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总结出6个字:物质、意识、规律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 蓦松
-
根据政治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materialism)又称唯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该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是物质,所有的事物(包含心灵及意识)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即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
- 可可科科
-
唯物主义[wéi wù zhǔ yì]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与无限论(不可知论)和一神论对立。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 大鱼炖火锅
-
好久没有上过政治课了,好怀念上学时光,政治课最好听
- 豆豆staR
-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论的4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的三个原理及其方法论、
- 西柚不是西游
-
辩证唯物论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心理和精神状态)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关推荐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性质及其特征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主观唯物主义在其哲学基本问题上不再把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看做最重要的问题,而是把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是如何构成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问题作为其最主要的哲学基本问题。所以,在其基本的思维方式上,主观唯物主义便是超越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观唯物主义代表人物:从形而上学的思想基因上讲,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近代的笛卡尔和贝克莱,再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直到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卡西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思想。皆可被看做是主观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发源。但是,它还有马克思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源。因此它产生于东方国家,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其创始人及其代表人物为金熙成。由此可见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一个偶然与必然的联系。客观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客观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看不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看不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35:451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区别
侧重点不同,与唯心主义的关系不同。1、侧重点不同:主观唯物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意识能够影响和改变物质世界。重视人的思考、意志和创造力,认为人的思想、意图和行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而客观唯物主义则更注重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物质的本质和规律,认为只有通过客观的观察和研究才能揭示物质世界的真相。2、与唯心主义的关系不同:主观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认为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知觉是由物质世界所决定的,而不是超自然的存在。而客观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并不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或镜像。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并认为人类思维只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和认知方式。2023-11-24 05:36:001
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客观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自发地接受“客观规律”的作用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2023-11-24 05:36:071
唯物主义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唯物主义是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属于第一性的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materialism)【解释】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1.肉体意识的起源:它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形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3.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投影,都能从客观存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2023-11-24 05:36:131
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什么主观唯心主义,什么事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哲学又名融结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简称融哲学,英译为Rune-Philosophy;还可以叫做一种后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总的来讲,它是产生于并且适用于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非物质主义论。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扩展资料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1、门格尔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2、马歇尔马歇尔把唯物主义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一个在唯物主义的经济学者。他不喜欢像李嘉图那样的主观主义,他也不喜欢门格尔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现实中有许多现象需要客观一些的解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观唯心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观唯心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36:291
怎么正确辨认主观和客观唯物主义?(举例一些有代表性都例子)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在历史上都有其代表性人物。主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感知和意识构成的,而不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例如,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抽离于万事万物的客观实在,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客观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人类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要正确辨认主观和客观唯物主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观察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主观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客观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对意识的作用。2. 观察物质是否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情况。主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抽离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3. 观察对物质和意识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性。主观唯物主义认为对物质和意识的认识是具有客观性的,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对物质的认识是具有客观性的。需要注意的是,主观和客观唯物主义在历史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涵盖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在认识唯物主义时,需要结合多种观点进行全面了解。2023-11-24 05:36:482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区别是什么?人的情感是有情绪左右。还是由其他左右?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3)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里,而反动的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词。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辨法的同义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同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的思想在古代即已产生。在欧洲流行于15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分门别类地加以考察。这种思想方法,由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就造成了当时哲学的一个特殊的局限性。思维2023-11-24 05:36:553
主观唯物主义的对比客观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学说的提出似乎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或假设,即可以叫做客观唯物主义的理论已经存在。但是,事实却从来没有自称为“客观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因为如果这样自称客观唯物主义,显然就是以某种主观唯物主义理论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事实上在哲学历史上从未产生主观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这是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尤其是现代唯物主义之所以不自称客观唯物主义,并非它们不是客观唯物主义或者他们不主张客观唯物主义,而是在根本上认为唯物主义不像唯心主义那样可以存在客观的与主观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直而言之,传统唯物主义在潜意识里一直认为唯物主义的主观形态是不可想象的,唯物主义只能是某种客观性质的,但是还不能直言客观唯物主义,否则在逻辑上会引出主观唯物主义的概念,以免误解问题。那么,就客观唯物主义哲学而言,可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代表。以辩证唯物论为例,列宁的物质概念是其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同时,在历史唯物论方面,列宁把社会历史一元性地归结为生产力发展之结果的客观规律说,这也是典型的客观唯物主义论。但是,历史终究要求哲学回答主观唯物主义问题。如上所述,以融结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为内容的主观唯物主义理论的创立,揭示了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历史(逻辑)之谜。但是,主观唯物主义理论一旦产生便已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乃至全部旧哲学的思想逻辑。2023-11-24 05:37:021
客观唯物论和主观唯物论是什么意思?
客观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看不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看不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 客观唯物主义产生和存在于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无知和软弱无能。客观唯物主义者把“人”看作是没有“精神”和“意识”的思维能力的低级动物,彻底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彻底否定了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致力于把“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束手无策、服服帖帖地听从“客观规律”的支配,做“客观规律”的仆人和奴隶。“高薪养廉”和“产业化教育”就是如此。首先,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观。这里面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说自我意识是指它是具有确定的社会历史意义的;另一层含义是指自我意识是反思性的,是对人的存在意识的意识;第三层含义就是说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性的,即主体自觉的自我意识。 其次,“哲学是基于人在世界之中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世界观”,这表明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内在逻辑是拓扑性质的。其三,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及其方法论。这样概括起来说,主观唯物主义认为哲学是基于人在世界之中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世界观及其人(自我)与世界之间相互连通和整合的方法论。 那么,再通俗地讲,主观唯物主义就是在哲学的逻辑原点上植入自我意识,重新确立有机本体论,并在本体论上建立有机的融结构体系,在认识论上主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然后,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及社会政治观等上层建筑就可以建立于其上了。2023-11-24 05:37:163
客观唯物主义与主观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上帝让一个神去统计这个世界上好人和坏人各为多少。这个神先去统计这个世界上的坏人有多少,结果却深感工作量之大。于是他改变方法,转而专去统计好人有多少。结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 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唯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简单地定义一切反唯物主义的都是唯心主义,这样就简单地明白地定义了唯心主义。 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意识与物质没有区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而没有物质。既如此,物质对意识的终极决定作用当然就不存在。主观有神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不灭的。这样就直接或者变相地承认了人死后人的意识化为灵魂。既然意识是不灭的,那么物质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也就不复存在。彻底的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而神是自造的。彻底的客观有神论所谓的神必是人格化的。所以这种神可以归入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意识的范畴。由于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就是神了,那么对人的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质世界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更有一种二元论哲学,这种哲学否认物质决定意识,也否认意识决定物质。但它既否认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那么它同样的是属于我们所说的唯心主义的范畴。还有一种泛神论。这种泛神论所谓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这种神是所谓的超自然力量。如果这种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话,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无疑的也是这种超自然力量。所以同样的是,泛神论也否认了物质世界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 从上面我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明白地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以这个定义是站得住脚的!2023-11-24 05:37:247
如何区别主观/客观唯心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首先,先要搞清楚概念,不要把不同类的概念归到一起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是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的是唯心主义。其次,唯物主义包括三种形态,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所谓客观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都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从而区别于唯心主义。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作为世界本原,具有朴素直观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把当时科技的最新发现“原子”作为世界本原,并且把世界看成是绝对的不动的,从而陷入绝对主义的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以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把对具体物质形态进行抽象得到的“物质”作为世界本原,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最先进的唯物主义。最后,唯心主义有两种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指那些把世界本原看成是人的精神或心灵的哲学,而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但不是人的精神而是人之外的精神,比如天命,命运,上帝,等等。2023-11-24 05:37:502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物主义吗
1、客观唯心主义依然是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天理”、老天或上帝的意志等.这种天理或说老天上帝的意志是第一性的,而物质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也就是:先有天理,后有依照这种天理运行的物质世界.2、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后有意识.真理:对客观存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规律:事物之间和内部必然的、稳定的、本质的联系.注意:自然规律并不先于物质而存在,而是物质的属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就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主线.3、不错,你所讲的“道”和“天理”实际上都是指客观规律.但是客观唯心认为,这种天理和道先于和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并且是世界的本原.4、规律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属于意识范畴的,而规律是客观的,是物质运动所遵循的,不是意识.牛顿认为,“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外力和质量决定”.这是真理,因为有人的认识活动在里面.如果换成这样的描述: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外力和质量决定.这就是规律2023-11-24 05:37:571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有反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023-11-24 05:38:041
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和实质如下: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讲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2023-11-24 05:38:341
唯物辩证法的客观性原理是什么?
联系客观性的原理是: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事物的状态,改变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普遍联系作为一般哲学范畴,通常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联系是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是相互联系着的,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其本身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离开了联系便没有了事物的存在和运动,就象割下来的手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一样。由无数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所构成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其中的每个事物和过程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一个有机成分或环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其根源就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唯物主义:唯物主义(materialism)又称唯物论,是一种哲学理论。该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是物质,所有的事物(包含心灵及意识)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即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2023-11-24 05:38:401
如何判别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不同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它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1684年-- 1753年),德国的费希特(1762年--1814年),中国的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以及王守仁(1472年--1528年)等。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明代的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举例说,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看到一定的形状和颜色,闻到某种香气,尝到某种滋味,把这些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后给这感觉的组合起个名字,叫苹果。奥地利的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主观唯心主义因为夸大了个人意识的作用,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必然走上唯心主义的道路。 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作世界的本原,当作第一性、决定一切的东西。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当作是主观感觉或者意识的产物,认为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等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由于“绝对精神”、“理念世界”、“理”都属于客观精神或原则,因此黑格尔、朱熹和柏拉图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2023-11-24 05:39:102
解释一下 什么是 主观 客观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一、主观和客观是哲学认识论中一对最大的区分性范畴主观和客观是哲学认识论中一对最大的区分性范畴,具有名词性。1、主观就是作为人脑反映过程的精神(主观世界),包括认识能力和认识结果;2、客观就是人脑的反映对象,包括物质(客观实在)和“作为反映对象的精神”(精神客体,不象很多物质那样具有实体性,但具有客观存在性)。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1、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第二方面,精神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认为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现实世界。2、唯物主义的定义和发展阶段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唯物主义有三个发展阶段: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3、唯心主义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①在本体论方面,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②在认识论方面,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的人认识是主观臆想的产物,是头脑里固有的。孔子鼓吹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自神的启示或“绝对观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在人身上重新达到自我认识。2023-11-24 05:39:171
什么叫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它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辩证唯物论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物理化学上的物质的区别。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它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4.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集中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5.物质决定意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理论依据。从实际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2023-11-24 05:39:265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旧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它承认物质第一性,这是唯物主义的.但认为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这又是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时间和空间不是事物的储藏所,而是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储藏与被储藏的关系,不是大与小的关系.把它们分割开来,就是把它们当作彼此孤立存在的东西,所以说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2023-11-24 05:39:402
什么是客观认知,什么是主观认知?怎么分别这两个词,它跟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联系吗?怎样的联系
客观认知是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不依赖于主观意识或个人经验的认识。客观认知是基于观察和实验,以及逻辑和推理等客观方法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被科学方法验证和重复,并且是普遍有效的。例如,地球是圆的,这就是一个客观认知,它可以通过观察和科学实验来证实。主观认知则是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它依赖于我们的主观意识或个人经验的认识。每个人的主观认知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背景、文化等影响因素。例如,某个人认为天空是蓝色的,这就是一个主观认知,它可能因为该人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等原因与其他人不同。这两个词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哲学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因此,唯心主义更强调主观认知,而唯物主义更强调客观认知。然而,现代哲学中的许多哲学家试图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认为意识和物质、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是相互依存的。2023-11-24 05:40:114
什么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好像分为主观与客观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组成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生观。 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简单来说呢唯心主义就是主观的,唯物主义就是客观的 唯心主义可以分为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 唯物主义可以分为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流行于十九世纪下半期和二十世纪初的马赫主义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后裔,是现代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第二代;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有理论联系,而逻辑实证主义则是马赫主义的直接后裔,是实证主义的第三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一度代替逻辑实证主义而兴起的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逐渐衰落,代之而兴的是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与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德格尔、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今西方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中,比较特殊的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还出现了一种反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2023-11-24 05:40:191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1、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唯物主义有三个发展阶段: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2023-11-24 05:40:261
有谁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和主管唯心主义的例子,唯物主义的例子各10个
给你手打,顺便我也复习下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决定物质的意识是脱离人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存在,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代表有:上帝创世说;朱熹的“理”,他认为的天理,万物根本之理是“无极”,而后生两仪四象,演化万千;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子的“物极必反”;程颐的“有理则有气”“有理面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决定物质的意识是人的观念和感觉代表有:慧能和尚,如他那个“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你心在动”的论断;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红衣大主教):“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康德(德国):“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马赫(奥地利):“物是感觉的复合”;普罗泰戈拉(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3、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由物质的解释不同又有三种分类)(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作为物质相生相克演化万千;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一团火,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牛顿(机械唯物主义);(3)近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那一堆都是 够多了吧。。。2023-11-24 05:40:343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1.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包含“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物质第一性”,也就是“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辩证法”这个名词,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后来的哲学家借其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学术用词含义逐渐改变了。)因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物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的世界观。2.“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观点上的历史观,是立足于物质的角度上,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认为“现实的人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主观”和“唯物主义”两个概念,将其割裂开来考虑。基于“唯物主义”,它承认“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但是并不认为“意识”与“物质”有所关联,它认为“意识”单纯是由人的思维产生的,而人可凭借意识任意行动。4.“客观唯物主义”同样承认“物质第一性”,但是彻底否定“主观”的作用,认为人类无法认知客观世界,同时不可能对客观世界造成任何影响。5.最后一点字写错了,是“形而上学”。这个词的原文和译文的使用都比较波折奥妙,让它从字面上比较难以理解,以至它的意思有很多异化版本。“形而上学”最初和最基本的含义是“对于世界本质的研究”,这是哲学、或者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终极命题,是掌握宇宙根本规律的研究。而马列主义哲学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是指那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认为事物是静止的、孤立的那种观点。这可能是由于“形而上学”本身过于非现实化而借用概念。2023-11-24 05:40:412
唯物主义有哪三种基本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也称自发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3、近代形而上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扩展资料: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国而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对中国而言,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物主义2023-11-24 05:40:481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及客观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意指认为个人意志能够决定事物的存在及发展;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神的意志决定事物的存在发展;没有客观唯物主义的说法,但唯物主义指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并不由主观意志决定。2023-11-24 05:41:001
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在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又划分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一种或几种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它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又分为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这是考试中的易错知识点。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脱离物质世界的“客观精神”。扩展资料: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它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集中表现于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023-11-24 05:41:20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啊?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是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永恒不变的绝对事物,比如某种结构,逻辑,代表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绝对观念.客观唯物就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了,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本身. 当然这些区分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境之下2023-11-24 05:42:102
客观唯心唯物如何区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的外化和表现。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人意识的作用,强调人的作用;客观唯心主义是认为神,上帝,绝对精神,理性起作用的。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中,一个是“主观精神”而一个是“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要指产生于人脑中的主观意志,如思想、意志、情感、经验等;而“客观精神”指的是人脑之外的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有神论”。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即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它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抽象非实体。2023-11-24 05:42:271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一、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客观精神在先,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在后,是客观精神的表现和派生物,是第二性的。两者的区别在于: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的外化和表现。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人意识的作用,强调人的作用;客观唯心主义是认为神,上帝,绝对精神,理性起作用的。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中,一个是“主观精神”而一个是“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要指产生于人脑中的主观意志,如思想、意志、情感、经验等;而“客观精神”指的是人脑之外的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有神论”。扩展资料: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参考资料:唯心主义-百度百科2023-11-24 05:42:402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客观唯心:认为世界是神,上帝等创造的,但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即具体的物质组成(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深刻些)主观唯物主义:即认为整个世界是人想出来的,世界上的事物先是人想出来的,然后才存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认为世界是由具体的物质组成,如水,土,火等。2023-11-24 05:42:532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随着认识的变化,其世界观是多变的.研究探索不同的“物质构成体”,由于受到实践认识的局限性的制约,往往会形成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等各种观点.这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真正认知客观世界之前,就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也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就是自古希腊哲学形成后,人们将哲学叫做“爱智慧”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与“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来自于人们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本源问题的争论.承认“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是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唯一标志.“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意识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 这就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两大世界观派系. 二、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唯心主义派系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上帝”创造和改造世界.主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人的“意识”可以随意创造和改造世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自然规律一成不变,并创造和改造世界,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客观规律,人们在客观世界的变化面前无能为力,世界是不可知的. 只有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人类可以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但不能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在“一维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指整个人类来说的.就人的个体来说,由于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感觉到的世界范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个体的人对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知道的.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类共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就能把整个客观世界完全认知和掌握的,所能把真理的“发现”穷尽的. 坚持“不可知论”的典型是古希腊皮浪的“怀疑论”.皮浪的“怀疑论”是否定知识,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否认人类认知世界、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他宣称:对事物既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也不能作出否定的回答,甚至也不能说出事物是否真实存在.皮浪说:“我既不能从感觉也不能从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他主张“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这种“怀疑论”的最高信条和最终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宁.” 皮浪的“不可知论”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发现.2023-11-24 05:42:591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存在”?
在不同的领域,“客观存在”这一命题有着不同的规定性。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不同范围,“客观存在”的含义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只有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才能真正科学地把握它的全部含义,合理地解释和说明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 (一) 在本体论领域,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客观存在”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对本体论范围内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物质范畴加以概括的。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与之相对立的意识范畴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17页)可见,在本体论领域,作为客观存在的只能是物质现象。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中“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周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些观点,就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客观存在”这一命题的。作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的主观意识现象,无论是人类意识的整体,还是单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是“客观存在”本身。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说,只有物质才是客观存在的,才是世界的本原。如果把意识也当做“客观存在”,就会背离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导致唯心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一个绝对的、独立存在的“理”,这个“理”演化出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表现。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在实际工作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为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要在实践中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使实践获得成功,就必须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所谓实际,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工作方法等主观的东西。与此相反,如果在工作中不是力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是从主观出发,用主观去剪裁客观,必然会违背客观规律,导致实践的失败。 显然,在本体论领域,在涉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同主观的意识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在这个范围内,别人的思想当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 (二) 在认识论领域,“客观存在”除了泛指作为总体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外,还具有特殊的规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认为,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一般原则,它回答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和出发点问题。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2007-11-21 10:42 回复 讷木的船 0位粉丝 2楼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作为一对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规定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首先,认识的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主观的思维和意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着的人,是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作为社会基质的物质性的人同具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人的统一体。 其次,同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客体,不再完全等同于与思维、意识相对立的客观物质现象,而是指同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因素、实践能力相关并在实际上进入实践过程的认识的对象。对认识的客体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由于物质世界的无限广大性、多样性、复杂性,由于一定阶段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物质世界不可能全部进入现实的实践过程而成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能够成为认识的客体总是有限的。第二,同认识的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认识的客体,除了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物质现象外,还包括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传统习俗等精神现象。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精神现象是人们面临的客观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们面对的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思想相对于具体的认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的认识对象,马克思称之为“思想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6页)。 把精神现象看成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的观点能够成立吗?当然能,因为实际情况本来就是这样嘛!比如,思想史一类的科学,诸如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说史等,就是把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作为研究、认识的对象。虽然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本身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是,它们一旦形成,便又成为一种认识客体。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为遍及全球的红学家研究的对象,你能否认它是认识的客体吗?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思维科学是以人的思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思维科学认识的客体当然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如果否认人们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而存在的认识客体,那么,这是从何而来的“实际”?总之,“思想客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尽管它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只要它在实践中同认识的主体相联系,就成为认识的对象,即认识的客体。就“思想客体”来说,人们接收它所储存的信息,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认识,其目的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认识论领域,在分析具体的认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 这样理解会不会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路线呢?不会!我们已从本体论的角度同唯心论的先验论划清了界限。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就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而言,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的界限是不会也不容混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各自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范畴是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概括,意识范畴则是对物质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精神现象的概括。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但是,一旦进入认识论领域,进入对具体认识过程的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列宁曾经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147~148页)超出本体论的范围,主观的精神现象就转化为客观的认识对象,转化为认识的客体,而“客观存在”也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即有了特殊的规定性。 在一定场合、一定范围为主观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范围则为客观性的东西。这表现了转化规律的普遍性。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矛盾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客观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对同一事物,分析的角度不同,研究问题的范围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这正是我们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的内在依据2023-11-24 05:43:061
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朴素唯物主义,是在科学非常落后的时期,人们对世界的简单的唯物主义认识。客观唯物主义的提法没有错,而且,我认为更加贴近现实。在今天客观的科学基础上、对物质世界客观的认识基础上,我们对事物的唯物主义认识只能达到目前的客观水平。2023-11-24 05:43:121
主观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联系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都是哲学上的重要观点,它们有以下联系和区别:1.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由主观精神派生的。具体来说,它认为某主体的心灵,如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显现。例如,中国陆九渊的心学观点“吾心即是宇宙”,以及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2.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并且依赖于物质的支撑。在哲学上,唯物主义强调物质世界在先,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例如,宋代朱熹提出的“理在气先”的观点,即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而物质性的“气”则是“理”的产物。3.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将物质看作是运动的、联系的、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观点。它认为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人们应该用动态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联系和区别:1.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哲学上的重要观点,它们对世界的本原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2.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由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用运动的、联系的、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3. 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哲学上的两个极端,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更侧重于用动态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相对更加客观和全面。4. 尽管这三种观点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哲学上对世界本原和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要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主观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哲学上的重要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23-11-24 05:43:204
列举客观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定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调正客观规律与利用客观规律和定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主观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被动地接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识”的作用发展变化,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由纯粹的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等“物质构成体”组成,但是人类应该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能够完全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人类可以按照遵从客观规律和定律的主观想象进行改造和创造,这是主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主观唯物主义者不仅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而且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更能够看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主观唯物主义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主观唯物主义的典型是“永动机”的设计与制造.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受到宇宙运动永不停止的启示,而致力于“永动机”的“发明”制造,可他们最终都归于失败.原因是:他们只是停留在“机械论”的方法论阶段,没有完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定律,不能全面地研究分析“物质构成体”的发展变化.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充满着主观唯物主义思想,他肯定客观物质实体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就是那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别的人或某一匹马.”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来源于和决定于“感觉”,“感觉”是认识的基础,离开了“感觉”就谈不上认识.他说:“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理解;如果他认识什么东西,那他就必须也把它当作表象来认识,因为表象和感觉是相同的,只不过没有物质而已.” 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经验,他说:“在业务上看,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有经验的人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别事物的;因为医师并不为‘人"治病,它只是为‘加里亚"或‘苏格拉底"或其他各有姓名的人治病,而这些恰恰都是‘人".倘若只有理论而无经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师常是治不好病的;因为它所要诊治的恰恰是些个别的‘人".”可是,亚里士多德更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认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并不属于经验.技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只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所以,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是真正的知识;技术家能教人,只凭经验的人则不能.”他举例说:凭感觉经验知道火是热的,但不知道火为什么是热的.人们只有掌握理性知识,才能知道事物的原因,事物的普遍性及其本质.亚里士多德决不怀疑人类的认知能力,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得到可靠的知识,认识和掌握客观物质世界.亚里士多德对“真理”作出了著名的古典定义:“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必须相符.”他说:“并不是因为我们说你的脸黑,所以你的脸才黑;只是因为你的脸是黑的,所以我们这样说,才算说得对.”他坚决反对“大家的意见一致就是真理”的说法.亚里士多德坚持客观真理.他说:“真理并不是由持有信念的人数的多寡来确定;对于同一事物,有些品尝之为甜,另有些人品尝之为苦;由此推广而循思之,若世人皆病,或世人皆狂,其间二三子独健独醒,世人必以二三子为病为狂.”他认为真理是具体的,人们对同一事物说的一句话、一个意见,既可能是正确的,又可能是错误的;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取决于当时的情况而定.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认识和掌握事物产生、存在和变换的原因.他说:“因为我们只能在认识一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只是处于机械论阶段,并且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它的认识论是不彻底的,也是不十分正确的.其他如中国的墨子、商鞅也属于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3:27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的?
主观和客观主观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客观是指认识的对象,即在人的认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唯心主义颠倒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为主观决定客观,并且用各种方式来否认客观是真实存在的。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客观的决定作用,不承认主观的反作用。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符合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因而都是错误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主观和客观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且又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同时也是因为人的思想受到自己所处的地位(特别是阶级地位)以及社会条件、科学发展的水平的限制。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使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逐步地不断地得到解决。 如果不及时通过实践,总结经验, 克服矛盾,主观脱离了客观,就会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实贱论》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1页)所以,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要力求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人们的主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经过反复斗争、刻苦锻练,才能得到真正改造。只有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一切机会主义,除了有其阶级根源外,在认识论上都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割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左”倾机会主义者是主观超过客观,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发展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右倾机会主义者是主观落后于客观,他们的思想不能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企图把历史发展的车轮向后垃,成为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毛泽东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2页)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即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因此,2023-11-24 05:43:341
主观唯物主义与客观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主观唯物主义与朴素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主观唯物主义 就是认为 世界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物质 它否定了事物是运动的2023-11-24 05:43:401
客观唯物主义与主观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产生来源从人类历史及文明发展的背景上讲,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是人类后工业文明亦即信息文明的产物。二十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相继问世;二十世纪中,人类发明了电脑,又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方法论科学。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蓬勃发展,至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发明并发展出了互联网技术和发达的通讯产业;同时在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了克隆技术并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对人类的未来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可是唯物主义哲学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工业社会里,已经不能充分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难以引领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唯物主义哲学要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3:581
唯物主义分主观和客观吗?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产生来源从人类历史及文明发展的背景上讲,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是人类后工业文明亦即信息文明的产物。二十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相继问世;二十世纪中,人类发明了电脑,又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方法论科学。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蓬勃发展,至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发明并发展出了互联网技术和发达的通讯产业;同时在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了克隆技术并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对人类的未来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可是唯物主义哲学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工业社会里,已经不能充分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难以引领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唯物主义哲学要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4:154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性质及其特征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主观唯物主义在其哲学基本问题上不再把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看做最重要的问题,而是把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是如何构成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问题作为其最主要的哲学基本问题。所以,在其基本的思维方式上,主观唯物主义便是超越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观唯物主义代表人物:从形而上学的思想基因上讲,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近代的笛卡尔和贝克莱,再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直到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卡西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思想。皆可被看做是主观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发源。但是,它还有马克思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源。因此它产生于东方国家,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其创始人及其代表人物为金熙成。由此可见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一个偶然与必然的联系。客观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客观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看不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看不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4:313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的区别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产生来源从人类历史及文明发展的背景上讲,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是人类后工业文明亦即信息文明的产物。二十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相继问世;二十世纪中,人类发明了电脑,又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方法论科学。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蓬勃发展,至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发明并发展出了互联网技术和发达的通讯产业;同时在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了克隆技术并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对人类的未来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可是唯物主义哲学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工业社会里,已经不能充分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难以引领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唯物主义哲学要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4:461
如何区分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性质及其特征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主观唯物主义在其哲学基本问题上不再把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看做最重要的问题,而是把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是如何构成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问题作为其最主要的哲学基本问题。所以,在其基本的思维方式上,主观唯物主义便是超越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观唯物主义代表人物:从形而上学的思想基因上讲,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近代的笛卡尔和贝克莱,再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直到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卡西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思想。皆可被看做是主观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发源。但是,它还有马克思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源。因此它产生于东方国家,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其创始人及其代表人物为金熙成。由此可见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一个偶然与必然的联系。客观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客观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看不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看不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5:034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的区别
1、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2、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3、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扩展资料主观唯物主义产生来源从人类历史及文明发展的背景上讲,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是人类后工业文明亦即信息文明的产物。二十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相继问世;二十世纪中,人类发明了电脑,又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方法论科学。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蓬勃发展,至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发明并发展出了互联网技术和发达的通讯产业;同时在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了克隆技术并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对人类的未来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可是唯物主义哲学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工业社会里,已经不能充分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难以引领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唯物主义哲学要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5:432
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什么主观唯心主义,什么事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哲学又名融结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简称融哲学,英译为Rune-Philosophy;还可以叫做一种后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总的来讲,它是产生于并且适用于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非物质主义论。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扩展资料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1、门格尔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2、马歇尔马歇尔把唯物主义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一个在唯物主义的经济学者。他不喜欢像李嘉图那样的主观主义,他也不喜欢门格尔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现实中有许多现象需要客观一些的解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观唯心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观唯心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观唯物主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观唯物主义2023-11-24 05:46:004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的区别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不能违背和利用客观规律。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2023-11-24 05:46:172
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客观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自发地接受“客观规律”的作用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2023-11-24 05:46:331
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什么主观唯心主义,什么事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客观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自发地接受“客观规律”的作用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2023-11-24 05:46:403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区别是什么?
区别很大。这是事实,唯心主义作为对立面,把被唯物主义遮蔽的一面打开。唯心主义让人得以从法理上诞生,并揭开了人心灵世界的帷幕,人性、人情、人心得以张扬,人的生存地位被改变,人打开了认识自己和确立自我的大门。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唯心主义是以客观思维为基础,将人心作为客观存在的前提;唯物主义则是以主观思维为基础,以主观设立的客观为存在的前提。两个主义其实异曲同工,都强调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只是在存在的前提上有分歧。人夹在两个主义之间,本质上还是客观世界的奴隶。那就是实用主义,人一般是不分什么主义的,此事持唯物观点,彼事持唯心观点;此时是唯物的,彼时是唯心的;以唯物的态度来实施唯心的行为,以唯心的意愿来看待唯物的存在……当然,人是走不出两个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工具,科学以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坚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科学一直在物质中寻找存在根据,科学甚至相信可以和终将从物质中找到一切存在的奥秘。甚至是精神意识的构成,都可以从物质的解析中找到根据。科学主义认为用科学手段可以找到真理,科学万能已经向万能的神看齐。2023-11-24 05:46:594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物主义的异同?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2023-11-24 05:4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