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im
-
西北大学挺不错的。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以上内容参考:西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黑桃花
-
西北大学的定位在当今的211高校之流里面一直都迷之尴尬。作为一本211工程和西部名校联盟之一,西北大学的存在感和知名度在全国却低的可怜。而唯一一次登上头条和热搜却是因为一个知名校友的丑闻,但大众媒体对王岐山、贾平凹、陈忠实等这样来头不小的杰出校友似乎选择性漠视其背景。甚至在前些年,西北大学还被划归到省部共建,可以说是无声的抛弃。不管外界对西北大学的评价多么消沉和负面,作为百年名校的西北大学还是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成绩和资本。
西大的校训就是公诚勤朴。同是新校区,西北大学没有陕师范和西工大那样华丽敞亮的大楼和一流的基础设施。上课经常发现报废的椅子和有灰尘的桌子,走在路上有时迎面而来的灰尘和垃圾堆也让人糟心。但西大的魅力在于她的内在,内敛而不外露。在学校三年,这里的教职工都相当负责且热心,基本没有碰到态度恶劣或不友善的教职工。大多老师都非常尽职尽责,下课后有需要的也会尽力帮助。上课也会传授一些除学习之外的处事啊、就业的经验,可以看得出老师也希望学生能够少走些弯路。在我所处的经管院,自认为大多数老师是德才兼备的。然而学校最大的毒瘤就是僵硬的官僚体系,这也是部分学生嫌弃乃至厌恶学校的原因。先不说大环境下学校管理层面是怎样的,毕竟这是学校内部的事。首先,官僚的死板和教条就已经束缚到了老师的创新。其次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每逢选课查成亦或交学费时学校的系统就要崩,真的让人很不舒心。
经管院可以说是学校的王牌学院了,这里录取的学生基本都是分数最高的。虽说西大把自己的王牌专业都优先给了本省最好的学校,但真的有愧于所谓的经济学家摇篮的称号。在经管院三年,并没有感受到一个211头牌学院所应有的氛围。学院的课程安排、培养方案、资源平台和学习机会,和同类的211也是落后的,更不要说和国内顶尖以及国外的名校来比较了、身边很多出国的同学都感慨到了这种差距,但总体还是因人而异。幸运的是我们的系主任和老师们人都很好,每逢考试结束后的实习周都会给我们安排一些实践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别的系往往是很难得的。
再说到就业,在本省西北大学就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在西安本地人中西北大学还是有着相当的声望和名气。但西安目前的实习机会少之又少,不及北上广深那边的资源和平台。而且学校能够给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也是很有限的,可以说是只能靠自己硬找(当然这个也分院系,有的老师会在群里经常给学生推荐工作机会)如果本科直接毕业就就业的话,单凭学校的毕业证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身边大多数人都在准备考研或者出国。感觉身边的人危机意识不太强,有朋友经常感慨到大二末了才意识到要努力。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不太浓,这点自己的老师都有批评过。学校提供的出国学习的机会也有限,不过也不能怪学校,之前的英语老师说雅思托福什么的都把一些学生卡住了。感觉学校里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学生也比较少。但这几年学校也响应了国家办学的号召吧,和国外的大学陆续签了合作项目,身边也有大一学妹报了中外合办的专业。
总的来说,西北大学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被诟病,但这几年亲眼看着它越来越好在改变。学校的露天游泳池在施工,新建了食堂和浴室,以及很多小的细节都能察觉到对学生的关怀。之前学校一直被吐槽穷,有一次还给我们每个人卡上充了实实在在的一百块补助。还有郭校长承诺给我们装上了空调,在毕业生的典礼上亲自颁发证书。虽然学校身处小居安村,长安县这里的民风和环境一直被人吐槽。上课时老师还抱怨了学校的选址,在偏远的交通不便的长安县这里,外地的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十三朝古都的文化风情。公交车上真的是人满为患,还要走走停停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地铁站。好的是学校有校车,校车还是便捷的。尽管还是有许多问题所在,但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的问题,西大也一直在用心解决。不管如何,希望西大能越变越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十年阿桑
-
西北大学坐落在千年古都西安,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西部地区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学校现设25个学院(系)、71个本科专业,先后与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曾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西北大学的确是一所历史与实力并存的百年名校。但说实话,我当初并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成为西北大学的一员,这所学校是我的最后一个志愿,也就是所谓的保底大学,可能真的是我与西大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吧。后来,在朝夕相处下我发现了西大的魅力,并逐渐为之折服。
首先西北大学是一所极具人文情怀的学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慢慢的从各个方面体会到了这种人文情怀,这让我开始接纳并喜欢上西北大学,越来越爱上西北大学。刚入校园时,其实心情挺复杂的,当时天气不好,阴沉沉的天气让人心里也沉闷起来,毕竟不是自己特别钟意的学校,是会有一些失落的。同时很迷茫,有些许初来乍到的不安,但同时也夹杂着一种进入大学的解脱与喜悦。当时是学长学姐们来迎接我们大一新生,他们的热情与耐心给当时的我莫大的鼓励与宽慰。在新生注册报到的时候,我出了一点小状况,学长学姐们专程找来了我的辅导员帮我解决问题。当辅导员和我面对面亲切地交谈时,如春风拂面,心里一股暖流流过。我突然觉得,能在这样一所温暖的大学里度过四年美好时光还挺不错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西大的温暖。在西北大学,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身边的同学,求助于你的老师,求助于你的辅导员等等,大家都会尽心尽力的帮你。在这一年里,我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感受到了许多温暖。当发生某些矛盾冲突时,学校会以一个宽容而开放的姿态去解决问题。通常来讲,只有当问题发生时,你才能够通过这个大学处理事情时的做法,判断出这个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
其次,西北大学有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以西北大学文学院来举例,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教育等3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艺学、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美术学、电影学等8个硕士点和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在读研究生、本科生1400余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 自治区。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图书资料丰富,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有很多像我一样,当初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来的学生,最后慢慢发现,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前途出路以及学术氛围等都很不错,从最初的略微排斥到最后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西北大学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最后,让我为之折服的是西北大学的精神。精神这个东西很虚很飘渺很难具体形容,却能无时无刻让你感受到它。“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是西北大学的办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教育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新时代的人才,形成了公诚勤朴的西大精神。上个世纪,西北大学为了支援西部大开发,放弃了国家直属大学的地位,成为地方大学,这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很多优厚的资源,光是这份魄力与担当,就是很多大学所不能及的。关于校友,王岐山同志深居庙堂,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人民为人民而服务。张岂之先生老当益壮,贾平凹、迟子建在文学的领域上各领风骚,何炼成、张维迎经济翘楚,李仪祉、侯伯宇化为雕塑,看着西大花开花落,岁岁年年。
西北大学如同一坛陈酿一般,初见可能没有那么惊艳,但是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你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所折服,最后会深深地爱上它。祝愿西北大学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兔狮喵
-
首先因为我自己是就读于长安校区的,所以以下内容仅为长安校区的情况,其他校区不了解。长安校区环境不错,校园内花花草草也不少,不同的季节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景致。西北大学的图书馆应该是整个陕西省大学里面藏书量最多的了吧,其中一楼总来给学生们上自习,座位还是很充足的,考试期间座位会比较抢手,如果去太晚的话,可能就没有座位啦。
至于住宿条件,我个人感觉是真的不错,首先是标准的上床下桌,宿舍既有空调还有风扇。洗衣机也是有的,相对来说,还是很方便的。关于校风,不是我乱说,这真的可以说是公认的了,西大的校风就算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是在整个西北地区一定能排上个名字。这点你不用担心了,可以在大学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了。
至于什么就业率什么的,就这么说吧,学得好的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如果自己不愿意学,自甘堕落,那别人也拯救不了。表示不太能接受有些人自己不努力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埋怨学校太差,就我而言,学校顶多算是你落后的催化剂而已。说了这么多,还是祝每一个来西北大学的同学未来都可以灿烂而辉煌吧!
LuckySXyd
-
西北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厉害的,但我看来还是不算很好大学,他的收分普遍不高,相对于川内很多高校来讲,调档线平均要低上二十分,但作为综合性大学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只是想上个有名气的大学就可以去。
西北大学去年去西安玩的时候去过一次,校园环境整体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教学楼建筑与绿化融为一体,虽然少了点绿树成荫的感觉,但是在春天在里面游荡感觉还是很好的。
另外据说目前西北大学为了响应国家的二胎政策,还另外出了一些政策,相对于理工类大学来讲,去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上男生肯定是占便宜的,女生一般是男生的两倍,只要你不是实在见不得人,脾气好点,个人性格不差,找女朋友还是分分钟的事情。
西北大学历年来收分都只比一本线高二十分,调档线还要低一点,所以低分上名校选择西北大学是没有错的,北方大学大多数都有空调,相比于南方来讲住宿环境就要好上许多了。
瑞瑞爱吃桃
-
西北大学在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这个是太白校区,西北大学是211重点建设大学。西北大学给人的感觉比较庄严,校园环境比较安静,也比较富有现代化艺术气息,学校有比较久的历史,算是西北地区比较好的学校。
西北大学属于综合性的大学,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文学院、物理系、地质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西北大学的重点学科是地质学。以前经常会从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经过,总是感觉很宏伟,而且也经常看到西北大学的研究生学院。西北大学还有一个桃园校区,在长安区。另外一个在莲湖区高新四路。
太白校区的地理位置比较方便,宿舍条件不是特别好。长安区校区宿舍还算不错,不过学校偏一点,没有太白校区那么方便。新校区六人间,老校区八人间,基础设施都有。整体来说,西北大学的伙食很不错,各种各样,可以满足日常的就餐需要。
西北大学的本科批次分数线在五百多六百之间,学校氛围是很不错的,校园环境师资力量都有保证。西北大学有校庆日,每年的10月15日,在西安别的高校好像还没有发现过。挺热闹的,也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贯彻和融合。
蓦松
-
西北大学,西北顶尖尖的好学校,西大的学生有一股傲气,没错,我来自西大,我就比别人优秀。
最开始报道的时候,来到西北大学,真的,心凉了,不像其他学校建筑物漂亮,环境也一般,但是她就像一个非常耐看的姑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总是能发现她的各种优点,时不时的给你带来小惊喜。
我们学校最值得标榜的就是文科系了,考古,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也出了很多名人,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都是些名号,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要荒废大好时光。
这学校地址,我真的想无限吐槽,在长安县。根本感受不到千年古都西安的氛围。想去西安转转,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还挤的要死,逛街没有给人带来一丢丢的快乐。
但是只要你一来到西安,你就会着迷了,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有首歌这么唱来着,“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西安人对泡馍的迷恋,就好比老北京人的豆汁。但是,但是,注意了,对于外地来的我,泡馍我觉得依然很美味,豆汁真的难以下咽。
有一座城市他叫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他叫曾经来过,西安,西安!
北境漫步
-
西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211大学,它的师资力量都比较雄厚,但他的实力却不能比得上211。当初我同桌报考的时候就准备去西北大学,但是因为离家太远,所以报了比较近的地方。
其他学校都是把管理类的专业放到最后,而西北大学却把管理类的专业放到了最前,学校里最好的学院应该就是经管院了吧。
西北大学是一所偏文科类的学校,记得当时我们班里想去西北大学政法的特别多,但这所学校的学习氛围却不是特别浓,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个考研率比较高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读完书你就会非常懂的社会上的生存法则,因为这所学校的官僚主义特别严重,你在里边所学到的可能就是未来在官场上的东西吧。
这几年西北大学换了校长以后,学校里面的硬件条件也大大的改善了,而且还装了空调,不过这个地方并不是很发达,如果你去了之后可能大学毕业实习的机会就会很少。你开阔眼界的机会少。
最开心的就是宿舍了吧,四人间,宽敞舒适
穆武唐宁
-
在西北大学读书,最深的感受就是,这是一所最穷最土的211工程院校。学校所弥漫的整个氛围,并非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底蕴,而是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如果你是来自南方的小姐姐,在这种文化气息熏陶四年之后,就会变成一个独断专行的西北汉子,不信的话拭目以待。
西北大学的政治敏感性特别强,只要是日本挑起的事端,西北大学的学生都会义愤填膺,只是为了避免一些过激事件的出现,这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禁止学生的过激行为。
学校每星期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晚会,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秦腔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陕西民歌。当然如果你想在这里高歌一曲,肯定会引来众多学生的掌声。
虽然西北大学的环境限制了西北大学的发展,但是西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所培养出的人才,是个顶个的棒,比如说在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贾平凹,就是毕业于本校。
西北大学的名气不是很大,虽然在西北人的心中有一定的分量,但是根本无法和其他名校相比,只不过当我们徜徉在西北大学的校园,感受风雨沧桑的世事之时,内心便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您也想感受这种特有的情怀,西北大学是不错的选择。
云游索拉里
-
我认为能以大方位直接命名的大学都是好大学,西北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大地区方位命名的高等学校。况且西安虽然行政区位于西北,但地理上位于中原,经济实力与文化底蕴一点都不差。
事实上那个时候许多综合性大学都摆脱不了被拆分的命运,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便是如此。西北大学建国后也初期是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但后来照搬苏联模式,西北大学被分离出诸多院系,可以公正地说在今天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医学部)等院校里都有西北大学的渊源。虽然元气大伤,但保留了文理基础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未落下风并逐渐重建了以前的院系,往多科性发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学在艾瑞深校友会2019年全国大学排名中列45位,位列陕西第三名的位置。
但是西北大学在强校林立的西安并不落下风,反倒是近来年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西北大学设有86个本科专业,专业比较齐全,2019年又增设了医学院,可谓是在加速奋进。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西北大学目前的学科实力
一、从建设地位上看;“世界一流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西北大学的地质学入选。不得不说一下地质学,有人说一个学院的师资相当于其它一个学校的水平,非常的强大。
二、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教育部学科评估是全国最权威的学科水平排名):
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12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西北大学有2个学科获评A类,有6个学科排名位居前5名。其中考古学与北大并列第1名、地质学并列第3名、理论经济学并列第5名、科学技术史并列第5名。尤其是考古学与地质学在全国是最顶尖的专业,师资力量十分强大。另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地理、生物学等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列。可以说是文理科都非常强势。
三、从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方面来看:
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大学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地质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高配了
四、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来看:西北大学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要知道申请一级博士学科的难度有多大。
说实话这样的水平在全国211高校中实属前列,就算比起一部分985大学也是不遑多让。
但是陕西省高校众多,僧多粥少,每年下拨给西北大学的财政拨款在全国大学中排名100名左右,这也是目前限制西部地区老牌名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经费支持少,但西北大学的产出成果却是前50名。或许这就是西北大学校训的“公诚勤朴”精神,艰苦奋斗、低调做学问。西北大学的学风特别自由,管束比较少,但是太自由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即爱学习的人能达到很高的高度,不爱学习的人也可能过于颓废。
五、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就业率高,多数成为所在行业、部门的骨干,特别是在西北五省地区就业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60%以上的学生或读研或读博。整体保研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保研率位列全国前50。特别是7个基础学科基地班,相当于重点班中的重点班,保研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六、生活环境:西北大学占地面积中等,不算大也不算小,上课刚刚好。北校区位于城区古木参天,南校区位于郊区比较大。生活设施上,食堂啥的完全不用愁,基本上是全天供应用餐,澡堂也是隔间的,作为一个公交车始发站,交通出行也比较方便。西安周边的景区可谓是数不胜数,无论是安心学习还是外出游玩都是极为舒适。
西北大学目前强在文理基础学科,而工科较为薄弱,医学也刚刚起步,但是西北大学在郭校长的带领下,近年发展迅速,不仅建立了哲学学院和医学院,也和外界积极开展合作和联系,相信在陕西省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大学总有一天会重归辉煌。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敬岭
-
西北大学听着一般,但是等你对它了解了以后之后,就会觉得这所学校其实挺厉害的。
在高校排名中排在全国前一百名,陕西高校排名前十,拥有上百名的历史,是一所真正的老牌名校。虽然它现在是一所综合类大学,但是文科类专业仍然是最突出的。
学校有三个校区太白校区(老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无论从环境上还是从硬件设施来说,长安校区都是最好的,而且本科生都在长安校区,但是离西安市区很远,如果想去一趟市里,坐公交的话就得一个多小时。
长安住宿的话,前两年去看的话,还没有装空调,而且也不是独立的卫生间,不过宿舍内有风扇,学校供应的开水不要钱,餐厅饭菜的味道很好,而且很实惠,出了校门外面的小吃也有很多,虽然地理位置有些偏,但是也不荒凉,周边的师范大学、邮电大学等新校区都离的不是很远。
左迁
-
1.关于校园生活。
10年入学的时候,我拉着行李箱,和爸妈一起,南校区东门进来,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此后的四年光景,都在这1544亩土地上,闪闪发亮。
是不是每个上西大的人都会说,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根本没想着要来,没想到真的就来了。是的,我也是这样,报志愿前一天晚上才知道“西北大学”这四个字,草草填了,了事。我慌不择路地选了数理经济实验班,金融工程、城市规划等等掷地有声的专业。然后我进了信科院,老天爷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大一下还试图转专业,未果。稀里糊涂学了四年工科。
这四年里,时间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是明显的。认识的人,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一点一滴融汇成现在的我。
我从不后悔。
电脑里留了些图,都是以前照的。
是坐落于西大最角落的信科城环院楼
这是去年毕业答辩那天我拍的,从我们院楼上瞭望整个校园。
最显眼的是图书馆,那是四年里,我最爱的地方。
10年刚来的时候,图书馆还没有完全竣工,我爬到楼顶俯瞰校园:
;
他白天温文尔雅,是这样的
夕阳西下,彩霞齐飞的时候是这样的:
天色暗下来是这样的:(爱称:西北夜——总——会)
虽说西大是综合类院校,可她骨子里还是个娇滴滴的萌妹子。比如经常会发生的求爱事件:
接下来是教学楼:
发生过太多故事的北广场:
噢。我是工科女,你说我们学什么?这个:
宿舍(这张图是毕业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拍的。心情和宿舍一样杂乱。在收拾行李,就此别过,很可能一辈子很少见到了。)
还有操场。这同样是去年毕业季我在操场上溜达的时候看到的,像被人掐了一下。
每个大学都会养活一个村,我们居住在居安国际。居安国际的天,是人民的天。
我们当年的饭卡和图书卡:
去年9月开学他们双卡合并换了新卡。哦,设计师以前在公交公司干过吧:
我们学校还有国防生。可惜12级是最后一届了,据说从此西大再也不招国防生。
CFKaze
-
我与西北大学颇有渊源,西北大学的简称西大与我的母校相同,研究生时期的两个舍友均是西北大学的,在她的带领下我对西北大学还是有些许了解。
西北大学有新校区和老校区,我经常会去老校区转转,在校园里有凉亭可以坐着休息,只不过夏天被蚊子逮住可不好受,操场边上就是篮球场,可以坐在场边看打球的,也是情侣们约会的好去处。
北方的宿舍大多数都不带澡堂,西北大学也是,洗澡要在学校的澡堂洗,不习惯大澡堂的可以在学校外面的澡堂洗澡,食堂的话晚上八点多还是营业的,里面可供选择的种类很多,干锅米饭面条都有。在学校外面也有较多美食,有家泡姜鸡和卤面好吃,每次去人都很多。
西北大学的学风很严谨,我的两个舍友都特别上进,在学习方面从来不马虎,很是勤奋努力,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迈向了博士的道路。
七秒真人
-
在去年的九月份,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大学的名单,起初我也并不关注和了解这些所谓的“高校时事”,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反而更看重这些,那么什么是“双一流”呢?“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以前上高中总是听到“211”“985”什么的,只知道上这些学校就是厉害,就是牛,那么“双一流”的大学我想更是如此。在看了去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中,身为一个陕西人我还是很欣慰的,陕西共有“双一流”高校3所,学科5个,这个成绩还算可以,但是看了名单后我感到了惊讶,甚至可以说是诧异,西北大学,这次没有进入一流高校的名单,仅仅只有一个地质学进入了一流学科,这令我十分疑惑。众所周知西北大学的文科是很强大的,虽然身为一名理科生,但是西北大学的名号还是在我们这群陕西学子心目中当中响当当的,但双一流的名单一出西大却仅仅昙花一现,而且西大的考古系没有进入一流学科,这就令人疑惑了。
之前我看过相关的文章评论,这篇文章中讲到“师资是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六所高校中,西北大学的师生比只是倒数第二,专职教师在六所高校中也是最少,在校生也仅为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和西南大学的1/2。”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在高校林立的中国,师生规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成分,师生规模就如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一样,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一所高校的根基,虽说这不能作为一个决定性的部分,但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师生比对一个学校有何作用?看了这个人的文章我只能说是师资力量对一个学校来说固然重要,但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比例计算的师生比不能采纳,更是不能认同。去年霸占微博热搜榜很久的一个话题是“全国学科评估”,那么西大是什么样的呢?西北大学入选全国前70%学科达到26个,与西工大并列陕西第二。从这个数据中显示西大学科整体水平在省属高校中依然具有强势地位。目前的西北大学拥有A级(前10%)以上学科2个,分别为排名全国第二的西大之光考古学和理论经济学,B级(前40%)C级(前70%)则共计24个,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个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陕西作为一个教育大省虽然高校众多,但因地理位置劣势,在招生分数中排名往往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同等级高校。当然一个学校的生源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地域的发达程度决定了这个地域的人们的眼界高度,不能说是西大比同位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放缓了脚步,但相比之硬性条件的制约和现实情况的阻碍对学校的发展还是有些许的影响。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要有一个好成绩才能进入一个好大学,进入一个好大学才能得到更优质的教育、更好的发展、更加全面的进步。
西北大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历史,它是历史上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1950年,周恩来亲自签署了任命侯外庐为西大校长的中央政令;1951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更是发出了“各校向西北大学看齐”的号召,追溯到最前沿,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看看当今各个高校最气派、最燥的活动就是校庆了,那为什么校庆就要搞得如此隆重呢?一是看历史、二是看当下、三是看杰出的校友,西大的历史也是十分辉煌、祖上阔绰,。西北大学更是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秦俑之父还是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是西大博物馆名誉馆长,地质学家杨钟健、历史学家侯外庐、张岂之黎锦熙,龚全珍,侯伯羽,贾平凹等等名人或是说为国家、为学科领域作出贡献的人都是西大孕育出的。
西大就是西大,不出名不浮夸,有着很多秉承“公诚勤朴”校训的良师益友的一所普通综合大学。西大的图书馆很安静、很丰富,西大图书馆古籍库保存了大量珍贵古籍善本,比如藏经洞经书和雷峰塔空心砖内经书等,这都是西大人的财富,学校的图书馆也是相当厉害,据说当年一把大火烧掉了大半的藏书,剩下的这些书还是能在西北地区数一数二的,而且西大的藏书也是在陕西高校中数一数二的。对于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我也十分感谢西大,但由于当代的高校都是分一些校区的,所以就太白校区的图书馆而言,我觉得有几点可以进行改善,首先是并且自认为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些地方占座问题有些严重,希望这一点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杜绝占座这种问题,毕竟学校的图书馆是大家的公用场所,占用公共场所不让他人得到使用,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另外可能是因为老校区的原因,图书馆的座位偏少、尤其是在大厅的座位,希望可以通过完善得到一个更好的环境;另外学校的书籍搜索系统有些落后,在查找一些书的时候有些不太方便,希望学校可以在书籍搜索这里进行改善,让广大师生在查找书的时候更加便捷;最后认为如今用笔记本电脑的同学有很多,但是阅览室的插座相对来说比较少,有一些更是老旧损坏,往往是供不应求。这是我个人认为图书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许是因为老校区的缘故设施之类的较于新校区来说差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善得到更好的效果的地方我认为还是可以进行改进。有很多网上的或是现实中的人说“西北大学没落了”,但我想说的是西大没有没落,没落的是你只是停留于它曾经的辉煌,看不到它当下与未来的进步与发展。西大是要将好的做到更好、更好的做到最好,将公诚勤朴的优良品质传扬下去。
hdjebs
-
我现在是西北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现就读中国古代史专业。在大学刚开始听说这个大学名字的时候,总以为它在西北,经过后来的了解其实并不是。
西北大学坐落在四大古都之一的陕西西安,是一所“211”重点学校学校排名比较靠前,位于66名。我们学校综合性强,成立年代久远,所以有一定的声望,并且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我就很佩服我们的导师,我觉得他知识渊博,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我可以走的更远。
学校环境也很优美,让人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宿舍嘛就和一般宿舍差不多一样大,几人间就得看你在哪个校区了,有八人间上下铺,也有六人间上床下桌的形式。
如果你想来我们西北大学,就来吧,西北大学绝对不会让你感到失望。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的,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