B2.D3.C4.C5.D6.B7.B8.A9.C10.A

2012年《统计业务知识》知识点: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入产出表是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也国际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体现了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产业结构、积累与消费、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等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是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加速经济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工具。   一、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 基本结构   投入产出表由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组成。   投入产出表是行列交织的棋盘式平衡表,其描述对象是一个经济体系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投入产出关系。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行的方向表示各部门生产活动的产出及其使用,在列的方向表示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投入及其来源。行表示产出而列表示投入,这就是投入产出表得名的由来。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在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具体归纳如下:   总投入=总产出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总产出与总投入之间具有平衡关系,不仅一个经济总体的总投入等于其总产出,而且在单个部门层次上总投入也等于其总产出。但是,尽管第II象限和第III象限在总计上具有平衡关系,即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增加值总量,却不能在单个部门层次建立这样的平衡关系,即某部门的增加值一般不等于该部门的最终产品。   (二) 部门分类   在投入产出核算中,部门分类包括产品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两种。   产品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和使用表主栏以及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主栏和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产品部门分类遵循同质性原则,即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技术相同和经济用途相同的原则。一个产品部门就是满足上述同质性原则的同类产品组成的产品群。但在实际操作中同一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往往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能满足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宾栏和使用表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产业部门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的增加值远远大于其他非主要活动的增加值。我国的现行统计是以企业为调查对象的,还不具备按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的条件,在投入产出核算中使用行业分类代替产业部门分类。   (三) 基本编表方法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方法。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有两种编制方法,一种是间接推导法,另一种是直接分解法。   间接推导法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统计单位,按照产业活动单位主产品的性质将其划分到某一产业部门,并编制包括全部产业部门在内的使用表和供给表。   间接推导法使用的假定有两种,一是产品工艺假定,即假定不管由哪个产业部门生产,同一种产品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二是产业部门工艺假定,即假定同一产业部门不论生产何种产品,都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   直接分解法与间接推导法不同,其统计单位不是产业活动单位,而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往往同时生产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质的产品,它们的投入构成不同,根据产品部门的要求,将该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按其性质划归到相应产品部门中,利用企业按产品部门直接分解后的投入构成资料,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以直接分解法为主,间接推导法为辅的编表方法。   (四) 基本系数   1. 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与完全消耗系数及其应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 表示,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Xj 表示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ij表示该产品(或产业)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   单个完全消耗系数用b表示,对所有产业计算完全消耗系数,所形成的矩阵用B表示,它是依据直接消耗矩阵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B=(I-A)-1-I   式中(I-A)-1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也是用来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工具。

国民经济核算应用ras法编制投入产出表,需要哪些基础数据

所谓“RAS法”是指在已知计划期(预测期)的某些控制数据的条件下,修正原有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并据以编制计划期投入产出表的一种方法。RAS法是已知如下基础数据,估计目标年份投入产出表中间投入流量的算法。(1)基年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投入矩阵与总产出。(2)目标年各部门的总产出。(3)目标年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合计。(4)目标年各部门的中间使用合计。

成本核算与考核

(一)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钻探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强化成本管理,理顺各方面利益关系,落实项目责任制,规范项目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成本核算过程是如实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耗费的过程,也是为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通过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可以检查、考核成本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供依据。(二)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指标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时,首先应在科学的成本预算与计划基础上确定成本核算指标。通过成本核算结果与成本预算计划的对比,可以及时反映成本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也能检验成本预算的准确性。2.进行财务审核财务审核内容:已发生的费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单据是否规范、真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债权、债务情况。3.对已发生费用分配归集将通过财务审核的已发生各项费用分配归集,列出费用开支分类明细科目,分别归类统计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项目成本和单项工程成本。4.处理成本核算结果完成前述步骤后,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存入计算机进行汇总,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支出总费用和单位实际成本。5.成本核算数据分析与改进分析成本核算的成果,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找出项目盈亏原因,提出今后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成本核算结果还可作为已完工项目成本考核的依据。(三)成本核算方法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两种。1.表格核算法表格核算法的工作平台是一套格式各异的表格体系。单位内部进行成本核算时,各要素部门和核算单位必须将工程项目发生的费用信息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上,各类表格的组合便形成了整个项目施工成本核算的体系。该核算法离不开众多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算法简明易懂,对项目核算人员专业性要求不高,实时性好。但此方法难免粗糙,有可能造成数据失实。2.会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的基础是会计借贷记账法,按照工程项目成本内容和收支范围建立一系列会计核算账簿并进行账务处理和项目成本核算。运用会计核算法的人员必须拥有一定资质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既懂财务又了解工程项目施工)。大中型企业多采用这种成本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法主要有项目成本直接核算、间接核算和列账核算三种方式。(1)项目成本直接核算该方式以承担项目为单独主体进行核算,一般在较大型工地设立工程项目部,由专门会计核算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直接核算有利于及时全面了解项目本身各项成本的情况,避免与其他项目成本界限不清、核算重叠等现象。该成本核算方式须在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2)项目成本间接核算实行项目成本间接核算的项目部不设专门的会计核算部门,由项目有关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向上一级财务部门提供成本核算资料,委托进行项目成本核算,落实项目成本盈亏。该方式是将核算工作置于上一级财务部门,项目本身不组织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但对项目而言,要及时了解自身成本信息很不方便,不利于开展岗位成本责任核算;另外,易导致对核算结论信任度不高。(3)项目成本列账核算列账核算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项目部有相对的直接核算,但正规核算资料仍留在上级财务部门。工程项目每发生一笔费用,财务部门将正规资料审核存档,再与项目成本员办理确认和签认手续。项目凭此列账通知作为核算凭证和项目成本收支的依据,对项目成本范围的各项收支,登记台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项目成本及相关的报表,上一级财务部门按期确认资料,对其审核。列账通知单一式两联,一联给项目据以核算,另一联以备财务审核。项目所编制的报表,上一级财务不汇总,只作为考核之用。列账核算法使上一级财务部门掌握正规核算资料,便于项目的统一归档保管,而项目部也能组织项目成本核算,进行项目岗位成本责任考核。不足之处,上一级财务部门和项目部对于同一成本开支要核算两次,手续比较繁琐。为了实现成本核算主体和载体的统一,方便项目了解、监督和控制各项成本,支持项目开展岗位成本责任考核,工程项目应尽量选用成本直接核算和列账核算方法。间接核算只有在核算人员不够,部门机构不健全的时候暂时使用,最后还应过渡到上述两种方法。在间接核算中,一个会计师可同时负责两个甚至多个项目,但必须做到一个项目一套账,一个项目一套报表。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让项目部参与到成本核算工作中来,培养项目的成本核算能力。(四)成本考核钻探工程项目成本考核是由成本管理人员对所实施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实现情况、成本计划指标完成结果进行考核,并评价成本管理工作业绩,为兑现项目承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奖罚提供依据。1.成本考核的目的意义成本考核是促使钻探项目成本管理健康发展的“灵魂”,是完成项目成本任务,落实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关键步骤。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有助于加强监督和提高成本管理效果。若放松或不按正常要求进行考核,将使之前所做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得不到及时修正,给后续成本管理带来隐患。2.成本考核的依据1)工程项目成本考核要遵循国家政策法规、施工成本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以国家政策法令为依据,检查、评价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2)以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为依据,检查成本是否与计划有偏差,为后续工作更好地控制成本提供指导,使项目经理能完成或超额完成成本计划。3)以真实、可靠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成本核算前应认真审核所提供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考核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项目责任人常将降低成本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提高经济效益这一目标。因此,项目责任人除了追求降低成本的目标外,还应充分调动团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并奖励节能降耗的行为。3.成本考核的原则1)按钻探工程项目层次实施岗位考核。如较大项目应分工程项目总体目标考核,钻探机台、班组考核。主要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机长及工程项目其他岗位责任人进行岗位经济责任目标考核。2)考核内容设置要求简单明了利于实施。3)考核应具及时性。工程完工后应按责权利统一原则及时考核,并兑现奖惩。要实时纠正发现的问题,不要将遗留问题带到下一个工程中去考核。4.成本考核的内容及方法目前钻探工程项目成本考核以列表评分方法较为普遍。1)钻探工程项目成本综合考核。以工程项目预(概)算或计划目标责任成本为依据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得分75分为合格项目,小于75分为不合格项目;76~85分为良好项目,85分以上为优秀项目。无论得分高低,若某单项考评为零均为不合格。某单位钻探工程项目综合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方法如表12-10所列。表12-10 钻探工程项目成本综合考评表2)钻探项目施工单孔责任成本考核。以单孔预(概)算或计划目标责任成本为依据,考核施工机台的目标成本和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各档的得分标准同前。考评的具体内容见表12-11。通过对钻探工程项目和单孔生产机台责任成本的考核,可以根据其技术、经济、社会效益业绩兑现奖惩。项目奖惩应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岗位责任大小、贡献大小为依据,对在项目中有突出贡献者加大奖励,重罚工作不认真、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者。做到奖罚分明,责权利统一,以树立每个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表12-11 钻探工程单孔责任成本机台综合考评表

开办费的具体核算

  开办费的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与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税法的规定)  2010年01月20日 星期三  一、什么是开办费  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  二、开办费的列支范围   (一)开办费的具体内容  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  (1)筹建人员的劳务费用:具体包括筹办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以及应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如医疗费等福利性费用,如果筹建期较短可据实列支,筹建期较长的,可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予以解决。  (2)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外埠差旅费。  (3)董事会费和联合委员会费  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主要包括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3,筹措资本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4,人员培训费:主要有以下二种情况  (1)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  (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费用。  5,企业资产的摊销、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  (1)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交际应酬费。  (2)印花税  (3)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4)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例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讯费以及庆典礼品费等支出。  (二)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我国政府还规定,中外合资进行谈判时,要求外商洽谈业务所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列作企业开办费,由提出邀请的企业负担。  3,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得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三、筹建期的确定  企业筹建期的确定在我国受税法影响较大。例如《外资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资企业筹建期为企业被批准筹办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 试生产)之日止的期间”。以上所称“被批准筹办之日”,具体是指企业所签订的投资协议后和合同被我国政府批准之日。以上所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 产)之日”,具体是指从企业设备开始运作,开始投料制造产品或卖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为企业筹建期结束。其他企业可参照该规定。  (四)开办费一般按五年摊销(800年前的规定),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摊销,税法规定支出期间直接列支,新准则规定支出期间直接列支。  四、开办费的会计处理  (一)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对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重大调整。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生产经营的当月起在不超过五年 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 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由此 可见,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较大改变。  (二)新准则下开办费的会计处理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执行,许多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中央国营企业、深圳市的企业等)也执行了新准则。新准则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相对于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而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帐务处理”(“财会[2006]18号”)中关于“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主要帐务处理可以看出,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有以下特点:  1、改变了过去将开办费作为资产处理的作法。开办费不再是“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而是直接将费用化。  2、新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反映“开办费”的项目,也就是说不再披露开办费信息。  3、明确规定,开办费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  4、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开办费包括筹办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5、规范了开办费的帐务处理程序,即开办费首先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然后计入当期损益,不再按照摊销处理。  实施新准则后,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进行开办费的帐务处理。这样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更准确反映了会计信息。对筹建期间的界定,房地产企业应该以从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取得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为止较为妥当。  (三)新税法下开办费的税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税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实施。新税法不仅统一了内外资均适用的所得税法、降低了所得税税率,而且在资产处理、税前扣除等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的诸多方面有了重大变化与突破。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而新税法完全没有关于开办费税前扣除的表述,是否表明对开办费没有税前扣除限制?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明确规定,摊销期限不少于三年),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并没有包括开办费。  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是对《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的解释与说明的,从中也没有看出关于开办费税前扣除的任何表述。由此可见,新税法对开办费的税前扣除没有限制了。  2008年4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其网站上,权威解答了网友提出的新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所得税司副司长缪慧频在回答网友关于“开 办费税前扣除”问题时,这样答复:“新税法不再将开办费列举为长期摊费用,与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处理一致,即企业可以从生产经营当期一次性扣除。”  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开办费的税务处理应该按照新税法精神,即计入当期损益,并不再作纳税调整。至于将未取得商品房销售收入以前发生的 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分五年税前扣除的作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必须摒弃,以保障房地产企业的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新准则下开办费是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而新税法下对于开办费的税务处理与新会计准则一致,即企业当期一次 性税前扣除开办费。因此,在“开办费”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再分离,二者协调一致了。以后在开办费方面不存在会计与税务的差异,当然更不存在纳税调整 了。

营业费用里的开办费核算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因此,企业在筹建期间,除购建固定资产、购置存货等资本性支出以外,所发生的包括房租费在内的所有费用,应当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1。发生开办费时: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贷:银行存款 等2。转入损益时: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关于补充问题。在企业筹建阶段,企业没有营业收入实现,其所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根据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不应予以确认,而应当全部作为开办费处理。所以,在筹建阶段,企业是不会出现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发生额的。也就是说,如果出现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发生额的,开办费就不再发生了。

开办费包括哪些?如何核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于新成立公司,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在筹建期一定会涉及到许多的开办费用,主要包括: 一部分是装修维修费、原材料等金额较大的费用支出,如果直接将其余额转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且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我们可以将该笔支出转入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1)支付开办费用时,以实际支付费用入账: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贷:原材料 现金 银行存款等 2)每月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一部分是筹建期的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费用等金额较小的费用支出。如果我们直接将其余额转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利润无重大影响的,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可将其余额直接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1)支付开办费用时,以实际支付费用入账: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 2)2002年1月 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1.开办费不包括:①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②不属于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所发生的支出③筹建期内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总损溢、利息支出。 2.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对于开办费,纳税人在会计处理时可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摊销,但在当年的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以后年度的申报时,应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核算培训内容

财务会计培训内容1、会计分类明确,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职责,财务会计便是其中一种。财务会计基本是个会计信息系统,它立足于企业,面向市场,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运用专门的方法确认、计量,并且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定期向各个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外部会计。2、财务会计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且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3、那么财务会计培训内容有哪些呢?跟着学乐佳小编一起了解吧:4、5、首先,了解一下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责6、1、按国家会计法,在公司财务主管的指导、监督下做好记帐付帐报帐工作。7、2、按财务制度审核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建立并且完善财务凭证。8、3、在财务经理的监督下进行财务核算,计划、控制工作,编制各种财务会计报表,组织公司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实后向有关领导汇报。9、4、 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按时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如实全面地反映公司资金活动情况,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帐目清楚,按期结报。10、5、负责公司费用、销售成本及利润的核算,计提各类应交税金,办理纳税工作;11、6、定期核对往来账款,及时清算应收应付款12、7、妥善保管财务帐簿,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保守财务秘密。13、8、 按照规定,定期(月、季、年)核对账目、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并做到报表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任何人都不得窜改或授意、指使他人窜改会计报表数字。14、9、 按公司领导的要求,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资金,随时进行控制,向领导提供资金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考核,以利于公司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有效使用。15、10、 保管好所有财务凭证,按照规定对各种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16、11、完成公司领导交付的其他任务。17、18、培训内容:19、1、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20、2、货币资金21、3、应收款项22、4、存货23、5、投资24、6、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资产25、7、流动负债26、8、长期负债27、9、所有者权益28、10、收入费用和利润29、11、会计报表12、会计报表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