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乐1103
-
增值税简介
发布时间:2000年07月24日
一、我国现行增值税概况
增值税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款抵扣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是在原来按照经营收入额全额课征的流转税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营业税制是按照商品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全额征税的,上一个环节已征税的经营收入额,在下一个环节按经营收入额全额课税时又重复征税一次。这样,导致了不同生产结构的企业生产和经营同一种产品、因生产流转环节多少不同,税负有轻有重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商品的正常流通,也不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增值税的计算采取的是税款抵扣制,准许扣除进项货物及劳务时已纳税增值税部分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只就经营收入额中本企业新增的没有征过税的部分征税,因而与按经营收入额全额征税的流转税种比较,不会出现重复征税问题。对于产品而言,该产品的总体税收负担等于各个环节税负之和。当税率确定以后,无论产品经过多少生产流通环节,其税收总额始终等于产品销售额乘税率之积,税负不会因纳税环节多少和生产环节的变化发生时轻时重的问题,因此,增值税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促进工业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由于增值税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从它1954年在法国率先实行迄今,已有约6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行了增值税。
目前,增值税在我国税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4年实行新税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互相协调配合的流转税制。国家常用的统计指标“两税”即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其在我国税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97年占到43.6%,1998年占到40.25%。以成都市为例,在实行新税制的第一年(1994年),全市共组织入库工商税收42.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8.32%,比上年增长28.5%,增收9.41亿元,这种成绩是与增值税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二、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特点
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是由法国财政部官员法里斯·劳拉首先提出并实行,后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新课税制度。在我国,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进口货物金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因为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征税,所以叫做“增值税”。
什么是增值额:
所谓增值额是指企业或其他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因从事生产和商品经营或提供劳务而“增加的价值额”。它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商品销售(或劳务)收入额大于购进商品(或取得劳务)所支付金额的差额。增值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上看,增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W)扣除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悼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的余额,即由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V+M)。这部分由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则称为增值额。在我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部分基本上相当于净产值。它主要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及其它口于增值性的内容。
就商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言,一件商品最终实现消费时的最后销售额,相当于该商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之和。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来看,增值额是该单位商品销售收入额或营业收入额扣除非增值项如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金额之后的余额,也就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进销差。它大体上相当于该单位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上看,增值额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即包括劳动工资、经营利润、资本利息、奖金、租金及其他增值性质的项目之和。
综上所述,增值税不同于以商品销售收人全额为征税对象的传统流转税,它是一种以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新型流转税。
(三)、增值税的一般特征及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制的特征
增值税只就商品销售额中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征收的重叠性,这是增值税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增值税区别于其它流转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了增值税的征收,对任何交纳增值税的人来说,只就本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征税,它在对本环节的征税中已扣除了上道环节生产经营者已纳过税的那部分转移的价值,只就本环节生产经营者没有纳过税的新增的价值征税。因此,增值税在征税的过程中避免了按流转额全值课税的重叠性。但在各国实际运用中,由于各国规定的扣除范围不同,增值税仍然带有一定的征税重叠因素。随着扣除范围的扩大,征税的重叠性就越来越小,或完全消除。
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和连续性。这一特征具有流转税类的基本特征,凡是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只要经营收入具有增值因素就要征税,实行了普遍征收的原则。并且,它的征收范围可以延伸到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这已被实行增值税的某些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所以说,从征收面看,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从连续性来看,一件商品从生产到产成品实现消费经历了从生产经流通到消费的连续过程,而该商品销售总值也是在这连续过程中逐步增值产生的。由于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它就能对这连续的过程实行道道征税,并且同每一环节的增值部分发生紧密地联系。因此,增值税也具有征收的连续性。
增值税具有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增值税的征收不因生产或流转环节的变化而影响税收负担,同一商品只要最后销售的价格相同,不受生产经营环节多少的影响,税收负担始终保持一致。增值税的这种特征称之为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
增值税的税率能反映出一件商品的总体税负,就一件商品而言,它的总税负是由各个经营环节的税收负担积累相加而成,由于增值税是对增值的部分征税,并且有征收的连续性和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因此,增值税对商品各环节征收税额之和同该商品最后销售环节的销售全值乘增值税税率所求出的税额相一致。这样可以看出增值税的税率就反映了该商品的总体税负。
我国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对原有增值税制度进行了各方面的修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制度,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实行价外税,使增值税的间接税性质更为明显。在国外,规范化的增值税均属于税款可以转嫁的间接税。增值税的这一特点在原增值税的价内税模式下,未能明确体现出来。新增值税采用价外税办法后,即税金不再包含在销售价格内,将税款和价款明确划开,其好处是更鲜明地体现增值税的转嫁性质,明确企业只是税款的缴纳者,消费者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增强了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透明度。另外,在零售环节出售商品和时消费者提供劳务时,新税法规定价格和税金不再分开标明,这符合我国群众的消费心理,但并未改变增值税实行价外计税的间接税性质。
统一实行规范化的购进扣税法,即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扣税的新办法后,销货企业在开出的专用发票上,不仅要注明价款,还要注明税款。这样,对进货企业来讲,进项税额是发票上注明的,而非自己计算的,从而大大减轻了纳税人计算进项税金的工作量,而且使抵扣税金更加准确。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进项税款都准予抵扣,对固定资产的税金不予抵扣。
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设计增值税的计算征收方法。现行增值税按照销售额大小和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将纳税人划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计税;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征收率的特殊办法征收,这样,既有利于增值税制度的推行,又有利于简化征收,强化征管,尤其是使基层税务机关能够集中较多的力量加强对大中型企业的纳税人和管理,抓好收入重点。
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
三、我国现行税制下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增值税的新条例,扩大了原有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除农业生产环节实行免征增值税和对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不征增值税外,对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的行为都征收增值税,并对工业性及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业务也征收增值税。这样,将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商业零售以及工业性及非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业务都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三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应税货物和劳务也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和气体在内;“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但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不属于应税劳务。
增值税的纳税人: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入境的单位和个人。这里所称的单位包括企业和非企业性单位两大类。在实际征收工作中,又把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按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及经营规模的大小,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经营规模较小,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划分原则,不是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关键是看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对商业企业的认定是例外,目前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必须达到180万/年),是否能够以规范化的办法计征增值税。
增值税的税率:新增值税实行以不含税价计税方式,俗称价外税,税率设计是以价外税为基础,遵循中性和简便原则,考虑到大多数纳税人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确定的。目前增值税率有三档:基本税率定为17%;低税率为13%,列入低税率的产品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零税率:只限于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包括两类: 一是报关出境货物,二是输往海关管理的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和保税区的货物。另外 对小规模纳税人设立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为6%,从1999年7月起,小规模纳商业企业税人的征收率为4%。
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增值税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包括收取的一切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金、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增值税额的计算: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如下: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近项税额
=销售额*税率-本期近项税额
销项税额的计算: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井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主要是指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购进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按买价依照10%的扣除率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十征收率)
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制度,是国际上通行做法。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者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但小规模纳税人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凭证,而且是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对增值税的计算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所得税的概念
所得税是以所得为征税对象并由获取所得的主体缴纳的一类税的总称。所得税曾长期被誉为“良税”,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征。它至今仍是美国等某些发达国家的至为重要的主体税种。所得税往往被等同于收益税,但严格说来,两者是不尽相同的。在收益税中,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纯收益(或称纯所得、净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为所得税;而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收益(或称总所得、毛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农业税,则不能称为所得税,至少不能归入严格意义上的所得税。
如前所述,商品税的各个税种主要通过计税依据来区分,而所得税的各个税种则主要靠纳税主体来区分。据此,在国际上通常将所得税分为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类。有的国际组织除将所得税分为上述最主要的两类外,还专门划分出“其他所得税”作为一类,以求尽量包含世界各国不易划分的所得税种类。
我国的所得税主要包括适用于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此外,农业税和拟开征的社会保障税,因其与收益或所得密切相关,许多基本原理甚为一致,因而一般也将其归入广义的所得税之中,我们的教科书亦然。
二、所得税的特点
所得税作为一个税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纯所得额
这是所得税与商品税、财产税相区别的最主要的特点。作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所得,主要有四类:(1)经营所得,或称营业利润、事业所得,是纳税人从事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纯收益。(2)劳务所得,是个人从事劳务活动所获取的报酬,因而也称劳务报酬。它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3)投资所得,即纳税人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而获得的股息、利息、红利、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4)资本利得,或称财产所得,是纳税人通过财产的拥有或销售所获取的收益。
2、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纯所得额,即从总所得额中减去各种法定扣除项目后的余额。由于对法定扣除项目的规定较为复杂,因而其计税依据的确定也较为复杂,税收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3、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用
商品税主要以适用比例税率为主,有利于提高效率;而所得税更强调保障公平,以量能纳税为原则,因而在适用比例税率的同时,尤其在个人所得税等领域亦适用累进税率。
4、所得税是直接税
所得税作为典型的直接税,其税负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不易转嫁。这使得所得税与商品税等间接税又有诸多不同。此外,正因为所得税是直接税,因而需以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为计税依据,无所得则不征税。这与商品税不管有无利润,只要有商品流转收入就要征税也是不同的。
5、在税款缴纳上实行总分结合
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到年终才能最后确定,因而在理论上所得税在年终确定应税所得额后才能缴纳。但由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必须均衡及时,因而在现实中所得税一般实行总分结合,即先分期预缴,到年终再清算,以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三、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模式
综合各国的所得税制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模式或类型,即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一) 分类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是指把所得依其来源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税的所得税制度。
分类所得税制首创于英国,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对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所得(如劳务所得和投资所得),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待遇;同时,还可广泛进行源泉课征,从而既可控制税源,又可节省税收成本。但分类所得税制亦有其缺点,不仅存在所得来源日益复杂并因而会加大税收成本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有时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的问题,这些欠缺需要综合所得税制来弥补。
(二) 综合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就是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起来,在作法定宽免和扣除后,依法计征的一种所得税制度。
综合所得税制首创于德国,其后渐为美国等国家所接受。确立综合所得税的根据主要是:所得税作为一种对人税,应充分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和量能纳税原则,而只有综合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所得并减去各项法定宽免额和扣除额后得出的应税所得,才最能体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据此课税,才最符合上述原则的精神,这也是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所在。但此种模式也有其缺点,主要是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和困难,征税成本较高,不便实行源泉扣缴,税收逃避现象较为严重。
可见,无论是分类所得税制抑或综合所得税制,均有其优点和缺点,因而最好能进行制度创新,以对上述两种模式扬长避短。
(三)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或称混合所得税制,它是将分类所得税制与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兼收并蓄,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课征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实行。其主要优点是,既坚持了量能纳税的原则,对各类所得实行综合计税;又坚持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同时,它还有利于防止税收逃避,降低税收成本。目前实行此种模式的国家已有很多,例如,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就是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此外,这种混合所得税制也反映了分类、综合两类所得税制的趋同的态势,就像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一样。
- 北境漫步
-
那几位太复杂了!说得简单点:
1)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相同之处就是都能做帐,客户拿到手的增票有两联,一联抵扣联,一联做帐联;而普票只有白色的一联,仅是做帐的用途,不同之处就是增票能抵扣而普票不能
2)比如:他公司开给你公司的增票可以拿抵扣联到税务抵扣17%的税,但同时你也必须是一般纳税人,因为你开给别人的发票也要交17%的税,所以你定会问上家索要增票,这样就是下家问上家要增票,上家再问他的上家要增票,增值税发票的作用就是防止公司间不开发票、漏税逃税
3)能开增值税发票的公司称为一般纳税人,比如:你是可以开增票的单位,到对方单位去进货,如果对方没有增票那你买这批货就会损失惨重,因为你不能抵扣17%的税了,而你转手卖的货无论是开增票还是普票都是按增票的税交的;如果你不是一般纳税人,到对方单位进货开普票就可以了,开增票对你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4)注册公司不一定非要注册一般纳税人的,要看你做的什么生意,客户索要的发票是否是增票占多数,如果是一个一般纳税人客户要买你公司的东西,你不能开增票的那你卖得再便宜人家也不会买,因为他没法抵扣了,他就得做亏本生意了,如果你仅仅是服务性质或零售的行业就不用注册一般纳税人
5)增值税是国税,税率是差价的17%
比如:你进货100,卖出200,开得都是增票,那你进项发票能抵扣100*0.17=17元,销项发票交的税是200*0.17=34元,所以差价(200减去100)的17%就是17元
6)除了增值税,开一张增票所要交的税还有地税(城建税等),个人、企业所得税
地税每个地方都不同,比如在上海,粗略估计一下地税占增值税的5%,就是说你交了差价的17%后还得交这17%里的5%;销售额除以1.17再乘以千分之6就是企业、个人所得税了
所以即使你买进100,卖出也100的话,表面上看你的增值税部分是一分都不交的,但其它的税加起来大约是0.51元,所以还是要交税的,如果发票上的金额是10000的话,那税就是51元
因此每开一张增值税票交的税大约是发票金额的23%到25%(因差价及销售金额不同,这个百分比也会随之波动)
- 真颛
-
问:什么是增值税和所得税?
答:增值税与所得税是两种不同的税种,他们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的,不存在你所说的“重复”问题。
1。关于所得税。所得税是对纳税义务人的应税所得进行征税。应税所得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在一般意义上与利润概念相同,因此,所得(盈利)越多,交纳的税金就越多;没有所得(盈利),也就是亏损,就无需交纳税金。当然出于税法的规定,而使应税所得和利润在事实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相当的数量差别,但对所得税而言,在原理上仍然属于对利润额的课税。
2。对于增值税来说,这一税种属于流转税的范畴。流转税是对纳税义务人的销售额、营业额等交易额进行征税。比如,工商税、产品税等就是典型的流转税。它与所得税不同,无论是否取得所得(盈利),只要收到收入,均要交纳税金,盈与亏都是一样的。
由于传统的流转税是对交易过程中的交易额进行征税,导致了生产环节不同的两个同一种产品之间的税负存在不同,且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比如,有产品A,从原料起需要经过三道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最终的产品,原料价值100元,每一道生产工序假设均增值50元,那么,产品A的最终销售价值应当=100+50+50+50=250元。假设流转税税率为10%,那么,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应当交纳的税款就为:
1)如果三道工序由同一厂家完成的话,那么,应交的税金=250*10%=25元;
2)如果第一道工序由一家厂家完成,后两道工序由另一家厂家完成的话,那么,前一个厂家应交的税金=(100+50)*10%=15元,后一个厂家应交的税金=250*10%=25元,则产品A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交的税金=15+25=40元,比第一种情况多交了15元(40-25);
3)如果前两道工序由一家厂家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由另一家厂家完成的话,那么,前一个厂家应交的税金=(100+50+50)*10%=20元,后一个厂家应交的税金=250*10%=25元,则产品A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交的税金=20+25=45元,比第一种情况多交了20元(45-25);
4)如果三道工序分别由三个厂家完成的话,那么,他们分别应当交纳的税款为:(100+50)*10%=15元、(100+50+50)*10%=20元、(100+50+50+50)*10%=25元,则产品A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交的税金=15+20+25=60元,比第一种情况多交了35元(60-25)。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产品A,由于生产过程的社会分工的不同方式,导致了应交税金的不同,最大与最小之间整整相差了35元,占最小税金的140%(35/25),这就是税收的重复征税。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重复征税的问题越发的严重。这样,传统的流转税对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流转税具有完全转嫁的特性,导致了最终由消费者承担重复征收的税款的现象,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消除这种重复征税的现象,将传统的对交易额的课税改变为对增值额的课税,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出现了增值税这一税种。对上述例子来说,无论出现何种社会分工,产品A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税收都等于25元,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试着自行计算一下。
但是,对于增值税而言,其仍然是对交易额的征税,例子中的25元税款实际上就是产品A的最终销售额250乘以税率10%计算而来的,只是对中间的生产环节来说,只是“补交”尚未交纳的“已增值部分”应交纳的税款而已。所以,增值税仍然是对流转过程中的交易额的征收,仍然属于流转税的范畴。
因此,增值税是对流转额的课税,而所得税是对所得额的课税,他们的课税对象是不同的,对经济的税收调节作用也是不同的,是两大不同的税种,不存在“重复课税”的问题。相反的,增值税的出现正是为了消除“重复课税”问题。
对于你的补充问题,相信上面的回答应该对你会有所帮助的,即:增值税与所得税是两种完全不同税种,相互之间肯定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对于私人加油站也是如此。
退一步来说,如果真的存在重复征税并且税负过重的话,那么实务界和理论界早就会有类似的疑问甚至批评了。再者说,国家税收是以法律形式强制征收的,即使存在所谓的“重复征税”,纳税人也必须照章纳税,这对所有的纳税人是公平的。实际上,只要纳税人的税负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从交税的实质上说,就根本不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比劳动者既要领取工资,又要领取奖金等等,不管叫什么名称,对劳动者而言都是劳动报酬,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所以,放心吧,可以肯定地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两种税收不存在“重复课税”问题,对于全体纳税人而言都是一样的。
胡乱猜测一下,可能是不是你觉得税负超过了你的预期值,才会有此疑问的吧。如果是的话,那就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税收筹划(注意,税收筹划不是要你去“偷逃漏税”!),怀疑“重复课税”无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问: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有什么区别?
答: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项凭证。现行税制发票分为(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大类.
普通发票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纳税人使用的其他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代开时使用。纳税人要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要向收款方索取发票,同时也要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别是增值税制实行凭票抵扣税款制度,发票已不仅仅是商事凭证,也是税款缴纳和抵扣的凭证。
增值税发票也是发票的一种,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都可以到主管国税部门申请领购增值税发票,并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可以凭增值税发票抵扣增值税。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我国为了推行新的增值税制度而使用的新型发票,与日常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普通发票相比,有如下区别:
1.发票的印制要求不同:根据新的《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2.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3.发票的内容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4.发票的联次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四个联次和七个联次两种,第一联为存根联(用于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用于购买方记账),第三联为抵扣联(用作购买方扣税凭证),第四联为记账联(用于销售方记账),七联次的其他三联为备用联,分别作为企业出门证、检查和仓库留存用;普通发票则只有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票联,第三联为记账联。
5.发票的作用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购销双方收付款的凭证,而且可以用作购买方扣除增值税的凭证;而普通发票除运费、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的按法定税率作抵扣外,其他的一律不予作抵扣用。
- 二分好久没看
-
一、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二、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奖)等等情况分别纳税。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三、普通增值税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区别
1、使用范围不同
普通发票在所有的经营活动中都可以使用,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仅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时使用。
2、票面记载的内容不同
普通发票记载的主要是交易数量、含税价格、含税交易额等,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主要是交易数量、不含税价格、不含税交易额、增值税税额等。
3、联次不同
普通发票一般有三联,分别是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有发票联、记账联和税款抵扣联,从2004年起新印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取消了存根联。
- CarieVinne
-
说简单点,
增殖税就是对你卖出商品增值的部分交税,
例:进价100,卖出200,
那么你要对这200-100=100的部分缴税,
一般纳税人是17%,即你要缴17元的增殖税
所得税分企业和个人,个人就不说了,
企业所得税,就是你要根据你的利润缴税,
例,今年赚了100晚,
那么你要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33%=33万
增殖税专用发票:发票上面销售额和税金分开列明,
比如你销售货物100万,
那么增殖税专用发票上会列明,销售额100万,税,17万。
普通发票是销售额和税额合计列出,
如:你开票了104万,那么这104万中包含100万的销售"额和4万的增殖税款。
增殖税专用发票对客户来说,是用以当进项税额抵扣的凭证,可以让他少交点税。
简单,平俗的说了哈,
希望你能明白