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

2024-05-08 18:21:39
共1条回复
二分好久没看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1

一. 德为人之本

(一)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现为善的行为。文中指出“大学”一词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德为人之本,不管是上级的统治者还是下级的臣民都应该有德有能。“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贤明是国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们作为教师,一学期期末会评出“三好学生”,而“三好学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管学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远排在第一位。因为有德的学生,即使才华稍逊一点,也不会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什么灾难。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极高的学生,他无德,无底线,无做人的根本,那么他会不会做危害国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确定的。

“人无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特殊的职业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爱国守法、爱岗经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的行为规范。

(二)修身养性

今天读《大学》,焦点在于“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养言行。言行是表现于外者,其基础则在于内心的修炼。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读到“修身”这一章节,我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在餐桌上,有一个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里的汤洒到了餐桌上,你装作没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这种表现就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啊!也许面对别人的出糗,我们能表现自然,而给对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养的表现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我们应该做一个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态度明确,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则,没有丝毫怠慢。教师亦是如此,我们身上的责任更重大,我们肩负起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所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想让学生有修养,为师的就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地与时俱进,修养自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从文明礼仪教起。坚持下去,和学生们一同进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青年。

二. 中庸之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我觉得中庸之道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这个中庸之道,不是空谈,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只要我们离开了中庸之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比如现在人喜欢熬夜,那就违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会生病,熬坏身体;对森林乱砍乱伐,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沙尘暴、泥石流,也是违反中庸之道;我们现在人的欲望无穷大,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给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烦恼,这都是因为违反了中庸之道。

读《大学》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家庭,修养自己的言行。读《中庸》希望通过我们修学,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2

说实话,只要和国学有关,和传统经典文化沾边,就觉得很高大上,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哪怕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尽管我曾经会很熟练的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很多内容。

《大学》里提到“亲民(去除污染而自新)”,我倒是觉得他们并不“亲民(跟劳动大众关系密切,亲近民众,接地气)”。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四书》《五经》,也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名句,但每次读这些经典,就像探寻一座储量极为丰富的宝藏,好像穷其一生都未必能触及其根本,有时更感觉自己只是看见了一棵大树的枝枝叶叶,根本无法窥见它深埋地下的根有多广多深!

所以,我喜欢把我学习经典并能从中汲取能量的过程称之为“扎根”。而阅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更增添了扎根的勇气。

本书整体架构很简单而清晰,前言一、二分别解析了《大学》《中庸》两本书以及自己为其注解的缘由初衷。在忠实诚意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有坚守,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底蕴,精妙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两部经典作品的伟大、美妙和神奇。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和注解,看似简单实则精心。我想这种设计可以使适合阅读的读者年龄段无一不包。幼童可以素读原文,初学者青少年可以精读译文,积淀颇丰的成人可以深入研读注解,可谓老少皆宜,深浅都可。

本书在注解的时候,可谓用心极细致,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的译文即代表我的理解,没有含糊其辞的空间;我的注解则着重于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现一贯之系统,尽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术语,由此期望古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再现于今日,成为我们共同寻求的学习目标与修养指南。”而对于《中庸》傅先生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人性之伟大、美妙与神奇,至此臻于巅峰,可谓止于至善了。”

至于译文的准确和忠诚,注解的精妙和深广自不必说。众所周知,作为儒学经典,《大学》主要内容是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纲领,以及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条目或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则主要集中在讲“中和(中庸)之诚”,通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以及九经(治理天下的九个基本方面)的叙述,统一明和诚、融合尊德性与道问学而彰显天地之文。两书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表述,可以说对我们高尚人格的养成和深厚底蕴的建构提供借鉴和滋养。

傅先生告诉我们:《大学》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这样说?而《中庸》是修养德行的指导和方向,是让我们知道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也就是说《大学》是为培养贵族子弟的从政素养而这样说。《中庸》这样说是为了实现《论语》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大学》一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一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把这三个说法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首先孔子为个人修养德行指出了必须到哪里去,也就是确定了“中庸至德”这个最高目标。其次《大学》为即将从政的贵族子弟指出了必须做什么,以实现“中庸至德”。他们必须彰显高明的德行,必须亲近爱护百姓,必须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要做到这三条,又必须做这些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外《中庸》则在对“至德”和“至善”进行具体化的基础上,论述必须怎么做,才能实现“至德”和“至善”。所以,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傅先生为我们解读的两部作品的微言大义,那么我们的扎根之旅算是真正开始了吧。

说实话作为一个初学者,我最初接触《中庸》,感觉它有点乱,没有较强的逻辑性。阅读本书,越来越发现了《中庸》的美。它既像一篇抒情散文,又似观点鲜明的论述文。第二十九章中“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不是酣畅淋漓的抒写君子的追求和情怀吗?《中庸》表达观点从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而是斩钉截铁、明确利落。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观点可谓至清至明。另外有人说《中庸》还有一些悬疑小说的引人入胜。比如第一章讲了“中”和“和”,却没有讲“庸”。也许“庸”就是留在“中”与“和”之间的一个悬念。如果不能真正深深扎根下去,这些玄妙可谓深奥。

经典,就是传承千年而不衰的精粹,是埋藏千年值得我们一再探寻的宝藏,是我们必须深深扎下去的根。

扎根不仅仅是一棵参天大树的目标,也是每一棵花每一株小草的梦想,也是我们为了让自己更美好,为了让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就像宋鸽老师推荐阅读的《当务之急是“啃”读一本垫底的书》我想,所谓“垫底”的书就应该是像《大学》《中庸》一类的书吧。

因为《大学》《中庸》之美,“四书”“五经”之妙,中华传统经典之博大,都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都是我们修养自身,振兴中华之根!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3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相关推荐

大学开篇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2024-05-07 05:41:321

《大学》开头第一句是什么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扩展资料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之道
2024-05-07 05:41:436

大学之道出自哪篇文章啊?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写作背景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发,很多人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开始进一步思考,战国初期的曾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运用儒家思想对“学”进行了论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2024-05-07 05:42:051

《大学》是谁的著作?

《大学》的作者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一书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儒家讲修身治国的书。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全书赏析:《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2024-05-07 05:42:491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的意思?

1)明德至善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2)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024-05-07 05:43:042

《大学》开篇第一句的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
2024-05-07 05:43:123

大学写小说开篇必火规则

小说开篇20个金科铁律开篇10个必要的金科铁律1、开局300字内必须出现主角2、第一章必须爆发第一个矛盾冲突3、3章内必须亮出金手指4、3w字内必须爆发第一个高潮5、冲突解决后至少开3条支线6、全书拉3段大情节7、每段大情节拉3个阶段8、每阶段要看到至少三个不同要素9、每次高潮后,主角至少得3件战利品。10、主角身边至少有3个异性。11、七分铺垫,三分打斗。12、相似桥段,全书不能出现3次13、每一章里不要超过3个场景。14、每一章对话: 描写: 叙述=3: 3:315、每一章旁白严禁超过300字.16、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不超过300字17、严禁同时使用3种以上视角进行描写18、严禁主角打酱油超过3000字19、每章参与情节的主要人物不超过3个20、严禁连续3章通篇打斗
2024-05-07 05:43:291

大学的三大纲领?

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篇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出任何人受于天,能够与天地相沟通。而“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并非强加的义务,而是内在的本性。“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别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扩展资料《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2024-05-07 05:44:284

《大学》:追求明明德,洞察事物规律

《大学》开篇即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深奥而富有启示性,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本文将从现代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的核心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U0001f31e彰显内在的高尚德行《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即彰显内在的高尚德行,如阳光普照,照亮人心。这是大学之本质,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U0001f333洞察事物的内在规律《大学》中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事物大小,皆有其根本与枝节,有其起始与终结。只有明了其先后,才能洞察事物的内在规律,接近成功的道路。U0001f310系统思考,全面兼顾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大学》首段所言,实则强调两点:一是树立崇高的理想与目标;二是做事需系统思考,全面兼顾。在今日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系统观念尤为重要。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整体。一子动而全局动,不可偏废其一。U0001f4da指引个人成长,处理事务《大学》之道,不仅指引我们个人的成长,更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处理事务。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智慧,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2024-05-07 05:44:521

何为明德、慎思、博学、济世。

“明德”: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寓意为学者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必须推崇高尚的品格和德行,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备的人格。“慎思”: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语。“慎思”,即缜密的思维,准确的思考。“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即为学者应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学识渊博,方能集成大家。博,还有博大、包容之意。“济世”: 语出医学典故“悬壶济世”。“悬壶”古代指行医之人,现指医学工作者。“济世”,指扶助社会,普惠天下,关爱生命,守护健康,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
2024-05-07 05:45:521

大学之道第一句能不能换顺序

不能。“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顺序不能颠倒。全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024-05-07 05:45:581

大学之道的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曾子大学之道是指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扩展资料:《大学》价值影响:1、《大学》提出了一个政治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2、《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3、《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大学之道读解: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的人生历程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之道
2024-05-07 05:46:061

大学小说素材小说写作开篇套路

写小说超实用7条开篇套路7条开篇套路1、一场意外主角走着走着,被大石头绊了一下,跌倒在地,然后他发现了一块染上他血液的发光小石头。于是,主角获得了异能,开启了新世界历险~用一场意外开始故事,快速切入关键剧情,直接、明了。2、生死考验主角和师兄弟们一起出门历练,遭遇高阶魔兽围攻。他们与魔兽实力差距相当大,为了活命,主角叫师弟回宗门搬救兵,自己则顶在最前面,和魔兽血战。用一场生死考验,将人物的未来高高提起,在这期间,一切的决定、选择,以及时间的紧迫,都在考验着人物,牵引着读者的心。3、主人公面临选择主角坐在房间内,外面是等着接她入宫的太监,身边是和她青梅竹马的表哥。现在,她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推开门,坐上马车,成为皇妃;一个是抛弃一切,和表哥私奔。前者,她将失去爱人,并参与危险四伏的宫斗;后者,她可以和爱的人在一起,但她的家族将因为她的逃跑受到牵连。用一个重大选择开始故事,可以快速推动剧情,并展现出人物部分性格。4、阴谋或案件发生最近,城东的乞丐消失大半,丐帮长老联合六扇门调查原因。他们发现,最近一家富户在施粥,这些失踪的乞丐,都去排队领过粥。主人公是六扇门的官员,奉命调查这个案件,当他来到富户家中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用一个案件或一个阴谋做线,牵扯出背后的一系列情节,让主人公卷入这样的流动情节中。真相未被揭开之前,将会持续牵扯主人公与读者的心,勾引他们继续前进。5、挑战开始再有不到一周,就是门派大比了。如果在门派大比上主人公能够获胜,他将收获进入内门学习的机会。如果输了,他将告别宗门,回家种地。用挑战的开始,来拉紧情节节奏的弦,让时间变得紧张起来,促使人物绷起神经,全力以赴。开篇这样做,会让读者迅速产生对主人公如何应对挑战的期待。6、发现秘密上班时间,主角去找上司送资料,竟无意间发现了上司和老板娘有一腿。同时,上司也发现了主角。为了赶主角走,上司开始偷偷给他穿小鞋。秘密掩藏在一切表面之下,发现秘密意味着打破了表面的平静。秘密的持有方与发现方,必将产生交锋与冲突,这能快速地推动剧情向前发展。7、持续很久的困难出现转机主角被抓进矿场当小工,受尽监工的欺辱。这天,主角被小心眼的监工派到更危险的矿坑里干活,无意间发现一种散发着奇异蓝色的矿石,这种矿石能瞬间被人体吸收,加快修炼速度。在绝望受压迫中看到转机,能给人物带来希望,促进人物主动做出改变,促进情节快速发展。
2024-05-07 05:46:20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意思啊

“大学”就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古人15岁一般上大学。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明放、彰显、提倡、推广、发扬、张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整句的意思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2024-05-07 05:47:10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此语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就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古人15岁一般上大学。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明放、彰显、提倡、推广、发扬、张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第一句话翻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高尚美好的愿景;其二,要系统做事才能真正成功。
2024-05-07 05:47:271

《大学》全文及解释是怎么样的?

全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大甲曰:”帝典曰:”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康诰曰:”诗云:”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诗云:”子曰:”诗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舅犯曰:”秦誓曰:”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所谓意念真城,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好看的女子,这就是求得自己的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小人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别人看到你,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模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会显露在外表上。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诗经》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苍郁。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像切磋骨器、琢磨玉器那样治学修身。他庄重威严,光明显耀。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所谓“像切磋骨器”,是说治学之道;所谓“像琢磨玉器”,是说自身的品德修养;所谓“庄重威严”,是说君子谦逊谨慎,所谓“光明显耀”,是说君子仪表的威严;“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是说君子的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诗经》上说:“哎呀,先前的贤王不会被人忘记。”后世君子,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后代百姓因先前贤王而享安乐,获收益。这样前代贤王虽过世而不会被人遗忘。《尚书·周书》中的《康诰》篇上说:“能够弘扬美德。”《尚书·商书》中的《太甲》篇中说:“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书·虞书》中《帝典》篇中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发扬美德。商汤的《盘铭》上说:“如果一日洗刷干净了,就应该天天洗净,不间断。”《康诰》篇上说:“劝勉人们自新。”《诗经》上说:“周朝虽是旧国,但文王承受天命是新的。”因此,君子处处都要追求至善的境界。《诗经》上说:“京城方圆千里,都为百姓居住。”《诗经》上说:“啁啾鸣叫的黄莺,栖息在多树的山丘上。”孔子说:“啊呀,黄莺都知道自己的栖息之处,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诗经》上说:“仪态端庄美好的文王啊,他德行高尚,使人无不仰慕。”身为国君,当努力施仁政;身为下臣,当尊敬君主;身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身为人之父,当慈爱为怀;与国人交往,应当诚实,有信用。孔子说:“审断争讼,我的能力与他人的一般无二,但我力争使争讼根本就不发生。”违背实情的人,不能尽狡辩之能事,使民心敬畏。这叫做知道什么是根本。如要修养好品德,则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一旦心不在焉,就是看了,却什么也看不到;听了,却什么也听不到;吃了,却辨别不出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关键在端正心意,如要调整好家族,则先要修养好品德,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对他所亲近喜爱的人有偏见,对他所轻视讨厌的人有偏见,对他所畏惧恭敬的人有偏见,对他所怜惜同情的人有偏见,对他所傲视怠慢的人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也少见。因此有一则谚语说:“人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过错,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庄稼好。”这就是不修养好品德,就调整不好家族的道理。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民。孝顺,是侍奉君主的原则,尊兄,是侍奉长官的原则,仁慈,是控制民众的原则。《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不合乎婴儿的心意,也相差不远。不曾有过先学养育孩子再出嫁的人呀!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实施仁爱。桀、纣用暴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残暴不仁。他们命令大家做的,与他自己所喜爱的凶暴相反,因此百姓不服从。因此,君子要求自己具有品德后再要求他人,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再要求他人不做。自己藏有不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恕道的行为,却能使他人明白恕道,这是不会有的事情。因此,国家的治理,在于先调整好家族。《诗经》上说:“桃花绚烂,枝繁叶茂。姑娘出嫁,合家欢快。”只有合家相亲和睦后,才能够调教一国之民。《诗经》上说:“尊兄爱弟。”兄弟相处和睦后,才可以调教一国的人民。《诗经》上说:“他的仪容没有差错,成为四方之国的准则。”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谋其位,百姓才能效法。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调整好家族。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为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模范作用。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厌恶在我之后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前的人,厌恶在我右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左侧的人交往;厌恶在我左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右侧的人交往。这就是所说的模范作用。《诗经》上说:“快乐啊国君,你是百姓的父母。”百姓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诗经》上说:“高高的南山啊,重峦叠嶂。光耀显赫的尹太师啊,众人都把你仰望。”统治国家的人不能不谨慎,出了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杀掉。《诗经》上说:“殷朝没有丧失民众时,能够与上天的意旨相配合。应以殷朝的覆亡为鉴,天命得来不易啊。”这就是说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享用。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也会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夺走。《康诰》上说:“天命不是始终如一的。”德行好的就会得天命,德行不好就会失掉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德行当做珍宝。”舅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挚爱亲人当做珍宝。”《秦誓》上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大臣,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心地诚实宽大,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诚心诚意喜欢,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能够留用这人,便能够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对百姓是多么有利啊。如果别人有才能,就嫉妒厌恶;别人德才兼备,就阻拦他施展才干。不能留用这样的人,他不能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种人也实在是危险啊。”只有仁德的人能把这种嫉妒贤人的人流放,驱逐到边远地区,使他们不能留在国家的中心地区。这叫做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爱人,能够恨人。看到贤人而不举荐,举荐了但不尽快使用,这是怠慢。看到不好的人却不能摈弃,摈弃了却不能放逐到远方,这是过错。喜欢人所厌恶的,厌恶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了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因此,君子所有的高尚德行,一定要忠诚老实才能够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发财致富有这样一条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富足了。有德行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的人会舍身求财。没有居上位的人喜爱仁慈而下位的人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完不成自己事业的;没有国库里的财富最终不归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拥有一车四马的人,不应计较一鸡一猪的财物;卿大夫家不饲养牛羊;拥有马车百辆的人家,不豢养收敛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聚敛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盗贼式的家臣。”这是说,国家不应把财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作为利益。掌管国家大事的人只致力于财富的聚敛,这一定是来自小人的主张。假如认为这种做法是好的,小人被用来为国家服务,那么灾害就会一起来到,纵使有贤臣,也无济于事啊!这就是说国家不要把财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当做利益。扩展资料:《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为人之道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古代的道德观念最早就根于易学体系,“道”即天体运动规则,孔子推崇以“道”之理应用于生活,法效天地,为人处世不逾越规矩,遵循天地之道。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大学之道,第二部分讲的是诚意,慎独,第三部分将有诸暨而后求诸人。全文文词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开篇,论述了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在亲民”,“亲”,使民亲之。“在止于至善”,至善之道为天道,为易理,止于至善言人效法天道,效法易理,为人处世不逾越规矩。后论述了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顺序,不管做任何事,你会发现都是先明理,后思维定,心才能静,理得则心安,心安后能正确的思虑,正确的思考后才会最终有所得。这种总结必定是历经世事有所思考才能总结得出。易之动经历春夏秋冬,由生到死,由荣到枯,谓之物有本末,依此理推至事有始终,知道这一点,就明白“道”的规律,则近道。于是后文指出“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任何人,任何身份,都有做好自己的权利,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做中流砥柱,全在个人选择。“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无不发现“本乱而末治”的经验教训。大学的其后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围绕这开头两句来展开论述,其作用在于:重点将易学之理运用于人身修为,指出了事物发展有规律和顺序,不能本末倒置,为人亦如此,而法效天地易理,自然最后有所得,则有“明明德”的能力,则能齐家,修身,正心,致知。
2024-05-07 05:47:492

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全文和释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首章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和“纲领”。对于什么是“明明德”,学术界有过种种不同的看法。宋明理学家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把“明德”理解为“虚灵不昧”的心体,认为“明明德”即是发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后者则看作是“心”。当代有些学者则往往把“明明德”与思孟的性善论联系起来,认为“明明德”是对《中庸》“自明诚”一语的发挥,并说“所谓‘明明德",就是指通过修行,使‘明德"显明于心,并同时使性得以呈现于心。”(3)这些看法明显难以让人苟同,也未必符合《大学》的原义。因为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明德”的观念虽然产生较早——《大学》引《康诰》“克明德”以释“明明德”即是明证——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则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从《大学》全文来看,其言“明德”尚处在未与人性联系在一起的阶段,更没有将其看作是内在的性,这是《大学》“明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大学》成书较早的一个反映,看不到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大学》思想的实际;与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则认为《大学》引“尧典《康诰》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说,那时似更不能意识到本有之心性也。”(4)徐复观先生也说“《大学》此处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为解释,而不是指的是心。”(5)从《大学》所处的时代来看,说“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为”的意思并不为过,但这并不是《大学》“明德”的重点所在,因为《大学》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为”,相反它反复强调“正心”、“诚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仅仅理解为“德行”、“明智的行为”同样不够全面。其实,《大学》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因为下文接着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由于以上各项是一种条件的蕴涵关系,这段话实际是说:欲明明德于天下,先修其身,然后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显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在此基础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孔颖达释“明明德”为“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正指明了这一点。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它就应当包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内容,理解《大学》的“明明德”,正应从此入手。
2024-05-07 05:48:122

大学作文不会开头的姐妹快来偷偷学习

"吸睛"作文开头4大实用技巧1、外貌描写式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鲜果例:“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的长成一副猪八戒模样,目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懒的报应》2、环境写式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景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的,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例:“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漫了整个天空。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的人。《那天我真后悔》3、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例: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硕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枚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纪念》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突出中心的作用。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的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例:“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自衣? 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鸟黑的鬓发? 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于里共娟",还是李清照的“导寻觅觅,冷冷清清"? 他们正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热切渴望的脸。
2024-05-07 05:48:191

大学先进班级申请材料的开篇语和结束语

我们怀着最初的梦想,背负着无限的希望,在此欢聚一堂;49人的风雨同航,我们无比兴奋,我们无比渴望;正是青春年少的我们,神采飞扬。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不愿做温室里的病秧,因为我们不怕艳阳高照,酷暑难当;因为我们不畏严寒,经得起风浪。我们注定会与众不同,非比寻常。收获的季节,我们相遇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相聚在南京财经大学;同样的追求和梦想让我们相聚在会计学院。奇妙的缘分又让我们走进了同一个班级。近三年的学习生活,酸甜苦辣,成功,喜悦,收获,我们一起走过。49个年轻的生命,49颗跳动的心,共同的信念使我们凝聚在一起!面对成绩,我们不骄不躁;面对挫折,我们勇敢前进;面对过去,我们问心无愧;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这就是我们,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朝气的会计1003班。虽不谓五湖四海,却可言四面八方,虽不及千里之遥,却是有缘相会。扬帆的小舟,荡漾在融化着梦想的湖心上,鲜花和掌声的拥簇不是我们追逐的方向,我们更希望能成为伴您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知己,这份恒久的执着将永远指引着我们昂扬奋进!自2010年9月组建以来,我们弘扬南京财经大学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以团结向上、严谨求实的态度推进班级建设,个人发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入学三年以来不断汲取知识的力量,成长、成才、成功、成人,并相继取得一系列优秀成果和优异成绩,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展现了自身风采。不同的我们,不同的言语,不同的梦想;同样的起点,同样的信念,同样的精彩。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执着,我们的拼搏,我们手牵手;过去的积累,今天的奋斗,明天的挑战,我们共同期待。期待这一时刻,相信,我们行!忆往昔,我们承前启后;看今朝,我们继往开来!没有空洞的承诺,却有实实在在的成绩。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我们要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掉现有的缺点,使大家和集体共同进步!最后,十分感谢校院领导以及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关爱,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细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会计1003班全体同学向您们表示感谢和祝福!
2024-05-07 05:49:341

《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24-05-07 05:49:513

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指的是什么?

大学,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加以条理化和规范化,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大学》的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所谓“三纲领”。它以极其简洁的语句点明儒家的宗旨,这就是提高道德自我意识,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造就至善的理想人格。换言之,儒学就是学习怎样做人的学问。为了实现儒家的宗旨,《大学》提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三纲领与八条目是统一的,都突出儒家治国以修身为本的主题。《大学》把儒家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的学术风格表现得相当充分。《大学》以提纲挈领的形式传达了儒学大旨,对于初学者很有指导意义,曾被宋儒恰当地喻为“入德之门”。
2024-05-07 05:49:59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这个是孔子《大学》里的开篇句,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 2.“道”就是方法,途径等; 3.“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彰显、提倡、推广、发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明德”可以看做是好的社会风尚或利民的德政。4.“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 5.“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6.“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总的意思就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
2024-05-07 05:50:078

【大学】大学的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是一个成语,出自《大学》。宋代朱熹把《大学》定为“四书”的第一部书,也是儒家思想的入门必读经典。“三纲八目”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八目”不仅是《大学》这部经典的核心,而且是整个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儒家所有的经典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如果能搞明白了“三纲八目”,就好比抓住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到时候就可以登堂入室,尽情领略儒家经典蕴藏的全部精义了。古人写文章很明了,很有次第,《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句就把全经要讲的宗旨纲领列出来了,然后剩下的内容就是逐步展开,一环套一环的由内向外拓展开来。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三个纲领 一,明明德。大学之道的第一个宗旨就是明明德,就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修行,把我们本身所具的内在品德展现出来。这种品德每个人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展现出来,所以儒家倡导首先要把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行彰显出来,才可以服务于社会。 二,亲民。在德行彰显之后,就要关心众生疾苦,身体力行的为大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摆脱痛苦,这也是每一个儒家学者都应该具备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叫亲民。如果做官了,就要亲近自己治理下的百姓;如果没有做官,就要关心自己周围的人,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环境。 三,止于至善。最后就是要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自性本德完全展现,再不动摇,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儒家的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在这个大同世界里,人们单纯善良,无欲无求,和谐无间,互助友爱,要建成这样的世界,就需要每个儒家弟子终身为之努力。 八个条目 一,格物。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一步,对“格物”一词,历来争议很多。“格”是盛放东西的格子,“格物”就是把东西放在应该存放的地方。引申为正确合理的对待物质享受,要放下贪婪,放下过多的欲望,这样自身本具的德行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致知。人如果能够放下贪婪,放下过多的欲望,心就比较安定,这个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容易彰显出来,智慧有了,就能明辨是非善恶,通晓人情事理,看清事实真相。 三,诚意。能够乐善好施、帮助他人还不够,还要意念真诚,这个善心是完全发自于自然,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沽名钓誉之意。这样才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所以君子要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德行。 四,正心。就是要保持身心端正,不为外境所扰,不为物欲所困,心地正直,无有邪思邪念,遇事能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五,修身。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自己的品行端正,修养深厚,没有偏见、邪念,才能为人们所信任,才能为人们所拥护爱戴。 六,齐家。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想服务天下大众,就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先把自己的家庭服务好了,才有能力去服务天下大众。 七,治国。治国,就是为政以德,以德治理国家,施仁政服务于民。要像保护自己家人一样,以赤子之心服务民众,以至善至美的德行教化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民心向善,国家安定和谐。 八,平天下。就是在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后,还要将仁政施行于天下,使天下太平,世界大同,无有战乱征伐,无有众生疾苦。平天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君主具有“絜矩之道”,就是要有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这八个条目,由内到外,层层展开,从一个人的内心做起,一直推到治国、平天下为止,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条都是以前面的条目为基础。从天子到百姓,每个人都要从格物致知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这个是儒家修学的根本。如果自身的品德修养不够,却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却想治国、平天下,也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大学》的三纲八目,儒家的中心思想,了解了这些,就会对整个儒家学说有个总体的了解,再看其他儒家经典,也就容易多了。
2024-05-07 05:50:281

大学之道的现实例子

有段时间和朋友笑谈,说王默这个人物是有一定的社会构建作用的,不过和环保的主题倒没什么关系。友人不解,我便拿了《大学》开篇的这段话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立论之句,《大学》本出自《礼记》,郑玄解为大人之学,即从个人修身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后被宋儒视为纲领性的作品。最重要的三条纲领,便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了。明明德,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身的德行,培养高尚的仁德。亲民,接近民众,爱护民众,教化民众,进而构建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止于至善,体认并追求最高最完美的境界。王默无疑是善良的,她不会因为自身的问题,就去怨怼旁人,而是真的做到了“反求诸己”。有问题,有不好,第一个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怕经受了被遗忘的深沉打击和往日种种层层剥离的痛苦。甚至当情意不在,连同桌小胖都为她抱不平时,王默也不曾怨怪旁人,为祸世界,而只是和罗丽一起默默舔舐着伤口(这时候就无比感激清漓愿意关心她,陪着她了)。我于此无意对比叶罗丽之中,任何一个受了伤动辄便报复全世界的角色,只是想说,王默的克制是仁,不是懦弱,她只是求一个公道,以直报怨,用自己的能力,用合乎道德的手段去提高自己。毕竟,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古人这两句话,可从不是虚的。王默的仁怀是可以延及他人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她总能够将自己的关怀及时地施与他人,只要他们并未表现出明摆着的恶意,王默是十分愿意关心之的。从主动成为思思的朋友,到引领齐娜融入叶罗丽战士团体,照顾舒言,甚至于后期主动平息仙境之中,那些反感人类的仙子的怨愤,使之愿意相信人类。从叶罗丽团体内部来看,王默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从一开始就肩负着维系整个团体的重任,可以说,王默的善意连接起了他们,使他们成为了交心的朋友,并肩的伙伴。怀仁的同时,不乏见其守礼的例子。我所见之中,王默似乎是唯一一个,愿意在一切开始之前,对自己不认识的人以礼相待,在一切结束之后,对帮助了自己的人致以最真诚的感谢的人。我所说的,不是轻飘飘一句“谢谢”便能概括之的,或许是众人皆去,独她留在队尾,对仙子们表达了真诚的道谢,或许是帮助冥王清理后的不自居大,离开时的一个诚挚的希望。这样的礼会有什么作用,是日本那种言则抱歉动则鞠躬,却毫无悔过毫无怀思的没有芬芳的花儿吗?自然不是的,王默的礼,是对于感恩他人付出最诚挚的谢意,对于冀望他人应允最真切的请求,是发自内心的传达。有了这样的传达,双向的情感便构筑完成,施与者得到感恩,更愿助人,被请者心底畅快,如愿倾听,一种由礼构建而成的,遍溢关怀的纽带产生了,从一人至二三人,进而至于天下人。仁与礼共同构建了以王默为中心的社会关怀链,并在持续不断地蔓延开来,经受关怀而愿意进一步去关怀旁人的例子从不少见。一人二人三人进于万万人的日子,想来也指日可待了。而王默从未停止进步。一遍又一遍地自省,施善,想着能够帮助别人便是最好,自然也不能说她是行百里半九十的庸碌之辈。很确然的,她的所思所想,应是至善之境。故而我常说她是能建构社会的人。然而建构社会,便意味着打破现有的不合理,然后便是引起人们的责骂与愤怒。我一直认为,叶罗丽中的世界是现实的照妖镜,总有那么有些人,把善良当做虚伪,把冷漠当做个性,把躁郁当做直爽,把欺骗当做智慧。给欺侮同学冠以缺乏关爱的理由,给毁灭世界打上受尽委屈的烙印。似乎一切恶都有缘由,一切善都有目的。尽管不是全部,但这种声音足够大,足够广,自然足够让人心寒。王默通过自己一步步改造构建了漫画里的社会,却在现实世界里遭受了不尽的冤屈。一时之间,我竟很难说清到底是王默的悲哀,还是那些人的悲哀了。当然,仁怀是可以被托住的,正面的反馈足以让怀仁者心神感喟。使人产生我有所为的想法,打消可能出现的疲倦念头,进一步做好自己,改造一切。于我眼中,水清漓就是那个能托住王默的人。他在被王默打动之后,几乎以全部的自我去尝试践行着王默带给她的一切,并将之反馈给了王默。唯一的,无所求的,长久的反馈。他愿意接受王默的付出,倾听王默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人类的一切,按理来说,双向构建到此已经完结了,可他没有就此止步,他将爱和守护的力量,反向给了王默。一次又一次的救助,喷泉之中的安慰,无论何时惦念的第一个人总是她(有个小点不知道是bug还是故意的,第八季水清漓有像王默王默叫了辛灵一声店长,他之前,包括其他仙子,叫的都是辛灵来着)。王默感知到了被爱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成为了支撑她以仁,以爱继续育化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王默在尝试构建世界,以爱化育万人,求索至善的过程中,何其有幸遇见了可以托住她的清漓。清漓于冷心冷情,漠然于世间万物的年月里,何其有幸遇见了让他有情的王默。而我们在面对善与恶纠缠不休的社会时,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这样一对有情人,让我们看见善的美好,仁的光芒,从而有信心于改造一切,让未来趋于至善而非冷然。
2024-05-07 05:50:36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点明了我们修行大学之道的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明明德”,即明自己的德,提高自己的意识能量层级;第二个阶段是“亲民”,即明他人的德,帮助他人提升意识能量层级;第三个阶段是止于至善,即持之以恒地明自己的德和明他人的德,并且将“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件事修行到至善圆满。 其中,“明明德”是我们修行的重点,因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意识能量层级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提升意识能量,进入到第二阶段“亲民”的修行,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谈如何明他人的德,只谈如何自修,如何明自己的德。 根据大卫·霍金斯博士的意识能量层级图谱,我们将意识能量按照是否做到格物致知划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被物格”的人,即每时每刻都处在被外物影响的情绪化状态,具备的意识能量在200能量级以下。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和你有关系,也会对你都形成干扰,并且一定会刺激你产生相应的反应。如果外界环境顺你的心意,你会觉得幸福,但是如果不顺你的心意,你会感到十分痛苦。 二是做到格物致知的人,这一类人能够觉醒自己的意识能量,让自己少受或者尽量不受外物的影响,开始真正地明自己的德,具备的意识能量在200能量级以上。 在修行“明明德”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入门、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段位,意识能量层级分别对应着突破200能量级、200~500能量级、500~700能量级以及700~1000能量级。其中,高级段位属于神性和佛性的代表,一般人很难达到,所以下面重点介绍前三个阶段。 首先是入门,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化反应,让自己的意识能量突破200能量级。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当下正处在“被物格”的状态,而且能够发现这种状态使自己产生了明显的情绪化反应。这是“明明德”的入门级别,如果连门都进不去,更谈何修行呢,所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化反应是对每一位格友的最低要求。 入门以后,我们开始格物致知,进入到修行格物的初级阶段——学会理性思考,意识能量在200能量级到500能量级之间。学会理性思考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很理性地面对外界的一切变化。纵使外界事物瞬息万变,我们依然能够安然若素,丝毫不受影响。 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理性的能力,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呢?方法是敦伦尽份,你处在什么位置,你就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你是学生,修行就是认认真真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识;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是父母也是子女,那修行于你而言就是认认真真工作和认认真真生活,不仅要在工作上有所作为,还要撑起家庭的一片天,认认真真研究如何给老人创造最好的晚年生活、如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在初级阶段,我们对心的运用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而理性思考又是建立在认认真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所以从本质上讲,500能量级以下的人仍是对物质世界的理性探索,还未涉及到对心的建设和修行,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 初级段位的理性,是修行“明明德”的一个及格线,是每一位修行人必须达到的境界。只有达到了及格线,我们才有资格人说自己是修行人,但是理性只是“明明德”修行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进入修行的中级段位,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意识能量达到500能量级以上。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进入中级段位,让自己的意识能量状态提高到500能量级以上呢?与500能量级以下的人相比,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是否真正做到了格物致知。 500能量级以下的人,内心只有物质世界,所有反应和选择的基础都是物质世界,所以修行的结果就是我们还是会被物格,核心表现是“因物喜而喜,因物悲而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 而500能量级以上的人,内心不仅有物质世界,还有了纯粹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这个精神世界里,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核心表现是“不因物喜而喜,不因物悲而悲”,是真正做到了格物致知。 如果你还会受外界事物影响,因物喜而喜,因物悲而悲,说明你依然处在被物格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如果一方很爱自己和家人,另一方当然会感到十分幸福,但是如果一方有一天不爱对方了,或者眼里只有工作,也没有了当初的爱意表达,那另一方肯定会很受伤、很痛苦。 实际上,只要和自己精神世界不相关的都属于物质世界,所以无论对方怎么对待你,都是她的选择,是她的事情,和你无关,准确地说是和你的精神世界无关。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被物格,被物质世界占据自己的心,比如会经常考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老板是否认可你,同事是否对你有好的印象,时刻揣摩他人心中对在即的评价。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拥有一套自己的评价系统,其中所有的评价指标不取决于外部事物对你的评价,只取决于你自己。此时,所具有的意识能量就达到了500能量级以上,无论外界对你的评价是万人赞叹也好,是千夫所指也罢,你都能超脱于世,逍遥自在地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 修行“明明德”的目标,也是我们中级段位要达到的境界——建立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不再让外部的物质世界左右自己,也不会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你是由自己来定义的,所有的评价系统也只取决于你,而不取决于任何人。 最后,总结一下,修行明明德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觉察到情绪反应,发现自己正处在“被物格”的状态,只要觉察到了,我们就进入了格物修行的“入门”阶段。入门以后,我们开始学会理性思考,自己不会受到外界任何风吹草动的影响,并且依照“敦伦尽份”的原则,努力做到认真工作、好好生活,这是修行进入“初级”阶段的及格线。但是,“明明德”的修行并不止于此,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建立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是我们修行的中级阶段,也是我们普通人修行的终极目标。
2024-05-07 05:51:251

大学写作素材小说开篇必火的隐形规则

小说不可不知必火开篇1、开局300字内必须出现主角为什么要在开头就出现主角?一本小说没有了情节就什么都不是,所以作为情节的执行者,主角必须及早登场。2、第一章必须爆发第一个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往往最能够吸引人,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围观看热闹,因为那些热闹能够吸引住他们。矛盾是情节的开始,也是最吸引人的。所以第一章3000字就必须爆发一个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整个情节就会过于平淡而显得索然无味,会失去读者的注意力。3、章内必须亮出金手指金手指,可以是某样神奇的物品,也可以是显著让人过目不忘的特点或者技能。因为整个故事都与之关联。所以必须在3章之内亮出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4、3w字内必须爆发第一个高潮3000字时抛出的矛盾,经过发展,不停地加剧矛盾的程度,解决的时候就会是高潮,而这个高潮必须控制在3W以内,大约是10-15章。如果超过三万。不提及这个矛盾,读者一来容易淡忘,二来矛盾憋得太久有可能憋出内伤,让读者觉得你的文——不爽!又或者觉得主角有问题,明明有实力了,却不去报仇!5、冲突解决后至少开3条支线解决第一个矛盾冲突后马上拉开情节,至少展开3条支线,技能、装备、丹药、奇遇、任意选择。(现实类生活类作品中,主角的才华或者专业就是技能,买衣服买车就是装备),主角的成长离不开这些东西,所以第一个矛盾解决掉之后,就可以安排剧情来得到这些。6、全书拉3段大情节第一个在30万字前后解决。为了吸引住读者,留住读者的考量,大情节也需要多的时间来发展。一般来说,文如果还行,三十万左右差不多就正好是到了上架的时间。在上架的时候解决掉这个大情节,形成真正的大高潮,有助于提高订阅。7、每段大情节拉3个阶段每段大情节,拉3个阶段,每阶段要见到铺垫、矛盾和解决。8、每阶段要看到至少三个不同要素同样是技能,装备,丹药,奇遇任选,千万不要同样的剧情连续发生。(现实类生活类作品中,主角的才华或者专业就是技能,买衣服买车就是装备)。每一段都必须成长,这些成长的要素不可或缺,不过同一段时间不可以重复。其原因就好像是你出去吃大餐一样。吃一次新鲜,连着吃就没有那个感觉了。9、每次高潮后,主角至少得3件战利品努力就必须要有收获,高潮过后就必须要有收获。一件马上使用,让读者真正的切实感觉到“这努力值了!一件关系到后面的情节,为了让读者在后续的情节中感觉到主角的努力带来的好处,充分体现“努力才有收获”一件送人情或者卖钱换东西,一个是人际关系,一个是眼前利益,这些都是平日里大家看重的东西,主角也是人,也必须要有这些东西。10、主角身边至少有3个异性主角身边的异性,至少3个,不管这个异性是什么原因进入主角的身边,他的到来,就可以引1发剧情,扩充剧情的量。至少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局面。
2024-05-07 05:51:321

大学之道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业余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出处:《大学之道》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被列为 “四书”之首。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实指的是内修与外治。内修——努力夯实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外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现象有所思有所感,这句话是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2024-05-07 05:52:211

礼记大学的理解与感悟

关于“礼记大学的理解与感悟”如下:《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一、修身之道《礼记·大学》开篇就明确提出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它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的培育,提出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这些思想告诫我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和社会。二、以人为本《礼记·大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社会的核心,只有人的修养好了,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它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告诫我们要有爱心、宽容和尊重他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德治法治《礼记·大学》主张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认为只有德治和法治相互补充,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它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强调了道德教化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四、学习之道《礼记·大学》还提出了学习之道,认为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告诫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五、感悟人生通过阅读《礼记·大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品德素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德治和法治的重要性,只有依法治国和加强道德教化相结合,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此外,我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总之,《礼记·大学》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古代儒家经典之一。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2024-05-07 05:52:341

大学明德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2024-05-07 05:53:045

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什么意思

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 出自四书里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既称之为纲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可以认为,朱子对三纲领的诠释,就是对《大学》总体精神的把握,至于所谓的“八条目”,不过是“三纲领”的具体推衍而已。
2024-05-07 05:53:2614

大学之道的全文是什么

全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儒学经典《大学》。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了解并达到人们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于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最后的结果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明明德”就是悟道;去修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个凡人成为圣人的三个纲要。扩展资料: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讲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会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
2024-05-07 05:53:551

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意为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出自:《大学·第一章》作者:春秋战国时期曾子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赏析文章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作品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024-05-07 05:54:108

大学章句序原文及翻译注释

大学章句序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一、原文1、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3、第三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二、翻译1、第一段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第二段翻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3、第三段翻译: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三、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冒。“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 修养自身的品性。作品赏析及创作背景一、作品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二、创作背景《大学之道》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2024-05-07 05:55:021

“大学之道”出自哪部经典?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写作背景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发,很多人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开始进一步思考,战国初期的曾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运用儒家思想对“学”进行了论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2024-05-07 05:55:411

大学在于明明德,在于民,……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2024-05-07 05:56:073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2024-05-07 05:56:16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2024-05-07 05:56:324

大学之道写作背景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写作背景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发,很多人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开始进一步思考,战国初期的曾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运用儒家思想对“学”进行了论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2024-05-07 05:56:40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2024-05-07 05:57:06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这里相对于是第二种意思。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2024-05-07 05:58:033

大学之道写作背景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写作背景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发,很多人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开始进一步思考,战国初期的曾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运用儒家思想对“学”进行了论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2024-05-07 05:58:111

大学之道是几年级的课文

大学之道是高二年级的课文。“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出处《大学》介绍:《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学之道
2024-05-07 05:59:071

大学全文及解释

全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大甲曰:”帝典曰:”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康诰曰:”诗云:”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诗云:”子曰:”诗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舅犯曰:”秦誓曰:”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所谓意念真城,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好看的女子,这就是求得自己的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小人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别人看到你,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模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会显露在外表上。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诗经》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苍郁。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像切磋骨器、琢磨玉器那样治学修身。他庄重威严,光明显耀。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所谓“像切磋骨器”,是说治学之道;所谓“像琢磨玉器”,是说自身的品德修养;所谓“庄重威严”,是说君子谦逊谨慎,所谓“光明显耀”,是说君子仪表的威严;“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是说君子的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诗经》上说:“哎呀,先前的贤王不会被人忘记。”后世君子,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后代百姓因先前贤王而享安乐,获收益。这样前代贤王虽过世而不会被人遗忘。《尚书·周书》中的《康诰》篇上说:“能够弘扬美德。”《尚书·商书》中的《太甲》篇中说:“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书·虞书》中《帝典》篇中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发扬美德。商汤的《盘铭》上说:“如果一日洗刷干净了,就应该天天洗净,不间断。”《康诰》篇上说:“劝勉人们自新。”《诗经》上说:“周朝虽是旧国,但文王承受天命是新的。”因此,君子处处都要追求至善的境界。《诗经》上说:“京城方圆千里,都为百姓居住。”《诗经》上说:“啁啾鸣叫的黄莺,栖息在多树的山丘上。”孔子说:“啊呀,黄莺都知道自己的栖息之处,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诗经》上说:“仪态端庄美好的文王啊,他德行高尚,使人无不仰慕。”身为国君,当努力施仁政;身为下臣,当尊敬君主;身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身为人之父,当慈爱为怀;与国人交往,应当诚实,有信用。孔子说:“审断争讼,我的能力与他人的一般无二,但我力争使争讼根本就不发生。”违背实情的人,不能尽狡辩之能事,使民心敬畏。这叫做知道什么是根本。如要修养好品德,则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一旦心不在焉,就是看了,却什么也看不到;听了,却什么也听不到;吃了,却辨别不出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关键在端正心意,如要调整好家族,则先要修养好品德,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对他所亲近喜爱的人有偏见,对他所轻视讨厌的人有偏见,对他所畏惧恭敬的人有偏见,对他所怜惜同情的人有偏见,对他所傲视怠慢的人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也少见。因此有一则谚语说:“人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过错,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庄稼好。”这就是不修养好品德,就调整不好家族的道理。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民。孝顺,是侍奉君主的原则,尊兄,是侍奉长官的原则,仁慈,是控制民众的原则。《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不合乎婴儿的心意,也相差不远。不曾有过先学养育孩子再出嫁的人呀!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实施仁爱。桀、纣用暴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残暴不仁。他们命令大家做的,与他自己所喜爱的凶暴相反,因此百姓不服从。因此,君子要求自己具有品德后再要求他人,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再要求他人不做。自己藏有不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恕道的行为,却能使他人明白恕道,这是不会有的事情。因此,国家的治理,在于先调整好家族。《诗经》上说:“桃花绚烂,枝繁叶茂。姑娘出嫁,合家欢快。”只有合家相亲和睦后,才能够调教一国之民。《诗经》上说:“尊兄爱弟。”兄弟相处和睦后,才可以调教一国的人民。《诗经》上说:“他的仪容没有差错,成为四方之国的准则。”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谋其位,百姓才能效法。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调整好家族。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为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模范作用。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厌恶在我之后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前的人,厌恶在我右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左侧的人交往;厌恶在我左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右侧的人交往。这就是所说的模范作用。《诗经》上说:“快乐啊国君,你是百姓的父母。”百姓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诗经》上说:“高高的南山啊,重峦叠嶂。光耀显赫的尹太师啊,众人都把你仰望。”统治国家的人不能不谨慎,出了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杀掉。《诗经》上说:“殷朝没有丧失民众时,能够与上天的意旨相配合。应以殷朝的覆亡为鉴,天命得来不易啊。”这就是说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享用。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也会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夺走。《康诰》上说:“天命不是始终如一的。”德行好的就会得天命,德行不好就会失掉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德行当做珍宝。”舅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挚爱亲人当做珍宝。”《秦誓》上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大臣,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心地诚实宽大,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诚心诚意喜欢,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能够留用这人,便能够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对百姓是多么有利啊。如果别人有才能,就嫉妒厌恶;别人德才兼备,就阻拦他施展才干。不能留用这样的人,他不能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种人也实在是危险啊。”只有仁德的人能把这种嫉妒贤人的人流放,驱逐到边远地区,使他们不能留在国家的中心地区。这叫做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爱人,能够恨人。看到贤人而不举荐,举荐了但不尽快使用,这是怠慢。看到不好的人却不能摈弃,摈弃了却不能放逐到远方,这是过错。喜欢人所厌恶的,厌恶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了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因此,君子所有的高尚德行,一定要忠诚老实才能够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发财致富有这样一条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富足了。有德行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的人会舍身求财。没有居上位的人喜爱仁慈而下位的人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完不成自己事业的;没有国库里的财富最终不归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拥有一车四马的人,不应计较一鸡一猪的财物;卿大夫家不饲养牛羊;拥有马车百辆的人家,不豢养收敛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聚敛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盗贼式的家臣。”这是说,国家不应把财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作为利益。掌管国家大事的人只致力于财富的聚敛,这一定是来自小人的主张。假如认为这种做法是好的,小人被用来为国家服务,那么灾害就会一起来到,纵使有贤臣,也无济于事啊!这就是说国家不要把财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当做利益。扩展资料:《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为人之道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古代的道德观念最早就根于易学体系,“道”即天体运动规则,孔子推崇以“道”之理应用于生活,法效天地,为人处世不逾越规矩,遵循天地之道。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大学之道,第二部分讲的是诚意,慎独,第三部分将有诸暨而后求诸人。全文文词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开篇,论述了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在亲民”,“亲”,使民亲之。“在止于至善”,至善之道为天道,为易理,止于至善言人效法天道,效法易理,为人处世不逾越规矩。后论述了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顺序,不管做任何事,你会发现都是先明理,后思维定,心才能静,理得则心安,心安后能正确的思虑,正确的思考后才会最终有所得。这种总结必定是历经世事有所思考才能总结得出。易之动经历春夏秋冬,由生到死,由荣到枯,谓之物有本末,依此理推至事有始终,知道这一点,就明白“道”的规律,则近道。于是后文指出“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任何人,任何身份,都有做好自己的权利,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做中流砥柱,全在个人选择。“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无不发现“本乱而末治”的经验教训。大学的其后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围绕这开头两句来展开论述,其作用在于:重点将易学之理运用于人身修为,指出了事物发展有规律和顺序,不能本末倒置,为人亦如此,而法效天地易理,自然最后有所得,则有“明明德”的能力,则能齐家,修身,正心,致知。
2024-05-07 05:59:221

《大学》、《中庸》是从哪部经典里面独立出来的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24-05-07 05:59:362

大学之道之的用法

作助词,定语的标志、用于主谓之间,翻译为:的。“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相关诗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024-05-07 05:59:541

《大学》中的中国是什么?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宋代程颢、程颐特别重视《大学》,曾分别将它从《礼记》中抽出来加以改编,使之独立成篇。朱熹在二程改编的基础上继续加工、编排,分为“经”、“传”,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在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影响极大。朱熹认为其中“经”是曾参记述孔子的话。“传”是曾参门人记述曾参的话,但无明确根据。清初陈确曾著《大学辨》予以反驳,认为“决非秦以前儒者所作”。当代学者有人认为是秦汉之际儒者所作;也有人认为《大学》所说的“家”、“国”、“天下”分别属于大夫、诸侯、天子所有,反映了秦统一以前的情况,当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作品。《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经典古籍中,“四书五经”是我们耳熟能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其中,《大学》尤受推崇。《大学》不到两千字,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理念和追求,哲理深刻:《大学》开篇阐明了治国安邦的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明明德”意思是发扬我们原有的“明德”。“亲”同“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即“新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的意思。“止于至善”是指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要实现这“三纲领”或称“三个目标”,作者提出了递进式“八条目”或称“八项措施”,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是“格物”。“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格物”即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这是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是:“所谓格物云者,或读书讲明义理,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格物事也。”这是举例说明什么是“格”的,“读、讲、论、别、应接、处”都是“格”的范畴,告诉了我们
2024-05-07 06:00:131

辩论.开篇立论之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好处,我方是就业,有什么好的开篇立论呀!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立论陈词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在此与大家进行”在校大学创业是利大还是弊大”的探讨.我方观点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存有学籍的学生.创业,即创立  事业.和其他活动一样,创业始终是部分人的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的发长道路.  因此,我方认为此辩题应以正在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证明其创业活动利大  于弊,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但要注意的是利大于弊.并不代表着利益  最大化.例如苹果好吃,但并不说明苹果一定是最好吃的水果.  其次,我们来看看在校大学生的特性.一,在校大学生已经接受过12年的基础教育,有相对完善  的基础知识和人格.二,他们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三,,大学校园内资源整合的优势是  完全走入社会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由此特性,我将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  从个人角度.首先:专业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充实自我的  必由之路.将所有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意识不到不足之后的有的放矢的学习.二者结合起来恰  是练就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修行!其次,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整合的优势.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将学习各门专业的人有机地聚在一起就是一组 黄金搭档 ,更何况知识  渊博的教授近在眼前,对于他们的创业我们翘首以待!  即使创业失败了,丧失了金钱,花费了精力,受到了创伤!正所谓吃一x,长一智,他们从创业过  程,创业失败中所学的,将是他们受用终生啊!  第二,从国家层面上说,创业成功当然好,促进经济发展.即使失败了,也能给其它企业提供经  验 教训,不致重蹈覆辙,提高创业质量,这对国家经济不也是一种促进吗?  第三,最有竞争力的民族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不应在别人的民族大力创新进取的时  候,悠然地坐在红木椅上闻着茶香.中华民族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努力,将推动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发扬!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反方立论陈词  主席,评委,大家好:  首先声明我方观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何谓在校大学生?根据国际惯例,就是在大学上课继续学业的学生,否则一个离开学校十几年而保留学籍的人是否仍是在校大学生呢?  什么是创业?创业具有怎样的特性呢?创业,创办事业,既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他的特性包括:1创新性 2目的性 3系统性 4风险性 5延续性、经常性——需要较长时间和经常活动 6规模性——包括事业规模和投入的时间精力的规模。由此可见,创业必须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大,绝非对方辩友所说的一小部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同时对创业者的性格、人格、心智、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又具有怎样特性呢?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包括人格的完善、心智的成熟以及人文素养的积累,而不仅是为了毕业后有出路;  其次,大学为实现这种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大学生有必要在这最合适的时间,做与之相适应的事,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了;  再次,多数大学生的性格、心智、人文素养、创业的知识和能力都没有达到创业相应的标准;  第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对于正在为自身素质提高而努力的大学生而言,学习本身就需要极大时间和精力,如果再加上创业,那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综合在校大学生和创业这两者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弊皆有,但是弊大于利。  诚然,创业机遇难得,合适的机会降临时确实不该放弃;创业活动可以提高创业能力;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创新力,是为利。  但是这些利都是创业之利,如果放在大学阶段可就不同了。  其一,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个人的成长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学习和创业都要倾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很难做到兼顾。  其二,大学生在没有全面成长,心智、品格不成熟,人文素养不深厚,只是不完备,能力有欠缺的情况下贸然创业,那不仅注定了失败,还会给未来人生带来阴影。  其三,这样一批素质不高的创业者会导致创业的低水准,影响未来商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所以我方认为评判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弊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否有利于创业成功,是否有利于未来商业的高水平发展。  创业本身没有错,一个在校大学生如果同时具备了知识、经验、心态、创新这四个条件,在遇上一个合适的机会,那么他当然也应该去创业。但是,对于广大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正方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开门见山,有错必纠。  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辨友的几点美中不足:  (1)对方曲解辩题,还一笑而过。本次辩论的主体是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  你对一个不吃雪梨的人说雪梨好不好吃纯属对牛弹琴,创业如是,我们要讨论的就是  社会应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这个新生事物的态度!  (2)对方割离了创业与学业,其实啊他们是统一的,是知与行,是理论与实践  的统一,创业是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创业指南说“创业是创新教育的实践课堂”古  语格物致知也与此暗暗相符!所以根本不存在兼不兼得的问题!同时孟子曾说:鱼我  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可见不可兼得是指水火不  融,两者只可选其一,而学业,学习绝非水火不融!  (3)对方辩友类比不当,说打工好,毕业后创业好就能否定在校大学生创业好  啊?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利大于弊,而不是最优化选择,比如说喝牛奶对人体是利大于  弊,至于是否最有利,最优化不是今天的讨论的范围!  (4)对方说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经验不够,那我就不明白了,那什么时候是  足呢?农民叔叔没有读过大学去创业是不是就该千刀万剐,比尔。盖兹错了,应该考  上博士才去创业呢?其实啊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已比一般人多些准备了,遇到机遇创业  也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终止,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社会也是最好的大学!  我方整场比赛论证了在校大学生创业仔个人。国家。民族的利与弊,有利于个人素质  全面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多元化,民族创新精神的发扬。  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激情与创新,知识与勇气,自强不息,躬行实践  的骄子,他们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不够的,但他们整合起来就是一个无穷潜力与创造力的团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箐箐校园,许多人  忙东忙西不知忙什么东西,走来走去不知何去何从。创业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  在学业之中指引年轻人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人生能有几个20岁,只因年轻人不寂寞,  青春不甘寂寞!!!  反方辩词:  沾衣提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辩论队许可)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一辩稿)  每个大学生都曾有创业的憧憬和冲动,但请冷静想想,什么是创业?它不是打辩论或是兼职打工这样简单,而是创立事业的过程。对于“大学在校”这一特定的人生阶段,对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角色定位来说,不论是从个人价值实现还是社会良性发展的角度看,在校大学生创业均弊大于利。  首先,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实现。一方面,大学生个人特殊阶段的任务要求与创业本身是矛盾的。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备,社会化进程不充分,社会实践的时间精力等无形资本匮乏,而这些缺憾正是大学阶段所要提升与完善的,又是与创业所需难以匹配的。诚然,大学生需要人生历练,需要社会会经验。我们主张通过拓宽当前的教育手段,增加在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和兼职打工来有益地补充。但这与盲目鼓励创业并不等同。创业与在校的必然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巨大。人生的每个选择都意味着得失,但今天的大学生应该理性的权衡。大学生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是学习能力最强,可塑性最佳的时期。而大学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完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提升人格品质。指望创业来获得社会经验,并非大过,却不明智。以功利思想荒废学业,以浮躁氛围浸染学术,将物质的追求置于品格培养之上——从根本上讲,这与大学的超功利性取向是相背离的。打着“磨砺人生”的旗号鼓吹创业,以放弃学业为代价也只能换来失败,积累经验的初衷也只能导致抱憾终生。  其次,从社会良性发展的需求和现实来看。一方面,人才培育模式本身就考虑了人的发展阶段性特点,才组织对这一年龄段的人进行高等教育。个别令人尊重的成功案例不能掩盖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低成功率预期。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信用体系亟待完善,这些都加大了大学生有形无形资本的无效投入。这在客观上闲置了教育资源的同时,又浪费了社会资本,可谓双失的下策。另一方面,在校创业这种单一的甚至是偏激的人才锻炼模式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匮乏,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元的知识结构体系,使社会进步失去持续的智力支持。  利弊比较,是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进行衡量,在校大学生创业必然对个人、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然是弊大于利的。
2024-05-07 06:00:2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第一句话翻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其后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论述是中华文明对做事取得成功之根本所进行的精辟论断。“致知”:要有所成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成长阶梯,而通过“格物”进而“致知”是进阶逻辑的起点。从现代管理层面解读,《大学》的第一段话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高尚美好的愿景;其二,要系统做事才能真正成功(近道)。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由各相互连结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核心思想是各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整体发挥影响,因此,不可偏废。要之,系统做事就是有组织地按步骤、分轻重缓急做事,通俗说就是要会“弹钢琴”。从企业层面讲,就是对现代管理理念、原则、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有序推进,一是把握节奏,二是分清主次。从理论层面讲,由建构理性为支撑,更利于系统做事。所谓建构理性,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其他人、群体、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升华出来的行动指导思想。建构理性高于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即“走一步看一步”,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为建构理性做准备,是阶段性的产物。到了合适的时机,无论个人或团体,都需要对实践理性的结果予以总结升华,上升至理论高度,成为建构理性用以指导自己或团体下一步的行动。建构理性要求承认他人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不是抱着自己既有的条条框框不放,还口口声声“不信这个邪”。自己总结升华不出来,那就向别的个体、团队、组织、民族、国家借鉴学习,别人也同样在这颗星球上实践、思考,同为人类,该信的邪就得信。否则,任何个人或群体将会陷入停滞不前的死循环。当然,系统做事不排斥实践理性。有系统做事能力的人,“摸着石头过河”或者“走一步看一步”都可踏实稳妥,收放得宜。系统做事能力差的人,“摸着石头过河”或者“走一步看一步”则可能遍地起火,危机四伏,带来灾难,要么不了了之,要么让别人来擦屁股,代价巨大。明德战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把推行系统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企业界全力倡导系统管理理念。明德战略创始人娄勇坦言,倘若继续轻视系统做事的习惯与能力,整个民族将会为此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也不可能得到外部世界的承认,国民如此,中国企业也不会例外。明德战略认为,在今天全球化冲击的世界,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落后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早已不是什么有没有新鲜的管理制度、出奇制胜的竞争手段这样一招鲜的“管理法宝”,中国企业要想获得任何一家世界先进企业的所谓管理秘芨,都可以轻而易举,不是问题。真实的差距是你有没有系统做事的能力,你的企业是靠制度、文化、机制在管理还是靠老板/CEO的灵机一动亦或《三国演义》的心机、“雍正王朝”的权术在管理,这才是差距。为帮助中国企业培养系统做事习惯、提升系统做事能力,明德战略倾力开发出享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系统提升[ECHO]模型,该模型由四个层面构成,分别是: 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其中: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核心点为:1) 企业家能力提升必要性2) 企业家的三种能力3) 企业家能力提升路径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核心点为:1) 公司治理结构定义2)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必要性3) 公司治理结构变革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核心点为:1) 习惯与文化重塑内容2) 习惯与文化重塑步骤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核心点为:1) 组织动态优化的内涵2) 企业组织的层级控制3) 组织动态优化的步骤[ECHO]模型已在多家中国企业得以全面或部分推行,效果显著,深受赞誉,并正在得到全社会更加广泛的认同。
2024-05-07 06:00:315

德尚行,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明德尚行”意即“追求美德与至善,推崇行动与实践”。古代周人便有了“明德慎罚”的观念。《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同时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其中“明德”的意思是说:让人们本应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2024-05-07 06:01:182

《大学》的道在哪一章?

大学之道 礼记 〔两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行;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一些见解:学之道指出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指出明明德的具体进修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大学之道的“八目”。其中“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针对他人与社会而言的,是明明德的社会性,是修身之后的最终归宿;修身是针对自己而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所以可以看出修身是最根本的概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明确指出修身的重要性。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修身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个人修养提升了,道德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他人做表率,为社会做贡献。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二、词类活用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三、一词多义明:(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修:(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四、状语后置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行;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行;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2024-05-07 06:01:301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