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电影中的画面大小是由胶卷齿孔之间所纪录的真实大小所决定的。电影拍摄时常使用35mm胶卷,所谓35mm指的是胶卷的宽度,而胶卷两侧有齿轮孔。1892年由威廉·迪更逊和爱迪生所提出的通用标准,每个画格(frame)的长度定为四个扣片齿轮孔高。胶片本身为 35mm 宽,但齿孔之间的宽度是 24.89mm,高度则为 18.67mm。
电影术语
在电影工业中,习惯将影像比例的高度缩小为1,如此一来,像一个 2.40:1 的横向影像只需要描述为“240”。而目前在美国电影院中最常使用的播映比例为 1.85:1 和 2.39:1。有些欧洲国家使用 1.66:1 作为宽屏幕标准。1.37:1 一度是所有电影院所播映的比例,直到 1953 年 1.85:1 取代之成为播映标准。
电影摄影机系统
摄影机系统的开发最终仍必须服膺于胶片齿孔之间的大小,以及必须预留给音效轨的空间。VistaVision是一个宽屏幕的创举,由派拉蒙影业所研发,它使用标准的 35mm 大小的胶片,但胶片是横著运转而非直的运转,齿孔是在已摆正的画面框的上下而非左右,结果就能使用较大的横向画面,是一般影像的两倍宽,相对而言高度就被降低。但是在放映时,VistaVision 系统的输出比例 1.5 仍然必须裁剪为 1.85 并且使用透镜转换方向,变回原始的直式打印(即四个齿孔高的 35mm 胶片影像)才能投影。虽然这个格式在 1970 年代由 Lucasfilm 因为特效的要求而重新被使用(光学转换时的 image degradation 对于多图层合成是必要的),这时已有较好的摄影机、透镜,和大量的标准 35mm 胶片库存供消耗,加上这一直横之间的转换在冲洗上造成额外的成本,于是 VistaVision 广泛地被视为已经过时的系统。然而,这种转换在后来又被 IMAX 以及他们的 70mm 胶片所使用。Super 16 mm胶片因为价格低廉而被许多电视制作所使用,由于不需要预留音效轨空间(它原本就不是用来投影而是输出为影像),它的比例为 1.66:1,接近 16:9 的 1.78。因为它也能放大为 35mm 胶片作放映,所以也会拿来拍摄影片。 三种常见长宽比的对角线比较(黑线圆框)。最宽而矮的蓝框(2.39:1)是电影常用的长宽比。绿框(16:9)和接近正方的红框(4:3)是电视常用的标准比例。 以对角线表示的五种标准比例:16:9、16:10、3:2、4:3、5:4。
4:3 标准
4:3 是历史最久的比例,它在电视机发明之初就已经存在,到现今仍在使用,并且用于许多电脑显示器上。在美国电影方面,1950年代荷李活电影进入了宽屏幕(1.85:1)时代,标榜更高的视觉享受,以挽回从电影院流向电视的观众。
16:9 标准
16:9 是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标准,用于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美国,还有欧洲的卫星电视和一些非高清的宽屏幕电视(EDTV)PAL-plus。日本的 Hi-Vision 原本使用的是 5:3,但因国际标准的组织提出了一个 5u2153 比 3 的新比例(即 16:9)而改变。1.78:1 是为了合并美英及欧洲使用的不同宽屏幕比例,虽然都是 35 mm 胶片,但前者为 1.85,后者为 1.66:1。今日许多数位摄影机都有拍摄 16:9 画面的能力。宽屏幕的 DVD 是将 16:9 的画面伸展为 4:3 作资料储存,并依照电视的处理能力作应变,假如电视支援宽屏幕,那么将影像还原就可以播放,如果不支援,就由 DVD 播放器裁剪画面再送至电视上。更宽一些的比例如 1.85:1 或 2.40:1 则是在影像的上下方再加上黑条。欧洲联盟组织了16:9 行动计划,欲加速完成转换至 16:9 讯号的变革,他们在 PAL 规格上和高清规格上有着同样的努力。欧洲联盟最终为此计划筹款2亿2800万欧元。 1.19:1:Movietone,早期使用 35mm 胶片的有声电影,大部分拍摄于 20 至 30 年代,尤其欧洲。光学音效轨被放置于 1.33 框面的侧边,因此减少了画面的宽度。“学院孔径(Academy Aperture)”扩张了胶片的使用面积而能达到 1.37。此种比例的最佳范例为 Fritz Lang 所拍摄的 M 和 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在今日的横向画面比例中,它几乎不被使用。
1.25:1:电脑常用的分辨率 1280x1024 即此种比例,这是许多 LCD 显示器的原生分辨率。它也是 4x5 胶片冲洗相片的比例。英国早期的水平 405 线规格使用这种比例,从 1930 至 1950 年代直到被更通用的 4:3 取代为止。
1.33:1:即 4:3,35 mm 无音效轨胶片的原始比例,在电视和视讯上都同样常见。也是 IMAX 和 MPEG-2 影像压缩的标准比例。
1.37:1:35 mm 全屏幕的有音轨胶片,在 1932 年到 1953 年间几乎是通用的。作为“学院比例”它在 1932 年被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立为标准,至今仍然偶尔使用。亦是标准 16 mm 胶片的比例。
1.43:1:IMAX 70 mm 胶片的水平格式。
1.5:1:35 mm 胶片用于静物拍摄的比例。亦用于较宽的电脑显示(3:2),曾用于苹果电脑的 PowerBook G4 15.2 吋的屏幕,分辨率为 1440x960。这个比例也用于苹果电脑的 iPhone 产品。
1.56:1:即宽屏幕的 14:9 比例。是为 4:3 和 16:9 之间的折衷比例,常用于拍摄广告或者在两种屏幕上都会放映的影像,两者之间的转换都只会产生微量的剪裁。
1.6:1:电脑宽屏幕的比例(8:5,但较常使用的是 16:10),用于 WSXGAPlus、WUXGA 和其他种分辨率。因为它能同时显示两个完整页面(左右各一页),所以十分受欢迎。
1.66:1:35 mm 欧洲宽屏幕标准;亦为 Super 16 mm 胶片的比例(5:3,有时精确的标志为 1.67)。
1.75:1:早期 35 mm 胶片的宽屏幕比例,最主要是米高梅影业在使用,但已经被抛弃。
1.78:1:宽屏幕标准,即 16:9。使用于高清晰度电视和 MPEG-2 的影像压缩上。
1.85:1:35 mm 胶片,美国和英国用于拍摄在戏院放映的电影的比例。在四齿格的框面中画面大约占了三格高,也可直接使用三格高拍摄,以节省胶片成本。
2:1:主要在 1950 和 60 年代早期为环球影业所使用,还有派拉蒙影业的一些VistaVision影片;也是 SuperScope 诸多比例中的一种。现代启示录的 DVD 版本亦使用这种比例。
2.2:1:70 mm 胶片标准。在 1950 年代为了 Todd-AO 这部片而开发的。另有 2.21:1 在 MPEG-2 规格中写明但未使用。
2.35:1 :1970 年以前用 35 mm 胶片拍摄的横向影像,由 CinemaScope 和早期的 Panavision 所使用。横向拍摄的标准慢慢地改变,现代的横向制作实际上已经是 2.39:1,但由于传统仍被称为 2.35:1。(注意所谓的“anamorphic”指的是胶片上,限于四个齿格内的“学院区域”的影像,比起其他高度较高的影像的压缩程度。)
2.39:1:1970 年以后的 35 mm 横向影像。有时被加整为 2.40。电影称使用 Panavision 或 Cinemascope 系统拍摄即表示此种比例。
2.55:1:CinemaScope 系统在未加音效轨之前的原始比例,这也是 CinemaScope 55 的比例。
2.59:1:Cinerama 系统完全高度的比例(三道以特别方式拍摄的 35 mm 影片投影成一个宽屏幕画面)。
2.76:1:MGM Camera 65(65 mm 胶片加上 1.25x 倍的横向压缩),只使用于1956年到1964年间的一些影片,例如 1959年的 《宾汉》(Ben-Hur)。
4:1:Polyvision,使用三道 35 mm 胶片并排同时放映。只使用于一部影片,Abel Gance 的 Napoléon (1927年)。 原始长宽比(OAR)(Original Aspect Ratio, OAR)是家庭剧院中使用的术语,指的是电影或影像原始制作时的长宽比——如同作者设想的那种比例。 例如神鬼战士首次在电影院放映时,使用 2.39:1 比例。它原本使用 Super 35 mm 胶片拍摄,除了在电影院中和电视上放映外,电视广播时也未经过 matte 处理以适应 1.33:1 的画面。由于拍摄电影使用的各种方法,“预期长宽比”是比较精确的说法,但很少使用。
适应长宽比(MAR)(Modified Aspect Ratio, MAR)是家庭剧院中使用的术语,指的是影像为了适应特定显示器,通过伸展、剪裁或 matte 等方法改变的原始长宽比。适应长宽比通常是 1.33:1 或 1.78:1。1.33:1 的适应长宽比在历史上 VHS 格式所使用。而 matte 方法指的是,例如从 1.78 画面伸展至 1.33 画面时会有一些损失的部份,由于画面主题不一定在中央,所以必须使用它来保持画面主题的方法。 两种不同比例的比较,使用相同高度 4:3
(1.33:1) 16:9
(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