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谓语是什么,句式有什么特点,最好

2023-11-28 16:36:29
TAG: 文言文
共1条回复
二分好久没看

一、文言文中:主语是语言动作的发起人、谓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宾语是主语动作的承受者。如:【主谓宾式句子】:予(主语)独爱(谓语)莲(宾语)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以作谓语的词: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实词.。动词和形容词是充当谓语的主要词。例如:

1,我爱学校.(动); 2,中国好;(形);

名词可作谓语, 例如:1,今天星期二,(名}; 2,我28岁,(名)

数量词可作谓语: 例如: 白菜100斤,

是(判断词)常用在代词或名词的前边,后边的代词或名词构成"合成谓语", 例如:这是白菜,(是白菜),与名词合成谓语 新来的工人就是他(就是他),与代词合成谓语。

二、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相关推荐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什么句式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意思是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知”、“解”是动词,所以是宾语前置,“之”是标志。 师说节选 原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师说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023-11-24 09:03:51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特殊句式是什么??

《师说》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介词结构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四、省略句1、则曰。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被动。作品赏析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
2023-11-24 09:04:12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这句话是什么句式

宾语前置句,应为 不知句读,不解惑。
2023-11-24 09:04:375

《师说》特殊句式是什么?

《师说》特殊句式如下:一、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被动句不拘于时。五、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6、生乎吾前(者)。创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2023-11-24 09:05:001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是一种什么句式

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正解,求采纳
2023-11-24 09:05:341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是什么?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译文: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二、介词结构后置:1、学于余。译文:向我学习。2、耻学于师。译文: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三、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译文: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3、人非生而知之者。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3-11-24 09:05:43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什么句式

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不向老师学习
2023-11-24 09:06:014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名也是哪种古文句式?

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不向老师学习
2023-11-24 09:06:10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的句式,求解答

定语后置
2023-11-24 09:06:311

文言文《师说》特殊句式

1.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2.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4.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5.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7.其可怪也欤-判断句8.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9.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10.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1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13.则曰-省略句拓展内容:《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1.之:结构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2.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 3.人非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语本《论语·述而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明之的人。4.闻道:语本《论语·里仁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 5.从而师之:跟从他(并。师,意动用法,以。 为师。 2.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倒装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于余。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师说》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找到参考书了~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师-名词作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古今异义: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学校众人-古:一般人 今:表示很多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状语后置学于余-状语后置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4. 《师说》 几句特殊句式 1.判断句。(主要是看也) 2.感叹句,这个不确定,看不出来 3.省略句,吾从(之)而师之 4.介词宾语后置句,于,介词,应翻译成师不必比弟子贤 5.同上,于,耻于向老师学习,师做宾语; 6.同上,向我学习,余是宾语;(我记得前文有,李氏子蟠,应该不算省略句) 7.被动句,不被时下风尚拘束,同时也是介宾后置,这次看的出来了吧 好久没动文言了,有点生,不过挺亲切的,看我认真打字的份上,就选我吧~ 5. 师说的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一词多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则耻师:v.动词 拜师 (之)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 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今之众人---众人---古:普通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 6. 《师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求教 《师说》语法.【古今异义】词语】 古】 今】学者:学习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小的方面学习了.初级学校.众人:一般人.很多人.所以传道……:用来……的.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跟随.表目的或者结果的连词.句读:句中需要停顿之处.看文字并且发出声音.不必不如师:不一定.不需要.【通假字】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虚词】“而”(1)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群聚而笑之/(2)转折.惑而不从师/而耻学于师(3)递进.吾从而师之/从师而问(4)修饰.择师而教之“之”(1)代词.生而知之:代、道理.从而师之: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代、地方.择师而教之:代、子.群聚而笑之:代、他们.问之:代、他们.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六经.作《师说》以贻之:代、他.授之书:代、他.(2)助词.古之学者:的年之先后:取消独立性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的句读之不知:宾语提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这些的师道之不复可知:主谓间无意义【特殊句式】①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②状语后置不拘于时,学于余.耻学于师.。 7.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不拘于时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扩展资料 师说重点背诵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023-11-24 09:06:50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是什么

不通晓句读,不解答疑惑,宾语前置
2023-11-24 09:07:05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小学而大遗句式

宾语前置句不知道断句(的方法),疑惑也得不到解答.师说里的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要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2、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3、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指“句读之不知”;“大”指“惑之不解”.
2023-11-24 09:07:141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几种?判断的标志是什么?

2023-11-24 09:08:04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意思

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本来的句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2023-11-24 09:08:11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意为何

  参考答案:(1)不通晓句读的,有的(倒要)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的,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   (2)(李蟠)不被时俗所拘束,向我学习。   解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译文要做到“信、达、雅”。“达”是指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文言文句式中有些是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等,在翻译这些特殊句式时,要进行句式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规范。(1)句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宾语调整到谓语动词之后。(2)句中“不拘于时”是被动句,“学于余”是介宾结构后置句,这些特殊句式在翻译时都要注意调整。
2023-11-24 09:08:181

求文言文各个特殊句式,各有什么标志性词,越多越好 最好有例句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2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3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4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巩固训练】: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请翻译。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居则曰:“不吾知也。” (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 (8)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9)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1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竖子不足与谋!” (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4)“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5)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2023-11-24 09:08:371

古汉语都有哪些特殊句式?

那总结的也差不多了,我就补充一点:宾语前置疑问句疑问代词“谁,孰,何,焉,安,溪,胡,曷,恶”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否定代词“不,未,毋,莫,无”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定代词:“莫,或”,宾语前置在宾语之后用“之”“是”等待词,夫指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前,如:“张氏何厌之有?”是字单独作宾语要前置,如:“寡人是征。”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举例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编辑本段]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编辑本段]3、介词宾语提前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举例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编辑本段]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编辑本段]5、普通宾语前置语感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编辑本段]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编辑本段]被人忽略的三种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问: ‘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 古人之不余欺也。 ” ),用 “ 之 ” 或 “ 是 ”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 宋何罪之有? ” 又如成语 “ 惟命是听 ”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介词前面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 ” 和 “ 于 ”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① 的 “ 以 ” 是 “ 用 ”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 全石 ” ,为了突出 “ 全石 ” ,便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② 的 “ 以 ”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 是 ” ,为了突出 “ 是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③ 的 “ 夜以继日 ” 就是 “ 以夜继日 ” , “ 夜 ” 是 “ 以 ” 的宾语,为了突出 “ 夜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④ 的 “ 室于 ” 就是 “ 于室 ” , “ 市于 ” 就是 “ 于市 ” , “ 室 ” 和 “ 市 ”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 室 ” 和 “ 市 ” ,便把宾语提到 “ 于 ” 之前。指代性副词 二、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公》)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① 的 “ 相 ” 代 “ 愚公 ” ,例 ② 的 “ 相 ” 代 “ 它 ” (驴),例 ③ 的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例 ④ 的 “ 相 ” 代 “ 大家 ” 。这些 “ 相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相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指代性副词前置 三、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① 的 “ 见 ” 代 “ 我 ” (王安石),例 ② 的 “ 见 ” 代 “ 我 ” (刘兰芝),例 ③ 的 “ 见 ” 代 “ 我 ” (李密),例 ④ 的 “ 见 ” 代 “ 自己 ” (苏秦)。这些 “ 见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见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 见谅 ” (请谅解我)、 “ 见教 ” (请指教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 之 ” 或 “ 是 ”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2023-11-24 09:08:562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学习中,怎样理解词类活用、句式判断?

要先了解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结合练习加以巩固。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上次讲“函梁君臣之首”也是这样的解释。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三.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④汗马功劳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四.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⑤友风而子雨 以……为友;以……为子女⑥幕天席地 以……为幕布;以……为席子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⑧少仲尼之闻 闻:见识六.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⑦生死而肉骨 使……复生⑧惊天动地 使……惊奇;使……感动⑨可烧而走也 使……逃走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使……灭亡既来之,则安之。使……来归七.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为他而死”八、动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2023-11-24 09:09:073

句读之不知师焉,惑矣的特殊句式是什么?

【特殊句式】①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②状语后置不拘于时,学于余。耻学于师。拓展资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3-11-24 09:09:14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这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读,古义是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今义是看着文字发出声音。 师说原文及翻译节选 原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师说“之”用法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u246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2023-11-24 09:09:23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什么句式?

这是一句被动句。这句话出自《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白话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4.文学赏析《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2023-11-24 09:09:311

劝学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劝学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青,取之于蓝 2.冰,水为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三.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四.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师说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之,提宾的标志) 二.否定判断句: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三.词语活用 :1.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2.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四.词句辨析 :1.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2.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3.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4.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习) 5.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2023-11-24 09:09:491

文言文省略句的特点

1. 文言文的四种句式分别是什么 [编辑本段]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编辑本段]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编辑本段]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5.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编辑本段]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 2. 1. 于是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2.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3.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特点】主语/蒙后省略。 附: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下面省略句补充完整,体会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 【解析】从省略的对象看,有省主语的,有省谓语的,有省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还有省略介词的。从省略的方式看,常见的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1)“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2)“权起更衣,肃追(权)于宇下。”(《赤壁之战》) 【特点】动词宾语/承前省略。 【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①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②介词宾语省略。 A、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3)“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4)“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特点】主语/蒙后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 【特点】承前省略动词。
2023-11-24 09:09:581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023-11-24 09:10:041

怎么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正常的语序应是“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大意是:“不会句读的小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拜师求学,而那些对‘道"存在疑惑的人却不去从师.”在韩愈看来,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3-11-24 09:10:111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

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 首先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然后分清主谓 然后找到助词介词,分清是什么情况做什么作用 然后就能分清句式了答案补充我写的有点多,你慢慢看,记住了这些考试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不过建议你还是问问老师把不明白的弄清楚,因为以后还是会用到的 文言文的句式主要有 判断,被动,倒装,省略 分不清主谓对学习句式是有障碍的,不过你可以先记住几个固定句式,记住之后考试一般不会出太复杂的句型,一般都是课文中的,或者介词助词用法是学过的。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陈胜者,阳城人也。 "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答案补充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答案补充1.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型有哪些,怎么判断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2、“……,……也” 例如:段公,仁信大人也。 3、“……者,……。”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通过句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示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表示判断)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将句子中某些成分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如下:1、省略代词 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等。例如: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三)被动句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 (……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四)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 (2)介宾结构(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 (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前置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3.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几种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 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 4.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 首先弄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分清主谓然后找到助词介词,分清是什么情况做什么作用然后就能分清句式了文言文的句式主要有 判断,被动,倒装,省略分不清主谓对学习句式是有障碍的,不过你可以先记住几个固定句式,记住之后考试一般不会出太复杂的句型,一般都是课文中的,或者介词助词用法是学过的。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陈胜者,阳城人也。 "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答案补充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答案补充 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5. 文言文如何判断特殊句式 然后分清主谓 然后就能分清句式了答案补充 我写的有点多,你慢慢看,记住了这些考试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不过建议你还是问问老师把不明白的弄清楚,因为以后还是会用到的 文言文的句式主要有 判断,被动,倒装,省略 分不清主谓对学习句式是有障碍的,不过你可以先记住几个固定句式,记住之后考试一般不会出太复杂的句型,一般都是课文中的,或者介词助词用法是学过的。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陈胜者,阳城人也。 "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答案补充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答案补充 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023-11-24 09:10:201

文言文四大特殊句型

1. 文言文的四大句型 高中所有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 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 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 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 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 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 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 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司马迁《陈涉世家》)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 2. 急求 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 一、判断句 (一)标志 1、“……者……也”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也” 如: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3、“……也” 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二)无标志 名词+名词的形式,后一个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如:(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也常用来表判断 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四)“乃、则、即、非、皆”等词也常用来加强判断语气。 如: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吾翁即汝翁。【《汉书·项籍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注意:文言文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词“是”来连接以体现其判断句的特点。 二、被动句 (一)标志 1、“于”(“被”)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为……所……”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如: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见”、“见……于……”、“受……于……”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大方之家,指称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 (二)无标志 如: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鸿门宴》】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宾语提前,在宾语和谓语之间插入助词“之”或“是” 如: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如:唯利是图——唯图利 唯才是举——唯举才 4、无标志 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二)介词结构后置 即:介词与宾语结合的短语 往往以“于……”、“以……”为标志 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如: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以帷幕裹(之) (三)定语后置 以“者”或“之”为标志,具体看句子意思。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四)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 如: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 ——即:此风快哉!(这阵风真畅快啊!) 四、省略句 (一)省略宾语(包括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省略介词 如: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注:1、省略主语(不归人省略句,但在翻译句子时要以括号形式补充出来。) 如: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省略谓语(较少见)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跟……比较,哪一个更…… 翻译:诸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较,哪一个更厉害? (本文来自《百度文库》请珍惜。) 3. 文言文中四种特殊句式是什么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他们的特点分别为: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3,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4,倒装句: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 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举例】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有肯定助词。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3,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主谓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2副词等都可以省略。 例如:(王)曰:不若与人。4,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类型。 就是提前把突出的中心部分说出来,非中心的延后放置。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参考资料360百科:。 4.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各有什么特点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有肯定助词。 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2.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3. 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主谓宾副词等都可以省略。 例如:(王)曰:不若与人。 4. 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类型。就是提前把突出的中心部分说出来,非中心的延后放置。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5. 文言文特殊句式 原文出自北宋 苏洵《六国论》中的内容,原文应是“其势弱于秦”.而原文的语法构成是:其势:定中短语,充当主语;弱:形容词,充当谓语;于秦:介宾短语,由于介词“于”的述词“弱”是形容词,因此这里的于宾短语“于秦”是表比较对象的补语,而并非是状语后置.所以,“其势弱于秦”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另及: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是文言文的一种语法现象.关于这个问题,现代学者李佐丰在他著作的《古汉语语法学》中,专门讲了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为什么要后置为介宾补语的道理,并介绍说:在介宾短语中,“以”字介宾表示与物、工具时最常由状语改变为补语,这种变化常见于以下四种原因造成.1)述语的结构不复杂,“以”宾短语比较复杂,大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加上与敝国国君去世之事重叠发生,丧亡祸乱接踵并至.)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表与物,充当述语“重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谓语之后,改为与物补语.即以宾短语由原来限定谓语“重”变为补充说明谓语“重”.“以”可译为:与.注意: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所表示的与物是事,而非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等(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本例中以宾短语“以马二十乘”表与物,充当述语“赠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述语之后,改与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及宋”是及宾短语充当全句的主语,表时间.“及”可译为:等.2)述语中用“之”等代词作宾语时,为了使“之”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可以后置为补语.例如:○《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大国的中间,而大国拿战争威胁施压屈服它,拿灾害饥荒使它相就.)本例中用在介词“以”前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为了使他称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所指代的对象“千乘之国”,以宾短语“以师旅”和“以饥馑”充当动词“加”和“因”的状语,表工具,后置为补语.“以”可译为:拿.乎宾短语“乎大国之间”表处所,“乎”可译为:在.○《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五亩大的宅园中,把桑树种在宅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本例中用在“以”前的“之”指代“五亩之宅”,为了使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充当动词“树”的状语,表与物,后置为补语.以宾短语“以桑”表与物,“以”可译为:把.3)把本该用在动词之前的状语,移到动词之后,这种句式的改变,有突出或强调“以”宾短语的作用.例如:○《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屈到喜欢吃菱角,生病时,叫来他的宗老并叮嘱他们,说:“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本例中的屈到喜欢吃菱角,就要求祭祀他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后来他的儿子不用,并以此展开文章.这里的“芰”是作者加以突出的事物,所以用在动词之后.以宾短语“以芰”表与物,“以”可译为:用.○《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的 *** 上打上黑记.)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墨”本该用在动词“规”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规”之后,是为了强调“以墨”的作用,因为这位成公后来就叫“黑臀”.4)在对偶、排比句中,也可以把“以”字介宾放在后面.例如:○《国语·晋语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用文德引导他,用道理规范他,用精力效劳他,用生命奉献他)本例中“以”宾短语是对偶,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左传·昭公五年》: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用古圣先贤的言语引导他,用旧时的法度奉承他,用先王的事例考核他)本例中的“以”宾短语是排比,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 6.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例子和翻译.】 文言文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例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2、“……,……也” 例如:段公,仁信大人也. 3、“……者,…….”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通过句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示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表示判断)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省略句:将句子中某些成分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如下: 1、省略代词 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等. 例如: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三)被动句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四)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有两种类型: (1)动宾结构(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 (2)介宾结构(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前置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2023-11-24 09:10:38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用了什么修辞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句话使用了比喻修辞法。比喻是指用比较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征或性质,使说话人的思想更加形象,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在这句话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一个比喻,用来比喻阅读不够仔细,导致理解不深刻。这样,说话人的思想更加形象,更容易被听众理解。
2023-11-24 09:10:45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句话为什么不是定语后置句?“不知”不是定语修饰句读吗?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它与中心词之间通常能加“的”,如“我的书”、“黑色的轿车”,定语没有支配功能。知道或不知道,都不是修饰,而是在回答问题、支配后面的对象。“不知句读”与“不会足球”、“不懂音乐”一样,是一个无主语的陈述句或动宾词组,而不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  知或不知是动词,对后面的对象“句读”来说,是述宾关系(或叫动宾关系),将宾语放在支配动词前面,就是“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是将中心词的修饰词放在后面,如“黑色的轿车”说成“轿车之黑色者”;“日行千里的马”说成“马之千里者”。  分辨定语后置与宾语前置,在于词语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关系还是支配关系。
2023-11-24 09:10:545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句式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文言句子整理 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劝学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琵琶行 重点是二三段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两句的翻译 诗词除了柳永的不要背 其他都是重要的 特别是杜甫的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句式, 一、寡人之于国也 (一)判断句 ①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②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二、《劝学》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三、《过秦论》 (一)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③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④ 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宾语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①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②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③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四、《师说》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3. 高中粤教版语文必修三和必修四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必修三都是古诗词,必修四是文言文。 在文言中,表判断大多用语气词。而很少像在现代汉语中那样用判断词“是” 。常见判断句式如下: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领起,谓语用“也”表判断。例: (1)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也 有时只用“也”表判断。例: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2)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廉蔺列传》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用心一也。《劝学》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例: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2)粟者,民之所种。《论贵贮疏》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式较常见。 例: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5.加副词判断句 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6、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过秦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3)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二章》 4. 高一语文必修3和必修4必背句子,考试最常考的 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名段填空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名句默写 醉不成欢惨将别,。 ,老大嫁作商人妇。 夜深忽梦少年事,。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 虞美人·李煜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明月不谙离恨苦,。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念去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5.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 一、必修二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 (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3.且贰于楚也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一词多义封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 “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五、文言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于何)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5.其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六、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B.(晋惠公)许君焦、瑕C.敢以(之)烦执事D.夜缒(烛之武)而出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2.欲与 ( 之 ) 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2.给贡职如郡县3.燕王拜送于庭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小结2六、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 6. 高中语文必修3 4名句默写 必修三 1.蜀道难 一定要全篇背诵!! 2.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玉生烟 6.马嵬(其二):最好是都记下来,虽然不都重要 必修四 1.望海潮和雨霖铃要都记熟 2.念奴娇和定风波也要全背 我几乎是每句都考过的!!! 3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4.永遇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醉花阴和声声慢也是必背的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 反正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7. 跪求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文言诗词 都是重要的哦!必修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东船西舫巧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必修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某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9.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1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1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1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1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6.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1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0.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5.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2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28.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29.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30.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31.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3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4.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6.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7.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38.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9.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0.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4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4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44.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4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6.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4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8.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4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0.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5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2.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5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5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5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60.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6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6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4.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65.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66.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67.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68.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023-11-24 09:11:101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

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5.判断句
2023-11-24 09:11:17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字什么意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出处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实义。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原文节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原文译文: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2023-11-24 09:11:301

用是也是的句式赞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用是也是的句式赞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句式介绍:句型和句式都是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名。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4、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2023-11-24 09:11:37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特点是什么

宾语前置
2023-11-24 09:12:021

师说句式有哪些?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1、不拘于时。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6、生乎吾前(者)
2023-11-24 09:12:231

《韩愈·师说》各个句子的句式?

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人非生而知之者。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被动句:不拘于时。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特殊句式1特殊句式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1、不拘于时。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6生乎吾前(者)
2023-11-24 09:12:361

《师说》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人非生而知之者。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被动句:不拘于时。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特殊句式1特殊句式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1、不拘于时。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6生乎吾前(者)
2023-11-24 09:12:431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句式

宾语前置句,应为 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2023-11-24 09:12:52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

是的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还原为本来的句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意思是:“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2023-11-24 09:13:052

师说、劝学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定语后置、介宾后置、被动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 给好评

师说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 .生乎吾前(者)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023-11-24 09:13:161

文言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是唐朝韩愈的著作。全文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2023-11-24 09:13:282

师说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师说》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介词结构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四、省略句1、则曰。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被动。作品赏析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
2023-11-24 09:13:351

《劝学》《师说》中的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后置。各举三例

《劝学》中的宾语前置:1. 莫己若者。(宾语前置。正常语序:莫若己者)2.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不知句读)3.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未有之也)《劝学》中的定语后置: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利之爪牙,强之筋骨)2.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千里之马者)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劝学》中的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蓝取之;于蓝青)2.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水寒)3. 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物善假)《师说》中的宾语前置:1.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不知句读)2. 圣人之所以为圣。(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所以为圣人)3. 从而谓之曰。(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从而谓之日)《师说》中的定语后置: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定语后置。正常语序:道所存,师所存也)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定语后置。正常语序: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申之)3. 牛何之?(定语后置句。“何”是动词“之”的宾语。正确句式是:牛奚以之?此为汉魏六朝的句式,后来少见了。)《师说》中的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 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正常语序:而耻于师学)2. 不拘于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不被时拘)3. 王坐于堂上。(状语后置句。正确的句式是“王于堂上坐”。)
2023-11-24 09:14:003

师说这篇文章有哪些特殊句式和省略句式?

师说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 .生乎吾前(者)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023-11-24 09:14:071

师说中特殊句式有哪些?

师说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 .生乎吾前(者)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023-11-24 09:14:271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介词结构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四、省略句1、则曰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五、被动不拘于时《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主题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3-11-24 09:14:3810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要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2、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3、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指“句读之不知”;“大”指“惑之不解”。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⑵哪里,怎么。
2023-11-24 09:15:562

师说的句式特点

师说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 .生乎吾前(者)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023-11-24 09:16:03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参考答案:(1)不通晓句读的,有的(倒要)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的,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   (2)(李蟠)不被时俗所拘束,向我学习。   解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译文要做到“信、达、雅”。“达”是指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文言文句式中有些是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等,在翻译这些特殊句式时,要进行句式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规范。(1)句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宾语调整到谓语动词之后。(2)句中“不拘于时”是被动句,“学于余”是介宾结构后置句,这些特殊句式在翻译时都要注意调整。
2023-11-24 09:16:112

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2023-11-24 09:16:295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