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

北京大学历史是什么?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相关知识:师资队伍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0个,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科研机构人员1161人,附属医院教职工10131人。

留学日本大阪大学历史沿革

大正四年(1915)正式使用“医科大学”这一校名,1931年根据“帝国大学令”正式命名为大阪帝国大学,设在医学和理工两部。二是汉学塾(亦称怀德堂),成立于1924年,由商人出资经营,以研究人文科学为主,后成为大阪帝大的法文学部。大阪帝大成立不久,由大阪工业学校发展起来的大阪工业大学也被合并进来,成为后来的工学部、微生物病研究所、产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 历史沿革 大阪大学起源于1724年设立的汉学塾怀德堂和1838年由绪方洪庵设立的兰学塾适塾。作为后者的发展在1931年创设了由医学部和理学部组成的大阪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旧制帝国大学的第六所,最初以医学部和理学部开始,创立不久就已“理科的阪大”而崭露头角。说到阪大的特色,离开当地大阪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在旧制大学时代,因为较少的官僚味,且极富庶民特征而被当地的人们所称道。但是,近年来的权威主义也颇让人担心。 到1933年,吸收了大阪工业大学成为工学部,以次形成了理学部、工学部和医学部的三学部体制。虽然也有设立文科学部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的时局而未能实现。 二次大战后,阪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迎来了第二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改称为大阪大学,1949年的学制改革,合并了旧制的大阪高等学校、浪速高等学校和大阪药学专门学校,成为了以理、医、工、文、法经的5个学部和一般教养学部的新制大阪大学。 随后,法经学部在1953年分离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医学部也在1955年与1960年分别独立出了药学部和齿学部,并在1961年新设了基础工学部、1972年从文学部独立出了人间科学(人类科学)部,从而确立了现在的10学部体制。 除了以上10个学部,作为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的独立研究科,1989年设立了语言文化研究科、1994年设立了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2002年从基础工学研究科独立出了情报科学(信息科学)研究科,同年,以细胞生体工学中心为主体,设立了生命机能研究科。2004年作为第15个研究科新设了俗称法科大学院的高等司法研究科。 2004年,根据日本《国立大学法人法》成为国立大学法人。 学校特色 大阪大学正是由于它独特的背景和居于大阪这个工业城市及国际门户大阪大学环境优美的特殊地理环境,才造就了不尚空谈,面向现实的“务实”学风,正如日本合成化学劳动联合会前任委员长太田薰所指出的:“大阪本是一个商业都市,不仅大学未被看得那么重要,而且学生也被视作社会的一员。 大阪大学教师多为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这就决定了该校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保持朝气蓬勃的发展后劲。 学校对进校学生要求十分严格,采取讲座式教学形式,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并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加之该校有精良的实验设备,学生有机会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技术,因而该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大阪大学正是由于它独特的背景和居于大阪这个工业城市及国际门户的特殊地理环境,才造就了不尚空谈,面向现实的“务实”学风,正如日本合成化学劳动联合会前任委员长太田薰所指出的:“大阪本是一个商业都市,不仅大学未被看得那么重要,而且学生也被视作社会的一员。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能培养出现实社会中各具其能人材的基础。”在这个传统熏陶下,阪大学子们多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为日本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分数线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分数线为566分。其中英语576分,地理科学类576分,经济学574分。福建师范大学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9个、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

历史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培养健全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先进的历史学科教育理念和专业特长、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特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个大类,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系列、历史要籍选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以及一定数量的跨学科课程;历史教育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参观等。上述课程于历史学科教师的专业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科亦实施导师制培养,通过科研立项等措施,加强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中学历史教师的摇篮。 就业方向: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从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历史学(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主要培养高水平的历史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配备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设置专门的培养方案,在部分省市统一招生。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学习目标。重点围绕导师制、研修课、读书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科研立项、专业实践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功底和较高学科素养,掌握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有百余名学生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包括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核心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到历史专业所有课程,以中国史为主要培养方向。其中专业必修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选读、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北京史等。专业选修课有中国历代断代史、史料学与文献研读、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史学规范与论文写作等几大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专业特色:全国最早的高水平历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还可选择就业于各级各类政府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如博物院、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文化公司)以及中等教育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介绍?

原中山大学:1、格致书院广州格致书院是十九世纪中国著名的教会学校,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医生1887年创办于广州,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07年该学校改为岭南学堂,开设了医科。后来该学校成为岭南大学,而其医科成为圣约翰大学的一部分。2、岭南大学岭南大学是美国友好人士在广州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1927年收归中国人自办。岭南大学建校之初,校址几经变迁。先从沙基金利埠到四牌楼福音堂、花地萃香园,1900年又迁往澳门,1904年,将永久校址设在距广州城东南十里的康乐村。此后,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岭南大学,又于1937年南迁至香港,1942年北上至韶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岭南大学得以重返康乐。3、国立中山大学1924年2月邹鲁接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法科大学两校之后,即于当月24日召集三校学生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大会,会上宣布筹建国立广东大学,并报告了筹备经过和进行计划等。3月3日,广东大学召开首次筹备会议,着重讨论并通过了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组织大纲。为保证筹备工作的开展和国立广东大学的顺利开办,孙中山亲自动手筹措资金。1924年6月9日,孙中山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1924年6月21日广东大学举行校长就职和学生毕业典礼,孙中山委托总参议胡汉民代表大元帅在会上宣读了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国立广东大学定于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课。当时,学校并没有举行开学典礼与成立典礼。后又经校务会议复议,将开学典礼及成立典礼日定于1924年11月11日这一日,也就成为国立广东大学的校庆日。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国民政府批准。同年增设医科。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学长,郁达夫任英国文学系主任。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1926年8月17日,国民政府下令改校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广东大学改名后,国内出现多所以“中山”为名的大学,如武汉、杭州、南京、上海、兰州、西安等地。1928年2月间,以蔡元培先生为院长的大学院有鉴于此,决定除保留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以资纪念外,其余中山大学均改为所在地方名。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被聘至中大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扩展资料: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入主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1952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文系由赵却民教授率领调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陈国达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由系主任朱谦之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由人类学系主任杨成志教授率领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分别于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长沙、北京等地报到。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校区由石牌迁至原岭南大学校址。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迁入了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等学校,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兴办华南医学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晋书刘毅传翻译,节选,是大学历史文选中的内容。

刘毅认为魏建立九品中正制,是权宜之制,没有选到人才,而有八害,于是上疏说: 我听说:执政者,以量才授官为本,此事有三难,但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人物难知,这是一;爱憎难防,这是二;真伪难辨,这是三。如今设立中正,评定九品,高低随意,荣辱在手。有皇帝的威福和朝廷的权势。爱憎和虚实全在于己,对公不负考核之责,对私不怕告发。用尽心计,钻营各方。廉洁谦让的风气消失了,得过且过的习俗形成了。天下纷乱,只争品级和官位,没听说谦让,我为圣朝感到羞耻。 描述情况以抓住才能为清正,评价人物以实事求是骂公平,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可不明。清正公平是政治教化的光明面;歪曲事实是动乱灭亡的阴暗面,不可不明察。然而人各有所长,全才很少。才有大小,成名有早晚。改邪归正,应得到常新的回报;怀才不遇,应得到正直的美名;深谋远虑而不计小事,应得到超凡脱俗的评价;率真自然而不事修饰,应得到清纯实在的声誉;行动不多而才能优异,应得到器重和信任的重用。所以三位仁者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却都很合义。陈平、韩信在乡里被人取笑和侮辱,却为帝王建功立业;屈原、伍子胥不为君主所容,却名留青史,这是恰当的评论所要昭示的。 现在的中正,不看真才实学,专门依靠帮派利益;处事不公,专门根据个人感情。想要给的,作假以助他成名;想要让他下的,便吹毛求疵。品级的高下随着势力的强弱为转移,是非由个人的爱憎来决定。追随世道的兴衰,不顾真才实学,衰弱则降下,兴盛则扶上,同一个人,十天之内就发生变化。或以贿赂使自己通达,或与计吏同行以求晋升,依托他人的人必能达到目的,恪守原则的人困窘悲伤。对己不利,必见残害;有利于己,定要得到。所以上品官员没有出自于贫贱之家的,下品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的大族的。即或有之,亦另有原因。欺君欺世,实为乱世之源。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病之一。 设置中正,用州里之清议,大家都服从,可以镇住不服的,统一言论。不是说一人就能知道一州的人才,他如不知被品评者便不能被评。如此,自孔子以上,至于庖牺,都有过失,都不行,为何祇责备平常人!如果特别不善,自然可以重新选择。现在重视他的职权而轻视其人,确立高下的等级后,回访刁攸。他既不是州里所归顺的,也不是职权所设置的。现在询问他,让正确的归顺于不服的,让不主事的来决定事情,由此助长谗言,产生矛盾,这好像不是设立中正的本意,而是治理世俗耍深加防备的。主事者与刁攸好,刁攸降下品级又被选为二千石的,已有数人。刘良提高刁攸降下的品级,石苞惩处刁攸所干的事,全州到处是互相论难的言论,憎恶的仇怨在大臣中结下。妻妾诉讼,给吴、楚带来灾祸;斗鸡事件,使鲁国蒙受灾难。于是便有人伦相争而朋党产生,刑狱滋生而祸根结下。这是其弊病之 本着设立品级的原则,就是要使人伦有序,就像把鱼串成次第排列的样子。设立九品,把下等也列入品级,就是说才能和德行有优劣,人伦辈分有前后。现在的中正,为自己长远打算的,则压制一方,使无上品;淫乱卑劣下等的,则不按次序提拔,并能容纳他。公家的品级变成了私人的财产。君子无怨,国家政治无惩治奸臣的措施。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于是使优劣和前后颠倒,把高贵和优秀的人才定在平常品级以下,把背有不孝之名的人放在最前面。这是其弊病之三。 陛下登基,开启天地的善心,发布广开言路的韶令,采纳忠诚的言论,遍览天下的民情,这是太平之基,罕有之法呀。至于赏罚,自王公以至百姓,都用法来加以规定。设置中正,委以一国的重任,却没有赏罚的准备。人心多诈,清平的很少,所以怨恨诉讼的很多。听任它则揭人隐私不止,禁止它则侵犯无辜没有尽头,办案虽烦琐,仍胜过侵犯无辜。现在禁止诉讼,则堵塞一国之口,培植一人势力,使得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各被冤枉者揣着怨气和真心话,惟独没蒙受到天地无私的恩惠,而长期滞留在邪佞之人的选举之下。使得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达。这是其弊病之四。 早在圣世之时,想要改善民风,安抚百姓,就要提高乡里的道德,推崇六亲的行为,礼教学校互相一致,这样便与不贤有了分别。乡老写下他的善献给天子,司马根据他的能授予官职,有关部门考核业绩来决定升降。所以天下人后退而自修其身,乡里有道德,朝廷有公正,浮华奸邪之人无处容身。现在一国之士数以千计,或流落他乡,或在异地谋求衣食,相貌尚且不认识,谈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管中正知与不知,遇上应当品评之时,从官府采得美誉,从流言取得坏名。只信自己就会被不了解所蒙蔽,听信别人就会被彼此的局限所限制。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仅凭关系。既不是乡老记录上的声誉,又不是朝廷的考核。于是使做官的人,舍近求远,弃本逐末。官位靠乞求而得,不由行为确定,评定品级不考核功劳,朋党的吹捧不实。这是其弊病之五。 一般之所以立品级看表现,是为了求人才以治民,并不是十叮羁名誉,分别好坏。孝悌本不能用于朝廷,所以家庭以外祇能讲义而不能讲情。已经做官,职权有大小,事情有难易,各有功报,这正是人之实用,职务之所在。现在却相反,到了报功的期限,虽然职位很高,却处于很低的品级,没有政绩的,却获得很高的品级,造就压抑了有功劳的人而崇尚虚名。对上使朝廷的考核名存实亡,对下帮助了不务实际、拉帮结派的人。这是其弊病之六。 官职的设立要针对不同的事,人的能力也不相同,发挥了他的才能则成功,失去了则失败。现在不问才能是否合适,只管让他登上九品。依品级来选取人,并不是他的才能达到了;依表现又被品级所局限。如果表现符合实际情况,品级和表现仍相妨碍,就会被选举束缚,使不得专注才能。何况今天的中正,与他疏远的,就贬低人家的长处,与他亲近的,就掩饰人家的短处。专讲空话,以为虚名,则品级和能力不符,怎么能够处理事情?这是其弊病之七。 以前为九品所颁的韶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很少有所忌讳。今天的中正,降职不明示对方错误,晋升不罗列对方善举,废弃褒贬的宗旨,仅凭感情,清浊相混,以达到个人目的。所以违反早期制度,大造声势,来煽动众人,使他们都归向自己。晋升者没有功劳来激励他,降职者没有错误来惩戒他。奖惩不明,则风气污浊,天下人又怎能不懈怠德行而专心于人情事故呢?这是其弊病之八。 由此而论,立中正而没选对人,给他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约束,所以奸邪猖狂,冤狱遍地。虽名为中正,实际是邪恶的处所;其事虽在九品,却有八害。或在亲戚中结下仇恨,或在骨肉中产生猜疑,当身陷于仇敌当中,子孙躲开祸害。逭却是历代的而非仅是现在的灾祸。所以君主审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不变的制度,所以周沿袭殷,有所增减。到了中正九品,古代圣贤都不用它,难道是被此事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吗,是注重政治教化而不用它。自魏建立以来,没见它得到人的功劳,却带来仇恨和不厚道的毛病。伤风败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遣更大的了。我认为应当罢免中正,废除九品,放弃曹魏的有弊病之法,建立一代美好的制度。上奏后,皇帝优韶回答他。后来司空卫罐等共同建议应废除九品中正制,恢复古代的乡里议论推举制。皇帝并没有实行。 渤海大学历史系

晋书刘毅传翻译节选自大学历史文选上

刘毅认为:魏国用九品中正制管理官员,是不好的,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以后的危害,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并没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反而有八种弊端,于是上书皇帝要求改变这种情况。 他说: 我听说:执政者,以量才授官为本,此事有三难,但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 人物难知,这是一;爱憎难防,这是二;真伪难辨,这是三。 如今设立中正,评定九品,高低随意,荣辱在手。 有皇帝的威福和朝廷的权势。 爱憎和虚实全在于己,对公不负考核之责,对私不怕告发。 用尽心计,钻营各方。 廉洁谦让的风气消失了,得过且过的习俗形成了。 天下纷乱,只争品级和官位,没听说谦让,我为圣朝感到羞耻。 描述情况以抓住才能为清正,评价人物以实事求是骂公平,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可不明。 清正公平是政治教化的光明面;歪曲事实是动乱灭亡的阴暗面,不可不明察。 然而人各有所长,全才很少。 才有大小,成名有早晚。 改邪归正,应得到常新的回报;怀才不遇,应得到正直的美名;深谋远虑而不计小事,应得到超凡脱俗的评价;率真自然而不事修饰,应得到清纯实在的声誉;行动不多而才能优异,应得到器重和信任的重用。 所以三位仁者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却都很合义。 陈平、韩信在乡里被人取笑和侮辱,却为帝王建功立业;屈原、伍子胥不为君主所容,却名留青史,这是恰当的评论所要昭示的。 现在的中正,不看真才实学,专门依靠帮派利益;处事不公,专门根据个人感情。 想要给的,作假以助他成名;想要让他下的,便吹毛求疵。 品级的高下随着势力的强弱为转移,是非由个人的爱憎来决定。 追随世道的兴衰,不顾真才实学,衰弱则降下,兴盛则扶上,同一个人,十天之内就发生变化。 或以贿赂使自己通达,或与计吏同行以求晋升,依托他人的人必能达到目的,恪守原则的人困窘悲伤。 对己不利,必见残害;有利于己,定要得到。 所以上品官员没有出自于贫贱之家的,下品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的大族的。 即或有之,亦另有原因。 欺君欺世,实为乱世之源。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病之一。 设置中正,用州里之清议,大家都服从,可以镇住不服的,统一言论。 不是说一人就能知道一州的人才,他如不知被品评者便不能被评。 如此,自孔子以上,至于庖牺,都有过失,都不行,为何只责备平常人!如果特别不善,自然可以重新选择。 现在重视他的职权而轻视其人,确立高下的等级后,回访刁攸。 他既不是州里所归顺的,也不是职权所设置的。 现在询问他,让正确的归顺于不服的,让不主事的来决定事情,由此助长谗言,产生矛盾,这好像不是设立中正的本意,而是治理世俗耍深加防备的。 主事者与刁攸好,刁攸降下品级又被选为二千石的,已有数人。 刘良提高刁攸降下的品级,石苞惩处刁攸所干的事,全州到处是互相论难的言论,憎恶的仇怨在大臣中结下。 妻妾诉讼,给吴、楚带来灾祸;斗鸡事件,使鲁国蒙受灾难。 于是便有人伦相争而朋党产生,刑狱滋生而祸根结下。 这是其弊病之 本着设立品级的原则,就是要使人伦有序,就像把鱼串成次第排列的样子。 设立九品,把下等也列入品级,就是说才能和德行有优劣,人伦辈分有前后。 现在的中正,为自己长远打算的,则压制一方,使无上品; *** 卑劣下等的,则不按次序提拔,并能容纳他。 公家的品级变成了私人的财产。 君子无怨,国家政治无惩治奸臣的措施。 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 于是使优劣和前后颠倒,把高贵和优秀的人才定在平常品级以下,把背有不孝之名的人放在最前面。 这是其弊病之三。 陛下登基,开启天地的善心,发布广开言路的韶令,采纳忠诚的言论,遍览天下的民情,这是太平之基,罕有之法呀。 至于赏罚,自王公以至百姓,都用法来加以规定。 设置中正,委以一国的重任,却没有赏罚的准备。 人心多诈,清平的很少,所以怨恨诉讼的很多。 听任它则揭人隐私不止,禁止它则侵犯无辜没有尽头,办案虽烦琐,仍胜过侵犯无辜。 现在禁止诉讼,则堵塞一国之口,培植一人势力,使得为所欲为,无所顾忌。 各被冤枉者揣着怨气和真心话,惟独没蒙受到天地无私的恩惠,而长期滞留在邪佞之人的选举之下。 使得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达。 这是其弊病之四。 早在圣世之时,想要改善民风,安抚百姓,就要提高乡里的道德,推崇六亲的行为,礼教学校互相一致,这样便与不贤有了分别。 乡老写下他的善献给天子,司马根据他的能授予官职,有关部门考核业绩来决定升降。 所以天下人后退而自修其身,乡里有道德,朝廷有公正,浮华奸邪之人无处容身。 现在一国之士数以千计,或流落他乡,或在异地谋求衣食,相貌尚且不认识,谈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管中正知与不知,遇上应当品评之时,从官府采得美誉,从流言取得坏名。 只信自己就会被不了解所蒙蔽,听信别人就会被彼此的局限所限制。 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仅凭关系。 既不是乡老记录上的声誉,又不是朝廷的考核。 于是使做官的人,舍近求远,弃本逐末。 官位靠乞求而得,不由行为确定,评定品级不考核功劳,朋党的吹捧不实。 这是其弊病之五。 一般之所以立品级看表现,是为了求人才以治民,并不是十叮羁名誉,分别好坏。 孝悌本不能用于朝廷,所以家庭以外只能讲义而不能讲情。 已经做官,职权有大小,事情有难易,各有功报,这正是人之实用,职务之所在。 现在却相反,到了报功的期限,虽然职位很高,却处于很低的品级,没有政绩的,却获得很高的品级,造就压抑了有功劳的人而崇尚虚名。 对上使朝廷的考核名存实亡,对下帮助了不务实际、拉帮结派的人。 这是其弊病之六。 官职的设立要针对不同的事,人的能力也不相同,发挥了他的才能则成功,失去了则失败。 现在不问才能是否合适,只管让他登上九品。 依品级来选取人,并不是他的才能达到了;依表现又被品级所局限。 如果表现符合实际情况,品级和表现仍相妨碍,就会被选举束缚,使不得专注才能。 何况今天的中正,与他疏远的,就贬低人家的长处,与他亲近的,就掩饰人家的短处。 专讲空话,以为虚名,则品级和能力不符,怎么能够处理事情?这是其弊病之七。 以前为九品所颁的韶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很少有所忌讳。 今天的中正,降职不明示对方错误,晋升不罗列对方善举,废弃褒贬的宗旨,仅凭感情,清浊相混,以达到个人目的。 所以违反早期制度,大造声势,来煽动众人,使他们都归向自己。 晋升者没有功劳来激励他,降职者没有错误来惩戒他。 奖惩不明,则风气污浊,天下人又怎能不懈怠德行而专心于人情事故呢?这是其弊病之八。 由此而论,立中正而没选对人,给他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约束,所以奸邪猖狂,冤狱遍地。 虽名为中正,实际是邪恶的处所;其事虽在九品,却有八害。 或在亲戚中结下仇恨,或在骨肉中产生猜疑,当身陷于仇敌当中,子孙躲开祸害。 逭却是历代的而非仅是现在的灾祸。 所以君主审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不变的制度,所以周沿袭殷,有所增减。 到了中正九品,古代圣贤都不用它,难道是被此事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吗,是注重政治教化而不用它。 自魏建立以来,没见它得到人的功劳,却带来仇恨和不厚道的毛病。 伤风败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遣更大的了。 我认为应当罢免中正,废除九品,放弃曹魏的有弊病之法,建立一代美好的制度。 由此看来,选拔的中正却不是合适的人选,只是授予权势却没有奖赏和惩罚。 有时缺乏人担任中正而失去约束,所以奸邪的党人能够肆无忌惮,枉法恣肆,胡作非为。 虽然职务名为中正,实际上是奸邪之地;从事的是九品官员的职责,却做出太多的损害。 有的对亲人间结下仇恨,在亲人间产生猜忌,一旦身陷仇敌之手,子孙也会遭到祸患。 这是历代的祸患,不 仅仅是现在的危害呀。 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通常的制度,所以周朝根据殷朝,有所减少和增加。 至于中正九品,上古的圣贤都不愿去做,大概是担心受到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地方,将用正统的教化的适合的地方不能从中获取。 自魏建立以来,未见这样的得人的功劳,却受到刻薄的连累。 毁坏风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 愚臣认为应该罢除中正,罢除九品,摒弃魏的弊法,建立一代的美好法制。 他上书后,皇帝下令命令大家一起议论,后来司空卫瓘等人也上书要求废除九品制度,恢复古代的乡里选拔推荐制度,但是皇帝不同意。

晋书刘毅传翻译,节选自大学历史文选上

刘毅认为:魏国用九品中正制管理官员,是不好的,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以后的危害,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并没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反而有八种弊端,于是上书皇帝要求改变这种情况。他说: 我听说:执政者,以量才授官为本,此事有三难,但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兴亡。人物难知,这是一;爱憎难防,这是二;真伪难辨,这是三。如今设立中正,评定九品,高低随意,荣辱在手。有皇帝的威福和朝廷的权势。爱憎和虚实全在于己,对公不负考核之责,对私不怕告发。用尽心计,钻营各方。廉洁谦让的风气消失了,得过且过的习俗形成了。天下纷乱,只争品级和官位,没听说谦让,我为圣朝感到羞耻。 描述情况以抓住才能为清正,评价人物以实事求是骂公平,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可不明。清正公平是政治教化的光明面;歪曲事实是动乱灭亡的阴暗面,不可不明察。然而人各有所长,全才很少。才有大小,成名有早晚。改邪归正,应得到常新的回报;怀才不遇,应得到正直的美名;深谋远虑而不计小事,应得到超凡脱俗的评价;率真自然而不事修饰,应得到清纯实在的声誉;行动不多而才能优异,应得到器重和信任的重用。所以三位仁者殊途而同归,四子异行却都很合义。陈平、韩信在乡里被人取笑和侮辱,却为帝王建功立业;屈原、伍子胥不为君主所容,却名留青史,这是恰当的评论所要昭示的。 现在的中正,不看真才实学,专门依靠帮派利益;处事不公,专门根据个人感情。想要给的,作假以助他成名;想要让他下的,便吹毛求疵。品级的高下随着势力的强弱为转移,是非由个人的爱憎来决定。追随世道的兴衰,不顾真才实学,衰弱则降下,兴盛则扶上,同一个人,十天之内就发生变化。或以贿赂使自己通达,或与计吏同行以求晋升,依托他人的人必能达到目的,恪守原则的人困窘悲伤。对己不利,必见残害;有利于己,定要得到。所以上品官员没有出自于贫贱之家的,下品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的大族的。即或有之,亦另有原因。欺君欺世,实为乱世之源。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病之一。 设置中正,用州里之清议,大家都服从,可以镇住不服的,统一言论。不是说一人就能知道一州的人才,他如不知被品评者便不能被评。如此,自孔子以上,至于庖牺,都有过失,都不行,为何只责备平常人!如果特别不善,自然可以重新选择。现在重视他的职权而轻视其人,确立高下的等级后,回访刁攸。他既不是州里所归顺的,也不是职权所设置的。现在询问他,让正确的归顺于不服的,让不主事的来决定事情,由此助长谗言,产生矛盾,这好像不是设立中正的本意,而是治理世俗耍深加防备的。主事者与刁攸好,刁攸降下品级又被选为二千石的,已有数人。刘良提高刁攸降下的品级,石苞惩处刁攸所干的事,全州到处是互相论难的言论,憎恶的仇怨在大臣中结下。妻妾诉讼,给吴、楚带来灾祸;斗鸡事件,使鲁国蒙受灾难。于是便有人伦相争而朋党产生,刑狱滋生而祸根结下。这是其弊病之 本着设立品级的原则,就是要使人伦有序,就像把鱼串成次第排列的样子。设立九品,把下等也列入品级,就是说才能和德行有优劣,人伦辈分有前后。现在的中正,为自己长远打算的,则压制一方,使无上品;淫乱卑劣下等的,则不按次序提拔,并能容纳他。公家的品级变成了私人的财产。君子无怨,国家政治无惩治奸臣的措施。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于是使优劣和前后颠倒,把高贵和优秀的人才定在平常品级以下,把背有不孝之名的人放在最前面。这是其弊病之三。 陛下登基,开启天地的善心,发布广开言路的韶令,采纳忠诚的言论,遍览天下的民情,这是太平之基,罕有之法呀。至于赏罚,自王公以至百姓,都用法来加以规定。设置中正,委以一国的重任,却没有赏罚的准备。人心多诈,清平的很少,所以怨恨诉讼的很多。听任它则揭人隐私不止,禁止它则侵犯无辜没有尽头,办案虽烦琐,仍胜过侵犯无辜。现在禁止诉讼,则堵塞一国之口,培植一人势力,使得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各被冤枉者揣着怨气和真心话,惟独没蒙受到天地无私的恩惠,而长期滞留在邪佞之人的选举之下。使得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达。这是其弊病之四。 早在圣世之时,想要改善民风,安抚百姓,就要提高乡里的道德,推崇六亲的行为,礼教学校互相一致,这样便与不贤有了分别。乡老写下他的善献给天子,司马根据他的能授予官职,有关部门考核业绩来决定升降。所以天下人后退而自修其身,乡里有道德,朝廷有公正,浮华奸邪之人无处容身。现在一国之士数以千计,或流落他乡,或在异地谋求衣食,相貌尚且不认识,谈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管中正知与不知,遇上应当品评之时,从官府采得美誉,从流言取得坏名。只信自己就会被不了解所蒙蔽,听信别人就会被彼此的局限所限制。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仅凭关系。既不是乡老记录上的声誉,又不是朝廷的考核。于是使做官的人,舍近求远,弃本逐末。官位靠乞求而得,不由行为确定,评定品级不考核功劳,朋党的吹捧不实。这是其弊病之五。 一般之所以立品级看表现,是为了求人才以治民,并不是十叮羁名誉,分别好坏。孝悌本不能用于朝廷,所以家庭以外只能讲义而不能讲情。已经做官,职权有大小,事情有难易,各有功报,这正是人之实用,职务之所在。现在却相反,到了报功的期限,虽然职位很高,却处于很低的品级,没有政绩的,却获得很高的品级,造就压抑了有功劳的人而崇尚虚名。对上使朝廷的考核名存实亡,对下帮助了不务实际、拉帮结派的人。这是其弊病之六。 官职的设立要针对不同的事,人的能力也不相同,发挥了他的才能则成功,失去了则失败。现在不问才能是否合适,只管让他登上九品。依品级来选取人,并不是他的才能达到了;依表现又被品级所局限。如果表现符合实际情况,品级和表现仍相妨碍,就会被选举束缚,使不得专注才能。何况今天的中正,与他疏远的,就贬低人家的长处,与他亲近的,就掩饰人家的短处。专讲空话,以为虚名,则品级和能力不符,怎么能够处理事情?这是其弊病之七。 以前为九品所颁的韶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很少有所忌讳。今天的中正,降职不明示对方错误,晋升不罗列对方善举,废弃褒贬的宗旨,仅凭感情,清浊相混,以达到个人目的。所以违反早期制度,大造声势,来煽动众人,使他们都归向自己。晋升者没有功劳来激励他,降职者没有错误来惩戒他。奖惩不明,则风气污浊,天下人又怎能不懈怠德行而专心于人情事故呢?这是其弊病之八。 由此而论,立中正而没选对人,给他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约束,所以奸邪猖狂,冤狱遍地。虽名为中正,实际是邪恶的处所;其事虽在九品,却有八害。或在亲戚中结下仇恨,或在骨肉中产生猜疑,当身陷于仇敌当中,子孙躲开祸害。逭却是历代的而非仅是现在的灾祸。所以君主审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不变的制度,所以周沿袭殷,有所增减。到了中正九品,古代圣贤都不用它,难道是被此事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吗,是注重政治教化而不用它。自魏建立以来,没见它得到人的功劳,却带来仇恨和不厚道的毛病。伤风败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遣更大的了。我认为应当罢免中正,废除九品,放弃曹魏的有弊病之法,建立一代美好的制度。由此看来,选拔的中正却不是合适的人选,只是授予权势却没有奖赏和惩罚。有时缺乏人担任中正而失去约束,所以奸邪的党人能够肆无忌惮,枉法恣肆,胡作非为。虽然职务名为中正,实际上是奸邪之地;从事的是九品官员的职责,却做出太多的损害。有的对亲人间结下仇恨,在亲人间产生猜忌,一旦身陷仇敌之手,子孙也会遭到祸患。这是历代的祸患,不 仅仅是现在的危害呀。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没有通常的制度,所以周朝根据殷朝,有所减少和增加。至于中正九品,上古的圣贤都不愿去做,大概是担心受到蒙蔽而有不周全的地方,将用正统的教化的适合的地方不能从中获取。自魏建立以来,未见这样的得人的功劳,却受到刻薄的连累。毁坏风俗,无益于教化,古今的失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愚臣认为应该罢除中正,罢除九品,摒弃魏的弊法,建立一代的美好法制。他上书后,皇帝下令命令大家一起议论,后来司空卫瓘等人也上书要求废除九品制度,恢复古代的乡里选拔推荐制度,但是皇帝不同意。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复试名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复试名单如下:一、陕西师范大学1、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管理。二、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部),开设7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三、学科建设1、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2、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社科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报录比

10比1。根据查询陕西师范大学显示,每年陕师大的中国史基础分数高,历史学研究14到17年间的真题,考研报录比在10比1。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发展吧!1944年,创办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知名教育家郝耀东先生出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45年,建立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49年8月,根据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归并西北大学教育系,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学院开始在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村附近选址建校,是年年底已基本建设完全。1954年,再次合并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54年8月,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任校长,学校进一步发展扩建,国家、地方领导人曾多次来院视察。1956年8月,陕西省政府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西安师范学院化学系和生物系,建立陕西师范学院,学校与名闻中外的大雁塔为邻,总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公顷。1960年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西安师范学院(前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2月,国务院批准学校由陕西省管理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1981年8月,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会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学校校长李绵出席会议。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

1.求上海交大的校史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她的历史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近代高等教育迂回发展的历程。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具。公学设立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任督办。 1899年,公学先后设立译书院、东文学堂,培养议员。译书院后来发展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 1904年改隶商部,翌年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易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8年,学校增设铁路管理科。 至此,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工科大学终于屹立在浦江之滨。 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不久,南洋大学、唐山大学和京校分别改名为第一、二、三交通大学。 1928年11月,三所交大合并成铁道部交通大学。至30年代中期,交大被誉为“东方的MIT”。 1938年8月,学校改由教育部直辖,定名国立交通大学。1940年在重庆九龙坡设立分校,后分校改为总校,并于1942年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1943年创办电信研究所,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46年5月,学校迁回上海。 1949年6月,人民 *** 接管交大,开始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此后经历了院系调整和西迁,于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896-1904 南洋公学 1905-1906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 1906-1911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1912 南洋大学堂 1912-1921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 1921-1922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2-19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1927-1928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1942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42-1946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1946-1949 国立交通大学 1949-1957 交通大学 1957-1959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1959- 上海交通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 南洋公学 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 1896年3月,由清代著名翻译、近代小学教学方法改良的先行者钟天纬开办的三等公学开学。盛宣怀将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捐出的高昌庙经正书院旧屋暂借给钟用作该校校舍。 钟天纬于当日发布启示,先开蒙馆三塾,将来待经费许可,再开设六塾,将学有成效者,送南北洋大学堂。9月得到盛宣怀批准,由电报总局拨助常年经费洋1000元办学。 盛宣怀在上海乘船去江宁府向两江总督刘坤一禀明,拟在上海捐购基地筹款开办新式学堂——南洋公学及银行、铁路、纺织等事宜。10月,盛宣怀向清朝 *** 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捐地开办南洋公学,经费由轮电两局捐输,聘请何嗣焜出任总理。 12月得到光绪准允。至此,标志南洋公学正式创立。 因学堂地处南洋(当时称江、浙、闽、广等地为南洋),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故定名为南洋公学。 1897年3月6日,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一所作校址,“南洋公学”正式开学;4月,委任何嗣焜为南洋公学总理(即校长)。 初建时以培养高端法政人才为办学目标,先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继设铁路班、特班、政治班、译书院、东文学堂等,体制完备,规划宏远,创开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风气。1905年,学校改隶商部,改校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始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 1906年秋,学校工科之始——铁路工程班成立。1907年改隶邮传部,易校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0月,学校设立的第一个工程专科,即学制3年的铁路专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增设电机专科,为中国高等学校最早设立之电机系科。1909年,航海专科成立,且于1911年改为商船学校。 1910年,建立电机实验室。同年秋,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 *** 声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此时期学校经费困难,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同心,以维持教学。 唐文治还著《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此时期孙中山莅校演讲,全校师生共同致力于兴建中国实业。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912年秋,学校归交通部直辖,改校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学校虽几度更名,但坚持培养交通实业专才的宗旨不变。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 1919年7月,侯绍裘成立南洋义务学校。 交通大学 1920年12月14日,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极需专材”为由,提交国务会议议决,将北京邮电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及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称“交通大学”。 1922年4月8日,叶恭绰校长电示“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7月21日,交通大学正式分为两校,改名交通部南洋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 此后校长多次变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仍设置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 学校在此期间又新建成体育馆和调养室,并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 *** 垮台,南京 *** 成立。 国民 *** 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 并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1928年2月,国民 *** 任命蔡元培为1927年9月7日改名为“第一交通大学”的校长。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 *** 改组,增设铁道部。 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 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这样就把“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形成“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 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1937年8月1日,学校划归教育部。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学校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 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 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重庆交大总校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 *** 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 广大师生投入到。 3.求上海交大的校史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她的历史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近代高等教育迂回发展的历程。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具。公学设立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任督办。 1899年,公学先后设立译书院、东文学堂,培养议员。译书院后来发展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 1904年改隶商部,翌年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易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8年,学校增设铁路管理科。 至此,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工科大学终于屹立在浦江之滨。 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不久,南洋大学、唐山大学和京校分别改名为第一、二、三交通大学。 1928年11月,三所交大合并成铁道部交通大学。至30年代中期,交大被誉为“东方的MIT”。 1938年8月,学校改由教育部直辖,定名国立交通大学。1940年在重庆九龙坡设立分校,后分校改为总校,并于1942年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1943年创办电信研究所,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46年5月,学校迁回上海。 1949年6月,人民 *** 接管交大,开始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此后经历了院系调整和西迁,于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896-1904 南洋公学 1905-1906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 1906-1911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1912 南洋大学堂 1912-1921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 1921-1922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2-1927 交通部南洋大学 1927-1928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1942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42-1946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1946-1949 国立交通大学 1949-1957 交通大学 1957-1959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1959- 上海交通大学。 4.请教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听说被分成很多学校,有点惨 50年代初,当时的 *** 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拆分。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 理、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分成单一的工科大学。大量院系调出。其中理学院中的数学 、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 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金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 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 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 学院(现东南大学),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 业大学。此外还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交通大学只是从 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余并入的实力都 不强。可以说交通大学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楼主. 2005-01-29 11:00:02 aadvarka(aadvarka) 级别:白银长老 发帖:1083 积分:1116 来自: 注册:2002-01-06 :0 :0 交通大学在49年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前的历史,就是被严重削弱的历史: 52年的院系调整,交通大学已经遭受了第一次严重打击,以下学科: 理科——数理化(复旦) 工科——土木(同济)、化工(现华东理工)、纺织(现东华大学)、航空(现西工大)、水利(现河海) 管理——会计、财务(上财) 几乎全部损失。 工科——机电遭受重大损失(成电、哈工)。 55-57年分成上海、西安两校更不用说了,其实双方分的已经是一个52年剩下来的家当。 还要补充上海交通大学在59年之后的再度被支解的历史: 59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内为中科大招生办学。60年代,交大被国防科委接管,上海市从交大抽出专业成上海科技大学(后并入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里质量最好的部分是原科大、工大),又抽出交大民宴路分部建上海工学院(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总设计师的王希季等就因此离开交大支援他校。7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机车车辆系分出组建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成立华东交通大学(当时上海铁道学院迁南昌的条件就是在南昌恢复交通大学的名称)。78年未迁完的上海部分恢复成立上海铁道学院,2000年铁道学院(大学)并入同济。 原上海市市长、市委副 书记,现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上海交大 211 工程中预审中就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 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广西大学历史上有多强

广西大学的兴盛时期: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相提并论和相媲美。1925年(民国14年),以李宗仁、黄绍肱为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为培养建设广西人才,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7年,广西省主席黄绍肱邀请本省桂林籍的马君武先生(在当时的教育界,可以齐名蔡元培,有“北蔡南马”之誉)回桂办学,开始筹办省立广西大学;1928年,广西大学在梧州正式成立,马君武成为了第一任校长,校址设在梧州市河西区蝴蝶山。1936年,广西大学随省府迁入桂林,校址设在良丰西林公园,接着就对广西大学进行改组,创设文法、医学、农学、理工等4个学院11个科系,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1939年8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广西大学成为了国立大学,再次任命马君武为校长;马君武凭借个人的影响力,招聘大批国学大师,具体包括了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梁漱溟、王力等当时名师,在当时师资力量冠绝全国,广西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一时亮瑜,不分伯仲!

河南大学历史上很厉害么

河南大学历史上很是很厉害的。谈起河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彼时的河南大学,与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并称三大留学培训基地。此后,先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中原大学等阶段。河南大学是世界名校,亚洲第一大学,亚洲第一好大学,亚洲第一各类学科齐全大学,亚洲第一科研成果能力最强大学。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曾位于全国前列。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和人文大师,包括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历史学家邓拓等。1952年,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进行了院系大调整。一部分专业调入外校,一部分专业独立成校。其中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等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院系调整之后,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合并平原师范学院后,发展为了现在的河南大学以及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因为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尽管错过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但是河大并没有再次错过双一流。

浙江大学历史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7年改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04月0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07月0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至贵州遵义。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 崛起为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在遵义湄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科研成果。浙江大学物理系学生李政道在湄潭永兴茶馆借灯光读书,成为了当地的美谈佳话。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等教授都对湄潭的茶叶、茅贡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0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理、工、农、医、文、法、师范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形成了四所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的部分系留守,成为了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的一部分和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等组合,成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定名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等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09月15日,曾经从浙江大学分离出去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回归浙大母体,共同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从而回到了类似于院系调整前的浙大的学科设置,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中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必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

中山大学历史介绍

原中山大学: 1、格致书院 广州格致书院是十九世纪中国著名的教会学校,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医生1887年创办于广州,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07年该学校改为岭南学堂,开设了医科。 后来该学校成为岭南大学,而其医科成为圣约翰大学的一部分。 2、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是美国友好人士在广州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1927年收归中国人自办。 岭南大学建校之初,校址几经变迁。 先从沙基金利埠到四牌楼福音堂、花地萃香园,1900年又迁往澳门,1904年,将永久校址设在距广州城东南十里的康乐村。 此后,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岭南大学,又于1937年南迁至香港,1942年北上至韶关。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岭南大学得以重返康乐。 3、国立中山大学 1924年2月邹鲁接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法科大学两校之后,即于当月24日召集三校学生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大会,会上宣布筹建国立广东大学,并报告了筹备经过和进行计划等。 3月3日,广东大学召开首次筹备会议,着重讨论并通过了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组织大纲。 为保证筹备工作的开展和国立广东大学的顺利开办,孙中山亲自动手筹措资金。 1924年6月9日,孙中山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 1924年6月21日广东大学举行校长就职和学生毕业典礼,孙中山委托总参议胡汉民代表大元帅在会上宣读了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 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 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 国立广东大学定于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课。 当时,学校并没有举行开学典礼与成立典礼。 后又经校务会议复议,将开学典礼及成立典礼日定于1924年11月11日这一日,也就成为国立广东大学的校庆日。 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国民 *** 批准。 同年增设医科。 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 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学长,郁达夫任英国文学系主任。 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 1926年8月17日,国民 *** 下令改校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广东大学改名后,国内出现多所以“中山”为名的大学,如武汉、杭州、南京、上海、兰州、西安等地。 1928年2月间,以蔡元培先生为院长的大学院有鉴于此,决定除保留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以资纪念外,其余中山大学均改为所在地方名。 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被聘至中大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入主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 1952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天文系由赵却民教授率领调往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陈国达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哲学系由系主任朱谦之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由人类学系主任杨成志教授率领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 分别于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长沙、北京等地报到。 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校区由石牌迁至原岭南大学校址。 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迁入了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等学校,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兴办华南医学院。

苏州大学历史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96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6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200多人、本科生258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 苏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3320亩,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33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服装中心、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

苏州大学历史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 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 *** 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一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苏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96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6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200多人、本科生258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 苏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3320亩,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 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33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服装中心、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 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 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 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