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体现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2023-11-21 17:14:30
共1条回复
北营

1这句话体现了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对立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如这句话中“有无”、“难易”。

3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还会转化。如无转化为有,容易转化为难。

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A本题考查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起来,矛盾同一性具有两重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同对立一方彼此互相依赖着,而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的双方不仅互相依存,而且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即相互贯通性。题干的意思是说:有和没有是一起出现的,有困难才会有容易,长和短是通过相比较才显示出来,高和低是对比才显现的,音和声是通过相互唱和才优美,前后也是成对显现。这段话概括起来是说万物是通过对比显现出来的,没有单一的,是统一对立,体现的是矛盾的同一性。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023-11-18 16:50:3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哲学道理

意谓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事物都有对立面,互相依存。军事上的攻与守互相转移,也是如此,应灵活运用。相生:由相互对立而产生。相成:由相互对立而形成。 出处及含义 出处 《老子u2022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含义 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023-11-18 16:50:39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体现了什么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的精髓就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2023-11-18 16:50:46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说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说明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老子的《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文,字字言简意赅、章章篇幅简短,已被翻译成八十多个国家的语言,被全世界各地的人阅读,可见《道德的》其在世界名著中的经典地位。《道德经》中的讲的“道”,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国家的不同以及岁月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就像《易经》中所讲的“天行健、地势坤”一样。《 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八个字“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八个字足以让人醍醐灌顶。《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老子的道理:其中《道德经》的第二章中,老子论述是从《周易》筮卦阴阳角度展开的,老子认为万事、万物有阳必有阴,有表现的一面,必有隐藏的一面。老子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句话中指出,有高大者即“有”,必有低小者即“无”。所以真正的圣贤不会让自己显示的高大即“无”,而是让民众以朴实自显高大即“有”,能做到“有无相生”这种程度,这才是真正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吏,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2023-11-18 16:50:53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哲理性和深刻性是什么呀?

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这是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扩展资料: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2023-11-18 16:51:15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意思是:有和无互相生发,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体现,高和下互相出入,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道德经》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思想。在这段话中,老子列举了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并指出这些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例如,“有无”这对概念,没有“有”,也就没有“无”;反之亦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有”,也就没有“无”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没有“难”,也就没有“易”;没有“长”,也就没有“短”;没有“高”,也就没有“下”;没有“音”,也就没有“声”;没有“前”,也就没有“后”。这些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它们在相互依存中存在和发展。我们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同时,这段话也提醒我们要谦虚、包容、辩证地看待事物,不要陷入偏见和片面性。
2023-11-18 16:51:38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023-11-18 16:51:452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时间的事情是辩证的,在一个方向看是对的,在另一个方向看就是错的,对和错是相生相克,互相转换的,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事件结果。原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白话译文: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不变的.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此文出自春秋·老子《老子·第二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源源不断,解决矛盾不是清除矛盾。矛盾只能缓和或被新矛盾取代,旧矛盾的消失则是新矛盾的形成。
2023-11-18 16:52:07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哲学道理

《老子u2022二章》有关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命题。《老子》认为事物都要以它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诸如美丑、难易、长短、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恶”,相当于不美。美之为美,是相对不美讲的,如果人们 只知道什么美,不知道什么是不美,那也就无所谓美不美了。同样,关头吼是相对不善讲的,只知什么是善,不知什么是不善,也就无所谓善不善了。有和无是对立的,但没有有,也就没有无;反过来,没有无也就没有有。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023-11-18 16:52:23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是道家哲学,大概指世间所有的物质都是相生相克的,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即是矛盾的,也是相互依赖互存的。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出处】《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第四十章》)这也是道的本质决定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老子讲的道、自然,其实就相当于基督教的上帝,更是伊斯兰教的安拉,造就了万物,是自然的化身。但区别在于,道不是人格化的神,不像上帝那样有人的形体、有灵魂、有意志、有性格的最高存在,也不象安拉那样完全神秘化,而是实实在在的宇宙真理。老子认为有与无并不矛盾,是如阴阳、静动一般,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依存转化。有无同出于道,有与无,兼有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意义。(1)有与无就象东方与与西方那样相反相成,而不是相互否定。(2)由有而见无,由无而见有,有无相互对照。(3)任何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有与无相继替代与变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无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可以转化为无,无可以转化为有。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面之间亦可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有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道自身的表现,所谓有与无都只是关于道之存在形式的描述而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而失其儌。
2023-11-18 16:53:27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对这段话的理解?

意思是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白话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功绩永存。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交给孔子的了,就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2023-11-18 16:54:02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是什么意思?

有点佛学的味道。“有”与“无”是相对的,“难”和“易”也是相对的。本意上讲就是“有”与“无”不是没有尽头的,到了“有”的尽头就是“无”了,到了“无”的尽头那就“有”了;,“难”和“易”也是同样,有“难”就有“易”,有“易”就有“难”二者相辅相成。拓展开来就是说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其解决办法,任何事物都有它相对的一面。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回产生不一样的答案。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2023-11-18 16:54:591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了 的哲学思想

难易相成,是来源于中国经典《老子》中的内容. 注意:《老子》,是包括但不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二生三】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了 的哲学思想 > 体现了 《老子》或《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2023-11-18 16:55:25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什么意思?

你问这些只是想简单知道个大概,还是详细了解?如果是前者,之需要看下边一段即可,如果是想详细了解,那还得多读一下南怀瑾的《老子他说》简单解释:有无相生也好,难易相成也好,此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也经常出现.其实,他们反映的是对立和联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个基本的哲学问题.详细:《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实际上无生有就是无成为有,有生无就是有成为无.文章从"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之"生"为生出之义、《老子·道经·二章》的结构和次序问题五个方面作了论证.老庄二人相较,给人的感觉是老子多讲阴阳,庄子多讲有无.阴阳是"器"、"事理"的层面,有无是"道"、"道体"的层面,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如此,庄子讲有无,其学术渊源也是本之于老子的.从文字上看,《老子》中讲阴阳仅《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1例.《庄子》中复合词"阴阳"的使用共22例,单字"阴"、"阳"并称共8例,单字"阳"作与阴相对之义共2例(1).但《庄子》中的阴阳多作万物、自然之意,是与人事相对称的概念.而《老子》中使用了许多反义的概念,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虚实、强弱、外内、开合、去取、宠辱、得失、清浊、敝新、唯阿、昭昏、察闷、全曲、直枉、多少、大小、轻重、静躁、雄雌、行随、_吹、白黑、吉凶、张敛、兴废、与夺、刚柔、厚薄、贵贱、进退、阴阳、损益、寒热、生死、亲疏、利害、祸福、正奇、善夭、智愚、牝牡等等(2).传本《老子·道经·二章》(3)紧接《一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之后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主张新编的学者多将这二章重新分类(4),如严灵峰《新编老子章句》(5)更定为四篇五十四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第一篇道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第三篇道用.王_《老子新编校释》及《老子新编译解》(6)新编为九章一百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明道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喻理章.艾畦《分类重编〈老子〉八十一章》(7)重编为四篇九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宇宙论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方法论篇.虽打破传本二篇八十一章结构,但其侧重分析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据守传本的学者,多将《一章》的"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与《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解为一事,并引《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证,将"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解为一事.如黄瑞云先生解《二章》说:"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认为"反者道之动",即天地万物变化发展,最终又归于无.无又生有,有归于无,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故曰"有无相生"."(8)台湾学者李震先生也说:"《老子》一章告诉我们,道包括无与有,二者同实而异名,因此可见道之玄.??《老子》以"有无相生"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9)则是"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二者都没有解对.我们认为,"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无相生",而不可说"有生于无".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生于无",而不可说"有无相生".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老子在中国古代学术的概念思维方面,虽有极高的成就,但其学说中却同时包含着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二者交互穿插,这是不能不予以分别的.以下试从五方面做一论证.一"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老子·道经·二章》(10)全文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其文意大致可以分析为三层.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说理.第二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仍是说理,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说明.自"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下,是说事,是前面所说之理的结论.其中第二句连举六对反义概念,连用六个"相"字.六对概念的关系均为相反而相成、相互依赖而存在,自王弼以下学者并无异辞.兹略举数家:汉严遵(严君平)《老子指归》:"无以有亡,有以无形.难以易显,易以难彰.寸以尺短,尺以寸长.山以谷摧,谷以山倾.音以声别,声以音停.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故无无则无以见有,无有则无以知无;无难无以知易,无易无以知难;无长无以知短,无短无以知长;无山无以知谷,无谷无以知山;无音无以知声,无声无以知音;无先无以知后,无后无以知先."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元吴澄《道德真经注》:"物之有无,事之难易,形之长短,势之高下,音之辟翕,声之清浊,位之前后,两相对待.一有则俱有,一无则俱无."高亨先生:"此老子之相对论也.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一则存于人之认识,故曰:"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推而言之,天下皆知有之为有,斯无已;皆知难之为难,斯易已;皆知长之为长,斯短已;皆知高之为高,斯下已;皆知音声巨之为巨,斯小已;清之为清,斯浊已;皆知前之为前,斯后已.反而言之,亦复如是.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二则存于物之本体.故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推而言之,美恶相存,善不善相因也."朱谦之先生:“盖天下之物,未有无对待者.??故有无,一对待也;??难易,一对待也;难以易显,易以难彰,无难则无以知易,无易则无以知难,此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一对待也;寸以尺短,尺以寸长,无长则无以明短,无短则无以见长,此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一对待也;山以谷摧,谷以山颓,无山则无以见谷,无谷则无以知山,此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一对待也;安乐悲怨,其出不同,无悲则无以知乐,无乐则无以知悲,此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一对待也;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无后则无以知先,无先则无以知后,此先后之相随也(用严君平义).”陈鼓应先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高明先生:老子"第一次指出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有正与反两个方面,彼此相反而又先后依存.举"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六事为例,具体阐述它们的矛盾现象,无"有"即无所谓"无",无"难"即无所谓"易".诸如"长短"、"高下"、"音声"、"先后"以至于美丑、善恶,皆为相反相成,相互影响和作用."张松如先生:"下文列举出六对矛盾:有无、难易、长短、音声、高下、前后,??这些无一不是相反的关系,也无一不显出相成的作用."以上各家,都是将《老子·道经·二章》所举六对概念看作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既是属于同一性质,因此这六对概念的含义也是可以互训的.也就是说,此章"有无相生"的"有无",与"难易"等五对概念的逻辑关系是一样的;"有无相生"的"相生",与"相成"等五种表述的含义也是一样的."生"字由训诂方面看,为会意字.《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生"字为常用字,引申有生出、生存等多义.由《老子·道经·二章》文义互训而加以判断,"难易相成"的"成"是说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形"的"形"是说长短相互显现,"高下相倾"的"倾"是说高下相互显出差别.因此则知"有无相生"的"生"也应该是指有无相互依赖而存在.此"生"字应解为生存,即为显现出来之义,也就是一般所说有没有的存在之义.严遵解"有无相生"为"无以有亡,有以无形","亡"是没有、消失之意(18),"形"即"长短相形"的"形"."无以有亡"意为没有因为有而显出没有.所以,由句法和训诂方面来看,"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依赖而存在.二、"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再由义理方面来看,借助《庄子·秋水》"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加以理解,则知这六对概念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相反",二是"不可以相无"."相反"的一层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无须具述,关键在于"不可以相无".所谓"不可以相无",从正面说是双方"相互而有",也就是相互依赖而存在;从反面说就是双方不可以相互取消,或者说不可以相互取代.在此意义上,则知"阴阳"这一对概念与《老子·道经·二章》所说六对概念完全属于同一性质.阴阳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一对概念.一方面,阴阳是对立的.阴就是阴,而不是阳;阳就是阳,而不是阴.另一方面,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没有阴;阴不能取代阳,阳也不能取代阴.双方皆非超越对立的全称概念.我们只可以说阴与阳二者互为消长,或者阴多阳少,或者阴少阳多.但是不能够说阴就是阳,或阳就是阴;不能够有纯阳或者纯阴(19).这种只有相互消长而无相互取代的逻辑关系,借助宋人所作"太极图"恰可有一形象的说明.对于《老子·道经·二章》中的六对概念,古今学者有"对待"、"相对"、"相对论"等不同称谓,我们认为以"相对"的称谓较为不失原义.从逻辑思维方面来看,先秦诸子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是"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二是"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三是"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以法家韩非为代表(20).其最主要的性质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现代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律".即以长短为例,依照"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形式,长就是长,长多少就是长多少,与短无关,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无限地追求长,而无须考虑短."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以道家老庄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由于诸家各持一说,互相非难,所以老子和庄子都着重阐述了"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较之"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层,学者早有论述,如冯契先生说:"庄子的相对主义起着反对主观主义的作用,是哲学向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先秦诸家在认识论上都有独断论的倾向,而庄子则认为经验和理性都是相对的.从而否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独断的迷梦"."(21)李震先生也说:"笔者以为庄子泯是非之说,并不意谓庄子在知识方面的怀疑论,而在于肯定感性和理性认识之限度.庄子所追求的真知是绝对性的,亦即有关"道"的认识."道"不是理智分析的对象,"道"超越了是非相对的层面".关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庄子也有许多论述.庄子认为,事物的个性和各自的原则,包括各家各派的是非之争,不能作为衡量事物存在的根据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究竟有没有是非的分别,彼此二者不能互证.第二,是非不是绝对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彼此所以是所以非,是由于彼此各有是非的原因.是非出于彼此自身,因此彼此同样都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彼此虽然对立,却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方方可."因此,大致说来,道家一派讲"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要对它进行否定,是由否定的态度上讲(26),这一点由庄子尤可证明.而老子也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与阿都是叹词,是答应的声音.吴澄《道德真经注》解唯为正顺,阿为邪谄.刘师培《老子_补》以为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唯与阿,善与恶,同样是偏失,没有什么不同.三、"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仍以老庄为代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五章》又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齐物论》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_,大勇不忮.""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所以说"大象无形".在"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中,有方与无隅、有器与晚成、有音与希声、有象与无形等等表面对立的双方,就不再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较"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个层次.先秦诸子百家多有关于"一"的讨论.《庄子·天下》称老子的学说是"主之以太一",说明老子的学说是"一元"的.老庄都有很多关于"一"的阐述.《老子》中说:"载营魄抱一.""三十辐,共一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由此而论,《老子·道经·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阐述的主要就是"道"与"无"与"有"的同一关系.对此,宋程大昌说:"当其已出也,则有之与无固可分矣.而其未出,则混合无间也,故曰此两者同也.同即一也,一即未为一三可以生万而未至为万者也.《易》暨《五经》《论》《孟》皆尝言一而未尝言其何以为一也,老氏之师弟子则于此特详矣,曰混成、曰浑沦、曰浑沌,皆言其未分为二也."元丁易东说:"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两者皆出于道,所谓一源也.而有无异名,无即微也,有即显也.惟一源,故无间也.同谓之玄者,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亦不可.以为有耶?则其体似无.以为无耶?则其用似有.故谓之玄.玄者,有无不可分之谓也."元吴环中(吴_)说:老子"独于道字上不十分说破,一书间见迭出._反复沈潜,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地一以灵,谷地一以盈",喟然叹曰:一乎一乎,其为道之根柢乎!是一也,敛之则无,散之则有.庄周曰:人地一,万事毕.信斯言也.道果生于一矣,果能此道矣."三人所说是极有见地的."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道"、"无"、"有"三者都是同一的.从《老子·道经·一章》及以上叙述中可以提出四个要点: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说"道"是绝对同一的."道"至大无外,在"道"之外别无他物.第二,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又是天地万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绝对同一的,那么"道"就是无名的.可以对"道"加以任何称谓,但是任何称谓都并不是"道"本身.对于老子的"道"、"无"、"有"三者的关系,古今学者众说不一(34),其中以认为"道"是无是有和认为"道"非无非有两说最可关注.认为"道"是无是有的,如严遵《老子指归·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有为,非道也;无为,非道也.无名而无所不名,无为而无所不为."牟宗三先生也说:"有不要脱离了无,它发自无的无限妙用,发出来又化掉而回到无,总是个圆圈在转.不要再拆开来分别地讲无讲有,而是将这个圆圈整个来看,说无又是有,说有又是无,如此就有一种辩证的思考出现.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个圆周之转就是"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玄是个圆圈,说它无,它又无而不无就是有;说它有,它又有而不有就是无,因此是辩证的."认为"道"是非无非有的,如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解《老子·道经·一章》说:"玄者,非有非无,微妙之极致也."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说:"玄之又玄,则犹云深之又深,远之又远,非无非有,非异非同."张岱年先生也说:"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无中含有,有中含无.道实非有非无,似有似无,于无观有,于有观无,即所以不滞于有为之际,而为观道之方法."若由"道"无名一点而言,认为"道"非无非有是不错的.既然"道"无名,当然就非有非无,甚至还可以说是"非道".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不仅"有""无"是"异名同谓",道和有无也是异名同谓.不可以说"道"是有、无的统一,也不可以说有、无是道的两个方面.说统一就多了"统一"两个字.说两个方面就多了"两个方面"四个字.因为道、有、无虽然是三个名,但说的是一回事."
2023-11-18 16:55:34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意思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扩展资料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2023-11-18 16:55:431

在老子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思想的哲理性与深刻性何在对我们科学?

但不论这种相对性怎么深刻,也只是哲思上的深刻,只能伸引出各自固有的特质。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北宋中叶以后,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元明之际,朱学进居正统之位,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惠栋在评《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地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用范畴式表达这一过程就是:哲知{感知/理知},体系{个体/关系};哲学{哲知/体系}。
2023-11-18 16:55:491

“有无相生”是什么意思?

有无相生的意思是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读音:yǒuwú xiāng shēng造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出处:有无相生源出于《道德经》,道家哲学,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即事物的有无是在时间流程中相互转化的。现在存在的具体事物,过去必然曾不存在;现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对其过去曾经存在过而言。"故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即揭示了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很多富有科学因素的哲学命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天文学史及其道教思想史极有价值的著作。
2023-11-18 16:56:051

有无生相,难易相成 体现了老子什么思想

“有无生相,难易相成”错读正解“生相”即道象(万物的现象)“可道与可名”。“非”。与本质是道体“常道与常名”的理解。“常道与常名”即人文科学的道理,自然科学的真理。体现了老子道理和真理层次上的道象思想。(有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应转化的判别,也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怀凝语言的知识价值对“意义”的肯定“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意”。的理解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一”难易相成的本质理解。补充:道理和真理是勉强用“道”来说明的。“道通为一”可以理解为通向道理和真理的道路是无限性的,但是从有限的“一”的脚下起步,。
2023-11-18 16:56:32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为什么这句话体现辩证法思想?

因为里面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与意识无关,所以推荐答案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而且辩证法没有涉及意识的相关知识,意识与物质是唯物论的知识。我想,LZ应该知道的
2023-11-18 16:56:423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段话说明 [ ] ...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条件本题考查的是矛盾。老子的观点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A、B、C不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条件,因此选择D。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改革措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改革措施发挥的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扩展资料: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一切事物的共性。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观念和概念中的矛盾是对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的矛盾的反映。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科学的认识在于研究客观对象所固有的矛盾。否认矛盾,就谈不到有真正科学的认识。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用对立统一观点观察一切问题,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本前提,是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根本要求之一。
2023-11-18 16:56:522

为什么说《神雕侠侣》中“有无相生”的绝妙剑法体现了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包罗万象,而作为其中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以静制动”与“以柔克刚”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在《神雕侠侣》中有着明确的体现。那么为什么说《神雕侠侣》中“有无相生”的绝妙剑法体现了道家哲学?一,四剑冢中不同阶段的剑法体现了道家哲学杨过在独孤求败的四剑冢中,看到了刻在石壁上不同阶段的剑法:“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第一柄剑是硬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为独孤20岁前所用。“紫薇软剑,三十岁之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第二柄剑是软剑,即紫薇软剑,为独孤30岁前所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持之横行天下。”第三柄剑是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为独孤40岁前所用。“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第四柄剑是木剑,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独孤40岁后达此境界。这四柄剑代表了独孤求败武功造诣的四个阶段与四重境界。其中在前两个层次之中,显然包含着“以柔克刚”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有无相生”的对立转化规律的体现。二,体现了道家哲学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剑法高绝如独孤九剑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原著描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这里最关键的八个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剑本身是重而钝的,与一般剑尚锐利轻灵的看法截然相反;第二,剑招是朴实无华的,绝非繁复奇巧;然挺剑直刺,威力无比。《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正是这个道理,也可以说是神雕重剑的哲学原理。
2023-11-18 16:57:19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为什么这句话体现辩证法思想

  “有”与“无”是相对的,“难”和“易”也是相对的.本意上讲就是“有”与“无”不是没有尽头的,到了“有”的尽头就是“无”了,到了“无”的尽头那就“有”了;,“难”和“易”也是同样,有“难”就有“易”,有“易”就有“难”二者相辅相成。  拓展开来就是说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其解决办法,任何事物都有它相对的一面.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回产生不一样的答案。
2023-11-18 16:57:504

成语中蕴含的人生哲学道理

   成语 虽然简短,但是在成语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多学习成语,有利于提高广大的学生成语哲学素养。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成语中的哲学道理,欢迎阅读!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一、唯物论部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切从实际出发。   4.掩耳盗铃;画饼充饥——错误: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5.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6.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7.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11.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2.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3.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4.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15.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1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无风不起浪——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8.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9.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0.盲人摸象——割裂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以偏概全。   2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2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5.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26.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2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2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 经验 教训。   3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3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34.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3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3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3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4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4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4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4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5、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46、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三、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部分:   47.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 必然会自取灭亡。   4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9、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50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52、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成语 故事 、格言、名句体现和揭示的哲学观点汇总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 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 赛马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看了成语中蕴含的哲学道理还看: 1. 中国哲学成语哲学蕴意 2. 形容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的成语 3. 包含哲学道理的故事 4. 成语故事的哲学道理 5. 说的话很有道理的成语
2023-11-18 16:58:03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老子 《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通俗的理解是天道没有美丑、善恶之分 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根本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2023-11-18 16:58:18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有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什么意思

短相互显现,"高下相倾"的"倾"是说高下相互显出差别.因此则知"有无相生"的"生"也应该是指有无相互依赖而存在.此"生"字应解为生存,即为显现出来之义,也就是一般所说有没有的存在之义.严遵解"有无相生"为"无以有亡,有以无形","亡"是没有、消失之意(18),"形"即"长短相形"的"形"."无以有亡"意为没有因为有而显出没有.所以,由句法和训诂方面来看,"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依赖而存在. 二、"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再由义理方面来看,借助《庄子·秋水》"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加以理解,则知这六对概念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相反",二是"不可以相无"."相反"的一层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无须具述,关键在于"不可以相无".所谓"不可以相无",从正面说是双方"相互而有",也就是相互依赖而存在;从反面说就是双方不可以相互取消,或者说不可以相互取代. 在此意义上,则知"阴阳"这一对概念与《老子·道经·二章》所说六对概念完全属于同一性质.阴阳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一对概念.一方面,阴阳是对立的.阴就是阴,而不是阳;阳就是阳,而不是阴.另一方面,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没有阴;阴不能取代阳,阳也不能取代阴.双方皆非超越对立的全称概念.我们只可以说阴与阳二者互为消长,或者阴多阳少,或者阴少阳多.但是不能够说阴就是阳,或阳就是阴;不能够有纯阳或者纯阴(19).这种只有相互消长而无相互取代的逻辑关系,借助宋人所作"太极图"恰可有一形象的说明. 对于《老子·道经·二章》中的六对概念,古今学者有"对待"、"相对"、"相对论"等不同称谓,我们认为以"相对"的称谓较为不失原义.从逻辑思维方面来看,先秦诸子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是"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二是"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三是"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 "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以法家韩非为代表(20).其最主要的性质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现代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律".即以长短为例,依照"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形式,长就是长,长多少就是长多少,与短无关,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无限地追求长,而无须考虑短. "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以道家老庄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由于诸家各持一说,互相非难,所以老子和庄子都着重阐述了"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较之"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层,学者早有论述,如冯契先生说:"庄子的相对主义起着反对主观主义的作用,是哲学向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先秦诸家在认识论上都有独断论的倾向,而庄子则认为经验和理性都是相对的.从而否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独断的迷梦"."(21)李震先生也说:"笔者以为庄子泯是非之说,并不意谓庄子在知识方面的怀疑论,而在于肯定感性和理性认识之限度.庄子所追求的真知是绝对性的,亦即有关"道"的认识."道"不是理智分析的对象,"道"超越了是非相对的层面". 关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庄子也有许多论述.庄子认为,事物的个性和各自的原则,包括各家各派的是非之争,不能作为衡量事物存在的根据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究竟有没有是非的分别,彼此二者不能互证.第二,是非不是绝对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彼此所以是所以非,是由于彼此各有是非的原因.是非出于彼此自身,因此彼此同样都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彼此虽然对立,却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方方可." 因此,大致说来,道家一派讲"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要对它进行否定,是由否定的态度上讲(26),这一点由庄子尤可证明.而老子也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与阿都是叹词,是答应的声音.吴澄《道德真经注》解唯为正顺,阿为邪谄.刘师培《老子斠补》以为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唯与阿,善与恶,同样是偏失,没有什么不同. 三、"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仍以老庄为代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五章》又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齐物论》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所以说"大象无形".在"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中,有方与无隅、有器与晚成、有音与希声、有象与无形等等表面对立的双方,就不再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较"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个层次. 先秦诸子百家多有关于"一"的讨论.《庄子·天下》称老子的学说是"主之以太一",说明老子的学说是"一元"的. 老庄都有很多关于"一"的阐述.《老子》中说:"载营魄抱一.""三十辐,共一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由此而论,《老子·道经·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阐述的主要就是"道"与"无"与"有"的同一关系.对此,宋程大昌说:"当其已出也,则有之与无固可分矣.而其未出,则混合无间也,故曰此两者同也.同即一也,一即未为一三可以生万而未至为万者也.《易》暨《五经》《论》《孟》皆尝言一而未尝言其何以为一也,老氏之师弟子则于此特详矣,曰混成、曰浑沦、曰浑沌,皆言其未分为二也."元丁易东说:"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两者皆出于道,所谓一源也.而有无异名,无即微也,有即显也.惟一源,故无间也.同谓之玄者,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亦不可.以为有耶?则其体似无.以为无耶?则其用似有.故谓之玄.玄者,有无不可分之谓也."元吴环中(吴埈)说:老子"独于道字上不十分说破,一书间见迭出.埈反复沈潜,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地一以灵,谷地一以盈",喟然叹曰:一乎一乎,其为道之根柢乎!是一也,敛之则无,散之则有.庄周曰:人地一,万事毕.信斯言也.道果生于一矣,果能此道矣."三人所说是极有见地的. "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道"、"无"、"有"三者都是同一的.从《老子·道经·一章》及以上叙述中可以提出四个要点: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说"道"是绝对同一的."道"至大无外,在"道"之外别无他物.第二,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又是天地万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绝对同一的,那么"道"就是无名的.可以对"道"加以任何称谓,但是任何称谓都并不是"道"本身. 对于老子的"道"、"无"、"有"三者的关系,古今学者众说不一(34),其中以认为"道"是无是有和认为"道"非无非有两说最可关注. 认为"道"是无是有的,如严遵《老子指归·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有为,非道也;无为,非道也.无名而无所不名,无为而无所不为."牟宗三先生也说:"有不要脱离了无,它发自无的无限妙用,发出来又化掉而回到无,总是个圆圈在转.不要再拆开来分别地讲无讲有,而是将这个圆圈整个来看,说无又是有,说有又是无,如此就有一种辩证的思考出现.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个圆周之转就是"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玄是个圆圈,说它无,它又无而不无就是有;说它有,它又有而不有就是无,因此是辩证的." 认为"道"是非无非有的,如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解《老子·道经·一章》说:"玄者,非有非无,微妙之极致也."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说:"玄之又玄,则犹云深之又深,远之又远,非无非有,非异非同."张岱年先生也说:"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无中含有,有中含无.道实非有非无,似有似无,于无观有,于有观无,即所以不滞于有为之际,而为观道之方法."若由"道"无名一点而言,认为"道"非无非有是不错的.既然"道"无名,当然就非有非无,甚至还可以说是"非道".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不仅"有""无"是"异名同谓",道和有无也是异名同谓.不可以说"道"是有、无的统一,也不可以说有、无是道的两个方面.说统一就多了"统一"两个字.说两个方面就多了"两个方面"四个字.因为道、有、无虽然是三个名,但说的是一回事."
2023-11-18 16:58:32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什么意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意谓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事物都有对立面,互相依存。军事上的攻与守互相转移,也是如此,应灵活运用。相生:由相互对立而产生。相成:由相互对立而形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语出《道德经》二章。《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023-11-18 16:58:511

哲理常识

1. 哲学基础知识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3) 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原因 与自然界相比,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所进行的活动,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又总是抱有某种愿望、追求某种目的、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的。总之,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唯心史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作用。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间的祸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2. 哲学常识的几个问题1.“任何事物都包含两点,即优点和缺点.”这个说 2.“不如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是什么哲学道理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3.“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体现的是什么哲理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 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什么哲理人生的经历,或许下次更加容易的分清是非黑白,一切在以你自己,用心去体会,细致的观察你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别把自己自闭起来,要让他走入你的几心世界,那样才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才会有心灵的相通!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3. 哲学基本知识梳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①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唯物主义也只存在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总体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同其他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具体地说:第一,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第二,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第三,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它的强大功能;第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4. 收集部分哲理格言体会其中的含义《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哲学部分:常考古诗词的哲学含义汇总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解读: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主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读:花落燕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寓意为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3.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解读: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有时并不是一致的.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有意栽花花不发”是指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人的行为顺应了客观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解读:混乱和有序,胆怯和勇敢,弱小和强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乱和治、怯和勇、弱和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解读: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该名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6.贤士徇名,贪夫死利解读:道德高尚的人为名节而牺牲,贪婪的人为私利而亡.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解读:国家每一代都有才华出众的人出现,他们都可以凭自己卓越的才能名扬数百年.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正是发展观点的体现.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读: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它们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解读:有和无相伴相生,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互相依附,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跟随.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该句中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矛盾的双方,它们既对立又统一.10.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解读:提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网眼就全部张开;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为次要矛盾,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举一纲”、“解一卷”就是抓主要矛盾.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读: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1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读:其寓意在赞扬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哲理分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反映的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13.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解读:堆积九仞高的土堆,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成功.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14.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读:君主就像船一样,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打翻船.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 5. 哲学基本常识 思路分析] 这样做不是很妥当的,对哲学尝试部分,关键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尽管这样,还是按照你的要求列了些 [解题过程] 1.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 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2.矛盾的含义及矛盾统一性的两种表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3.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及方法论意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4.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方法论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务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意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 相互衔接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 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1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统一关系?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重点谈两点或是离开两点谈重点,都是错误的。 18.内外因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重视内因,对外因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19.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20.新事物为什么能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领域里,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个艰难曲折的过程?:①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旧事物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 6. 哲学与科学、常识的关系理解 常识与科学、哲学构成人类知识的三种主要形态,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与常识的区别: 1、哲学属反思性思维,常识和科学属构成性思维.所谓构成性思维就是以确定的思想形式(如感觉、知觉、直觉、想象等)去把握思想形式所能把握的相应对象而形成确定的思想和知识;所谓反思思维就是跟随在构成性思想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 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它只是跟随在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知识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黑格尔还把哲学形象地比做密涅瓦的猫头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猫头鹰总是黄昏时追着落日方向起飞). 作为反思思维,哲学不停留于任何固定的、有限的思想形式及其对象之中,不受其束缚.因而哲学思维乃是无限的、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于各种直接的、有限的思维形式及其对象之中,那么它就总是一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以表象为内容.常识受到它所固有的形式和对象的束缚,不能超越直观和经验的范围.因而常识乃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2、哲学属概念思维,常识属表象思维. 所谓概念思维,即以概念为单位,活动于概念中的思维;所谓表象思维即以表象为单位,活动于表象中的思维.例如,对于“圆”,没学过圆的理论的人只能以圆的东西,如圆盘、太阳之类的表象来把握,除了这些圆的表象,他对于圆往往难以说出更多的东西,此即表象思维;而对于学过数学的人而言,圆就是绕空间一点等距直线所划过的轨迹,他就可以凭借概念来把握,而不借助于任何表象.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而直观所能把握的对象只能是表象,所以常识总是活动于表象之中,离开经验表象的范围,它就会感到原来坚如磐石的世界好象忽然从根本上动摇了,它就不知道意识究竟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了. 哲学和科学与常识相比,同属概念思维,二者都表现为组织化的概念体系、逻辑体系.但严格来说,只有哲学才属于真正的概念思维.科学中也有概念,但科学概念与哲学概念不仅抽象程度不同,而且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抽象.任一科学概念和理论都不能离开表象,都能在现实的物理时空中找到它所指称的对象,能够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也属于表象思维.而哲学概念不能还原为任何经验中的表象,不能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它是完全超验的,它活动于纯粹概念之中.所以对于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我们必须以概念来规定概念,而不能借助于任何表象.一旦我们试图借助于表象来把握哲学概念和理论,就将立刻失去它的本义,从而不能正确理解哲学问题.通常所认为的哲学的难懂性、晦涩原因就在这里.说哲学难懂、晦涩并不意味着哲学不可理解,而往往仅仅意味着我们不惯于作纯粹的思想,不惯于不借助于表象来把握问题.例如,对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的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常识等表象思维那里,一说到有无、存在和非存在,人们就往往立刻会搜求头脑中熟悉的流行的关于有无的表象,进而借助于这些表象来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但若从表象出发,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有无的统一,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有”概念就其思维内容来看,没有别的,只是“无规定性之直接性”,而“无”只是一绝对的否定性.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二者彼此同样的空虚,毫无内容.所以,每一方直接地就是它的对方.哲学与常识、科学的区别,同时也就构成了它们的联系.它们代表了人类思维的两种维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哲学作为反思,以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常识和科学都是它的当然反思对象,并以次达到对世界的间接把握.因而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也不可相互替代.。 7. 哲学方面的知识 哲学以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研究的范围不仅涉及整个客观世界,还包括生活和人生。 对哲学研究的讨论,要从“哲学的内涵”上来看才能全面理解,因为一切哲学问题,都是从哲学的内涵中引申出来的。“哲学的内涵”总结如下: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2.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 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 4.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5.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去寄托。
2023-11-18 16:59:151

2017年高考政治古诗文哲理总结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政治古诗文解读: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主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政治古诗文解读:花落燕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寓意为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   3.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政治古诗文解读: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有时并不是一致的.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有意栽花花不发"是指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人的行为顺应了客观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政治古诗文解读:混乱和有序,胆怯和勇敢,弱小和强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乱和治、怯和勇、弱和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政治古诗文解读: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该名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6.贤士徇名,贪夫死利.   政治古诗文解读:道德高尚的人为名节而牺牲,贪婪的人为私利而亡.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政治古诗文解读:国家每一代都有才华出众的人出现,他们都可以凭自己卓越的才能名扬数百年.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发展观点的体现.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政治古诗文解读: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它们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政治古诗文解读:有和无相伴相生,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互相依附,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跟随.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该句中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矛盾的双方,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10.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政治古诗文解读:提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网眼就全部张开;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为次要矛盾,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举一纲"、"解一卷"就是抓主要矛盾.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政治古诗文解读: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1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政治古诗文解读:其寓意在赞扬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反映的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   13.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政治古诗文解读:堆积九仞高的土堆,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成功.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14.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政治古诗文解读:君主就像船一样,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打翻船.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荀子把君王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船和水的关系,意在告诫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对老百姓施行仁政,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老百姓这片水才能承载君王这只船.反之,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鱼肉百姓,老百姓就会打翻君王这只船.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政治古诗文解读:过去我看人,听了他们的言辞就相信了他们的行动;现在我看人,不仅听他们的言辞,也观察他们的行动.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认识应当和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6.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政治古诗文解读:宇大得没边没沿,宙长得无始无终.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天与地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或神居住的天国.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政治古诗文解读:不同的人,由于他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总会有差别.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18.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政治古诗文解读:面对干旱的天气,种田人焦急万分,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祈雨.而那些朱门富户却在家中欣赏歌舞,还害怕真的春阴下起雨来使乐器受潮,发不出清脆的声音.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   19."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政治古诗文解读: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气是变化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上述两句话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20."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   政治古诗文解读:一个人对自己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政治古诗文哲理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行动.
2023-11-18 16:59:211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解读,彻底颠覆认知

【 原文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注释 】 斯恶已,“恶”指丑,与美相对。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 有无相生:“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与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无”同义,而不同于第一章的喻本体界之道体的“无”“有”。 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两者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不可混同看待。 无为:不忘为,不干扰。 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 今译 】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 引述 】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以不断地在变动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 这里所谓的“圣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圣人和众人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众人先走一步而已。圣人的行事,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不强作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各呈己能,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 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这个意思。“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生”和“为”即使顺着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然而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要消解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有而不居”的精神。 【 他说 】 美与善,本来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崇拜,极力追求的境界。如西洋文化渊源的希腊哲学中,便以真善美为哲学的鹄的。中国的上古文化,也有同样的标榜,尤其对人生哲学的要求,必须达于至善;生活与行为,必须要求到至美的境界。 但凡是人为所谓的美与善的道,一落痕迹,早已成为不美不善的先驱了。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因此老子便说:“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个真善美的天堂,便有丑陋、罪恶、虚伪的地狱与它对立。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下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如果从学术思想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建立一个美的标准,那个美便会闹出“东施效颦”的陋习。有两则历史故事,浓缩成四句名言,就可说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是“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现在引用它来作为经验哲学的明确写照,说明为人上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与偏爱的趋向。即使是偏重于仁义道德、自由民主,也会被人利用而假冒为善,变为造孽作恶的借口了。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不是打着“行善”的口号,做着盈利的目的,甚至干着不法的勾当。同样的,爱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 老子指出无论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等现象界的种种,都在自然回旋的规律中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没有一个绝对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因此,他教人要认识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不执著,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为而无为。 文章说明: 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南怀瑾《老子他说》;
2023-11-18 16:59:28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有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什么意思?

【释义】:全句说的是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全句表现的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说明万事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又都是互相依存的。【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出处】:《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赏析】: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023-11-18 16:59:36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不是唯物辩证法

是辩证法,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和无,难和易,是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属于辩证法
2023-11-18 16:59:521

老子的人生哲学内容

老子《道德经》十大人生哲学思想智慧商业视角之家2019年05月29日1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翻译】 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翻译】 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感悟】 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战场上,心肠软便不会勇敢,但老子说仁慈所以才能勇敢,这不是说反了吗 ?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3 、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翻译】 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感悟】 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4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翻译】 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感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翻译】 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感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6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翻译】 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感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7 、 知止可以不殆。【翻译】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感悟】 “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8 、 无为而无不为。【翻译】 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感悟】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 ! 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9 、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翻译】 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感悟】 “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10 、 不失其所者久。【翻译】 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感悟】 “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老子的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2023-11-18 17:00:022

从《老子》中,你学到了哪些道家的处世哲学?

在大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将《老子》背了一遍,今天过年回家,翻出来再看,收获颇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子》中折射出的道家处世哲学。老子名老聃,据《史记》记载,他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其生卒年不详。《老子》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八十一章,五千言,是诗体格言式的,用韵文写成,汉以后被称为《道德经》。《老子》一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它既是一本论道的哲学书,也可以是一本政治理论书,甚至是一本兵书。它是道家文化的奠基之作,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多在道家,所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童鞋,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道家文化。下面我将《老子》中的经典语句分成了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其中包含的具体思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无”的哲学“无”中生“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导致“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为”论:[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乎;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2]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无知”论:[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2]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水”的哲学柔弱胜刚强:[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水广大而善下:[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2]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也。水不争故善:[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不争”的哲学“后”的理论:[1]我恒有三宝,恃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以退为进的哀兵战略:[1]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不争”是一种美德或人道:[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2]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不争”可以避免过错:夫唯不争,故无尤。以“不争”达到“莫能与之争”:[1]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辩证的哲学祸福等相互转化:[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事物相反相成:[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上部分就是我总结的《老子》中关于处世哲学的几个方面。老子指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大量现象,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美恶……我们学会了老子的哲学,可以从生活中无数的对立冲突中找到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道理,不致于囿于一端或限于困境而不能自拔。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将事物的相反相成推向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总而言之,老子的处世哲学,表面上看偏向于消极、否定、退让,但骨子里是更深一层的积极、肯定和进取。太极拳就是老子或道家处世哲学的一种形象的表达。
2023-11-18 17:00:11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什么意思?

全句说的是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全句表现的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说明万事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又都是互相依存的。这里的"生","成","形","倾"都是相反相成的意思。(附:形:显现;倾:倒,这里指依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词目】难易相成【读音】nán yì xiāng chéng【释义】成:形成。
2023-11-18 17:01:121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

【答案】:A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题干中老子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属于矛盾统一性的体现。故答案为A。
2023-11-18 17:01:36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出处《老子u2022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023-11-18 17:01:46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的是什么哲学道理?

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出处《老子u2022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023-11-18 17:02:031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时间的事情是辩证的,在一个方向看是对的,在另一个方向看就是错的,对和错是相生相克,互相转换的,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事件结果。原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白话译文: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不变的.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此文出自春秋·老子《老子·第二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源源不断,解决矛盾不是清除矛盾。矛盾只能缓和或被新矛盾取代,旧矛盾的消失则是新矛盾的形成。
2023-11-18 17:02:22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了 的哲学思想

就是矛盾论的另一种阐述吧,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利弊共显现于一个人或者事中。只是有利于事物发展及大多数人是好的,有利于少数人或者阻碍事物发展则为不好的。
2023-11-18 17:02:40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该句出自《道德经》。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扩展资料:《道德经》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2023-11-18 17:02:517

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全文翻译

【出处】《老子》第1则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第2则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第3则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第4则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第5则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无所事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第6则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译: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第7则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扩展资料:源出于《道德经》,道家哲学,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即事物的有无是在时间流程中相互转化的。现在存在的具体事物,过去必然曾不存在;现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对其过去曾经存在过而言。“故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即揭示了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很多富有科学因素的哲学命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天文学史及其道教思想史极有价值的著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有无相生
2023-11-18 17:03:253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意思是: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该句出自《道德经》。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扩展资料:《道德经》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2023-11-18 17:03:424

帮忙翻译一下《老子》第二章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扩展资料:作品评价: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2023-11-18 17:04:264

有无相生是什么意思

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即事物的有无是在时间流程中相互转化的。现在存在的具体事物,过去必然曾不存在;现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对其过去曾经存在过而言。“故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即揭示了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
2023-11-18 17:04:512

有无相生,该如何理解?

“有无相生”是一个哲学概念,可以理解为“存在与非存在相互依存”或“有和无相互产生”。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德经》,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描述了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等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哲学角度来看,“有无相生”这个概念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存在与非存在、有与无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它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的界限和独立性。有和无并不是绝对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将存在视为“有”,将不存在视为“无”,但实际上,存在与不存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存在的东西需要不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来衬托,不存在的东西也需要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来体现其存在。此外,在宇宙万物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因此,“有无相生”这个概念提醒我们要从整体上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宇宙万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
2023-11-18 17:05:012

有无相生,难以相成 是什么意思?

《老子u2022二章》有关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命题。《老子》认为事物都要以它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诸如美丑、难易、长短、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恶”,相当于不美。美之为美,是相对不美讲的,如果人们 只知道什么美,不知道什么是不美,那也就无所谓美不美了。同样,关头吼是相对不善讲的,只知什么是善,不知什么是不善,也就无所谓善不善了。有和无是对立的,但没有有,也就没有无;反过来,没有无也就没有有。在有之中包含着无的成分,在无之中也包含有的因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都是相对的。《老子》关于对立面双方互相依存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的统一的观念,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简单的说就是:“有”与“无”是相对的,“难”和“易”也是相对的。本意上讲就是“有”与“无”不是没有尽头的,到了“有”的尽头就是“无”了,到了“无”的尽头那就“有”了;,“难”和“易”也是同样,有“难”就有“易”,有“易”就有“难”二者相辅相成。拓展开来就是说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其解决办法,任何事物都有它相对的一面。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回产生不一样的答案。个人看法,如有不妥,还望指正。
2023-11-18 17:05:181

先秦诸子选读 的 《有无相生 》原文和翻译是什么啊??

第一则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第2则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第3则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第4则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第5则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无所事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第6则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译: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第7则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2023-11-18 17:05:26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意思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扩展资料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2023-11-18 17:05:341

老子第二章讲了什么道理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引语]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评析]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2023-11-18 17:05:44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白话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功绩永存。扩展资料单词解释:有无相生,就是我们开始从有欲到无欲的过程,然后再到有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有无相生,也是第一章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难易相成,这个过程是从易到难的过程。如六十四章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积累的。难和易互相补充,互相成全。长短相形,经过无欲到有欲后要产生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有一定路径的,这个过程要经历长和短的路径。这两路径是形影相随的,是连续的,这个过程是什么过程,在没达到前一步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变化。高下相倾,这个过程要经历从高处到低处,从下再往上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从高处向下面倾倒,就好像从高处向下倒水,下面的土面去除,露出内部的本质。通过这一步达到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目的。声音相和,这个过程会出现大音希声,会出现大家想不到的声和音,这个声和音是调合的,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惊慌,要平静的对待。前后相随,这个过程有前有后,要注意前后的区别,前后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前后的过程是连续的。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指出高下,前后这些具体是什么,没有说明整个这些发生的过程具体是什么,老子只是告诉你这些发生的过程很重要,牵涉到你对道的进一步的探究。老子为什么要把这个过程写出来,那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也很奇特,是成道的基本过程,老子用了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来描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难易相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2023-11-18 17:06:022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