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在大学课堂上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如:本专业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音乐教育只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等。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不但月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有差距,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成绩,不会比发达国家差,问题可能就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在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美育应当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的美育中,音乐和美术教育尤为重要。这完全是正确的。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是艺术教育最主要、最主要的方式和内容。 一、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要讨论的“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当前,我国各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力还比较薄弱,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贫乏、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比较差的现象。我们经过调查结果表明,137个同学当中有85%的同学爱好音乐,城市和农村分别占了86%和85%。有24%的同学只是偶尔上音乐课,13%的同学在中学时的音乐课基本不上。来自城市的同学中有66.7%认识简谱,而农村的同学只有42.5%,但来自城市的同学认识五线谱远远多于农村同学。此外,城市的同学中有听过音乐会的远远多于来自农村的同学,分别占了38.9%和10.5%,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同学没有听过音乐会。 然而在问卷的填空题的部分显示,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外国音乐家的有42人,占30.7%,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外国音乐家代表作品的有15人,仅占10.9%。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中国音乐家的有32人,占23.4%;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的有16人,仅占11.7%。能写出三首以上最喜欢的乐曲的只有33人,占24.1%;值得注意的是,有26个人一首乐曲也写不出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音乐的,由于地域、环境或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进高校之前所受的音乐教育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表现出了非常薄弱的音乐素质,特别是在填空题的部分其调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音乐课程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美育的功能,而如何把音乐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如何使学生在短暂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审美价值观的提升、欣赏层次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二、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音乐教学是全面丰富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欣赏中国交响乐《梁祝》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性思维。随着音乐的发展,学生呈现的“喜、怒、哀、乐”等表情,恰恰反映了其对善恶分辨的理性思维和发现美、追求美的能力。而这些对美的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音乐欣赏,由内心的体验而外露于表情的。 (二)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智力保证 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欣赏者主观控制的。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所以人的思维能力会具有与生俱来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如果进行音乐欣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人们的乐感,而且会有益于他们的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发展,使脑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开发。 (三)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德育教育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表现与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向学生展示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正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的过程,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歌曲更是鼓舞了几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完全可以达到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 (四)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文化底蕴 古今中外的音乐珍品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如果仅仅是靠学生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并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其次,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艺术和文学、地理、历史、戏剧、舞蹈、绘画、社会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欣赏当中,需增加多元的思考和多维的视角,识别各种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下的音乐特色,认识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态下的音乐异同,体会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区别。 三、在高校中实现以音乐欣赏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针对大学生音乐知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弥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足和城市农村学生的差距。各高校一方面要开设音乐欣赏类的选修课,增长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场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要加强引导,让大学生多欣赏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来,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一)掌握音乐知识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 音乐基本知识是音乐的语言,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培养大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音乐知识越丰富,音乐欣赏能力也就越强,水平也就越高。欣赏曲目从内容到形式应是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民族到西洋,从声乐到器乐,从标题音乐到无标题音乐,而目前一些学校尚未做到这些。音乐表现情感不仅在形式上受到理性化规范,音乐的情感内容也是经过艺术概括和提炼的产物,不是任何自然情感的流露都能成为音乐作品的内容,只有那些带有社会普遍性而非纯粹个人的、偶然的情绪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柴可夫斯基《悲怆》中的苦闷求索,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中的典雅缠绵,刘天华《光明行》中的昂扬雄壮,都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并且是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理性情感,在这类优秀音乐作品的陶冶下,人的情感会得到升华。 (二)增强感性经验的积累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 首先,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就是多听,多接触民族音乐。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大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多方面提高欣赏心理素质和水平,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们从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其次,音乐的抽象形式本身就积淀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甚至哲理思考。经常进行音乐欣赏,能提高直观理解力,从音乐中“品”出它的深层蕴涵。例如从贝多芬充满矛盾的交响音乐中“品”出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从中国民间乐曲《老六板》清新悠扬的旋律中“品”出中国老百姓乐观的思想感情。总之,音乐欣赏能提高人们“心领神会”的本领。 (三)应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音乐欣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欣赏者的音乐欣赏水平因人而异,不但受个人音乐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还要受欣赏者总体文化与艺术修养、甚至生活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与人格修养。例如对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欣赏,有人就只能得到一些画面想象和各种随音响律动产生的情绪感染。然而,《四季》中那些忧伤的调子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一个向往自由光明的俄国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心境;哀叹时光流逝;对生命意义发出疑问等丰富的意蕴,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是难于体会的。 (四)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 如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积累。特别是学校,尤其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多举办一些艺术歌曲的欣赏、交响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一系列高雅艺术活动。音乐欣赏,除了通常的音乐会、音乐讲座外,还有如音乐电声欣赏;在庆典大会上聆听作为仪式的音乐;陶醉在自己演唱的“卡拉OK”之中;看着银(屏)幕上的画面,耳边响起动人的音乐;甚至在舞池中,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都可以说是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总之,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水平较高的音乐欣赏者,就必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生活体验,以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尤其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开展,同时学校也要尽全力为大学生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高雅音乐,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对格调低下、思想水平不高的音乐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音乐健康发展,也使更多的大学生群体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德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知识面的扩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杀马特”主播大闹大学课堂,为什么总有主播做一些很奇葩的事?
做人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这样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现在很多人恰恰走不到这一点,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可以走出令人感到厌恶的事情,这类人的行为会影响大家,甚至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所以一个人的行为要照顾到其他人,不能自私自利,只顾及自己的小利益,那样的话会被社会谴责。我看到新闻上面有一个奇葩的事情,并大家称为杀马特主播大闹宁波大学,这几个人的做法确实很过分,他们忽然超进教室,一个人脱掉外衣,变成所谓的超人,在教室里面折腾,表演完毕之后迅速离开,这样的行为严重的影响到正在上课的大学生,当然他们也被行政拘留,并处于罚款。这样的行为确实叫人感到有些难以接受,他们是某个网络主播,这类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其实是有自己的目的。他们想要通过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赚钱网络的点击率,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大家的关注,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利益的驱使,如果没有利益的话,他们当然不会做出这种行为。现在的网络主播可以说是挖空心思的吸引大家注意,因为只要自己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造成一种轰动效果,才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样他们才可以得到满意的点击率,当然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赚取钱财,为了这样的目的,这些主播可以说什么事情都能干,所以闯进教室里面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面对现在的主播奇葩行为,我们应该认识都,这些网络上面的主播,为个人利益可以做出很多超出想象的事情,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这种行为之下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利益链条,如果这个利益链继续存在的话,那么主播的奇葩行为会越来越多。现在的一些主播,为了个人的利益做事情没有节操,真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了。
大学课堂对外开放吗?
大学课堂绝对是开放的。。不管你是在校学生,还是校外的,都可以去听课的。。先打听好上课时间,地点你就可以去的。。如果方便的话,去学校听听某些专业课还是很有好处的呢!
大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
要坚持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主要角色。如果把老师比作大厨的话,那么学生就可以说是一盘好菜,只有好厨师,没有好食材,是无法烹饪出一道好菜的。空有好原料,没有好厨师,也是同样做不出美味的菜肴的。因此,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大学课堂大都是老师和学生相得益彰的搭配合作而成的。学生渴望学到知识,老师以身现法传授思想。学生们逐渐得到自我的提升,开阔自己的视野。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她的思想是不受限制的,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想空间。老师也应该在这门课程是专业的,有足够的底气加上知识的正确性,这也是使学生信服的基础。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有设计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可以吸引到学生的眼球去关注老师说讲述,牵动着学生的思维走。老师在课上要设计伏笔,具有呼应。以此,老师在下课的时候,学生们仍会回味无穷,品味着老师的课堂内容以及老师所讲的思想。优秀的老师也是会一些表演的技能,课堂内容要像台词那样准确无误,喜怒哀乐都要有独特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吧就不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机器一样被灌输知识,而是像看影视剧一样感受知识的乐趣和美丽。老师会摆脱技能的境界,力求到达“道”的级别,自然的将其组合。让老师学生们感受到,这门课程就应该这么讲。老师有趣一点,可以知道学生们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授课内容生动形象一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互动性。
大学课堂上应该怎样学习?
在大学课堂上,大学生一般都会在做什么?课堂一直都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或许那是你期待梦想的地方,是你消遣娱乐的地方,又或者他会让你非常的难忘,总之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人喜欢课堂,有的人不喜欢,但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要经历的。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课堂成了你最熟悉经常去的一个地方,偶尔你会看到隔壁的教师会很活跃,就特别想去过去看一看呐,在大学的课堂,人们都在干一些什么呢?大学的课堂和高中是不一样的,高中都是分班制的。但是大学有时候就会在大的教室里上课,有时候大教室通常会容纳好几个班级的人。也会安排好几个班的人一起上课,大学的上课的话要比高中的时间有很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干着不一样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认真听讲的。
什么是大学课堂?
大一需要抢课。一般大学就是公选课才需要选修,选修课需要抢课,一般都是在学期开始一个月以后,或者在学期末的一两个月内开始进行抢课。时刻检查手机和电脑信号。信号的强弱网速的快慢是抢到选修课的关键因素,因为通常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整个年级都在同一个页面上操作,网页会出现卡顿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考验大家的网速和信号了。大学介绍: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的不同
大学跟高中课堂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1。大学里没有固定的教室,每节课都在不同的教室,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固定的同桌了,像老狼当初的《同桌的你》就不存在了。想好好学习的话就要提早去占座位了。2。大学的课堂比较自由,你可以自由出入,但劝你还是走后门,毕竟要给老师面子嘛。课堂上你可以做以前高中的许多不敢做的事,比如睡觉 发短信 聊天 看小说等等3。课程比较少,一天就几节课,有的课还可以逃。4。考试前老师会给你划定考试的范围,到时候把划定的东西背了基本就可以及格了。大学就是一个及格万岁的地方。不及格就会挂科,要补考的,建议你不要挂科,挂了6,门就没有学位证了!5。恋爱自由就是理所当然了。6。学校里会有许多社团活动,是个锻炼人的地方,有机会要多参加。还有一些不同就不例举了,你自己来好好体会一下吧。祝你考上理想的大学!!
大学课堂对于大学生重要吗?为什么?
一、从大学课堂所占的时间看大学课堂的重要性大学课堂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计划中的所有课程都是通过课堂完成的,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四年的总课时为2520课时(不包括实习),四年八学期,每学期在校时间22周,每周五天,按平均每天十小时学习时间算,四年的学习时间是8800小时(包括了每年法定的元旦、清明、端午、劳动节、国庆、中秋等8天假日),其中至少有3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况且每周五天天天都能保证学习十个小时,也只有极少部分极有毅力的同学能够做到。当然不排除个别同学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天天如一日地在学习,这样可能课堂学习时间在他的学习时间总量中就比较小了,但就大部分同学来讲,这个计算也许是基本成立的。由此可见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二、从知识体系的形成看大学课堂的重要性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的知识建构的蓝图,是通过对历史的现实的考察之后,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将专业培养目标细化到各门课程而形成的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确定融进了很多教育专家、专业学者的智慧,对于一些传统学科来讲,这个系统是比较成熟的,相对稳定的,也是具有效力的。如果每一位大学老师都具备承担相应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一个学生能学好这个系统里的每一门课程,应该说他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都能够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他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因此从个人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建构来讲,大学课堂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新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可能还不够成熟,课程的结构还不太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野不是很明晰,个别课程不能很好地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但一般来说,这个专业的精髓肯定都包括进去了。也不排除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有微调的必要,但一般不会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在人才市场往往出现专业人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然后就把责任归咎于学校办学的宗旨、课程体系的设置等等,其实我们未尝不可以做一个跟踪调查,这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是整体的还是个别的,如果是整体的,就可能是宗旨和体系出了问题;是个别的,那我们就要看看这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在学校里各门课程学得怎么样,他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他是否具有将知识转换成能力的素养(知识转换成能力的素养的培养。三、从思维能力的养成看大学课堂的重要性思维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和成就的大小。虽然大学里没有专门开设如何训练思维的课程,但教师在讲授每一门课程的时候,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一般来说,教师的讲授都是富于逻辑性的,而优秀教师的讲授更是特别注意通过讲授内容的极强的逻辑性吸引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能准确把握教师的思路,我们自己的思维也会逐渐富有逻辑性,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大四的时候比大一的时候成熟一些了,思考问题周密一些了,但是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恐怕没人说得上来,因为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可能突变,有人主张记住别人思维的几种方法就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是不可能的。四、从分析批判能力的养成看大学课堂的重要性分析批判能力的养成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诸多教材不同体系的高下的评析,对不同学术观点的优劣的评析,对一个学术界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猜想,都是在引导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破不立,有了分析批判的能力才可能有创新的能力。放弃教师的点拨而完全依靠自学去获得这种分析批判的能力,显然是不经济的,不明智的。
为什么大学课堂上总会缺席?
部分的大学课堂,逃课、玩手机、睡觉是常态。01选修课选修的重灾区大概是毛概、军事理论课等等。这类选修课一般是公共课,有两个班同上的可能,地点通常也是阶梯教室,很多同学会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人多的情况下,就算不去也不会点名,更不会发现自己。其次是本身课比较水,老师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全程念PPT,和同学没有任何互动等等,可能会有学生为了学分要求去上课,也宁愿坐老远,前排几乎没人。但归根究底,“大学老师上课时没人听”这件事,只有初出茅庐的老师可能会被影响情绪,因为这件事本质上与其说可怜的是老师,其实是学生本身。因为大学老师是在工作,他们并没有学生出勤的考察,而对学生来说,这是在学习新知识,将来可能用在社会上。02自学型网上有人调侃大学的真正意义是“大不了自学”,而且有的老师也比较配合,不会把平时分和出席率挂钩,还会特地提醒下节课要划重点,一定要出席等等。学生自己在心里上没有意识到所学课程的意义所在,而一门课包含的内容也无法面面俱到,同学们的反馈也往往很功利,只关心考试和成绩,其它方面一概不管,所以往往只需要考试周冲刺即可。03感觉型有的学生本身是随大流不想听课,也不想坐在前排,但是考虑到老师可能会失望,对着一群不抬头也不回应的学生唱独角戏。或者是无意间和老师对视有了互动,理所当然就和老师配合起来,这样的好处就是这门课挂上了印象分,不出意外的话,期末成绩会很突出。04分析成因(1)整个大学的课程安排,学生觉得这门课与我无用而采取不认真听讲的态度,使得老师也被动地丧失了认真授课的兴趣,最终致使想学习的同学失望。(2)大部分的老师“不关心学生是否听讲”,毕竟没有外部的评比机制来激励他好好讲课,因为在老师的立场,他的工作就是:上课,布置作业,联系助教批作业,然后安排期末考的卷子控制适当的挂科率。简单来说,按时上课是最基本的尊重,不开小差不玩手机等等是对老师的尊重,关键是上课期间,你必须是在学习(对个人来说值得听的课要听,在值得听的课上学习其他是自己的一种损失)、提升自我等。或许是毕业进入社会后蝇营狗苟的反噬式的想法,想告诉大学生们:不要低头玩手机,偶尔抬头看看老师,思索一下当前的境地,想一想是否应该坐在这个地方,是否有什么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区别
1、大学里没有固定的教室,每节课都在不同的教室,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固定的同桌了。想好好学习的话就要提早去占座位了。2、大学的课堂比较自由,可以自由出入。课堂上你可以做以前高中的许多不敢做的事,比如睡觉、发短信、聊天、看小说等等。3、课程比较少,一天就几节课,有的课还可以逃。4、考试前老师会给你划定考试的范围,到时候把划定的东西背了基本就可以及格了。大学就是一个及格万岁的地方。不及格就会挂科,要补考,建议不要挂科,挂了6门就没有学位证了!5、恋爱自由就是理所当然了。6、学校里会有许多社团活动,是个锻炼人的地方,有机会要多参加。
大学课堂一般是什么样的?
大学课堂是主动的,要有自觉性,老师不会管的太严,要有主动学习精神,才能取得成绩。而高中课堂是相对被动的。老师会对你的课堂作业各种催促,会对你的各种不会学习的行为进行阻止。更不用说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行为了。所以相对比较被动。大学课堂教育和高中课堂教育差别还是很大的。首先,教育目标的不一样,高中老师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知识,会做题,知道问题的答案,虽然传授的许多知识,但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不同:大学教育相比于这一点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我本科师范,教授们传授知识主要还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感悟,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并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特色进行教学,感觉是素质教育。
大学课堂的规定有哪些?
1.学生不能按时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时,应当事先向任课教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按旷课处理。无故缺席的,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根据不同大学的学生手册要求,学生上课累计迟到、早退、无正当理由缺课累计学时超过该门课程教学时数的一定比例(如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不得参加本学期考核,即无法拿到该课程的学分2.学生在课堂上应注重文明着装,在实验室(如理、工科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等)应严格遵守各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注意安全。3.学生课堂上不能随意喧哗,不能玩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等从事与上课无关的事,不得无故擅离课堂。4.下课铃响前,教室外的学生不得大声喧哗干扰教室内的正常教学活动。5.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对于教室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在教室内进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以上是一般大学课堂的规定,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规定,以具体学校规定为准哦.
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有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等。一、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2001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型的课堂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在现代信息化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即形成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至2015年的在校大学生都经历了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他们都是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成长起来的。二、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够,致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具有年龄特点、时代特点、学习特点。所谓年龄特点,是指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展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所谓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是指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有一定的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手机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不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讲,大学课堂教学都滞后于这个时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从纸质版的照本宣科到电子版的宣读PPT,从原来的黑板变为白板,只是对内容的翻版,其本质仍然是满堂灌。同时,大学教师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够,个别教师在熟悉掌握的情况下,也不会花大把的时间去挖掘信息化资源来作为课程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大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获得信息已经十分方便,而大学的校园与课堂在利用网络化资源、慕课开发、翻转课堂等方面均较滞后。
大学课堂怎么学习?
从高中进跃到大学,有很多东西都会被改变,高中如果觉得课程很难,会有老师不断督促,鼓励,引导,但是大学老师经常在结束讲课之后留一些作业,很少会进行难点辅导,所以如果课程太难,还想要跟上老师上课的脚步,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自学。首先就是在上课前完成课程的预习。要了解课堂的重点与难点,并将其勾画下来,在上课的时候,着重听这些内容。如果在课上还是听不懂的话,可以课后在B站或者中国大学慕课进行一下学习,尽量不要留有疑点,否则到期末的时候会有很多需要查漏补缺的内容。然后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内容,做好笔记和标注,上课的时候尽量不要交头接耳,因为有可能会漏掉重要的知识点。课堂笔记不一定需要非常完美,但是一定要自己可以看得懂,尽可能简洁。然后就是一定要注重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对自己上课成果的一个检验方式,而且经过老师的批改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在老师讲解习题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去听。千万不要随便在网上搜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只有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完成的作业才能使自己知道自己的薄弱点然后针对性做一些巩固训练。最后一定要注重考试周前的复习,查漏补缺,尽可能的得高分。其实,大学和高中的授课方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大学更注重于自我学习,因为没有一个老师的关注力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同学身上,所以想要获得好成绩,就更需要自己自律了。其实在大学期间找一个好的学习伙伴也是很重要的,和同学一起进步自己学习也更有动力。
如何调动大学课堂积极性
调动大学课堂积极性是教师们经常面临的挑战之一。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方法:U0001f465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观点,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设立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和合作。U0001f5a5ufe0f使用多媒体和技术工具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技术工具展示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或教育应用程序,提供互动式学习资源和作业。U0001f3b2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入游戏化元素,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U0001f3c6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奖励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奖励系统或成绩提升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U0001f469u200dU0001f46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U0001f393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可以通过辅导、导师制度或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果大学课堂全部改为慕课,会对大学教育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学课堂全部改为慕课,会对大学教育和社会产生影响如下:传统的课堂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现在用网络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基本掌握课堂内容,并进行在线进阶练习和反映问题,系统会生成训练评价和分类。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掌握学生最真实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备课。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的时间主要不是用于教知识,而是用来解答学生的疑问,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讨论,合作学习明显增多。”方谊告诉记者,他们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暂时不会在学生中推行。但可以肯定的是,“慕课”的出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肯定是更高了。比如,教师要在课堂中敏感地意识到多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而在充足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或假设,有些老师可能从来没遇到过,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再比如,在微视频的拍摄中,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体现自己的教学意图,也是一门学问。慕课和翻转课堂是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